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宜過早識字
標籤:認字學齡前兒童創造性育兒 | 分類:早期教育 |
草根名博互動專區:
2009-06-05 22:59:58新浪博客提倡健康、文明的交流方式,請勿使用與博文內容無關的人身攻擊、謾罵以及涉及侵犯個人隱私的語言。
特別說明:
本文論述的是讓孩子早認字(註:5歲前,即文字敏感期前),而不是親子閱讀。早識字與親子閱讀是兩碼事,說實在的,就漢字的特殊性來說,識字與閱讀也不一定有多大關聯。這一點,請親愛的讀者們明辨,別弄混了。我一向大力支持爸爸媽媽與孩子每天進行親子閱讀,尤其是睡前故事,以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同時也開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終身讀書的好習慣。因此事先說明一下,免得引起誤會。本文應邀匆忙完稿,難免掛一漏萬,敬請讀者諒解!更多相關論述,請參見拙文「兒童的學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dqsi.html以及其他早期教育博文。
一位紐西蘭的幼兒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兩個真實的故事:這位老師有2個孩子,二女兒剛出生時,她一邊給小寶寶餵奶,一邊給3歲的大女兒念一本童話故事書,一連幾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著給小寶寶換尿布的時候,3歲的大女兒拿起書來,一字不落地念出書上的內容,到該翻篇的地方就能準確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書,於是這位老師忍不住驚呼:「哇,我生了個天才!」
後來,當大女兒7歲時,恰逢搬家,又把這本書翻出來,媽媽說,「瞧,這是你小的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書,那時候你還會念呢!」此時大女兒已經學習認字了,於是再拿起這本書來讀,卻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這位老師對我們解釋說,大女兒在3歲時「念」那本書,其實只是模仿性的背誦,因為媽媽念的次數多了,孩子無意識地記住了書的內容。等到了7歲,閱讀需要經過大腦處理、識別、理解時,反而念得沒有以前流暢了,而此時才是這個孩子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這位老師到澳大利亞一所學校教書時,校長給她講了這麼個故事:每個孩子入學時都會參加面試,為了解孩子的閱讀能力,校長給孩子準備了不同級別的閱讀書籍,每級的顏色不同。有一個家庭共有5個孩子,都在這所學校就讀,都參加過面試,某一年終於輪到最小的那個孩子來面試,他把第一級、第二級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級別的閱讀材料,全順暢地念下來了。校長很吃驚,心想這個孩子的閱讀能力怎麼這麼強呢?校長動了個心眼,找出其中一本書,讓孩子把某個字找出來,這個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實是因為反覆聽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閱讀後,記住了書的內容,那不是真正的閱讀。
兒童在3歲之前沒有語義性記憶(semantic memory),只有肢體和情緒方面的記憶。到了3歲左右,當兒童的自我意識萌芽,不再叫自己為「寶寶」而是「我」的時候,他才開始真正的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閱讀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小小孩生活體驗非常有限,對這個世界缺乏認識,給他一本書,即便他每個字都認識、可以念出來,卻並不理解他念的是什麼。學齡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親身體驗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詮釋這些體驗,為將來的語義性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幹什麼的,需要從認識自己的手和腳開始,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發現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兒,在他的腦里留下印刻,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需要他在親身體驗中發現其中的奧秘。有了這些體驗,等到他上學的時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義。
無論是古代的教育家,還是現代的科學家,都告訴我們,兒童的語言能力(包括文字能力)與他們的運動能力息息相關,運動能力發展良好的兒童,語言能力也強。人類認知與反應的迴路是「身體—情緒—理智」,我們的腦深受我們身體的影響,這一點在幼兒那裡尤為凸現。大自然安排好了人類兒童在學齡前就是用身體去感知和學習的,他們在運動中開發大腦,孩子動說明他腦在動,靜止狀態則腦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語言文字方面發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讓孩子背誦靜止的字,而是讓他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戲,鼓勵他多運動、多玩耍。
我不主張讓孩子很小識字,這會破壞他們的視覺神經發育。我也不主張讓孩子脫離了閱讀單純去識字,這會擾亂他們記憶神經的發育。識字的目的是閱讀,而閱讀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才有意義,才能夠讓孩子保持興趣。
市面上流傳著一些「神童」的故事,這些孩子在三五歲,就能認識兩三千個字。但是這種「識字」毫無任何意義,一個三歲的孩子,即使能夠流暢地閱讀報紙,卻無法理解這些文字所傳達的信息。這種「本事」,除了滿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對孩子來說,弊端遠遠大於利端。
眼睛是人體上唯一一個透過它能夠看見大腦的器官,也是五官中最最重要的器官。視覺神經必須通過外界刺激才能得到發展,對視覺神經缺乏刺激,會導致其不可逆轉的退化。剛出生的小嬰兒,如果蒙上兩天眼睛,就會終生成為盲人。一切正常的新生兒,需要大概十二年的時間,視力才能發育完全。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視力什麼樣的刺激,也就是說,我們讓孩子多看什麼,至關重要。
我們的視力實際上並非我們習以為常的那樣:睜開眼睛就什麼都在視野之內,還都清晰聚焦。事實上,我們的視力非常有限,僅僅是光線進入瞳孔的那一點點,不超過巴掌大,其他的,我們自以為看見的,是什麼呢?
靠我們的記憶和想像來補充!
外界傳輸給視覺神經多少信息,視覺神經就從記憶儲存和想像力中反饋回來多少信息。我們的視覺神經不是集中一團,而是分散在大腦各處,各司其職:主管靜物、運動、物品、人臉、形狀、顏色,等等,是不同的區域。(我們的記憶也並非集中在一個地方,像放電影那樣清晰可見歷歷在目,也是分散在大腦各處,由神經遞質將其統合起來,因此,記憶的質量與情緒息息相關。)
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過早讓孩子看平面的、靜止的、文字的東西,而是應該讓孩子多接觸立體的、運動的、豐富多彩的各種景象和人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儲存足夠的記憶,才能夠開發足夠的觀察力,才能夠鍛造足夠的想像力。
一次去外地講座的時候,聽當地主辦人說,他們曾經請到一位教育專家來給大家宣講怎樣讓孩子早認字。專家說,「你抱著孩子,窗戶外邊能看見遠處的山,牆上貼著一個『山』字,你給他看哪個?不要給他看遠處的真山,那沒什麼意思,就給他看牆上貼的那個『山』字,告訴他那就是山,給他念,幾次過後他就認識這個『山』字了。」
的確,這樣做會很快讓孩子認識「山」這個字。但是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孩子知道「山」字怎麼寫了,但他知道「山」是什麼嗎?他對山的認知是一片空白,那麼單純認識「山」字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換一種方式,我們帶著他去爬山,讓他通過親身體驗,感知山的模樣、山的高度、山的顏色,看到山上的樹木、花草,聞到山裡泥土的氣息,聽到山中鳥兒啾啾、小溪潺潺,觸摸到山的植被、石子、土地,爬山的過程中流汗、喘息,登上山頂後俯瞰山下景觀、眺望遠方地平線,一句話,用全方位的感官去了解山。等到他準備好了認識「山」這個字的時候,他全身的器官都幫助他回憶起山是什麼,他記住「山」這個字,以及一切跟山有關的文字和信息,還會費勁嗎?
同樣的,當孩子積累了足夠的人生素材之後,讓他去認識常見常用的字,他會心甘情願地去學習。而如果我們剝奪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用枯燥無味的識字侵佔他們探索世界的時間,學習於他們來說,不啻於一件苦差。開始的越早,厭學的越快。
早期開發的研究「碩果」都是在兩極比較之下產生的,在那些得不到任何智力方面良性刺激的兒童身上,的確會看到飛速的進步。在現代化文明的城鎮當中,過度的刺激,反而無益於兒童的發展,孩子需要很多安靜、獨處的時候,也需要時間來消化所接受的各類刺激。
多年來,腦神經科學家進行的所有研究,都僅僅發現並證明了,缺乏恰當的經歷或者有害的經歷,會阻礙乃至損傷兒童大腦的正常發育進程;卻偏偏沒有找到確鑿的事實和證據,說明怎樣做才能夠促進或者加速大腦的發育。所有進入市面的理論,都缺乏長期效益(long-term effect)的證明。胎教、給嬰兒聽貝多芬莫扎特、閃卡、進行所謂的「早期開發」活動,等等,都的確能夠取得短期的「提高」 智商效應,然而一旦進行長期效應的控制小組比較,這些早期開發活動毫無例外都不能證明自己有什麼真正長遠的好處。
而教育孩子,恰恰是一項長遠的工程,需要我們具備遠見,而不是短視。只要我們仔細想想:我的孩子在3歲會認字背唐詩、會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歲再學會這些本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再問一個問題:哪一名22歲的大學畢業生,在求職信和簡歷上,會堂而皇之地寫上:「本人3歲即認識2000個字,會背100首唐詩,5歲會彈奏貝多芬,6歲拿到圍棋二段證書」?
哈佛大學校長說,他們招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孩子過去有多麼輝煌,而是考察他未來能夠為哈佛以及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以上文字摘抄自《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與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說法恰恰相反,腦科學的研究證明,人類大腦的潛能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過度開發某一項功能,就會侵佔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間,抑制甚至泯滅其他應有的功能。所謂「開發右腦」一說是偽科學,人類大腦的發育應該是均衡的、循序漸進的,只要不是在過度荒蕪的環境中,大腦的成長不需要人工的干涉。早識字閱讀其實就是佔用了孩子本應用於開發其他功能、本應健康成長的部分。不客氣地講,早識字早閱讀實際上是在浪費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類立竿見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處就是取悅家長,給家長以炫耀的資本。
兒童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是循序漸進、慢慢成熟的。就像我們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顆牙一樣,我們不能催生孩子的認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長的行為,有可能取得暫時「輝煌」的成果,卻會給孩子的身體和精神帶來損傷。
兒童在生命的頭幾年,需要運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長身體,為將來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礎;他們需要運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為將來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們需要運用能量確認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從而愛自己、接納自己,才能在將來的生活中百折不撓。如果我們在這個時期讓他們過早學習書本知識,那麼我們則提前透支了他們用以發展生命的能量。(《接納孩子》)
孩子3歲會念書,與到了8歲會念書,對孩子漫長的一生而言沒有本質區別,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越來越小。一個人是否聰明、能否過上幸福生活,跟他幾歲識字閱讀沒有關係。今後的世界需要創新型人才,這樣的人才需要具備堅實的自信心、富有別具一格的創造力、能夠擔負責任、善於體察他人的情緒,並有團隊精神,而這些關乎情商的素質,恰恰是需要在學齡前培養、開發和保護的。
兒童在學齡前處於夢幻時期,人的創造性潛能都看在這個時期保護得好不好,此時的孩子就是要天馬行空地去幻想,認為什麼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給他一本書,死讀那上面的內容,挫傷他的創造力,過早地「喚醒」他,讓他以「客觀」的物質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早醒」的孩子在學齡期會出現行為和心理問題,在成年後容易患上抑鬱症,在中年和晚年則容易患上各種因壓力而引發的疾病。
其實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長熟的。這個道理,連樸素的農民都知道——「萬物皆有時」,何時翻土、何時播種、何時收割......都是有規律的,不能隨意亂來,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們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劑催熟的果蔬,只是樣子好看而已,實質上缺乏真正的營養、口感不佳、還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我們的媽媽們那麼注意給孩子吃什麼,為什麼不注意要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長呢?剛才說的只是農作物,動物也一樣,動物媽媽都知道,一開始要儘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能催著它快快長大,早早獨立打獵,為什麼我們某些人類媽媽卻丟掉了這個最起碼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衛生局公布了一項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北京市大學生被確診患有抑鬱症者高達十萬人,佔大學生人數比例23.66%。也就是說,每4名大學生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鬱症。官方數字一般比較保守,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壓之下死讀書的直接後果就是摧毀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種壓力產生的年齡越小,後果越難以挽回。
有些家長會說,「我是進行快樂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動願意認字呢!」小孩子具備旺盛的求知慾,我們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並且很樂意給他們提供「知識」。卡爾榮格則認為,這種求知慾是孩子內心恐懼的表現,往往是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依戀出現某種障礙,轉而通過求知慾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很多孩子為了討好家長,會掩飾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做出家長願意看到的樣子。但這並非意味著面對父母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時,他們沒有經受壓力,往往他們當時覺察不到這種壓力,而是要等到一個放鬆的機會時,才通過無理取鬧而宣洩出來。很多腦科學家的研究證明,長期處於隱藏壓力下的兒童,大腦的發育會受到損傷,記憶力會衰退,學習能力也會下降。
而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訊息是:必須以識字量和「知識量」——繼而則是學習成績——來評價自己,這種評價既不真實也不公平,孩子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心。
很多人誤以為學習成績好賦予孩子自信,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誤解。從學習成績那裡獲得的自信是一種假象,這種依靠外界打分數而得來的「自信」很不牢靠,不是根植於內心的堅實信念,一旦遇到超過自己的人,自我評價就會遭遇嚴重挫敗。(《接納孩子》)
也有很多媽媽著急地問:「如果我不隨波逐流讓孩子提前學習,到了學齡期,發現其他同齡人比她會很多,豈不是給孩子造成打擊?」縱觀多年來的諮詢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父母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氣餒、焦慮,而是仍然全心全意地接納自己的孩子,並且給予孩子實質性的幫助,只要孩子具備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們不會因此而受到打擊,而是能夠很快趕上其他人的進度。我所倡導的教育理念,不是讓孩子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會,遇見困難就被嚇趴下,逃之夭夭,如果是這樣的後果,那麼這個教育不能稱為成功。
一個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精心保護他的心靈,賦予他強大的內心力量,給孩子打好心理基礎,讓孩子具備生存的智慧和能力,相信自己,用於承擔責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能夠不屈不撓、脫穎而出,並且以善良信任積極快樂的心態對待世界和他人,而不是焦慮不安地將所有人都看成競爭對象和潛在威脅,必須把他們都「比」下去甚至「踩」在腳下才能獲得暫時的舒坦。在學習方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後勁兒,早期成績優秀並不代表今後保持優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也逐漸增強,我建議家長們不要著急,而是等到孩子長大一些能夠承受更多壓力的時候,再讓孩子承擔適應其年齡段的壓力。做到這一點,家長們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勇氣,也需要對人類對上天懷有堅定的信念,相信人類兒童的自然成長軌跡和規律。
養育孩子是一項長遠的工程,我們必須具備遠見,而不能急功近利。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孩子贏在終點,而不是累倒在起跑線上。
註解:
1、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參考文獻:
* Descarte』s Error,by Antonio Damasio 達馬西奧《笛卡爾的錯誤》;
*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by Oliver Sacks 奧立佛薩克斯《誤將妻子認做帽子的人》;
(以上兩位是美國腦科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 Brain Facts, by Society of Neuroscience 美國神經科學協會《腦實況》;
* Another Day in the Frontal Lobe, by Katrinia Firlik 卡特琳娜佛里克《忙於額葉又一天》;Emotional Intelligence,by Daniel Goleman 丹尼爾戈曼《情感智慧》;
* Zigler, Finn-Stevenson, and Hall.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y series. The First Three Years and Beyond – Brai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olicy. First edition, USA, Yale University Press, 齊格勒、芬-史蒂文森、霍爾。「當前心理學視點」系列叢書,《大腦發育及社會政策》,耶魯大學出版社。
* 英國電視台BBC的節目The Human Series中的《腦海漫遊》;
*《紐約客》雜誌2007年12月刊文章Twilight of the Books。
2、兒童發展理論參考系統:皮亞傑、史坦納、榮格等。
3、兒童心理、成人心理、家庭關係理論參考系統: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包爾比、米紐琴等。中文讀物推薦:李維榕《家庭:無形之塔》,武志紅《為何家庭會傷人》。
另:研究童年與成年之間的心理關係,不一定取樣於兒童,因為童年的作用往往到成年——尤其是婚後和育後——才能顯現。佛洛伊德僅僅治療過一名兒童,但他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理論是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一。本人的工作重點和專長是親子關係和家長教育,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與諮詢已近10年,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數萬名家長,接觸與觀察過的兒童也無計其數,目前仍在潛心學習,從來不敢自稱專家。感謝大家的關注,衷心祝願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養育方式!
推薦閱讀:
※兒童背心套裙
※開個小型的室內親子樂園需要投資多少錢?
※兒童小笑話
※[帽子] 娥眉月作品—兒童帽
※兒童房吉祥風水布置全攻略
TAG: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