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蹲」,要看你適不適合 老人總蹲著幹活 膝關節傷了

核心提示

近日,一個在平時生活中最常見的下蹲動作被譽為「亞洲蹲」,刷遍朋友圈,看到的人都忍不住下蹲,看看自己是否能做這個動作。家住邗江區某鎮的65歲周奶奶(化名)因為總愛做這個動作,出現了膝關節退變、增生、關節腔積液。市二院(惠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郭文彤表示,「亞洲蹲」是雙腳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踝,雙膝分開,適用於年輕人短時間鍛煉,若長時間,特別是中老年人總是保持這種姿勢,則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亞洲蹲」刷遍朋友圈

做得正確適當可以健身

刷遍朋友圈的一張照片,是明星劉德華和井柏然在舞台上的一張深蹲照。在外國網站上有「為什麼只有亞洲人能做亞洲蹲」的提問,根據一項調查稱,只有13.5%的美國人可做到「亞洲蹲」,而其中不是美籍亞裔就是瑜伽狂。

很多國外網友認為,歐美人普遍身材太壯腿太長,導致他們下蹲不靈活,網上有許多外國人完全下蹲跌倒的圖片。不過,經過訓練,大部分外國人還是能夠很輕鬆「亞洲蹲」的。在國外健身論壇上,「亞洲蹲」成為一種能夠舒筋活絡、減肥塑形的潮流方式。

所謂「亞洲蹲」,其實並沒多懸乎,就是劉德華和井柏然在舞台上深深一蹲。郭文彤解釋,就是雙腳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踝,雙膝分開,「也是不少中國人喜歡的如廁姿勢。」

從鍛煉身體角度而言,正確的下蹲姿勢對身體健康確有好處。郭文彤表示,比如辦公室一族,長期久坐頸椎始終保持一個曲度,腿部也很累,可在工作間隙做下蹲動作活動關節、放鬆肌肉、提高平衡能力、促進血液循環。

「有針對性地做下蹲鍛煉,可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進而促進速度、爆發力、耐力的提升。另外,對大腿、小腿、腰腹等肌群都有鍛煉作用,可增加髖、膝、踝的靈活性和對稱性。特別對是年輕的肥胖女性,可以鍛煉臀部肌肉的力量。」

長時間無度「亞洲蹲」

會引起膝關節損傷

儘管如此,也有許多人並不適合下蹲及長時間的「亞洲蹲」。在門診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因為長期總是下蹲出現膝關節損傷的中老年人。

家住邗江某鎮的周奶奶,今年65歲,身材比較瘦削,是一個閑不住的勤快人。她每天除了一大家子的家務活,還要在田裡忙活。無論是在家裡揀菜、洗衣服,還是在田裡種菜、除草,她都喜歡蹲著忙乎。「從小到大、到老,都是這麼幹活的,也沒覺得難受,可最近這兩年就覺得這個腿老疼。」

前不久,周奶奶的女兒帶其去醫院檢查腿部。「病人是膝關節損傷,有明顯的退變、增生、腫痛、關節腔積液等癥狀。」郭文彤表示,這是因為病人下蹲時膝蓋彎曲,負荷增加,長時間或頻繁蹲起會磨損膝蓋,引起膝關節疼痛,形成骨性關節炎。

不僅如此,不少人久蹲後起身時還會扭到腰。「患有膝、髖、踝關節損傷或腰椎間盤突出、腰背疼痛的人群,都易出現這一問題。」

市友好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斌則認為,從人體生理角度來說,「亞洲蹲」雖然有利於排便,但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患有「三高」等慢性病的人會面臨安全風險。他表示,老年人特別「三高」的老人,能不蹲最好不蹲。「久蹲之後突然起身是老人活動大忌,因為這會導致血壓大幅波動,引發意外的情況並不鮮見。」

通訊員凌紅蔣敏記者張慶萍

醫生提醒

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

選擇適合「蹲」方式

「深深的『亞洲蹲』不適用於所有人,」郭文彤表示,在平時鍛煉、勞作中,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採取一些全蹲、半蹲、靠牆蹲等方式,來鍛煉身體,舒緩壓力。

全蹲對腰腿韌帶的拉伸要求較高,對踝、膝、髖關節的影響較大,而對肌肉靜態張力的要求較低。這種方式適合久坐的人作為間歇鍛煉,活動身體,但應注意保持一定的下蹲速度。

半蹲與扎馬步類似,對大腿和臀部肌肉影響較大,是鍛煉股四頭肌的好方法。做完膝關節手術或處於關節康復期的患者,可選擇半蹲作為恢復性練習。

深蹲比半蹲要深,接近於全蹲,腿上用勁兒較大。通常適合中青年人在久站或久坐後感覺勞累時練習。

靠牆蹲下蹲時,如膝蓋超過腳尖,會給膝蓋帶來較大壓力,但膝不過腳尖的下蹲姿勢並不容易做到,特別是全蹲時。此時,背靠牆蹲就成為最佳選擇,可對身體起到保護作用。

專家表示,無論採用哪種鍛煉方式,都應考慮頻率和強度,以防過度。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有所控制。


推薦閱讀:

一個碾壓全歐美的動作——亞洲蹲
據說 「亞洲蹲」 突然就在美國火了,人人競相刻苦練習,這是為什麼?

TAG:亞洲 | 關節 | 亞洲蹲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