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買買買,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文:六媽羅羅
雙11終於過去了,剁手黨們想必都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在翻看訂單。看著娃娃的衣服鞋子玩具繪本在向我們奔來,心情想必是極好的。
每個媽媽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掏心掏肺的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給她。可是除了買買買,當媽的,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而孩子究竟要的又是什麼呢?
前些天有篇文章流傳甚廣,《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呀》。一如標題的直白,其實孩子最想要的,也只不過是父母的陪伴。自然,這種陪伴是我們和她們一起玩耍,一起閱讀,一起討論。而不是刷著手機看(此處讀第一聲)著她們。要知道,你的敷衍,其實也在傷害著她們。而在一些不經意的瞬間,我們是否用著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和語言,讓孩子小小的心靈受到更大的傷害呢?
「你聽不聽話?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這絕對是傷害度排名第一的惡言惡語,卻也是很多媽媽在不經意間表達憤怒的語言。「不要你了」這幾個字,這簡單幾個字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惶恐,傷害,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
有一次帶六六在商場的遊樂園玩,旁邊的一個媽媽在說服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不要上躥下跳,小男孩不聽,那位年輕的媽媽氣急敗壞的沖他吼道: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你自己在這裡玩吧!本來還在嬉鬧的小孩猛地鎮住了,獃獃的看著媽媽,眼神里閃過懷疑,恐慌,倔強的站著,不鬧了,可眼淚在眼睛裡打轉。
表面上看孩子是聽話了,可是你以為這樣好嗎?孩子聽一次,聽兩次,慢慢的,也許孩子就不單單是恐懼了,他會真的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不想要自己了。這些成年人都無法承受的絕望情緒,對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講,又會是怎樣的打擊?而作為媽媽,又怎麼能用孩子對自己的愛來綁架他的情緒呢?
「笨死了,你看誰誰誰都比你強!」你是否從小就有個永遠打不敗的夙敵,叫「別人家孩子」?他在困擾了你數十個春夏秋冬後,在你為人父母的時候換了身行頭,又重新纏上了你的孩子?一個孩子的成長和原生家庭休息相關,可在你經歷過那些無謂的攀比後,又把同樣的傷害加註到孩子身上,這樣的輪迴可一點兒都不好。
孩子雖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於比大人的自尊心更強烈而更需要被保護。爸爸媽媽是孩子心目中最親近的人,如果連至親都嫌棄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那該是件多麼傷心的事情。如果常常以這樣的話語傷害孩子,就算給孩子買再多的玩具,又有什麼用。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熊孩子總會闖禍,會不如所願,當她們不那麼可愛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負面情緒一涌而出,傷害的話語也脫口即來。然而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呢?只不過是在做錯事的時候依然能得到至親無條件的愛。
既然這樣,那咱就從現在起,收起鋒芒和聲細語做一個無限寬容的溫柔媽媽吧!可是問題又來了,無條件的愛不等於沒有規矩的縱容溺愛!溺愛的背後,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同樣會帶來傷害。
我一直很反對一種觀點:「孩子怎麼熊都沒關係,他只是個孩子呢,並沒什麼大不了。」
是的,他只是個孩子。然而這能說明什麼?說明他的世界裡沒有是非對錯嗎?還是說明他可以一再犯錯而不必改?
有時看到小區里的孩子們在打鬧,一些孩子拿呲水槍不看行人的到處亂射,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甚至隨地大小便,而他們的媽媽總在旁邊淡漠或者樂呵呵的看著,不干涉不制止。
也許媽媽們覺得只是孩子們在玩兒,他只是個孩子呢,怎樣都可以被原諒,並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媽媽們,你有沒有意識到,他只是個孩子,僅僅意味著他可以不斷的犯錯,並不代表他可以犯錯之後不改。包容是身為家長必備的素質,但包容不等同於縱容,寬嚴有度,寵而不膩,才是最好的教育。俗話說,三歲看老。雖然孩子現在還小,但小時小錯有所管教,好過大時大錯追悔莫及。
孩子一出生就已是一個小小的社會人,註定日後要踏入這個繽紛複雜的大社會,不可能永遠只在那個看他怎樣都順眼的小家庭。我們可以買買買,但其實我們並不能把全世界都給她。甚至於,當日後她們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代價受到傷害的時候,我們甚至於無能為力。
「孩子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媽媽,寵而不膩立規矩。」
我常常會覺得我的孩子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我,所以在一些方面會拿對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她。我會教她對人友善,會教她講規矩、遵守交通規則。我會讓她懂得犯點小錯誤是件特別正常的事情,如何改正如何避免再犯才更重要;也會讓她明白人生不是那麼隨心所欲,有些事情真的就不能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一直在努力的成為更好的自己,鏡像出一個更好的她。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母親的素質決定孩子是否成功,母親的性格決定了孩子是否出色。我深以為然。
也正是因為把她當做縮小版的成人,我給了她足夠的信任。像吃飯、衣服搭配這樣的事情我都會尊重她的意願,不想吃就不強求,我相信她知道自己餓不餓;紅裙子搭配綠鞋也不阻攔,我相信她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六六也由於得到了足夠的尊重和認同,變得更加有主見,有擔當。
加以正確的引導,不對的事情明確告訴她要改正,可以寵愛的時候給予她充分的自由。六六有她自己的缺點,可是有一點上六六是讓我很驕傲的,她既不會聽不得一點批評受不得一點委屈,也不會不服管教不懂事理。我想,這是我們平時良好的溝通相處得來的。
就是這樣,我把孩子當做縮小版的成人。是希望她能在規矩的框架下,有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懂得禮義廉恥,分清好壞善惡,形成一個獨立的人格,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都說孩子是一張畫布,家長是畫筆,畫出不同的風景。正如同畫不出兩個一樣的圓,教育也找不到一個固定的格式。但我們可以好好握筆,不要潦草,如此就好。
推薦閱讀: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因素分析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6大行為,你做過么?
※沒有父愛,孩子可能心理失衡
※魯鵬程:與孩子溝通真的沒那麼難
※孩子不愛吃飯 正確的餵養方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