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合卷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合卷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他們才華橫溢名聲在外,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意仕途歸隱山野。即使有朝廷的詔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賢者對此無動於衷,這些隱士往往被人讚譽為,在歷史上留下美名。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1 許由、巢父

不貪帝位隱箕煙,名利拋開尊大賢。

大樹築巢清淡過,山中義士壽神仙。

----------------------------------------------------------------------------

時間:三皇五帝之堯管理時期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據說曾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箕山隱居起來,帝堯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這種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時期的隱士。是陽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築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傳說活到一百歲的時候,他老人家騎著仙鶴而去。許由在歷代人心目中的高潔形象和深遠影響,使得許由被譽為「高義之士」、「隱士鼻祖」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2伯夷、叔齊

相互讓賢居海灣,周公尊重留權班。

淡然一笑輕搖手,還是無官心最閑。

-----------------------------------------------------

相傳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包括今遷安市、遷西縣、灤縣等地)國君的長子和三子。生卒年無考。孤竹國國君在世時,想立叔齊為王位的繼承人。他死後叔齊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伯夷說:「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麼可以隨便改動呢?」於是伯夷逃走了。叔齊仍不肯當國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伯夷、叔齊兄弟之所以讓國,是因為他們對商紂王當時的暴政不滿,不願與之合作。他們隱居渤海之濱,後來周族在西方強盛起來,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2人便長途跋涉來到周的都邑岐山。武王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周公與他們立書盟誓,答應給他們兄弟第二等級的俸祿和與此相應的職位。他們2人相視而笑說:「奇怪,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那種仁道呀。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3 鬼谷子

清溪鬼穀道非凡,奇術通天有本傳。

弟子眾多才智廣,縱橫四海大名宣。

---------------------------------------------------------------------------

鬼谷子,姓王名詡,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在河南鶴壁市淇縣境內)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子。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之說。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故自稱鬼谷先生。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4 顏回

孔門弟子德賢高,簞食清居樂自豪。

好學謙虛心和氣,惜哉陽壽不堅牢。

------------------------------------------------------------------------------------

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謚號。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5 「商山四皓」

秉性清高不愛官,商山大隱壽高安。

漢家天子誠心顧,明志飛歌一曲彈!

--------------------------------------------------------------------------------

「商山四皓」指的是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其大名,曾請他們為官而被拒絕。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6 嚴光

助劉中興不為官,亮潔高風山水刊。

若問嚴光何處隱,富春江里釣魚灘!

---------------------------------------------------------------------------------

東漢隱士嚴光(生卒年未詳),一名遵,字子陵,餘姚人。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 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多次延聘他,嚴光乃隱名換姓,避至他鄉。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耕讀垂釣。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最終他享年八十歲80歲卒於家,葬於富春山。以「高風亮節」名聞後世。後世人稱富春山為「嚴陵山」,又稱其富春江垂釣處為「嚴陵瀨」,其垂釣蹲坐之石為「嚴子陵釣台」。後來北宋政治家范仲淹重修桐廬富春江畔嚴先生祠堂,並撰寫《嚴先生祠堂記》,內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贊語。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7 「竹林七賢」

常聚幽林酣暢談,心胸曠達笑雲天。

皇權司馬容不得,身首東西南北顛。

----------------------------------------------------------------------------------

「竹林七賢」是指中國魏晉時期7位名士,包括: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一帶的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咸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朝廷所不容,最後分崩離析: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集團不合作,嵇康被殺害。竹林七賢最後各散東西,分崩離析。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8 陶淵明

南山種豆好悠閑,五柳先生腰未彎。

野境結廬詩寫意,菊花燦爛醉容顏。

---------------------------------------------------------------------------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一說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卒後親友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田園詩人。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9 陶弘景

山中宰相煉金丹,書勁精醫文大觀。

本草神農經最妙,中華史載一鵬鸞。

-------------------------------------------------------------------------------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晚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聰明異常,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生,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華陽洞。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 七絕: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隱士點評10 竹溪六逸

縱酒酣歌佳境幽,舉杯邀月竹溪游。

絕塵靖節高風亮,餘韻清風萬古留。

--------------------------------------------------------------------------------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文、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為「竹溪六逸」。他們同隱徂徠山西南麓的乳山腳下的竹溪,這裡峰巒突起,一川縈迴,林木棉蒙,鳳尾森森。山前有一竹岩,石紋如深雕竹葉片片。攀上竹岩,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後來李白《送韓准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世人仰慕他們,儘管總是覺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們有著隱士與逸民的心理特徵,性之所至,高風絕塵。他們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驁不馴,放曠不羈,柴門蓬戶,蘭蕙參差,妙辯玄宗,尤精庄老,是一種悠然自在的文化態度,更是一種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推薦閱讀:

代朝肅宗武皇帝本紀
楊家將中的八賢王到底是誰?真相可能讓人咋舌!
下一個人物,是誰?
雍正最愛的女人:10歲嫁給自己,16生子,唯一的孩子8歲夭折
「徐邳怒火」--明代徐州農民革命史第三卷第四章趙進反動軍隊的組建和初期活動(上)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 | 點評 | 隱士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