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韶:如何看待所謂的民族自豪感

更新時間:2011-10-12很喜歡看騰訊今日話題和歷史頻道,最近發現有兩個話題特別敏感,一個是中醫,一個是武術。這兩個爭議歸根結底還是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範疇。很多人覺得傳統是不可置疑的,一有人說中醫不好,馬上搬出《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這些書來反駁。說武術不好,馬上有人找出各種傳說和理由。有的說什麼高手不和別人過招,否則對方就要斃命。有的說武術是強身健體,不是用來比武鬥狠。在大多數國人心中中醫和武術都祖宗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國粹,有著神聖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否則就是數典忘祖,傷害大家的民族自尊心。歷史上中國經過了太長的封建時期,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外國都是蠻夷,總有一種優越感。即使現實中這種優越感一旦發現不存在了,也會努力在道德上找到新的優越感。以前看足球,一旦中國隊遇到東南亞或者西亞的球隊,解說必然要提醒觀眾對方球員下腳比較黑,小動作很多,踢法很臟。而我們強調所謂下腳要狠,就是血性的表現。比賽踢起來,中國球員一點都不比他們文明。無論你解說,球員和球迷再怎麼貶低對手,這麼多年中國足球還是亞洲二流。很多時候我們的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其實是建立在愚昧和自大的基礎上的。勇者敢於承認不足,卧薪嘗膽,奮力追趕。阿Q只會找各種理由逃避現實,沉迷在意淫之中。借用歷史頻道幾段:1866清廷派出第一個出洋考察團到達倫敦,作為考察團團長,斌椿見到顯微鏡,不關心作何用途,卻大大地感嘆《莊子》里的寓言不虛;見到自行車,不問如何製造,卻大談特談其有「木牛流馬之遺意」。其後第一任駐英國大公使郭嵩燾承認洋人是「人」,於是成了「漢奸」。不到兩年,即被迫匆匆回國。箇中原因,梁啟超當年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當中已說得很明白:「光緒二年,有位出使英國大臣郭嵩燾,做了一部遊記。裡頭有一段,大概說:現在的夷狄和從前不同,他們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哎喲!可了不得。這部書傳到北京,把滿朝士大夫的公憤都激動起來了,人人唾罵,……鬧到奉旨毀板,才算完事。」同去的副使劉錫鴻卻把西方文明說是中國「聖教」所結出的果實,而西方只學到「聖教」皮毛,中國無需向其學習,更無需改革。從而在士大夫中廣受歡迎,從此官運亨通。這不正是我們今天在屠呦呦獲獎以後,廣大中醫支持者們心態的寫照么。說到武術,前段時間正好看過《葉問2》,我是純粹看武打效果的。可是身邊很多人一定要把這個電影往民族自豪感上靠,看到葉問打日本人不禁情緒激昂,就鼓掌叫好,覺得揚我國威了。民族自尊心難道要靠這種方式來獲得嗎?理性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些所謂武功都是戲劇處理過的,如果仔細查一下電影的大部分情節根本就是虛擬的。再到其他很多功夫片,陳真本身也是虛構的人物。霍元甲根本就沒跟什麼西洋武士打過。黃飛鴻也沒有正式的比武記錄……如果想知道這些傳說中的武術宗師的真實水平,個人認為可以參考一下1953年引起轟動的吳氏太極宗師吳公儀迎戰白鶴派拳師陳克夫的比賽,網上視頻很多。再對比一下現在的UFC比賽或者當年的拳擊,孰強孰弱,一眼就能明白。相對於很多光說不練的所謂武林高手,現在有一個同胞張鐵泉也在UFC征戰,雖然到目前的戰績只是2勝2負,但是他敢於挑戰強者的勇氣,不管輸贏,給我帶來的自豪感,比起那所有武林高手都強。中華文化中「孝」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發展到後來就成了祖先崇拜,先人留下的就是好的。基督文化卻說原罪,祖先就有罪惡,他們不都是對的,後人要洗刷罪惡,理性反思之後超越前人。與其從祖先那裡和電影裡面尋找精神支柱,不如今天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去創造。上面是我一點不成熟的看法。關於如何看待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國粹,希望編輯能做一期相關的專題。
推薦閱讀:

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弄不懂的法蘭西民族自豪感
大同江啤酒讓朝鮮人忘記貧窮
中國自49年以來打過敗仗嗎(吃過虧嗎)?假如現在中國打了一仗輸了,民眾能接受這個結果嗎?
有哪一刻讓你覺得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無比自豪?

TAG:民族 | 民族自豪感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