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起到達彼岸吧 | 一千零一夜《心經》完結篇

請原諒我在最後一集開始前,說一些非題外的題外話。至此,橫跨三周、佔據六集篇幅的《心經》終於要在 [一千零一夜] 迎來完結篇,雖然道長才僅僅只講了《心經》中的第一句話,且並未解釋完全。

母親也一直在看 [一千零一夜],早晨她給我打電話說,感覺道長一直在道歉,怕自己講得不夠清楚,一直在傳達——如果你們聽得不順暢,那是我梁文道的問題,千萬不要怪到《心經》的頭上。

所以,不敢怠慢,在這一集文稿節選後,附了前五集關於一些佛法概念的回顧,點擊藍色字可跳轉至前五集的文位元組選。

這集的結尾,道長像一個真正的傳道者一樣,以解釋那句《心經》的梵文作為結尾,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對我們的希冀,聽得人泫然欲泣。道長用切身的例子和反躬自省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布施」,什麼才是真正的波羅蜜多。

話說這麼多,也是借私心想告訴你們這幾集講述《心經》的好。

準備好了嗎,我們來進入《心經》的最後一講。

去吧,一起到達彼岸吧

主講人:梁文道

[ 一千零一夜 | 《心經》(完結)] 選摘

《黑客帝國》里的五蘊皆空

今天我們這集《一千零一夜》節目,依然是因為霧霾達到紅色預警的程度,我們要留在室內,要在我這個小小的辦公室裡面,跟大家繼續講我們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我們上一集講到五蘊皆空。我們說到觀自在菩薩,當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能夠照見五蘊皆空。那個感覺像什麼,就有點像是,大家看過一部電影叫The Matrix,《駭客帝國》或者叫《黑客帝國》。那部電影里,你記不記得奇諾·李維斯(Keanu Reeves),當他達到了一個超凡的境界,他看出去,哎喲,所有的東西都是漂浮的,一片一片,粒狀的,發光的東西。由於他看到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因此他都不怕對手了,怎麼搞都行。為什麼呢?那個就叫做他能照見五蘊皆空,所以有大神通了。

說起來,其實拍《駭客帝國》的導演,那兩兄弟,沃卓斯基兩兄弟,還真的是受到佛學的啟發,據說他們就是佛教徒,才想到了這一幕。所以《駭客帝國》裡面那個吃了葯進入那個世界,是一個典型的佛教所講的空的世界。

一個覺悟了的「有情眾生」

菩薩他看到的世界是那樣的世界,一個覺悟了的「有情眾生」。他看到有人罵我,哎呀我好難過,他就會笑笑地看著我,他心裏面明白我太傻了。我只不過是一堆飄浮的粒子,何必怕人罵,怕人說什麼話呢?

但是,他知道我難受,他會安慰我,因為他有慈悲心。這種慈悲心,當然是佛教最喜歡講的一個很關鍵的事情。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面有一個關鍵詞,我們在講《心經》第二集的時候,已經跟大家介紹過了,叫做「波羅蜜多」 。

六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Paramita,這個梵文指的是一種引渡,是一種方法、一種道路,一種去彼岸的方法。好比你前面有條河,我從河的這一岸,坐條小船,到河的另一岸,那叫做「度」。所以佛教喜歡講「度人」,是這個意思。度到彼岸是什麼呢?那就是解脫了,涅槃了。

「波羅蜜多」是到彼岸跟到彼岸的一種方法。在佛教裡面,我們一般講「六波羅蜜多」,即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跟般若。

· 布施 是最容易明白了,就是做善事。你花錢幫助窮人,你捐錢給紅十字會,當然大家不是太願意,不過沒關係,我們這裡姑且紅十字會也挺好,捐獻給它。你願意路上看到人,摔倒了,你不怕他告你,你去扶他。這時候你花點氣力,花點時間,這都叫布施。

· 持戒 就是守戒。佛教講的戒律,絕大部分管的是出家人。大意就是戒掉你做壞事,第一是多點做善事,第二是不要做壞事。

· 忍辱 就是忍住別人對自己的羞辱,忍住世間對自己的不好。

· 精進 精進的意思就是努力,我好好一路上努力,要求佛,要學做好人,一路往前走,這叫精進。

· 禪定 禪定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把人的心思集中在一點上,達到很清明的境界。這個東西並不是佛教專有,傳統儒家講靜坐。印度的瑜伽裡面,也有靜坐。天主教、基督教也有默思默想,都是類似的東西,就讓你的心思特別的單純乾淨,這叫做禪定。

但是,如果光是這樣的話,佛教聽起來很平凡,禪定、做善事、守戒、努力向上,對啊,這人人都會。那你有什麼特別的呢?於是就要講到什麼叫做般若了。

佛教的最高智慧——般若

剛才我們已經介紹了五種波羅蜜多,聽起來都很平凡,任何宗教都是勸人向善,沒什麼了不起。佛教特色在哪呢?佛教的特色就在於,是有一種見地,一種特殊的見解——

世界上面所有東西都是空的。

你看到我的這個眼睛,它是空的。你的視覺能力,是會變的。可能有一天,你會眼睛不大行了,眼神不太好。

你的感受的能力,它也會變的。我今天很喜歡的東西,不表示我明天很喜歡。你很喜歡的東西,不表示我也很喜歡。比如榴槤這種水果,我覺得真是果王,好吃得很。但是我很多朋友都覺得臭死了,那有什麼好吃的。可見榴槤好不好吃這個東西,是因人而異的。又或者我吃膩了,有天我覺得不好吃,我這個感受也會變。

那麼同樣的,我們五蘊裡面,每一樣東西,都是不斷流動、不斷變動。因此,我們人間所有一切也是這麼不斷地變,不斷地變,這都是空。有這種智慧,這種想法來看待這個世界,佛教稱之為最高智慧——就叫般若。

你要有這種最高的智慧看待這個世界,你才是一個修行人。然後你才能夠逐漸地覺悟,覺悟到這個真理。而這個般若放在波羅蜜多前,指的就是六種解脫方法的最後一種,就是要有這種智慧,就能夠幫我們達到彼岸。

五度如盲,以般若為導

而這第六種波羅蜜多,跟前五種必須搭配起來,如果沒有這個智慧,我們前面五種,其實有時候坦白講,是白乾的。所以經裡面常常講——五度如盲。

五度是盲的,是沒有眼睛的,要以般若為導航,我們這五個度過(到達)彼岸的方式,才是正確的,有方向的。那麼這個般若怎麼樣引導我們前面五個波羅蜜多呢?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拿布施來講,像陳游標那樣子,到美國發錢,給美國的窮人。或者把人從地震的震災的瓦礫裡面,把他拉起來,救起來,這叫做善事了吧?

如果你做善事,你只是行里如一地做,覺得該做就做,你也不知道為什麼而做,這是不夠的,這還不叫佛教的布施。如果你是為了個人的虛名而做,那更不叫布施,你是為了人家讚賞,這還不叫布施。那什麼叫布施呢?

很多年前,我參加一個晚會活動,那個活動裡面,我遇到李連杰,大家知道李連杰是很有名的一個佛教徒,也很願意行善。那天我跟他一起出席活動,像我這種無名小卒,在後台當然晾在一邊沒人理。但李連杰不一樣,李連杰一到,工作人員大量圍著他,拍照,然後簽名。後來我跟李連杰,我就問他說,其實我覺得你挺累,像你這樣,上哪兒你都被人包圍,你到哪兒你都是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你會不會覺得好像很煩?而且我看他總是笑容滿面。

他知道我是佛教徒,於是他跟我這麼講。他說,其實對,我的確會很累,我本來想休息,那人家這麼來搞,我也的確會心神散亂。可是你想想看,他要跟我要個簽名,要跟我拍張照,做個很小的事,這是舉手之勞。這個舉手之勞,他這麼喜歡,讓他高興,讓他開心,我做這麼小的事情,犧牲我一點點的東西,讓他開心,這難道不是一種布施嗎?

我當下覺得很佩服,對,這就叫布施。布施的真意是什麼——

你總是要把自己拿出去的。

為什麼這個跟般若有關係呢?般若那個智慧引導我們發現「我是無我的」,而如果你願意把你整個人掏出去給別人的時候,你其實是不在乎自己的。一個人能這麼做,我們講慈悲,這個時候你是為別人,同時你把自己的我執也就降低了。

這就是為什麼佛教講要慈悲心,要行善,一方面是要幫助別人也快樂,幫助別人離開痛苦。但同時,你全心全意,像佛經講,割肉喂鷹那種故事,你如此地行善的時候,也表示你把自己很不當回事了,你的我執也就降到極低極低了。

真正的波羅蜜多

放棄我執,破滅我執之後,你沒有貪嗔痴,你就解脫了。而在這個意義上面講,布施就是達到這種狀態的一個方法。

那忍辱又是怎麼回事呢?比如說,我以前也在網上面看到有人發給我,就說梁文道,有人在說你的什麼壞話,然後捏造一些東西說你。有些東西明明是不真實的話,但是傷害力又很大,大家聽了就很介意,你怎麼能這麼說我,就很生氣。我以前對這種事也不是太介意,所以當時我那個朋友給我看,算了。我不介意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我覺得那種話很愚蠢,信的人大概也很愚蠢。我其實是一種精英主義心態,覺得我不屑跟你們計較。

我朋友說,我要不要回應個聲明。我說,切!就讓他們說吧,螻蟻一般的人物,你們說去,關我屁事,我樂得很。但是這就不是好的態度,不叫忍辱。

真正的忍辱是什麼?要加上般若,般若是什麼?要有空的見地,空的智慧。你應該看到,我這個人是空的,我那麼執著在意這名聲,我以為我自己有智慧,高於別人這些都是空的。所以,人家怎麼說你,沒什麼了不起。

《佛子行》三十三頌裡面有一段講說,如果有人侮辱我,我願意在眾人面前感謝他,也會出來向他頂禮膜拜,他幫了我。為什麼?因為他毀滅了我的我執,這叫忍辱。

而你抱著這樣的見地去修禪定,你整個坐禪的方式,就看出來你跟道教、跟儒家講的靜坐,跟瑜伽的坐禪是不一樣的。境界不一樣,追求不一樣,努力精進的道路,也都不一樣。

一起到達最終的彼岸

能夠用般若波羅蜜多修到極深的時候,你就照見五蘊皆空,你就能度一切苦厄,而這種人,我們叫菩薩。

菩薩,菩提薩埵,薩埵是有情眾生,菩提是覺悟,他是一個覺悟的有情,或者說是以覺悟為目標的有情。因為它要布施,所以他沒有自己,他總是大慈大悲,要把所有人一起帶去。

這部經最後,大家聽我念那段梵文的那個咒,任何語言翻譯裡面,這種咒都是不翻的,就直接念那個聲音,是因為有一種講法,認為這個咒是有一種神奇效力。

gate-gate,去吧,去吧,或者是已經去到的意思。

pāra-gate,一起去吧,pārasan-gate,大家一起到達彼岸吧。

Bodhi-svāhā,覺悟啊。

(svāhā有點像天主教徒、基督徒之後那個阿門一樣,就圓滿地結束了。)

這是觀自在菩薩,或者大乘佛教想讓我們一起到達的境界:

眾生我們一起努力往前去,

去吧,一起渡河到彼岸吧,

一起去解脫吧,一起到達最終的解脫吧,

那就有無窮的喜樂了。

(本文為節目文稿節選,完整版請點擊閱讀原文收看視頻)

《金剛經、心經-弘一大師手書》

作者: 李叔同

出版社: 南方家園

出版年: 2010

定價: NT450

裝幀: 精裝

[ 一千零一夜 | 《心經》]回顧

佛經

話說當年釋迦牟尼涅槃之後,他的弟子們覺得要好好珍惜老師的教導,害怕教導之後在世間散落任人曲解。於是決定要召集大弟子們,所謂五百大阿羅漢五百個大弟子聚集起來,一起來結集一下佛一生所說的話,然後把那些話定下來,大家都承認,它們是權威的,這就成了後來我們所說的佛經跟佛典了。

經、律、論

我們今天講佛經,廣義上它包括所謂三藏:經、律、論。

「經」指的是佛陀生前所說主要的教義、教法。

「律」是佛制定出來的規則,給僧團們遵守的戒律。而「論」則是後來的人要解釋佛法、佛義所造的一些注釋、延伸的理論、探討等等。

「經」,是由當時隨侍伺候著佛陀,幾十年跟在他身邊的阿難尊者口述的。

所以所謂的佛經就是這麼來的,它完全是口傳的。口傳了一兩百年之後,都還沒有用文字書寫,直到再過一兩百年,才用文字定下來。再過了五六百年之後,出現了另一批新的佛經,就是所謂的大乘經典。

一千零一夜 | 《心經》(一)

《心經》

《心經》是大乘佛典裡面《般若經》的一個心要。

「行深」

行深,行就是行使、運用、實踐。當觀自在菩薩進入了一個很深的狀態「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他就會「照見五蘊皆空」,然後就能夠「度一切苦厄」。

苦厄

  • 「求不得苦」 我們人生之中,並不是所有的慾望都能夠得到滿足,準確地講,我們大部分的慾望都不能夠得到滿足。那麼這個時候,你沮喪、你不開心,你總是為它煩惱,這種苦就叫求不得苦。

  • 「愛別離苦」 你跟你很親愛的人,他們要移民,要留學,甚至病重、去世,你會不會很難受?甚至這種愛,還可以包括你心愛的一個寵物,你心愛的一個東西要離開你了,再也見不到了,你很痛苦,這叫愛別離苦。

  • 「怨憎會苦」 你不喜歡的人,反而天天你要跟他廝守在一起,怨啊真是怨啊。這「怨憎會」啊,就是又恨又怨,但是偏偏要聚會在一起。

  • 一千零一夜 | 《心經》(二)

    「三毒」

    人生之中必有的三毒:貪、嗔、痴。字面上來解釋,貪就是貪心、貪慾;嗔,是生氣;痴是什麼呢,愚痴、傻、笨,看不清楚事物本來的面目。

    貪,貪慾是一層一層遞進的,你永遠不能滿足。

    嗔,嗔表面上講是憤怒,但除了憤怒之外,像不平、不滿意、不合己意等等小情緒都能叫做嗔。比如說你今天去食堂,覺得菜不合口味,有點不高興,這小小的不爽都能夠叫做嗔,都是一種嗔心。

    這種「嗔」跟「貪」其實都是一種不滿意,貪是想要要不到。嗔是不想要而遇到。這背後都有一個「合己意」的問題,世間的事兒,是否真的能夠都合己意呢?

    我們為什麼會總假設世間的事情,都應該合乎自己的意思呢?那就是因為「痴」了。怎麼會有這種痴呢?這就要說到「貪、嗔、痴」背後共同受一個東西影響,那就是「我執」。

    三法印

    所謂「三法印」是從當年小乘佛教一直到大乘佛教,常常用來鑒別一套講法合不合乎佛法,是不是佛教的正法,會用三個標誌來看它。

    第一個叫「諸行無常」,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沒有常軌的,都是不斷在變化的,這個就叫諸行無常。

    第二條叫「諸法無我」,這個「法」指的是有自性的東西。一個東西是個東西,那就叫有自性。那什麼又叫「諸法無我」呢?就是所有有自性的東西,其實又都不是個東西,所有有它本性的東西,其實都沒有我,「諸法無我」加上「諸行無常」就是所有東西它不只不斷在變化,同時它還被很多東西所構成。

    每一樣東西都是可被分解的,每一樣東西也都是不斷地變化的,所以沒有一樣東西它是穩定的固定的狀態。所以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而當你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苦就能解決了。

    苦能夠解決,那就到了三法印的第三個法印,寂靜涅槃。世間所有的東西,表面上看千變萬化,充滿了各種差異。到最後,其實都是平等的,沒有東西是不斷地變化,所有東西到最後,都平靜無波。

    一千零一夜 | 《心經》(三)

    因緣

    佛教所講的因緣, 「因」就是原因,什麼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那「緣」指的是什麼呢?「緣」就是緣著一些東西發生起來一些事,意思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依賴於其他的東西所產生的。

    佛家所講的空,指的是沒有一樣東西能夠維持它的原樣,沒有一樣東西是固定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被其他東西所組成的,因此沒有一樣東西是它自己,它自己總是被別的東西組成。

    色指的是世間所有的東西,物質的東西,都能叫色。

    我執

    我執就是以為真有我,以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真實地如此存在,而我們追求它,我們討厭它,我們執著它,固執它。

    一千零一夜 | 《心經》(四)

    五蘊

  • 「色」:我們平常以為色就是美色,不是。色在佛教裡面,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物質現象。色,就是表象。所有的物質都是色,包括我們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上的觸覺神經,這都是一種色,物質現象都叫色。

  • 「識」:如果我的眼睛也是色,東西要被眼睛看到,就是色與色之間的接觸。一個東西被完全感覺到,還需要五蘊之中最後那個蘊,通常也是最重要的那個蘊,叫識蘊。它在佛學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我用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方法,「識」就是意識。我的眼睛這個色和書這個色之間,「識」就好像一道橋樑,把「色」連起來。

  • 「受」:接受「識」之後,接下來會產生「色受想行識」中間的「受」,它表面的意思就是領受、感受,梵文叫做vedana。今天我們講視覺這個詞的英文詞根vision,它的源頭就是梵文的vedana,我看到一個東西,會生起一種感受。我現在口渴,我看到一杯水,我很喜歡,我喝一口。即使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是無感的,這也都叫感受。

  • 「想」:想就是一種概念。通過「識」我和杯子這兩種「色」相遇,我口渴產生「受」,但我得對杯子里的水形成概念。形成概念就是說,你把一個東西從一堆東西中區分開來,這不容易的,各位。比如說你們看見我這個人,因為你有這個概念。你擁有概念化的能力,不會把我腿上的一本書也當成我的一部分。

  • 「行」:行就是一種傾向,一種行動的根源。我既然看到有杯子,看到有水,然後我喜歡。接下來我的傾向就出來了,想喝,這個傾向引發我的一個行動了。這種傾向在原始佛教裡面,分成五十一種。任何一種很微妙的情緒作用,都能夠叫做行蘊。

  • 一千零一夜 | 《心經》(五)

    在一千零一夜,我們跟著道長最後再讀一遍《心經》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2:01 道長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來自看理想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推薦閱讀: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義
    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解讀《心經》觀、自、在(1)
    請問念七遍《心經》等於一遍《金剛經》嗎?
    清定上師開示錄之《心經》連載(5)——佛弟子最要緊的三點是什麼

    TAG:心經 | 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