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歲月里的美好
不忘歲月里的美好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是三毛說的一段話。生活中,在花開花落的瞬間,在雲捲雲舒的剎那,只要我們留意身邊的紅塵枝蔓,細心品味生活的浮塵過往,一定就會發現,歲月里原來有這麼多的美好。 入秋以來,經常會看見鄰家夫妻,一人牽著孩子的一隻手,在小區花園裡數著落葉,與孩子一起嬉鬧。我喜歡這樣的溫馨畫面,不必良辰美景,不必鮮衣怒馬,有愛就好。 「美好」,小時侯覺得是個神聖的辭彙,就像童話世界般飄渺。長大以後發現,這是兩個很簡單的字眼,它一直流連在生活中,陪著四季光陰,伴著我們成長。 人生,每段經歷都值得珍惜;歲月,每個季節都有鮮花綻放。時間會飄遠,記憶會流逝,可經歷過的美好,就像一枝枝花,插在光陰的花瓶里,養成一壺春色,始終忘記不了。 隻身塵世,伴著流水和落花,一顆心,總是被歲月里的那些美好環繞。它們會在光陰中悄悄放大,在我的心裡發芽,並腌製成一壇壇老光陰,日久彌香。 長路寂寂,終需一些正能量來支撐,便記住了歷史上的那些美好。我一直為老祖宗的聰明才智讚歎,為手工刺繡的精巧折服,為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驕傲。 我喜歡去博物館,那裡有青銅的鼎,有青花的瓷,有太多美艷的無價之寶。也喜歡看中國畫展,那裡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有郎世寧的《百駿圖》,有很多價值連城的美畫。我喜歡舊的瓷碗,隨身戴了很久的玉,還有門前乘涼的老樹,覺得都是曠世的美好。 也許滄桑久了,總對時光有一份期望。每年都盼著傳統節日,覺得既是民俗,也是文化。什麼端午、中秋、重陽、春節、元宵……並非一定為了飫甘饜肥,只是用美好滋養時光。記得從前端午包粽子,中秋舂糍粑,春節包湯圓,家家都一樣。可現在這個時代,徘徊在經歷和丟棄間,許多美好已經不在。難怪如今許多人,喜歡到鄉下去過年,因為那裡還有古色古香的年夜飯,有燃放鞭炮後的淡淡硝煙,有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大多住在大院里,少則三、五家,多則十幾甚至數十家。大院人多,老老少少在一起,若即若離的生活著,陪你憂傷,陪你歡暢。到了吃飯時,經常也是坐在院子里,邊吃邊聊。幾兩陽光佐酒,半盞茶香飲涼,所有的風景,都在院子里凡來塵往,遇見稀罕吃的,互相也會亮一亮、嘗一嘗。誰家有事出去,也不用鎖門,告訴大媽大嬸一聲就好。那時的我們,一粥一飯,一窗一月,沒有蕩氣迴腸,卻能阻擋一切寒涼。那時的我們,大家總是一起搗拾柴米油鹽,一起相知相惜,一起寒來暑往。 現在我們住在小區里、公寓房,大門不再向外人敞開,連窗戶都罩上鋼筋鐵鏈。樓上樓下的人,三年五載不認識,司空見慣。當鄰里之間不串門了,一個個把自己裝到套子里了;當生活空間越來越小,誰也不認識誰家的軒窗了,此時,還能有多少美妙的生活樂章? 曾經喜歡一部電視劇叫《金婚》,或許也是喜歡那個年代的好。那時兩個人談戀愛,推著一輛自行車,漫步在飄滿金黃葉子的林間,邊走邊聊。那些年的愛情很平淡,卻有著平凡的溫暖;那些年的愛情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兩個人的愛,卻始終情意綿長。 現在,年輕女孩喜歡的是豪車,是豪宅,貪慾後面的愛,往往是很難久長。當婚姻已經物質化時,離婚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剩下來的婚姻,培養的也不是愛情,而只是習慣了。 時常想,要走過多遠的路,才能把一顆心妥貼在素白時光上。記得那些飢餓的年月,人們不大會想到營養,可天天大魚大肉時,卻往往想吃一些粗糧。突然覺得,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不是歲月無情,也不是流年似水,而是光陰深處的許多美好不在了。 獨倚歲月的軒窗,回首,繁華終是虛枉一場。而妥貼於心的,依然是記憶中的那些溫暖,是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它們是人間煙火,是柴米油鹽,美的恰到好處,不張不揚。 覺得,時光終是溫柔待我,贈我花,贈我陽光。如果一場風景定格在眼中,那就把它泊在心上。歲月讓我懂得了,人生流年中,光陰,總是因愛而溫馨,日月,總是因情而不老。
※春光靜美 歲月馨香
※精妙話語:細品歲月靜好
※夜讀 | 攜起歲月之靜好,潑灑文字之溫馨
※青蔥歲月<第2季>
※若歲月靜好,那就頤養身心;若時光陰暗,那就多些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