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情於中山北路200號
光陰似箭, 歲月荏苒,33年前我們從母校依依惜別,留下了我們的思念和牽掛。 回顧那青春燃燒的歲月,是那麼的美好,同學的笑聲記憶猶新,老師的教誨至今難忘,校園的美景時常從腦海里流過…… 你還記得中山北路200號嗎!
再看到武中奇老先生的題寫的校牌,好親切吧
校門已經關了多年,門口的牌子也已經卸下16年
37年前(1980年9月),來自江蘇各地的嬌子奔赴中山北路200號,成為南建工首批本科班學生,他們共同學習,從互不認識到到成為同窗,摯友,並成為後來生命中不可缺部分。那時,周勇同學還被稱作來自鎮江,虞志平同學家住無錫偏說來自蘇州,下圖中學號排名就是按照當時的地區排名,真正的無錫人排在最後。
大家來學校後,第一次直接與非寢室同學接觸應該是學校組織的遊覽南京長江大橋,想必各位對此遊玩還有印象,雖然以後也有過其他活動。
四年的校園生活,想必學校周圍還留下你的記憶,下面幾張照片看能否勾起你的回憶。 大門口的加油站始終屹立在校門口路旁
大家還記得,當早飯來不及吃時,這個位於加油站旁的虹橋小吃部,主要賣2兩0.11元,3兩0.14元的光面(陽春麵),我相信大多數同學去吃過..
宿舍底下的三牌樓小學還在,正在修繕
你還記得去三牌樓路上必經的狗耳巷嗎
當年三牌樓最繁華的十字路口,現在更加的繁華,不管白天和夜晚,總是熙熙攘攘
你還記得嗎,現在明亮眼鏡店地方以前也是一個麵店,最火的面是0.17元的青菜面,鍋里常放一個比鍋沿少一寸的木鍋蓋,後來去了鎮江遊玩才知道那是鍋蓋面
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猜不出是原來什麼地方,可是當年,我們的同學應該都去過,這就是三牌樓浴室,一個大池子,混濁不堪,衣服被夥計用個杠子吊起來,那是學生時代難得的休閑,常常也是宿舍里的一個話題。可現在,我們有些同學泡完碧麗的溫泉,撩個小妹全身按摩後,卻再也找不到學生時代洗澡後的舒坦。
我們入學時,模範馬路還是個丁子路口,正對模範馬路的是原南京市16中學,現在已經成為通衢大道,馬路地下是長長的隧道
當年我們去看病,是先去醫務室拿個記賬單,然後去鐵醫。去鐵醫的必經之路就是馬台街,那時路上看不到幾個行人,而今已經成為南京非常有名的夜市一條街
回憶了學校周邊,讓我們回到校園內
這裡是我們入學時男生平房宿舍,現在已經沒有留下任何痕迹,已經成為一個消防通道
這是當年女生入學時宿舍所在地,現已經成為野草叢生之地 再下圖的是當年宿舍外景,這麼有特色的建築就這樣消失了……哎
可惜這麼有特色建築只能圖上見了
住在這個宿舍里20歲不到的女孩子,任何時代都是寵物,清純可愛!
這是二年級男生宿舍,現已人去樓空
想當年
這是後來的女生宿舍,設計時特地加了外走廊 ,那時女生們肯定很自豪
這是三,四年級學生宿舍,本想進入宿舍取個景,找了好久,也不見管理員影子,也是多日無人居住,正等待新主人。 看到這個建築物,腦海里閃現地震時,同學們慌亂中的囧樣,想起男足勝利或失利時候臉盆的敲打聲
這是我們天天吃飯的食堂外景,現在還有記憶的是食堂的名菜拌三樣和離校前夕會餐結束盤子擲地的聲音。食堂二樓是我與積華和方向同學畢業設計的地方,這是我在學校最後學習的地方
這是每天進校區的大門,好像以前沒有這麼大
進門口看見這個雪松的位置就是原來小洋房所在地,大家肯定還記得,那時校醫務室就在一樓,我當時與高沖平同學一道在學生會工作,辦公室在二樓,經常順著逼仄的樓梯上下,工作後遇到校友,常懷念這個學校標誌性建築,如果現在還在,肯定會釘上南京市不可移動文物標誌牌,太可惜了
看看照片吧
這是我們離校後投用的教學樓,好像在校時候已經在策划了
這是大家高年級待的時間最長的教四樓,現在已經租給各種公司了,教室全部進行了改造,僅樓梯還是原來的舊貌。想去看看上課的大教室,已經隔成幾個小間。勾起我回憶的是每次上午上力學科,呂老師總是提前10分鐘下課,讓我們早點去食堂吃到好菜,這樣的良心老師值得永遠尊敬
這是通往實驗室的小橋,橋欄已破,可依然保持著舊貌
以前的實驗室和校辦工廠,現已經變為操場,這是位於市中心的黃金地塊,很值錢哦
目前的停車場,當年好像排球比賽在此舉行。常會伴隨男同學的掌聲和女同學的吶喊聲。雖然,那時還沒有粉絲一詞。我記得很清楚,我第一次看足球轉播就是在這裡,中國????對與紐西蘭隊
拆除禮堂的呼聲已經很久,在有識之士的保衛下終於倖存下來,記得最後一次進禮堂還是90年代初參加校慶。最難忘是當年聽國民黨老飛行員金鐘銘做演講,又說,又唱,太過癮了,你還記得嗎?老同學們
這是通往教師家屬區的小橋,橋還在,走的人不同了,橋下金川河的水也由混濁變為黑漿。
從教四樓看我們的宿舍
這是位於圖書館後面的林陰小道,也是傳說中愛情小道,依舊是在校時候樣子,不知有幾個同學曾經與那位溫磬的走過,我記得看見過H同學
當年學院辦公樓,現在作為文物保存了下來,這是建工學院最自豪的建築物
好親切吧,傳達室還是原樣。如果那時有淘寶,這裡應該是下課時最人頭攢動的地方
這是我們入校時教三樓,外觀依然
一樓的圖書館,而今已經改造成教室
二樓原來的教室一點都沒有變,門還是那個門。
階梯教室幾乎也沒有變化,特別是木地板,近40年了,還是那麼完好
是啊,33年了,已經物是人非
同學
老師
走遍各地,除了同學,更多的是認識很多的校友,現在的母校也不僅僅是南建工,還有南工大,近年也慢慢叫南工了
母校新校區也是很美的
百年修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同窗情,同學時期,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感恩母校!想念同學!
推薦閱讀:
※孫中山鮮為人知的妻妾兒女們
※白狄(肥國、鼓國、仇由、鮮虞—中山)、代國
※三嘆評註:《康梁師徒對孫中山逝世的反應》
※中山裝是代表中國形象的禮服
※顛覆你心中的孫中山
TAG: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