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塔之演變(2)
中國佛塔之演變(2)
如前所述,佛教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現在的新疆地區,然後經過玉門關、河西走廊傳到內地,逐漸傳播到全國,深入到民間。因此,沿著「絲綢之路」新疆地區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佛塔大多融入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反映了早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軌跡。我們也就不難看到了古印度「窣堵波」在我國早期佛塔中的映象。
由印度和西域來華傳播佛教的僧侶經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內地後,他們不僅帶來佛教經典,並還在內地寺院從事佛經翻譯,以畢生精力完成他們的使命。為此,漢明帝於永平十一年(68年)在首都洛陽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一處以大型方塔為中心的寺院。《魏書.釋老志》說得很明確:「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浮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或雲佛圖。」很顯然,「天竺舊狀」指的就是來自印度的窣堵波,而「重構之」就是多層木樓閣。在木樓閣的頂上放置窣堵波,應當是這一時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河南洛陽白馬寺(1998年洛陽郵電局出版的明信片)
這種由構架式樓閣與窣堵波結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東漢時期問世以來,歷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而不衰,成為此一時期佛塔的經典樣式。同時也說明外來佛教要得到進一步的傳播,不可能保持半圓形的窣堵波不變,它勢必要在迎合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前提下改變其本來面目。可惜這一時期興建的塔都無遺迹存世,我們無法了解其詳情。但我們可在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一睹它的風采。
雲岡石窟第5、6窟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第6窟以表現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成就佛道,進而向世人宣傳「佛法」的故事畫面為主要內容。在窟內圓拱和盝形龕裝飾的畫面之間,均雕刻了雲岡石窟最精美的中國傳統瓦頂浮雕塔。五層須彌座塔基,五層塔身,由下至上逐漸收分變小,同時間隔距離也逐層遞減。塔頂為須彌座山花蕉葉中出覆缽,蕉葉兩側綴風鈴下垂流蘇雕刻,覆缽上豎立「山」形塔剎,塔剎層疊相輪,頂端為寶珠。整座塔雕塑得精美絕倫,顯示了高貴、堂皇的風格特點。可以說,它是我們能看到的樓閣與窣堵波結合而成的最早中國化的佛塔。
雲岡石窟第6窟窟內四壁龕間的瓦頂浮雕塔(網路照片)
第6窟是一個中心塔柱式洞窟。平面呈回字形,其中心塔柱呈四方形。高大的塔柱直通窟頂。塔高15米,分上下兩層,下層高約10米,上層高約5米。下圖為中心塔柱的上層,四角各雕一座九層樓閣式塔柱,每層雕成屋形,層層出檐,四面開龕,內雕三座佛。每層四角雕一小方柱,第一層四角雕「窣堵波」式小塔。塔柱雕於須彌山上,由巨象承馱。中心塔柱四面佛龕內各雕一立佛,脅侍菩薩侍立於四角塔柱內側。這是雲岡石窟洞窟中心塔柱的設計雕刻水平達到最高境界的完整作品。
北魏早中期中心塔柱窟,其中心塔柱忠實模仿木結構樓閣式,就是當時樓閣式佛塔的縮影。說明古印度半圓形的「窣堵波」一旦傳入中國,首先就和我國原有的高貴而顯赫的建築形式——樓閣相結合,出現了樓閣式塔。但令人費解的是,窣堵波沒有置於塔頂,而塑於塔柱第一層四角,不會是中國最早的金剛寶座塔的雛形吧?
雲岡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南面上層立佛及四角塔柱(2002年山西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出版的明信片)
雲岡石窟第51窟開鑿時間為北魏494—524年。晚期石窟形制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層塔結構的中心塔柱,方形塔基,塔身五層,由下至上收分明顯,層層瓦壠屋頂出檐,檐下雕一斗三升人字栱,各層內容為五個造像龕。整個中心塔柱基本保存完好。此塔柱似乎將一個中國傳統木結構閣樓式層塔原封不動地搬進了洞窟中,這種情況反映了雲岡晚期石窟藝術中國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事實。
雲岡石窟第51窟中心塔柱(197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我們前面提到東漢明帝修建了以大型方塔為中心的白馬寺,即類似印度佛教中供僧眾共住的園林,漢譯為「伽藍」。「寺」,原本是古代中國高級官署的名稱,一旦與印度的「伽藍」相結合,便成為中國僧眾聚集之地,東土的寺院。因此,當時寺院布局,保持了印度「伽藍」的平面布置樣式,即以塔為中心,塔後建殿,四周環以廊廡。這種居於主導地位的佛塔便成為信徒禮拜的對象,禮塔即禮塔中的舍利或是佛經。今天,白馬寺早以不復舊貌,但我們還可以從早期傳入日本的佛寺之布局中,看到這種寺塔關係的情況。
日本大阪四天王寺是仿照白馬寺而建,建於公元6 世紀後半葉,相當於我國南北朝後期。其布局形式就是以塔為中心,塔後建殿,四周廊廡。
日本大阪四天王寺五重塔(1989年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自漢魏以來,由於受到材料和技術的限制,木構樓閣式塔卻只有四方這一種形式,不免給人以單調之感。南北朝以後,隨著佛教的日益興盛,先前零星建造的磚塔,在數量逐漸增多的同時,出現了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這正是由木構樓閣式塔向磚石材料塔轉變中的早期實例。
嵩岳寺塔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小青磚壘砌的15層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十二邊形,總高37米。塔身建於塔基之上,第一層塔身分為兩段,第一段光平,沒有任何裝飾,第二段除進門之外,塔身各角施用倚柱。每面雕出一座「寶篋印經塔」圖樣。再上砌出十五層塔檐,塔檐之間矮壁上砌出各式門窗。塔剎是巨大的仰蓮瓣組成的須彌座。座上承托7重相輪,剎頂冠以巨大的寶珠。塔內的結構為空洞式,直通塔頂。整個塔塔檐自下而上逐層內收,構成一條柔和的拋物曲線。既巍峨挺拔,又婉轉柔和。表現出了明顯的異國情調和強烈的宗教崇拜的浪漫氣息。它的創作構思,已全然擺脫了漢魏傳統的樓閣,也不拘泥於天竺舊狀。嵩岳寺塔的出現,是中國建築藝術與西域、印度交流的產物,是佛塔開始進入新時期的突出標誌。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1982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1982年登封文物保管所出版的明信片)
嵩岳寺塔剎(網路照片)
「寶篋印經塔」式樣(網路照片)
從東漢初年至李唐初年,塔這種外來建築與中國原有的傳統建築經過相互碰撞和磨合,逐步趨向中國化。四方樓閣與窣堵波結合成的樓閣式塔無疑是這一時期的主流。隋朝統治時期雖短短的30多年,但在全國統一建造了113座木製樓閣式舍利塔,四方三層,塔剎基座四角山花蕉葉,包圍一個窣堵波,再上還做有五重相輪、傘蓋、圓光、寶珠等物。由於天災人禍,至今沒有一座保存下來。
然隋代遺留至今的山東歷城四門塔,是我國僅有的現存最早的石塔。塔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神通寺遺址東側。塔的造型可以說是方形樓閣(僅一層)與窣堵波的結合,是青石砌成的亭閣式塔。塔通高15.04米。塔身方形,四面各闢一半圓形拱門。塔內中心有大石柱,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繞柱一周為迴廊。塔檐疊澀外挑五層,上疊澀收砌二十三層,至頂部束腰成四角攢尖。最上方形須彌座四角置山花蕉葉,正中置圓柱及五重相輪及寶珠組成的塔剎,也全是石刻。整個風格樸素簡潔,全塔除塔剎略帶裝飾性外,都是樸素的石塊所構成。
山東歷城四門塔(1978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山東歷城四門塔(網路照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