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是怎樣煉成的:天才與庸才的區別

神童是怎樣煉成的:天才與庸才的區別http://book.sina.com.cn2010年09月07日00:42新浪讀書  文章摘自《家有小天才》  作者:[美]波利斯·塞德茲 出版社:新時代出版社   本書簡介:《家有小天才》是波利斯·塞德茲博士專門寫給0—12歲孩子父母看的教子書。這本書結合作者波利斯·塞德茲博士自己多年來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和他對天才兒子的養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天才養成教育法」,在作者眼中,……[連載內容]

  循規蹈矩地培養孩子,處處限制他(她),使其從小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下成長,長大之後多半就會成為庸才。庸才都有相似的特徵,他們很聽話,唯命是從,從來不反抗家長和老師,為了避免挨批評,他們積極地自我控制,不做那些「壞孩子」們熱衷的出格事;他們一味地接受別人給他們的東西,毫不懷疑,更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庸才為數眾多,就在我們的身邊,你發現是誰了嗎?

  我身邊就有一個「不自由」的孩子—格蘭特爾·哈塞,他是我兒子小塞德茲最要好的朋友。他的父親—哈塞醫生,也是我的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喝茶聊天,我對他們一家的情況都非常了解。

  格蘭特爾一生下來便受到了束縛。他身上被捂了好幾層衣服,腿都踢不起來;他餓了,可還不到餵奶時間,於是他被迫養成了*拇指的壞習慣,接著家庭醫生勸告說,不要讓他養成這個習慣,醫生叫媽媽把兒子的手臂綁進袖筒里,或者把什麼難聞的東西塗在他的指尖上;當他開始在地板上玩耍時,「淘氣」、「骯髒」之類的話語立刻在屋子裡響起。要知道,孩子們冷酷的性情就是在大人們教他怎麼變得守規矩的過程中滋長起來的。

  格蘭特爾的父母經常會因為家庭中的一些小事而大聲爭吵,這些爭吵刺痛了格蘭特爾的神經,他害怕,並不停地哭泣,而這種沒來由的哭泣又常常會招惹來父母的打罵。

  在父母的「培訓」下,格蘭特爾從小就表現得很有教養,當親戚鄰居送給他一塊巧克力時,他肯定會說「謝謝」;在長輩命令他離開的時候,他也會恭敬地說聲「是的,先生」;他還必須注意自己在飯桌上的舉止,哪怕餓暈頭了,也不能狼吞虎咽;而當大人談話時,他也必須管住自己不要插嘴。

  從智力上看,格蘭特爾無疑是正常的,甚至說得上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總能很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成績很棒,以至於那些愚蠢的教師沒有機會對他進行嘲弄和責罰。但是,他的學校生活毫無樂趣。因為學校只想把自己的學生都培養成循規蹈矩、言聽計從的學生,不希望學生有絲毫反抗—哪怕面對學校很不合理的規矩。比如在學校里,高年級的學生可以任意欺負低年級的學生,這已成了一種傳統,格蘭特爾雖然憎恨這一傳統,但他也不敢提出什麼異議,只盼著自己趕快長大成為高年級學生。

  格蘭特爾今年十七歲了,將來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很容易推想,因為我們周圍到處都是這樣的人。

  可以想像,格蘭特爾也會上大學,也會像其他人一樣,在大學畢業時學到一些膚淺、毫無實用的知識和學問,可是這些知識也許只能幫他看看報紙、看看無聊的電影和流行的偵探叢書。

  而且就算讀完了大學,格蘭特爾也不會樹立起真正的夢想,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從事什麼樣的事業。是的,他少年時也曾有過夢想,希望成為一名探險家、飛行員或是畫家,但他的理想沒有得到鼓勵,他的親人們常常不以為然地說:「別傻了,你以為靠這種職業能夠在社會中立足嗎?你能賺到足夠的錢養活你的妻子和兒女嗎?」最後,在一些重要的選擇上,格蘭特爾最終還是遵從了父親的意志,他自己的理想卻成了無足輕重的幻想。

  格蘭特爾做學生時很痛恨學校,但畢業後,他又常常說:「儘管我在學校挨了不少打,但學校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好處。」後來,他還將兒子送進了同樣或類似的學校。父親的權威也像傳統一樣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

  別以為只有格蘭特爾是這樣,事實上,很多孩子的成長路線都與格蘭特爾大同小異。小塞德茲的表哥馬戈·奧貝立克斯生於一個很富有的家庭,他從小在昂貴的私立學校念書,但是他的成長與可憐的格蘭特爾沒什麼兩樣。馬戈也同樣過著平庸乏味的生活,終日感受不到自由和快樂,以至於他以為這些感覺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大家會說:瞧瞧吧,你又在挖苦別人了!不,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我這樣介紹格蘭特爾和馬戈這樣的孩子,只是為了更直觀地說明,不自由的教育只會培養出問題兒童,他們終會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對此,我一點都沒有誇張,我在生活中見過太多這樣失敗的教育和在這種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問題兒童—隨時隨地都能遇見。

  幾天前,我在花園裡目睹了3歲男孩吉姆被他母親責罵的情景。吉姆穿著一身新衣服,得意洋洋地跑出來玩。很快,他就忘記了自己的新衣服,玩起了泥巴,結果可想而知,他那身乾淨的新衣服不久就髒兮兮的了。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這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吉姆的母親見狀之後立刻滿腔怒火,嚴厲地呵斥了吉姆,吉姆嚎啕大哭起來。隨後,吉姆抽抽嗒嗒地換了件新衣服又出去玩了,10分鐘以後,這個可憐的孩子又把衣服弄髒了,接著,又是一通斥責……

  這情景令人難過,我很想告訴吉姆的母親,她兒子將會為此而恨她,更糟糕的是,他會恨生活。但我知道,她不會聽我的。

  幾乎每次坐火車旅行,我都能聽到大人們這樣的聲音:「威利,你再跑到過道上去,列車員就會來抓住你並揍你一頓。」你們看,大多數家長都是用這種編造的謊言和愚蠢的禁令來教育孩子的。

  孩子們就是長期在這種壓抑天性的生活中漸漸走向平庸的。家長們則認為,應當讓孩子學會為大人們著想,讓大人們省點心。因此,大人們都認為,把孩子培養成為服從、禮貌和恭順的人十分重要。孩子們的自由天性就是被這種愚蠢的力量扼殺的。他們還在搖籃里時,就被「折磨」得毫無生氣,一切教育都在教他們拒絕生活。他們從小到大經歷的全部是「否定」—不要吵鬧、不要頑皮、不要說謊、不要不守規矩……

  在這種糟糕的教育下,孩子們最終只能成長為與他們的家長一樣的人—狹隘、唯唯諾諾、唯命是從、恃強凌弱……

  而那些改變世界的天才人物,他們又是怎樣的呢?他們表面上各有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幼年時期都是自由的兒童,他們的天性沒有被壓抑,他們充分施展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對於小塞德茲,我的朋友們是這樣評價他的,「一個舉止優雅、情緒穩定和快樂的孩子,處事平和,不懷敵意,這的確是個讓人不可思議的孩子。」

  與他的朋友格蘭特爾相比,小塞德茲小時候是一個反應靈敏、行動自由的頑皮孩子。如果你舉起他,你會發現,他的身子像小貓一樣輕盈而放鬆;但可憐的格蘭特爾舉起來像一袋笨重的馬鈴薯,他不會放鬆自己,他的反應完全是防禦性和反抗性的。

  小塞德茲之所以會成為這樣的孩子,完全是因為他從一生下來就很少受到束縛和壓抑。在嬰兒時期,他就不像別的孩子一樣被捆綁在襁褓里,他可以自由地活動身體,餓了就吃飯,只有到必須時才養成整潔的習慣;他很少受到大聲指責,更很少挨打,總是被我愛著並保護著;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玩耍,因為他只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學完了別的兒童用八年才能學完的功課。

  我不敢保證小塞德茲將來肯定會成為天才或者很完美的人,但我敢肯定他會成為心智自由、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人。

(編輯:紅塵)


推薦閱讀:

雙子女對待喜歡的人和朋友的區別
女性雌孕激素類藥物的區別
情人和夫人的20個顯著區別
慢性咽炎與食管返流性咽炎區別
腰椎間盤突出與膨出的區別

TAG:天才 | 神童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