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殺,是因為關注不夠嗎?

發表於2016-01-08 11:54:09

文:lemon果果| 壹心理專欄作者

最近有一則這樣的新聞,甘肅永昌縣一中學女生在當地某城市廣場高層墜亡。事件由女孩偷拿超市巧克力被發現引發,女孩母親隨後趕赴現場,由於「不夠超市的罰款數」,隨即回去取錢。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家人發現孩子並沒有返回學校,得知其跳樓身亡。

在此事中,一些關鍵性信息我們無從得知,如涉事超市人員究竟有沒有對女孩進行恐嚇與羞辱等等。於是未成年人的尊嚴,商家的權益,對生命的敬畏,輿論圍繞這些進行了各種分析與爭論。這些都無法挽回女孩的生命,可以想見,父母是如何痛心疾首。

這樣的悲劇不止此一例,究其原因,在大人看來,真的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什麼老師批評得過於嚴厲,同學誤會說偷了別人的東西等等,如此種種,與生命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很多時候,家長是在悲劇之後才知道孩子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為時已晚。我心中於是便有這樣一個疑問,孩子為什麼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要向父母求助?原因是——孩子不敢說實話。

孩子其實都很聰明,他們知道把問題說出來,父母可能的反應。是訓斥還是責罰?還是失望?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所不同,孩子心裡會有預估的。

記得貝貝剛上幼兒園的那一陣,經常能得到小紅花。我們都會表揚一番,而且在以後的日子裡,也會開玩笑地問他今天有沒有拿到小紅花的獎勵。

可是,有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在撒謊。他會告訴我,「媽媽,我的小紅花掉在學校的地上了。」「老師今天把小紅花貼在我的後背了。」這些謊言真的很拙劣,讓人一眼就可以識破。

我開始自省,是不是我們對得小紅花這個事情過於在意了,至少,在孩子看來我們是過於在意了。他知道,我們對他有期待,他很希望能夠滿足我們的期待。甚至,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我們的愛。

要知道,小孩子撒謊都是被大人逼出來的。

我告訴他,「寶貝,不是每個小朋友每天都能得到小紅花的。不管你是否能拿,爸爸媽媽都一樣愛你。」小傢伙如釋重負。

想讓孩子說實話,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信任至關重要。

孩子雖然小,也是有獨立人格的。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學會傾聽。這樣,孩子才能夠信任父母,將自己的心事告訴你。

在社會心理學裡,有「自我暴露」的概念,指在溝通的時候把自己的私人性的方面顯示給他人。當信任和接納的程度提高,人們會越來越多地暴露自己。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當他們信任父母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的困難告訴你。

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秘密。他有時候跟我說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叮囑我,讓我不要把這個事情告訴爸爸或是爺爺奶奶,說好是我們倆人的秘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隱私。這樣,才能夠建立起更強大的信任,才會有機會將他的事情與我分享。我們才有機會給他們以指點,和他們一起共度難關。

當孩子染上偷竊的不良習慣,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比較普遍,孩子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時錯誤的,而是懷著僥倖心理,認為不會被發現,甚至在此過程中感覺到滿足;而家長在看到孩子的這種行為時,又沒有重視起來加以批評和正確的引導。如果沒有,孩子極有可能認為這是父母默許的。這種行為就會再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所以家長在發現這種現象的時候,應該對孩子進行教育,不管是同學的一支鉛筆、一塊橡皮,還是錢。拿來的東西無大小,不能放縱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想要什麼,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勞動去獲得。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長成為非常優秀的人,相信目前經濟的拮据也是暫時的。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這些孩子家庭經濟條件也很不錯,卻經常出現偷竊的行為。這些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某些東西,而是通過這些行為表達自己的叛逆,或是引起家人對他們感情上的重視。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樂趣。

逝者已矣,生者節哀!只希望父母在工作之餘,能夠多關心下孩子的內心世界,今後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了。

原題:坦誠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責任編輯:Valar 圖片來自:123RF圖片庫

推薦閱讀:

加油好男兒6進5的五大關注點
港媒關注內地政協廣納港區委員 何厚鏵之子在滬當選
關注 | 北京套牌計程車數量驚人 黑市頻繁交易 為何無法查清?
山東女足三將:會關注魯能比賽 欣賞楊旭劉彬彬
遇到女神,我只關注了她穿的那款緊身牛仔褲

TAG:孩子 | 自殺 | 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