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故事(3)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楊先生的《論語譯註》是這樣斷句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始終覺得這樣斷比較彆扭,不如「人不知而不慍」好一些,不過這是細枝末節,無所謂的事情,重點是對內容的理解。 楊先生的翻譯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對於「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翻譯是非常容易的,可是為什麼人們不了解自己,當時的人會不高興?這才是了解這一章的關鍵之所在。 孔子之所以說這句話,必然當時有一部分因為人們不了解自己而不高興。 古人非常渴望別人了解自己,當然這種渴望現代人也有,那麼古人的渴望了解與我們現在的渴望了解有什麼不同?你是不是在別人不了解你的時候會生氣? 在《論語》中還有幾章這樣的內容,他們分別是: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篇)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篇)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篇)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篇)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篇) 這是《論語》與名有關的章節,我這兒說的名指讓別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的那個名,是聲譽在外的意思。 有人統計過,整部《論語》仁字105個,提到仁的章節有五十幾章。 對春秋時期,在政治來講,仁是禮樂制度的核心,是靈魂,於個人修養而言它是最高標準,這樣關鍵的詞語在《論語》中的比重不過如此,而一個有關別人了解自己與否的話題卻佔了六章,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 要了解古人為什麼看重自己的名,為什麼在乎別人真的了解自己與否,就得先說下禮樂制度這個制度的性質。 為了不把人搞的頭暈,我簡單地說下:禮樂制度是一套賢人性質的政治制度,就是帕拉圖在他的理想國提到的那個制度。只不過帕拉圖的理想國還只是一種構想,而禮樂制度則是中國已經落在現實里的制度。 賢人政治的一個特點就是國家的執政者都是賢人,他們有能力,有道德,能把社會導向美好的未來。 在帕拉圖的理想國里,賢人的本事是天生的,所以他不需要為社會的賢人從哪裡來發愁,他只要坐在家裡設想就行了,根據社會的需要,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賢人,他就可以讓社會有什麼樣的賢人。 但是禮樂制度不行,它沒有這個優勢,它要面對現實。 所以,禮樂制度只能選賢而用之,就是說執政者從社會上選拔賢人來加入執政集團,協助自己治理國家。 請諸位注意,如果你搞懂了禮樂制度的賢人性質,你就搞懂了那個社會事情的一半。 那麼古時候的賢人怎麼選? 如果是今天就好了,大家都有文憑,國君要選人才,大家把文憑往上一遞,國君挨個打開看,北大的,清華的,南大的,都一般啊,哦也這個好,不但封皮漂亮,印刷質量也好,而且還是外國的,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就選它吧,克萊登大學高材生,還有那個似乎更好,西太平洋大學的,真牛,就用你倆了。 過去沒有文憑,也沒法像今天的西方一樣舉行選舉,選出大家最滿意的人來,只能靠賢人自己的名聲。 你通過學習,有能力有道德,名氣越來越大,那麼時間久了,被執政者知道,就會錄用你進行試用,試用的好,你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大。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會因為別人不了解自己而生氣的原因。 因為一個人在學問道德上名氣的傳播只能靠與自己相同的人來傳播,就像那些來自遠方的知趣愛好相同的人,通過交流,大家發現你確實有本領,有能力,就會向別人介紹你,這樣越來越多的人就會知道你。 既然是交流,總有些見解不同的地方,這是孔子主張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他在用另一句話表述了自己的這個觀點「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篇) 也就是說要想成為君子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人之所以不了解你,說明你還需要努力。懂得這個道理,才有可能成為君子。 這就是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原因。 所引用的幾章,想「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都明確地表達了這種思想,非常有助於《論語》第一篇第一章最後一句的理解。 至於與個人之名有關的其它幾章,明白了名在那個時代對個人的意義之後,它們的意思就非常好理解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害怕你還不了解別人。 人本來就這樣,能沉下心來讀懂別人的時候,才會被更多的人了解,這種人也比一般的人更有前途。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這句話似乎格外顯得富有內涵。 2、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要擔心沒有你的位子,要先想想你有沒有做那個位子的能力。 3、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說:作為一個君子,只擔心自己能力不夠,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4、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說:後生可畏,怎麼就知道後人不如前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這人也就不會有啥了不起的了成就了。 這就是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 5、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擔心一輩子沒用令名。 6、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到了四十歲還被人討厭,這人就完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一章記錄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的一句話。 有子的名字叫有若,在孔子的眾位弟子中,有子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可惜被時代淹沒得太久,現在的人很少有了解他的事迹的。 司馬遷和孟子都講了一個故事,說有子死了之後,眾位弟子都非常難受,因為有子外形長得跟孔子有些像,所以大家決定把有子裝扮成孔子的模樣,然後像伺候孔子一樣地伺候有子,過一把乾癮。 這個故事當然是瞎編的,屬於當時的一種誤傳,但是孟子和司馬遷卻都採信了這樣一個說法,為什麼? 這大概跟兩件事情有關係。 一件是在過去人死了之後,有扮屍的習俗,從死者的第三代後人中找出一個來,扮成死者的樣子享祭。 正因為有這種習俗,所以司馬遷和孟子覺得有這種事情很正常。 但是好好地為什麼有這種傳言出來呢?莫非有子長得跟孔子真的很像。 按照記載,孔子這人雖然學問非常大,長得卻非常難看,是許多人的外形湊起來的這麼一個長相,要找到這麼一個跟孔子長得像的人確實不容易。 不過,據歷史記載,有子確實有一點跟孔子很像,不是模樣長得像,而是學問見解,對許多事情的看法,師徒二人非常相像。 《禮記·檀弓上》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天,有子問曾子(曾參,孔子的弟子,據說孔子學問最得力的傳播者)你向先生請教過有過一個人再失去祿位以後應該怎麼辦沒有? 曾子說:請教過。先生說了:丟失了官職就趕快窮死去吧,死了就趕緊爛掉(喪欲速貧,死欲速朽)。 有子一聽,頭就大了,別說有子頭大,就現在人一聽這也不像話,哪有這樣講話的,還虧了是聖人呢。 有若一聽,頭就大了,別說有若頭大,就現在人一聽孔子講出這樣的話來也得發懵:哪有這樣講話的,還虧了是聖人呢。 所以有若憑自己對孔子的了解,就下了一個結論:這絕對不是先生講的話,先生不會講這樣的話。 曾參一聽,也有些著急,說:這是俺曾參親耳聽先生說的。 誰知道有若還是搖頭:「先生不可能這樣講。」 曾參一聽真急了,還找出一個證人來給自己作證:俺跟子游一塊堆兒聽先生說的。 估計曾參說完這句話很得意,這下你沒招了吧? 誰知道有子還是不認賬:我不是說你撒謊,而是說先生的話一定另有所指。 憋了一肚子氣的曾子去找子游,把有若不相信自己的事情對子遊說了一遍。 子游一聽,很少感嘆:哎呀,太像了,有若說起話來真跟先生一樣呢。當年,先生住在宋國,看見桓魋(宋國司馬,跟孔子有仇,曾經想害孔子)為自己打造石棺,做了三年還沒有完工,所以先生說:「像這個樣子奢侈,死了還不如趕快爛掉的好。」這句話是針對桓魋說的。南宮敬叔(魯國大夫,曾因被割掉官職而離開魯國)從國外回來,每次總帶著寶物去見國君,向國君行賄。先生見了很反感,就說:「像這樣子行賄,還不如丟官之後讓他一無所有呢」,「喪欲速貧」是針對南宮敬叔說的。 曾參是個實誠人,聽了子游的解說以後,又告訴了有若。 有若說:我就說嘛,先生不可能講那樣的話。 曾參說:你是咋知道先生不可能這樣講的? 有若說:先生作中都宰的時候,曾經規定:棺的厚度是四寸,槨(裹在棺的外層,即外棺)的厚度是五寸,我因此知道先生不會說「死欲速朽」那樣的話。先生不做魯國司寇之後,想去楚國發展,先派子夏去聯絡,隨後又派冉有去說明自己的想法,我以此知道先生也不會說「喪欲速貧」那樣的話。 從《禮記·檀弓上》的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有子的見識和本身分析問題的邏輯能力。 |
推薦閱讀:
※冷(真實世界版)
※花名 貳——玫瑰 大唐花魁
※西遊愛情故事2
※如何以「突然,他看見背後站著一隻鎮墓獸」為開頭寫一個懸疑驚悚故事?
※童夢詭事錄之十——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