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第1章)

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 陳忻 著

  第1 章「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

  --空洞的威脅嚇不住聰明的孩子

  1、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反覆上演的一幕戲劇。

  晚上,媽媽覺得自己的頭越來越沉,經過辛苦的一天,她實在太累了。但此時還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著她做:得讓4歲的崎崎趕快洗澡睡覺。但每一次,這件事都不那麼順利。  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著他的玩具,他一點都不想去睡覺。媽媽看了看錶說:「崎崎,快9點了(媽媽習慣性地多說了30分鐘),你該洗澡睡覺了。」

  「不嘛!我不想睡覺!我還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頭也沒抬,繼續玩。此時,他倆都清楚,按照慣例,這件事並不需要立刻響應。媽媽沒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動的意思,她只是希望開始這個過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讓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煩惱的媽媽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大約過了10分鐘,媽媽又開口了:「崎崎,越來越晚了,你明天還要上幼兒園,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沒有指望崎崎服從命令,並且崎崎也知道這一點,媽媽的真實意思是:「我們的時間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處晃悠,隨意地收拾著一兩個玩具盒子以示聽到了媽媽的話,然後,他又坐下來玩上幾分鐘。

  又過去了大約10分鐘,媽媽再一次發出命令,這回她有些憤怒,威脅道:「你怎麼還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趕快去洗澡,我就對你不客氣了。」崎崎懂得,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須儘快收拾好玩具。

  他這樣做了,然後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間。通常,這時候,如果母親很快地走過來催促他,他就會馬上開始洗澡。但是,如果媽媽忽然因為什麼事轉移了注意力,比如電話鈴聲奇蹟般地響起來,崎崎就又可以撿到幾分鐘的自由了。

  在緊張、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後,這樣的情節就像一幕戲劇,會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反覆上演。

  你是不是覺得,媽媽和崎崎都像是老練的演員,他們已經純熟於戲劇的情節,並且認真忠實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個場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計算機程序化般的、按照劇本上演的。事實上,每一天,每當媽媽想讓崎崎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時,都要經過這些從假生氣逐漸升級到真生氣的步驟,以平靜開始、以沉著的臉色相威脅結束。崎崎已經很明白,在媽媽達到爆發點之前,他都用不著行動。

  難道這樣的遊戲不夠愚蠢嗎?媽媽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脅,她不僅令自己一直處於煩惱的狀態,並且還破壞了和孩子之間的積極關係。除非自己最終達到了真正的憤怒狀態,她永遠也別指望能讓孩子立即響應。

  2、父母的指令不明確,導致孩子對規則的蔑視。

  從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應該以一定的規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比如,定點餵奶,定點睡覺。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懂得規則就是規則,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則,他們就要承受他們所不喜歡的後果。如果父母不能堅持原則,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壞規則。早期的親子互動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孩子通過父母的行為反饋來認識或矯正自己的行為。一個母親常常抱怨她8個月大的兒子不好好睡覺,兒子幾乎每晚半夜起來,一定要媽媽陪他玩,有時要玩一個多小時才肯再去睡。這位母親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位母親無奈地說:我一遍一遍地說,喬,現在該睡了。可他就是不聽。是呀,媽媽一遍一遍地說,但結果呢,她還在繼續陪孩子玩,不是嗎?這樣的行為無疑給了孩子一個訊息:原則?啊,那是虛無的東西,和我無關,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於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現象:孩子抗拒父母權威、破壞規則。但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惡果。是父母的行為教會孩子,不服從父母的命令,並沒有什麼不良後果,於是他們就不再服從這些命令了。

  謹記,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講原則的父母。

  所謂講原則就是一旦立了規矩,就必須執行。規矩是客觀的條條框框,不是父母情緒的好與壞。鑒於孩子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也沒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父母需要不時地提醒以幫助孩子記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須讓孩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會知道無論什麼事都不能馬虎,從而形成什麼事都認真的習慣,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監督了。

  媽媽對蒙蒙說過,「早上的時間非常緊張,你必須要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飯,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準時上班,你才能準時到幼兒園。如果你不按時起床,我會認為你是放棄你的早餐,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過了規定的時間。當他來到餐桌前時,發現媽媽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著媽媽,想發脾氣,「媽媽,我餓了。」

  「對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麵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們有約在先,我不能隨意破壞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壞它。你餓了卻吃不到麵包,這隻能怪你自己。」

  早餐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應該知道,規矩就是規矩,雙方約定好的,是必須遵守的。

  美國有個公益廣告,告訴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煙或接觸毒品。

  廣告中,一位母親告誡兒子:你現在該做作業了,不能看電視!同時她拿走了遙控器;你現在不能玩電子遊戲!同時她關掉了遊戲機,等等一連串的類似場景。每一次,母親都嚴格地維護了規則。最後,當這個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給他一根煙時,他堅決地搖頭:不!我不喜歡抽煙。這時畫外音響起:說一不二,孩子會聽從。

  這則廣告告訴家長,制定規則,並嚴格執行規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謹記,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

  很多方法都可以獲得想要的反應,其中一類是「否定性強化」,而另一類則是給孩子們一些獎勵或叫「積極強化」。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酌情而定。

  父母必須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只能對孩子產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這個結論已在無數家庭中得到驗證。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媽媽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點兒也不理會我的話。」其實瑞克並不傻!不難想像,瑞克的爸爸肯定是個講原則的人。

  3、著孩子吼叫或斥罵會變成一種習慣,但這是一種毫無作用的習慣!

  朋友,你曾經對孩子叫喊過「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嗎?一些父母習慣

  於指望怒火而不是行為來發揮作用。這非但讓你精疲力竭,並且難以奏效。靠按喇叭無法駕駛汽車,靠叫喊也無法「駕駛」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脅和斥罵會破壞親子關係。孩子被父母漸漸引導到了對立的方面,每一次對立,都使父母的神經以及他們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張。更嚴重的後果是,當父母因為某種原因心情糟糕時(比如由於工作不順利或夫妻鬧彆扭等),往往會情緒失控,突破常規的狀態,對孩子進行非常嚴厲的懲罰。這時,衝突陡然升級,家庭的平靜就輕易地被一件生活瑣事徹底擊破。

  讓我們再回到崎崎睡覺的那個場景。你說,崎崎每天扮演這樣的角色,他會覺得幸福嗎?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脅天天在他耳邊回蕩:「為什麼你不能改掉這些毛病呢,崎崎?」、「我該拿你怎麼辦呢,兒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動去洗澡睡覺該多好啊。」…… 崎崎忍受著這種嘮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幸運」的是,他有了一種能力,可以只聽自己想聽的,讓其他的話語統統「過耳不聞」,這就像生活在鐵路旁邊的人甚至聽不到火車隆隆駛過的聲音,崎崎學會了忽略他周圍毫無意義的聲音。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如何做呢?現在,讓我們對那部「老戲」的情節提一點修改的建議。 一開始,媽媽應該預先警告崎崎,他還有5分鐘玩的時間。其實,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沒有誰會喜歡自己的行為突然被強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慮利用一台鬧鐘或是計時器什麼的來幫助你。

  當5分鐘過去以後鬧鐘響起時,媽媽應該平和地告訴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立刻行動,父母就應該有所行動。這些行動可以是一些獎勵,或是一些輕微的痛苦。輕微的痛苦是一種「否定性」信號,同樣可以給孩子很好的激勵。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做才算是「輕微的痛苦」,我建議你試一試:有一塊肌肉,緊貼在脖子後部的下面(解剖學中把它稱為不規則的四邊形肌肉)。當它受到擠壓時,大腦就會隱約意識到:「這是危險,必須避免。」當然,疼痛只是暫時的,不會引起任何傷害,但對父母來講,當孩子抗拒服從口頭的命令時,這卻是一種頗為實用並且效果明顯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當他繼續拖延,那麼這個「否定性」信號或其他一些輕微的痛苦就一定會降臨到他身上時,他將逐漸學會在這種結果到來之前趕快行動。

  這種限時措施相當有效。父母不要給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貝貝,待會兒我們要出門,你只能再玩一會兒。幼兒對時間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們不會知道「待會兒」是多久。當過了一會兒,媽媽說:我們該走了。孩子會覺得很不公平。他覺得離「待會兒」還早呢。如果媽媽說:我們10分鐘以後要走,給你10分鐘時間收拾東西。然後定好鬧鐘,等鬧鐘響了,告訴孩子:10分鐘到了,我們該走了。逐漸地,孩子對時間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鐘,等於玩具火車跑兩趟。等火車跑了兩趟之後,孩子心理已經做好要走的準備了。這時媽媽叫他,他覺得很理所當然。這樣就會達到「父母省心,孩子高興」的目的。

  言必行,行必果,這句老話對父母和孩子都將受益無窮

  尊重必須是雙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們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們。父母應該友善地對待孩子的自尊,永遠不要蔑視他們,或令他們在朋友面前難堪。懲罰時,通常應該避開好奇的目光和幸災樂禍的旁觀者。孩子們不應該受到嘲笑,如果這使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話。


推薦閱讀:

孩子6歲前,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5個習慣,獲益一生
為什麼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 【人人分享
培養孩子12個學習好習慣
如何通過一個簡單的方式來戒掉壞習慣?
七種習慣影響命運_王輝耀的BLOG

TAG:父母 | 習慣 | 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