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斗衛星讓解放軍在西太戰力大增

美媒:北斗衛星讓解放軍在西太戰力大增更新時間:2011-8-24 10:38:21 文字大小:大中小 點擊數: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8月18日的報告稱,解放軍海陸空戰力全面發展,特別是其部署於東南沿海的S-300PMU-2地對空導彈和HQ-9防空導彈,再加上防空戰略以及二炮的導彈能力,解放軍已可獲得台海的部分制空權。

  報告稱,過去十年間,在迅速增長的經濟力量的驅使下,大陸向其國防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並積極發展了遠程兵力投射能力以及新一代武器系統,如導彈、潛艇、航母、反衛星武器、隱形戰鬥機以及新型空基與海基運載工具。此外,大陸一直都試圖在亞太地區,構建「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

衛星定位導航

  第二炮兵部隊

  美智庫文章稱,解放軍一直在積極研發並部署新型短程導彈、中程導彈、洲際導彈以及巡航導彈。而且,它還在繼續提高其導彈的精確性,以及突破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目前,解放軍已經沿中國大陸東南部海岸線,部署了1400多枚戰術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具備了對台發動多彈齊射精確打擊的能力。與此同時,為增強自身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解放軍還在繼續開發「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增加新型中程彈道導彈的數量,展現其顯著的導彈打擊能力。

  空中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大陸也在繼續引進高性能戰鬥機與轟炸機,包括殲-10、蘇-27、蘇-30、殲轟-7以及轟-6。而且,它還研發了殲-20隱形戰鬥機。此外,中國大陸一直都在部署預警機與空中加油機,以此增強其在戰場上的環境感知能力,提高空中指揮與控制能力,並且擴大攻擊距離。通過結合S-300PMU-2地空導彈、紅旗-9防空導彈(兩者均部署在東南沿海,可覆蓋整個台灣海峽)、「攻勢防空」戰略以及第二炮兵部隊的導彈力量,解放軍已經具備了奪取台灣海峽部分制空權的能力。

海軍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大陸已經生產部署了新型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隱形快速攻擊艇、核動力潛艇以及柴電潛艇。再加上監視與偵察系統,如偵察衛星、海上巡邏機以及超視距雷達(OTHR),中國大陸現在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水面及水下能力,能夠部分封鎖台灣地區的海上交通線,從而促進其反介入行動。此外,中國大陸目前還在建造航母戰鬥群,意欲強化其藍水行動能力、護航行動以及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

  地面與兩棲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當前,中國大陸正通過研發新型主戰坦克、兩棲坦克以及遠程多管火箭發射器,裝備南京軍區、廣州軍區以及濟南軍區部隊,朝機械化與信息化方向邁進。與新的大型兩棲戰艦結合後,上述軍事裝備有助於提高解放軍的機動性、快速攻擊能力以及登陸行動效力。此外,在必要之時,中國大陸還能夠將兵力投射到有爭議東海與南海的島嶼和島礁上。

  航空航天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已經擁有了60多顆在軌衛星,用于軍事導航與定位、科學研究、氣象預測以及偵察與通信。其中,有20多顆軍事偵察衛星能夠讓中國大陸全天候掌握台灣地區以及其他地區國家的軍事動態。此外,已部署的「北斗」定位與通信衛星,已經讓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具備了初始定位與全球通信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北京精確制導武器的精確性。

  網路及電子戰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大陸已經設立了一支「網路部隊」和幾個信息戰中心,它們專門負責發展計算機病毒以及網路技術。通過整合軍事及民間資源、吸收民間網路與信息技術精英,中國大陸網路戰能力得以大幅增強。在電子戰方面,解放軍裝備了新型通信干擾器,部署了遠程干擾器、不同類型的反輻射無人機以及反輻射導彈。因此,解放軍已經獲得了軟殺傷電子中斷能力以及硬殺傷電子破壞能力。

  美智庫文章稱,通過結合使用諸如偵察衛星、超視距雷達、預警機、海上巡邏機、無人機等監控與偵察設備,以及採取電子支持措施,解放軍能夠對台灣地區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視,並且還將能夠有效掌握台灣武裝部隊的部署和軍事動態。解放軍已經大幅擴展了其新型艦船及飛機的作戰範圍,並且解放軍海軍還在繼續增強其跨地區遠程巡航訓練能力。再加上岸基遠程反艦和地對空導彈,據估計解放軍現在能夠對台灣地區周圍進行部分空中及海上封鎖,破壞其海上交通線,阻止外國軍隊進入第一島鏈西部水域。此外,一旦部署其航母戰鬥群,解放軍將擁有更強的能力來封鎖台海地區。 美智庫文章稱,通過提高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精確性及有效性、繼續部署精確制導武器、反輻射武器、遠程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解放軍已經大幅增強了其聯合攻擊火力。此外,解放軍還能針對航行中的艦艇和飛機以及重要政治-軍事-經濟設施發動精確打擊,比如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C4ISR)系統、空軍基地、政府機構與關鍵基礎設施。解放軍還在積極採購新的大型登陸艇和氣墊船,以此提高自身的運輸能力和兵力投射速度。

  美智庫的報告建議,鑒於與大陸在綜合力量及軍事力量方面巨大差距,台灣必須發揮自身的「巧實力」,並且妥善處理華盛頓-北京-台北三者之間的關係。在防禦方面,台北必須以防禦性防禦以及非對稱作戰概念為基礎,積極增強「固若磐石」的武裝部隊,從而可靠地保護自身、阻止戰爭、堅定不移地促進兩岸和平、地區穩定以及自身的繁榮。為此,台北應該維持兩岸互信與穩定,強化自身的防務,需要保持同華盛頓之間的友好關係,增強與華盛頓的軍事交流,敦促華盛頓對台出售先進防禦性武器。台北需要通過促進武裝部隊的志願文化與防務改革,來構建「固若磐石」的防衛力量。這樣做,台北便能完成三大主要防衛任務:保護台灣、阻止敵人的威脅、打退敵人的攻擊。此外,台北還應完善全面防務機制,強化戰略可持續性,增強儲備力量的動員。

  美智庫報告稱,台北絕不會刺激或發動攻擊。不過,它必須擁有保護自身以及在遭受第一擊後反擊敵人的能力。為貫徹「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軍事戰略,台灣地區的武裝部隊必須有效執行如下任務:

  1.防衛固守:台灣地區武裝部隊必須能夠承受敵人的首次攻擊,避免斬首攻擊,做好反擊準備,維持自身作戰能力,從而實現「戰略持續性、戰術果斷性」的目標。

  2.有效嚇阻:台灣地區武裝部隊應該有效提高各軍種武器系統的協調性,增強聯合行動的效力,強化防禦對策能力,確保讓敵人意識到發動入侵的成本與風險,進而理性地放棄任何進行入侵的敵意。

  3、反封鎖:在和平時期,台灣地區武裝部隊需要確保其空域及海域的安全。而在戰爭時期,這支武裝部隊需要調整聯合作戰能力,反擊敵人的封鎖行動,打開空中及海上安全通道,維持與外界的通信,確保政府與社會系統的連續性。 4、聯合阻擊:在敵人發起首輪攻擊後,台灣地區武裝部隊需要利用有利條件,實施防禦對策,攻擊敵人重要的軍事目標,以及在港口集結、登船的兩棲部隊。隨後,台灣地區武裝部隊需要集中精力開展聯合阻擊以及聯合攻擊行動,阻止正在穿越海峽的敵軍並將之殲滅。

我國成功發射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按照原定計劃,經過與地面段的調試,今年10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初始服務。

  5、地面防禦:如果敵軍強制登岸,那麼台灣地區武裝部隊必須使用全面防禦力量,構建深層防禦體系,並且進行多層次的阻擊,從而在敵軍獲得一席之地前,消滅敵人的登陸及空降部隊。

  美智庫報告稱,台灣地區的非對稱戰略是一種思維創新方式。它旨在有效發揮除常規作戰能力之外的其他作戰能力,綜合正規與非正規作戰方法加以靈活運用,發展低成本、高效能、易於組建的非對稱/創新部隊。非對稱戰略的目的在於使台灣地區的力量最大化,之後攻擊敵人的弱點,抑制敵人的作戰能力與行動,從而獲得更多行動自由,實現以巧實力對抗敵人壓倒性力量的目標。

如今提到衛星導航,人們自然會想到GPS,GPS儼然已經成了衛星導航的代名詞。確實,在當前中國的衛星導航定位市場上,GPS的佔有率高達95%以上。面對幾乎被GPS壟斷的民用市場,人們鮮有聽到「北斗」的聲音。

  雖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已經建成10餘年。10年間,相關部門為它的應用推廣下足了功夫。

  中國的老百姓真正開始認識「北斗」應該是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開始的。隨著天崩地裂的震動,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全部被破壞,地震災區瞬間成為了信息孤島。在常規通訊手段失靈的情況下,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為救援部隊緊急配備了一千多台「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終端機。依靠北斗系統的定位和短報文功能,這些終端機迅速在災區織就了一張「天網」。一台台「北斗」終端就是這張天網上的一個個節點,救援隊利用北斗終端機的短報文功能實現了各點位之間以及點位與指揮部之間的信息聯絡。這樣的一張天網在災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蹟。在後來的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災害中,北斗系統也同樣大顯神通,成為廢墟中生命的「守護神」。

  提到「北斗」的應用,首當其衝的是其在軍隊中的應用。我軍建立了基於北斗試驗系統的面向陸軍的戰場和訓練指揮系統。包括戰場精密武器時間同步協調指揮,飛機、火箭的實時位置、軌道的確定等。在武器上應用北斗系統可以提高武器的精度。在實戰應用中,北斗系統也有精彩的表現。在一次清剿一個恐怖訓練營的反恐行動中,由於當地地形複雜,新疆軍區就是憑藉直升機和北斗系統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現在,在許多邊防團中,北斗導航終端也成了邊防官兵身邊必不可少的武器。

  短報文通信,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

 前面我們提到了「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這一如同手機收發簡訊的功能使得衛星導航系統擁有了通信能力,這也正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導航系統最大的區別,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

  我們知道,導航衛星一直在空間發布不間斷的導航信號,我們利用導航終端接收這些信號並進行解算就可以知道我們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利用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知道我在哪裡。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知道我在哪裡,還需要知道你在哪裡。比如在野外遇險的人員,搜救人員需要知道「你在哪裡」才能開展救援工作。利用北斗的雙向通訊功能就能解決知道「你在哪裡」的問題。

  這一功能最成功的應用之一就是海洋漁業上的應用。可以設想,當漁民駕著漁船在移動通訊信號早已無法覆蓋的遠洋區域進行捕撈作業的時候,如果遭遇颱風、漁船被劫持等風險,在茫茫的大海上只知道「我在哪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重要的是要讓救援人員能夠知道「你在哪裡」。北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正可以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傳遞出來從而為救援工作指引方向。同樣利用這一功能,漁政部門可以及時將颱風警報發給所有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洋漁船,讓他們及時回港避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實用的功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南海漁民稱為「千里眼」。

  授時服務,精度可達10納秒

  在金融、電力、電信領域,讓所有的系統、設備有一個統一、精確的時間基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無論是我們的手錶還是電腦上的時間,誤差都非常大。系統時間的誤差對於這些領域來說往往是致命的。

  對銀行系統精確授時的意義,衛星導航領域的權威專家楊元喜院士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假設我們借美國2000億美元,應該在今天零點之前還。如果我們的銀行系統的時間不準確,導致我們在零點零一秒還,多一天的利息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在電力系統,如果電力傳輸設備運行時間不同步,輕則運行設備失控,影響正常傳輸,重則造成整個地區電網癱瘓。

  如果電信系統的時間不同步,那麼老百姓要繳納的電話費將永遠是一筆糊塗賬。

現在銀行、電力、電信系統都已經成功應用了北斗系統,利用「北斗」的授時功能能夠保證它們有一個精確、同步的時間。北斗系統的銣鍾可以提供精度為10納秒(一納秒相當於一秒的10億分之一)的精密授時服務。

  多領域開發,只受想像力的限制

  雖然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功能只有導航、定位、測速、授時,但在各行各業對這些基本功能進行二次開發而產生的應用項目,絕對會讓你眼花繚亂,並感嘆自己想像力的匱乏。

  如果你戴的手錶中裝有導航晶元,利用「北斗」的授時功能,那麼只要你的手錶不壞,你就永遠不需要調準時間;

  如果為老人、小孩配上北斗接收機,就可以準確地知道他們的所處位置,並與公安系統聯網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安全保護;

  在建築施工中,利用北斗系統可以對建築、橋樑施工中的形變進行毫米級、亞毫米級的監控,以防止因變形造成的垮塌事故;

  在森林防火領域,在防火車上裝上具有通信功能的北斗定位接收機,可以引導車輛和消防人員到火點實施救災;

  在地球物理領域,用北斗系統對全球地殼板塊運動進行監測,可發現和預測地震;

  在交通運輸領域,北斗系統將在智能交通、路況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車輛監控和車輛自主導航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農業上,「北斗」的實時精密定位將應用於土地和農田的整理和管理,實現對農田的精密耕作;在漁業上,結合魚群隨著洋流定期洄遊的特點,利用北斗系統的定位可以幫助漁民找到魚群的位置。

  再告訴你這樣一個實例吧,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建設,大壩碾壓機安裝了北斗導航終端,碾得平不平、直不直,碾了多少遍,完全由機器進行控制,保證了大壩的建設質量。

  因此,有人說過這樣一句不無道理的話——衛星導航的應用只受想像力的限制。鏈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斗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

  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對外宣稱的定位精度都為1米,美國的GPS和我國的北斗均為10米,授權用戶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務。美國正在大力研製新一代的衛星導航系統,並宣稱新的系統定位精度將達到令人咂舌的1毫米。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步入空間段加速組網的階段,按照系統建設「三步走」的規劃,到2012年將建成覆蓋亞太地區的區域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建成覆蓋全球能夠為全世界提供導航定位服務的全球系統。


推薦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全集【三】
離婚不離床 是「女性自我解放」的潮流嗎?
解放軍太牛了,27分鐘就搭成887米長江大橋,渡送數千士兵
何萍:馬克思的婦女解放觀及其當代意義

TAG:解放軍 | 解放 | 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