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學欣賞淺說

文學欣賞淺說

作者:周大新少將 總後勤部創作室主任

一、文學的意義

文學沒有實用功能,不能充饑,不供解渴,不會為你遮風檔雨。一個人不讀不懂文學是完全可以正常生活的。

但,即使你不讀文學、不懂文學,文學也在滋養著你。實際上文學和我們每個人關係很親密,只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我們小時候聽爺爺奶奶,父母給我們講故事,其實就是在接受民間文學的滋養;後來上幼兒園聽老師給我們講童話故事,是在接受兒童文學的滋養;長大以後我們看戲劇,是在接受戲劇文學的滋養;上大學以後到城市生活看電視,是在接受影視文學的滋養,其實文學和我們的關係非常緊密。作為一個機關幹部,懂點文學其實是很有好處的。

我前不久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北京市有一對青年男女談戀愛,女孩本來和男孩的關係已經發展得很不錯了。但是他後來聽說男孩的學歷是自學成才那種,自考,她的閨蜜們說,你本來就是大本,你再找一個自考的學歷,有點低就,勸她離開這個男孩。後來這個女孩就跟這個男孩說我們就算了,這個男孩得到女孩的信以後,就給她寫了一首詩,這個詩也不是多好,但是我們可以看一看:

你不是公主,

但在我眼裡,

你比公主還要高貴,

你不是天仙,

但是在我看,

你比織女還要美麗,

你不是聖母,

可我相信,

你也會給我帶來奇蹟,

我原想,

當你累時,

扶你坐進沙發里,

在你渴時,

遞給你一杯蜂蜜水,

遇你傷心時,

為你試去眼角的淚,

可如今,

我不得不撤退,

願我的接替者,

比我更珍惜你!

那姑娘讀完這首詩挺感動,想,我今後還會遇見如此在乎自己的一個人?何必非要他有正規大學的文憑不可?於是就最終答應了婚事。當然,這只是一樁巧事,也證明了文學是有力量的。

二、文學的六大好處

我自己也感到讀點文學書的好處大概有這麼六個方面:

第一,可以使你獲得審美的愉悅和精神享受,短暫忘卻現實生活中的煩惱。

我們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有的是工作不順心,有的是提拔升遷上遇到一些麻煩,還有人際關係上遇到一些問題,都會有煩惱,有了煩惱以後消除煩惱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方法,我覺得就是讀點文學作品。因為我們文學是向人展示生活中的美的,不管他寫的是生活中的喜劇、正劇還是悲劇,都會有一種美展示出來,你讀了以後會使你心境好起來。

我自己有這樣一個經驗,每當心裡不痛快的時候,找一本好的小說或者散文,一讀就會把原來那種煩惱慢慢忘卻。當然讀完了它可能還會回來,但是起碼能短時間讓你忘卻煩惱,讓你心境得到改善,讓你重新審視原來壓在你心中的煩惱,你就會有一種新的看法,心境會慢慢好起來,這是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第二,可以使你的氣質發生變化,更易獲得他人的好感。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小夥子長得並不好看,有的姑娘長的也並不漂亮,但是他往你眼前一站,你看著覺得順眼,這個順眼其實就是氣質在發生作用。我們知道文學教人向高雅處注目的,一個人文學書多了,會使自己的氣質向儒雅處轉變,得到一種精神財富,從而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我有一年到蘇州去,在公共汽車上,突然上來一群年輕姑娘,這一群姑娘確實都非常漂亮,當時我們幾個作家也在這個汽車上坐著都開始向他們注目。結果她們一開口說話,說的全是粗話,互相說的都是他們當地的話,當然我們都能聽懂,非常粗俗。他們穿得那麼好,相貌那麼漂亮,結果話一出口立刻讓我們興趣全無,大家都不再看了。氣質教養給人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覺得讀小說的第二個好處。

第三,可以使你的人生閱歷更豐富,讓你活得更從容。

我們每個人只能活一生,這一生中從事的職業,常常是很受局限的。像我一生都在軍隊,在社會上的介入就比較少,像你們年輕人,對老年生活也不熟悉,那怎麼辦?通過讀文學書可以彌補這樣一個缺憾、不足。當你讀到寫老年生活作品的時候,你就會增加對老年生活的了解。當你讀到財經小說的時候,你就會對財經人的生活有所了解。讀文學書可以了解很多人的人生,都為別人多活了很多歲,這樣你對一生起起伏伏就會看開。我們知道特別像這些年輕人很多人生的課題、問題還在後面等著你們。如果讀的文學多了,你會有一點精神上的滿足,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會遇到什麼,這是沒有辦法預知的。但是通過讀文學書,了解他人的人生,就會了解,有可能等在我們人生路上的問題。那麼就能預先做一些精神準備,不會臨時出現問題,中國人自殺率相當高,這些人就是因為他一下子遇到他原來根本沒想到的,遇到的問題,承受不了,那麼就出問題了。

第四,可以使你對人性的認識更全面,讓你活得更清醒。

我們知道人性是一個極其玄妙複雜的東西,它的內容和表現千變萬化。人性正面的東西,憐憫、愛、同情;同時還有很多負面的東西,嫉妒、嗜血、暴力,中間互相轉化的這種機會非常玄妙。有的人你看他非常善良,非常好,但是在某一刻,一下刺激了他,他馬上就會轉化為非常激烈的反應。我們有一年看到北京年輕的小夥子在上海殺了幾個警察,那是人性變化的例子,這個人其實是社會的普通人,到上海為一點事情找警察解決,結果好幾次都沒有給他解決。這樣讓這個本來沒有什麼報復社會,對社會有危害的人,產生了一種報復的心理,結果持刀進到警察局,連續殺死幾個警察,人性的變化非常奇妙。文學就是對人性進行探索的,探秘的,文學書讀多了,會對人性有認識,對他的變化會有警惕,這樣你生活中就會避免很多麻煩和問題。

第五,可以使你對社會上美的和丑的東西感同身受,會喚起你參與社會改造的激情。

社會是人類依據自己的本能組成的,社交相會是人的本能,但是社會又讓人經常覺得會不舒服。文學就是對人的社會矛盾進行不斷探索,發現哪一種社會制度或者哪一種社會規則能讓人活得更好。對社會上丑的東西,他會設計成各種故事,表現出各種人物的命運,讓你感同身受,有時候我們新聞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新聞不是能讓你有激情,而文學會產生這種作用,比如我們戰爭年代,戰士上戰場經常給他們播放一些電影,這些電影一下能把戰士們那種激情激發起來,文學它有這個作用。我們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讀了文學作品才積極投身到社會改造當中。

第六,可以使你感受到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多麼緊密,讓你對大自然保持一份敬畏。

我們知道很多文學作品,是在讚美大自然,同時也在用生動的故事展示地震、洪水、海嘯、泥石流對人類的傷害,展示人聲明的脆弱和渺小。讀點文學書,會讓我們知道自然界並不好惹,會對大自然生出一點敬畏來。發生在四川的地震,我們很多記者都到現場去了,我相信將來會有作家把他用文學作品寫出來,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會更持久、更深刻。

三、文學作品的分類

我們剛才講了,讀點學作品對我們是有很大好處的,文學作品大的分類主要有三類,詩歌、散文和小說,我分別講講。

(一)詩歌欣賞

先說詩歌賞析,大家其實都在大學裡學過文學課,我這裡都是很淺見的交流一下,主要把我的一些閱讀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

詩歌是在語言出現之後文字出現之前出現的。他把一些勞動的方法用語言的方法來告訴下一代,怎麼打獵,怎麼種植,詩歌逐漸為豐富,演化到今天,詩歌的自由度非常大,不一定押韻,今天的新詩要求更寬泛。

第一,讀詩歌要反覆吟誦,以品位到詩句的音韻美和節奏美。

把大意說明白,按照他的意思組成文字就行了。詩歌有音韻美和節奏美,他最開始是要唱的,現在的文學作品都是要朗讀的。今天年紀稍大一些的人經常都是大聲的把它讀出來。就是要體會到他的音韻美和節奏美。

我們看,元朝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他裡面的音韻非常美。非常押韻,讀的時候讓你心裡享受到像唱歌一樣的這種美感。這首詩把人在黃昏時候的心境表達的非常好。

還有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倒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這首是一種節奏美,要地道的普通話朗讀起來,那種氣勢,那種節奏給人感覺非常好。

還有宋代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節奏舒緩,柔腸百轉。

這也是一種音韻美和節奏美結合的非常好的一首詩。

前幾年出現了,兩個人分手的時候寫了一首詩,男的寫了一首詩,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他這種節奏非常奇怪:

何故

昨日暮

偶遇見她

把纖纖玉手

交那衰人牽住

盈盈笑語左右顧

神采飛揚凌波微步

美眸中一片深情傾注

似前年與我同在湖畔路

也這般附耳交顧低語傾訴

如今見我頭也不點形同陌路

我發現自己舊情難忘六神無主

兩眼痴呆雙腳生根心內如被湯煮

像我這麼優秀的男子她總嫌我老土

……

女孩收到以後給他回了一封:

像他這麼優秀的青年怎麼能說他土

自然是徒具外表的女人有眼無珠

天涯何處無芳草佳麗不問出處

好馬不吃回頭草舊情勿枉顧

兔子不吃窩邊草以為三窟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無數

也許有天她變成棄婦

才會想起你的好處

再回來找你傾訴

一切已經太晚

你也有今天

一屑不顧

不理她

扮帥

酷。

這兩首詩的節奏很好,今天的新詩有各種各樣的寫法,節奏給人的感覺跟過去不一樣。

第二,讀詩歌可以微閉雙目,用想像去再現詩人描繪的美妙畫面,去感受那種間接的視覺美。

我們知道每一首詩,詩人在寫的時候,其實他腦子裡呈現了很多畫面。他也可能是面對那些自然靜物產生的激情,當時就寫下來了。然後我們讀的時候會感受到一種間接的視覺美,這時候可以邊讀邊微閉上眼睛去想像。

像這首詩,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樣一幅畫面你微閉上眼睛去想,一片雪白,鳥都沒有了,所有路徑都被掩埋了,只有這麼一個漁翁在這釣魚,這幅景象給人的感覺非常美。

還有范仲淹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你微閉上眼睛想像天是那麼碧藍碧藍的,黃葉鋪了一地,這種秋色給人感覺非常美好。我讀這首詩經常想起我在羅馬尼亞一個公園裡看到的景象,中國秋天的樹葉落地以後要掃起來,人家羅馬尼亞不掃,就是把這種景色呈現給人面前,一地的黃色,人踩上去發不出聲音,坐在凳子上,感覺秋色,天高雲淡,地上一片金色的葉子,感覺非常好,范仲淹就把這幾句話,把秋景呈現在我們眼前,你閉上眼睛去想像就會有畫面出現。

還有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首詩把一個鄉間農家這麼一幅景緻呈現出來,大兒在小溪東側鋤豆,二兒在編雞籠,小兒子在溪頭趴著剝蓮蓬。我們閉上眼睛可以想像這麼一幅畫面,草青青,這孩子趴著剝蓮蓬,他的大哥在鋤豆,二哥在編雞籠。這幅鄉間生活的畫面非常的美。

第三,讀詩歌要用心去體會詩人抒發的那份情感,去品嘗感情的玉液瓊漿。

我們知道詩是抒情的,讀詩的時候一定要去體會詩人的那種感情。上一次5.12大地震,一個民間的人蘇善生寫了一首詩,他因為這首詩一下在全國出名了:

孩子,快

抓住媽媽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媽媽怕你

碰了頭

抓住媽媽的手

讓媽媽陪你走,

媽媽

天堂的路

太黑,我看不見你的手

……

這首詩裡面的感情非常飽滿,其實整首詩讀下來,能讓你心裡充滿感動,像這首詩我都不敢反覆看,看看都會很難受,因為它有真情在裡面,讀詩一定要體會詩人的這份情感。

還有唐朝秦韜玉的《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押金錢,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首詩也是充滿感情,這麼一個靠給人家做衣服,賣錢生活的貧女,她心裡非常傷心,沒有人知道她整天在為別人做嫁衣,她感嘆,現在人們都是看誰衣服穿的好,像她這種掙錢給人做衣裳,簡梳妝的人,人家不會看中她的。天天年年用金線縫製,但都是給別人做嫁衣,這個貧困的姑娘心裡這份傷感,通過這首詩很充分的抒發了出來。

還有宋朝朱淑真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照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是一個姑娘在去年花市上認識一個男孩,當時有感情交流,但是今年月與燈照舊,已經不見去年人了。那時候社交場合非常少,就靠花市上男女相交流,今年沒見他,姑娘就把心裡這種傷感描繪出來,朱淑真這個人不是很出名,但是這首詩寫的確實是非常漂亮,感情非常飽滿。

第四,讀詩歌要去理解詩人在詩句里蘊含的哲思,去獲得對生命對人生的新認識。

好的詩歌裡面不僅僅是抒情,追求詩句的押韻,還蘊含很多哲學思考,對人生的新認識。我們讀詩歌最終要從這方面有所獲得。

唐朝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頭白直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宛轉蛾眉能及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他將這個世間的人,他說古人已經無法再在洛陽城中看花了,但是今人還在對落花風,你們去洛陽看牡丹花都會感到非常相似,但是年年歲歲來看花的人是不同的,即使這個人今年再去了,但是你的容貌、精神狀態、心裡上的感受都不一樣。據說《紅樓夢》裡面有一些詩詞都是受劉希夷的影響,這個人死的很早,但是這首詩寫的,對人生的感嘆非常深刻。

還有蘇軾的《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琴聲是從哪裡來的,是琴上有琴聲嗎?什麼事情都是互相結合起來才可能出現新的東西,這是一種哲學上的認識。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如果他們不產生愛情,不結婚,就不會產生下一代,琴單獨放著不會有聲音,只有當指頭彈撥起來,才會發出聲音。蘇軾對事物的認識其實已經達到了我們後來很多哲學家的認識。

還有魯黎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

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

這其實也是關於人生的認識,老是自視非常高,你就會非常痛苦,就覺得領導為什麼現在不用我?老是有委屈,如果本來就是個普通人,我一輩子干這個也可以,心裡就會少去很多痛苦,這也是魯黎明對人生的認識。

還有林希寫過一首詩叫《土》:

附著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間里

你是塵埃

大家現在對PM2.5非常煩惱,就是這個塵埃,土粒漂浮在空間里,對我們的呼吸不好,人們都很頭痛,如果他沉下去,落在土壤上。我們雙休日,大家到田野里看非常漂亮,同樣一個東西位置不一樣,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這也是一種有哲理的東西。這是讀詩歌我自己感覺裡面蘊含的東西。

還有食指的《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

食指好像在清河一帶住著,長期住在精神邊緣,但是他的詩寫得很好。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當灰燼的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就是什麼都沒有了,我依然相信未來,蜘蛛網把爐台封了,灰燼的余煙都沒有了,但是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這個人始終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是個對詩歌的賞析,我自己閱讀時候的幾條感受。

(二)散文欣賞

下面我講講我讀散文的一些體會。我們知道散文是在詩歌之後出現的,也是讀者最多的一個文學問題。

廣義的是指所有的具有文學性的散文文章,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書信都屬於散文。

狹義的是指文藝性散文,平時在書店裡看到的散文都是指文藝性的散文,這部分散文筆法靈活,取材廣泛。文藝性的散文又分兩類,一類是感性散文,一類是智性散文。感性散文又叫記敘抒情類的散文,智性的散文叫議論性的散文。

1.感性散文

讀感性散文要從真實的人生故事裡去感受作家內心的真誠,去識人知事懂物,去體驗人間美好的情感。因為他是充滿著感情,來記敘人、事、物的。這一類散文我們欣賞時標準是,它是否真實、是否真誠、是否有真情。

我們舉幾個例子,一個是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磋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首詩實實在在把陳勝,吳廣他們的出身和他們的抱負記下來,他們少年的時候給人家耕地,在耕地的時候陳勝說將來我們真要富貴了,大家不要相忘,其他人都笑著說,我們給人家種地什麼時候能富貴,陳勝說你怎麼能知道我的志向。這是實實在在,非常真實的把陳勝這個人,和吳廣這個人記下來,這是散文的一種寫法,就是真實。

梁實秋寫的《賽珍珠與徐志摩》:

這篇散文裡面講一個故事,有人說賽珍珠和徐志摩他們兩個人有曖昧關係,那麼梁實秋來澄清這個問題:

……男女相悅,發展到一定程度,雙方約定珍藏秘密不使人知,這是很可能的事……賽珍珠比徐志摩大四歲……她擔任的課是一年級英文。她和我們點點頭,打個招呼,就在一邊坐下,並不和我們談,而我們熱鬧的閑談也因為她的進來而中斷……她於一八九二年生,當時她大概是三十六歲的樣子。我的印象,她是典型的美國中年婦人,肥壯結實,露在外面的一段胳臂相當粗圓,麵糰團而端莊……徐志摩是一個風流瀟洒的人物,他比我大七八歲……此後我在上海和志摩經常有見面的機會,說不上有深交,並非到了無事不談的程度,當然他是否對賽珍珠有過一段情不會對我講,可是我也沒有別人口裡聽說過有這樣一回事。男女之私,保密不是一件容易事……

他為了澄清賽珍珠和徐志摩有過一段私情,講的讓你感到非常真實,這是我讀這篇散文的感覺,首先第一個感覺,這個事情他說得非常真實。要求散文真實這是第一個標準。

第二個就是,我們看看歐陽修寫的《醉翁亭記》: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他講醉翁亭是怎麼來的,是一個叫僧人建的,太守帶著一批客人來這裡飲酒,沒有飲多少就醉了,而他年歲又最高,就讓他來給這個亭子起個名字。這個記,記得非常真誠,散文另外一個標準是真誠,講事情非常真誠。

還有司馬遷寫的《報任安書》:

……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這是他給朋友寫的一封信,講他為什麼能忍下把他變成非男人這個刑法,能夠忍下來,而且活下來。講前面這麼多人都是因為災難之後才有大成就的,講他怎麼寫詩集的,他解釋他為什麼被處刑之後而仍不表現出憤怒,他實際就是想過去前人的做法,這個散文也是非常有名的散文。他非常真誠的把他為什麼忍辱寫書的心境告訴別人。

還有就是真情,是否有一份真情,巴金有一篇《繁星》:

……如今在晚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他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辦明半暗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的低,真是搖搖欲墜!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想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到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抱里……

這種真情的訴說。

還有孫犁的《黃鸝》:

有一次,在東海岸的長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為了討身邊女朋友的一笑,就開槍射死了一隻迴翔在天空的海鷗。一群海鷗受驚遠飛,被射死的海鷗落在海面上,被怒濤拍擊漂卷。勝利品無法取到,那位女人請在海面上操作的海帶培養工人幫助打撈,工人們憤怒地掉頭划船而去……

這首詩也是一種真情,把這種真情傳達得非常準確,這個男人為了讓女朋友一笑,他開槍打死一隻海鷗,海鷗是一種益鳥,落在海里拿不到,叫工人撈,工人根本不理他。這種觀察和記敘非常準確,表達了對這對男女的厭惡。

還有陝西的著名作家賈平凹,寫過一段散文《笑口常開》:

大學畢業,年屆三十,婚姻難就,累得三朋好友八方搭線,但一次一次介紹終未能成就。忽一日,又有人送來遊園票,鄭重講明已物色著一位姑娘,同意明日去公園**橋第三根欄杆下風了面。黎明早起,趕去約會,等候的姑娘竟是兩年前曾經別人介紹見過面的。姑娘說:「怎麼又是你?!」掉身而去。木木地在橋上立了半晌,不禁樂而開笑……

這是他講他的一次尷尬遭遇,但是心裡也是一種真情流露,是一種自我解嘲。

2.智性散文

剛才講的都是記敘抒情的感性散文,散文的另一類是智性散文,讀這類散文要從生動的論述里去理解作者的哲學思考。欣賞這類散文的標準是它必須有真見,如果他跟著別人重複,那你就可以翻過去不看。

我們看蘇軾的《前赤壁賦》,他寫過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就是帶有哲學思考的。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天地之間的物大多都有自己的主人,不是你的你以後也不能取。只有江山之清風,山間的明月是人人都可以取的,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給我們的寶藏。這是蘇軾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他用散文的筆法寫出來。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富翁,你是景的富翁,你看到的景色都是你的,你聽到的風,也會給你帶來享受。

還有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中有一段: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梁啟超說那是胡扯的,我心目中只有一個少年中國在。下面他繼續講: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思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他說我們中國人不是這樣的,我們老是向將來想,就像現在我們講中國夢,中國將來會如何美好,我們有這樣一股勁頭,怎麼說是老年中國呢?老說我們是老大帝國,日本人對我們這種說法,梁啟超用他的文字來反駁,這篇散文其實是一篇論文,但是因為文采飛揚,我們可以歸到文藝性的散文裡面。

還有錢鍾書《論快樂》: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幾分鐘或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的痛苦,我們希望它來,我們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在我們追求和等候的時候,生命又不知不覺地偷渡過去……

它就像引誘小孩子吃藥的糖,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人生中的快樂很少,即使有也是很快就過去了,大部分都是煩惱、勞累、苦惱,甚至痛苦,但是人們還在等,總是有無數的快樂在後面等著我們。這就是我們人類努力的歷史,這篇散文中蘊含了很深刻的哲學思考。

還有張中行寫過一篇散文《順生論·生命》:

從生命的性質方面看,人與羊顯然相距不遠:也是糊裡糊塗地落地,之後,也是執著與「我」,從「我」出發,為了飲食男女,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甚至口蜜腹劍,殺親賣友,總之,奔走呼號一輩子,終於因為病或老,被台上板床,糊裡糊塗的了結了生命,羊是「人殺」,人是天殺,同是不得不死亡……

人生就是這樣,奔走呼號一輩子,最後糊裡糊塗的又死。媽媽生我們的時候我們糊裡糊塗不知道,等我們走的時候還是糊裡糊塗,他把人生這種認識,通過這篇散文傳達給我們。

還有周國平也是散文大家,《等的滋味》:

人生有許多時光是在等中度過的。有千百種等,也有千百種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等來一個好對象,等來一份好工作,等來一次提升,等來一個假期,都在等,人生基本上是在等。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在等著別的什麼,甚至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

我對這種情況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其實包括我自己,都是在等,都是因為很多好東西在後面,我等著它來。但是人生如果不這樣你又怎麼辦,所以他講這個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如果大家都非常清楚,認識到人生的麻煩,痛苦更多。這是散文的賞析。

(三)小說欣賞

最後一個我講講小說的賞析。相比詩歌和散文,小說出現得最晚。散文是在商朝都有,散文最早可以說成小說的是出現在戰國時期,像《鎖語》等。漢代劉向的《列仙傳》。到了隋唐五代,小說有了發展,出現了短篇小說的形式,內容也擴展到人性社會,這時候小說還是用文言寫的。元明兩代,我國的小說進入了成熟階段,《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清朝《武林外史》、《紅樓夢》,特別是《紅樓夢》的出現,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達到了巔峰。

當代小說分類很多,大的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通俗小說和嚴肅小說。通俗小說的最大特點是可讀性強,它面向大眾,不追求思想深度,只追求故事的險與奇,能滿足人們的窺視欲,探險欲和聽故事的慾望,越是刺激性強的通俗小說,讀者越多。在美國通俗小說的銷量最多達到幾百萬冊,通俗小說家一本書的版稅輸入就是一千萬美元到四千萬美元,人民幣就是幾個億,他們可以在自己家的游泳池旁,豪宅里,有姑娘陪伴,聽著音樂寫通俗小說,通俗小說面向大眾,讀者多,很賣錢。

我們今天不講通俗小說,只講講嚴肅小說。嚴肅小說主要是面向社會的精英階層,大概是大學甚至高中,高三的學生以上,有文化的這種人,或者是進入大學的這部分讀者。他把小說當做人生內宇宙和外宇宙的一種工具,其所講的故事裡蘊含了很多對人、對人生、對社會、對大自然的認識,能給讀者帶去思想的啟迪和精神的愉悅。

嚴肅小說我自己覺得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讀小說可以從作者所表現的生活里去了解於自己陌生的內容,以豐富自己的生活庫存。

我剛才講了讀文學的好處說道,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局限的,很多生活你並不了解,讀小說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美國有個作家,是俄羅斯人,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他有本小說《洛麗塔》,有一年評選他成為長篇小說裡面排在前幾名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寫了一個成年男人,他不喜歡姑娘或者成年婦女,他偏偏喜歡孩子,十一、二歲的少年,按我們法律說這是一種犯罪行為,他就寫這麼一本書,整個小說就是以一個犯人自述的性質來講,翻譯過來的語言是這樣的: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在她之前還有過別人嗎?有的,確實有的。事實上,可能從來也沒有什麼洛麗塔,要不是我在有一個夏天曾愛上了一個女童,在海邊一片王子的領地。

作者寫的時候把他當成這麼一個奇怪的人物來寫。我把洛麗塔的一段挑出來,這種生活我們一般人見不到,也接觸不到,但是它確實存在於我們之間。我們在網上就會發現,有一些專門找小孩的這種人,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不正常的人,但是這個生活,這種人確實存在,我們通過讀這本書,我們認識了有這樣一批人活在我們社會中間。

我讀這本書我第一個收穫就是,我的天啊,還有這種人。然後知道了還有這樣一部分人生活在我們身邊,這樣你就要小心了,你作為母親,你就要小心你的孩子,這些人不會把他的心理公布出來,他和我們常人一樣,你可不能把你的孩子輕易交給鄰居成年男人看守。生活教會了我們一種東西,你不知道他是什麼性取向,他萬一性侵犯怎麼辦,這是我自己讀這本小說的收穫。這本書遠不是只給你這麼一點東西。

第二,讀小說可以從作家講述的精彩故事中,去獲得一份會令自己短暫忘掉現實煩惱和苦痛的精神愉悅。

這就是我剛才講的,你在苦惱的時候,煩惱的時候去讀小說,小說特別能起這個作用。我有時候心裡煩的時候,一部小說就把心裡原來那份煩惱忘掉了,欲罷不能,恨不能一下讀完,甚至捨不得讀完,你很快就嘗到小說家給你創造的那種生活,你自己的生活就忘掉了。

像小仲馬的《茶花女》,這個故事講了瑪格麗特這麼一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以後開始賣笑生涯,進入社交圈裡,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因她隨身插著一隻茶花,人們叫她茶花女。茶花女實際上是個妓女,但是阿爾芒瘋狂的愛上了他,茶花女給阿爾芒一隻茶花,決定把自己的心交給了他。這個事情非常感人。

茶花女寫了一封絕交信,這是因為他父親不停的來干涉,因為我的兒子和你交往,連我的女兒找對象的時候,別人都不高興。所以說他父親求這個茶花女離開阿爾芒,茶花女沒辦法,才給阿爾芒寫了一封絕交信,為了尊重他父親的意願,重回巴黎給荒唐生活,但是阿爾芒不知道他的父親來求過茶花女,他就報復她,找麻煩,她受了刺激,一病不起。她臨死前不斷的哭喊著阿爾芒的名字,一個好心的鄰居為她入殮,並把她的日記交給了阿爾芒,阿爾芒懷著無限的悔恨和惆悵為她遷墳安葬,墳前擺滿白色的茶花。

讀小說的時候,這個故事非常抓人的心,讓你恨不得一下子把它讀完。這個小說是故事的力量,故事的力量是很大的,每個人都有聽故事的天性,很小的孩子,爸媽一說講故事立刻眼瞪大,每個人都有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他人生活的這種願望。所以小說呈現故事,讀小說讀這些故事能讓你短暫的忘掉你自己生活中的煩惱。

第三,讀小說要從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去體味作家的寓意,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小說是要寫人物的,以塑造人物,不管是多麼現代的小說,其實都有人物在其中。人物形象身上,往往預示著作家的思考,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意義,我們要從這個人物形象身上去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我們舉個例子,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很多人可能讀過這本書,也看過這部電影。這本書講有一個安娜,她有丈夫和孩子,但是她的丈夫是一個官員,不懂得感情,和她很少有感情交流,精神上這個安娜非常痛苦,這個時候他結識了另外一個男人,是個貴族青年,這個人其實只是玩弄她,根本沒有投入真情,她把全部心都給他了,最後當她知道真相之後,決定自殺,摘錄這一段就是她卧軌自殺的情況:

「到那裡去!」她自言自語,望著投到布滿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陰影,「我到哪裡去,投到正中間」,我要懲罰他,擺脫所有的人和我自己。」

她想倒在和她拉平了的第一輛車廂的車輪中間。但是她因為從胳膊上往下取小紅皮包而耽擱了,已經太晚了……她目不轉睛地盯著開過來的第二節車廂的車輪……她就拋掉紅皮包,縮著脖子,兩手扶著地投到車廂下面,她微微地動了一動,好像準備馬上又站起來一樣,撲通跪下去了……她想站起身來,從她的背上碾過去了……

安娜從最初追求愛情的美好,最後到對愛情全部失望,然後去卧軌自殺,這個人物形象蘊含了作家很多思考,對俄羅斯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失望。他當時描寫的這個情況和我們今天,我們中國很多情況有點近似,就是人們都很難再相信愛情,都覺得婚姻很危險,甚至有些人不願意結婚。我們從這個人物身上甚至能想到今天中國社會的情況,所以一個好的人物形象,會一直活在我們讀者心中,他會持久的給你精神上的滋養,讓你不斷去認識,去思考人生。

第四,讀小說可以從作家使用的敘述方式,去發現人的智力的奇妙和藝術創造的美妙。

敘述方式有很多種,作家的創造力,除了使用語言的不同,寫人物的不同,還有就是敘述方式上的創造,從這個敘述方式上可以發現人的智力是多麼奇妙,藝術創造是多麼的美妙。

我們舉個例子,秘魯作家略薩的《潘達雷昂上尉和勞軍女郎》,這部小說裡面把場景很快的變換,不像我們中國的小說一個場景能說很多,讀者都是在一個場景里,他這個不是。我們看一下。他把很多場景都列在一塊兒,這麼幾段話其實是好幾個場景:

……「每天都有不少的通報、控告信,像炸彈一樣向我們飛來,」維多利亞將軍搔著下巴上的鬍子,「連最偏僻的小鎮都派了代表團來抗議。」

「您的士兵在姦汙我們的婦女,」派瓦·魯努伊市長手裡揉著帽子,聲音也變了,「幾個月以前,我的一個弟妹被糟蹋了,上星期本人的妻子也險遭侮辱。」

「士兵並非鄙人的,乃屬國家。」維多利亞將軍做了一個安撫的手勢,「冷靜,請你冷靜點,市長先生。本軍對您弟妹的外遇深表遺憾,併當儘力予以賠償。」

「怎麼,現在把強姦成為外遇了?」貝爾特蘭神甫感到迷惑不解,「嗬,其實就是這麼回事。」

……

這種敘述方式是略薩的創造,他的書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非常推崇,包括在中國這本書剛翻譯過來,很多讀者搶著買。過去稱他為略薩式結構主義大家,他在結構上特別講究,這種敘述,場面變化非常快,就像電影蒙太奇那種剪接,一個場景和另一個場景很快銜接在一起,一下分不清他是在哪個場景說的,這是一種敘述方式。

我們看莫言的敘述方式,《狼》:

那匹狼偷拍了我家那頭肥豬的照片。我知道它會拿到橋頭的照相館去沖印,就提前去了那裡,躲在門後等待著。我家的狗也跟著我,蹲在我的身旁。上午十點來鍾,狼來了。它變成了一個白臉的中年男子,穿著一套洗得發了白的藍色咔嘰布中山服,衣袖上還沾著一些粉筆末子,像是一個中學裡的數學老師。我知道它是狼。它俯身在櫃檯前,從懷裡摸出膠捲,剛要遞給營業員。我的狗衝上去,對準它的屁股咬了一口。它大叫一聲,聲音很凄厲。它的尾巴在褲子裡邊膨脹開來,但隨即就平復了。我於是知道它已經道行很深,能夠在瞬間穩住心神。我的狗鬆開口就跑了。我一個箭步衝上去將膠捲奪了過來。櫃檯後的營業員打抱不平地說:「你這個人,怎麼這樣霸道?」……

莫言是這樣講狼的,他把狼變成人的講法,敘述起來特別有味道。

我們再看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

看呀,我是一款22K的奧斯曼蘇丹金幣,身上有著世界的保護神蘇丹陛下的璽印,今天,葬禮之後,在這間充滿哀傷的漂亮咖啡館裡,蘇丹大師手下的大師鸛鳥,大半夜裡剛完成了一副我的圖畫,還沒給我抹一層薄金,不過抹上薄金之後的樣子你們可以自己去想像了。我的畫像在這裡,而我的真身則是在你們親愛的弟兄、知名細密畫家鸛鳥的錢包里……

他把金幣變成一個人來敘述,這種敘述方式在中國過去也沒有,這種是帕慕克的創造,帕慕克是土耳其作家,前幾年我去土耳其的時候見到了他的嫂子,他嫂子對帕慕克並不怎麼樣,他嫂子說他出國了,帕慕克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作家,他的敘述方式多變。

在美國,2012年的人口統計是3.14億人,閱讀人口大約是2億。在我們中國,有時間有能力自願進行紙質書籍閱讀的成年人口在8千萬和1億之間,不過我們也不必緊張。因為我們國家的網路很發達,現在我國的5.13億網民中,文學網民就達2.27億,其中有2千萬人上網寫作,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經文學網站註冊的寫手高達200萬人。我們中國文學作品的量是非常大的,其實閱讀的人也非常多,傳統的紙質閱讀雖然不多,但是網路上的閱讀非常大,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追求精神財富和精神享受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相信,在我國家願意閱讀和信賞文學作品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懂文學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的。這也是我們國家人口素質增加的重要方面。

——周大新 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少將軍銜,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全軍文學界高級職稱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茅盾文學獎得主。


推薦閱讀:

思維中的兩道閃電,會擊中同一個地方嗎
你走了那麼遠的路
《不滅龍帝》好看啊,有什麼其他書推薦么?
先秦文學史講義(全)
【前哨文學】月到中秋(外兩首)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