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感恩社會需要質疑 透視中國醜陋的"感恩文化"
06-26
透視中國醜陋的「感恩文化」 ----真正的現代社會不是感恩社會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真正的現代社會不是施捨社會》,現在我又在寫「真正的現代社會不是感恩社會」。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施捨和感恩都不是現代福利社會的產物,而是社會貧富分化、發展不均衡的結果。如果一個社會存在著大量的施捨,感恩現象成為一種固態,只能說明這個社會還是一個落後的社會,是一個缺少人格尊嚴的社會。 濟危扶困,我們更應當寄希望於一個好的社會制度,而不僅是個人的善良和憐憫。感恩產生的原因很多,有偶發危機事件引出的感恩,有制度因素導致的感恩。譬如,西安一個大學生在外出旅遊時不慎落入潭水中,被科技大的一位同學救起。這位同學蘇醒之後,到處尋找救他的那位同學,在西安整整找了好幾個月,終於找到。當兩人的手握在一起時,被救者心中湧出的是真正的感謝救助之恩的心情。而他這種苦苦尋找救人者的表現就是感恩表現。這是發自人類內心的一種本能,我相信任何一個健全的人都有這種天然的感謝幫助的本能,如果沒有這種本能就可能連畜生都不如。對於這種感激之情我們是大力讚揚的。 但還有一種社會感恩是需要質疑的,這是一種社會和制度造成的人為的感恩,這種感恩並不是來自人類正常的天性和本能,而是被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力所驅使。我這篇文章主要從制度的層面來分析這種感恩現象。 施捨和感恩的時代背景以及其社會意義的分析 施捨和感恩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代,施捨和感恩有不同的表現。在封建特權等級時代,弱者一般都依賴強者而生存。譬如,一家王府,所有的僕人、下人都是依靠王爺而生存。一個莊園里的內部關係也是這樣。感恩文化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感恩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奴才主子文化,是由社會貧富懸差、社會貴賤不平等造成的一種人文現象。 由於封建社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平等,存在著較大的貧富差距,特別是沒有社會保障制度,當窮人遇到困難時,只能靠富人來救濟。在這樣的社會裡,在這樣的制度下,富人的施捨(有時也有官府的賑濟)是唯一能救窮人於水火的方法。 在沒有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的封建社會,慈善和施捨是社會唯一濟貧的手段和方法,這時也產生了這一時代特有的心理情感表現----感恩,奴才對主子的感恩,窮人對施捨者的感恩。感恩成了一種社會文化。被救濟者對施捨者感激涕零,施捨者洋洋得意,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總起來看,感恩文化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封建文化。 在這裡,施捨是一種交換,富人付出財物,窮人付出感情。因此,施捨並不是一種完全無償的行為,它往往要求有相應的報酬,只不過這種報酬是一種感情和心理的回報。特別是在封建社會裡,施捨往往是統治階級籠絡平民百姓的一種手段,以此來更好地維護社會統治。 仔細分析一下感恩現象的發生,就可以發現它主要是一種封建文化。我們從電視劇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謝主隆恩」。在封建社會裡,封疆大吏天天都要感謝皇帝,小民百姓更是要天天感謝地方官吏和財主老爺了。這是一種制度性的感恩,在一個皇權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的社會,所有的社會財富都被統治者和地主霸佔著,小民百姓只有仰賴於帝王與地主的施捨。感恩文化就是在這樣一種王權私有制下產生的,是維持封建統治的一種精神工具。說到底,感恩文化是愚弄老百姓的一種手段。 到了今天,施捨與感恩文化隱藏著太多的與現代社會的矛盾。憐憫、善良和同情儘管是人類的自然本性,但平等、自尊和尊嚴,也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當一個人要靠別人接濟才能生存時,就違背了它自尊、自立、自強的天性要求,就喪失了它做人的基本尊嚴。因此,在現代社會裡,施捨和感恩是與現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一種行為。 民間救助的問題 如果一個社會有太多的施捨和感恩,就說明這個社會是一個財富分配極不均勻的社會,是一個存在著嚴重貧富差別和貴賤差別的社會。鑒於施捨和感恩行為有悖於人類的基本尊嚴,進入現代民主社會和工業社會後,社會救濟逐漸替代了私人救濟,社會行為更多地替代了個人行為。 具體表現是,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建立,由社會來統籌財富,分配財富,而不是由個人來擔負這些社會職責。 由於我國社保制度不完善,特別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城鄉差距巨大,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中的配置十分不均衡,以致於出現了大量的貧困現象和貧富懸殊。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自發的出現了民間救助行為。這是一種善舉,應當讚揚,但凡是民間救助行為,本質上都是一種感情投資。儘管施捨者不要物質回報,但卻索取感情和心理回報,甚至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落難時能得到被救助者的報答。因此,民間資助儘管是一種善舉,但也帶有較大的功利性,在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有償的民間扶貧行為。 譬如,重慶那位店主,一旦被資助學生不知去向,便動用律師將其告上法庭。這件事充分反映了民間資助的動機問題和性質問題。這位店主所為,已經完全失去了善舉的意義,已經成為一種有償資助。如果是真正的慈善行為,就不應圖回報,甚至情感和心理上的回報。如果將資助強加上各種條件,這種資助就成了商業行為,投資行為。 這樣的行為當然會與被救助者天生的自尊、自強心理形成矛盾和衝突。特別是由於制度造成的貧富差距,更使被救助者對救助者缺乏感謝的心理。有些農村孩子會認為城裡人就應該救助鄉下人,農村的貧困是不平等的城鄉差別造成的,不是農村人天生缺陷造成的。物質上的貧困,並不意味著心靈上和精神上的貧困。物質上的匱乏並不意味著著尊嚴的缺乏。 這就是一些被救濟學生不積極感恩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如果那些救助者硬要索取感情回報,那麼這種救助很可能事與願違。因為,在社會主義的國家裡,在現代民主平等的社會裡,感恩本身就是違背平等精神的。 特別是由於不平等因素造成的社會分化,由此產生富人讓窮人感恩,更會使貧困者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感恩並不是一個光彩的詞語,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了一個令人噁心的辭彙。感恩一詞在中國社會廣泛流行,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中國社會的畸形和墮落。 感恩已經成了醜陋的中國企業文化 譬如,有一次當我路過一家企業的門口,聽到管理者在大聲教育站成一排規規矩矩聽訓的員工:「你們要懂得感恩,是老闆給了你們薪水,給了你們就業機會,你們要對企業感恩,對老闆感恩。」 當時聽了這種樣子的「企業文化」,我真的從心裡感到噁心。目前的中國,感恩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內涵。天與地顛倒了,沒有這麼多普通員工的辛勞工作,能有企業的運行嗎?真正感恩的應該是老闆向員工感恩。然而,在今天的中國,勞動者的地位已經完全被顛倒了過來,勞動者已經被資本踩到了腳下,沒有一點尊嚴。甚至,有一次路一家店門,我還聽到一個小老闆對一個員工呵斥:「你不願干就滾!」 這就是當前中國社會固有的現象,只有在這種沒有罷工權、沒有工會結社權的國家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中國社會到處流行著「感恩」文化,這不能說不是一種勞動權利被剝奪的悲哀,是非顛倒的醜態。我們要大聲質問:是誰製造了「感恩」這種局面?是誰造成了貧富分化懸殊?是誰造成這麼多人需要「感恩」? 重慶市那位玻璃店主李富華還將自己資助的北京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碩士段霖夏告上法庭,追回4萬多元學費。既然如此,何必當初。從這一舉動中,我們看到了民間贊助的偽善和功利性。 所以,從今天開始,必須給民間救助者立一條規矩:不圖任何形式的回報,只有心甘情願的奉獻,否則就不要充當假善人。 與此同時,要加大政府救助的力度,該社會擔負起的責任不要推給社會。當然這需要調節當前的社會收入分配,需要加大對富人稅收的力度。中國要向北歐國家學習,走均富的發展道路,而不是向美國學習,走拉大貧富差距的道路。 資助者不要剝奪被資助者的人格尊嚴 總之,中國今後要建立起一個能維護公民人格尊嚴的社會,減少讓人感恩戴德的施捨慈善行為。有人想行善,就把財富捐獻給社會慈善機構,盡量減少那種一對一的帶有要求感情回報的民間救助。但遺憾的是,國家教育部的官員們仍在這件事上大放厥詞,說什麼「民間資助可附加條件」。你要附加條件就變成借款和借貸了,就完全失去慈善和救助的意義,還要你資助幹什麼?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官員認識水平的低陋(請看文後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的講話)。這幫精英官員的目標,就是恨不能把中國變成一個奴隸主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呼籲:中國的慈善行為要從維護公民個人尊嚴和人格的角度出發,改變社會救助的方式。民間資助者們也應當反省,要維護被資助者的自尊和尊嚴,不要讓金錢和財富凌駕於人格之上。在某種意義上,你們更應該資助給對方的是一種人格尊嚴,而不是剝奪這種做正常人的尊嚴和心理。 象重慶那位資助者李富華先生的舉動,實在不宜讚賞。如果中國社會和中國政府還沒搞請「施捨」真正的內涵,就在大搞什麼民間資助,搞到最後非要搞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淺談中國歷史上五大古都的變遷過程
※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榮耀集錦 (1)
※郭翔鶴---- 實物:日本和服的中國原型
※中國女人為什麼會嫁老外?
※中國駐利比亞使館遭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