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 《道德經》與丹道修鍊漫談 (1)

(陳全林老師 禪畫作品 鏡心-992)

2004年夏天,我被白雲觀道教進修學院的崔理明道長請去給全國來此進修的數十名道長講過三次課,第一次講「《道德經》與丹道修鍊」。當年我在社會上公開講過《道德經》全本,在白雲觀講課的內容收錄到當時講《道德經》的講義《金丹真源》里了。

2008年這本講義經過修訂後以《道德經真義》之名由團結出版社出版。我在白雲觀關於「《道德經》與修鍊」的講課內容修訂後做了《道德經真義》的前言(微信公眾號:陳全林)。今亦收錄於《講道記》,即是下文。當年在白雲觀講道的精華依然保留著。

一、我講《道德經》的方法

前人贊老子之聯曰:

為儒釋道之師,八十化中分廣教;

立天地人之法,五千言內貫通經。

(一)、我註解《道德經》的原則

這次講《道德經》,實在說,誠惶誠恐。2000多年來,注此經的書多人亦多,我則要另闢蹊徑。首先,我已在古丹書中找到了一千多首從《道德經》中演化出的丹訣,這些詩要安排到講解《道德經》的行文中,工程量很大。我不得不這樣,這是本書的特色,也是「《道德經》是金丹聖典」的重要論據,以訣解經,通過講訣而發揮經文的修真大意,通過講經闡述口訣的修鍊意義,同時避免了注者的曲解與妄言。

這上千首詩僅是我從身邊有限的書籍中找出的,雖未能通讀《道藏》、《續道藏》、《藏外道書》以及《全唐詩》、《全宋詞》以找到更多從《道德經》化解的丹訣、詩詞,但我讀過不少古詩的選本和丹經丹訣,前後讀的遊仙詩、玄理詩、丹訣詩、文人詩幾近五千首,從中尋找我所需要的與《道德經》相關的資料。

我在闡發《道德經》中修鍊的理法時,不但對《道德經》的原文闡發,而且在對所引詩文的講解中吐露心法,讓我們的精神與歷代真人互動,一起超越時空,共同探討《道德經》中的修真奧秘。

作為修鍊的聖典,《道德經》一定要融化到我們的生命中、生活中、修行中、悟證中,這樣才能體驗、感受到此經的偉大力量。讀者對我所引用的詩詞、對聯乃至典故、仙傳一定要認真讀、認真悟,這是古代聖真悟證《道德經》的結晶,是真正的口訣與道果,能指導您修行。

《道德經》是體,詩訣是用,仙傳、典故是相。這是《道德經真義》的核心。我為什麼會引用近千首詩詞來講《道德經》要旨呢?主要是詩中藏訣,詩中蘊理,詩中隱法,詩中含道,詩中有境。能在學習《道德經》文本的同時還能領略古代各道派丹訣的精華,並與仙傳一起品讀,這對想真心學道的人,是重要的、方便的、一舉多得的事情。南宋·陳泥丸真人詩云:

若未逢師且看詩,詩中藏訣好修持。

雖然不到蓬萊地,也得人間死較遲。

讀者將詩訣與《道德經》原文相對應看,就會明白《道德經》的修真玄旨,能體悟詩訣的指導價值,同時還能看到《道德經》對歷代真人的真實影響。南宗五祖白玉蟾說:「嘆古人六十四歲將謂休,得先聖八十一章來受用。」這八十一章即《道德經》,白玉蟾晚年用功於此經,為之作注,得金丹大成。

關於《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以為哲學書,有以為兵書,有以為謀略書,有以為君王治世之書,有以為是道書。興南子以為此書之要妙在於:「依人道而修仙道,修仙道而通天道。」

人道修則內聖外王以濟世立功,如古之張良、諸葛亮、漢文帝、唐太宗。仙道成則出有入無而度眾化物,如魏伯陽、呂洞賓、張伯端、張三丰。我注講《道德經》則立足人道,闡發仙道,以應天道。執兩用中,「兩」是人道與天道,「中」是仙道。仙道之事乃金丹大道。清·劉一明《修真訣》云:

《道德》究為神仙傳,總是知一萬法滅。

平平常常最簡易,淡淡泊泊莫多說。

古道不興久矣,不得不多說。興南子註解此經,有「十二不」原則。即:一不離性命而論道一切聖賢之道,不出性命二字。《道德經》中雖無「金丹」、「性命」等字,但其理且是指導世人修鍊金丹性命的要旨。「性命」二字及其理在《莊子》中多論,如《莊子·天運》中老子就講到「安其性命」。《莊子·天地》中說聖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這是長生久視而成仙的道家早期之說。

道家丹道又稱為「性命學」、「仙學」。如《悟真篇》云:「老釋以性命學教人修種以逃生死。」「老」指老子,「釋」指釋迦牟尼,「種」指人的靈性。清·柳華陽《慧命經》云:「蓋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鍊,莫如歸一。」

清·劉一明《通關文·嫉妒關》云:「夫修真者,修性命也。性命二字,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不論富貴、貧賤、賢愚、高低,誰個無性命?既人人有性命,則知大道為公共之物,人人可以明大道,人人可以作仙佛,是在信心志士自修自證耳。」《道德經》蘊藏傳承數千年的性命歸一之道。

二不離聖賢而論道金丹大道、老子之道都是聖賢之道,上則探天地萬物的生化本源,中則究治世安民的富國之策,下則論養生延壽的衛生之術。仙道是上通天道,中應王道,下合人道的超越之道,也是古今聖真們傳承的生命哲學。《呂祖三尼醫世說述》云:「釋見性而度命,道成性而復命。」「性命之外無道,性命之外無教。」這是對道與性命、性命與教的最好概括。

三不離仙道而論道歷代有許多真人終生抱住《道德經》以修仙,最終成功了,魏伯陽、呂洞賓、張紫陽、王重陽、張三丰無不如此。本書融合仙傳、丹訣闡發其理。《漢書·藝文志》中班固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於其外者也。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如何保性命之真而超越生死?中國仙道前輩發明了丹道修鍊術。在漢代,丹法已在一些修道者中廣為傳播,不論外丹還是內丹,皆是「保性命之真」的手段。

四不離靈性而論道道學的核心是探究天地萬物的生成與人的關係,認為人的靈性來自宇宙萬有的本源——道。不探究人的靈性,不足以論仙道,不足以談丹法。古代聖真的丹法,不論人元(清修、雙修)、天元、地元,無一能超出「神修」的範圍,神修丹法的核心是啟動人的靈性元神修鍊,這恰恰是天地人三元丹法的本質。神修丹法認為成道的過程中離不開歷代已成道者的引度,丹士與真人互動,才能真正成道,這種「互動」有隱有顯,歷代仙傳中述之甚明,這也是人的靈性與靈性的互動。

五不離聖典而論道金丹大道的最高聖典是《道德經》,此外,有《陰符經》、《內經》、《莊子》、《周易》、《參同契》、《黃庭經》、《悟真篇》等等,不能離經論道,忘聖言丹,否則,必是門外人語,不足語丹道。要認真學習《道德經》,重新認識我們的祖先及祖先留給我們的經典。道可在經籍中求之、悟之、明之、得之。

六不離丹訣而論道《道德經》傳天地人三才之道,金丹的修鍊不離天人合一。歷代的丹道口訣在很多意義上是對《道德經》的發揮。《大成捷要》中說:「《道德經》兼三元而論丹道。」天元神丹、地元靈丹、人元金丹,合三才之道。

僅我在平時的讀書中就找到了古代一些著名丹家從《道德經》中引化的詩訣千餘首,更不用說全部《道藏》之中所藏的《道德經》修仙詩訣,不能忽視這一文化現象,其中必定隱藏著人天之秘、金丹之訣,絕不是古人牽強附會之談。

七不離世塵而論道《道德經》中有許多內容講經世致用、治國用兵、治理天下,修道的人,不能離開人間的世情而論道,人道與仙道之理相通,不明人道、世道,焉能明天道、仙道?這是環環相扣的超巨系統,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所以道家講「和光同塵」,講「道上有功,人間有行」。

八不離人倫而論道許多人以為修鍊金丹要離人倫,非也。《道德經》講了許多人倫之理,如「修之於身」、「修之於鄉」的道德教化;「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處世之道;不爭、處下的人生法則,都不出「人倫」之用。不要以為修仙道就隱避道觀山林,張伯端說:「須知大隱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靜孤。」「志士若能修鍊,何妨在市居朝。」(《悟真篇》)

人道是仙道的基礎,仙道是人道的升華。生活中我見過許多修鍊者,失德於人倫,割愛於親眷,離群索居,性格怪僻。有位女士為修道而離婚,出家十年,結果,自己的孩子因抑鬱而得了精神分裂症,這不是真正的仙道精神。

九不離神氣而論道金丹的修鍊,以神氣為根,神氣於人是生命之本,於萬物是生化之資,是人類與萬物演化發展的原始能量。《道德經》講「神得一以靈」、「沖氣以為和」、「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則丹道藥物之「精、氣、神」都具備了。什麼是「一」?

丹道家把它稱為「先天一氣」,而「和」是丹道修鍊之採藥的關鍵技術與境界,如《悟真篇》說「只因火力調和後,種得黃牙漸長成」、「調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不論清修還是雙修,沒有「調和」,內不能得自家神氣,外不能得彼家「真種」,就談不上修鍊了。「和」是丹道之火候,修鍊中的「朘作,精之至也」,被稱為「活子時」,是先天生命能增長的體現。

《道德經》第六章講到的「玄牝」,丹道家又稱之為「玄關」,這樣,內丹學中講的三秘「藥物、火候、玄關」都有了,「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虛而不曲,動而愈出」,傳吐納呼吸之道;「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論導引行氣之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述靜功之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立修心之則;「深根固蒂,長生久視」,開仙道之門,能說《道德經》與丹道修鍊無關嗎?

十不離萬象而論道依道家的說法,道乃萬物之本源,道普遍存在於萬物中,當然,於萬物萬象中就可見道。在某種意義上丹功的修鍊有境界、無功法,後人學的功法都是真人修鍊中境象的外化、具象化、程序化,為的是引人入道,所以,我會針對各種功夫現象而隨章講解。

十一不離道術而論道對道的體驗離不開對道術的修鍊,許多人以為道是玄秘的,如果你修鍊道術,就會發現道可以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中得到驗證。有些人以為《道德經》中缺乏對道術的論述。

其實《道德經》文本中寫道術的地方非常多,如:「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第一章)這裡的「觀」就是道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三章)虛、實、強、弱都是講道術道功的,如何「虛其心」?觀心減欲就是方法;如何「實其腹」?吐納服氣即是。「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

如何「致」,如何「守」?都是道術。「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第五十三章)這「攝生」就是道術,「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是道術道功的神奇境界,乃至就是「奇門遁甲術」的境界。只是這些道術大多隱藏於各類道書中。

十二不離科研而論道當代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成果對研究道學特別是《道德經》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資料和便利的條件。人們發現,前沿物理學的發展道路越來越接近古老的道學和佛學原理,美國的物理學家卡普拉寫過《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一書,暢銷全球,當代學者把「場」、「能量」、「宇宙大爆炸學說」等引入了道學研究中。作為修鍊者或研究道學者,這些前沿科學的發展動向都要了解,本書對此多有涉及。

以上十二個方面很重要。

如果參同禪道,則會有不離禪機而論道、不離空性而論道。這兩點會作為補充。主要是因為,中國禪宗的發展,與中國道學特別是老莊之道、與佛教般若學的結合分不開,而禪學興盛後,對丹道之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到宋代有形成了「性命雙修」的完整金丹內煉體系。

推薦閱讀:

丹道闡真
修行怎麼阻止漏丹?
想真正的學習丹道應該去哪裡拜師呢?各位都是怎麼碰到自己師父的?
文始道法入門005
彈鋏樓丹道武學秘笈

TAG:道德 | 道德經 | 修鍊 | 丹道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