[第六節]快餐法則:建立和孩子的交流(下)

這篇文字斷斷續續寫了半年,完稿於2010年,正是我家老大進入terrible two的時候,我一個人遠在萬里之外,沒有什麼能幫到家裡人,但又對傳統育兒方法充滿不安和懷疑,於是寫了些閱讀筆記給家裡人參考,時至今日,我相信這些新理論仍舊沒有過時,而且有了老二之後,深感一個有規矩的老大會起到多麼重要的示範作用,能夠讓父母省多少力。這次重貼出來,希望能給育兒中的父母些許啟迪。

本筆記基於Po Bronson和Ashley Merryman的(Hachette Book Group, 9.2009)以及Harvey Karp, M.D.的(Bantom Book, 9.2009)。前者提供兒童心理學的最新主流觀念和理論,顛覆了很多過時卻深入人心的養育方法,後者從一個資深兒科醫生的角度,列出了完整的對付一周歲到四周歲小魔鬼具體方法,兩本書涵蓋理論到實際,縱橫統計學依據到具體實例,在此對三位作者表示感謝。

[第六節]快餐法則:建立和孩子的交流(下)

情緒和學習就是油和水,永遠無法融合到一起,所以當小朋友在發飆不肯喝牛奶的時候,講一堂幼兒營養課程是沒用的。大人在歇斯底里的時候尚且如此,何況小朋友呢。所以,只有運用快餐法則安撫情緒以後,才輪到家長表演:身體接觸:擁抱,撫摸頭髮,把手放在他肩膀上。細語:低聲細語是建立交流的好辦法。選擇題:沒有可樂,但是可以給你喝果汁。表達家長感受:你剛才踢媽媽的時候,媽媽心也要碎了。教小孩怎麼表達情緒:媽媽難過的時候,會使勁跺腳。談論抓狂時的身體感受:剛才哇哇叫的時候是不是臉很燙,心亂跳啊?場景1,洋洋在公園玩瘋了,賴著不走開始抓狂,媽媽先模仿她的情緒,「洋洋不走,洋洋不走,公園真好玩,洋洋不肯走!」等到洋洋安定下來,低聲說「爸爸在家裡準備了新玩具,我們快點走,否則要送給別的小朋友了。」情緒,和行為,有天壤之別!幼兒的很多行為(打架,髒話)是無法容忍的,必須受到抑制。但是強烈的情緒不能被忽視或者抑制,受壓抑的強烈情緒將會持續隱藏在表面,甚至伴隨人的一生(參見Criminal Minds)。孩子會形成一種複雜的孤獨性格:沒人理解我,沒人關心我。而在情感正常宣洩的幼兒,會慢慢學會如何求助,學會幫助有需要的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我們通常有一些壞習慣,我們會直接推開孩子的情緒,直接用這些壞習慣來表現家長的權威,嘗試用快餐法則來代替下列壞習慣:傷人的話當小孩抓狂的時候,大人也往往變得氣急敗壞,一些過分的語言,比如「豬玀」(豬),「戇大」(笨蛋),「促氣」(煩人),這些話將一直留在孩子的記憶里,一千個擁抱一萬個吻也不一定能夠撫平傷痕,如果不幸被小孩激怒了,不妨直接跳過髒話部分,把自己的感受也說出來:「你把媽媽最喜歡的花瓶打碎了,現在,媽媽要發瘋了,要發瘋了!」盲目比較「其他小朋友都會的,怎麼你不會?」「哪個小朋友像你這麼吵!」「你看人家姐姐乖哇?」千萬不要做這種愚蠢的比較,將心比心,如果你的小孩說其他孩子的家長比你有錢,或者其他家長比你聰明,你難受么?轉移視線場景2,Tara,20個月,已經會走路了,試圖走出房間,Tara的媽媽試圖阻止,「乖,我們來看這本漂亮的書。」但是Tara掙扎著要離開,Tara媽媽只好想其他辦法,「來看看這個笨熊啊。」Tara的情緒開始升級,非常不耐煩,「Tara,乖,安靜,不要吵」Tara越來越急躁,開始大叫,進入抓狂狀態。大人要理解小孩的情緒變化,就如果你找一個閨蜜傾訴心中的煩躁,她卻毫不在意,一再跳到愚蠢的話題「你看,那雙鞋真漂亮」,我打賭就算大人也要抓狂的。「不要緊,沒關係」當孩子情緒激烈時,大人有時會這樣安撫「不要緊的,不哭不哭,不難過不難過」。但是這種武斷的安撫會傳達負面的信息,孩子們會以為大人要他們把感受埋在心底,表現得毫不在意(參見插圖)。大人只有在理解孩子的感受,回饋這種感受,等到孩子情緒平穩時,才能說「不要緊」這三個字,因為直到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不要緊了。最後,用多種手段來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用圖片、表情、手勢、動作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憤怒、恐懼、難受或者飢餓難耐。讓孩子識別其他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右腦幫助左腦記住那些表達情緒的辭彙,教會孩子講出那些辭彙,等到孩子會在抓狂時逐漸能表達情緒,他們也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者:鄉下大西瓜

兩個孩子的爸爸。微博上的毒蛇自干五,生活中的二逼青年。對待孩子(大多數時候)像春風般的溫暖,對待老婆(大多數時候)像秋風般的肅殺。。。

「這篇文字斷斷續續寫了半年,完稿於2010年,正是我家老大進入terrible two的時候,我一個人遠在萬里之外,沒有什麼能幫到家裡人,但又對傳統育兒方法充滿不安和懷疑,於是寫了些閱讀筆記給家裡人參考,時至今日,我相信這些新理論仍舊沒有過時,而且有了老二之後,深感一個有規矩的老大會起到多麼重要的示範作用,能夠讓父母省多少力。這次重貼出來,希望能給育兒中的父母些許啟迪。」——於2013年秋


推薦閱讀:

令人窒息的KFC小龍蝦烤雞堡
做三明治剩下的麵包皮應該怎麼處理呢?
追隨《落魄大廚》的足跡,開著美國餐車邊吃邊走
麥當勞為什麼不賣奶昔了?
吃呷哺呷哺要注意什麼?

TAG:孩子 | 快餐 | 交流 | 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