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四氣五味
06-26
中藥的四氣五味 |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當時鬧得朝野轟動、家喻戶曉。故事發生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浙江省餘杭縣倉前鎮,民女畢秀姑,因為平時喜歡穿一件綠色的衣服,系一條白色圍裙,人又清秀,街坊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小白菜」。因為家境不好,嫁給了一個做豆腐的小販。有一天小白菜的丈夫突然身發寒熱,雙膝紅腫,但堅持上工不肯休息,過了兩天竟嘔吐不止。回到家時已兩手抱肩,發寒發抖,呻吟不絕。小白菜見此,託人代買了東洋參和桂圓,煎成湯給他服下,不料服藥後喉中痰響,口吐白沫。急忙把醫生找來,又說是痧症,用萬年青蘿蔔籽煎湯灌救無效,氣絕身亡。縣官劉錫彤糊塗判案,認定小白菜與楊乃武通姦謀殺,並且施用酷刑逼供,屈打成招。但是由於家人不斷上告,又加上朝廷政治鬥爭的機遇,楊乃武、小白菜最終得以昭雪。 從描述的病狀看,小白菜的丈夫患的應該是丹毒,由於家貧難以求醫,病情愈發沉重,發高熱,雙腿腫痛,身上出現疹瘡。丹毒俗稱「流火」,中醫認為是由濕熱引起,應該用清熱解毒之涼葯給以調治,但小白菜不懂醫學知識,誤聽了鄰居的話,給丈夫服用了党參、桂圓之類的補藥,犯了用藥大忌,致使其其丈夫的病情更加嚴重,臉呈紫黑色已是身體虛弱之極。請來的醫生也是庸醫,用萬年青、蘿蔔煎汁施救,更傷其氣,導致了其丈夫的死亡。 「寒以治熱,熱以治寒」是中醫的基本治療原則,又稱為「正治法」,即採用與疾病性質相反的方法和藥物來治療。例如:寒證用熱葯,熱證用寒葯,實證用攻法,虛證用補法等。正治法又稱「逆治」,「逆」就是藥性與疾病性質相反。 中藥素有「四氣五味」之說,「四氣」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藥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一般寒涼葯多具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滋陰等作用,主治各種熱證。溫熱葯多具溫中、散寒、助陽、補火等作用,主治各種寒證。另外還有平性,即藥性平和。中醫根據藥物的四性辨證用藥,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只是總的原則,而病人的證候表現,又分表裡寒熱。表寒之證只能治以表熱之葯。如麻黃、桂枝、防風、羌活之類辛散溫熱之品,解表散寒,而不宜溫里散寒的附子、乾薑之葯。里寒之證,只能治以溫里散寒的辛熱之品,如附子、乾薑、肉桂、呉萸之類,若誤用之,或無功效,或使病證變得更加危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前面說的小白菜給丈夫治丹毒用人蔘和桂圓,就是犯了這個錯誤。五味原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後發展成為表述中藥藥用功能的說法。最初藥物的味道是依據口嘗藥物的真實滋味,如黃連、黃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烏梅、木瓜之酸等。後來則是根據藥物的功用來確定藥味了,如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中藥葛根口嘗並不具備辛味,但是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於治療表證,所以在本草書上就把葛根的藥味確定為辛味。 「四氣五味」是中藥學的基本理論之一,性與味顯示了藥物的部分性能,也顯示出有些藥物的共性。只有認識和掌握每一藥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藥物之間同中有異的特性,才能全面而準確地了解和使用藥物。 |
推薦閱讀:
※中藥歸納
※嘗一嘗 聞一聞 真偽優劣就認準
※中藥藥物劑量應返璞歸真 (轉杏林盛苑)
※服用中藥的12個禁忌,要牢記哦
※中醫中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