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多了易成「患」(視窗·小煩惱 大民生③寵物豢養)
人民視覺城市裡,養小狗、小貓、小鳥等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在帶給主人歡樂的同時,也可能會給街坊鄰居增添一些小煩惱。如果對寵物活動放任自流、疏於管理,就會影響公共環境衛生,甚至會傷害鄰里和睦。文明養寵勢在必行。近日,我們採訪了一些小區居民,共同探討讓寵物豢養更有秩序的途徑,尋找寵物與社區居民和諧相處的有效辦法。噪音擾人——一些小區居民養的寵物太多,「貓狗亂叫、四處亂跳」,成了動物園前不久,在陝西西安某學校工作的狄女士把鄉下的父母接到身邊居住,本想讓老人在城裡享清福,結果老人們卻經常晚上睡不好覺,身體狀況還不如以前,這讓她十分心憂。原來,狄女士的鄰居大爺家收養了幾隻流浪貓,到了晚上,這些貓就叫個不停,吵得四鄰不安。「真是哭一樣地叫,連綿不斷,我們心裡好煩啊!」狄女士說,他們也跟鄰居大爺溝通過,但沒什麼效果。「鄰居大爺其實挺可憐的,他的兒女不在身邊,一個人無聊,就收留了無家可歸的貓,當作平時生活的陪伴,我們都能理解。看著老大爺挺孤獨的,我們也不好計較什麼了。」狄女士說。眼下,在城市的一些小區里,好多人家都養有寵物。北京市養犬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登記在冊的犬只數量已接近100萬隻,而實際擁有的犬只數量可能達到200萬隻,未登記數量主要集中在遠郊縣和農村地區。隨著城市人口越來越密集,養犬問題日益凸顯。在一些小區,甚至到了「雞飛狗跳、貓狗亂叫」的地步,儼然一座熱鬧的動物園,引來不少居民怨言。「那年高考前夜,我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不是因為高考前的緊張,而是因為小區里此起彼伏的狗叫讓人煩躁。」說起寵物擾民,清華大學的陳小希感觸頗深。她說,由於實在受不了,她當時甚至有了起身去與惡狗大戰一場的想法,但看看已經夜裡12點,還是放棄了。回憶起這件事,陳小希開玩笑地說:「要不是最後考上了清華,說不定真的會打到他們家。」犬大嚇人——「好多人養的都是大型犬,有的半人高,看著就挺可怕的。」「有時候真的是嚇一跳,生怕傷著孩子。」北京昌平區某公司會計凌麗麗生性怕狗,看著小區里的寵物狗越來越多,她每次上下樓,總是很緊張:「好多人養的都是大型犬,有的有半人高,也不知道打沒打過疫苗,看著就挺可怕的。」凌麗麗家的寶寶剛剛1歲,每次她抱孩子出門,看到不拴鏈子的大型犬,都是左躲右閃,狼狽不堪。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物業管理部門的負責人說,他們小區就曾發生過兩起因寵物進電梯造成居民恐慌不滿而打架的事件,「有些養犬人不能理解別人的恐懼,甚至還出言不遜,說什麼"我的狗比你還值錢』,這樣一來,就很容易擦槍走火。」根據2013年6月實施的《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攜犬乘坐電梯的,應當避開乘坐電梯的高峰時間,並為犬戴嘴套,或者將犬裝入犬袋、犬籠;攜犬出戶時,應當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並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然而生活中,能將這些規定落到實處的少之又少。糞便熏人——養寵人在享受寵物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要增強公德意識廣州海珠區江南東路天匯大廈的吳先生本來是很喜歡小動物的,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樓道里、小區綠地上,隨處可見的寵物糞便因沒人打掃散發出陣陣臭味,讓他對寵物的好感盡消。「物業也沒法管啊,我們這兒主要是租戶,流動人口多,很難實現規範管理。」吳先生向小區反映,但物業公司表示,物業人手緊張,清理寵物垃圾,主要還得靠養犬人的自覺。現在,多數城市都明確規定,豢養寵物必須登記,但很多地方特別是在一些城市的郊區,居民無證養寵物很普遍,有的居民甚至在樓頂或者樓外搭建了雞籠、兔籠,雞毛亂飛、糞便熏人,給小區公共環境管理帶來很大困擾。吳先生認為,環境太臟,容易傳播疾病。不說為公共環境考慮,養犬人主動履行這些規定,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保護。江蘇南京市聽泉山莊的蔣女士也生性怕狗。不過他們小區物業管理十分嚴格,保安24小時巡邏,如果發現有狗沒拴鏈子溜達,保安有權扣留狗並處以罰款。不過蔣女士也說:「雖然現在小區里有了一定的管控,但還是會在心理上產生不安。希望養寵居民增強公德意識。在享受寵物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寵物的種種「過失」,反映出寵物主人的社會道德和法律意識當好寵物「監護人」(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2日 18 版)選擇養寵,就要對其負責寵物能給人帶來快樂,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主人棄養、寵物咬人、大叫擾鄰、疾病傳染等都是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介紹,《侵權責任法》中有規定: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在養寵物時怎麼做才能儘可能地避免被動物寄生蟲侵入人體呢?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的專家建議,養寵主人要注意勤洗手、定期清潔寵物、及時處理寵物垃圾、全面檢測進口寵物。「選擇養寵,就要對其負責,不得虐待、遺棄所養寵物。」劉俊海提示,同時要遵守社會公德,避免寵物咬人、擾鄰等行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持證養犬,出門不忘「四個一」「一張犬證、一根犬繩、一個袋子或一張報紙、一個口罩,這是上海花城寵物俱樂部制定的養犬文明公約中遛狗『四個一』。」已有10年養犬經驗的王女士介紹說,「合格的寵物主人要注重社區文明,主動登記,持證養犬,帶證遛狗,遛狗牽繩,及時清理寵物糞便,保障寵物安全。」王女士還建議,養犬的朋友平時要注重科學餵養,注意寵物免疫和健康體檢,如果沒有寵物繁殖計劃,要儘早為它們絕育。「自由和權利是有邊界的,人們有權利養寵物,但要強化自己的民事義務和社會責任,做到文明養寵。」劉俊海說。劉俊海表示,寵物的種種過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寵物主人的社會道德和法律責任意識。「養寵人是寵物的『監護人』,有責任和義務為寵物的過失埋單,所以養寵人要有自律意識,平時訓練和看管好自己的寵物。」辟寵物角,制定小區管理公約「物業管理部應根據政府相關法規和實際情況制定小區的《寵物管理制度》,由物業服務中心給業主發倡議書,倡導居民文明養寵。」北京盛世嘉園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徐濤說,物業應給小區劃片,開闢寵物角作為寵物活動區域,而在不便於寵物活動的區域要設顯著標志。同時有義務向業主宣傳寵物管理制度,有責任對違反制度的業主予以勸導。北京南郎家園居委會的呂敏表示,根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將本居住地區的養犬登記、年檢情況等事項向居民、村民公開。」「對違反規定的養犬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批評、勸阻,或者向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反映,或者向有關行政部門舉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處理。」「業主可以監督養寵行為,如受到寵物困擾,雙方協商無效後,可以到物業投訴,若物業對養寵人進行勸導無效,將反映到居委會或民警處,由他們解決。」徐濤說。劉俊海說,社區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制定養寵公約的做法值得提倡。「人人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互相監督,有利於實現社會自治。」如何避免受到寵物犬攻擊(鏈接)《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2日 18 版)寵物犬產生攻擊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品種、性別、個體大小、年齡、生理狀態和外部刺激等。一般人(特別是陌生人)的許多行為都可能會喚起一些狗的動物本能和攻擊行為。在小區散步時,如果直視一隻狗、靠近正在打架的狗時,處理不當,就可能會受到狗攻擊。如果企圖或不小心拿走狗的食物或水、接近生病或受傷的狗、從狗的身邊跑走、叫醒正在休息的狗,也容易被狗誤認為進入了它的「領土範圍」。錯誤判斷狗所表現的不安全感或恐懼的徵兆,加上做出任何可能讓它感覺到倍受威脅的行為,都可能會導致狗因為恐懼而上前猛咬你一口。為避免受到寵物狗攻擊,專家提醒:1.走在路上遇到「惡犬」時,千萬不能拔腿就跑,否則反而會引起狗的追獵本能。正確的做法是先停在原地不動,看向遠方、假裝鎮定,等狗轉移注意力後再移動;2.如果到別人家門口遇到「惡犬」,千萬不要再繼續往屋裡前進,否則狗會因為你侵犯它的地盤而發起防衛性攻擊,更不要大聲尖叫或踢狗,免得激發狗的攻擊性。應請狗主人降住狗,同時視線看著別的地方;3.騎車時遇到「惡犬」,應正視道路的前方並保持原來的速度前進,切忌加速,否則容易因反應過度使狗「緊張」,從而對人進行追擊。養寵物不只是您的私事(生活漫步)《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2日 18 版)飼養寵物不僅是飼養者家庭內部的事,也體現著寵物主人的個人素質和自覺。如果您決定養寵物,就請認真「管教」它,不讓它干擾別人的生活電梯打開,奪門而出的寵物犬讓人膽戰心驚;走到自家車前,發現輪胎又被誰家的狗做了「記號」;半夜睡得正酣,卻被樓上一陣狗叫驚醒美夢;在小區散步,總是不得不與鄰家的寵物犬同行,它們時不時對你大叫幾聲,真是躲之不及……類似小區寵物帶來的困擾,在生活中並不鮮見。寵物是人類的夥伴。不少寵物犬、寵物貓,性格溫順、善解人意,在家裡飼養寵物,能增進人與動物的關係,給生活增添樂趣。然而,任何寵物的飼養,都應該以不干擾別人為前提。如果任由寵物隨意排泄、滿院溜達,甚至帶著寵物「自由」地上下電梯、進出樓道,用這樣的方式飼養寵物,就很可能會給大家的生活造成干擾,甚至會出現寵物咬人、傷人等嚴重後果。所以說,養寵物從來不是一件家庭私事,而是涉及到公共利益,需要有管理有規範,避免出亂子。養好寵物,也離不開居民的自覺。目前,我國並沒有一部比較系統完善的寵物飼養法律法規,寵物對他人造成危害的相關法律規定散落在《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中。各地依據城市管理需要,制定了地方有關寵物飼養的管理辦法,這些不同地方的管理辦法,有的寬鬆,有的很嚴。比如《哈爾濱市養犬管理條例》明確禁止飼養大型犬,一些居民認為其矯枉過正。那麼,現實中到底該如何讓寵物飼養者養好寵物、管好寵物,減少寵物飼養帶來的諸多問題呢?美國是全世界養狗最多的國家,美國對狗的法律規定多而細,而且每個州、鎮都會在憲法關於狗的法律規定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美國法律規定,3個月齡以上的狗都要登記註冊。美國人在生活中遭受狗的打擾,只要撥個電話,幾分鐘內養狗管理辦的工作人員就會來解決問題。在日本,有專門培訓飼養寵物的班,一些日本家庭決定養狗之前,會參加培訓班學習養狗時要注意的禮儀。比如,遛狗時要隨身帶上清潔工具和垃圾袋,狗大便後主人要隨時打掃,並且,裝入垃圾袋的狗大便不可以隨意扔在公園的垃圾桶,而是必須帶回家處理。飼養寵物不僅是飼養者家庭內部的事,也體現著寵物主人的個人素質和自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家庭結構變化,飼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希望文明飼養、科學飼養成為寵物主人的自覺行動。也就是說,如果您決定養寵物,就請您「負責」它的一生,不隨意棄養;認真「管教」它的生活,不讓它干擾別人的生活。嚴格限定活動空間,夜間擾民立馬投訴法國每隻寵物犬都有檔案(他山之石)《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2日 18 版)在家養寵物的數目上,法國是歐盟國家中的「冠軍」。法國索福萊斯民調所的數據顯示,法國目前有包括狗、貓、鳥、嚙齒動物等在內的6300萬家養寵物,其中有742萬隻狗、1141萬隻貓,48.4%的家庭擁有至少1隻寵物。雖然犬科動物的數量在以平均每年10萬隻的速度減少,超過700萬隻狗的遛養依然給公共空間造成不小的壓力。為此,法國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對狗主人及寵物的行為進行規範。自1999年以來,法國政府要求每隻狗都必須進行身份登記與建檔,配備獨一無二的「身份號碼」。2012年之後,該法令也開始對貓生效。這樣,通過號碼文身或是植入電子晶元等方式,人們可以追溯到動物的出生、飼養、售出等環節,以便了解它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狀況。有了身份號碼之後,它們的基本資料與主人信息也會存檔,一旦走失或出事,都能很方便地聯繫上主人。成為「有身份」的狗之後,等待這些寵物的是更多約束,尤其是在對他人有影響的公共空間。巴黎20個區的綠地有詳細的規定限制寵物狗的活動範圍,比如,位於第六區的巴黎市內最大公園之一盧森堡公園規定,在拴著狗繩的前提下,寵物主人只能在沿著奧古斯特孔德街和聖米歇爾大道的林蔭路上遛狗,而第八區的香榭麗舍公園則禁止狗在兒童遊樂場活動,只能待在林蔭道上。交通工具也對狗的活動範圍進行了限制。以巴黎為例,不足6公斤重量的小型犬可以免費乘坐地鐵、公交、有軌電車,但需要被放入小於長度45厘米的袋子或籠子里。在購買特定車票後,大型犬只有在戴嘴罩和拴有牽引繩的情況下才能乘坐地鐵。而市內的公交司機可以決定是否允許主人攜帶他的狗上車。針對被劃分為一類攻擊犬和二類防守護衛犬的危險犬種,相關的規定更嚴苛一些。這些犬類的主人需要遞交相關材料、獲得特定許可證後才可飼養。其它諸如鬥牛狗、牛頭獒犬、短毛獵犬等一類攻擊犬不能出現在公共場所,也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違者可以被判處6個月的監禁和高達15000歐元的罰款。一旦狗咬傷了人,就必須接受獸醫15天的監視,確認其沒有傳播狂犬病的風險。有些主人會給自己的狗戴上嘴罩,以防它發凶咬人。被鄰居家狗叫聲滋擾的人可以進行投訴,雖然並沒有直接針對犬吠的罰款,但公共衛生條例可以因狗主人沒有「採取防止滋擾鄰居的一切可能措施」對其視情處以懲罰。狗在夜間狂叫,則可被視為刑法中的「夜間騷擾」行為,可以直接聯繫警察局進行投訴。巴黎有「四多」,除了書店、藥店、眼鏡店,最多的就是狗屎了。為了幫助寵物主人教自己的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巴黎市政廳網站上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訓練教程。一些居民區的綠地專門開闢一塊地方供寵物狗活動,有的公園和街道也會提供可降解的糞便袋,免費發放給寵物主人。
推薦閱讀:
※「重組家庭,想說愛你不容易」:繼子女們的煩惱
※做到這4條,還怕什麼煩惱
※存善念 息煩惱
※[轉載]學拳的煩惱(二) 入門的煩惱
※【原創】還在為不會貼膜而煩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