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炎黃文化的發祥地
試析炎黃文化的發祥地
作者:馬世之——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炎黃文化系指炎帝與黃帝兩大部族共同鑄造的一種遠古文化,它是早期華夏文化的代稱,同東夷文化、苗蠻文化齊名。炎黃文化發祥於何處?這是史家爭訟不已的一個重大學術問題。有謂在陝西寶雞,或雲在山東曲阜、河北涿鹿、湖南酃縣、湖北隨州等地。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我們認為應在今河南嵩山地區及伊洛流域一帶。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少典與有蟜氏的居地
炎黃文化得名於炎帝與黃帝,炎黃二族是由少典、有蟜兩大氏族部落裂變而來的。《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中國古代文獻一般都把炎黃二帝說成「兄弟」,表明他們是同一祖先的後裔,後來分別成為姜、姬兩部落首領。
關於「少典」的解釋,自古以來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炎黃父名,一說是諸侯國號。司馬遷《史記》、皇甫謐《帝王世紀》等均主前說。晉郭璞注釋《山海經?大荒東經》,論及「帝俊生黑齒」時,就已指出:「諸言生者,多謂其苗裔,未必是親所產。」唐司馬貞《索隱》始創後說:「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又按《國語》云:『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黃二帝雖則相承,如《帝王世紀》中間凡隔八帝,五百餘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豈黃帝經五百餘年而始代炎帝為天子乎?何其年之長也!」此說極是。這裡所謂的「諸侯」,並不是後世的「國君」,系指古代部落首領而言。遠古時期,氏族部落與個人名字相互混淆,少典生炎帝、黃帝,是說這兩個部族最初是從少典氏族或部落裂變而來的。「有蟜」是與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有蟜的女子嫁於少典,因而又謂有蟜氏為炎黃之「母」。
少典與有蟜,是中原地區兩個著名的氏族部落。少典氏又作小典氏,其上應有大典氏。「大典」未見史籍,可能因其「在位」時間短暫而湮沒無聞。「從典字看,它與冊字形象相似。典似乎是以竹冊、木牘串在一起的簡片,置於祭台上,供祭司、酋長們查看本氏族人員情況和記載祭神過程。假如這個事實存在的話,那麼,少典氏可能是最早發明文字的人。不過倉頡發明文字,是刻於陶器上或岩壁上,而少典氏則可能是刻於竹木片上,用藤葛串連起來保存,比倉頡更早。疑倉頡是在少典氏創造文字的基礎上加以規範化和形象化。所以典字後來被衍化為典冊、典籍、典常、典型、典範等名詞。由於竹木板很難保存至今,故一直未發現典的實物」①。從「少典」的取名,暗示彼時已有原始文字記錄出現。
反映少典歷史階段的考古學文化,為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裴李崗文化。它是分布在河南省境內以嵩山地區為中心的一支早期新石器文化,1977年發現於新鄭縣裴李崗,以豫中地區為中心,分布於新鄭、密縣、登封、鞏縣、中牟、長葛、鄢陵、郟縣、漯河、舞陽、扶溝、項城、商水、臨汝、澠池、潢川、方城、淇縣等地,共發現遺址五六十處。史稱黃帝號「有熊」。司馬貞《史記索隱》:「(黃帝)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裴駰《史記集解》引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也。」新鄭及其周鄰地區,是我國古史傳說中少典氏生息、繁衍之地。因而在新鄭發現裴李崗文化絕不是偶然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遺物中,在骨笛、龜甲和石器上均有刻畫符號,其中個別符號形體,與安陽殷墟甲骨文的某些字形相似。這些刻符是仰韶文化陶器刻畫符號的先聲,從某種意義上講,似可釋為「典」的實物例證。
《國語?晉語》提到的有蟜氏,並非像後世人們所附會的那樣是炎黃二帝的生身「母親」。關於炎帝之母,《春秋緯元命苞》作安登,《帝王世紀》作女登;關於黃帝之母,《孝經鉤命訣》、《帝王世紀》謂附寶,《宋史?符瑞志》作符寶,《路史》作符葆,音同意通,不聞為女登也。因而安登、附寶可能同為有蟜氏女,有蟜是與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蟜字從蟲,喬聲。《山海經?中山經?中次六經》云:「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蟲,是為螫蟲,實惟蜜蜂之廬」。蟜為蜜蜂類,有蟜氏應是崇拜蜜蜂的氏族部落。長期與少典相互通婚。
或謂蟜字取義於蛇虺及其夭矯之狀,有蟜氏猶言雙虺氏、虹霓氏,這同虹霓有首如龍蛇可以飲水飛天的神話相互參證。從黃帝的「誕生和死亡都可以看出他與『有蟜』、『虺虹』、『璞龍』的密切關係……。蟜可以轉化為雙首蛇虺之狀的虹霓。而虹霓正是女神、女性之象徵(古埃及母神ISiS也曾化身為虹;古希臘之IZiS為虹之女神,她是天地之間的報信者,暗示她可以在天地之間「搭橋」)」②。
蟜與嬌字通。有蟜氏或作有嬌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黃帝之前一直延續到夏代。《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說:「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女嬌所在的塗山或稱「三塗」。《左傳?昭公四年》云:「四岳、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杜預注「三塗」云:「在河南陸渾縣南。」漢陸渾縣在今河南嵩縣東北。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說:「今河南嵩縣西南十里伊水北之三塗山,俗名崖口,又名水門者也。」聞一多《天問疏證》說:「塗山本即三塗,在今河南嵩縣。」「三塗即塗山本地,在今河南嵩縣。」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係說及其批判》也指出:「這三塗山大約就是熊耳山的東角。禹娶塗山,從禹傳說的核心來看,應當在這一邊才對,所以我以為塗山即是三塗山的簡稱。」
從少典氏與有蟜氏的居地來看,由其分化而來的炎帝族與黃帝族,早期分布地域大體上在新鄭到嵩縣一帶。
二、「華夏」的名義
炎黃文化即早期華夏文化。中國古代華夏集團的主體系由炎帝族與黃帝族構成,「華夏」一詞的由來,同炎黃文化直接攸關。關於「華」,不少學者認為,《周禮》和《國語》中提到的華即華山,古代華山就在河南境內,很可能即今嵩山③。或謂源自「華陽」。《史記?秦本紀》載「(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傷攻魏卷、蔡陽、長社,取之。擊芒卯、華陽,破之。」《集解》:「司馬彪曰:華陽,亭名,在密縣。」《正義》謂:「《括地誌》云:「故華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里。《國語》雲史伯對鄭桓公,虢、鄶十邑,華其一也。華陽即此城也。」華陽故城位於新鄭縣城北約20公里的華陽寨,平面略呈長方形,周長約5公里,城垣高4~8米,城內有許多古代建築台基、墓葬、灰坑、水井,出土有各種陶器和銅鏃等,是一座保存較好的周代古城。1975年,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編年記》,載有「三十四年,攻華陽」。年數雖與《秦本紀》相差一年,二者所記應是一件事。此「華陽」又可稱「華」或「華城」。史稱少典妃安登游華陽而生炎帝,其地同古華山不遠,因而「華」的由來,可能同炎帝族的興起地有關。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釋命簋銘說:「華,地名。……在今河南省密縣,西為嵩山,是夏族舊居,所以華即是夏,中華民族起於此。」
關於「夏」,章太炎《中華民國解》說:「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謂之夏,或謂之漢,……本出武都,至漢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際。」漢水古稱「江」,《史記?周本紀》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這裡所稱之江,顯然不是長江,而只能是漢水。誠如蒙文通先生謂:「漢水名夏,為楚莊王以後事」④。春秋以前,漢水尚不稱夏水,因而「夏」之得名似與漢水無涉。
有謂夏是地名,在今河南禹州市。禹州古時盛產夏翟鳥,因此而稱作夏地。桂馥《說文解字義征》引《本草嘉祐圖經》云:「江淮伊洛間有一種尾長而小者為山雞,人多畜之樊中,則所謂翟,山雉者也。」翟鳥又稱作夏翟,夏翟在古代又單稱夏。「翟鳥在古代曾稱作夏翟,又單稱作夏,……今河南禹縣地區曾以翟鳥命為地名,則此地最早當稱作夏地,後稱作夏翟,至春秋戰國時期才稱作櫟和陽翟」⑤。
有的學者認為,「夏」是族稱,「夏人」本是「黃帝族」的諢號。楊雄《方言》卷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毛傳:「夏,大也。」夏可訓大,遠古時期黃帝族勢力強大,故以「夏人」稱之。「秦晉之地正與黃帝族相鄰,他們用自己的方言稱呼黃帝族為夏族,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為『夏人』的稱號逐漸深入人心,而原來的『黃帝族』的稱號卻日益被人們所淡忘,於是諢號『夏人』就慢慢成了真名字,代替了『黃帝族』之稱而流傳下來」⑥。最早的「夏」或許是族稱與鳥名,後來逐漸演變成地名,古代「夏」之地望,應在今豫中地區嵩山、伊洛一帶。「華」字本來是個名詞性的形容詞,用作定語來修飾「夏」的方位的,後來卻變成名詞,與「夏」字構成疊義名詞了。二者連稱或分別使用,都能表示同樣的意思。從「華夏」一詞的來源,足以窺見炎黃文化的發祥之地。
三、炎黃二帝的故里
關於傳說中炎黃二帝的故里所在,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關於「華陽」,歷來史家均以為即華山之陽:「秦嶺古代通稱華山,秦嶺南面就叫做華陽,區域很廣」。據此將炎帝族的發跡起家之地定於陝西寶雞姜城堡:「現在寶雞縣城南門外就臨著渭水,過渭水南一二里,在黃土原邊上有一村,叫作姜城堡。堡西有一小水,從秦嶺中流出,叫作清姜河。堡的東面約一里地的光景有一個很大的神農廟,廟前面有一個泉,叫作九聖泉,俗傳為神農皇帝洗衣的地方」⑦。實則嵩山古稱崇山,又叫華山,「華陽」即河南新鄭之華陽寨,而非秦嶺以南的廣袤地域。炎帝初都之陳,在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同新鄭近在咫尺,而與寶雞則相距千里之遙,相比之下,以新鄭說較為合理。
或謂今河南滎陽縣廟子鄉境內的浮戲山即古華山,其南坡叫「華陽」,華陽坡上榆樹成林,末代炎帝出生於此,因榆林密集而取名「榆罔」。其地距新鄭亦不甚遠,新鄭至滎陽一帶,似可視為炎帝故里所在。
關於黃帝的出生地,主要有壽丘和天水兩說。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主張黃帝生於壽丘:「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說:「壽丘在魯東門之北,今在兗州曲阜縣東北六里。」據此則黃帝生於今山東曲阜。此說可商,因為魯國本為「少昊之墟」,是東夷集團的勢力範圍,華夏集團的黃帝不可能出生在那裡,在周成王「踐奄」以前,尚未發現姬姓勢力到此的痕迹。
在壽丘說之外,北魏酈道元認為黃帝生於天水。他在《水經?渭水注》中說:「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天水在今甘肅天水縣,秦時為上邽縣。「酈氏此說也難以成立。遍閱有關文獻典籍,沒有任何事實足以證明黃帝生於天水」⑧。
我們認為黃帝生於河南新鄭。新鄭古稱「有熊」與「軒轅丘」。東晉王嘉《拾遺記》說:「軒轅黃帝出自有熊之國。」明陸應明《廣輿記》說:「軒轅丘新鄭,古有熊氏之國,黃帝生此因名。」清吳乘權等輯《綱鑒易知錄》云:「黃帝生於軒轅之丘,姓公孫,國有熊。」郭袁恆《歷代帝都考》中雖然提到「黃帝生於壽丘」,但主張此壽丘不在山東曲阜,而是在河南新鄭,亦即軒轅丘。清康熙三十四年《開封府志》載:「黃帝者,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其母附寶,感電光繞北斗而有妊,生帝於軒轅之丘,因名軒轅。」《清一統志》注謂:「軒轅丘,在開封府新鄭。」黃帝生地也是其最早的都邑所在。皇甫謐《帝王世紀》說:「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又云:「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或謂黃帝生於陝西黃陵縣境⑨。有的學者指出,陝西是周人的老家。周人「既不追尊黃帝,也不理會堯舜,而是有他們自己的一套家譜。從這些家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姬、姜二水和黃帝炎帝得姓之由,決不可能在陝西,所以陝西的土著周人不郊禘炎黃二帝,甚至一直到春秋時代他們還不把黃帝或者炎帝作為自己的祖先」⑩。如果此說不誤,則黃帝故里非河南新鄭莫屬。
四、涿鹿與阪泉的地望
在中華遠古史上,炎黃之戰揭開了中國戰爭的序幕。賈誼《新書?益壤》載:「黃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誅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又《制不定》說:「炎帝者,黃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夫地制不得,自黃帝而以困。」涿鹿附近有阪泉,故《史記?五帝本紀》稱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涿鹿之戰,就其規模和意義來說,都可相侔於西方希臘古史上的「特洛伊」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黃帝戰勝炎帝,由一個部族的首領變成所有部族的首領。「在這一點上,黃帝與希臘神話傳說中高踞於奧林匹斯山的『眾神之王』——宙斯多所相似。在希臘神話中,宙斯開始僅是神國里與其他諸神地位平等的一員。後來他採用暴力奪取奧林匹斯的政權,成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和人類的主宰」○11。
炎、黃之戰剛剛結束,又爆發了另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即黃帝族與九黎族之間的戰爭——黃帝、蚩尤之戰。《尚書?呂刑》疏云:「九黎之君,號曰蚩尤」。張衡《西京賦》說:「蚩尤秉鉞,奮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螭魅魍魎,莫能逢旃。」《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太平御覽》卷十五引《志林》:「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后法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禽蚩尤。」《史記?五帝本紀》:「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黃帝與蚩尤之戰,是華夏集團與九黎族之間爆發的一場激烈戰爭,以華夏集團勝利而告終。
涿鹿與阪泉近在咫尺。《晉太康地理志》云:「涿鹿城東一里有阪泉,上有黃帝祠。」關於其地望,歷來有多種說法:一曰解州說。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惟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後可以聚。」據《清一統志》載,解州東南二里許有蚩尤村,州西二十五里有濁澤,一名涿澤。解州治所即今山西運城縣西南解州鎮。「則黃帝與蚩尤戰涿鹿之野者,其地望應在此」○12。二曰扶溝說。柏楊《中國人史綱》謂:「姬軒轅決定先發制人,他首先突擊神農部落,在阪泉(河南扶溝)郊野的戰役中,把神農部落擊潰,俘虜了敵人全部人口和牛羊」。三曰修武說。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涿鹿或稱濁鹿,「蓋即今河南修武縣之濁鹿也。《郡縣誌》:『濁鹿城在修武東北二十三里,山陽公所居』。修武位置河南西北部,正為黃河流域,繩以炎族東西分布之勢,蚩尤在此,正當其地」。關於濁鹿,據《元和郡縣誌》卷十六載:「濁鹿故城,在縣界東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禪,封漢帝為山陽公,居河內山陽之濁鹿城,即此城也。」該城位於今修武縣東北12公里五里源鄉的李固村南,現存城垣僅南北長約300米,東西長度為100米,最高處7米。另在該村還發現有龍山和商文化遺存。四曰彭城說。《續漢書?郡國志》注引《世本》:「涿鹿在彭城南。」彭城即今江蘇徐州市。五曰冀州說。《述異記》卷上:「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銅頭鐵額,食鐵石,軒轅誅之於涿鹿之野。……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屍子》卷下:「黃帝斬蚩尤於中冀。」上述諸說多附會之詞。惟冀州說影響甚大,學者多從之。據《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關於涿鹿,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張晏曰:「涿鹿在上谷。」關於阪泉,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謐曰:「在上谷。」另據《括地誌》載:「阪泉,今名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五十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六里,本黃帝所都也。」漢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縣,漢上谷郡及唐媯州懷戎縣治所在今河北涿鹿縣西。後世學者對此多有異議。有謂:「古帝王都邑之可考者,始於黃帝邑於涿鹿之阿。以史稱其與炎帝戰於阪泉,又與蚩尤戰於涿鹿,有戰爭相證,非如泛言丘邑、陵墓者,可以信口開河也。……論其地,則服虔謂在郡縣名相附會,不居涿郡,張晏、皇甫謐謂在上谷,皆以漢世郡縣名相附會,不足據。紂都朝歌,其遊樂之地在於沙丘,蓋即武王克殷後狩禽之所。爾時尚為獸蹄鳥跡所萃,安得黃帝時乃為名都?」○13或云:「無論黃帝、炎帝或蚩尤,現在大家一般都認為他們都活躍在黃河中下游,那麼,他們也毫無理由都帶上大軍跋涉千里到荒遠的『涿鹿』去決戰。因為那裡不僅給養成問題,而且那時打仗無非是掠奪人畜財物,但苦寒山谷中的「涿鹿」會有什麼呢?」○14因而冀州說也難成立。有人推測河北涿鹿與阪泉等地名,是黃帝族的一支北遷時帶去的○15。倒有一定道理。
涿鹿、阪泉究竟在哪裡?有的學者主張在今河南鞏義市境。先說阪泉,三國時魏人應瑒《靈河賦》云:「資靈川之遐源,出崑崙之神丘,涉津洛之阪泉,播九道於中州。」這個「阪泉」是指洛水與河水在鞏義市交匯的洛汭地區。再說涿鹿,《史記?五帝本紀》載:「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索隱》說:「或作濁鹿,古今字異耳」。涿與濁通,蓋即水名。古代鞏義市境內有兩條濁水,一條是黃河,另一條叫黃水。《水經?洛水注》:「〔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黃水也。」根據有的學者考證,「所謂『涿鹿』,其實就是『濁陸』,即兩條『濁河邊的陸地』」○16。換言之,涿鹿也在鞏義境內河洛相匯處的岸旁。還有的學者認為,先秦史籍中提到的冀、冀中和冀州,並不在今河北,而是指的「中國」或「中土」。如《逸周書?嘗麥解》:「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楚辭?九歌?雲中君》:「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顧亭林據此以為「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以冀州為中國之號。故書皆稱中國為冀州,或曰中冀,或曰中土」。丁山就顧氏之說更加推闡,以為「冀之為言中,非北方州之名」○17。訖戰國之世,冀州的範圍尚未確定。《禹貢》中的地名,原本多為泛稱,其所指範圍又往往是一大片地方,並非後世的一城一市所能當之。《淮南子?地形訓》:「正中冀州,曰中土。」註:「冀,大也。」鞏義河洛之間一帶,地處中原腹心,南依嵩岳,北瀕大河,既是「中國」、「中土」的一隅,當然可以被包括在古冀州範圍之內。《漢書?郊祀志》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位於河洛、嵩高之間的鞏義,正是三代所居的理想之地,史家將涿鹿、阪泉定位於此,絕非空穴來風。除文獻記載外,尚有考古資料足資佐證。伊水、洛水兩岸,特別是伊、洛匯流後的伊洛河流域與河洛交匯處,密布著許多史前文化遺址。比較著名的有康溝、倉西、董溝、伏羲台、灘小關等仰韶文化遺址。灘小關遺址位於鞏義市沙魚溝鄉灘關村西嶺上,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650米,面積約4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4米,內涵十分豐富,發現大量房基、墓葬、窖穴等遺迹。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100餘件,其中缽、盆、碗、罐等陶器多有彩繪○18。如果說仰韶文化可以代表炎黃兩大部族的物質文化遺存的話,那麼從考古學文化方面考察,說涿鹿、阪泉在河南鞏義並非無據。
五、「黃土崇拜」與「天下之中」
炎黃文化締造者黃帝族之所以被稱作「黃帝」,可能同黃土崇拜有關。「中國人不但是黃種人,而且自稱『黃』帝子孫;吃的是黃米(粟)、黃豆,住的是黃河沿岸、黃海之濱。位到至尊則穿黃袍走黃道。死了以後的去處,叫黃泉。……中國文化淵源於華北,而華北住民生活環境里最有支配性的顏色,除了青天之外,便是黃土之黃;《易經》所謂『天玄而地黃』,颳風時候,『黃埃』飛物,連天也是黃的」○19。中國人崇奉黃土,實濫觴於炎黃。黃帝或稱皇帝。《莊子?齊物論》中說到「黃帝」,王先謙《集解》:「黃原作皇,《釋文》本作黃。黃、皇通用,今本作黃。」《呂氏春秋?貴公篇》:「丑不若黃帝。」畢沅校正云:「黃帝,劉本作皇帝,皇、黃古通用。」皇帝之所以稱黃帝,是由於她是一個崇奉黃土地的部族。《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正義》:「以土德王,土氣勝故曰黃帝。」《呂氏春秋?應同篇》:「黃帝曰:『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當代學者多主張黃帝即「黃地」,這種稱呼,是對地母崇拜的表現。馬衡《釋帝兼論高原文化》指出,帝即「地」字,黃帝就是「黃地」,亦即「后土」。黨晴梵《先秦思想史論略》也說:「金文黃〔為〕日初出土之色。黃……從田,是田土沾濡於人身之色。……黃帝即是后土,殷人猶有古代氏族母系傳統的思想孑遺,以土象徵母。所謂人生於土,即是人生於母。」由此看來,黃帝之得名,很可能是把黃土神化,將它視若神祗,加以崇拜。「或者說把自己的傳說祖先和黃土崇拜結合起來,使黃帝之形象具有『自然』與『社會』之『兩重性』」○20。迄今所知,最早的黃土崇拜實例在中原。建國前,安陽殷墟曾發現兩組基址,其中一個「黃土堂基」,南北長11.3米,東西長11.8米,厚約0.5~1米,面積約為133.34平方米。黃土相當純凈,「絕對不摻雜他種泥土」○21。郭寶鈞先生稱之為「黃土堂基」○22。李濟先生認為這就是「崇拜最高神的神壇基址」○23。由此可知,黃土崇拜是一種極其古老的社會現象,從安陽殷墟發現黃土神壇這一實例,崇奉黃土的黃帝族,最早活動區域應在距此不遠的中原腹心地帶。
根據文獻記載,黃帝族最早居於天下中心地帶。《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央土,中日戊巳。其帝黃帝。」高誘注云:「戊巳,土日。土王中央也。」又說:「黃帝,少典之子,以土德王天下,號軒轅氏。死,托祀為中央之帝。」《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在古代人們的心目中,天下的中心在嵩山伊洛地區。《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昆吾,是謂正中。」張衡《思玄賦》曰:「躋日中於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摯虞《思游賦》云:「感昆吾之易越。」都把昆吾之墟看成天之中心。而昆吾氏最早活動的地域,在今河南新鄭。新鄭縣城關竹園村過去保存有一高約5米的「天心石」,以此作為天之中心的標誌。
另據《史記?封禪書》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何尊》銘謂:「惟武王即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武王所選新都洛邑,就在距中嶽不遠的「中國」。於省吾先生釋「中國」的由來時指出:「這種稱謂,是由於用土圭測量日光照射於地上的影子的距離尺度,以判定其中心所在,因而稱之為土中或中土。至於成王遷都洛邑,洛邑接近陽城,故稱之為土中,引而申之,這也是後世稱河南地為中州或中原的由來」○24。表明中嶽嵩山是天下的中心。
河南鞏義市洛汭地區,被稱為「中心的中心」。徐顯之先生指出,《山海經》時代先民對世界的認識:「伊水全長不過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長也不過四百二十公里,其在河南境內不及三百公里。這兩條河流密邇相鄰,自西南平行地向東北流,堪稱中國古代的『兩河流域』。……伊洛地區是夏的中心,伊洛入河之會又是中心的中心」○25。
河南汝寧也被視作「天中」。《天中記》載:「天中,宋劉敬云:豫州,天地之中,而汝南又為豫州之中,故汝寧北三里有山名天中,一名天台,是故測影植圭莫准於此。」《讀史方輿紀要》云:「自古考日景,測分數以此為正。」汝寧即今汝南,天中山位於縣城北1.5公里處,上土下石,高丈余。
關於「天中」,有新鄭、嵩岳、伊洛和汝寧諸說,大體而言,古代人們心目中,大都以新鄭至洛陽一帶為天下之中,黃帝號稱「中央之帝」,最早以這裡為其歷史舞台。
六、炎黃二帝的傳說與史跡
根據文獻記載,炎帝族起源於姜水。有人指出:「雖然姜水究竟在何地,我們目前尚不能回答。但炎帝族主要活動區域,是在今日中原即河南伊洛平原上,這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26。以伊洛平原為中心,黃河中游地區所見史跡,除炎帝生地新鄭華陽寨、炎帝初都淮陽陳城外,據《潛確類書》卷三十一載:「神農澗在衛輝府溫縣。神農採藥至此,以杖畫地,遂成澗。」炎帝族的後裔共工居地,在今河南輝縣市;齊祖呂尚的祖籍,在今河南衛輝境。共工族系的齊、許、申、呂等,直到春秋戰國時仍然是中原華夏的諸侯之國,是華夏族的支柱和重要組成部分。
黃帝是涿鹿之戰的勝利者,其傳說和史跡遠較炎帝為多。汝州市有黃帝問道處。《廣博物志》卷五引《三水小牘》說:「汝州臨汝縣廣城坡之西垠,有小山曰崆峒,即黃帝訪道地,廣成子所隱也。」靈寶有黃帝鑄鼎原。《史記?封禪書》云:「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鑄鼎原在靈寶縣陽平鄉,這裡的黃帝陵,相傳為黃帝靴襪冢。《黃帝內傳》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成而崩。其臣徹,取衣冠几杖,廟祀之。」據《閿鄉縣誌》載,黃帝陵前建有一座黃帝廟,創於漢唐,中門匾書「騎龍遺蹤」,山門題額:「古荊山」。唐代詩人李白來此拜謁,賦詩憑弔云:「黃帝鑄鼎荊山涯,不煉黃金煉丹砂,騎龍飛去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這裡所保存的唐貞元十七年《軒轅黃帝鑄鼎原碑》,為國內所見專記軒轅黃帝事迹的最早碑刻。
鞏義市河洛交匯的洛汭地區,是黃帝修壇沉璧之處。《初學記》卷六引《河圖》說:「黃帝游於洛。」引《帝王世紀》云:「黃帝時天大霧三日,帝游洛水之上。」《御覽》引《尚書?中侯》:「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文綠地,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之數。」於此得到河圖洛書。
襄城縣有黃帝問路處。《莊子?徐無鬼》載:「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相傳黃帝登過嵩山。《黃帝內傳》說:「且謂帝會嵩山,王母欲以金液。」《登封縣誌》載:「虎頭峰,峰有虎口岩,乃唐李筌得黃帝陰符本經處。」
新鄭古為熊氏之墟,縣城北關有軒轅故里舊址,城內碑刻有清康熙五十四年的「軒轅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始祖廟」碑云:「古傳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迹。」道光三年,重修「文廟」碑載:「新鄭為軒轅黃帝故都,文明肇啟有自來矣。」城西南二十里的潩水河,相傳即是黃帝出生的姬水。潩水沿岸唐戶村的「黃帝口」,據說是黃帝屯兵設防的要塞,太清村的「天壽宮」,相傳為黃帝乘龍升天處。
密縣縣城東南22公里的劉寨鄉境內,有軒轅黃帝宮。《左傳?昭公十七年》:「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應劭曰:「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黃帝從雲紀事,其宮建在能透水的岩石上面,故又稱「雲岩宮」。相傳黃帝在此與風后研創了我國最早的八陣圖,唐孤獨及《風后八陣圖碑》銘稱:「帝用經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勘黎阪泉,省分於崆峒,底定萬國。」清張於階撰寫《雲岩講武詩》一首:「徘徊風后陣,八面列高嵩。馬走煙霧外,人行日月中。流泉寒小鷲,硤石引長虹。遠望龍蛇岫,圖旋十二宮。」軒轅黃帝宮附近,有黃帝拜力牧為將的「力牧台」,黃帝養馬的「養馬庄」,黃帝存放糧草的「草場崗」,黃帝遛馬的「馬驥嶺」,黃帝屯糧的「倉王莊」,黃帝立旗的「摩旗山」和「議事台」等。密縣城東1.5公里有「天仙廟」,又稱「天仙院」,相傳是黃帝女兒成仙處。《徐霞客遊記》云:「天仙院,院祀天仙,黃帝之三女也。白松在祠後中庭,相傳三女脫骨於其下。樹周壘石為欄,一軒臨北,軒中題詠絕盛。」題詠詩詞主要稱頌黃帝在此葬女成仙故事。
在密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密縣、新鄭和禹縣交界處,有一座歷史名山——大隗山,大隗山即具茨山。山上不少山峰都是以黃帝及其大臣命名的,象風后嶺、大鴻山等。山上的花園坡(黃帝花園)、避暑洞、梳妝台、黃帝廟等傳說,至少在戰國、秦漢以來就很流行了。
中原地區炎黃文化遺迹頗多,此不一一贅述。
綜上所述,炎帝族與黃帝族最早以黃河中游一帶為其歷史舞台,活動於河南嵩山周圍與伊洛地區。傳說中的一些著名遠古「英雄」人物,出生於斯,「建都」於斯,在這裡發展生產,戰勝強敵,建立了豐功偉績,並留下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和遺迹,華夏文明歷史從這裡揭開了帷幕,譜寫了新的篇章,這裡應是炎黃文化的發祥地。
注釋:
①何光岳:《炎黃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頁。
②蕭兵:《楚辭與神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23頁、397頁。
③唐嘉弘:《炎黃傳說考述——兼論姜炎文化的源流》,《史學月刊》1991年第1期。
④童書業:《蠻夏考》引,《禹貢》第2卷第8期。
⑤鄭傑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頁。
⑥楊國勇:《黃炎華夏考》,《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⑦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增訂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頁。
⑧柏明、李穎科:《黃帝傳》,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頁、22頁、48頁。
⑨柏明、李穎科:《黃帝傳》,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頁、22頁、48頁。
⑩楊國勇:《黃炎華夏考》,《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11柏明、李穎科:《黃帝傳》,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頁、22頁、48頁。
○12錢穆:《黃帝故事地望考》,《禹貢》半月刊,第2卷第1期。
○13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古史時地略說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頁。
○14楊國勇:《黃炎華夏考》,《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15何光岳:《黃帝軒轅氏的來源和遷徙》,《炎黃文化論文集》,《中國文學研究》增刊,1981年9月。
○16楊國勇:《黃炎華夏考》,《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17轉引自陳連慶:《<禹貢>研究》,《夏史論叢》,齊魯書社,1985年版。
○18《鞏義市發現大型密集新石器遺址》,1992年5月19日《光明日報》。
○19張光直:《黃土期中國高級舊石器文化與現代人類的出現》,《中國上古史特定稿》第1本,(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第185頁。
○20蕭兵:《楚辭與神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23頁、397頁。
○21李濟:《安陽最近發掘報告及六次工作之總估計》、《安陽發掘報告》第4期,1937年。
○22郭寶鈞:《B區發掘記之二》,《安陽發掘報告》第四期,1937年。
○23李濟:《殷虛建築遺存序》,1959年,台北,2~3頁。
○24於省吾:《釋中國》,《中華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
○25徐顯之:《山海經探源》,武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6頁。
○26何新:《諸神的起源》,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63~164頁。
(見《炎黃文化研究叢書》(四),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又見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鄭傑祥主編《炎黃匯典?文論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
推薦閱讀:
※藏密文化網
※「陽光燦爛」的部隊大院(or somewhat)
※馬爾他騎士團是怎樣的存在?這是怎樣運作的一個國家?
※為什麼八大菜系中除了魯菜之外都在中國的南方?
※日本歷史上出現的「黑船」事件,是指什麼?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