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深處的菩提樹(散文)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每一個呱呱墜地的生命,都曾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上,尋求菩提樹下的人生頓悟,生的意義,活的感覺,死的恐懼,存在的困惑······生老病死與親情的羈絆,愛的牽掛與情的離殤,菩提樹下清風拂過,心靈的原野,經過季節的洗禮,紅的是花,綠的是葉,這一花一草的世界,還有靜固的山川河流,都在心靈的菩提樹下,無聲地頓悟著生命的周而復始,還有心靈世界與天堂的距離。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每一個生靈的誕生,都是這樣世界上最偉大和最為聖潔的盛事,是生命讓這個世界變得豐富而喧囂,無知的心靈才能在這片土地上,感悟,成長,開花,結果,心靈本無塵埃,如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禪語,從睜開慾望的眼睛,到開始面對心靈的貪婪,我們的心靈世界,染上了世俗的塵埃,在追逐貪慾的旅途上,在血雨腥風的繁華世界裡,迷失了心靈原本應該保持的聖潔,無休止的索取與貪慾,讓世人忘卻了心靈本無塵,卻被塵埃遮蓋的事實。
人生苦痛的根源來自慾望,聖潔的心靈何來苦痛?連聖僧倉央嘉措,都在虛無的世界和紅塵依戀的情感中,希望能找到平衡點,因而發出「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慨嘆,這種塵世牽絆,就是聖僧都難取捨,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心中雖然做不到「菩提本無樹」的境界,至少,每日滌掃心靈的角落,雖然做不到一塵不染,但是窗明几淨也算是修行到心中「無塵無物」的境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面對繁華世界的誘惑,多少人能保持這樣淡然的心境?不要糾結於心靈深處的那份塵埃,既然「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索性放下心中的惶惑,坦然面對金錢名利和人世間的苦痛歡樂,能夠做到坦然面對,正確取捨,遠比那些不擇手段的攫取,還要裝的清高,更值得稱頌。
呵護心靈深處的那棵菩提樹,做到日省其身 ,你可以讓奮鬥的血雨腥風,結出豐碩的菩提子,只要你心中,秉承那份高傲與真誠,心中保持那份坦然,不需要裝的多麼清高與虛偽,做到行的端,坐的正,心中有無菩提一樣聖潔;交良師益友,做平淡如水的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唉」,心底無私,心無雜念,這樣純潔高尚的友愛,與日月同輝。
給心靈一個駐足的地方,我們之所以累痛並快樂著,是因為,凡塵往事讓我們心生浮躁,浮華的世界亂花漸欲,想給心靈尋找一個寧靜的港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情本無錯,愛本無罪,是我們自己把情用錯了地方,把愛駛向了錯誤的港灣,才有了塵世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魂牽,情愛不是萬惡之源,相反,在許多佛教高僧的眼中,情愛是人間最美的情愫,既然,你愛與不愛,愛就在那裡,不減不增,一場酣暢淋漓的愛情故事,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上,如同心中菩提樹上的綠葉,為心靈小憩遮風擋雨,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人生往來,原本赤裸相見,何來一物?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規律,何來苦痛?只是因為,短暫人生,心靈裝下太多的慾望與貪婪,痛苦的塵埃,覆蓋了那份生來原本就潔凈透明的魂靈,才有了人生苦短的慨嘆,生命不一定在高貴中前行,但是,應該在高尚中變得偉大,給心靈裝一個一塵不染的明鏡,每日擦拭,同樣的人生,會因為心靈的感悟不同,而變得意義非凡。(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心靈深處的菩提樹,無花無果,無枝無葉,本無一物,如果我們不斷地自省其身,多些人生頓悟,它就會在你的心靈深處,永遠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首發散文網:http://www.sanwen.net/subject/365547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