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濕病概述

濕病概述

路志正

中醫學歷來對濕邪致病極為重視,早在《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即有所闡述。《內經》對濕病的特點及其治則均有較系統的論述。濕病的發生、發展、證候表現、治則、轉歸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濕病理論在金元明清代有發展。

「濕」在中醫病因病機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濕邪致病範圍廣泛,涉及人體五臟六腑和各組織器官,以及臨床各科許多疾病。在多數疾病中,幾乎都可見到濕證或夾濕的表現。朱丹溪認為:「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葉天士也說:「吾吳濕邪害人最廣」。我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曾撰文提出:「北方亦多濕邪論」的見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改善,營養豐富,進食滋膩厚味、醇酒冷飲等,以及步行少、乘車多、運動少,日久則濕熱聚積體內,故濕病成為現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濕病普遍存在,在許多疾病的病變過程中又常出現以「濕」為主的證候表現,在疾病的危重階段,又往往會出現關格、水腫、濕痙、水寒射肺、水氣凌心等濕證危候,因此濕病引起了中醫學家的廣泛重視。近幾年來,他們在臨床各科濕病病種的診斷、治療方面作了研究,如對濕溫、風濕病、腫瘤、消渴、關格等病得診治都有新的成就。在「濕」的實質探討方面也作了不少研究。臨場研究發現外濕可降低細胞免疫功能,使T淋巴細胞異常;濕證患者免疫調節功能紊亂,機體抗病能力降低;脾陽不足者,水液代謝障礙;濕阻患者,能量代謝障礙,脾虛濕困患者,空腹胃電減弱,進餐反應延緩,空腹胃動力低於正常;胃炎活動性炎症的濕阻證候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有人研究證實「痰」為高血脂、高脂蛋白的臨床病理體現,高脂血症為痰濕之體的病理基礎。

近年來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癌症逐年增多,新發現的艾滋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都與中醫學中的濕熱、濕毒致病有密切關係。

濕病的概念和源流

凡因濕邪侵襲人體,或人體臟腑功能失調,而至水濕瀦留體內,所表現水濕停滯的病症,稱為濕病。

濕病有表裡之分,寒熱之別,虛實之辨。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濕邪而致病者,稱外濕,多實證,病變亦有因實致虛者;因臟腑功能失調,水濕停聚而致病者,稱為內濕,多虛證,病變亦有因虛致實者,或虛實兼夾者;若濕與寒相挾人致病者,稱寒濕;濕與熱合犯人者,稱濕熱,亦有寒熱錯雜者。以臨床證候辨別而言,有因人體質陽盛,濕從熱化而偏濕熱者;有因人體質陰盛,濕從寒化而偏寒濕者。無論外濕或內濕致病,其基本病機皆為水濕停滯,氣機失常。

中醫對濕病的認識,來源於《五十二病方》、《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發展於金元,完善於明清民國,成熟於當代。為此,作一簡要的整理,以溯本求源,洞悉其脈絡,對濕病今後研究,有著重要的傳承和促進作用。

濕病的臨床表現

濕邪可侵犯人體表裡、上下及各臟腑,因此,濕病常見表現有:濕凝為痰,液聚成飲,溢於肌膚而致水腫、濕疹;濕困脾胃而致脘痞腹脹,噁心欲吐,納呆神疲;飲留腸間,則腸鳴轆轆;濕滯筋脈關節,而致著痹腫痛;濕熱肌表,則頭身困重,肢體痠楚,嗇嗇惡寒不舒;濕挾風邪上犯,乘入陽明之絡則口噤,走竄太陰之經則拘攣,而眩暈嘔惡;濕阻下焦,致腰膝困重,小便不利,足趾浮腫,婦女帶下;濕滯大腸,致大便秘結或便下粘滯不爽;濕與寒合,上可痹阻胸陽,心悸氣短,隱痛陣作;影響氣機之升降,脘腹脹痛,泄瀉便溏;下可致腎著,濕冷腰痛,甚則出現脾腎陽虛等證候。其常見的舌象、脈象為:苔薄白膩、粘膩、黃厚膩,脈濡、細、緩、滑。但亦有濕中於內,或中於下而現沉細、沉澀脈者。

濕病的範圍

濕病是涉及臨床各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六因條辨·傷濕辨》曰:「夫濕乃重濁之邪,其傷人也最廣也」。因此,濕病範圍就涉及了內、外、婦、兒、眼科、瘡瘍皮科等。由於濕性多兼他邪,且又能衍化出風濕、暑濕、痰濕、濕熱、寒濕等不同疾病。我所指的就是以上述為主的濕病。

概言之,濕病及與濕有關的病證存在於中醫的臨床各科之中,如外濕所致的風濕感冒、濕溫、暑濕、風濕痹、寒濕痹、濕熱痹、濕瘡、濕疹、濕癬等。內濕所致的頭部疾病,如眩暈、頭痛、失眠、多寐等;胸部的咳嗽、哮喘、肺癰、胸痹、心悸、脅痛等;腹部的胃脘痛、腹痛、濕阻、泄瀉、痢疾、黃疸、呃逆、嘔吐、鼓脹、癃閉、淋證等。婦科可導致帶下、陰癢、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兒科最常見的鵝口瘡、厭食、水痘、解顱、驚風等。而這些疾病同樣可見於西醫的內、外、婦、兒、皮科、五官科各科和人體的各個系統,只是病名不同而已。常見如: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纖維組織炎、流行性出血熱、腸傷寒、斑疹傷寒、布氏桿菌病、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鬧供血不足、鼻竇炎、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膽囊炎、膽結石、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胰腺炎、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結腸炎、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良性和惡性腫瘤、婦科帶下,月經不調、不孕症、小兒遺尿、小兒消化不良及濕疹、皮炎等多種疾病的濕性證候階段。

濕病的特點( 濕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病的隱襲性、癥狀的重濁性、氣機的易阻性、病性的兼夾性、病位的廣泛性、病程的遷延性等六個方面。

1、發病的隱襲性

濕邪為患,正如《劉純醫學全集·玉機微義》所言:「傷人於冥冥之中」,《張氏醫通》曰:「濕氣蒸熏,人都不覺」。因其發病緩,癥狀較輕,無風寒之凜冽,無火熱之炎暄,初起不易被患者注意,一旦引起重視,則病時已久,病變較深,或波及他臟,就診時又因他臟病證障人眼目,故易被忽視。

2、 癥狀的重濁性

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濕》所說:「濕為重濁有質之邪」。所以濕邪為患,多有四肢沉重,周身倦怠,頭重如裹等症。再之,濕性穢濁,因此又常把面色晦滯,帶下腥臭,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短黃或混濁,苔膩苔垢,作為診斷濕病的重要依據。

3、氣機的易阻性

濕性黏膩,為質陰有形之邪,已阻氣機,《醫源·切脈源流論》曰:「柔而遏者為濕邪」,「遏字足以賅之」。濕病因氣機受阻,清陽之氣不能暢達,故臨床多見有胸悶脘痞、腹脹脅痛等中焦痞滿,氣機阻滯之症。如《時病論·秋傷於濕大意》所說:「因濕致病者,固屬不少,如腫滿黃疸淋濁等證」。

4、濕病的兼夾性

吳鞠通以其切身體會,發出「蓋土為雜氣,寄旺四時,藏垢納污,無所不受,其間錯綜變化,不可枚舉」之感嘆。濕病之兼症除影響他臟所出現的癥狀外,還有兼寒、兼熱、兼暑、兼風、兼氣鬱、兼痰飲、兼食滯等之不同。又由於濕病的性質在寒熱、虛實方面,存在著錯雜、轉化和真假等複雜的關係,給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一定困難,且臨證時,確有些患者,所述之癥狀支離瑣碎,不夠典型,令人難以判斷,故必須詳為審視,認真推敲,方能悉其端倪。

5、病位的廣泛性

濕性瀰漫,無處不到,故濕邪致病,內而臟腑,上、中、下三焦,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筋脈均可侵犯。《證治準繩·雜病·傷濕》曰:「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沉浮,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異位,更實更虛,更逆更從。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盛則水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濕;至陰盛則水勝,合為陰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濕病的病位較廣,涉及的臟腑組織亦多。

6、病程的遷延性

濕性黏膩,膠著難去,不像熱邪清之可除,風邪散之可去,寒邪溫之可消的特點,在臨床治療上不能也無法採取快速療法,汗僅能微汗,下只可緩攻,補只可清補,其濕邪膠著,常喻為「如油入面」。故濕邪為患,一般病程遷延,癥狀纏綿,傳變較緩。醫家臨證,不可操之過急,誠如《濕溫時疫治療法》所言:「若病家急於求成,醫家急於建功,每見速死有之,而病之能痊,一無反覆者,則百不見一二也。醫家病家切宜慎重。」此言之確切,非臨證有所體會而不知。人體的水液代謝

中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對人體水液代謝就有了較詳細的記載,《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益精氣,上輸於脾,脾氣精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是對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的精闢闡述。津液是人體正常水液的總稱,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是通過胃的受納腐熟,小腸受盛化物,泌別清濁,以及脾的消化、吸收、運化傳輸作用,由水谷精微而生成。《靈樞·決氣》篇說:「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靈樞·邪客》篇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因此,古人早已認識到,津液有滋潤、濡養機體的作用。津液有潤澤皮膚肌腠,滋潤五官孔竅,滑利關節,濡養臟腑器官,充養血液骨骼、腦髓等功能。

《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集注·平人氣象論》說:「脾主灌溉,故曰濡。」小腸分泌清濁,其清者經脾運化,上輸到肺。《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肺主氣,氣可以化水,故「肺主行水」,經肺的宣發肅降功能,通調水道,將津液輸布周身。津液有的轉化為唾、涕、淚,從口、鼻、眼排出。肺的肅降,使水液下歸於腎。《素問·逆調論》說:「腎者水臟,主津液」。津液通過腎陽的氣化而將濁中之清回歸於肺,濁中之濁注入膀胱,以尿液排出。《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其中小腸分泌濁中之濁,下傳大腸,大腸回吸收部分水液,其餘濁者隨大便排出體外。此外水液代謝,還有賴於肝的疏泄作用,調暢氣機,通利水液和三焦的疏通水道。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靈樞·癰疽》篇記載:「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類經》說:「心主血,血運正常,汗則血之餘。」又心主神,有調節汗液排泄的作用,2,血運正常,亦參與津液的輸布與排泄。上述津液循環往複,維持著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

人體水液代謝的全過程,是靠各臟腑功能共同協作而完成的。其中肺的宣發肅降、脾的運化傳輸、腎陽的溫煦你氣化作用更為重要。氣可以行水,腎陽為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各臟腑功能起著溫煦、生化作用。腎陽的氣化對肺的宣發肅降、脾的運化傳輸、膀胱的開合、三焦的疏通水道均起促進作用,因此腎對調節水液代謝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水液代謝,是維持人體平衡的主要環節。在臨床上,如果胃失其腐熟,脾虛失其運化,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腎氣(或腎陽)虧虛,失其蒸化水液,肝失疏泄,三焦失其決瀆,心氣虛則血液(含津液)不能正常運行,小腸失其分清泌濁,膀胱失其開合,其中任何一臟腑功能失常,都會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使體液代謝發生障礙。若津液生成不足,或損失過多,輕者傷津,重者傷陰。若津液環流障礙,則產生水腫、小便不利、痰飲、泄瀉、嘔吐或關節痹痛腫脹、帶下等水濕瀦留,而成涉及各科的濕證病變,甚至出現水汽射肺凌心,痰濕中臟,痰厥等為重證候。正如《中藏經·論水腫脈證虛實候第四十三》所說:「人中百病,難療莫過於水也,水者,腎只制也,腎者人之本也,腎氣壯則水還于海,腎氣虛則水散於皮,又三焦壅塞,榮衛閉格,血氣不從,虛實交變,水隨氣流,故為水病。」所以自古以來,中醫就很重視人體水液代謝及其病變,在這些方面,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理論和寶貴經驗,至今對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我們去繼承、發揚和創新。

西醫學認為,人體內的體液約佔人體體重的60%,是人體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液中主要成分是水,其中含有許多有機物和中間代謝產物以及代謝廢物。水是許多物質的溶劑,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川流不息地循行全身,保持細胞內外體液量及物質的濃度、酸鹼度、溫度、滲透壓等條件的相對穩定,任何病理狀態均可影響或導致水液代謝紊亂,水液代謝紊亂又可影響許多臟腑功能,若處理不當有時可能轉化為主要矛盾,所以西醫學亦很重視水液代謝。


推薦閱讀:

1821年一1919年間江蘇災荒概述
十二地支概述
時上偏財格,八字時上偏財命理概述
中國歷史概述(二十)——兩漢思想與文化
中國歷史概述(卌八)——唐朝(二)

TAG: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