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的宗教格局猜想丨楊鵬

請識別二維碼,收聽楊鵬新國學

啟與示●原創首發

喜歡就點擊上方「啟與示」關注並置頂

感知信仰的力量

中國未來的宗教格局猜想

文/楊鵬

(7月15日,我在香柏沙龍做了一個關於中國未來宗教格局的分析報告,分享了以下觀點。根據講座記錄,略作擴充。)

人類約70億人中,基督徒約22億,穆斯林約16億,印度教近10億,佛教徒約3.7億。這是幾個人數最多的宗教。還有猶太教、日本神道教等人數相對較少的宗教。

這些宗教中,表現出極強的普世力量的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神道教等都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因此有一定民族邊界,屬於民族性宗教,對中國不會產生多少影響。

伊斯蘭教在世界其他國家表現出超種族、超民族的特徵,但在中國,卻因為生活習慣禁忌等方面內容,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性邊界,主體在十個少數民族中。如果沒有一些超民族性的宗教變革,例如超越食物和服裝限制問題,就難以成為中國主要人口的信仰選擇。

佛教在東亞和東南亞一帶超越民族,在西方也有一定發展,但總的來說,相比起進取性極強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佛教缺少較強的全球擴散性力量。

目前,全球範圍內,穆斯林人數增長最快。專家預測,如果維持目前的出生率,估計在2050年前後穆斯林人數將超過基督徒。從世界範圍看,最大的宗教競爭會發生在兩大具有普世特徵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

一般來說,當一個宗教與一個民族的歷史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多數民眾很難在短期內(如半個世紀內)徹底轉變宗教信仰,如同多數基督徒很難改宗去信伊斯蘭教,多數穆斯林也很難改宗去信基督教。

從世界宗教格局看,最有可能在短期內改變人類宗教格局的,就是中國。因為中國多數人口處於宗教信仰待定狀態。中國人未來的宗教選擇,將深刻改變人類各大宗教的力量對比狀態,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的宗教格局。

中國傳統儒釋道中,儒家無彼岸世界,缺神聖彼岸世界力量。雖然近現代皆有儒家學者倡導儒教,但一是原始儒家在這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宋明以來的新儒家離開了原始儒家本有的上帝上天信仰,完全走向了神聖上天崇拜的對立面,在形而上層面成了道家之理和儒家之心的俘虜。

就構建宗教性的儒教這一問題,儒家學者內部就吵成一團,難以形成合力。目前儒家學者內部,更多是對儒教派的圍攻。學者范亞峰對我說:「你出版的《上帝在中國源流考》,似乎不是出於救儒家的目標,但卻揭示了儒家本有的信仰之魂,其實正是儒家有可能自救的根子,但好像今天的儒生們似乎完全不明白。」

昊天上帝又稱皇天、上帝、皇天上帝、皇皇上帝、天帝等,主宰天地宇宙的神,儒教最高神,代表天或者等同於天,是華夏曆代國家正統祭祀的最高神。

佛教有彼岸世界,針對個人的彼岸世界,如佛經中大量對種種佛國極樂世界的描述。佛教哲學本來就是出世哲學,通過修鍊成佛以跳出生死輪迴苦海,針對的是個人解脫,與現實本質上無掛礙。這在一個公共領域被朝廷壟斷的世界中,成了政治上最安全的個人化、私人化宗教,在中國民間有深厚的傳統。

被朝廷官方控制下的佛教,有如此多的腐敗案例,但在民間仍有相當的空間,這與佛教文獻中豐富的彼岸世界描述有關。今天的佛教似乎還找到了一條捷徑,嘴上講科學規律,膝蓋跪神佛菩薩,以科學話語來包裹眾人偶像崇拜的實質。

因為著眼個人生死,佛祖釋迦牟尼確實充滿智慧,所以佛教本有生長潛力,但由於現實中與官方關係密切成為體制內宗教,精神不獨立無尊嚴,所以出現有活力的新佛教的可能性不大。對宗教精神生長來說,權力的恩賜式干預有時是毒藥,是毒唇之吻。

台灣和南韓的宗教格局說明,長期來看,追求政治上低風險,公共責任上少承擔的信仰,仍是民眾的重要取向。對那些比較關心個人生死,而不太願操心社會問題的人,新佛教仍會佔有相當的空間。

道教會怎麼樣?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受佛教刺激後的產物,算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最初是公共性的,東漢末年張角的太平道和張魯的五斗米道,皆不迴避掌握現實政權建立更好世界,這使得以後的朝廷對道教嚴加防範,儒家士大夫也因此不斷妖魔化道教,使妖道概念得以流行,終於把道教逼上了個人成仙的個體化道路。

佛教之成佛,道教之成仙,皆無關政治正義,無關世界的改造,無關乎集體行動。如同佛教有眾佛的彼岸世界,道教發展出眾仙的彼岸世界。但道教可憐的是,在佛道之爭中,吳承恩挺佛的《西遊記》解構了道教的神聖性。有《西遊記》在,以道教為旗號的宗教難取得神聖精神地位,也因此缺少公眾動員力量。使得近年來,即便是道教本質的一些氣功新教,也只好用佛教術語的面目出現。

道教的哲學依託,道家的思想有可能為新道教指出一條路,這就是以虛無包容一切,發揚中國人求同存異和稀泥的心態,認定海納百川萬教歸一,在人類宗教的共同點上站立,如近代類似巴哈伊教的中國一貫道傳統的再升華。

中國人習慣這種萬化歸一的雄心壯志,但萬化歸一,似乎只有上帝才能做得到。人類宗教是可能愈來愈走向大同,但這是以哪個宗教為基礎的大同?以信仰什麼為基礎的大同?道家哲學是宏闊的,但道教不是道家,哲學不是宗教,傳統道教那個雜神小水溝,豈能裝下大海之水?道教能裝下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瘋子才能想像。

道教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合稱,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天三清境的最高尊神。

從中國儒道傳統中,生長出具有普世性擴張力量的宗教,目前看不到可能性。就算是從中形成類似印度教、神道教那樣的具有自我防守能力的宗教,似乎也極為困難。先天不足四字,壓住了這些可能性。百年的自我破壞,斷了血脈氣息。基於這種判斷,從世界範圍看,宗教競爭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這兩大普世宗教的競爭。傳統儒道難有參賽資格。從中國內部看,未來就是基督教與佛教的競爭,神性本已支離破碎的儒道也不堪一擊。從淵源上看,基督教與佛教皆非本土傳統的產物。

基督教有彼岸世界,集體性的彼岸世界,神聖天國,而且彼岸世界將與現實世界會最終合一。未來中國的宗教格局,將以公共性的基督教和個人性的佛教為主要宗教。原有儒家、道家思想元素會以各種方式融入中國基督教和佛教之中。

改革開放以來,在民間基督教大發展的情況下,儒門道門冷落,而各佛教寺廟也日漸香火旺盛。從年齡結構和受教育程度看,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人,更多偏向基督教。基督教的優勢表現在幾點:一是有神聖共同體,孤獨分散的個人有了上帝信仰精神共同體。二是平等尊嚴,人人皆為上帝之子,人人皆為上帝之下平等神聖的選民。三是公共性,吸引厭惡特權腐敗關心國家社會命運的人。四是現代性,基督教新教是唯一一個完成了現代性轉型的宗教,與文明發達的自由秩序相通。五是善惡是非清晰,人們對無善無惡觀念,對邪惡的縱容已心生厭惡,是非觀念混亂時代的道德重建需要懲惡揚善。更根本的是,閱讀《聖經》和祈禱時,會體會到神聖大能量的流動。這些特點對於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人很有吸引力。

還有一個因素,台灣和南韓的經驗說明,社會轉型前被官方籠養的宗教,社會轉型後將轉入弱勢,而社會轉型前被官方壓迫,或被邊緣的宗教,社會轉型後將轉為強勢。

基於這些考慮,中國未來的宗教格局,將更像南韓而非台灣,基督教新教將成為主導性宗教,佛教成為第二大宗教。中國毫無疑問會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但中國的基督教,將會被深刻地中國化。

美國基督教會的議題、佈道及組織方式,與中國基督教會差異很大。美國教會是一種平靜的生活方式,中國教會內部甚至教會之間,各種觀念及組織競爭有如戰爭狀態,這是壓力與活力的表現,未來將會爭出幾個重要的中華基督教教派。

基督教在美國以新教為主(美國新教也有數百教派),在拉美以天主教為主,在俄羅斯成為東正教,在中國會發展出些什麼樣的基督教?中國基督教化的過程,也將是基督教中國化的過程。

基督教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世界基督教得到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再滋養,中國將成為世界基督教的一大新中心,世界基督教將因中國人進入聖約而壯大。這既會深刻影響中國的未來,也會深刻影響世界宗教格局。

中國幾千年未有之精神變局,正在我們眼前發生,正在我們靈魂中行進。幸甚,生活在這麼一個宏大變革的時代!

讚賞作者

註:本文系啟與示原創首發,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授權轉載請聯繫:13520557294。


推薦閱讀:

強光中∣中國人究竟有沒有「原罪」意識?
中國「剩(聖)女」
復旦教授震撼講述:中國人,你對今天的國家了解多少?(深度好文,強烈推薦)
手握古錢幣觸摸中國歷史脈搏
¥100萬中外都能買啥房?————————▲483《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2

TAG:中國 | 未來 | 宗教 | 格局 | 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