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克思《資本論》總導讀

馬克思《資本論》總導讀

一、《資本論》寫作的歷史背景

《資本論》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嘔心瀝血,犧牲健康、幸福和家庭創作的一部偉大科學巨著。馬克思的偉大革命經典《資本論》的寫作和問世並不是偶然的事情。它是特定歷史條件的必然產物。

馬克思於1818年出生在德國,大學畢業後,擔任報紙編輯工作,後因從事革命活動,曾流亡法國、比利時等國,1849年後開始定居英國,直至1883年逝世。馬克思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於1867年9月在德國正式出版了《資本論》的第一卷,這時,其他各卷的初稿也步寫好。所以,要研究《資本論》產生的歷史背景,就必須了解19世紀中期西歐特別是英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

17世紀40年代,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了迅速發展。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又完成以革新工業生產技術為內容的產業革命。產業革命以後,英國主要工業部門的手工勞動已經大部分被機器大生產所代替,並且建立了真正的機器製造業,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牢固地確立起來了。繼英國之後,在法國經過18世紀80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了迅速發展,到19世紀40年代,產業革命也達到了完成階段。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發生於19世紀40年代,比英、法都晚,而且經濟的發展很不平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鄉萊茵省是德國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一系列國家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之間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出來了,突出地表現在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周期性爆發,這說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開始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矛盾的加劇,作為這一矛盾的階級表現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也日益尖銳起來。19世紀中葉,在西歐接連爆發了震撼資本主義制度的工人運動,其中著名的有1831—1834年的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6—1848年的英國憲章運動,還有1844年的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他們把鬥爭的矛頭直接指向資產階級,並且開始提出了政權問題,甚至產生了要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鬥爭要求。

工人運動的發展迫切需要科學的革命理論來指導,而當時流行於工人運動中各派社會主義學說雖然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並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描繪出各種引人入勝的前景,但是,由於這些社會主義者根本沒有或者缺乏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沒有科學的世界觀,以致他們有的反對暴力革命,有的主張依靠少數人的盲動來奪取政權,有的甚至還幻想感動資產階級來自動改良社會,等等。事實一再證明,這些社會主義學說不能把無產階級的鬥爭引向勝利,根本無法使他們完成自己埋葬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

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一封信中曾談到,目前首先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寫出幾本較大的著作,以便給許許多多非常願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個必要的支點。你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還是儘快把它寫完吧,即使你自己還感到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這也沒有什麼關係,人們的情緒已經成熟了,就要趁熱打鐵。因此,適應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客觀需要,馬克思的偉大時代的著作《資本論》應運而生了。《資本論》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在一系列國家中得到確立,其內在矛盾日益暴露,而且工人運動有了迅速發展,迫切需要科學的革命理論進行指導的歷史條件下寫作的。正因為這樣,所以《資本論》問世之後,在全世界無產階級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說:「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也就是說,《資本論》的寫作是要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發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運動規律;而揭示這一運動規律,正是在理論上武裝無產階級的頭腦,使他們自覺地擔當起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的偉大歷史使命。恩格斯說過:「《資本論》在大陸上常常被稱為『工人階級的聖經』。任何一個熟悉工人運動的人都不會否認:本書所作的結論日益成為偉大的工人階級運動的基本原則」(第1卷,第36頁)。馬克思自己也說過:「我認為,對於工人階級說來,我這部著作所能提供的東西比我個人參加任何代表大會所能做的工作都更重要。」正因為這樣,所以他認為:「《資本論》在德國迅速得到理解,是對我的勞動的最好的報酬。」

在思想上武裝無產階級和在理論上揭露與批判資產階級,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馬克思寫作《資本論》來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發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規律,也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實質,指出它的歷史暫時性,徹底批判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各種謬論,「最後在理論方面給資產階級一個使它永遠翻不了身的打擊。」馬克思把《資本論》看作「無疑是向資產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內)腦袋發射的最厲害的炮彈。」只有徹底粉碎資產階級的假理論、偽科學,才能使無產階級從傳統觀念的束縛下真正解放出來,勇猛地向資本主義制度進攻。

還要指出,馬克思所以要用畢生的精力寫作《資本論》,創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還和政治經濟學在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有關。

馬克思在19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同時,還著力於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清算自己以往的哲學信仰。馬克思在清算自己的哲學信仰時得出了如下的著名結論:「法的關係正象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這種物質的生活關係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所謂「市民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上述結論表明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上層建築藉以樹立起來的基礎,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和法以及哲學這類上層建築的階級實質,全面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科學地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規律,就必須探究政治經濟學。所以,列寧說:「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就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不僅運用和證實了他的哲學理論,而且還使社會主義學說由空想變為科學。正因為政治經濟學在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中具有這種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所以馬克思才歷盡千辛萬苦寫下了他的偉大政治經濟學著作《資本論》。

總之,馬克思寫作《資本論》和創立自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最終就是為了批判資產階級和武裝無產階級,為了砸爛舊世界和創造新世界。

《資本論》博大精深,它首先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文獻,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高峰。它闡明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到滅亡的歷史過程,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生和發展,揭露了它的內在本質和矛盾,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的必然性。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根據其創立的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科學地論證了無產階級必然要為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和消滅人剝削人的現象而鬥爭。《資本論》以深沉犀利的筆觸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普遍規律,對資本主義及其辯護士進行了嚴厲的指控,是具有鮮明的黨性的著作。馬克思的思想武裝了全體工人階級,並在政治經濟學上完成了一個偉大的革命。《資本論》在主要揭示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同時,還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普遍適用的經濟規律,如社會化大生產的共同規律,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的規律,商品生產的一般規律等等。《資本論》同時還科學地預見了社會主義經濟必須遵循的某些經濟規律。

《資本論》也是一部天才的哲學和邏輯學著作。全書所涉及的有關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和階級鬥爭學說。馬克思生前沒有來得及寫成《邏輯學》,但他留下了《資本論》的邏輯,馬克思和恩格斯創造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辯證邏輯,在《資本論》中達到了自己發展的高水平。

《資本論》還是一部偉大的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在歷史上有許多思想家和學者曾夢想實現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美好社會,但由於不懂得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些主張都陷入了空想。只有馬克思揭示了人類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客觀發展規律,才使空想社會主義變成了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革命鬥爭的銳利武器。

此外,《資本論》還被認為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它包含著馬克思在歷史、法律、科學技術、教育、道德、宗教、文學藝術等領域閃爍著天才火花的思想,它在各方面都蘊含著有待我們進一步挖掘的瑰寶。

就這部書的歷史意義,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於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係在這裡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闢,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把現代社會關係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出版一百多年以來,雖然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今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全世界的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學習它的理論,而且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許多著名大學,也都開設有《資本論》的必修課。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意義,他不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後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揚光大。

二、《資本論》的體系結構和內容

《資本論》是一部篇幅巨大的科學著作,如果能夠把握住全書的體系結構,對於理解它的內容和領會它的精神實質,會感到容易些。關於《資本論》的體系結構,馬克思在第三卷第一章開頭部分曾有一個簡要的說明,應先加以學習。

全部《資本論》有一個中心,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整本書都是以剩餘價值為中心的」。剩餘價值理論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把握住這條主線,也就不難理解全書的結構了

《資本論》全書共分四卷。

第一卷的卷名是《資本的生產過程》,主要闡明在資本主義的直接生產過程中,剩餘價值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

第二卷的卷名是《資本的流通過程》,主要闡述通過流通怎樣為剩餘價值的生產準備條件,以及在生產完成之後怎樣實現剩餘價值。

第三卷的卷名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從整體來說,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第三卷不僅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而且考察了資本運動過程中所呈現的各種具體形式,如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銀行資本等。馬克思通過對資本運動的各種具體形式的分析,闡明了剩餘價值怎樣在資本主義各個剝削集團之間進行分配。

第四卷的卷名是《剩餘價值理論》,在這裡,馬克思圍繞剩餘價值理論這個中心,對資產階級各派經濟學說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批判。

《資本論》的前三卷,馬克思稱為理論部分。在這部分里,正面論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也就是通過闡明剩餘價值的生產、實現和分配的規律,來論證資本主義制度如何發生、發展和必然走向滅亡。後一卷即第四卷,馬克思稱為歷史文獻部分。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批判以攫取剩餘價值為內容的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著作中的歪曲反映。

第一卷體系結構和主要內容

《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是考察剩餘價值的生產,考察剩餘價值的來源和實質,以及剩餘價值生產的發展趨勢。《資本論》第一卷全文共七篇。第一篇:商品和貨幣。第一章商品。1、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2、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4、商品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第二章交換過程。第三章貨幣或商品流通。對馬克思的貨幣職能理論進行說明。第二篇貨幣轉化為資本。第四章貨幣轉化為資本。1、資本的總公式。2、總公式的矛盾。3、勞動力的買和賣。第三篇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第五章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第六章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第七章剩餘價值率。第八章工作日。第九章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第四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第十章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第十一章協作。1、簡單協作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2、簡單協作的一般優點。3、資本主義協作的條件和特點。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場手工業。第十三章機器和大工業。第五篇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第六篇工資。第七篇資本的積累過程。第二十一章簡單再生產。第二十二章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第二十三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第二十四章所謂原始積累。1、原始積累的秘密2、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3、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的產生4、農業革命對工業的反作用。工業資本的國內市場的形成5、工業資本家的產生6、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第一卷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中心問題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共分7篇25章。第一篇馬克思重點研究商品與貨幣。首先揭示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二者的關係形成了商品的內部矛盾。他通過分析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揭示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此外,還詳盡地闡述了價值的實質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馬克思通過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勞動二重性,價值形式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質,論述了自己完整的勞動價值論。進而又研究了商品轉化為貨幣的過程,說明了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必然產生貨幣,商品的內部矛盾必然發展為商品和貨幣的對立,於是徹底解決了為古典學派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他研究了貨幣發展的具體階段和形式,對貨幣的本質和職能作了全面和系統的論述。第二篇到第六篇研究資本怎樣生產剩餘價值,闡明剩餘價值的源泉、實質、目的和方法,揭露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這是馬克思全部經濟理論中最根本的問題。第七篇研究資本的積累過程及其後果,馬克思以革命的辯證法最後論述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提出了「剝奪者被剝奪」的著名結論,科學論述了資本主義制度為共產主義制度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第二卷體系結構和主要內容

《資本論》第二卷共三篇,二十一章。其主要理論可以概述為「三大理論、兩個再生產、一個實現」。(一)三大理論1、資本循環論。即在第一篇中,主要以資本為中心,分析了個別資本運動的形態變化和過程。2、資本周轉論。即在第二篇中,主要以生產資本為中心,分析了個別資本運動的速度和次數。3、社會總資本再生產論。在第三篇中,主要以商品資本為中心,分析了社會總資本的運動和實現問題。(二)兩個再生產1、主要在第一、二篇中,論述了個別資本的再生產,這是屬於微觀經濟的問題。2、主要是在第三篇中,論述了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這是屬於宏觀經濟的問題。所以,該卷也可稱為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三)一個實現主要是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

《資本論》第二卷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中心問題是剩餘價值的流通和實現的過程。共分3篇21章。第一篇研究資本的形態變化及其循環。馬克思有序地分析了資本在循環中依次採取的三種形態,然後綜述資本循環的三個公式,並闡明產生資本循環是這三個循環的統一。第二篇研究資本的周轉,著重分析資本在流通中的構成,把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並說明它們在不同的時間裡,依照不同的方法完成形態的循環。馬克思還闡明了預付資本的總周轉,並以國家資本的更新來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的物質基礎。第三篇研究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與流通,主要探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運動規律和實現的基本條件,說明社會總資本在流通中的形態變化和物質變化。

《資本論》第二卷還研究了資本的總運動、總形態,中心問題是剩餘價值的分配過程和它所採取的各種具體形式。共7篇52章,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篇到第三篇探討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問題。其中心問題是利潤,它是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中最一般的形式。第四篇到第六篇探討剩餘價值怎樣分割為商業利潤、利息和地租。最後一篇通過探討各種收入和它們的源泉,總結性地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三位一體」的公式給予徹底的批判,粉碎了這種掩蓋資本主義剝削的謬論。

第二卷的邏輯關係是資本的流通過程是抽象地考察剩餘價值的實現,考察剩餘價值實現過程中各生產部門資本的相互聯繫。(一)理解資本的流通過程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這一卷研究的是資本流通而不是商品流通;這裡的資本是產業資本而不是商業資本;這裡的流通是廣義的流通而不是狹義的流通;其研究既包括個別資本的流通,又包括社會總資本的流通;其研究不僅包括物的運動,而且主要是研究價值的運動。(二)研究資本流通過程的內容資本流通的階段、資本流通的形態、資本流通的速度、資本流通的條件、資本流通的比例關係。(三)研究資本流通的目的,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

第三卷體系結構和主要內容

《資本論》第三卷即《剩餘價值理論》,歷史地批判考察馬克思以前有關剩餘價值的學說。它實際上是把前三卷對資本主義制度所作的理論研究的成果,用學說史的形式來加以說明。共寫七篇。第一篇考察李嘉圖以前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批判重農學派和亞當?斯密的學說,論述剩餘價值價值怎樣轉化成利潤這種現象形態。第二篇以批判李嘉圖尤其是他的地租理論為內容,論述利潤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因而轉化為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問題。第三篇主要考察李嘉圖學派的瓦解,論述利潤率用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而趨向下降的規律。第四篇論述商業資本,剩餘價值在產業資本同商業資本家之間的分配和商業利潤問題。第五篇論述生息資本,剩餘價值在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同借貸資本家之間的分配和利息問題,以及資本主義的信用、銀行和貨幣流通。第六篇論述資產階級狀態的土地所有權,剩餘價值在農業資本家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分配和地租問題。第七篇總結考察工人階級每年新創造的價值分割為工資、利潤(包括利息)和地租,最後論述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工人、資本家和地主三大階級。

從上述可見,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著作,就象以剩餘價值理論為中軸線而修建起的一座宏偉的科學殿堂,它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對人類的歷史形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迄今為止仍然在持續著。在這座科學殿堂里,馬克思精心而系統地展示出自己的一系列光彩奪目的理論成果,而把資產階級經濟學者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的種種濫調都掃出大門,引起了政治經濟學史上的劃時代的革命。整部《資本論》以勞動價值論為核心,以資本主義制度向共產主義制度過渡的歷史必然性作為科學的和革命的結論。這部劃時代的巨著,是馬克思主義革命和科學相結合的偉大典範。這部著作,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的實質。同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一切非無產階級的經濟學說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徹底完成了政治經濟學的革命,創建了人類歷史上真正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在馬克思之後,恩格斯和列寧等無產階級理論家進一步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狀況,把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不斷地推進到新的高度。迄今為止,馬克思的《資本論》仍然是我們進行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性著作。

三、《資本論》的現代視角

《資本論》是一部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光輝巨著,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列寧指出:「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政治上層建築藉以樹立起來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研究這個經濟制度。馬克思的主要著作<資本論>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馬克思致力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使這門科學革命化。」《資本論》的版本很多,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每出一版,都寫了序或跋,這些序言和跋文構成《資本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們成為我們學習《資本論》的入門嚮導。有關《資本論》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有七篇,其中前四篇是馬克思自己寫的,後三篇是恩格斯寫的。在這七篇的序言和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在這幾篇序言和跋文里,講到了有關《資本論》的許多重要問題。例如,關於《資本論》的寫作和出版過程,關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關於《資本論》的方法和結構,關於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以及學習《資本論》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一)《資本論》是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

馬克思在大學本來是學法律專業的,但主要精力卻用在哲學和歷史的研究上。1842―1843年,馬克思在擔任《萊茵報》主編期間,遇到要對物質利益問題發表意見的難事。當時普魯士萊茵省議會通過了「林木盜竊法」,公然侵犯貧民階級的權力。不久,馬克思又遇到摩塞爾河流域釀造葡萄酒的農民的經濟狀況問題。這些物質利益的衝突,是促使馬克思去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最初動因之一。

於是,從1843年起,馬克思開始系統地收集資料研究政治經濟學,撰寫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資本論》的創作和完成時期。1857―1958年,馬克思寫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這是他創作《資本論》的最初嘗試,通常稱它為《資本論》第一稿。在這個手稿的基礎上,馬克思打算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為書名分冊出版一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巨著,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六冊計劃」,包括《資本》、《地產》、《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第一分冊的書稿於1859年出版,但這個第一分冊只包括兩章,即《商品》和《貨幣或簡單流通》。這是「六冊計劃」中第一冊《資本》第一篇《資本一般》中的緒論性的兩章。在1861-1863年期間,馬克思接著寫《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第二分冊,結果寫成了一個篇幅龐大的書稿,共包括23個筆記本。它開頭的總題目仍是《政治經濟學批判》,而副標題是《第三章資本一般》,通常稱之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實際上是《資本論》的第二稿。在寫作這個手稿的過程中,馬克思決定以《資本論》為標題,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分四冊出版他的經濟學著作。從1863年8月開始,馬克思撰寫了《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這是《資本論》的第三稿,其內容分為三部分,即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資本主義的生產總過程》。

從1866年初開始,到1867年3月,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完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的修訂和謄寫工作,同年9月在德國漢堡出版。所以,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這部著作是我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按原計劃,《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並不包括185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內容。但是為了「聯貫和完整」,馬克思把《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的內容,也扼要地收入《資本論》中,其中關於價值形式、商品拜物教以及交換過程等問題,還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但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並不因此而失去獨立的科學價值。例如,關於貴金屬等問題,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已經作了詳細論述,而在《資本論》中就只是簡單地提到。所以,在學習《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時,不妨把《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對照著來閱讀。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馬克思繼續進行修改和再版工作,並幫助出版《資本論》第一卷俄文譯文,校訂法文本。同時,還積極收集材料,改寫第二卷和第三卷,直到他的心臟停止跳動時,在他面前書桌上還放著正在修改的《資本論》原稿。《資本論》是馬克思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

(二)《資本論》的研究對象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對於馬克思這句話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含義,在我國經濟學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為生產關係,有的把它理解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有的把它理解為勞動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為用什麼工具進行生產,等等。究其原因,「生產方式」一詞是一個多義詞,馬克思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它時,就有不同的含義。因此,作為《資本論》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含義,只能以全書的中心內容和主題為根據,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釋。

《資本論》就是論資本,而資本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沒有剩餘價值就不存在資本,而沒有資本也就不能帶來剩餘價值。所以,我們說資本範疇是《資本論》的中心內容,也可以說,它的中心內容是剩餘價值。縱觀《資本論》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第四卷是剩餘價值理論的發展史。可見,《資本論》是研究資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以及剩餘價值的實現和分配問題。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資本主義方式」,是指以資本主義所有製為基礎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相結合的方式,這屬於廣義的生產關係,它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方面的關係。而「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則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狹義的生產關係,它從屬於廣義的生產關係。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把政治經濟學看成是研究財富的科學,馬克思第一次確定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這是和資產階級經濟學根本對立的。

《資本論》是以英國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馬克思說:「到現在為止,這種生產方式的典型地點是英國。因此,我在理論闡述上主要用英國作為例證。」這是因為當時的英國是資本主義發展比較早和比較成熟的國家。但是,《資本論》所揭示出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並不只限於英國,對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適用的。《第一版序言》第5―9段就是說明這個問題。馬克思特別提出,對德國來說,「這正是說的閣下的事情。」當時,德國的資本主義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政治上封建貴族還佔統治地位,在經濟上還存在農奴制。因此,在德國,不僅存在著「現代的災難」,即資本主義剝削,而且還存在「古老的陳舊的生產方式以及伴隨著它們的過時的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還在苟延殘喘」,不僅受「活人」即資本主義剝削,而且受「死人」即封建制度的剝削。「活人抓住死人」,即封建主義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不僅苦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且苦於資本主義生產的不發展。」儘管德國和英國相比有這樣的差異,但《資本論》所揭示的規律在資本主義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都必然發揮作用,「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後者未來的景象。」和英國相比,德國等歐洲大陸雖然還比較落後,但英國的變革過程達到一定程度後,一定會波及到歐洲大陸。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不可避免。但是,這種革命是用暴動的形式還是用較少流血的和平方式,要由工人階級的政治覺悟、組織程度和力量壯大等情況來決定。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生產力和生關係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從來不存在沒有生產力的生產關係,也不存在沒有生產關係的生產力,所以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決不能孤立地研究生產關係。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馬克思關於技術、自然科學等問題的深湛見解,但它是把生產力當作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決定者和推動力來研究的。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不僅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中來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且還從生產關係的總和(即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中來研究生產關係。列寧在談到《資本論》時,曾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比做「骨骼」,而把適合於這種生產關係的上層建築比做「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須聯繫上層建築來研究生產關係,但其實質,仍然是以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作為研究對象。

《資本論》以生產關係作為研究對象,其最終目的是要「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揭示出這些規律,也就同時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是一種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發展規律,「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無產階級在反對資本主義的鬥爭中,認識和運用經濟規律,卻能減輕革命過程中的痛苦。

(三)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在《第一版序言》的第10、11段和《第二版跋》的第5―15段,馬克思分析了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就是階級關係,因此政治經濟學具有強烈的階級性。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們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科學研究。」不同時期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情況,是和當時階級鬥爭的形勢密不可分的。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資本主義出現以後才產生的。15世紀末,隨著早期資本主義商品流通的發展,出現了重商主義學派。從17世紀中葉開始,又出現了資產階級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始於威廉?配第,發展於亞當?斯密,至大衛?李嘉圖而登峰造極。在法國,始於布阿吉爾貝爾,中間有魁奈、杜爾哥,最後有小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西斯蒙第。古典政治經濟學產生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尚未充分發展的時期,因此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生產關係的本質中去,揭露資本主義的一些矛盾,包含了一些科學的因素。例如,古典學派的最後代表李嘉圖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利益的對立在分配領域中的表現,「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作他的研究的出發點。」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就是說,只要它把資本主義制度不是看作歷史上過渡的發展階段,而是看作社會生產的絕對的最後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階級鬥爭處於潛伏狀態或只是在個別的現象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它還能夠是科學。」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有一個共同的錯誤,這就是,不把資本主義看作是一種歷史現象,而是看作永恆不變的社會,把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看作適用於一切社會的規律。這是由他們的階級立場決定的。所以,古典學派發展到李嘉圖時,「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1820年到1830年,「這是李嘉圖的理論庸俗化和傳播的時期,同時也是他的理論同舊的學派進行鬥爭的時期。」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發表不久,就引起了批評,引起了李嘉圖學派及其反對者之間的論戰。有的人把它普及開來,有的人利用它來反對重商主義等舊學派,有的人把它作為反對資產階級的武器,有的人在捍衛李嘉圖學說的過程中把它庸俗化了。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在當時這一論戰還帶有「公正無私的性質。」這是因為當時的大工業剛剛脫離幼年時期,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的鬥爭還是主要的問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還沒有成為主要矛盾。然而,這場論戰與18世紀下半葉魁奈死後、重農學派和反對者之間的爭論相比,已經遜色得很多。

1830年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發展史中更替其支配地位的分水嶺。馬克思指出:「1830年,最終決定一切的危機發生了。」「法國和英國的資產階級奪得了政權。從那時起,階級鬥爭在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採取了日益鮮明的和帶有威脅性的形式。它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現在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爭鬥,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庸俗經濟學局限於描述資本主義社會的表現現象,抹煞資本主義的矛盾,為資本主義辯護。隨著1848年革命而引起的英國工人運動的高漲,在英國出現了庸俗經濟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他的特點是折衷主義,妄圖在不觸動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條件下,在分配領域實行某些改良,調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當時庸俗經濟學的另一派代表是法國的巴師夏,他代表熱衷於自由貿易的法國工商業資本家的觀點,企圖把資本主義描述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但是,在德國,「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外來的科學。」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分析,它以發達的資本主義關係為前提。在德國,長期的封建割據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缺乏生存的基礎。」所以,「德國的政治經濟學教授一直是學生,」只能抄襲英國、法國的作品,作為教條加以搬弄。1848年以後,資本主義在德國迅速發展,但這時又不允許對政治經濟學進行公正的研究了(即使是在資產階級視野內),因為英、法資產階級早已奪得政權,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資產階級已經感到了無產階級鬥爭的威脅。因此,「德國社會特殊的歷史發展,排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在德國取得任何獨創的成就的可能性。」

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真正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只有無產階級才能完成。因為「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後消滅階級。這個階級就是無產階級。」這個階級和社會發展的利益是一致的,能夠公正無私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不受階級偏見的束縛,客觀地認識客觀經濟規律。具體地說,這個任務是由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來完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在政治經濟學中完成了偉大的革命,創立了無產階級的、唯一科學的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絕不是對經濟學的個別章節作零碎的批判,絕不是對經濟學的某些爭論問題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開始就以系統地概括經濟科學的全部複雜內容,並且在聯繫中闡述資產階級生產和資產階級交換的規律為目的。」。

(四)《資本論》的方法論

在《第二版跋》的第16―27段,馬克思說明了《資本論》的方法論。

總的來說,《資本論》的方法就是唯物主義辯證法。但要真正掌握它,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馬克思說:「人們對《資本論》中應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例如,有人說馬克思是「形而上學地研究經濟學」,「是整個英國學派的演繹法」;有人說他用的是批判的分析法;也有人說他的研究方法是「現實主義」的,而敘述方法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等等。對於人們的種種議論,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作了回答,其中特別詳細引證了俄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考夫曼對《資本論》方法的評論。這段評論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馬克思特別注意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二、馬克思把社會運動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觀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三、這些規律不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而決定人的意志;四、馬克思特彆強調研究每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五、馬克思闡明了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等等。對於考夫曼的上述評論,馬克思滿意地認為,他所描述的「正是辯證方法」。把唯物辯證法應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來,是馬克思的首創。「就本來意義上說,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馬克思就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來研究資本主義經濟,揭露資本主義矛盾,揭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

《資本論》的方法,不僅是辯證的,而且是唯物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已經「說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表現在,他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看作「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在研究經濟運動規律時,不是從觀念出發,而是從客觀事實出發。針對有人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混為一談的錯誤,馬克思指出:「我的辯證方法,從根本上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他稱為觀念而甚至把它變成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創造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在黑格爾那裡,物質和精神的關係被顛倒了,因而他的辯證法是「倒立著的」,並且被「神秘化了。」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錯誤,吸收了他的辯證法中的科學成分,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唯物辯證法。這兩種辯證法對現實世界起著不同的作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國的時髦東西,因為它似乎使現存事物顯得光彩。」這是因為黑格爾運用唯心主義辯證法,企圖論證普魯士君主立憲制度的合理性,起著維護統治階級的反動作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則「引起資產階級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這是「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在肯定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產生的同時,又論證了它滅亡的必然性。

馬克思把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運用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創立了《資本論》的方法論體系。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

研究政治經濟學必須運用抽象力。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這就是說,《資本論》使用的方法同自然科學使用的實驗方法是不相同的,因為《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關係,它既不能使用顯微鏡,也不能使用化學試劑,而只能運用抽象力。什麼是抽象呢?就政治經濟學來說,抽象就是從具體的、大量的經濟現象出發,經過思維的加工,抽象出一些簡單的範疇。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這段話,對於如何進行研究工作,講得很清楚:(1)佔有材料;(2)進行分析;(3)探尋內在聯繫,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由具體到抽象的方法。但這還不是抽象的全過程,在一定階段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後,還要採取適當的形式,把研究的結果敘述出來。

什麼是適當的敘述形式呢?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作了闡述。他在總結了政治經濟學史上的經驗教訓之後認為,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形式才是唯一正確的敘述形式。這就是把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邏輯加工,並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敘述出來。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敘述方法,是以詳細佔有材料並進行大量研究為前提的,所以它只是在形式上不同於研究的方法。

(五)《資本論》的結構

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這部著作的第二卷將探討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二冊)和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三冊),第三卷即最後一卷(第四冊)將探討理論史。」馬克思在1866年10月13日給庫格曼的信中寫道:「全部著作分為以下幾部分: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四冊理論史。」現在出版的《資本論》的分卷情況,和馬克思當時的設想不盡相同。《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馬克思繼續進行第一卷的修改和譯文校訂工作,並對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進行反覆修改,但由於國際工人協會活動佔用馬克思大量的時間和他自己身體狀況的惡化,第二、三卷未能及時出版,他就逝世了。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繼承馬克思未竟的事業,把《資本論》「第二冊」、「第三冊」整理為第二卷和第三卷,並分別於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在世時,曾打算整理出版《資本論》第四卷(理論史),可惜他未能實現這個願望,後來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但是,考茨基把它作為一部與《資本論》平行的獨立著作,命名為《剩餘價值學說史》。總的來說,恩格斯對《資本論》的結構是沒有變動的,變動的只是分卷和名稱。

《資本論》以剩餘價值為中心貫穿全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恩格斯說過:「馬克思的整本書都是以剩餘價值為中心的」。

《資本論》第一卷是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這是暫時撇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來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

《資本論》第二卷是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這是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來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是資本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

《資本論》第三卷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研究資本的各種具體形式(如商業資本、生息資本等)和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如商業利潤、利息、地租等),這是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統一,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

《資本論》第四卷是系統地分析批判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說,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學說史。

《資本論》中心突出,結構嚴密,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科學體系。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資本論》是「一個藝術的整體。」

(六)《資本論》的現實作用

1、《資本論》對熟悉現代資本主義的理論指導作用

《資本論》出版一百多年來,非凡是二戰以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適應新生產力的需要,資本主義在經濟關係、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儘管資本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因此,馬克思分析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經濟學說也需要發展。這種發展可以在馬克思學說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的指導下進行,而不是簡單否定其原理與方法。

資本主義經濟經歷的幾百年中,一直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馬克思曾對他所面對的資本主義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比如,他看到了資本主義出現的股份制和工人合作社。他認為股份制是那種以「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並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內的揚棄。」這種形式的揚棄,馬克思稱之為「消極揚棄」,因為它觸動不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不過應看到股份制在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轉向勞動者的公有制中的積極意義。在股份制內,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之所以把股份制看作是資本主義私有制轉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過渡點」,是因為股份制既然由「私人資本」發展為「社會資本」,既然通過資本集中發展為「生產規模驚人地擴大了」的大公司,比起分散的千千萬萬個資本主義小企業來,在條件成熟時,更輕易轉變為勞動者的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應是以社會化的大規模生產為基礎的所有制。

「私人資本」發展為「社會資本」,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社會的股份制,已是公有制經濟。因為「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並沒有克服財富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間的對立。」就是說,還沒有截斷私人財富的根本。

馬克思高度評價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出現的工人合作工廠,認為這是對資本主義舊形式「打開的第一個缺口」。因為在工人合作工廠中,勞動與資本的對立被揚棄了。生產資料歸工人聯合體所有,並用自己的勞動進行增殖。這種從資本主義工廠制度中產生的合作工廠,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積極的揚棄。它表明,工人群眾可以自己組織沒有資本家的合作工廠。只要工人利用自己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就可以擺脫資本與勞動的對立。

馬克思對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給予高度重視與評價。他指出:信用是利潤率平均化的中介;可使流通費用減少,這表現在三個方面:(1)相當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著貨幣;(2)流通流通提高了;(3)金幣為紙幣所代替。另外,信用促進了股份公司的成立。在現代社會經濟中,信用的作用更大地提高了。運用馬克思關於信用作用的提示,研究加強信用建設推進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運用馬克思的觀點與分析方法,我們可以研究與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一些新現象與新特點。例如,在經濟運行方面,有一些發達國家將計劃調節機制引入市場經濟,將「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相結合,改變自由競爭時期資本主義自發發展中的無政府狀態,緩和經濟危機;在勞資關係方面,勞動時間縮短,工人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改善,社會建立起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吸收工人代表參加公司治理等;在分配關係方面,重視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徵收高額遺產稅和累進稅;在資本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方面,股份制進一步發展,從壟斷資本主義,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到跨國公司等;工人合作工廠進一步發展與擴大,農民合作社也在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和發展。所有這類新現象和新特點,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因而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規律,依然適用於當代資本主義。同時,上述新現象和新特點,都可以歸結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包括消極揚棄和積極揚棄的新社會經濟因素在不斷增長與擴大。而且都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是新的生產力發展引起生產關係變化的表現。

假如說,馬克思把股份制和工人合作工廠看作是轉向新社會制度的過渡點,那麼,當代資本主義出現的一系列新現象與新特點,無非是增加了一些新的過渡點,並擴大了原有的過渡點罷了。這種過渡點有兩重作用:一是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緩和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二是對資本主義表現出肯定中的否定。所謂肯定,是指通過自我調整與完善,再現其繼續發展的活力;所謂否定,是指包括消極揚棄與積極揚棄在內的自我揚棄的新社會經濟因素在發展與擴大。這正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體現。

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係的發展與變革,上層建築的作用與職能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馬克思預見到了資本主義股份制的發展會在一定部門形成壟斷。而壟斷的形成與發展,要求國家干預經濟。一般認為,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後,凱恩斯提出了國家干預。其實,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熟悉到,壟斷資本的出現,就「要求國家的干預」。所不同的是,馬克思從理論上分析和熟悉國家干預的必要與必然趨勢,而凱恩斯則是在大危機後的實際生活中從提供政策依據方面提出國家干預的必要。資本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可以有不同的途徑與方式,以往是採用暴力方式,但馬克思並沒有講過「暴力革命是普遍規律」,只講過暴力是助產婆,沒有胎兒助產婆也無用。在新的世紀中,向社會主義轉變,可能有新的途徑與方式。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也不再是完全盲目性和自發性的過程,計劃調節進入市場經濟運行中。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表現出有容納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生命力。資本主義內部將會出現更多的和更顯然的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新因素,使資本主義自我揚棄的新的社會經濟因素的擴大為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新的餘地,從而使資本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具有了更為堅實的社會經濟基礎。

2、《資本論》對現實社會主義建設的直接理論指導作用

《資本論》雖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及其運動規律的,馬克思沒有留下專門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的論著,但它所闡明的某些原理和規律,它的方法論,對於研究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經濟運行和經濟增長與發展,依然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

(1)有關社會生產與再生產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規律,對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一切社會都適用

馬克思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原理與規律,對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一切社會都有適用性。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在對待這一原理與規律上,既有負面的教訓,也有正面的經驗。我國曾脫離生產力落後的國情,急於消滅一切私有制經濟,建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過早地超越了新民主主義階段,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事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原理,改革開放以來,明確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公有製為主體條件下恢復和發展了非公有制經濟,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

馬克思關於社會再生產諸環節間相互關係的原理,對處理好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關係具有理論與實際意義。在諸環節中,生產具有支配和決定作用。關於這個方面,過去在理論和實際工作中強調得比較多,但是對於分配、交換與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對生產的決定作用,則熟悉不足,往往只輕描淡寫地講一句「反作用」了結。然而,馬克思的有關原理是:「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係。當然,生產就其單方面形式來說也決定於其他要素。」就是說,其他環節或要素對生產也會起決定作用。所謂「單方面形式」的決定作用,是相對於生產在總體上和多方面形式上的決定作用而言的。比如,消費不能從總體上對其他諸環節及其相互關係起決定作用,但對生產這一方面來說可起決定作用。馬克思指出:「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明顯地體現了消費需要對生產的決定作用。馬克思還提出:「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假如沒有消費,生產就沒有目的。」並論述了「消費從兩方面生產著生產」的道理:一方面,「產品只有在消費中方成為現實的產品,例如,一件衣服由於穿的行為才現實地成為衣服;一間房屋無人居住,事實就不成其為現實的房屋」。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假如出現了超常的生產過剩,大量產品積壓,不能被用於消費,它們就不是現實的產品,等於沒有生產,其實還不如沒有這部分生產,因為它浪費了資源。另一方面,「消費創造出新的生產的需要,……消費創造出生產的動力。」這一原理也表明,生產應根據社會的消費需要而進行,生產規模與生產結構應與消費需要的規模與結構相一致。同理,交換與分配也會在「單方面形式」上決定生產。市場擴大,交換範圍擴大,生產規模也就擴大。答應私人資本參與分配,才有私人資本參與生產。這種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是表現得很明顯的。

(2)關於商品生產及其規律的一般理論,適用於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馬克思分析商品生產所揭示的有關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價格運動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等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中依然存在和發生作用。

馬克思的商品生產及其規律和勞動價值理論,適用於一切商品經濟。商品與價值,並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性質。我們講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是指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生產。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商品價值關係會反映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因為資本主義各方面的經濟交往關係都要藉助於或通過商品價值關係實現。同樣,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價值關係會反映社會主義經濟關係。因為社會主義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係,也都要通過商品價值關係來實現。但商品與價值本身是一種中性的範疇與關係。馬克思明確指出:「作為商品進入流通的產品,不論是在什麼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不論是在原始共同體的基礎上,還是在奴隸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小農民和小市民的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都不會改變自己作為商品的性質。」商品、貨幣、價值,都不具有階級性,不能與特定性質的社會經濟劃等號,也不能用商品經濟來說明和判定任何生產方式的特點。馬克思一再批評詹姆斯?穆勒「企圖把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歸結為商品流通所產生的簡單關係,從而否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矛盾」,強調指出:「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是極不相同的生產方式所具有的現象,儘管它們在範圍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這些生產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範疇,還是根本不能了解這些生產方式的不同特徵,也不能對這些生產方式作出判定。」

馬克思關於勞動和勞動價值的理論,在社會主義經濟中需要深化熟悉和發展。馬克思重視勞動在創造價值和財富中的重要作用。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一般勞動還是科技勞動與治理勞動、僱傭勞動還是自由勞動,都在馬克思的勞動理論與勞動價值論的視野之中。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要尊重各種勞動,發揮各種勞動的積極性。在當前新的形勢下,要非凡重視科技工作和經營治理者的高級複雜勞動。勞動價值論並不存在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屬性區分,它既適用於簡單商品經濟,也適用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馬克思曾設想,社會主義條件下商品生產消亡了,勞動不再形成價值。但實踐證實,社會主義經濟依然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我國的商品經濟還較落後,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商品的勞動依然會形成價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能否定。馬克思是在資本主義完全實行以按資分配為核心的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制度中,創立勞動價值論的。通過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論闡明生產要素收入的源泉。我國當前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勞動價值論同樣可以說明多種分配收入的源泉,不能由按生產要素分配引出「要素價值論」,否定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在分析商品價值關係時,涉及與勞動生產力或勞動生產率的關係問題,闡述了決定勞動生產力高低的諸因素,包括勞動因素、科技因素、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這些因素既適用於資本主義也適用於社會主義。關於勞動生產率的衡量問題,一般表述為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的多少或單位產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時間的多少。就是說,只拿產量與活勞動相比。然而,假如活勞動減少了,但單位產品中的物化勞動耗費相應增加或更多地增加,成本不降低,甚至提高,這樣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並無實際經濟意義。應當注重到馬克思關於勞動生產率的說明:「從社會的角度看,勞動生產率隨同勞動的節約而增長。這種節約不僅包括生產資料的節約,而且還包括一切無用勞動的免除。」顯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應表現為活勞動和生產資料(物化勞動)的節約。

我國的經濟活動已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在國際貿易關係中,國內商品價值會轉化為國際價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了「國際價值」的概念和原理。決定國際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各參與國家之間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國內成本低、勞動生產率高的國家,較少的國內價值可還原為較多的國際價值,增加收入;反之,國內成本高、勞動生產率低的國家,較多的國內價值只能被算作較少的國際價值,減少收入。因此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要重視與遵循國際價值的原理與規律,力求降低國內成本,利用先進技術,提高國內勞動生產率與國際競爭力。

(3)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提出的一些原理與規律,假如抽去其資本主義的特定關係,對社會主義也有意義

馬克思研究資本積累問題時,提出了決定積累量的諸因素。其中第一個因素即提高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當然不適用於社會主義。但社會主義生產中應重視提高剩餘產品率,這才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與積累率。第二個因素是提高勞動生產力。「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不僅會提高剩餘產品率,而且由於商品價值下降,在消費基金減少、消費資料量增加的情況下,積累基金也可以增加。而且,即使在資本價值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的物質規模也可以擴大。由於生產資料價值的降低,技術含量增加,原有的機器、工具等會由效率更高、更便宜的新的機器、工具所取代。第三個因素是「所使用的資本和所消費的資本之間的差額」的增大,可以增加積累。這實際上是講折舊基金用於擴大生產的問題。對於社會主義的積累與擴大再生產來說,馬克思所闡述的這些積累因素是同樣適用的。

馬克思關於資本有機構成的理論,對於說明資本主義相對人口過剩、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工農業差別及絕對地租等問題,具有理論前提的意義。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在某些方面,或輕或重地也會在我國出現。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意味著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但在市場經濟中,會出現結構性矛盾,就業的難度增大。我國近些年來出現的失業、下崗人員增多,是實行市場經濟中難以避免的現象。考慮到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資本有機構成高,而勞動密集型則有機構成低,就業崗位多,我國需要處理好產業結構升級中不同類型產業的關係。資本有機構成高低不同的企業,利潤率高低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引起資本向利潤率高的部門轉移,最終形成平均利潤率與生產價格。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理論界把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看作是資本主義範疇與關係。在當前實行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在競爭機制、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的作用下,也應形成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假如資本有機構成高的先進行業利潤率低,而有機構成低生產技術落後的行業反而利潤率高,就不利於產業結構的高度化,不利於科技進步和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馬克思的資本循環與資本周轉的理論,分析了加速資本循環與周轉的經濟意義。我國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需要加快資金周轉。而加速周轉的途徑,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第一、二篇中進行了較為具體的分析。比如,縮短產品經歷的勞動時間、生產時間與流通時間,減少原材料的儲備,縮短勞動時間與生產時間的差距等。生產時間一般會超過勞動時間,如農作物的生產時間多於勞動時間,葡萄酒在窖中發酵,勞動過程中斷但仍處於生產過程,製造廠的勞動材料需經化學作用或自然力作用時間,不屬於勞動時間。「生產時間和勞動時間越吻合,在一定期間內一定生產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它的價值增殖就越大。」因此,要「儘可能縮短生產時間超過勞動時間的部分」。縮短資本停留在流通領域的時間,可以提高資本的生產效率。流通時間的長短,制約著生產資本執行職能規模的縮小或擴大。加速資金周轉可節省生產費用與流通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理論,包含著社會化再生產的一些一般原理。諸如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原理;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對比關係的原理;社會總產品的實現條件及其價值補償與實物補償的原理;還有社會再生產中外延的擴大再生產與內涵的擴大再生產的原理等。這些原理不僅適用於社會主義再生產,而且更要自覺地遵守與發展這些原理。關於外延與內涵的再生產原理,我國經濟學界經常引用和應用。但存在著不完整、不準確的理解情況。馬克思曾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論及外延或內涵的擴大問題。一是從固定資本的折舊基金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角度的論述:「假如生產場所擴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擴大;假如生產資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內涵上擴大。這種規模擴大的再生產,不是由積累──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引起的。」有的學者只把這段話的特定說明作為外延與內涵擴大的界定,把場所的擴大與效率的提高截然分開,似乎有生產場所的擴大,就沒有生產資料效率的提高;反之,有效率的提高,就沒有場所的擴大。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不是這樣。我國的上海寶鋼建設,高速公路的日益擴大,既有場所的擴大,又有效率的提高。因為這不屬於折舊基金的利用,而是追加投資用於新建企業與工程。

馬克思還從剩餘價值用作追加資本的另一個角度論述外延與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問題:「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按其實際內容來說,就是規模擴大的再生產,而不論這種擴大是從外延方面表現為在舊工廠之外添設新工廠,還是在內涵方面表現為擴充原有的生產規模。」添設新工廠「是外延擴大」,但並不妨礙它利用最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是投資形式上的外延擴大,經營方式上的外延與內涵並舉。這裡把追加投資用於原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視為內涵擴大,但可以有兩種經營方式,一是只增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規模擴大了,但沒有效率的提高;二是進行技術改造與革新,增添先進機器設備,提高效率。不要把外延同粗放經營等同,把內涵同集約經營等同。

馬克思關於商品經營資本、生息資本、利息率、信用和虛擬資本、銀行資本、匯兌率、級差地租與絕對地租、建築地段地租等方面的經濟理論與思想,撇開其資本主義關係,其中的許多原理也適用於考察和分析社會主義的相關經濟。

(4)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和商品生產等問題時,對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趨勢所做的預見和對未來社會的設想,對社會主義具有直接意義

馬克思雖然沒有專門論述社會主義經濟的論著,但他有許多關於社會主義的經濟思想散見於其多種著作中。《資本論》中關於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論述,屬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時期,可以劃分為三個相互聯繫和不斷發展的歷史階段: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這個劃分或設想是一種科學預見,已經為社會歷史所證實。所謂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顯然指的是過渡到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時期。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可見,無論哪一種經濟成分,在它還能容納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時,是不應滅亡的,人為地去消滅它,會自食苦果,最終還得恢復和發展它。我國對待個體經濟和私人企業的經驗和教訓,表明了這一真理。

馬克思設想和預見到社會主義的一些經濟和社會特徵。馬克思反覆強調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下,人的全面和自由發展問題。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在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更高級的」社會中,要「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而實現這一原則,要以生產力和物質條件的發展為「現實基礎」。馬克思在論述由社會主義社會轉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必要條件時,提及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可見,馬克思強調個人的全面和自由發展,不是僅僅從人文的角度去考慮,而且是與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財富源泉的充分涌流聯繫在一起的。再比如,社會主義的要求和任務之一,是要儘快地發展生產力和滿足人們需要,實現共同富裕。這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著作中,是很明確並作過突出論述的。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取得政治統治後,要「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馬克思說:在新社會制度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這裡,把迅速發展生產力作為必要條件,把共同富裕作為目的。

搞社會主義不能離開公有制經濟。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歸勞動群眾所有的公有制。《資本論》中提出生產資料共同佔有,重新建立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馬克思很重視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所有制問題,並把所有制看作是一定社會制度的基礎,主張社會主義實行全社會的公有制。馬克思在《土地國有化》一文中,明確提出:「生產資料的全國性集中將成為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各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的基礎。」他指出,生產資料的公有,將徹底消滅勞動和資本的對立關係,並最終消滅工農業中的資本主義生產。實行公有制才能消滅階級「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實踐證實,一些生產力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不可能完全實行全社會的公有制,但不能忽視國有制的作用,也不能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制功能來界定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制功能。社會主義的國有制經濟,是保證社會主義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全社會利益的必要條件。馬克思說:「事情必須這樣來處理,使社會(即首先是國家)保持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這樣合作社的非凡利益就不可能壓過全社會的整體利益。」我國實行公有製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十分必要,它對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和多種形式的私有制經濟,起一種引導、導向和領導的作用。

馬克思還論述了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國民經濟運行按需要進行計劃調節,增強計劃性與自覺性、減少盲目性與自發性等問題,還非凡論述:「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於時間的節省。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是時間的節約。……社會必須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實現符合社會全部需要的生產。因此,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為規律」,這表明,馬克思認為在社會主義的共同生產中,合理地進行勞動資源(包括活勞動與物化勞動)配置,節約勞動時間,是比以往社會更為重要的「首要的經濟規律」。節約和縮短勞動時間,增加休閑時間,有利於人們從事自己所需要的各種活動,有利於各個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但這首先要以生產力的發展和財富的增長為條件。


推薦閱讀:

我拜謁馬克思墓
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兩個偉大發現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核心觀點(相關信息)
論弗拉季連·布羅夫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觀

TAG:資本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