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腧穴主治有規律

腧穴是中醫學的術語,「腧」通「輸」、「俞」,「穴」有空隙的意思。《黃帝內經》稱「節」、「會」、「氣穴」、「氣府」等;《針灸甲乙經》則稱「孔穴」;《太平聖惠方》又稱「穴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通稱為「腧穴」;《神灸經綸》則稱為「穴位」。《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是古代先民在長期日常生產、生活、狩獵中發現當身體某一部位或臟器發生疾病時,在病痛局部或某一部位砭刺、叩擊、按摩、針刺、火灸後可減輕或消除病痛。從這種「以痛為輸」所認識的無定位又無定名的腧穴最初雛形階段,到對這些點的部位及其治療作用了解的逐步深入、經驗積累,並給以腧穴定位位置的描述和命名、歸經、主治、配伍、操作要領、排列順序進行了整理等形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腧穴是體表與深部組織器官密切聯繫、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其可從內向外反應病痛,也能從外向內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不僅能治療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鄰近組織、器官的局部病證,還能通過本經循行、同名經和陰陽表裡經的絡屬關係治療經脈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某些腧穴還有特殊的可專治某種病證作用。   「經絡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是所有腧穴具有的共同特點,也就說所有的腧穴均有治療該穴所在處局部及鄰近組織、器官的病證的作用(近治作用)。如太陽穴可以用於治療近視眼、紅眼病、偏頭痛;頰車穴可以治療下牙疼;下關穴治療上牙痛;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其內部正好是胃脘部為治療胃病的常用主穴;左側腹結穴內部正好是乙狀結腸針刺後可以治療習慣性便秘等。除361個十四經穴外既無固定名稱,亦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具有臨床診斷和治療意義的反應點作為針灸施術部位的阿是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壓痛點」是最能夠反映腧穴近治作用特點的。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載:「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 

有些腧穴(尤其是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療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鄰近組織、器官的局部病證,還能通過本經循行、同名經和陰陽表裡經的絡屬關係治療經脈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的作用(遠治作用)。如至陰穴可以用於矯正胎位不正,還可以治療太陽經頭痛;足三里穴即可以治療穴位所在部腓腸外側皮神經等損傷性疾病,又可通過經脈循行絡屬關係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百會穴艾灸後既可治療頭痛、頭重腳輕、目眩失眠、高血壓、低血壓,又可以用於痔瘡、脫肛、泄瀉、子宮下垂等中氣下陷病症。機體在不同狀態下刺激同一腧穴會表現出兩種相反(雙向良性調節)的治療作用也是好多腧穴的共性。如內關穴在陣發性心動過速患者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鐘120次以上,自覺心悸、眩暈、頭昏眼花時針刺兩側內關穴取中等刺激平補平瀉手法,使針感在經絡末端應答能使心率得平。竇性心動過緩患者每分鐘心率在40至60次以內,自覺頭暈、胸悶、心悸、氣短,針刺內關穴可使心率增快。當結腸慢轉運性便秘或脾虛泄瀉均可以針刺天樞穴可使患者大便向正常良性調節。百會穴艾灸後既可治療高血壓又能治療低血壓。合谷穴在解表時可以發汗,在固表時又能止汗等。   在十四經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稱、又有明確位置和主治作用,但尚未歸入或不便歸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被稱為「經外奇穴」,簡稱奇穴。「奇」是相對於「常」而言的。這類腧穴的主治範圍有很強的針對性、比較單純,多數只對某一病證或癥狀有特殊療效。現在得到公認的奇穴四神聰、當陽、印堂、魚腰、太陽、耳尖、球後、上迎香、內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頸百勞、子宮、定喘、華佗夾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極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點、外勞宮、八邪、四縫、十宣、髖骨、鶴頂、百蟲窩、內膝眼、膝眼、膽囊、闌尾、內踝尖、外踝尖、八風、獨陰、氣喘等48個。這些奇穴中有部分並不指某一個部位,而是由多個穴位(部位)組合而成,如十宣、八風、八邪、華佗夾脊等。如腰眼治風濕性腰痛、腰扭傷等效果好。四縫用三棱針消毒後急刺擠出黃色液體治小兒疳疾。四神聰治頭頂痛及眩暈症、癲癇等均獲效。 |五輸穴簡稱「五輸」,是十二經脈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五個腧穴。古代醫家用自然界的水流來說明經氣的出入和經過部位的深淺及其不同作用,分別冠於這「五個腧穴」以井、滎、輸、經、合。《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簡要明確的概括了五輸穴的主治範圍。井穴因多位於赤白肉際處,故井穴具有交通陰陽氣血的作用,多用於急救,有開竅醒神,消炎鎮痛之效。滎穴均可退熱。輸穴多用於止痛,兼治身體沉重由水濕所致者。經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嘔吐、泄瀉、頭暈、頭脹,可將上逆之氣向下引。   六腑之氣下合於下肢足三陽經的腧穴稱為「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靈樞?本輸》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合治內府。」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的重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虛治泄瀉;上巨虛治腸癰;陽陵泉治蛔厥;委陽、委中治三焦氣化失常引起的癃閉、遺尿等。   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陰經的原穴即本經「五輸穴」的輸穴,陽經則於輸穴之外另有原穴。《靈樞?九針十二原》云:「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原穴既可補虛又可瀉實,調整臟腑經絡功能有很好的療效,可單用亦可與相表裡的絡穴配用(原絡配穴法、主客原絡配穴)。在具體應用時,原穴還可與其他腧穴相配伍。   絡穴是絡脈在本經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經脈的絡穴位於四肢部肘膝關節以下;任脈絡發於鳩尾,督脈絡發於長強,脾之大絡出於大包,合稱「十五絡穴」。由於十二經脈的絡脈分別走向與之相表裡的經脈,故絡穴又可治療表裡兩經的病症。少數絡脈還深入到內臟,如足太陰絡「入絡腸胃」,手少陰絡「入於心中」。這種聯繫不僅表明該絡脈與內臟在生理功能上的聯繫,而且還直接表明了該絡穴的主治所及。絡穴可以主治本絡病候。十五絡脈各有所主病症,凡絡脈脈氣發生異常的癥候表現,一般均可選本絡絡穴治療。   郄穴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是經脈氣血曲折深聚處的腧穴,可以說是氣血曲折會聚的空隙。郄通「隙」,意指空隙;又有彎曲的含義。十二經脈各有一郄穴,陰、陽蹻脈及陰、陽維脈在下肢部也各有一郄穴,合為「十六郄穴」。因郄穴為氣血深藏之處,一般情況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現異常就說明病邪已深,表現必然會急、重,故郄穴可用於本經循行和所屬臟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陰經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陰郄止吐血、衄血等。陽經郄穴偏於止痛,如急性腰扭傷取養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單用,亦可與會穴合用,叫「郄會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療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氣逆吐血等。 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它們均分布於軀幹部,與臟腑有密切關係。《靈樞?背俞》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難經?六十七難》云:「陰病行陽,俞在陽。」指出五臟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現反應,按壓背俞穴可以協助診斷。《素問?長刺節論》曰:「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對於五臟病針刺具有直接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病治陽。」也說明五臟有病可以取相應的背俞穴進行治療。背俞穴不但可治與臟腑有關的疾病,還可治療與本臟腑有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開竅於目)、筋脈攣急(肝主筋,肝藏血);腎俞治腎病,又可治與腎有關的耳聾、耳鳴(腎開竅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陽痿(腎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腎主骨生髓)。募穴可治本臟腑病及陽經經絡病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陽病治陰。」即指六腑病及陽經經絡病可取募穴治療。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瀉取天樞,膀胱經之坐骨神經痛取中極等。由於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陰病行陽,陽病行陰。因此在治療時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即屬於陰性的病症(臟病、寒證、虛證)可以取治位於陽分(背部)的背俞穴,屬於陽性的病症(腑病、熱病、實證)可以取治位於陰分(胸腹部)的募穴。  交會穴是兩條以上經脈交會通過的腧穴,是經脈之間互通脈氣的處所。一般陰經多與陰經相交,陽經多與陽經相交,交會穴的分布以頭身部為主,四肢部較少,反映了經絡根於四肢、結於頭身的規律特點。奇經八脈中,除督、任有本經穴外,其餘六脈皆通過交會穴交會於十四經。全身交會穴很多,交會穴不僅能反應和主治本經的病症,而且還能反應和兼治所交會經脈的病症,不但治本經病還能治所交會經脈的病症。如中極、關元是任脈穴位又與足三陰經交會,因此這二穴既可治任脈病,又可治足三陰經疾病。大椎是督脈經穴又與手足三陽經交會,因此它既可治督脈病又治諸陽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陰交是脾經穴,又與肝、腎二經交會,因此三陰交既可治脾經病又治肝腎經疾病。   八會穴是臟、腑、筋、脈、氣、血、骨、髓八者精氣會聚的腧穴。八會穴與其所屬的八種臟器組織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各治療與八者相關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虛弱性疾病。如臟會章門主治五臟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會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腸效優。筋會陽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攣癱瘓、痿痹多用。髓會懸鐘主治下肢癱瘓、痿軟無力、貧血、疼痛等。骨會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節疼痛,尤其是頸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會膈俞主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貧血以及外傷出血、瘀血等血病。氣會膻中主治氣機不利的各種疾患,如胸悶、氣短、噎膈、哮喘、郁證、嘔逆、噯氣等。脈會太淵主治如脈管炎、無脈症、動脈硬化等。   八脈交會穴是十二正經脈氣通向奇經八脈的八個特定經穴,又稱「交經八穴」;「流注八穴」,其臨床應用很廣,均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李梴在《醫學入門》中說:「八法者,奇經八穴為要,乃十二經之大會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由於奇經與正經的經氣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經病,又能治正經病,如公孫通沖脈,因公孫為脾經穴故公孫既能治脾經病,又能治沖脈病。內關通陰維脈,又為手厥陰心包經穴,故內關既可治心包經病,又可治陰維為病。余穴類推。八脈交會穴臨床上常採用上下相應配穴法,且針時常交叉針穴。公孫、內關治胃心胸疾病及瘧疾。後溪、申脈治內眼角、耳、項、肩胛部及惡寒發熱症。外關、足臨泣、治外眼角、耳、頰、肩及寒熱往來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陰虛內熱等病症。   2012-4-29  


推薦閱讀:

【學術】新進展:脊柱圓運動規律對防治脊柱勞損病的意義
古詩鑒賞題的7大規律,學霸必備!
玄空風水三元九運座向飛星布局排盤的規律 --南炎子
富豪的八字規律
不可顛倒因果規律來修〈楞嚴咒〉

TAG: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