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友.時光》讀書會第十期周末沙龍簡報

時間:2017年10月15日下午

地點:墨爾本時光書店

話題:當我們說到孤獨我們在說些什麼?

人物:別境(主持),GUOYU,王魏,王軍,一花一天堂,風中的信,JAMES LI,LIZ,LING,雷鈞,冷山看客


獨立發言摘要選登:

一花一天堂:讀《孤獨六講》

周圍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談孤獨了,是我們生活的社會日漸孤獨,還是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孤獨了呢?我聽過,看過蔣勛一些關於美學的文章。最近正好讀了他的《孤獨六講》,很切合今天的這個主題,我就把這本《孤獨六講》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這本書中,蔣勛用了六個主題來講「孤獨」,包括: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思維孤獨和倫理孤獨,它們各有系統,但也息息相關。第一遍讀過這本書,覺得好像什麼也沒有在頭腦中留下,因為這本書寫得很散。都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但蔣勛的這本書散的太隨性,第一遍讀下來感覺沒有找到那個神,甚至懷疑這本書根本就不是在講孤獨。再讀的時候,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那個蒲公英造型的「種子殿堂」。孤獨很像一朵蒲公英,中間的那個核心是孤獨,而核心之外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會通過那一根根纖細的軟毛映射到這個孤獨的中心,這裡面有個性的獨立、潛意識中的群體認同渴望,也包括傾訴和傾聽的慾望,也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更有思考的本能和追索,還有倫理的束縛和依賴。也就是說,孤獨是一個人所有因素共同投射的結果。

蔣勛的六個孤獨主題,正是映射到孤獨核心的六個方面或者說是六個因素。

在情慾孤獨中,他談到了儒家思想的群體文化對特立獨行的個體文化的壓抑和衝突,這種衝突導致了個體精神上的孤獨。在讀到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跑到山林中大聲長嘯時,我感受到了孤獨者從心底嘶叫吶喊出的那份悲憤與傲氣。

在語言孤獨中,他講了語言的無奈,愈多的語言就有愈多的誤解,愈多的語言就有愈多的偏見,愈多的語言就有愈多的糾纏不清的東西。語言孤獨系產生於一個沒有絲毫顛覆可能性的正統文化下,而這個正統文化必然僵死,包括所有的學院,道統、政黨都是如此,一個有入有出的文化結構,才能讓語言有思辨的能力。當語言不具有溝通性時,語言才開始有溝通的可能,而這恰是一個孤獨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內心的語言就會浮現,語言會呈現出另一種狀態。

在革命孤獨中,蔣勛說在思考「什麼是革命孤獨」的問題時,他會把革命者視為一個懷抱夢想,而夢想在現世里無法完成的人。所以,革命者都是失敗者,因為成功的人走向現世和權力,在現世和權力中,他無法再保有夢想。革命者的夢想,多半是現世里無法完成的夢想,總是會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此,革命者是孤獨的,而所有內心擁有現世里無法實現夢想的人都是孤獨的。

蔣勛提出的暴力孤獨是最讓我費解的一種孤獨,他自己也說「暴力孤獨牽涉的環節特別多,一般人無法立即做最高的自省並且自覺,因為每個人對內在潛藏的暴力本質都不是很清楚,也不太敢去觸碰,但人的暴力本質在很多故事裡展現出來,常常讓人瞠目結舌。」我理解,所謂的暴力孤獨是在強調對自我認知的邊界拓展,因為孤獨會涉及到內與外的兩個維度,外部維度上的因素映射到內部維度的自我。而對自我的認知與剖析就必然要不斷解開那些內在潛藏的本質,正如書中所說:「人性里還掩蓋了多少我們不自知又不敢去想的狀態。」

思維孤獨是六種孤獨裡面最大的孤獨。作為一個不思考的社會裡的一個思考者,他的心靈是最寂寞、最孤獨的。我們不重視思維的過程,直接下了結論,這種切斷性的鴻溝是造成思維孤獨的一個很大的原因。當你坐著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絕對保有一個巨大的自我的孤獨性。所有的思考者,不管是宗教里的思考者,哲學裡的思考者,他的孤獨性都非常大。柏拉圖就曾經說蘇格拉底是一個絕對的孤獨者。因為思維始於「無」,對思維者而言,所有的「有」意義不大,真正有意義的是「無」。無,為萬物之始。所有的萬物都是從無開始。而在思維時,「無」代表的就是讓自己孤獨地走向未知的領域,那個還沒有被定義沒有被命名的領域。

在倫理孤獨中,我讀到了儒家傳統五倫對個人的道德綁架。還是說那個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他在母親過世時不哭,按儒教的傳統來講,不哭是不孝,賓客弔喪時哭成一團,而他無動於衷,然而母親下葬時,他卻吐血暈厥,這是他的表現方式,母親過世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哭給別人看的,但這是儒家不能接受的,因此,阮籍是孤獨的。我們在倫理的網路之中,很難自覺到孤獨,就是因為我們已經失去自我,而這個自我的失去,有時候我們稱之為「愛」,因為沒有把自己充分完成,這份愛變成喪失自我的主要原因。

在這本書里,蔣勛作為一個孤獨者講了很多孤獨的觀點,我個人蠻贊同的: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害怕孤獨。

●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 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孤獨是不孤獨的開始,當懼怕孤獨而被孤獨驅使著去找不孤獨的原因時,是最孤獨的時候。

●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

●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而孤獨中有一種很飽滿的東西存在。

●當你可以和自己對話,慢慢地儲蓄一種情感,醞釀一種情感時,你便不再孤獨;而當你不能這麼做時,永遠都處在孤獨的狀態,你跑得愈快,孤獨追得愈緊。

最後,我還是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分享:「我渴望孤獨,珍惜孤獨。好像只有孤獨,生命可以變得豐富而華麗。」

王軍:享受孤獨

今天我們坐在一起談孤獨,至少是在一個不孤獨的環境里在談孤獨。我就結合自己從不經意走進孤獨到享受孤獨的心裡路程,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淺顯認識和體會吧。

身處孤獨的時候,應該先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靜下來是一個讓外在的東西沉澱下來的過程,可以通過靜坐、靜心、冥想這樣的方法讓自己靜下來。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從來不知道孤獨為何物,也完全靜不下來,身邊總是有一群嘻嘻哈哈高談闊論的夥伴。但是,當我一個人離家幾千里來到重慶上大學的時候,孤獨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里不期而至。雖然也有要好的同學和朋友,但總是覺得自己象滴入水裡的一滴油,置身其中卻又完全身處其外。最明顯的時候是去參加學校的舞會,在音樂的嘈雜和燈光的陸離中,總是發現自己是在置身於這個場所之外的一個局外人。那時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黃昏後一個人去學校後面的大橋上散步。我們學校在嘉陵江邊上,學校後門出去就是嘉陵江上的一座大橋,叫石門大橋。我很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從橋的這邊走到那邊,再慢慢走回來。每次從學校出去再回來,大概要走差不多兩個小時吧。那時候不知道什麼靜坐、靜心、冥想之類的修行之道,但去江邊慢慢走路卻的確讓自己靜了下來。現在知道,靜坐或冥想有助於找回清明的心,能夠讓自己打開自己的「心」發現自己的那個「真我」。每個人的身體里和心靈里,都有雜質的存在,我們沒有辦法讓雜質消失,但可以通過靜下來讓雜質沉澱。所以,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可以嘗試去做靜坐、靜心、或者是冥想,不必是處於宗教的目的,也不用恪守宗教的儀式,只是通過這樣的方法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

身處孤獨的時候,應該向內去追尋遠離孤獨的方法。禪宗里有一個故事,說小和尚去和師傅說,自己心不安,沒有心上課,也沒有心去做功課。師傅說:「把你的心拿來,我幫你安一安」。每個人的「心」都在自己那裡,去外部尋找東西來安心是緣木求魚,是找不到的。所以要把努力的方向從向外轉向向內。很慶幸當時的自己身處孤獨的時候,沒有被寂寞驅使著去自已以外尋找什麼東西來填充自己,排遣寂寞,卻在懵懵懂懂中轉而向內去尋找。現在知道,這種向內尋找的行為,才能認知自己、發現真我。雖然我當年並沒有進入多高的境界,卻也慢慢發現了一個過去不曾認識的自己,最大的發現就是原來自己可以這樣靜。

如果一個人能夠靜下來,在雜質沉澱之後,就會浮現出一種清明的狀態,此刻你會覺得頭腦變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靜,這個時候,其實你就是深入到了你自己的「心」和「真我」當中。這應該就是莊子說的「坐忘」。當然,當年的我肯定達不到「坐忘」的境界,但獨自一人靜靜的在橋上散步的過程的確把我很多繁雜和騷動沉澱了下去。進入「坐忘」的狀態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在與自己對話,在與自己相處。現在知道有人把這叫做「合一」,就是與自己的孤獨「合一」。進入「合一」,孤獨會變得豐滿,會讓你享受。在大學時我就學會了與自己對話,也學會了與自己相處。我大學裡的很多同學和朋友都知道我可以自己和自己玩的很嗨。那時候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但卻在不經意間不僅不害怕孤獨,甚至開始喜歡獨處,喜歡孤獨。

與孤獨「合一」的人,會自然進入一種思考的狀態。這種思考會是一種修行,會極大地提高自己的人生高度、發掘自己的人生深度。在「合一」之後,孤獨還可以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就是心靈放空。莊子認為「忘」很重要,忘就是一種的沉澱,叫做「心齋坐忘」。忘是一種大智慧,把繁瑣的,干擾的,騷動的忘掉,放空。所謂空才能容。物質的「空」簡單,心靈上的「空」就要難很多了。進入到心靈放空的境界,人就會真正的享受孤獨。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真正達到這種「心齋坐忘」的境界吧。

GUOYU:孤獨是生命的本質

在談論孤獨時,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心中的預設是,孤獨是一種不好的、不健康的狀態,我們總是試圖釐清孤獨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我們怎麼才能避免孤獨。可是,事與願違,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孤獨都是人的一種基本狀態,甚至,孤獨就是生命的本質,無需也無法逃避。

從個體角度看,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無一例外。

討論中,有人說身體無人陪伴叫做寂寞,精神上的孤獨才是孤獨。可以怎麼說,但是,這只是語言上的差別,就像別境在分享時說的,「通往真理的路,語言無法實現」。我的理解是,在身體和精神兩個維度下,人都是孤獨的。

先看看人的身體。

談身體就是談人的生物屬性。只看生物屬性,人和動物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人類現在站在了的食物鏈的最頂端,就像一億年以前的恐龍一樣。儘管人類並不是依靠強健的身體統治地球,可是,我們的身體一點也不差。看看墨爾本博物館裡的一比一人體模型吧,百萬年的進化讓人類的身體趨於完美,像一件藝術品。可是這種完美是由進化論推動的,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完美,僅僅從個體角度看,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獨立的、不一樣的、不完美的,都是一種孤獨的存在(完美是更大的孤獨)。世界上存在兩個完全一樣的身體嗎?你能想像兩個人身體的完全融合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獨一無二,就是孤獨。

人的身體當然也包括人的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完全是為生命服務的。對人來說,就是吃、喝、拉、撒、睡,以及為了吃喝拉撒睡所做的準備工作。人類的身體活動的能力在不斷增長,可無論長到多高,這些活動也都還是孤獨的。

從一萬年前農業誕生開始,技術的不斷進步已將人類從為了溫飽的工作中解放,可是,就吃的本質來說,我們卻始終是孤獨的。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我們都必須依靠在吃飯的過程中攝入的營養來完成新陳代謝。無論你是一個人吃簡餐還是三五好友聚會,抑或幾十人的宴會,不管你是無肉不歡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營養的攝入也就是吃的過程都必須由你自己獨自完成,沒有陪伴更沒人可以代替。共享單車和寶馬已經上路,可是人類的胃,卻永遠都是孤獨的存在。

很多人喜歡喝酒,澳洲的紅酒好喝又便宜,墨爾本的世界第一宜居,想必也有酒的加分。何愁人生千般苦,兩杯紅酒即參禪。酒是對抗孤獨的良藥,可是,這葯只對喝的人本身才有療效,而且還有時效。看來,你只能孤獨地對抗孤獨,換來的最終還是孤獨。

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就算從未感到孤獨的人也會同意,睡眠中的人是孤獨的吧。可能有人會說,人小時候有媽媽陪著睡覺,上學的時候住在集體宿舍,成年以後還有愛人的陪伴,我們的睡眠並不孤獨。(澳洲正在為同性婚姻是否合法進行全民公投,我是yes的鐵票。)可是,迄今為止,人類在睡眠領域對抗孤獨的所有努力,換來的結果只是在睡覺的時候你身邊的人是誰、有幾個的問題,並沒有改變睡眠的實質,睡覺這個可能從未引起你思考的簡單身體活動,只能有你自己完成,不管是在好夢中嗜睡還是在噩夢中驚醒,你的夢一定是孤獨的。

關於睡眠,還必須提到的是失眠的問題。真正經歷過嚴重失眠的朋友,哪怕只有一次,也一定會同意,失眠狀態下的人是最孤獨的,那種漆黑狀態中的清醒,那種萬籟俱寂下的清明,可以作為孤獨的終極定義,是很多人生命中無解的痛苦,甚至很多次,贏了生命。

身體和身體的活動都是孤獨的,作為生物的人就是孤獨的。下面談談人性,也就是精神層面的孤獨。

如果你喜歡的人就在你的身邊,現在就給TA一個擁抱以及熱吻吧,如果TA還不是你的愛人,那就說我們在進行一個偉大的實驗,請TA務必為了人類的前途原諒你剛才的行為。

如果TA原諒了你,那就再抱一次,抱的時候想一想,當你們的身體緊緊相擁的時候,你們的思想是否也在一起。恐怕,你連TA想的是什麼都不確定吧。

人的思想註定是永恆孤獨的。所有人類企圖在思想上取得一致的努力都是徒勞的,這些努力中,最常見的就是尋求理解。

百分之九十的理解在人們出發之前就失敗了,這其中,語言、文字、文化、知識、審美、價值觀都可能是絆腳石。

從現代智人走出非洲算起,人類的歷史超過了十萬年,可文字不過誕生了幾千年,漫漫長河中,有多少人在孤獨地等待文字的出現啊?(停止抱怨孤獨,我們已足夠幸運)

語言的歷史要長一些,可是種類繁多、時間跨度等問題還是極大地限制人類的溝通。研究發現,人類總共使用過超過6000種語言,這其中絕大部分不能互相溝通。即使到今天,語言和文化對於人類的相互理解仍然是一個巨大天塹,相信移民對這一點一定有深刻的體會。

再舉一個關於審美的例子,米開朗基羅26歲雕刻了大衛,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具價值的雕塑作品卻險些毀於對於審美的理解偏差。米開朗基羅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被要求對大衛進行修改,無奈之下,他一邊全力以赴進行忠於自身審美的創作,一邊卻又不得不對金主進行適當的敷衍。很多次,米開朗基羅在金主發出修改的指令後把早已藏在手中的石灰粉灑向地面,米開朗基羅用欺騙成全了理解,才成就了大師之作。

就算你和你想要去理解的人都足夠幸運,過了以上這幾關,可是,真到了內容、目的、邏輯、意識、意志這些層面,你們又能相互理解多少?黑格爾曾經說過:只有一人曾理解我,而他又不懂我。大師的話本身就不好理解吧,有人分析說,這「一人」其實就是黑格爾本人。

中國的俗語說,理解萬歲。中國人的身上總是帶有一種宿命的哲學氣質,被中國人喊了萬歲的,結果大都不怎麼樣,理解同樣難逃厄運,或者,理解從未真正來到過中國,恰如萬歲。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是獨立的,互相不可能被真正地理解,人的精神就是孤獨的。

身體和精神都是孤獨的,人當然是孤獨的,區別只是你是否接受這種狀態,以及能否在這種狀態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無論身體還是思想,人的生存狀態只有兩種,要麼與他人相處,要麼與自己為伴。沒有人天生是為他人而生,生命的終極目的只能是我們自己,所有的與他人相處最終都是為了能更好地和自己為伴。

與他人相處是在為幸福做準備,而孤獨,才是幸福本身。

雷 鈞

孤獨是一種自我覺醒的意識狀態。每個人的個性特徵和人生經歷不同,對這種狀態的感知程度和好惡不一樣。像我這種天生就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人,一生總是處在寂寞之中。幸好,活了大半輩子,沒有因為孤僻而自閉。沒有因為不合群而被唾棄。記得小時候回老家農村,經常跟著去放羊,在荒野中感受著天地和萬物的空寂,腦中一片空白,心裡斷然沒有了任何的念想。從此,這種心中的寂寞,成了自已人生的常態。人活著要是想多了,把生死這一口氣的事情,就幹得很複雜。有時候與自己干,弄不好就自閉了。有時候與別人干,弄不好就神經了。還不如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是個什麼東西,寂寞著算了。

寂寞慣了,還有什麼孤獨呢?

LING:由「孤獨」說開去

毛姆說:「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想必此言會激起很多人心中的漣漪。對於那些有著天生敏感氣質的人來說,心靈意識形成之後,孤獨便如影隨形。

心理學角度上講,「孤獨感」是指肉體上的疏離,人作為個體,與外界事物隔離,自我孤立與封閉。它是諸多個人情緒中的一種,一如歡喜和憂愁,也許在某時某刻會不約自來,盤恆數日便倏然而去。這是一種無法融入人群的孤獨。榮格說:孤獨不是因為身邊無人,而是因為無法與別人溝通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感受。這與人際交往技巧和溝通所使用的工具,例如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有關。孤獨感是令人痛苦的主觀體驗和心理感受,偶爾的和暫時的孤獨感不會造成心理行為紊亂,可是如果是長期持久的強烈感覺,形成病理上的孤獨自閉症,則會產生情緒障礙,影響到身心健康。普通意義的「孤獨」,偶爾體會一下,完全正常,因為身心需要不斷的各種體驗與刺激,不僅僅是快樂,興奮,也需要一些感傷和孤獨。這種孤獨猶如感冒,可以通過情緒傳染。在孤獨的那一刻,病毒會讓人感覺痛苦,甚至危及生活的信心。但是排解之後,會使身心增加抗體與免疫力。要注意的是「孤獨」的自我診斷或者心理諮詢,區別普通感冒與持續反覆發作的難以自拔的「孤獨症」。

另一種孤獨,也就是哲學或者宗教意義上的精神「孤獨」。這是令人嚮往的一種可以享受的,值得追求的精神生活, 是一種不願混入人群的孤獨。它與靈魂緊緊關聯,折射著自我耀眼的光芒。 人只有在單身獨處的孤獨中,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時候,可以不用戴任何面具,從充當的各種社會角色中退出,安靜地聆聽自己的心聲。傅佩榮描述人生的過程,是在自我,群體,自然界和超越界之間建立聯繫。人生也孤獨,死亦孤獨。人生對死亡,痛苦與罪惡的覺悟無不是孤獨的。他提倡的正途是忍受孤獨的感覺,接受孤獨的現實,與超越界建立聯繫實現「靈的轉向」進而享受孤獨。人處於這個境界,能夠體驗到難以用語言表述的深遠平和,寂寞無為。莊子的「坐忘」,佛家的「涅槃」,佛洛依德的「超我」,都是指這種孤獨和信仰意義上的自我提升。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中提到,東方哲學把孤身獨處看做是達到精神更高境界的基礎。通過自我孤立,可以實現內心的安寧和沉靜,也就是老子所說人生境界之一「孰能濁以靜之徐清」。世俗的犧牲越大,得到的安寧越大。

如果一顆心靈曾經享受過獨處的寧靜,曾經靜靜地思索過璀璨星空,曾經慨嘆過廣袤的原野,曾經遊離於孤絕的地下或海底,那它總會有一個時刻,在宇宙命運和原始洪荒的巨大背景下,感受到自身無法描述的孤獨與渺小。

每個人對孤獨有不同的感受。每個人生階段,觸及孤獨的內涵都不同。

童年時期的孤獨,產生於對失去依賴的恐懼和對外部世界的無知。讓幼小的心靈主觀上體驗孤獨是殘忍的,它會影響整個人格的健全發展。相反,從孤獨的醜小鴨和小人魚身上,孩子可以客觀地認識孤獨,了解孤獨是人生必定經歷的一種情緒,從而記住人生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必須一個人孤獨面對。

青春期的孤獨,多數來源於「自我」意識的迅速膨脹與外界不認可之間的矛盾,從而帶來許多難以溝通的煩惱和孤獨。在這個時期愛情觀初步形成,成為「自我」中重要的一部分。情到深處,人孤獨。苦苦單戀的少年維特,混跡脂粉裙釵中的賈寶玉,他們因愛而孤獨,發瘋以致絕望。排解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切斷自我感知,要麼結束生命,要麼遁入空門。

人到中年的孤獨,是一種知交零落,際遇難抒的寂寥,深則引發精神危機。縱然身處天倫之樂,在歡聲笑語杯盤酒盞之時,心頭依然籠罩著「闌干拍遍,無人會」的濃濃惆悵。金庸筆下的劍魔獨孤求敗悲嘆:「生前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是天才們的孤獨,是超乎世人之上的遺世而獨立。

老年孤獨,如果悲觀錯誤地理解,那是一種日暮秋涼,垂垂老矣的無奈。其實老年有不重得失的達觀,有坦然面對孤獨的淡定和從容。叔本華說:「一個人享受老年的好處,由這個人的思想和智力來決定。」這也決定了何種心態對待老年孤獨。人終歸是死路一條,與歲月抗爭,一樣樣輸掉的是青春,體力和時間,是所有用以抗爭的武器,輸不掉的是孤獨決絕的意志。海明威自己以及他筆下的那位出海的老人,都成為人類孤獨抗爭到底的榜樣。

哲學家,詩人 和藝術家自古以來都是在孤獨中思考和創作的。李白的孤獨化在酒中,舉杯邀明月,月與影成為他的知己;陳子昂的孤獨含在淚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貝多芬把孤獨演繹成一連串強悍的音符;梵高將孤獨塗抹成濃墨重彩。叔本華驕傲地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梭羅面對著沉靜的湖水,享受著有益於健康的孤獨,在逃離人群的遠方,誠懇地生活。他感嘆整個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一個小點……怎樣一種空間才能隔開人群,讓人感到寂寞。周國平詩意地把孤獨視為愛的贈品,雖然優秀的靈魂只能在孤獨中前行,但它是充實的,自足的。孤獨不是孤僻,前者強悍,後者軟弱。這些人的孤獨蘊藏著真知灼見,綻放著思想的花火,涌動著滾滾不息的愛情。這些孤獨在不被世俗理解的人類精神中幻化作永恆。

當談到孤獨,禁不住會說開很遠。如果你感到孤獨,不必為此難過。孤獨未嘗不是件好事,只要你在踐行著一種有意義的孤獨。這種孤獨與生命意義緊密相連。很多時候,在追逐正義,真理與自由的道路上,為了不被捲入塵世的俗流,靈魂註定孤獨。個體生命的價值在奉獻中實現,能夠奉獻就不會孤獨,就證明自己並不是孤獨存在。把關注自我的目光切換到關心人類的幸福和世界的變化上,即使孤獨,也是高貴的。

對整個宇宙而言,孤獨是宿命。地球和人類的孤獨,產生在我們對宇宙和時空的認知之後,當人類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便渴望建立「自我」與周圍世界的互動與聯繫,希望得到肯定與回復。但是基於人性與物質的複雜性,這種溝通永遠困難重重。人類因此註定要攜帶著與生俱來的孤獨基因,一代代繁衍下去。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認知愈廣,文明愈發達,孤獨愈深重。

討論到的書:

一本孤獨的書,梭羅的《瓦爾登湖》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周國平《愛與孤獨》

卡倫.霍尼《我們內心的衝突》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LIZ:讀《孤獨》

孤獨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討論主題,因為孤獨是不少人抑制和隱藏的痛點,所以人們大都不願觸及它。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倫理學》第九部裡間接地談到孤獨 」任何不需要朋友的人或是獸或是神」(來自網路,裝模作樣的,學習態度不嚴謹 [Grin]https://www.reddit.com/r/askphilosophy/comments/2uhgk6/what_have_some_philosophers_said_regarding/)

聚會時我翻譯得很壞。不該譯成上帝。又看了一下,是 a god, 且小寫。抱歉,更正。)

我分享的書題目就是《孤獨》,作者是艾米麗 懷特(加拿大),2010年出版。這本書以自傳為主,但又穿插了些許有關孤獨的研究調查結果,有大學學者的,也有作者自己的。

懷特從小交流能力很強,在學校有很多朋友,成年以後也有一份合意的律師工作。即使如此,她一直就懷有孤獨感,而這種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變遷也與日俱增。她的孤獨,不同於生活中短暫的境遇或情感上的孤獨,她的經歷可以說是長期性的孤獨症。

懷特小時候父母離異,與她親近的父親早逝,這對她都頗有創傷。她有兩個姐姐與她同住在一個城市並對她也還關懷,但她們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而懷特的兩三個好友也都紛紛結了婚。孩子就常常成了家人、朋友聚會的話題,單身的懷特便更感覺自己不入流。

《孤獨》讀來很觸目,甚至感覺從未遇見過比作者更孤獨的人,可能是她對自己經歷和情感細膩入微的描寫吧:她每天都是最後離開辦公室;她漫無目的地逛商店;她故意換好幾趟地鐵才回家;她喜歡寒冷的冬天因為天黑得早,不必擔心被鄰居們看到她每天獨自一人出入;她喜歡在廳里睡覺因為可以聽到樓上的電視和鄰居的談話,這樣似乎有些陪伴......。

懷特坦言她連對心理諮詢師也試圖隱瞞自己的孤獨,因為這是一件多麼令人窘迫的事。

懷特也嘗試了網上約會,但結果仍是孤獨,她也不願傷害其他孤獨的心靈。她付費參加團體旅遊和其他群體活動,但是除去肥了組織人的錢包,她感覺一無所獲。

懷特是幸運的,她最終遇到了一位伴侶,一位她鍾情的女子。這位伴侶也支持和鼓勵她寫下了《孤獨》這本書。但是孤獨感並未就此完全消失。

我讀到結尾即為作者慶幸,又不免問:那麼沒有伴侶的人讀到這樣的結局又作何感想?必須要找伴侶才可以找到一點解脫?

書中彙報了一些研究結果:目前對孤獨的研究有限,對於孤獨的描述和有感而發大多存在於流行文化里。雖然孤獨引發抑鬱和焦慮,但社會和政府對解除孤獨所做的努力少而又少。不同於抑鬱和焦慮的是, 孤獨時間越長越不肯透露實情。孤獨比抑鬱和焦慮更令人窘迫,似乎弱者、無魅力、不善交際才會孤獨。孤獨帶給人們身心傷害,比如記憶退化、肥胖症、血壓問題、焦慮抑鬱等。一些國家孤獨人數之多,已成為一種疫情。

懷特認為孤獨並不能使人強大、使精神升華、並不見得使人成功。改變孤獨需要外界的介入,特別是殘疾、老年的孤獨,需要社會、政府的支持及投資才能擺脫困境。有些個人、福利機構以及互助諮詢強調個人的力量戰勝孤獨,號召孤獨者去向外界伸出手去,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孤獨者缺少的正是社交網路。

懷特的真誠和勇氣令人欽佩。她是把心捧在手裡,看了也覺得冷和痛。她的目的正是要喚起社會對孤獨的重視,而不是視而不見。

最後,跟大家分享美國已故著名演員Robin Williams 的一段話:

我曾以為生活中最糟的事是最終孤單。其實不然。生活中最糟的是最終與使你感覺孤單的人在一起。

I used to think that the worst thing in life was to end up alone. It"s not. The worst thing in life is to end up with people who make you feel alone.

JAMES LI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與他人相處使我們成為"人",在這個意義上人是無法孤獨的。但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孤獨。叔本華說過,或者孤獨,或者庸俗。

在我的人生中,每當我企圖超越舊我而未找到出路,或如叔本華所言不甘庸俗時,孤獨就如影相隨。我認為孤獨是企圖告別舊我的衝動和焦慮,是精神升華必須經歷的磨鍊。這種磨鍊既無法假手他人,也必須排除與他人相處而由個人獨自完成,所以孤獨是新我的接生婆。我同意王軍所言,好好享受孤獨。享受孤獨是為人生的新境界做好準備。就此而言,孤獨使人生更美麗。

冷山看客:當我們談到孤獨,我們在談什麼?

今天有事沒能早到,錯過了大家的精彩分享。我向來不喜歡脫離自身的具體人生經歷和感悟去談一個話題,因此我是把這個話題設定為我們這些在座的有過多年婚齡的中年人的話題,這是一個基本的界定。

在我看來,我們在談這樣一個話題的時候,可能是在談這麼幾種情況:

1、談一種文化不適應。俗話說,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家問諱。我們都是新從一種文化遷入到另一種文化下,這裡有各種禁忌,讓我們感到諸多的不適是顯而易見的。

2、談一種婚姻不適或危機或者乾脆就是在談一場婚姻失敗。

3、談在新的社會中,事業不順,個人理想、人生抱負無法實現,對於未來感到不安,甚至感到恐懼。

4、在談包含以上各種內容的一種綜合的精神狀態或者心理狀態。

若如此,那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是在向自己的心靈叩問兩個問題:1,我的孤獨或者孤獨感何以產生?2,它能不能消除,怎麼消除?

人不是一個簡單的物質體,而應該同時也是一個精神存在。如果只是個簡單的物質體,那我們的物質慾望得到滿足,也就萬事大吉了。正因為也是一個精神存在,我們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變得很複雜,我們才可能產生孤獨感。

人到底是什麼?我們本土的儒家,似乎沒有給人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但談到了人的各種需要,談到人講究「心樂」,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談到人有七情六慾,七情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是指眼、鼻、耳、舌、身、意之慾望。這些都是從人的外延需要入手界定人的內涵,界定人的本質。因此,我們也就可以從這些外延著手去認識我們自己。當我們的七情六慾出現彼此的不協調,或者某一種或某幾種出現嚴重不能滿足的狀態,我們就可能感到無所適從,就可能產生孤獨感。

剛才雷均說他兒時放羊一個人在山上感到孤獨,我覺得那不是孤獨,而是寂寞。我自己是農村出身的,有過類似的經歷,但不感到孤獨;我大學畢業後去礦山採樣,下過幾百米的礦井,也不感到孤獨;我86年20剛過不多去青海(祁連山)一帶出差,住在一毛不拔寸草不長的莽莽大山之中,也沒有感到孤獨,那是海拔數千米的高原,而眼前的山的絕對高度2、3百米,我早晚還要爬上去尋樂,那種喜悅如今還像畫一樣清晰,難以忘懷。

身之所處,無以為伴,這叫寂寞

心之所往,無以相交,這叫孤獨。

情之所向,無有相知,也是孤獨。

寂寞是人的感性狀態,孤獨是人生的理性狀態。孤獨是一種較高級的情感呈現。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與未哭過長夜者不足以語人生」。這說的是人要彼此交往融洽,得需要一定的人生經歷。Ling女士是湖北來的,該知道武漢的琴台傳說,我也相信大家對於伯牙遇子期的故事並不陌生。一個是楚國的士大夫,一個是砍柴為生的樵夫,但巍巍兮若高山,浩浩兮若江河的琴聲,讓他們成為知己。聞知鍾子期死,俞伯牙再不撫琴!諸葛亮和周瑜也是一相知者,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死,諸葛亮撫棺痛哭,有人說是假的,我以為是真的,畢竟英雄惜英雄啊。當年梁漱溟和毛澤東爭論「農民九天之下,工人九天之上」的問題,毛澤東說梁漱溟只懂「施小仁政」,不懂「施大仁政」,只懂小道理,不懂大道理。梁漱溟不服氣,但到了晚年,他醒悟了,自承還是毛澤東站的高看的遠,「毛公、周公斯人已去,我深深的感到孤獨」。

舉目望去,紅顏滿目,但知音難覓。這「紅顏」是男人期盼的女人,也是女人期盼的男人。(我以我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這恐怕是我們許多男人和女人共有的一種人生感悟吧。

再從西人對人的定義來看孤獨何以產生。盧梭效仿亞里士多德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法,把人定義為無毛的兩腳的動物。伏爾泰不幹了,把一隻拔了毛的雞,扔到盧梭面前呵斥說:你把它叫人?!這當然只是笑談。我的意思是說,單純從生物學上定義人,即使定義再準確,也不能定義出人的社會性。馬克思比較高明些,他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本質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中得以體現。這就把人的社會性體現出來了。說明了人是社會動物,是在社會人際關係中體現出人的本質和人的各種需要。我們感到孤獨,可能問題恰恰出在這個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現在已經不是傳統農業文明社會,而是工業文明商業文明之下的消費社會(消費主義時代,一切都是消費品,包括人本身),其中的人在彼此的交往中不是以真身出現,而是以真身的鏡像出現,鏡像和真身外形一樣,但它沒有生命,只是一個畫皮一樣的東西,立在那裡。而真身才是血肉之軀,才是胸膛噴涌著熱血和火焰的,但這樣的人我們都幾乎交往不到。環伺四周,人潮湧動,熙熙攘攘,可是彼此隔離彼此孤立,大家都落到深深的孤獨之中。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比如傳統的鄉村社會,則情況有所不同,一個家庭出了問題,不會得不到大家的救助,一個父母臨時不在的孩子,不會沒有飯吃,沒有地方睡覺,相親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的孤獨感是比較低的。

接下來,我用心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來說明一下孤獨的產生。弗洛伊德提出過力比多理論,是說性本能的,同時也提出了人有生本能,死本能。生本能就包含著生活得更好這樣一種動機,死本能則更是不言而喻的,生命是個單向運動過程,從生到死,對於死其實存在這一種本能的嚮往,現在許多人自殺,可以說就是在生本能遭遇到巨大挫折後,死本能從潛意識裡跳出來了。阿德勒的理論比弗洛伊德進了一大步,他(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人面對的是三種關係,親情關係,與社會的關係和與自然的關係。其實,與自然的關係不會導致我們的孤獨感,相反它可以幫助醫治我們的孤獨感。問題在於親情關係和社會關係。親情關係包括父母孩子這種家庭倫理關係,也包括與配偶的關係,就是婚姻關係。這是許多人遇到的挑戰,經營親情關係能力不足,造成家庭和婚姻內的孤獨感。而婚姻內的孤獨比沒有婚姻的孤獨更難以處置。

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級: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尊嚴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之上還有個超越自我的需求,但不是必須的。這五個層次的前兩個是低端需求,後三個是高端需求。對照這五個層次的需求,我們來看我們自己,低端的兩個需求我們在座的都沒有太大問題,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基本滿足,這裡的社會還算安全,鄰里關係也不特別緊張,我們的身體疾病也暫時不是那麼嚴重。問題主要是出在高端的三個需求上。社會交往,上面已經從不同角度說明了,是有嚴重阻隔的,包括新文化下的禁忌,都市裡的人們彼此是以鏡像而不是以真身在交往,以及家庭關係、夫妻關係經營不善造成各種隔膜,等等。尊嚴需求,這對於脫離了本土文化的我們來說,是個相對嚴重的問題,在這裡找到所謂的尊嚴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在國內「尊嚴」可以用金錢購買,不需要太多的錢,就可以把自己包裝起來,自覺「尊嚴滿滿」,當然是不是真有那個「尊嚴」,那就還要看自己的錢包到底有多鼓,可是在這裡,沿用國內尋找尊嚴,都是自我實現了。但是,到了這裡,脫離了母國,脫離了單位,什麼抱負、理想都不得讓它灰飛煙滅,想把日子過好,卻又總是不甘心。進一步的自我實現不能完成。我們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越是這樣,越在乎高端的需求,可是恰恰是在這裡低端的需求輕而易舉可滿足,高端的需求留下很大的缺口。似乎人生突然失去意義,變成無意義的東西了。孤獨感油然而生。

在談過以上這些後,我想把婚姻突出出來談一下。我從城裡放下客人後來的,本來要帶的一本書沒有帶來。它是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估計大家都看過,表面是一部心理學巨著,寫的是一位母親的過度施愛給兒子,導致兒子的戀母情節,及其相關的嚴重後果。但這部作品也不是這麼個簡單的主題,而是有更多的人生和社會思考。這裡我不突出其社會思考的一面,單說一下涉及的婚姻問題。主人翁保羅的父親是個煤礦工人,母親是個中產階級,父母的婚姻只有三個月的幸福,三個月後母親偶然在洗衣服的時候在父親的口袋裡看到一份賬單,發現父親買的房子傢具都不是結清的,而是貸款的,每月都在還本付利。從此,母親到死也沒有再正眼看過父親,一生都在抱怨、指責,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生了三個孩子,而父親呢,他在家庭沒有尊嚴,也沒有人可以交談,孩子們都是母親的同盟軍,都敢和老子動拳頭。這樣一個父親,一個為全家掙麵包錢的人,全家生活費的來源的父親,在家裡成為外人,只好長年以在礦上工作為樂,下班後去酒館喝啤酒賭博為樂。這又導致家庭關係夫妻關係的惡性循環。家成了夫婦共同的冰窖。母親則是把愛轉移給兒子,導致兒子心理問題(大兒子初戀中得肺病早逝了),保羅則發展出嚴重的戀母情節。他自己有兩段戀情,第一個女友愛他愛的很自私,想把他像個物件那樣放在口袋裡,而且她敏銳的發覺25歲的保羅的心智簡直就是個14歲的孩子,有時可能只有四歲。這當然是保羅得到的不當的母愛造成的後果之一。保羅與女友交往,總是應對失措,無所適從,沒有安全感,就逃回母親的懷抱。第二個女朋友是個已婚女,比他大六七歲,她丈夫是個很雄性的男人,卻沒有文化,她喜歡保羅的優雅,浪漫,教育良好,能寫詩作畫,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她腳踩兩隻船,哪個都不想放棄。當保羅終覺自己只是一個玩物的時候,就把他還給了她的丈夫。(母親去世後,保羅感到自己的世界坍塌了,計劃遠走他鄉,但優柔寡斷,又想與第一個女友重歸於好,卻遭到對方的拒絕,終於成為一片無愛滋潤的飄零的孤葉)。

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快餐閱讀(和功利性閱讀),但我建議大家,還是可以閱讀一下這樣的大部頭經典。類似的還有《簡·愛》。看過簡愛的人很多,但真正看懂了它的估計沒有幾個人。它貌似一個浪漫愛情故事,但是它在歐洲近代文學史上被確定為「批判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這是為什麼?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沒有看懂它的。這兩部書都是批判現實的,也都涉及到婚姻家庭,用婚姻家庭故事做包裝,給讀者提供了關於婚姻家庭的優質的思考,而且作者很多時候會站在獨立方,對自己所描寫的故事和人物加註深刻的評論,是藝術審美的大餐。還有一本《傲慢與偏見》也是。這些著作,一直以來都是歐美人文教育的經典讀本,我們也該再回去翻翻。(在閱讀中,我們如果會做批判的接納,那就有可能解決一些我們面臨的問題,至少獲得一些借鑒。此類經典文學作品,閱讀者眾多,它們是柔性的,感性的,表達的思想易於被接納,早已成為歐美人文道德傳承的工具和平台,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歐美人的方方面面,也潛移默化的促進著社會的變革。哲學思潮則不同,哲學思潮具有理性、剛性的特徵,容易成為志同道合者結黨的精神信仰和行動指南,造成社會動蕩,當然也是在以激烈的方式變革社會。如果大家對哲學思潮不感興趣,那還是可以花點時間讀讀歐洲經典的。——整理髮言文字補記)。

總起來說,孤獨,可以說是一種都市病。現代都市,消費主義至上,人性的異化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在都市裡,人在失重狀態中,變得輕飄飄,變得無意義,尋找意義而不得。作為個體的人,都是被動者,想變成主動者又何其難。孤獨也是一種小資病(此處,小資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和人生追求的概念,不是財產關係概念),(小資追求精神的自由,而無往不在精神的鎖鏈之中,於是孤獨產生了)。

關於孤獨能不能消除,如何消除,今天看來是沒有時間談論了。


推薦閱讀:

【讀書】古人的高情
語不驚人死不休(165)傲雪寒梅為君開 | 左岸讀書
《不做教書匠》讀書隨筆
從這四點來看,你是不是讀書命
讀書札記:《淺談魯迅書名的意義》

TAG:時光 | 沙龍 | 讀書會 | 周末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