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識中藥 | 滋陰降火之王——西洋參
本公眾號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
本文為《跟我識中藥》專欄第403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西洋參是五加科植物,因產於大西洋各國而得名,其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故又有美國參、花旗參、西洋人蔘之稱。
1714年,一位英國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將人蔘帶回本國,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報上發表《敘述遠東人蔘》一文,論文傳到加拿大拉菲太神父之手,發現加拿大森林裡有類似人蔘的同類植物,一時間西洋參名聲大噪,並遠銷東亞,自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收載以後,我國醫藥界才開始運用,後又因慈禧太后服用,西洋參身價倍增。其實西洋參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食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揭開西洋參神秘的面紗。
五加科植物西洋參在我國北京、吉林、遼寧等地亦有栽培。秋季採挖生長3-6年的根,切片生用。
【藥性】甘、微苦,涼。
【歸經】歸肺、心、腎、脾經。
【功效】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歌訣】西洋參寒,補肺定喘,養陰止渴,扶正除煩。
【應用】
1.氣陰兩傷證。本品亦能補益元氣,但作用弱於人蔘;其藥性偏涼,兼能清火養陰生津。適用於熱病或大汗、大瀉、大失血,耗傷元氣及陰津所致神疲乏力、氣短息促、自汗熱粘、心煩口渴、尿短赤澀、大便乾結、舌燥、脈細數無力等證。常與麥冬、五味子等養陰生津、斂汗之品同用。
2.肺氣虛及肺陰虛證。本品能補肺氣,兼能養肺陰、清肺火,適用於火熱耗傷肺臟氣陰所致短氣喘促,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等症。可與養陰潤肺的玉竹、麥冬,清熱化痰止咳之川貝母等品同用。
此外,本品還能補心氣,益脾氣,併兼能養心陰,滋脾陰。治療氣陰兩虛之心悸心痛,失眠多夢,可與補心氣之甘草,養心陰、清心熱之麥冬、生地等品同用,治療脾氣陰兩虛之納呆食滯,口渴思飲。可與健脾消食之太子參、山藥、神曲、谷芽等品同用。腎陰不足之證亦可選用。
3.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不僅能補氣、養陰生津,還能清熱,適用於熱傷氣津所致身熱汗多,口渴心煩,體倦少氣,脈虛數者。常與西瓜翠衣、竹葉、麥冬等品同用,如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臨床亦常配伍養陰、生津之品用於消渴病氣陰兩傷之證。
【用法用量】另煎兌服;3—6g。
【使用注意】據《藥典》記載,本品不宜與藜蘆同用。
【鑒別用藥】人參與西洋參均有補益元氣之功,可用於氣虛欲脫之氣短神疲、脈細力等症。但人蔘益氣救脫之力較強,單用即可收效;西洋參偏於苦寒,兼能補陰,較宜於熱病等所致氣陰兩脫者。二葯又皆能補脾肺之氣,可以主治脾肺氣虛之證,其中也以人蔘作用較強,但西洋參多用於脾肺氣陰兩虛之證。此二葯還有益氣生津作用,均常用於津傷口渴和消渴證。此外,人蔘尚能補益心腎之氣,安神增智,還常用於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腎不納氣之虛喘氣短。
【古籍摘要】1.《本草從新》:「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2.《醫學衷中參西錄》:「能補助氣分,兼能補益血分,為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蔘而不受人蔘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組稿/陳蓉 編 校/劉偉 排 版/代葉麗
推薦閱讀:
※人蔘紅參沙參党參西洋參高麗參特性
※西洋參的禁忌有哪些?西洋參不能和啥一起吃
※西洋參泡酒的作用與功效
※西洋參片
※西洋參泡水8大神奇功效|西洋參| 人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