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讀書指津
這套書是為課外(或業餘)閱讀而編寫的。通常,這一類型的書多是這樣編的:首先對所推薦的書籍做一個內容簡介;其次介紹一下作者生平或時代背景;再次是闡析一番該書的思想內容、或人物形象、或藝術特色等等;最後附錄些書中的名言警句與精彩片段。這樣的指導是否最有效、是否真正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這是很可斟酌的。我們在做一種新的嘗試。這嘗試基於這樣一種認識:讀書的恆久魅力在於讀書生活的本身。當一個特定的人與一本特定的書相遇時,兩者間所構成的那種交流與心靈經歷,是最誘人的。我們所要展現的,不僅是書本身,而且也是這樣一種讀書生活,並注重給予閱讀方法的指導。因此,每個書目的導讀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談,而是強調感受獨到的一己之得;不要求固定套路的千篇一律,而強調個性獨具的百花齊放。這種將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擺進去的寫法,可能會給讀者某些讀書生活的感染,從而激發其讀書的興趣。書目的選擇,我們參考了「希望書庫」、「百部愛國主義優秀圖書」和教育部歷年向中小學推薦的圖書館必備書目等內容,又結合青少年的實際,兼顧各領域知識的全面與平衡,認真地選定了這批書目。「兒童版」以古今中外經典性的兒童讀物為主;「少年版」以較典範的普及性讀物或選本為主,旨在開闊視野,構築進一步深入閱讀的基礎;「青年版」以人類文化史上的一些經典名著為主,可使讀者對人類文化與歷史獲得一些較深入而系統的認識。按照這樣一個過程讀書,我們想是比較實際和有益的。因此,這套書所指定的書目也可以作為個人購書或學校圖書館藏書的一個重要參考。書中「導讀書目」與「提要書目」的區分,並不是重要性與否的區分,許多列入「提要書目」的書,在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其實並不亞於「導讀書目」所列的品種。進行這種區別,一是希望在有限的篇幅里納入更多的內容,以給讀者提供一個更大的擇書空間;另一方面也考慮了不同的書對不同年齡讀者的適應性或代表性。所列書目的版本,一則考慮到其較強的權威性,二則顧及它對讀者的適應性,此外也兼顧了所薦版本的相對流行性,以使讀者便於覓得。有些書版本很多,我們就不作具體推薦了。讀書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思維訓練。即便是在「多媒體」、「信息時代」的今天,文字閱讀所必須訴諸的那種想像力與形象再造,仍是別的媒體所無法取代的。所以,讀書生活永遠不會過時。哲學、心理學[綜合導讀]哲學的英文單詞是 philosophy。philosophy 由兩個希臘字構成, philo意為愛,sophy 意為智慧,合成愛智慧。由此可見,哲學是訴諸人的理性的,理性中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哲學是智慧對世界的分析和探索。這種分析和探索的動力是愛。所以,說到頭,哲學是從感性出發抵達理性的。作為一種心靈智慧的學問,我們把心理學也放到這一塊中來,以使哲學智慧獲得一種認識論的深化。如今哲學已經成為一門學問、一個學科、一種專業。在專業分工日趨細密的時代,哲學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在外行人看來,它似乎是某些智力優越者的專利,是某些深奧費解的高頭講章,它拒絕所有人間煙火,在某個高遠的雲端用智者的目光俯視芸芸眾生。我想,這種理解要麼是我們的一種誤會,要麼是哲學家們進了誤區。在我看來,愛智慧是人類共有的一種素質。在此意義上說,每個人都可以稱得上是愛智者,也就是哲學家。哲學並非某些人享有的特權和專利,事實上它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它時刻被人們體驗、發現、愛。這種狀態構成的是一種哲學的生活。每個人都置身於這種哲學的生活中。此外,還有一種所謂哲學的專業,它由一系列著書立說的哲學家及其著作學說構成。這是一個哲學書的世界,哲學書的世界與人的世界息息相通,並從人的世界獲得活力和靈性。人類文明悠久深遠,積累而成的書的世界也堪稱浩渺無邊。哲學書和所有圖書一樣,也有優劣之分。讀哲學書和讀其他書一樣,也有循序漸進之說。常規的想法,最初不妨讀一些哲學史方面的著作。這些著作汗牛充棟,選擇時自然應找名家名作,如羅素《西方哲學史》、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就是。哲學史著作在某種意義上可比作地圖,它使一個哲學書的讀者對哲學家和哲學書的世界有了一個全局的認識。接下來他應該去佔領一個個重要的地區。何謂重要?某種哲學初始的東西和最有代表性的東西就可稱重要。就中國哲學來說,儒家必讀《論語》,道家必讀《老子》、《莊子》,法家必讀《韓非子》。這種源頭性的著作一旦讀過,就彷彿抓住了某種哲學的根本,以它為本演化而成的龐大的哲學體系就可能迎刃而解。同樣,某種哲學的代表作,如啟蒙主義哲學的《哲學通訊》(伏爾泰)、生命哲學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存在主義哲學的《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都應該是哲學的必讀書。代表作好比某種哲學的頂峰,登上了頂峰,就等於獲得了俯視的高度,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成竹在胸。的確,讀書既要有面的鋪展、全局的把握,又要有體的縱深、奧義的索解。讀哲學更是如此。這一切其實都屬於老生常談,每個閱讀者只有在讀的過程中才會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神會與妙悟。(黃偉林)[導讀書目]《西方哲學史》(上、下)[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上卷,馬元德譯下卷,商務印書館出版。羅素說:哲學史已經很多了,但據我所知,還沒有一部其目的與我為自己所定的完全相同。套用羅素的句式,我想說:哲學史已經很多了,但我所讀過的,還沒有一部像羅素這部哲學史這樣富有魅力。眾多哲學史都有著羅素曾經指出過的毛病:每一個哲學家都是彷彿出現於真空中一樣;除了頂多和早先的哲學家思想有些聯繫外,他們的見解總是被描述得好像和其他方面沒有關係似的。羅素的哲學史則相反,他說:在真相所能容許的範圍內,我總試圖把每一個哲學家顯示為他的環境的產物,顯示為一個以籠統而廣泛的形式,具體地並集中地表現了以他作為其中一個成員的社會所共有的思想與感情的人。他認為:哲學家們既是果,也是因。他們是他們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的結果,他們也可能是塑造後來時代的政治制度及信仰的原因。羅素坦率地陳述他寫作這部哲學史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份。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應該說,這部由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卷合成的洋洋80萬言的《西方哲學史》是實現了羅素的目的的。它以翔實生動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論述,證明了作者的基本觀點:哲學,從遠古以來,就不僅是某些學派的問題,或少數學者之間的論爭問題。它乃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這種富有個性和洞見的思想並未構成羅素這部哲學史的全部魅力。作為一部哲學史,我認為,羅素不僅擁有與眾不同的哲學觀,而且擁有大多數現代哲學家所缺乏的科學素養和文學才能。羅素常說:「哲學家太懶,不研究數學,或太笨,不懂得科學。」這個評價實際上一針見血道出了現代哲學家的通病。現代哲學家由於科學方面的無知,而滿足於在自己營造的一堆艱深概念中兜圈子,討論問題缺乏一個寬大堅實的基礎,表述的觀點也往往雲山霧罩,含混玄虛。相比之下,羅素顯得卓然不群,因為,他不僅是一個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數學家,他曾與懷德海合作,完成了三大卷巨著《數學原理》,對20 世紀的科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此外,羅素又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文學家,一生中寫了大量散文,甚至還出版過兩部短篇小說集。由於他在文學領域的造詣,他被授予瑞典皇家學院頒發的1950 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哲學,數學,文學是羅素一生駕馭的三駕馬車,他駕駛著這三駕馬車,走過了一段漫長而且輝煌的路程。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取得成績,這是容易理解的。一個人能在三個領域,而且是跨度如此大的三個領域取得成績,這在專業分工細密的20 世紀,堪稱奇蹟。我們緬懷古典時代的大師,他們常常能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成就於一身,在各種各樣的領域顯示他們卓越的智慧。然而,進入現代,人類的智慧似乎已經高度職業化了,像羅素、愛因斯坦這種能超越專業領域,多方面顯示自身才能智慧的大師,已經鳳毛麟角。正因此,他們的名字才能從他們的專業領域超拔出來,成為人類最高智慧的象徵;他們的精神才能從他們生活的時代高高揚起,與人類各階段的大師們的思想遙相呼應。與眾不同的哲學觀,哲學、科學、文學全方位的博學通識,這一切已足夠說明羅素《西方哲學史》的巨大魅力,但我覺得還不夠。我認為還值得指出的是,羅素不僅博學、獨特,臻於高遠的精神境界,而且平易、求實,樂於與平凡的大眾交流。確切地說,《西方哲學史》不僅是一部令專家學者佩服的書,也是一部讓大眾讀者明白的書。羅素出身於名門貴族,但他的寫作從來不呈現高高在上、智力優越的姿態,他十分重視大眾讀者,儘可能把深奧的哲學問題用平易樸實的論述加以表達,並努力選擇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使哲學變得生動和充滿活力。瑞典皇家學院安德斯·奧斯特林在羅素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就表達了這一看法,他說:「他論及人類知識和數學邏輯的科學著作具有劃時代意義,堪與牛頓的機械原理媲美。然而,諾貝爾獎並非旨在肯定他在這些特殊科學領域裡所取得的成績。在我們看來,更為重要的是羅素的著作為廣大的公眾所寫,因而卓有成效的保持了大眾對整個哲學課題的興趣。」(黃偉林)《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我上小學時,學校就開設有政治課。政治課中多少包括一些哲學內容。上中學,則開設有哲學課。這哲學課一直開到大學。雖然我不是哲學專業的學生,但哲學課卻糾纏了我很多年。我把哲學當做一個想擺脫又擺脫不掉的包袱。然而,1985 年,也就是我大學畢業的第2 年,我改變了我對哲學的看法。原因在於我買到一本剛剛出版的書,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改變了我原來對哲學的認識。我沒想到,哲學竟然是如此有魅力的一門學問。首先,是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傳統的理解打動了我。他認為,「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他認為,「專就中國哲學中主要傳統說,..它既入世又出世」;他認為,「照中國的傳統,..哲學所講的就是中國哲學家所謂內聖外王之道」。顯而易見,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徹底刷新了我原來從教科書那兒獲得的對哲學的理解。儘管教科書都強調哲學是人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但在我的感覺里,這所謂哲學都是離我們過於遙遠的東西,它雖然正確到無懈可擊,但卻與我們無關。馮友蘭先生的理解一下把哲學從遙遠陌生的國度拉回到我的心裡,或者說,因了馮友蘭先生的指點,我發現原來哲學就隱藏在我們心底。馮友蘭先生這本著作把我們每個人心中必然存在的哲學感覺開發出來了。其次,是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歷史的梳理打動了我。過去我一直認為哲學是一種闡述普遍性的學問,是唯一絕對真理的代名詞。然而,馮友蘭先生以從容冷靜的筆調敘述了中國歷史上各種哲學流派的發生和演變,探討了各種哲學流派的理念和方法。我因此始知哲學原來也是充滿人情味和個性色彩的學問。它並非高懸天際可望不可及的抽象說教,更非飛揚跋扈者專橫霸道的一元官腔。書中描述的所有這些哲學,一律來自中國哲學家豐厚的人生體驗,獨特的個性思考和飽滿的情感思維,它直接與具體的人生、性格、情感相關。用金岳霖先生的話說,對於一個中國哲學家,「哲學從來就不只是為人類認識擺設的觀念模式,而是內在於他的行動的箴言體系;在極端的情況下,他的哲學簡直可以說是他的傳紀」。再次,是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歷史的闡釋方式打動了我。原來我所學的哲學都是抽象枯燥的高頭講章,於是,哲學給我的印象不過是由一系列抽象概念集合的價值體系。是馮友蘭先生這部著作使我第一次知道還能以如此生動、具體、有趣的方式闡釋哲學。這部著作不僅思路清晰,理念透徹,而且穿插了諸多哲學家的生活故事和名言雋語。馮友蘭以極其感性的方式來闡述似乎極度艱深的理念,許多哲學史上訴說不清的問題在他的筆下變得靈性盎然,妙趣橫生,真正說得上是深入淺出。如今許多學者為了顯示自己博大精深,採取的是一種「拒絕閱讀」的寫作策略,似乎讀者無法進入的文本就是深刻的文本。然而,以馮友蘭真正大哲學家的身份,他寫這本著作卻純然一付「親近讀者」的姿態,以平易的文字談精深的道理。這番情景頗使我覺悟,真正自信者平易近人,虛張聲勢者拒人於千里之外。馮友蘭先生說:「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我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正是這樣一部兼有才、學、識三長的著作。馮友蘭先生著此書,本為寫給西方讀者,意在通俗,易曉,娓娓可讀。顯而易見,這些願望,都在此書中得到了圓滿的實現。最後說一點,《中國哲學簡史》最初是以英文本形式於1948 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的。此書出版後,又有法文、義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譯本出版,在歐美頗有影響。直到1985 年,著者的學生塗文光先生據英文本譯為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未採用傳統的鉛字排版工藝,全部文字由國產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排版。這是我第一次讀到激光照排的圖書。以完全現代化的手段來出版這樣一部講述中國傳統哲學的著作,在當時的我看來,真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黃偉林)《老子全譯》沙少海、徐子宏譯註,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災禍呵,幸福的親近伴侶;幸福呵,災禍的藏身之所。)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句話,並且能理解這句話所蘊藏的人生智慧。這個簡潔的對偶句把禍與福這對矛盾對立的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作了明確有力的表達,它使得中國人能在幸福到來之時保持平常心,而在災禍降臨之際也不驚慌失措。類似的人生智慧還可見於如下文字:「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道滿足,就不會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危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多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固執己見,所以事事物物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是是非非判得清楚。不自我誇耀,事業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充當首領。正因為不跟別人爭奪,所以天下沒有誰能爭得過他。)這種人生智慧屬於典型的東方智慧,若讓西方人面對這些格言,他們或許會覺得不可理解。「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隨便允諾別人的要求,勢必很少兌現;經常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常遇困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執求不止而想事事滿足,倒不如罷手。捶礪不止而使之尖銳,不可能保持長久。金玉滿堂,誰能守得住。富貴而驕傲,自己給自己留下禍根。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理。)以上幾段文字均引自《老子》。《老子》一書充滿了這種中國人心領神會的人生智慧。事實上,在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中,我們常能看到這種人生智慧的閃光。當然,作為一部意蘊深奧的哲學著作,《老子》的思想並不局限在這種人生哲理的範圍。在某種程度上,上述格言並非最典型的《老子》思想。《老子》除了擁有這些常識性思想外,還擁有非常識性的思想。這些思想出乎尋常又獨具魅力,悖於常識又合乎至理。乍讀之覺其荒謬,細玩之感其深邃。隨手徵引幾段:「五色令人目盲,五聲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瞎;繁複的音樂,使人耳聾;鮮美的食物,使人口傷。)「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錯亂,有貞臣。」(大道被廢棄了,才會提倡仁義。智慧出現了,才有嚴重的詐偽。父子、兄弟、夫婦之間不和,才會提倡所謂孝慈。國家政治錯亂,才有所謂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滅絕聰明,拋棄智慧,人民將獲利百倍;拋棄仁德,丟開義理,人民將回到孝慈;摒棄巧詐,去掉私利,盜賊才能絕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人活著時,軀體是柔軟的,他死後軀體就變得僵硬了。草木活著時,樹榦是脆弱的,它死後枝幹就變枯槁了。所以堅強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通向生存的道路。因此兵力強大了就會失敗,樹木強大了就會摧折。所以堅強處於劣勢,柔弱處於優勢。)這幾段文字一看即知屬於《老子》的思想專利。它們不僅顯示了《老子》思想的魅力,思想的深度,而且顯示了《老子》獨特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氣質。《老子》思想不僅奇特,而且深奧。其開篇一段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說得出,就不是永恆之道;名,叫得出,就不是永恆之名。無,用以稱述天地之始原;有,用以稱述萬物之根本。所以,應該從天地永恆之始原去觀察道的微妙,從萬物不變之根本去觀察道的顯豁。無與有同出一源而名稱互異,兩者都稱得上深遠莫測,從有形的深遠境界到達無形的深遠境界,這就是通向一切奧妙神秘的總門徑。)這段話可以說是整個《老子》思想的奠基石,是老子對其思想體系中基本概念道、名、無、有的定義。兩千多年來,人們對這幾個概念作了各種各樣的詮釋,至今未能達成統一認識。由此可見,老子的思想的確是玄之又玄,即深奧玄妙之極。正因為《老子》如此深奧玄妙,所以,後代人對它的理解也見仁見智。有人把它當作哲學著作,有人把它當作宗教教義,有人把它當作治國策略,有人把它當作用兵之道,自然,也有人把它當作人生指南。一部五千言的小書,歷經數千年彌久常新,數以億計人讀之皆能讀出新意,凡用心者均能於其中找到自己心有靈犀之處。可以說,《老子》是一部真正的奇書,雖然它玄之又玄,但我們仍不妨讀讀它,這既是對我們理解力的一次挑戰,也是對東方神秘智慧的一次體驗。(黃偉林)《論語譯註》楊伯峻譯註,中華書局出版孔子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司馬遷曾說:「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美國20 世紀80 年代出版的《人民年鑒手冊》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為十大思想家之首。《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事迹的書。中國近古以來有四書五經的說法,《論語》列四書之首。據統計,在最重要的10 部世界名著中,《論語》被翻譯的語種數量居第二位。作為一個中國人,若要對中國文化有深入了解,不能不讀《論語》。或者說,作為一個中國人,哪怕他未讀過《論語》,他思想深處,也積澱著某些《論語》的精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談了學習、交友、做人三方面的道理,它常被作為中國人談論這類問題的口頭禪。然而,說過這些話的人不一定知道,這段話恰恰出現在《論語》開篇。類似的格言在《論語》中比比皆是:吾曰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朝聞道,夕死可矣;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後生可畏;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說,《論語》中許多言語已經成為中國人經常運用的成語、格言、警句。這些成語、格言、警句代代相傳,又內化為中國人為人處世、求知進取的原則標準。《論語》是用文言寫成的,但這並不妨礙有初中文化以上的中國人去閱讀。因為,當你打開《論語》,你會發現其中許多話已被你說過,其中許多思想正彷彿是你自己的思想。《論語》是一部會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親切的書,《論語》是一部會讓每個中國人感到似曾相識的書。正如西方人不會對《聖經》感到陌生,假若你是一個中國人,哪怕你是第一次打開《論語》,你也會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長久以來,孔子給人一種固執、迂腐、板正的感覺。讀了《論語》,你會發現這種感覺完全是一種誤會。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具有圓形性格的孔子,他好學、深思、愛好音樂,他執著、天真、富有詩情。他是一位教育家,卻絲毫不好為人師;他是一位哲學家,卻從不抽象艱深,故弄玄虛;他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但仍食人間煙火,純然一個性情中人。他說過: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他正是這樣一個仁、智、勇兼於一身的君子、聖人。幾千年來,為《論語》作注釋的書,不勝枚舉。影響大者,有何晏的《論語集解》、朱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這些都是研究《論語》的專門學者的必讀書。作為一個普通讀者,要了解《論語》,不妨讀楊伯峻的《論語譯註》,此書的目的在於幫助一般讀者比較容易而正確地讀懂《論語》,並給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線索。《論語譯註》由原文、譯文和註解三部分組成。譯文忠實原文、簡潔流暢、通俗易懂,符合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尤其適合一般讀者閱讀。注釋旁徵博引,完備周詳,可以滿足專業讀者需要。由於此書能適合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所以,自出版以來,備受讀者青睞,被許多大學文史哲專業列入必讀書目,擁有較大的發行量。而在我看來,青少年讀者倘能閱讀此書,在加強修養、陶冶性情、啟發智慧、了解傳統文化和世事人生諸方面,利莫大焉。(黃偉林)《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柏拉圖對話集》余靈靈、羅林平譯,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柏拉圖是這樣評價蘇格拉底的:「我可以公正地說,在我們這個時代,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勇敢,也是最有智慧和最正直的人。」然而,蘇格拉底卻死於他的同胞——像他一樣熱愛自己的母邦的同胞之手。《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收錄的四篇對話:《歐梯佛羅》、《申辯》、《克里托》、《費多》,以蘇格拉底「在訴訟中」、「在法庭上」、「在獄中」、「最後一次談話」的事件順序,集中、全面地記錄了蘇格拉底這一悲劇性死亡的歷史事件的始末,展現了蘇格拉底作為一位真正的哲學家的崇高而偉大的人格魅力,及其哲學思想的不朽意義。自梭倫改革以來,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斷完善,到了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雅典民主制進入它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的蘇格拉底,年輕、有理想,他吸取了雅典精神的精華,形成了為真理、為榮譽、為法律而獻身的神聖信念。可悲的是,深深影響蘇格拉底的雅典精神,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失敗和伯利克里去世後,逐漸走向自己的反面。被敗壞的雅典民主制變成了徒具軀殼的附庸品。這一切使進入哲學反思的蘇格拉底,決心如對待神賜的職責一樣,挽救沉睡不醒、病人膏盲的雅典。「這些年來,我把私事置於腦後,拋棄天倫之樂,為你們的利益,整日奔忙,像父兄一樣默默地照顧你們每一個人,敦促你們專心向善..」這是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辯護詞。但是為蘇格拉底熱愛的母邦,卻不能公正地對待這位一心追求善和真知而一貧如洗的老人。一些將私慾看作比國家利益和人民幸福更高的執政者,被蘇格拉底的正義的言論激怒。於是,他們利用已不再名符其實的民主制度,作為絞殺異己的瘋狂的機器;而另一些善良的雅典公民,無法從雅典的輝煌記憶中清醒過來,蘇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點的做法,刺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蘇格拉底至死不妥協和在法庭上居高臨下的表現,更使他們把他當作雅典政府的敵人。蘇格拉底最後義無反顧地完成了他以死喚醒民眾心智的悲壯之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正是蘇格拉底作為一個偉大哲學家的崇高表現。他是用一顆忠誠的心與真的信念去重建雅典民主制度的根基,這一點已經使他遠遠高於極力維護母邦民主外殼的一般雅典公民。這四篇對話的另一意義,則是記錄下蘇格拉底思想的重要著作。蘇格拉底生前不立文字,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對話形式保留下他的思想。本書前三篇對話,屬於柏拉圖早期作品,學術界一般認為此時期的對話基本表述了蘇格拉底的思想;而第四篇對話,則既有蘇格拉底的思想,也摻入了柏拉圖發揚光大的思想。蘇格拉底在古希臘哲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一種承先啟後的作用。他改變了古希臘自然哲學在自然界中尋求世界終極原因的傳統,首創了在內心世界尋求終極原因的哲學傳統。哲學從向外尋求統攝具體原因的終極原因轉為向內求索,從人類的心靈去說明,使哲學從宇宙學、物理學變成了倫理學和人學。從此,哲學開始了新的發展。蘇格拉底的哲學的意義便由此呈現、閃耀出來了。如果說蘇格拉底的出現與死亡,對整個人類追求真理和正義的終極理想,具有著非常的歷史意義,那麼,讓我們就暫且將他散射光輝,普照黑暗的那一剎那,也當作一個「人類之星閃耀的時刻」吧。(梁麗明)《智慧之路》[德]卡爾·雅斯貝爾斯著,柯錦華、范進舉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從書名上看,這似乎是一本教人如何聰明些的書,實際不是。《智慧之路》是一本哲學書。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德國更盛產哲學。從康德、黑格爾到馬克思、恩格斯,從尼採到海德格爾,德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位令世界矚目的哲學家,就產生一種全新的關於世界的哲學學說。曾經有人對此進行研究和考察,其中有一個充滿加工色彩的答案是:德國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生活形式,即每逢周末,德國的商店、娛樂場所都早早關門,一家人度周末。每當周末將到,許多人都提前買好足夠的麵包留著,不然一到周末,在街上找不到可買東西的地方(正如中國人過春節,大部分私營商店全關了門),行人寥寥。於是,一些讀書人在周末來臨之時,倚在陽台上,望夕陽沉思冥想,這導致了德國人對哲學的興趣和哲學在德國的發達。這種說法實在太缺乏說服力。但面對生活,我們應像德國人一樣,積極思索。德國人倚欄思索之時,中國人卻憑欄相思。假如把相思與思索結合在一起,世界的哲學可能不像現在這個樣子,西方由於理性而令人生畏,東方由於悟性而虛而又玄,無跡可尋。《智慧之路》與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原著相比,實在是淺顯好讀得多了。雅斯貝爾斯不像康德那樣,把他的一段文字讀了三番五次還不知道他說些什麼,也不像海德格爾那樣,小心翼翼推證,讓人讀起來大氣不敢出,如重荷在背。雅斯貝爾斯也推論,也思考,但他把推論和思考的最終目的放在實際之中,十分實在。他說,「上帝並不存在」,「世界就是上帝」,「沒有所謂上帝的引導」。他還說:「沒有絕對命令,因為我所服從的種種命令都產生於時間中並處於變化的過程中。它們是由風俗、習慣、傳統及服從性所決定的,每一事物都是無限地依賴於其它事物的。」雅斯貝爾斯的哲學是一種使哲學與人的生活密切聯繫的哲學,同時又是一種積極快樂而非悲觀的哲學。雅斯貝爾斯對人充滿信心:人不依靠什麼上帝而能使自己走向完滿。倚在欄杆邊的德國人並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時時對世界對人生以及其間的種種關係認真思考,企盼能找到人類最合理的生存方式。確實,面對人生和世界,我們不得不思考。而思考,正可使我們走上一條智慧之路。(梁啟談)《超越自由與尊嚴》[美]B.F·斯金納著,王映橋、栗愛平譯。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自由,毋寧死」,這一名言為人共知。通常,生命的自由程度,人的尊嚴的獲得程度,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但社會發展到現在,它的文明程度無疑比以往的任何一個社會歷史時期都發達,事實上,人類並沒有因社會的文明的發達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斯金納說,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尊嚴。所謂的自由只不過是擺脫了有害的事物或不利的控制,而並非擺脫一切的控制。因此,無羈無縛的自由是虛空的幻想,人感到無羈無縛之時,仍然處於社會環境的控制之中,只不過這種控制和人的行為正好相切合,而人沒有感受到控制而已。斯金納所謂的超越自由,簡單說是要人們拋棄幻想中的絕對自由,或說得殘酷些,他提示人們,所謂的自由,並不存在。儘管這樣明白直接的結論,沒有在書中出現,但這個觀點可以在書中的字裡行間讀得出來。儘管本書書名赫然寫著「超越自由與尊嚴」,但斯金納並不在書中大談如何超越,自由與尊嚴這樣的文字也幾乎被論述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關的褒獎、懲罰等言詞所淹沒。斯金納斷然否定人的「自由」的美麗幻想,但他並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只是把對人的關注的目光從遙遠的虛空轉到更貼近人的現實中來。人的行為根源是什麼?人的行為被社會環境所刺激、控制和影響,也被人的行為後果所影響。人無法達到不受任何控制而處於為所欲為的狀態,如果有,那也只是想像之中。因此,人應該拋棄那種想像之中的「自由」,而把努力與奮鬥放在如何避免和改變環境中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上,促進並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這就是斯金納拋棄「自由」的理論。它沒有了「自由」的幻想所帶給人們的美麗色彩,它企盼通過人的切實的努力來改善人的生命存在狀況。作為一本研究人的行為心理的專著,《超越自由與尊嚴》由於作者極力證明自己的觀點,書中的論述並無嚴密的層次遞進,而大多是鋪陳羅列,這些並不很適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和心理。它也沒有嚴密的定義和概念,而更多的是事實的闡述和說明。因此,對於這本書,不宜企望去追索其要點重點,它給讀者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啟發。通過不斷啟發,讓人改變一些原有的看法而接受它的一些看法。正如《中譯者序》中所說,斯金納並不完善,我們應該抱著這樣的心態去面對《超越自由和尊嚴》。(梁啟談)《敬畏生命》[法]阿爾貝特·史懷澤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有時候,偉大的思想家一句簡短的話,可以摧毀舊的思想觀念,新的價值因此而標舉。尼採的「上帝死了」和史懷澤的「敬畏生命」,都可稱得上在思想、意識、觀念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宣言。「上帝死了」不是狂人尼採的隨口妄語,同樣,史懷澤的「敬畏生命」也不是故作深摯的表述。它們都是在一定的時代中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時代,從而對時代的歷史、現實、未來作出既充滿個性又符合了時代的需要、預示著發展方向的宣示。「上帝死了」具有驚雷般的震撼力,它的指向是破壞和瓦解,這如同要在舊房子上建築完全不同的新房,就必須徹底拆除舊房子;而「敬畏生命」則富於建設性,它正如在原有的黃土路上,建造高速公路。「敬畏生命」的觀點要求人們從道德—倫理的層面上去接受,它不只是指一般的生命保護,僅僅給予足夠的水和食物,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等,它也不僅是宗教性的不殺生傷生,而是特彆強調對生命的責任。史懷澤之所以被人類普遍接受,首先是他倡導的「敬畏生命」這一觀念,具有面向全人類的跨度;其次是他以宗教般的虔誠去倡導,並身體力行。在幾十年前,史懷澤就堅決反對核武器。一切生命都在核武器面前脆弱不堪,史懷澤則以他「敬畏生命」的信念與力量對抗核武器,他以一人之軀,去阻止時代的一種傾向,似乎那麼勢單力薄,但時間僅過了幾十年,全球的人類都把限制和消除核武器當作地球存亡的重大問題之一。我們不禁對史懷澤肅然起敬:幾十年前史懷澤所做的一切,變成了今天全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他以他的個體行為,預示時代的未來!「敬畏生命」的魅力還在於,它不僅是一種觀念的存在,而且,它富於實踐性,史懷澤就是以「敬畏生命」的言行度過他的一生的。如果面對《敬畏生命》,僅僅從知識性的角度去接受,增加些學問,那麼,「敬畏生命」就會僵死在知識和學問之中。知識和學問如果不能化為精神,那麼都是死的東西。史懷澤和他「敬畏生命」的全部言行,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這位195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由於他把「敬畏生命」化為一種精神,因此也使這精神在他身上上升到了一般人難以與他相比肩的高度。史懷澤小時,跟同學去打鳥,在同學命令他把彈弓對準鳥放射時,由於對生命深切的責任感,他把彈丸射到他處。這些,對我們來說,該不難做到。(梁啟談)《逃避自由》[德]埃里希·弗羅姆著,陳學明譯,工人出版社出版。關於自由的宣言,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這一神聖的字眼,彷彿被賦予了一種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使人們把自由看作比人的生命本身更高的存在,比人類的情感中最美麗的愛情更完善的東西。古往今來,為自由而戰,為自由而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以及他們的傳說,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畫卷上早已閃耀著奪目而令人驕傲的光彩。而在現代生活中,自由甚至成為許多國家的法律條款之一,與社會的思想、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密切相關。當代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大師,新弗洛伊德主義創始人、社會哲學家埃里希·弗羅姆,卻將他被譽為20 世紀最出色的社會學著作的書名,命名為「逃避自由」。為什麼要逃避多年來孜孜以求的自由呢?逃避自由的真正的原因、方式和涵義是什麼呢?作為社會心理學家的弗羅姆,從心理分析角度提出,人類的全部活動都取決於兩種心理需要,一種是人與同類交往以擺脫個人的孤獨和軟弱狀態,一種是人對自由的追求以克服其「個性化」發展和「內在成長潛能」的障礙。如果人與同類的交往,對自由的需求同時得到滿足,人就能實現自我、自然、他人三者之間的融合,建立一個完整的、富有創造性的世界。這是積極意義上的自由,也是人們追求的自由。逃避自由,弗洛姆指出了它所隱含的兩種原因。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嬰兒呱呱墜地,割斷了與母體相連結的臍帶後,一方面,他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新誕生的自由的生命。另一方面,與母體的隔離,嬰兒隨即失去母體給予他的安全感、從屬感和踏實感,油然而生的不安全感、孤獨感便時刻籠罩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直至成年。這種感受,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奧托·蘭克稱之為「原始憂慮」——「出生的經歷使不能自主的生物非常驚駭,不僅驚駭於與母體的肉體分離,而且驚駭於生理狀況的危險和變化。」因此,人這種內在的心理機制,會導致個體不時地產生放棄其獨立自由的強烈衝動,而希望依賴、結合他人及外在事物,以抗拒深刻的恐懼感,彌補自身缺乏的力量。現代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形成自由的雙重含義。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了中世紀傳統枷鎖的束縛,在智力、社會關係、政治上為人類追求自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關係和個人活動原則決定了人必然陷入孤獨的漩渦之中。超自然的大工業文明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天然聯繫,個人成為實現經濟目的的大機器的奴僕,人際關係物化為物與物之間的異化關係。人已經不能完全控制他所創造的世界,而日益為這世界所吞食。他們變得更加孤獨、彷徨,更加淪落為在自身之外的某種制約性力量的工具。這些事實客觀上觸及了人的異化現象的某些本質特徵——追求自由又隱含著失去自由的威脅,積極意義上的自由不時的變為消極被動的自由。然而,現代人真的是無法尋找自由嗎?人將無可避免地直面自身的真相,這是唯一的真正的解決方式。他們必須意識到並不存在什麼超自然的力量,能夠讓人們從窘迫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事實上,只有利用自身的力量,才能夠使人們重新尋找到達到自由境界的途徑。弗羅姆堅信,總有一種積極的自由狀態存在,即通過充分實現人所具備的才能:愛和有成效的工作,使自己自發地與世界聯繫起來,藉此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性力量和信仰,在不放棄自我尊嚴和獨立性的前提下,實現自我並達到自由。「我要認識支配個人生活的規律和社會規律,也就是人在社會生存中的規律。」弗羅姆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生存的規律。我們不會因為他尋找的道路存在著個人局限性和歷史局限性而完全地否定他在此領域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這也許正是弗羅姆如此執著地企圖引起我們對自由話題重視的原因。(梁麗明)《蘇菲的世界》[挪威]喬斯坦·賈德著蕭寶森譯,作家出版社出版。當我急切地渴望向你們描述蘇菲的世界——可以隱藏可以展示的人的神秘世界時,我更願意再一次的講述一個讓我久久思索的故事,向你們,向所有人。也許,你們當中的一些人早已明白這個故事的真諦,這不是由於你們曾經閱讀過、聽說過這個故事,而是因為許多人或許已經尋找到或明白了故事中主人公的選擇:為什麼蘇格拉底在真理和死亡之間,有勇氣地直面後者,而去追求前者。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在雅典誕生的哲學家。他從未留下任何有關哲學思想的文字,但他卻是對歐洲思想影響最重大的人物之一。公元前399 年,他因「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的罪名,在500 人的陪審團的投票表決下,以極微弱的票數之差被定以死罪。儘管蘇格拉底誠懇地向陪審團保證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完全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和幸福。不久,蘇格拉底以在友人面前服毒的方式,最後一次從容地完成了對信仰和真理的無條件遵從。蘇格拉底有沒有第二種選擇?蘇格拉底為什麼一定要遵守眾人的裁判而不採取極端的方式挽救生命?你願意對像蘇格拉底一樣的人或更多人的行為進行思考和提問嗎?《蘇菲的世界》,在浮躁和喧囂的現代社會,為你提供了一個嚴肅思考和享受思考的樂趣的哲學天地。一位神秘的導師,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引人遐思的知識世界,還有許多似真似幻的夢想..你可以像小女孩蘇菲一樣,如此目不暇接地漫遊在豐富的哲學天地里;也可以興之所致,隨意、偶然地與某位沉思者相遇,被他的理性光芒射中心扉;甚至可以大膽的懷疑、批判你不信服和不認同的思想和理論。懷疑一切,理性地批判一切,是許多哲學家信奉的學術真理。也就是說,你根本不用懼怕那些曾站在我們面前的哲人們。實際上,他們艱難的思考,歸根到底,正反映著人類的思想從天真的童年階段不斷推進到更高的理性階段的漫長曆程。人類走向成熟的理性道路,需要許多有志者勇敢地向時間和權威挑戰。「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凡此種種,這些向蘇菲和你們提出的問題,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關心的嗎?哲學實際上正是思想者試著用最好的方式來回答最簡單、最基本的問題。提出這些問題可比回答它們容易得多。你可以自信地擁有個人的答案,但是,讀一讀哲學家們和其他思考者的看法,關心一下這個世界上除你之外的別人的想法,或許可以讓你試著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生命和世界,可以幫助你更系統、更理性地建立起自己對萬物的觀點。也許在未來,你會擁有一部新的、自己的《蘇菲的世界》。「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不,我們並不認為蘇格拉底真的像他宣稱的那樣,是一個一無所知的人。他並不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孜孜不倦,渴望認識自身和世界,豐富自己和他人心靈,永不言滿足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生,恰恰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不由自主的敬仰和對人類未來永不停止的詢問和關懷。只有憑藉內心的真誠和理性的勇氣,我們才可能尋找到關於生命和未來的真正答案。(梁麗明)《思想家——當代哲學的創造者們》布萊恩·麥基編,周穗明、翁塞松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哲學內容在電視屏幕上能夠展示些什麼呢?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在一些專業電視工作者們的腦海里,這個問題與他們電視製作的中心原則是衝突的。因為歷來電視節目的編製,遵循的是「形象化」的原則——動態的畫面、調動觀眾熱情的內容、聲形俱備的敘述,大家都喜歡這樣的節目。而在電視里駕馭一個抽象的主題,製作一個嚴肅的哲學節目,並達到成功,這對許多電視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布萊恩·麥基與他的同仁們卻做到了。1978 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了15 集電視系列節目,由麥基做主持人,邀請十幾位著名的西方哲學家在節目中與廣大觀眾見面、討論,使大量新老觀眾變成哲學探討的直接參与者。這種在電視中進行哲學對話的形式,引人注目,受到極大歡迎。《思想家》一書則是在這個非常成功的電視系列節目的基礎上推出的。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那些西方哲學流派的創始人和主將怎樣簡潔凝鍊地將玄奧的哲學觀念傳達到普通觀眾的心中,他們怎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應付主持人的多方詰難。這使我們想起蘇格拉底曾經為證實神諭,如何向一個又一個享有智慧聲譽的人詰難。麥基當然不是蘇格拉底,他是這場嚴肅的哲學討論的穿針引線之人,在思想家與普通的哲學愛好者之間搭起一座可以交流的橋樑。他不斷地提問,只是為了讓思想家們能夠最直接、最完善地表達他們自己的最重要的哲學思想。在這樣的對話語境中,他們也必須經受住比以往的哲學對話更尖銳、更直接的挑戰。儘管麥基的節目,是以觀眾不具備哲學知識為前提而製作的,但他還是在總體上力求提供一個當代西方哲學的「最重要生長領域的總畫面」。當代西方哲學有地位的思想學派,如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語言分析學派,哲學學科的某些相對獨立的分支,如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科學哲學等等,以及這一切思想的哲學背景知識,都或多或少地介紹到、討論到。當代西方哲學,由於流派眾多,處境迥異,出發點不一,要認識和探討它,確是一項艱辛的工作。而麥基的這本「與哲學家交談」的對話彙編,不僅使從事專業研究的讀者獲得思想家們的「第一手資料」,也因其形式的獨特、內容的可讀性強,較之多數的哲學論著更令讀者印象深刻。《思想家》,是哲學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如果你還從未接觸過當代西方哲學家們的思想和著作,那麼,試著接受麥基的引導,也試著進入他們對話的情境,或許你會獲得許多耳目一新、終生受益的知識和啟發。(梁麗明)《理想的衝突》[美]L.J.賓克萊著,馬元德等譯,商務印書館出版。有句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到一本好書,倒可以說勝過讀十本八本平常的書。當人的年齡達到一定的階段時,不再願意老有人或老有一種聲音在支使自己,告訴你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也許,在幼兒園、在小學裡,沒有了支使往往不知該怎樣做才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時候的那種心理正好被反過來:反對、討厭支使。對於書的選擇也是這樣,要是翻到一本儘是說教的書,說不定會不屑一顧。不支使人的書,它肯定是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和讀者交流,娓娓而談,不輕易下結論,更多的是提示。《理想的衝突》便是如此。作者知道,他談論的話題已經超過了幼兒、小學的年齡層次,甚至少年這一對象他也果斷地排除了,他要交流的是青年以上年齡的人,因此,他沒有語重心長,即使談論到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他也沒有引導、規定,儘管他對某些內容在加以肯定或否定。好多的時候,他把各種觀點提出來,似在與讀者一起商討:我認為這樣,你覺得呢?正因如此,《理想的衝突》時時從一個方面轉到另一個方面,這種轉換是看問題的轉換,而不是做學術的炫耀或玩弄,這種轉換使讀者能夠了解問題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讀者的思索能力。比如,在談到相對主義價值觀時,作者列舉了在這種觀念下的某些行為,例如,由於抱著「所有的價值都是相對的」,也即對與錯永遠是相對的,那麼,必然會出現「如果我以不同於你的方式去『得到快樂』,那你就沒有權利反對我的行為」的情況,用這種觀念作為人生的準繩,必然有人擔心會出現價值的虛空、荒謬,出現嚴重的衝突,社會可能陷入混亂。但接下來的分析,作者把目光進行了轉換,相對主義價值觀從一種帶有嚴重缺陷的觀念在另一種態度審視之下成為一種具有進步意義的觀念。因為在相對主義價值觀之下,「它要求每個人作嚴肅認真的努力去選擇他認為對於他個人、對於全社會都是最有意義的那些價值」。相對主義價值觀變成「一種解放的力量」。這種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並不矛盾,相反,由於作者對同一問題的多角度思考,倒給讀者許多有益的啟示。《理想的衝突》有許多精彩的理論分析,但它並非是一本純理論性的書,它的理論分析是建立在對馬克思、弗洛伊德、尼採的評價之上的。這些人物的思想觀念一直在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他們的影響力度更強大,所以,跟隨著《理想的衝突》與賓克萊交流一番,我們將會與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更接近一步。(梁啟談)[提要書目]《思想錄》[法]帕斯卡爾著,何北武譯,商務印書館出版。「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帕斯卡爾一方面以理性批判一切,尊崇理性的力量,同時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和界限。他主張從兩極觀念的對立入手,考察人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等問題。《狄德羅文集》王雨等編譯,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狄德羅最輝煌的成就是主編了《百科全書》。但他的哲學思想對現代人依然充滿吸引力,因為其哲學不僅開創一代先河,而且他「是個生氣蓬勃的學者和偉大的演說家」,希望引發人類心靈的一場革命。《叔本華論文集》[德]叔本華著,陳曉南譯,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心靈的一一位自命不凡的哲學家,他憂鬱、悲觀,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奇想、奇事、奇行。在世時,他的哲學整整沉寂了30 多年,終於,他像一個從長期艱苦的鬥爭中凱旋歸來的英雄,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崇拜、敬仰。狂傲不羈的存在主義先驅者尼采宣稱:「他讓我有勇氣和自由的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叔本華在此書中,的確可以讓我們一睹他那獨特的文體和幽默的語言,以及他獨樹一幟的「意志哲學」——這是通向幸福的「生的智慧」。《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德]尼采著,尹溟譯,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尼采最負盛名的著作,副題是「為一切人而不是為一人的書」。尼采作為現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在此書中,他用富有詩意的散文筆調,向他的門徒和人民傳播他內容廣泛的學說。「上帝死了」,「上帝死於對人的同情」,並主張「人性是應當被超越的」,這些令人震驚的宣言,並非嘩眾取寵,只要你深深地讀下去,便會發現包含其間的人生哲學的精義。《動機與人格》[美]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華夏出版社出版。深地讀下去,馬斯洛率先創立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史上的「第三思潮」。他提出每個人必須被滿足的需要層次,其範圍從基本的生理要求到安全、歸屬、愛、尊重、乃至自我實現。滿足了最高的心理需要的人,是真正健康的人,是人格得到充分整合的自我實現的人。《里爾克如是說》[德]里爾克原著,林郁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實現的「在時間的歲月中永遠沒有自己的故鄉」,詩人里爾克如是說。里爾克首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並不是只有哲學家才能對人類命運進行深切、純粹的思考。從其中你會不由得感嘆一個詩者靈魂的美與力。《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位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奧]弗洛伊德著,文榮光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一位聰明可愛的18 歲少女是這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的主角。作者利用她神經質的舉動、她的自白及夢的內容的線索,來探索少女的心靈奧秘。這同樣是一部驚世駭俗的學術著作。《夢的解析》[奧]弗洛伊德著,賴其萬、符清孝譯,作家出版社出版。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關於夢的研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此書中,弗洛伊德創建了他自己的一套非常系統的夢的理論。書中引用了大量的釋夢資料,多少使枯燥的文風得到調劑。《人生的親證》[印度]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著,宮靜譯,商務印書館出版。「人的一切重要言論不是通過詞句而是通過精神來判斷的——這是在歷史中伴隨著生命的成長而呈現出來的精神。」而我們卻只有通過源於偉大心靈體驗的有生命的語言,接近著一個民族的偉大的靈魂,和一個偉大的心靈的內核。這是泰戈爾對他所尊崇的奧義書詩篇和佛陀精神的闡釋,也是我們所熱愛的詩人對自身哲學思想的再敘述。《生命的悲劇意識》[西班牙]烏納穆諾,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愛的詩人對自作為一個哲學家,烏納穆諾所關心的既不是語義界定與概念分析,也不急於構建一套深思熟慮的哲學體系,而是在於透過知性與情感的全面觀照,直接面對生命的情境:矛盾痛苦的生命和生命的悲劇意識。而要突破人與生俱來的絕望意識,人的靈魂必須具有無限向上的精神高峰,人只有通過熾熱狂烈的、不顧一切的獻身行動,才能獲得極度充實與完滿的人生境界。《生活·境遇——薩特言談、隨筆集》秦裕等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如果要重新追尋當代青年精神成長的軌跡,或者勾勒現代中國思想史的話,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潮的衝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他對生活、社會、人類的生存狀態的探討具有強烈的參與感,他那直率、毫無保留的見解強烈地撞擊著所有的生存者。《有為與無為》[德]迪特馬爾·米特等編,周懋庸等譯,三聯書店出版。,作者從人和神、人與自然、科學與人類、善與惡、思與行等關係中去論及有為和無為。他強調,不應因有為的消極而放棄有為。希望總是存在的。人的理性、責任感和道義感使有為成為我們信念中的必然。「人生而為有為,猶如鳥之生而為飛翔?」《無窮的探索——思想自傳》[英]卡爾·波普爾著,邱仁宗、段娟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反映作者的一生,是講他的學術思想如何發生、發展、變化的傳記,對於研究和批判他的思想的學者以及所有對他學說感興趣的人,這本傳記是應讀的。《道德形而上學原理》[德]康德著,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著名哲學家康德的一部名著,是他在75 歲高齡才完成的,在本書中他把道德的純潔性和嚴肅性提到了首要地位,人之所以有尊嚴和崇高並非因為他獲得了所追求的目的,滿足了自己的愛好,而是由於他的德性。《情愛論》[保]瓦西列夫著,趙永穆等譯,三聯書店出版。了自己的各民族的文學都熱烈而優美地讚頌過人類愛情的巨大力量。愛是人類精神深處一種最本質的衝動。「愛就是成為一個人」(費爾巴哈)。哲學應該在研究人類生存的這種崇高的感情形式的本質、社會職能方面做出貢獻。《現代西方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夏軍著,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闡述了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思潮的歷史發展、基本特徵、主要範疇,分析了西方几種哲學流派,康德、叔本華、尼采、薩特等人思想的非理性主義特徵,並揭示了非理性主義思潮對西方文化、社會生活的影響。《搖籃與墓地——嚴復的思想和道路》陳越光、陳小雅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嚴復率先放眼世界,以其譯著給沉悶的國度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氣,曾振奮了整整一個時代。然而,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既是滋養他成長的搖籃,又是籠罩在他墓地上空的陰霾。《莊子淺注》曹礎基著,中華書局出版。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說過:「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不過,《莊子》雖然應該讀卻不容易讀,相比之下,曹礎基先生的《莊子淺注》可算是一部較好的讀《莊子》的入門書。(本部分提要書目由李詠梅、梁麗明、黃偉林撰寫)歷史[綜合導讀]讀史使人明智。培根的這句名言激發了許多人對歷史的興趣。然而,大多數歷史著作卻因為其板正的面孔、枯燥的敘述使人們不得不遠離它們。在這些書籍中,歷史只是一堆與我們毫不相關的陌生材料,一堆毫無生氣的沒有體溫的遠古化石。我們滿懷期望地打開它,卻被它敗壞了胃口。我們滿以為它會使我們聰明,結果卻被它弄得麻木不仁。當然,在浩瀚無邊的歷史著作中,也有一批令讀者耳目一新、為之振作的好書。如果需要舉例,我想首推《史記》。前人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個說法似乎只注重了《史記》極富詩性的一面。而在我看來,《史記》的絕妙之處在於它沒有把一個個歷史人物僅僅當作歷史的遺迹,而是將他們還原為一個個活生生血肉豐滿的人。任何一個讀過《史記》的人,都會在心裡永遠留住陳涉、項羽、劉邦、韓信、張良這些人物的音容笑貌、精神氣質。他們是偉人,而非完人,有偉績,亦有缺陷。司馬遷不僅擁有對他們的崇敬,也懷抱對他們的明察和惋惜。當然,我也推崇如美國歷史學家房龍所寫的一系列通俗歷史讀物。房龍的妙處在於他把歷史這種專家之學高度通俗化了。歷史中蘊含的智慧不再只是上流人物的專利,而開始在更大範圍的讀者群中流通。歷史改變了它艱深陳舊的面貌,向日常生活發出親切的笑容。人類歷史源遠流長。相應地,優秀的歷史書也舉不勝舉。《資治通鑒》、《希臘波斯戰爭史》(希羅多德)、《路易十四時代史》(伏爾泰)、《歷史哲學》(黑格爾)等都是歷史學界有口皆碑的好書。讀這樣的歷史書,能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的份量。讀史書如同讀其他學科的書一樣,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不妨從通史入手。在如今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讀一讀世界通史,對我們了解整個世界的面貌,各個國家的來龍去脈,自然很有好處。作為一個中國人,讀一讀中國通史,也會使我們對今日中國的現狀,有一個頗具深度的認識。讀通史的方式不妨是通覽,重全局而不必在細節上過多糾纏。有了讀通史的經驗,則可以開始讀專史、國別史、斷代史。專史指的是某個專門問題的歷史,國別史指的是某個國家的歷史,斷代史指的是某個時代或某個朝代的歷史。選擇不同問題、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歷史著作,不妨憑著自己的思想興趣。關心經濟者不妨讀一讀經濟史;想更深入地了解美國,不妨讀一讀美國史。漫長的人類歷史上,總有一些時代會令人特別感興趣,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如春秋戰國,如文藝復興,如二次世界大戰,等等,有關這些時代的史書不勝枚舉,不妨擇善而讀。史有史料、史識之分。好的史書,應該史料真實豐富,史識深刻獨到。好的讀史者,自然也應該既重史料,也重史識。史料豐滿著知性感覺,史識指引著思維方向。當然,史書若能在史料、史識之上還有史趣,那就更能使讀史者興味盎然,不忍釋卷了。(黃偉林)[導讀書目]《人類的故事》[美]房龍著,劉緣子、吳維亞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房龍1913 年開始寫書,1921 年寫出《人類的故事》,一舉成名。所以說,《人類的故事》是房龍的成名作。房龍這部成名作影響了幾代中國讀者。歷史學家曹聚仁曾多次敘述自己讀這本書的經歷:「有一回,在真如車站等車,從南新書店買到了房龍的《人類的故事》;這部書,一直就從真如看到了上海北站,又從北站看到了家中,從黃昏看到了天明,看完了才睡覺。這是我認識房龍之始,一直便成為這位自由主義者的信徒!這件小事,對於我的一生,影響非常之大;本來我立志要做康德,後來一變而有志於成為房龍了!」「這五十年中,總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紅樓夢》,沒有其他的書這麼吸引我了。我還立志要寫一部《東方的人類故事》。歲月迫人,看來是寫不成了;但房龍對我的影響,真的比王船山、章實齋還深遠呢?」林谷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被錄取的大學生,就讀於南開大學外文系。當時他的老師就向他推薦了《人類的故事》。他深感此書「不僅文字淺顯易懂而且讀起來興趣盎然,不忍釋手」。1988 年三聯書店又出版了《人類的故事》的中譯本,不到10 年重印7次,發行量近10 萬冊。由此可見,《人類的故事》在20 世紀上半葉、中葉、下半葉都廣泛地影響了中國讀者,堪稱歷史通俗讀物中的經典。房龍自稱此書「講的是全人類的故事,不僅僅是歐洲人或西半球人的故事」。但是,通覽全書,我們還是可以認定,此書基本上是一部「西方的人類故事」。房龍是一個歷史學家,對西方歷史博覽精熟。除了對早期兩河流域東方文明作簡明的概述和穿插中間的關於佛陀、孔子、穆罕默德等東方偉人的簡介外,《人類的故事》對西方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法國革命到世界大戰的歷史作了詳細的敘述。從中,我們不僅能對西方的文明歷史有相當清晰的粗線條了解,而且,也會對我們聽過許多卻不甚了了的西方歷史現象如騎士制度,十字軍,宗教改革,重商主義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書寫的是人類歷史,卻以《人類的故事》為書名,恰好體現了房龍寫作的特點。房龍用敘述故事的方式寫歷史而贏得廣大的讀者,這一寫作秘訣早已為人所知。郁達夫就曾說過:「房龍的方法實在巧妙不過,乾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的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房龍的筆,有這一種魔力,但這也不是他的特創,這不過是將文學家的手法,拿來用以講述科學而已。」然而,儘管秘訣早已公開,但通曉歷史者卻鮮有房龍這番文學功力,缺乏房龍那種對歷史細節爛熟於心從容道來的描述能力。更何況,《人類的故事》不僅體現了歷史和文學的結合,同時還滲透著房龍思想的魅力。在房龍眼裡,歷史好比「時光老人」在過去年代的無數領域中間修築起來的巨大的「經驗之塔」,他自認為《人類的故事》是一把「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他這樣對廣大青年讀者說:「縱覽圍繞我們四周的光榮歷史,便能使我們獲得新的膽量,在我們回到日常工作中去之後,將會勇氣百倍地面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充滿智慧的思想自然成為廣大讀者攀登歷史之塔俯瞰現實大地的精神動力。(黃偉林)《發明的故事》德博諾編,蔣太培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好書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書好是因為它表達了某種深刻而又有創見的思想,有的書好是因為它顯示了某種高雅而純正的趣味。絕大多數好書都有一個作者。是作者,而不是編者。我的體會是,大多數編者編成的書,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也有例外。我學過好幾種英語教材,教材往往不是一個人寫作的,更多是某個人編成的。在我學過的多種英語教材中,我最心儀的就是《新概念英語》。這套教材選收了數百篇英語短文。除了擁有其他優秀的英語教材的大多數優點外,我覺得《新概念英語》最妙的是編者選文的眼光。這些由幾十個單詞或至多幾百個單片語成的英語短文,是那麼簡潔、漂亮、雋永。閱讀這些短文,不僅能學到英語,而且能體驗到英語的文化魅力和性格魅力。讀《發明的故事》的時候,我又產生了類似的感覺。這本書介紹了300多種人類歷史上重要的發明:它們是怎樣產生的?是誰作出的?對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編者德博諾宣稱:「本書不是技術史,而是關於具體的發明和發明家的故事。」全書40 多萬字,介紹300 多種發明。每種發明獨立為一篇短文,長約1000 多字,短則三四百字。在這極其簡約的文字中,卻包含了極其充實、飽滿,既有深刻思想,又有健康情趣的內容。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我們不妨讀其中一篇發明故事。檢眼鏡檢眼鏡發射出一種狹窄的光束,光束穿過眼睛的瞳孔,照亮後面的視網膜。檢眼鏡由精選的若干微型透鏡組成,這些微型透鏡把受檢查者的視網膜聚焦在觀察者的眼前。根據眼睛內天然透鏡系統的「強度」或曲率選擇透鏡。只用檢眼鏡,不用其它的任何東西,觀察者就能知道眼睛的近視程度和遠視程度。由於視網膜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很容易在視網膜上詳細地檢查微血管,從而診斷出許多影響血管的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檢眼鏡是英國人巴貝奇於1847 年發明的。他曾製造出一台機械「計算機」。他把自已發明的檢眼鏡交給一個作外科醫生的朋友,叫他試一試。可是這個頭腦遲鈍的傢伙卻把它束之高閣,使巴貝奇喪失了發明檢眼鏡的榮譽。此後不久,在1851 年,赫姆霍爾茲獨立地發明了一種不同的檢眼鏡,並在醫學界得到了應用。古爾德全文300 多字,講明了檢眼鏡的原理、功能、發明史話和影響。我想像不出還有什麼更簡潔的方式表達這些內容。編者德博諾為每一類發明都寫了《小引》,檢眼鏡屬於衛生類。在衛生類的《小引》中,我們讀到德博諾關於上面這篇小品文的議論。他認為,這個發明史話說明了關於發明創造的三個基本原理:一個有發明頭腦的人,常常在一些不大相干的領域有發明創造;發明家們可能在大致相同的年代獨立地發明相同或相似的器件;一項發明即使完美,也有可能被埋沒,除非發明家或其他的人決心為之奮鬥到底,讓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價值。把德博諾的發揮和古爾德的文字比較琢磨,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真正的微言大義了。寫好一本書與作者的功力相關,編好一本書與編者的素養相聯。《發明的故事》之所以成為一部好書,自然離不開編者德博諾關於發明的思想。德博諾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人類腦子裡的思想更重要。人類的成就是建立在人類思想的基礎上的。發明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它常常使我們看到,歷史上某個時候的某人頭腦中的思想,是怎樣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正是因為具有這種思想的光芒,這些發明故事才能顯影出技術之外的意義。比如,印刷術具有人文主義和公開性,在商業上頗有活力,能夠開拓人們的眼界,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又比如,火藥的發明結束了中世紀世界各國的封建制度。技術與人文的關係是如此微妙綿密,知識和趣味的交匯又那麼水乳交融。《發明的故事》應該使我們許多圖書的作者或編者汗顏。它的廣博深邃,透徹有趣和精緻細膩不僅體現了編著者博與專合為一體的通才素質,而且體現了編著者對文化事業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黃偉林)《寬容》[美]房龍著,迮衛、靳翠微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後,「寬容」成為中國大陸文化界一個頗為流行的辭彙。回想起來,或許與三聯書店出版房龍的《寬容》一書有關。三聯書店1985 年9 月正式出版《寬容》的中譯本,到1996 年3 月,已印刷9 次,印數達30 多萬冊。可以想見,20 世紀最後的10 多年,《寬容》一書在中國大陸文化界有著怎樣的影響。《寬容》是一部敘述人類思想發展歷史的書。作者對「寬容」一詞的理解基本上與《大英百科全書》相同:「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不過,房龍對寬容的認識並未停留在這樣一個籠統的層面,他明確地區別了「個人的不寬容」和「官方的不寬容」。房龍認為:「個人的不寬容只能以自由國家的大多數公民不介意為極限,不得超越。然而官方的不寬容卻不然,它可以權力浩大。」房龍認為:「官方的不寬容一旦胡亂髮起脾氣,便可以置無辜的人於死地,也從不做任何反悔補救之事。它不要聽任何辯解,還求助於『神靈』來支持自己的決定,花言巧語辯解一番『天國』的旨意,似乎打開生存之謎的思想是剛剛在大選中獲勝的人的獨有之物。」《寬容》談論的「不寬容」實際上就是「官方的不寬容」。房龍敘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實際上就是敘述人類怎樣通過流血犧牲突破官方思想方面「清規戒律」的歷史。應該說,房龍的這種談論還是有局限的,因為許多不寬容並不僅僅屬於官方,還有文化的因素。在這個維度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蘇格拉底。他堅持認為:「世界上誰也無權命令別人信仰什麼,或剝奪別人隨心所欲思考的權力。」他還說:「必須擁有討論所有問題的充分自由,必須完全不受官方的干涉。」蘇格拉底放棄了以放棄自己觀點為前提而獲釋放的機會。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以生命殉了自己的信念。蒙田、布魯諾、斯賓諾莎、伏爾泰、萊辛、湯姆·佩恩等一系列房龍心儀的歷史人物,也在爭取思想自由,創造寬容環境的舞台上輪番登場。當然,房龍不僅描述了思想鬥士為寬容而戰的歷史,而且也分析了「不寬容何以產生的原因」。房龍認為「不寬容」可以分為三種:出於懶惰的不寬容,出於無知的不寬容和出於自私自利的不寬容。區分三種不寬容的類型同時道出了三種不寬容的原因,那就是懶惰無知與自私自利。最後,房龍進一步強調:「恐怖是所有不寬容的起因。」以大量歷史材料為依據,房龍說:「無論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麼,它的原因都來自恐懼,它的集中表現可以從樹起斷頭台的人和把木柴扔向火葬柴堆的人的極端痛苦的表情中看得一清二楚。」無論「不寬容」有著怎樣「合理的理由」,甚至它可能是「老百姓自衛本能的一種表現」。但是,房龍的《寬容》卻是一部不折不扣主張思想自由,讚美對異見的寬容,譴責反動分子鎮壓異端的思想啟蒙著作。所以,房龍才會飽含深情地引用先哲的話:「為什麼,我們異教徒與基督鄰朋不能和平相處呢?我們仰面看到同樣的星辰,並肩走在同一塊土地上,住在同一蒼天覆蓋之下。每個人自己選擇尋求最終真理的道路又有什麼關係?生存的奧妙玄機莫測,通向答案的道路也不是只有一條。」「統治者還是以容忍一切信仰為好,因為只有寬容才能防止公眾衝突。寬容乃神聖之道,上帝自己已經明確表明容忍多種宗教的意願,上帝能夠獨自辨明人類用以理解神聖玄機的方法。上帝欣賞對他的形形色色的崇拜,喜歡基督徒的一種禮儀,也喜歡希臘人和埃及人的其它禮儀。」基於這樣的認識,房龍才會樂觀地表示: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一定會到來。(黃偉林)《論英雄和英雄崇拜》[英]托馬斯·卡萊爾著,張志民、段忠橋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論英雄和英雄崇拜》實際上是托馬斯·卡萊爾的6 個演講,6 個演講分別以評論他心目中的各方面的英雄人物為核心,在評論的過程中闡述他十分個性化的觀點。有一些觀點十分精彩且於我們有益,比如他說:「對於這些偉大人物,無論你以什麼方式同他們接近,他們都是你有益的朋友。」有一些觀點則需要我們加以分析,諸如「從根本上講,(世界歷史)也就是偉大人物活動的歷史」,「整個世界歷史的精華,就是這些偉大人物的歷史」。再有一些觀點,在現在看來已屬於糟粕,比如他認為,決定歷史命運的是一種神聖理念,只有英雄才能理解,並將它傳給芸芸眾生。之所以強調這本書中的各種觀點的可接受性,是因為托馬斯·卡萊爾的這些演講充滿激情,滔滔不絕,一不小心,讀者就會被他的激情、他的充滿導向力的言詞所挾持,使人陷入其中,失去自己應有的思考。英國人的祖先是海盜。富於創新與冒險成為英國民族沉澱下來的文化習慣,卡萊爾的演說十分精彩地表現了英國民族的思維與表述方法。他前所未有地把神話英雄、教士英雄、詩人英雄、帝王英雄等等納入他的標準之下加以評論,這就表現了作者的創新;而他論英雄,並未像我們平常所讀的英雄人物的書,大談特談他們的歷史與業績。托馬斯·卡萊爾有時以真誠來評價他的英雄,有時候以智慧來衡量他的英雄。這也是一種十分大膽的嘗試吧。因為標準的不統一,加上他以一種道德的眼光來看待英雄,帝王英雄拿破崙在托馬斯的心中平淡無味。作者100 多年前的觀點,要我們現在全部去接受它,並不是我們閱讀此書的主要目的。《論英雄和英雄崇拜》不乏真知灼見,但也不少時代的局限性。我們不應該只為那些打動我們的觀點所激動。那些閱讀時的語言感受,即作者汪洋恣肆的表述,無拘無束的思維和海洋般澎湃的表達能力,跟作者的真知灼見一樣於我們有益。(梁啟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個人的往事,特殊的經歷,會像河水似的在那些沉浸在記憶之河的人們的心底流淌。可是,漫長的歲月里有多少時刻是值得記憶的呢?有時候,寶貴的時刻也是難於記憶的,只有再親身經歷它你才能重新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這對個人的生活或許是無足輕重的。而人類歷史上每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時刻——一人「人類的群星閃耀的時刻」的來臨(「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種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卻往往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前行的進程。它們的決定性影響超越狹隘的時間、地域,它們的表現充滿著不可捉摸的戲劇性,它們自身蘊含的意義,如星辰,在人生的大背景下,令任何一個作家在靜夜中只有默默地仰望。因此,茨威格「絲毫不想通過自己的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一切的內外真實性,因為在那些非常時刻歷史本身已表現得十分完全,無需任何後來的幫手。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甭想去超過它。」茨威格只能遵循於真實的原則,重現歷史上那十二個撼人心弦的重要時刻,而這也是他稱這十二篇作品為歷史特寫,而非歷史故事或歷史傳奇的原因。茨威格在《奪取南極的鬥爭》中,抒寫英國人斯科特南極歷險雖敗猶榮的悲壯一幕後,他的結束語就是這樣敬獻給讀者的:「一個作家只是有時候去創作它們,而生活創作的悲劇卻要多至一千倍。」是啊,從拜占庭的陷落到滑鐵盧的一分鐘,從譜寫出《馬賽曲》的「一夜天才」魯熱的潦倒到「黃金國」主人蘇特爾淪為乞丐,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絞刑架上的「奇遇」到托爾斯泰晚年矛盾而不可自拔的精神困境,從看到過兩個大洋的「人類的第一雙眼睛」的巴爾沃亞到乘坐火車猶如「炮彈」馳回俄國從而震驚世界的列寧,其間,人類自身展示的是怎樣一幅幅驚心動魄又如此沉浮難料的歷史畫卷。——人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單一體,由人創造的歷史更是萬象紛呈。很難想像真正的作家通過矯飾歷史和英雄,讓迷惘不堪的幻象掩蓋真實。的確,茨威格善於運用文學的各種藝術手段:氣氛的渲染、環境的烘托、心理的刻畫、畫龍點睛的議論、多變的敘述形式(如《逃向蒼天》的戲劇形式、《英雄的瞬間》的敘事詩形式..),這使他在十二篇歷史特寫中自如地描繪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而這一切,都無損於他記錄歷史所表現出的一種突出的作家的崇高意識,一種令人欽佩的對歷史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而晚年,這種深藏在這位猶太作家熱情的生命里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導致他在面對祖國被蹂躪、情感被踐踏、責任被剝奪的時代困境和個人困境時,卻不堪忍受個人的軟弱無力和黎明前的黑暗。於1942 年2 月22 日,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一所宅邸里,與他的妻子自殺離世。「..我向我所有的友人致意!願他們度過漫長的黑夜之後能見到曙光!而我,一個格外焦急的人先他們而去了!」這一顆文壇上的星辰,黯然地落下。(梁麗明)《與世界偉人談心》[美]房龍著,常紹民等譯。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一個傑出的作家會擁有一批屬於他的忠實讀者。我們可以稱這些讀者為這位作家的迷。房龍不是一個小說家,但他的著作常常具有小說那樣引人入勝的魅力。許多讀者只要看到房龍的書,就毫不猶豫地購買,手不釋卷地捧讀,這種人可稱為房龍迷。曹聚仁是房龍迷,郁達夫是房龍迷,《飄》的譯者傅東華大概也是一個房龍迷。曹聚仁因《人類的故事》而迷上房龍,郁達夫因《上古人》而欽佩房龍,傅東華則是因《房龍名人傳》而推崇房龍。對《房龍名人傳》這本書,傅東華曾說過這樣一番話:這書的成功,實也非僥倖。因為從來的歷史書,總無非是個骸骨陳列所,沒有不叫讀者沉悶的,房龍卻能使幽擴中的骸骨起來跳舞,而用二十世紀的人本主義的火炬將已埋葬的文化分明燭照起來。從這一點而論,房龍實曾在學術上辟了一條重要的途徑。傅東華對《房龍名人傳》的評價是中肯而貼切的。《房龍名人傳》,顧名思義,自然是一部世界名人傳記。事實如此,《房龍名人傳》是一部世界名人的合傳,但又不僅僅是合傳。房龍採用了一種「招魂術」,他讓上下幾千年數十位歷史名人一一復活,或單獨或聯袂來到他的客廳。他與這些歷史名人共進晚餐,高談闊論。於是,人們從《房龍名人傳》里獲得的,不僅有豐富多姿的歷史事實,更有活靈活現的個性風采。房龍不僅表現了他對久遠歷史的諳熟,而且表現了他對人生人性的想像力。前往房龍客廳的歷史人物大都是光芒四射,流芳千古的偉人。華盛頓、拿破崙、貝多芬、莎士比亞、孔子、柏拉圖、安徒生、傑斐遜等。房龍一共舉辦了21 次周末晚宴,每次晚宴邀請一位或兩位,偶爾則是一群歷史人物。所以,《房龍名人傳》就由21 章組成,每章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客人一生事迹;二是具體描述宴會情景,諸如音樂、食譜以及人物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把早已進入墳墓的歷史人物重新「召回人間」,在輕鬆優雅的晚宴上讓他們展現個性,顯示風采,甚至品評自己的人生。這實在是一個絕妙的構思,非房龍不能想出。常言說文史一家。在這裡,房龍確實是把他文學家和史學家的雙重才能發揮到淋漓盡致。他那枝生花妙筆,確實到了天馬行空的自由境界。唯其如此,他才能在史料的疆場馳騁,在想像的空間跳躍;他才能與歷史人物作開心的對話,會心的交談。《房龍地理》為人們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地理空間」,因為房龍給傳統的地理加上了歷史和人的維度。《房龍名人傳》也為人們開發了一個嶄新的「傳記空間」,因為房龍為歷史注入了生命,為莊重注入了詼諧,把神聖遙遠轉化成了日常親切,不可捉摸的歷史偉人變成了招之即來,平易近人而又個性迥異的客人。讀者不必再以頂禮膜拜的心情仰視這些人物,而可以如房龍一樣以主人的身份與這些歷史偉人作平等的談心。或許,這就是譯者把《房龍名人傳》改名為《與世界偉人談心》的立意所在。它的出版為房龍著作的中譯本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對於中國的房龍迷,這無疑是一份美妙的禮品。(黃偉林)《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多讀中國史書,容易養成一種以道德眼光衡量歷史人物的習慣。這既與中國史書的寫作重視道德評價有關,也與中國政體本身濃郁的道德色彩相聯繫。於是,在我們的心目中,很容易形成明君與昏君、忠臣與奸臣、清官和貪官這樣一些道德上二元對立的觀念,彷彿歷史就是一部明君與昏君、忠臣與奸臣、清官和貪官的交替史、鬥爭史。傑出歷史人物中有一人似乎看到了道德立國的局限,他三次下令求才,認為有品行的人不一定有才能,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有品行。所以他徵求的不在「篤行」和「守信」之士,即使「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就可提拔。這個人就是曹操,他的超越常規之舉也使他出類拔萃,有所作為。不過,歷史學家黃仁宇卻這樣評價曹操:「他雖看清傳統道德不能拯救當日毛病,但他也不知放棄傳統道德亦不見得能拯救當日毛病。」作為現代學者,黃仁宇的眼光自然更寬闊、更深邃。他縷析眾多歷史事件,進而指出:「這些事迹也使我們了解以道德作執政標準的危險。這也不是說道德本身不好,可以不要。只是人類性情複雜,道德名義後面的真相不可捉摸。」基於此樣認識,他表示:「今日我們企圖放寬歷史的眼界,更應當避免隨便作道德的評議。因為道德是真理最後的環節,人世間最高的權威,一經提出,就無商討斟酌之餘地,故事只好就此結束。傳統歷史家忽視技術因素的重要,也不能體會歷史在長時間上之合理性,這都是引用道德解釋歷史,操之過急將牽引的事實過於簡化所造成的。」以上引文均引自黃仁宇的《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這本書共33 章,從先秦孔孟講到元代亡國之君元順帝,加上最後一篇《大陸版卷後瑣語》,對明清歷史略加闡述,可以說構成了一部簡明扼要,引人入勝,新見迭出的中國通史。為什麼能新見迭出?在我看來,是因為黃仁宇開闢了兩個嶄新的視角,一為地理,二為經濟。而這裡的地理,也不僅指自然地理,更包含經濟地理。以這樣的地理眼光,黃仁宇才能得出這些結論:「足見光是治水一事,中國之中央集權,已無法避免。」「中國在公元之前統一,而且自嬴秦之後,以統一為正軌,實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撐著。」「中國因賑災治水及防虜的需要,在公元之前完成了統一,在政治上成為一種超時期的早熟。」這些觀點,不僅新穎深刻,而且有詳盡的材料和透徹的分析支撐,極有說服力。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的官僚體制,官僚體制又派生出道德眼光。黃仁宇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已然發現「中國官僚制度之下,皇帝是一切爭端和是非的最高裁判者,即使對付技術問題,也必予以道德名義」。而站在現代高度,真要理清中國歷史的千絲萬縷,就必須走出道德決定一切的歷史窠臼,注入技術的眼光。因此,黃仁宇反覆強調,「我讀中國歷史尤其留心財政史幾十年的經驗」,「我個人長期研究財政與稅收的情形」。正因為引進了這種經濟技術的眼光,並深知現代化的來龍去脈,黃仁宇才能見人之所未見,一方面指出「中國在公元十一世紀已經在某些方面感受需要現代化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證明:「中國的官僚主義,是亞洲大陸主體的產物。政治體系既要管束億萬農民,又要對付森林地帶和草原地帶的少數民族,就只能注重數量無法提高效率,不容易改變而成為一種輕而駕巧帶商業性的組織。」簡言之,「是一種極簡單的中央極權體制無法支配一個逐漸帶近代型的經濟」。考察歷史,正是為了啟發今天。今天的中國正處於現代化進程之中。也就是說,黃仁宇所闡釋的歷史問題尚未得到最終的解決。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的最後一頁,黃仁宇懇切地談到了他的希望:「中國既已在二十世紀幾乎亘全世紀盡瘁於革命,動員三百萬至五百萬的兵力和強敵作殊死戰八年,即已打破四千年的紀錄,在人類史上也是僅見,土地改革規模之大,行動之徹底,亦超過隋唐之均田,其目的不在短時間的平等,而在給新體制一個合理的出發點。現在進入建設時期,應當能克服困難,使國家資本有民間經濟作第二線和第三線的支持,在新世紀里成為一種穩定世界的重要因素。」這是黃仁宇的希望,也是每個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國20 世紀史的中國人的希望。(黃偉林)《改變中國》[美]喬納森·斯潘塞著,曹德駿等譯。三聯書店出版。改變中國,這個標題有點聳人聽聞。它似乎不太符合中國人喜歡恆穩的心理。好在作者喬納森·斯潘塞並沒有改變中國的意圖。他只是敘述中國17世紀以來某個容易被忽略的歷史側面。儘管中國是一個特別重視歷史的國度,每個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都要學習歷史課程,但是,我相信,斯潘塞所講述的這個維度的中國歷史,對許多人來說都還算陌生。這個維度的中國歷史是什麼呢?是自明代以來西方人通過各種文化技術方式試圖改變中國的歷史。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試圖通過他的天文學知識影響明代皇帝,達到在中國傳教的目的。新教傳教團的伯駕則希望利用他的現代醫學才能對中華帝國進行啟蒙。這些忠實的信徒都在千方百計地使中國人皈依他們心中的上帝。華爾、戈登在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但他們仍然給當時衰敗的清朝軍隊帶來了某些西方的軍事方法。赫德在中國的海關建設上可謂孜孜不倦,嘔心嚦血。丁韙良畢生執著於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傅蘭雅通過大量的翻譯把西方科學的全貌展示在中國人面前。胡美在風雲變幻的長沙慘淡經營現代醫院。托德在窮鄉僻壤修路,治理黃河,造福人民。白求恩則以自己精湛的醫術在中國救死扶傷,並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他如鮑羅廷曾對中國最高當局產生過影響,陳納德在中國找到了他的英雄用武之地,史迪威在中國既深受挫折也贏得了榮譽,直到20 世紀50 年代,上萬名蘇聯專家在中國的科技領域大顯身手。上述這些人物我們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一生最重要的經歷都與中國相聯繫。這些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他們的根本動機何在?他們希望達到什麼目的?他們付出了什麼代價?喬納森·斯潘塞回答了這些問題。他認為,這些人有的懷抱改善中國物質與精神狀態的目的,有的則希望到中國大撈一把。他們企圖以某種方式控制中國的命運,但他們最後還是認識到,這實際上是痴心妄想。總體而言,西方人將技術援助,作為意識形態輸入的外包裝,企圖迫使中國一口吞下。但他遭到了拒絕。他們使中國更像西方的努力總是成為泡影。改變中國的想法是西方人的一廂情願。然而,這並不等於中國就一成不變,閉關鎖國。不管上述西方人懷抱怎樣的目的,中國沒有在意識形態方面使他們稱心如意,但卻成功地吸收了他們帶來的西方技術。「日心說、歷年說、外科學、經濟計劃學、工程學、現代大學、長距通訊、機械化戰爭說、核物理學,無一不被中國消化。」當歷史行進到20 世紀60 年代,中國人首次成功地進行了熱核試驗,這表明:中國完全依賴西方顧問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作者喬納森·斯潘塞是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其漢語名字為史景遷,按他本人的解釋,取在歷史學上景仰司馬遷的含義。作為一個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喬納森·斯潘塞視角獨特、立場客觀,他的著作因此而具有材料新穎,立論公允的特點。不像一般西方學者在看待中國問題上容易失之片面,流於偏見。還有一點值得指出,喬納森·斯潘塞雖然是歷史學家,但他愛好文學,於是,他的歷史著作不僅擁有歷史的洞見,而且充滿文學敘述的魅力。這種敘述歷史的方式似乎也與司馬遷相類似。在他的筆下,歷史絕不是冷冰冰的大事年表,而是血肉豐滿,個性盎然的人生體驗。(黃偉林)《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費正清主編。原是《劍橋中國史》的第15 卷,分精裝本與平裝本兩種,平裝本分上、下兩冊。劍橋大學不僅聞名於英國,而且也為世界所共知。它創建於1209 年,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由於它的成就,在許多領域,它具有一種權威的意義。費正清以及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負責各章撰寫的專家們,都是世界範圍內的學術權威。我們面對《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實際上是面對雙重權威審視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歷史事實不會由某一個人來隨意改變或加以臆造而改變它的本質,但對相同的歷史事實,卻可以有許多的視角因而有豐富的不同的理解和發現,這些理解和發現甚至會相反的。在我們習慣的思維中,歷史都是屬於過去的那一部分,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成了靜止不變的東西。這是對歷史的誤讀,其實歷史與我們眼下的生活同在,歷史是生鮮活脫的東西,它出現於今天或者將來,有時候它以不同的外在形式出現,但它生命的本質卻是永遠的。這種感覺,在我們打開並一頁頁翻閱《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時是那麼強烈。撰寫本書的專家,歷史在他們的眼中是活的,或反過來說,他們把歷史看作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在這裡,與國內大多數歷史書所不同的,它沒有嚴格的編年或分期,而是以歷史的某一面目為中心,從這一面目去探求其內在的複雜而豐富的構造。如果對待歷史僅僅只是忠實地記錄,那麼歷史只會是靜止的東西,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東西。《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避免了這些,它雖然以忠實的記錄來對待史實,但它並不是單純地進行記錄,它從學術的、政治的、文化意識的等等視角對史實進行記錄,歷史的記錄由於進入了著者們的活的思想與思維之中,變得富有生氣,加之著者治學功力的深厚與表述能力極強,譯者翻譯過程之中的再創造,使這部歷史書讀起來滿眼風煙。著者們對史實的鮮活的解讀使人應接不暇,讀了前面,後面部分立刻成了讀者急欲閱讀的誘惑。有時候,我們對於某一部分的史實已瞭若指掌,但我們仍急於去閱讀,那些誘惑已不是歷史真相,而是著者們眼中的歷史是怎樣一個歷史。這部史書似乎還給我們這樣一個提示,面對歷史就像面對《紅樓夢》,一千個讀者會讀出一千個林黛玉,不同的人對待歷史,就有不同的歷史在其心中形成。從這一點上說,《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也是那些著者們個人的歷史,它充滿個性,富有色彩。但正像你不同意別人讀《紅樓夢》時對林黛玉的理解一樣,讀這部史書,我們也需要用自己的視角,用我們已經願意接受的歷史觀點與之融合,使之形成活於我們自己心中的歷史。只有這樣,這些活的歷史才會變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有益於自己的人生。(梁啟談)[提要書目]《文明的歷史腳步——韋伯文集》黃憲起、張曉玲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韋伯以他淵博的知識、獨特的歷史比較方法,對東西方主要國家幾千年的文明史進行縱橫全面比較,從而論述了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基礎,以路德教、加爾文教為精神支柱,以自由市場經濟、資本核算為本質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歷史發展特徵、趨勢,並探究中國、印度資本主義未得到發展的原因。《走出中世紀》朱維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討論的對象,是從晚明到晚清的思想文化的歷史。在作者看來,這個過程就是從中世紀到近代的歷史的過渡過程。他稱之為中國走出中世紀的過程。歷史屬於過去,審視卻是常新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堅尼·布魯克爾著,朱龍華譯,三聯書店出版。佛羅倫薩這座歷史名城,在文藝復興時期向人類奉獻了米開朗琪羅等一大批傑出的藝術家的人文主義者,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筆,介紹這座締造光輝歷史和偉大人物的城市。由此可知,佛羅倫薩產生文藝復興有其必然性。《異端的權利——卡斯特利奧反對加爾文史實》斯·茨威格著,趙台安、趙振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後代將會迷惑不解,為什麼在如此燦爛的黎明之後,我們還會退化回到昔米萊人的黑暗之中。」(卡斯特利奧)《中國大歷史》黃仁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中國大歷史這名詞是由黃仁宇創用的,指的是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主要採用綜合法和歸納法。本書從先秦寫到當代,與以前史書不同的是,作者在寫作各章時,更將前一時代所留下來的影響昭然指出,強調揭示歷史發生的必然性。值得重視的還有,作者不僅注意闡釋歷史,而且注意推演未來,對祖國前途的關心,貫穿於全書字裡行間。《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黃仁宇著,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出版。資本主義這個名目,在不同作家筆下會有不同解釋。一個歷史家所看到的資本主義,可能與一個經濟學家所看到的資本主義迥然不同。14 世紀以來,世界中的大變動多數與資本主義有關。雖然資本主義不是引起戰爭、造成新舊國家分離併合的總原因,但是它牽涉廣泛,在各種大規模事件中總有直接與間接的介入。本書為歷史著作,它寫的是一個歷史學家眼裡的資本主義。在書中,我們將看到資本主義的獨特內涵,還將看到資本主義與晚近數百年世界歷史的關係。《創造者》[美]丹尼爾·丁·布爾斯廷著,湯永寬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美國著名文學派史家丹尼爾·丁·布爾斯廷的力作,是其《發現者》的姐妹篇。本書重現了人類三千多年的文化藝術成就,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創造我們璀璨的文化遺產的傑出人物,介紹了人類世界的哲學、戲劇、文學、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等等。創造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從金字塔的建造到佛羅倫薩大教堂優雅圓頂的設計,從但丁的《神曲》到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從酒神節的古樸儀式到現代芭蕾的優美舞姿,作者以其特有的典雅而富於魅力的筆觸,深入而全面地探討了人類的創造這一博大精深的主題。《發現者》[美]丹尼爾·丁·布爾斯廷著,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現者》是《創造者》的姐妹篇。先有《發現者》,之後才有《創造者》。《發現者》講述的是關於人類謀求認識世界和自身的故事,講述的是人類對錯覺——知識的錯覺——的克服,人類正是在這種克服的進程中完善著對宇宙以及對自我的認識。本書出版後影響甚大,已被譯成20 種文字。《歷史研究》[英]湯因此著,曹未風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後影湯因比是20 世紀思辨的歷史哲學的代表,曾被西方學者尊為「國際上的智者」。本書是湯因比最重要的著作,以分析各種文明的循環發展和衰落為基礎。作者把人類6 千年的文明史分為26 個文明,而每一個文明都經歷興起、生長、衰落、解體和滅亡5 個階段,認為人類20 多種文明中,絕大部分已絕滅,現尚存5 種文明,也大多走向衰落或解體階段。《世界的中國觀》忻劍飛著,學林出版社出版。本書的副標題是:近二千年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作者以大量國外漢學材料為基礎,描述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進程。要理解和解讀中國文化之謎,離不開國外中國觀的反饋信息。本書提供了大量的這類信息,為讀者打開了一個理解中國的新維度。《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美]喻里森·索爾茲伯里著,過家鼎等譯,解放軍出版社出版。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美國革命的傳奇是福吉谷。法國革命的傳奇是摧毀巴士底獄。俄國革命的傳奇是攻佔彼得格勒的冬宮。中國革命的傳奇則是中國紅軍的長征。作者認為20 世紀沒有什麼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作者用富有感染力的筆觸描述了這個事件的始末及其深遠影響。他認為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它所表現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著一個有十多億人口的民族,使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史記》司馬遷著,嶽麓書社出版。《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中華民族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年來的歷史發展的一部總結性的記錄,對這一長時期的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鬥爭發展,作了概括而又詳實的敘述。它不但是一部歷史傑作,為我國史學紀傳體奠定基礎,而且是兼具異常豐富的思想內容的一部傳記文學名著,更是一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寶貴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一、二部)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原是《劍橋中國史》的第12 卷和第13 卷,由美國著名中國學專家、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主編。本書敘述的是1912 年至1949 年期間中華民國的歷史,是國外學者對中華民國史的研究成果的結晶,不但為讀者提供了廣泛的資料,而且為讀者提供了值得人們重視的歷史研究的視角。《美國擴張與發展史話》[美]卡羅爾·卡爾金斯主編,王岱等譯,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選譯自美國讀者文摘出版社1975 年出版的《美國史話》一書,主要講述了美國領土擴張、經濟發展以及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歷史進程。其中還涉及到一些美國在國外的戰爭。作為一個年輕的大國,美國的歷史充滿了驚心動魄的故事,美國的人民體現了不斷進取的精神,讀者將從這裡看到一個與中國有著很大差異的國家歷史,並引發出自己的思考。《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上、下冊)杜石然等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其它事物一樣,是有著一定的歷史繼承性的。今天的科學技術,正是由過去的科學技術發展而來。研究和了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探討它的發展規律,將可以起到借鑒歷史、溫故知新的作用。而這部書作為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通史,當會給讀者許多教益。(本部分提要書目由李詠梅、梁麗明、黃偉林撰寫)文藝美學[綜合導讀]文藝美學的書很廣泛,它們包括那些研究文學、藝術和美的規律的書。美學曾經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比較深奧。文學則是大家所熟悉的。我們側重於從文學論著的角度來談談閱讀問題,相信這樣對讀者會有舉一反三的效果。愛文學的人很多,愛文學理論的人很少。許多作家都公開地表示過對文學理論的不以為然。絕大多數文學讀者則視文學理論為無物。他們覺得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激動人心的抒情象徵已經足夠,為什麼還要那麼多枯燥無味的解釋和評說。這一切並不妨礙文學理論的存在,甚至不能阻止文學理論一天天的成長壯大。凡存在必合理。文學理論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以為,文學理論至少滿足了人類的一種理解慾望。人類的這種理解慾望不僅僅停留在快樂感性的層面,它還努力向智慧理性的層面延伸。文學早已成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存在。文學理論則要對這種存在作一番闡釋、分析、探究和評說。人類有許多文學的讀者,但也有一批樂於對文學的功能、內涵、形式結構、方法類型進行思考的讀者。這些讀者在作這些思考的時候,自然會希望讀到有關這些思考的書。在古今中外的文學歷史上,文學理論的書已有許多。中國有《文心雕龍》、《詩品》、《人間詞話》,西方有《詩學》、《詩藝》、《藝術哲學》等等。這些著作已流傳百年甚至千年,經過了歷史的檢驗,堪稱本學科的權威之作。閱讀這些著作,對全面深入了解文學自然大有益處。除了經典文學理論家撰寫的文學理論著作外,我覺得經典作家撰寫的文學理論著作尤其值得一讀。英國小說家佛斯特的《小說面面觀》、德國詩人歌德的《歌德談話錄》、美國作家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前蘇聯作家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乃至中國詩人艾青的《詩論》、小說家王蒙的《當你拿起筆》、王安憶的《王安憶小說講稿》等都是特別能給人啟發的文學理論書籍。這些著作的好處在於作者既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又有良好的理論修養,它們講述的文學理論,常常顯得更真切、更透徹、更合乎創作實際。還應該指出的是,對文學理論著作的閱讀,應該建立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基礎之上。有讀作品的經驗,才能有讀理論的收穫。只讀理論,不讀作品,這種理論不可能在你心靈深處留下痕迹。事實上,我們讀文學理論著作,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在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的世界中,文學作品顯然佔據第一位的位置。最後要補充的是,以上我們所說的文學理論,用的是狹義的文學理論概念。廣義地看,文學理論應該還包括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好的文學史可以作為我們閱讀文學作品的嚮導;好的文學批評則能有效地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層出不窮的文學作品。閱讀文學史著作培育的是我們的學養,我們將獲得豐富的經典知識;閱讀文學批評啟發的是我們的識見,使我們保持充沛的創造活力。(黃偉林)[導讀書目]《談文學》朱光潛著,開明書店1946 年5 月第1 版,後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二卷。文學的特點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像數學物理,有公式可依、定律可循。因了這一特點,許多談文學的書就容易流於玄虛,常常是洋洋萬言,給人模糊含混,難以捉摸的感覺。相比之下,朱光潛的《談文學》,努力做到「切實」二字,以求實的態度對待務虛的文學,確實把握了文學的脈搏,感應了文學的律動,於文章得失,創作甘苦方面,道出了諸多內行的見解,知音的心得。比如,朱光潛特彆強調文學的趣味。他認為辨別一種作品的趣味就是評判,玩索一種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賞,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藝術中所領略到的趣味表現出來就是創造。顯而易見,朱光潛是把趣味問題作為文學的核心問題來看待的。在他的心目中,文學教育的第一件要事是養成高尚純正的趣味。趣味如此重要,又如此玄虛,那麼,怎樣才能習養而成呢?如果沒有切實的途徑,所有關於趣味的談話就顯得輕浮飄渺,大而無當。所幸,朱光潛指引了習養趣味的途徑,他表示,唯一的辦法是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藝傑作,在這些作品中把第一眼看去是平淡無奇的東西玩味出隱藏的妙蘊來,然後拿通俗的作品來比較,自然會見出優劣。這是一條相當切實的途徑,也是一條十分正確的途徑,它同時還表明文學趣味的養成仍然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在這裡,作者寫作的求實態度和對文學自身規律的尊重都體現出來了。求實的態度和純正的趣味使作者能超越人云亦云的局面,表達自己獨到的觀點。批評界常有一種寬容的說法,即寫作和欣賞各自獨立,寫作的平庸並不妨礙欣賞的高雅,所謂手低而眼高。朱光潛卻以自己的經驗為據,指出了這種說法的自欺欺人。他認為:你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寫作的甘苦,對於旁人的作品就難免有幾分隔靴搔癢。很顯著的美醜或許不難看出,而於作者苦心經營處和靈機煥發處,微言妙趣大則源於性情學問的融會,小則見於一字一句的選擇安排,你如果不曾身歷其境,便難免忽略過去。朱光潛是研究美學的學者,標舉高尚純正的趣味,體現其眼高;朱光潛又是擅長說理文的高手,朱自清稱他能近取譬,深入淺出的本領是他的特長,可謂手亦不低。可以說,朱光潛的作品,手高和眼高是和諧統一的。在《談文學》一書中,專門辟有《作文與運思》、《選擇與安排》、《咬文嚼字》等章節來談寫作的技巧,從中可以看出朱光潛在文章的結構布局、文字表現諸方面,確實功力深厚,經驗老到。《散文的聲音節奏》一節,強調白話文必須念著順口,要自然、乾淨、明朗,能夠在長短、輕重、緩急上面顯出情感思想的變化和生展。這無疑是很高的標準,而以這標準去對照朱光潛的文章,也分明襯出朱光潛說理文的語言已臻較高境界。朱自清說朱光潛的文字「像行雲流水,自在極了。他像談話似的,一層層領著你走進高深和複雜里去。他這裡給你來一個比喻,那裡給你來一段故事,有時正經,有時詼諧;你不知不覺地跟著他走,不知不覺地『到了家』」。這裡所謂「到了家」,大概指的是讀者已同意和接受了朱光潛的美學道理。由此可見,朱光潛以美文論美學,的確實現了學術和文章兼美。(黃偉林)《談美》朱光潛著,開明書店1932 年11 月出版,後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一卷)。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化界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即一批大作家、大學者專門為青少年寫作,作家中如冰心、葉聖陶,學者中如朱自清、朱光潛。這些名家為青少年寫的作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少年,成為影響幾代中國人的傳世之作。冰心的《寄小讀者》、葉聖陶的《稻草人》、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朱光潛的《談美》就是這樣的傳世之作。朱光潛曾在香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和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做過14 年的學生,回國後擔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抗戰期間曾擔任過四川大學文學院長和武漢大學教務長,之後又回到北大,繼續做西語系教授直到逝世。可以說,朱光潛一生都生活在大學校園的圍牆內,是一個典型的學院派人物。雖然做的是西語系教授,但朱光潛研究的卻是美學,他的《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等著作都是在文藝學、美學領域影響極大的書,他本人更是中國20 世紀屈指可數的影響最大的美學家之一。以這樣的學養和身份,朱光潛還專門為青年讀者寫了一系列著作,如《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談文學》等。作者自稱《談美》是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也是《文藝心理學》的「縮寫本」。《文藝心理學》是專門寫給研究美學的人讀的,《談美》則是與青年讀者就美這個話題作的談心。作者說:「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於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並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從這段敘述寫作動機的發言,我們得知,朱光潛並不把美學問題當作純粹的學院學術問題,而是把美學問題和現實人生緊密聯繫起來。於是,美學在朱光潛的工作中就有了類似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意義,即通過美學研究,來改變中國的國民性。用朱光潛的話說,談美是為了免俗。什麼是俗?俗就是像蛆鑽糞似地求溫飽,不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俗就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怡情養性就是怡養美的人情、美的人性。顯而易見,這種談美的方式與我們通常所見學院人士談美的方式迥然不同。前者是親近讀者,切入人生的,後者是拒辭讀者,疏離人生的。《談美》不僅有親近讀者的動機和方法,更有吸引讀者、征服讀者的內容。《談美》一書由15 節組成,這15 節又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談美感和美,二是談美的欣賞,三是談美的創造,四是談藝術和人生的關係。表面上看四個部分各自獨立,自成一格。但仔細品味,卻發現前面三個部分是第四部分的鋪墊,第四部分是前面三個部分的升華。原來,朱光潛把人生態度分為三種: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實用態度求的是善,科學態度求的是真,美感態度求的是美。於是,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的《談美》專心談的是美感態度,對美感態度作了鞭辟入裡,深入淺出的闡發。然而,朱光潛注重的是全體人生,而非局部態度。他專門開闢「人生的藝術化」一節,探討藝術和人生的關係。在這一節里,他令人信服地證明:至高的善也是一種美,科學的活動仍是藝術的活動,於是,「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真與美也並沒有隔閡」,就這樣,真、善、美在美的巔峰得以融合,人生和人生態度在美的極致中得以圓滿。當我們厭倦了許多美學著作的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當我們看穿了許多美學家信口開河的虛無空洞,這時候讀一讀朱光潛的《談美》,感受其中的流暢生動、博學雅趣、細膩貼切和精警透徹,我們可以感覺到,學院里也有真情趣,學者筆下也有好文章。(黃偉林)《美的歷程》李澤厚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由中國古代這位老哲人發出的這句話語,使我們在注視猶如滔滔江水,奔流永不停歇的時間之河時,不禁感嘆這變易不居、沉浮不定的人世。然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各個民族、國家,卻不約而同地,責無旁貸地保護那些在歷史長河中,凝聚、積澱下來的歷史文化遺迹,並且把它們虔誠地尊奉為整個民族智慧和美的結晶的象徵。即使那是人類第一聲有節奏的勞動號子、第一筆信手的塗抹、第一個粗糙的有裝飾圖形的陶罐。當我們再次回顧和欣賞這些久遠的、古迹斑斑的藝術作品時,我們依然被前人的創造深深感染著、激動著,久久不能平靜。美的藝術作品是永恆的,它們本身蘊含著人類追求美與永恆的努力與秘密。「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馬克思)一旦我們明白對美的永恆渴望與追求,已成為整個民族文化精神追求的靈魂時,我們將更加由衷地尊重這個民族的文化,並自豪於這個民族的文化歷程和文化理想。本書作者作為當代中國美學一大家(「實踐派」美學觀點的代表人物),他不辭辛勞地打開了通往中國古典文藝奧秘之門,並願意與我們共享中國經歷的漫長而輝煌的追求美、探索美的歷程。那麼,該如何開始、如何行走、如何觀賞,才能避免遺漏任何一種美的作品?這恐怕是任何一個藝術鑒賞家都不容易完成的艱難的任務。「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當作者用充滿激情的文字描繪它們、讚美它們時,他更傾向於宏觀地把握它們,並以它們為代表寫就了一本簡明扼要的中國美學史,從遠古圖騰一直講到明清工藝,緊緊抓住各個時代的歷史風貌、社會精神內核,尤其是那些創造美的文化精英的靈魂。品味「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等10 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的描述,彷彿讓我們直接感觸到這個淵源流長的文明古國的審美歷史,那些時代閃爍著的美的精神火花。偉大的思想的睿智之光,猶如燃燒在目前。與此同時,作者也力求透過繽紛的美的形式、美的內容所織就的帷幕,揭示出我國勞動人民在創造美的過程中,隱含的審美意識的歷史發展狀況,指出這也是以實踐理性為特徵的民族審美意識的積澱過程。「心理結構創造藝術的永恆,永恆的藝術也創造、體現人類傳流下來的社會性的共同心理結構。」這也許正是美成為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並且深深震撼我們心靈的真正原因。——美的偉大是人類精神的偉大,美的深邃是人類心靈的深邃,美的廣闊是人類思維視野的廣闊。美的歷程連接著人類的過去與未來,呼喚著理想與美的天堂。縱然這段歷程路途多舛,駕馭方舟的有志者依然會不屈不撓地前行。(梁麗明)《美學散步》宗白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美是什麼?」——從古希臘時代直到今天的二千多年來,幾乎所有的哲學家、美學家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他們都不能完全解決。「乍看起來,美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但不久我們就會發現,美可以有許多方面。這個人抓住的是這一方面,那個人抓住的是那一個方面,縱然都是從一個觀點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也還是一個引起爭論的問題。」(黑格爾《美學》)因此,要想給美下一個簡明的定義實在不那麼容易。柏拉圖就曾經不得不發出這樣的嘆息:「美是難的!」然而,這一切都不能阻止人們對美的認識與探求。只要哪兒有美,那些熱愛生活的,善於發現的人們,就會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對美的渴望與追求。《美學散步》,就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宗白華先生以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方式,在美的世界漫遊時所記下的領悟和體驗。宗白華先生本是20 年代有影響的詩人,出過詩集《流雲小詩》。我感到,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依然保持著詩人的詩意情懷以及極其敏銳的藝術眼光,並把這種詩人的獨特氣質貫注在對藝術世界,尤其是對中國藝術本質和特徵的詩化探索、描繪上。如果說,偉大的藝術家,聆聽到的美的聲音,感受到的美的氣息,是來源於大自然的美妙旋律和生命本體的自然律動,那麼,當我們沉浸在他們創造的關於自然、生命、心靈的藝術作品中時,我們不能不被他們迸發出的美的激情所折服,為他們身上燃燒的火焰所照亮。這一切是詩意的,富於情感的。因為人們感應美的方式和發現美的成果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感染的。宗白華先生觸摸到藝術家掌握與創造世界的種種方式,並且以同樣的方式,回應著、分享著藝術家們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喚。這同樣是一種美的表達。宗先生如此準確地把握了中國藝術家與自然、藝術的天然關係:他們自得地沉浸在個人生命和奇妙的自然、鍾愛的藝術有機融合的「物我同一」的境界里——「中國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著『無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無限,表現了無限,所以他的態度是悠然意遠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脫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貼近自然,是世界最心靈化的藝術(德國藝術學者O.Fischer 的批評),而同時是自然的本身」。談到中國詩畫中充滿「人情味」的空間意識,別有趣味地與西方藝術做比較,更清晰地勾勒、描繪出中國藝術的獨特之處:「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埃及空間感的墓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音樂化了的中國人的宇宙感。」具體而言,這種宇宙觀體現在中國的詩畫里,正是《易經》上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宗先生細緻地分析:「我們畫面的空間感也憑藉一虛一實、一明一暗的流動節奏表達出來。虛(空間)同實(實物)聯成一片波流,如決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聯成一片波動,如行雲之推月。」這種表現法在中國詩與畫的空間意識中是一致的。這樣的真知灼見,還存在於宗先生對康德美學思想的評述,羅丹雕刻藝術的分析、唐人詩歌的民族精神的發掘等等上。如宗先生所坦言,它們是一種直觀式的把握,感悟式的評析,並不做嚴格的邏輯分析式的系統的理論論證。但它們卻總是那麼自然地流露出深邃的哲思和詩意的暢想,呈現出對生命活力和藝術美的強烈的傾慕讚美之情。或許,正是這種充滿活力和無拘束的「漫步」方式,我們才能跟隨宗先生在這廣大的藝術世界裡,讀出了繪畫、書法、舞蹈、詩歌、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中流溢出的人的心靈與智慧的光彩及其含蘊的美的魅力。這種方式觀照了美,而它本身也成為一種美。對於我們今天這個並不完備的社會,對於在人生旅途上總要與苦難和醜惡挑戰的行人來說,了解和接受那些展示美和啟迪人們希望的東西,不時地在美的世界裡欣賞美,創造美,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梁麗明)《歌德談話錄》愛克曼輯錄,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我在地上的日子會有痕迹遺留,/它將不致永遠成為烏有——/我在這樣宏福的預感之中,/在將這最高的一剎那享受。」這是18 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歌德在他的巨著《浮士德》里寫下的詩句。是的,自信的詩人果然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堅實的探索與奮鬥的人生足跡。歌德是近代資產階級文化高峰時期的一個典型代表。他以畢生的精力,為德國文學、為德國人民創下了不朽的業績。德國文學得以與其他民族的文學相提並論,在世界文學之林中佔有一席榮耀的地位,與德國這位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歌德是緊密不可分的。一個傑出的人物走向偉大,走向輝煌,身後也必定會像我們所有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凡人一樣,留下幻想、苦悶、彷徨、戰鬥,最後立於無限的邊緣。正如歌德創造的那個偉大的浮士德博士,在他漫長的奮鬥生涯中充滿著對無限的追求,也充滿著俗世的矛盾,唯其如此,我們才相信,苦難和幸福塑造了一切活生生的人。歌德正是其中一位吸引我們了解他、親近他的偉人。英人桑德斯評價歌德時說,他「度過了人間最豐富的一生。他的青年時期熱烈而浪漫;中年時期是高雅而嚴肅,冷靜而真誠;偉大的晚年充盈著最成熟的智慧,而他在這個時期彷彿再現了他的青年時代,早期的那種浪漫色彩的感情火焰又在他身上燃燒起來。」應該說,歌德的晚年的確是勤奮充實、著作頗豐的時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時期。他先後完成了《威廉·邁期特的漫遊年代》和記敘他從童年直到進入魏瑪前這段生活的自傳:《我的生活:詩與真》等;整理、編輯出版了他與席勒的通信;而主要的是完成了他認作「自己畢生的主要事業」的《浮士德》。有關歌德晚年生活、創作、思想的資料,再沒有人比愛克曼給我們留下的更為具體、更為豐富、更為翔實了。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流行很廣,記載了歌德晚年從1823 年直到逝世為止9 年間的談話片斷,包括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論和活動。愛克曼出身貧苦,一直半工半讀,1821 年進哥廷根大學學習法律,但他酷愛文學,是歌德的崇拜者。他特別愛讀歌德的短詩。他說:「我好像覺醒過來,..好像我前此連自己也沒有認識到的最深刻的靈魂在這些詩歌里反映出來了。」他還寫了一篇論文:《論詩,特別引歌德為例》,並把稿子寄給歌德。這篇文章得到了歌德的好評。1832 年夏,歌德留下這個好學、勤奮的年青人,並讓他在身邊工作。愛克曼與歌德近10 年的朝夕相處,使他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資料,他把「覺得有價值和值得注意的生活經歷記錄下來」,使它「成為自己的東西」,「以備將來終生受用」。這種「自然衝動」促使他寫就了《歌德談話錄》。雖然,愛克曼謙遜地表示,他所顯現的歌德是「我的歌德」,是歌德全部內心生活的一個側面。但是由於他力求忠實地再現歌德,記錄詳細,而且談話「這種根據實際生活的直接素描,特別有助於使人們從閱讀歌德的許多作品中所形成的歌德其人的形象更為完備」。因此,《談話錄》既可以看作歌德關於文藝、自然科學和哲學思想的理論資料——特別是在文藝方面,它「記錄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朱光潛)——而且可以看作一本關於歌德的人物傳記。沒有矯飾,沒有虛偽的對話式記錄,猶如愛克曼或者你,與兩個世紀前的詩人,似面對面地平等交流。「這位非凡人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個多棱形的金剛石,每轉一個方向就出現一種不同的色彩。」(愛克曼)你會看到那一側的光彩呢?(梁麗明)《論浪漫派》[德]海涅著。見《海涅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單行本。《論浪漫派》原名《德國近代文學史略》。所謂史,那麼就應該以大量的史實史料作為書的主要內容,然而《論浪漫派》似乎對史興趣不大,它所列的僅僅是文學史的高度濃縮,在這裡面,作家姓名和作家的作品便是史的全部代表,可能如此濃縮的文學史稱「史略」仍不能名符其實,海涅後來就乾脆換了個書名:《論浪漫派》。但「論」也不很突出,甚至可以說「論浪漫派」不是論,理論分析和論證方式在書中也處於一種作者用來裝襯的東西。《論浪漫派》缺史少論,它充滿的是一種詩人式的、對於作家和作品的感受。這種感受用海涅的詩來說明,也許更顯出它的品質。海涅說:「每逢我在清晨/從你的房前走過/我看見你在窗內/親愛的,我就快樂。」這是詩情和詩意,海涅把他的詩情詩意移到了《論浪漫派》中。海涅又說:「我是一個德國詩人/在德國的境內聞名/說出那些最好的名姓/也就說出我的姓名/」這是詩的智慧和詩的凝鍊,不是才氣十足的詩人,就無法凝鍊地表述詩的智慧。在《論浪漫派》中,海涅讓他的詩才恣意流暢,無礙無阻。海涅還說:「憂鬱的眼裡沒有眼淚/他們坐在織機旁,咬牙切齒/德意志,我們在織你的屍布/我們織進去三重的詛咒——/我們織,我們織/」這是詩的想像、比喻和詩的真誠,海涅用詩的感覺,在《論浪漫派》中表述他對作家作品的喜好、臧否。《論浪漫派》不是詩,但卻充滿了上述詩的品質,流淌著詩人海涅的詩人個性。海涅常常這樣描述和抒寫:「法國所有的恐怖故事加在一起,還沒有阿尼姆那輛從布拉克馳往布魯塞爾去的馬車來得駭人。」「現在你們這些法國人該明白了吧,描寫恐怖事物不是你們的本行,法國無論對於哪一種陰魂鬼怪都不是合適的土壤。」「法國人怎麼會變成鬼,或者說,鬼又怎麼可能在法國存在!怎麼可能在巴黎,這歐洲社會的休息大廳里存在!午夜十二點到一點,這一小時一向認為是群鬼出來大鬧特鬧的時候,可是這時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還人聲鼎沸,熱鬧異常,歌劇院里鼓角喧天,樂聲悠揚,正在演出最後一幕;無比歡快的人群從遊樂場、雜安劇院蜂擁而出,林蔭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跳跳蹦蹦,一片歡聲笑語,到處逗趣調笑,大家到夜總會去。一個可憐的鬼魂出來鬧鬼,置身於這樣一股歡樂流動的人群之中,他會覺得何等的不幸!一個法國人,即使是個死人,如果四面八方都是形形色色歡天喜地的人群在圍著他嘻笑歡呼,他怎麼可能保持住鬧鬼時所必需的嚴肅神情!我自己雖說是個德國人,假如我已經死去,要我半夜三更在這兒巴黎鬧鬼,那麼只要有那麼一個輕佻放浪的女神,從某個街角向我奔來,我就肯定維持不住我那鬼魂的尊嚴,這種女神最善於沖著人家的臉發出迷人的媚笑。」在這些到處是詩情詩意、到處是詩一般的想像與比喻之中,使人往往沉迷於其詩般的境界之中而忽略了它的評論本性。或許,《論浪漫派》流傳100 多年以來給人的魅力,不在於它對那些作家作品的評論的權威與創見,而在於它詩的品性,在於它富于海涅個性的充滿機智和真誠的詩般的描述。儘管《論浪漫派》中大多的作家作品對我們相當陌生,但《論浪漫派》卻十分容易使讀者留下印象。我們也許記不住海涅在書中提到的有些拗口的作家姓名,但我們腦中卻有可能留著一個才氣十足的詩人在用精彩的言詞演說他所感受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說,《論浪漫派》更像富有迷惑力的演說,它不提示,也不留下沉重的思考,它用生動的感受來吸引人,使人不知不覺墮入那種感受之中,因此,閱讀成了對作者感受的享受。(梁啟談)《中國新文學圖志》楊義等著。人民文學出版出版。分上下兩冊,按年代分四卷。人最初表示對世界的認識,是以圖形來表示的,正如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一樣。我們的孩童時代,不少記憶是由圖象來保留的,連環畫、卡通畫、電影、電視,都顯示了圖或者畫面作為感受和認識方式的生命力。特別近幾年,文藝界出現了傳播迅速、被普遍接受的音樂電視,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於在耳聽旋律的同時,可以眼看音樂的形象。儘管有人批評這會束縛人的音樂想像力及想像的豐富性,但反過來,精彩絕倫的音樂形象畫面,何嘗不是一種對音樂想像力的呼喚和提升。在孩童時代有條件看連環畫的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感覺,即連環畫比光有文字的讀本好看多了。形象的畫面比文字材料有吸引力,這其實對成人也是一樣的。當然,《中國新文學圖志》並不是連環畫一類的書。有些地方它更像集郵本。甚至對這方面有所研究但只接觸過文字的人,也會驚訝在文字的背後,竟然有這麼豐富的和文字相輔相成的,但又有著與文字不同的魅力的封面、插圖、照片。好多人對於阿Q 不算是陌生了。但肯定對於阿Q 的畫像了解甚少,或者根本不知道有誰替阿Q 畫過像,《中國新文學圖志》把有關《阿Q 正傳》的封面及阿Q 畫像全搜羅集中到一塊兒來了。在那幾位名家想像之中的阿Q,真是神采紛呈。特別是豐子愷先生所畫的阿Q 像,那是畫出了眾多人心目中的阿Q,使人拍案叫絕的阿Q。《中國新文學圖志》對於圖的解釋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常見的解釋,即就圖說圖。再以阿Q 像為例。介紹趙延年的阿Q 畫像,即採用了介紹性的文字:「這位側面斜視的阿Q,下唇抿攏而前凸,帶點對周圍世界的蔑視,頗能傳達『精神勝利法』的神態。」一種是不解釋的解釋,讓讀者像觀賞畫展一樣,由讀者自己想像畫的用意,體驗當時世俗的趣味和精神。再一種是描述加想像,讓圖畫在描述和想像中活起來。比如介紹豐子愷為茅盾《林家鋪子》作的兩幅插圖:「其一是由於上海客商坐店索債,林老闆就到恆源錢莊借救急,誰知那位癆病鬼錢莊經理捧著那老古董的水煙筒卜落落卜落落的吸,直到燒完一根紙吹,這才慢吞吞地說:『不行了!東洋兵開仗,上海罷市,銀行錢莊都封關,知道他們幾時弄得好!上海這路一斷,敝庄就成了沒腳蟹,匯劃不通,比尊處再好的戶頭也只好不做了。對不起,實在愛莫能助!』那癆病鬼經理不僅沒有借款,還逼使林老闆在年關前還清所欠的六百元。豐氏畫上,林老闆陪笑臉告借,以及癆病鬼皺眉頭裝腔作勢,都神情可掬。」這種方法,如同好的音樂電視的效果。《中國新文學圖志》所反映的年代是一個精神高揚的時代,綜觀其中的500 多幅圖,其為精神作廣告的趣味很濃,它們對於精神的宣揚,正如今日對於經濟的重視。這其中的圖畫,又幾乎囊括了中外傳統與現代的繪畫形式,它們的藝術生命十分地活躍與豐富,實際上,對於書中圖畫的瀏覽,也已可以有所收穫。遺憾的是,大概因印刷經費不足,《中國新文學圖志》中的圖畫全是黑白,更甚者畫面縮小,有部分的圖畫只得其粗框,而細節處不清。比如下冊第506 頁蔡若虹的《血的哺養》一圖,母親在逃難途中猝然被炮火擊喪,而倖存的嬰兒仍仆在媽媽胸脯上緊緊吮吸母親的乳頭,直觀此畫,人們的心不禁被它攫住:這可憐的嬰兒活的希望又在哪?像這些圖畫,已傳達了文字所不好傳達的東西。它的震撼力,大多來自這幅畫精細的描畫上,而書中的畫,因畫面小,背景極黑,細節部分全無,妨礙了它的感染效果。(梁啟談)《金薔薇》[蘇聯]巴烏斯托夫斯基著,灕江出版社出版。做過或正在做著文學夢的人大都知道一本名叫《金薔薇》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如此漂亮,只要聽過一遍就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的寫法是如此獨特,它用美文的文體來探討文學創作的原理,探討得如此細膩,如此透徹,如此富有詩意,所有厭倦文學理論書籍的枯燥乏味的文學愛好者,讀到這本書都會眼睛一亮,如獲珍寶。作者巴烏斯托夫斯基是俄羅斯人。俄羅斯廣袤的土地到處都是奇異的風景,這種壯麗的大自然不僅哺育了大批聞名於世的畫家,而且陶冶了眾多長於抒情寫景的作家。普希金、萊蒙托夫、葉賽寧,他們的詩歌為我們描繪了只有俄羅斯才擁有的詩情畫意。屠格涅夫、高爾基、肖洛霍夫,這些偉大的小說家,他們不僅給我們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且,還使我們感受到了俄羅斯草原清新的香味,伏爾加河冰雪的反光以及頓河不知疲倦的湍流的聲音。巴烏斯托夫斯基沒有辜負哺育他的大自然。《金薔薇》這本討論文學創作原理的小冊子,充滿了令每個讀者留連忘返的風景描寫。這些風景描寫不僅描繪出了俄羅斯風光的五彩繽紛,而且描繪出了五彩繽紛中隱藏著的俄羅斯大地的靈魂以及俄羅斯人民對這片土地代代相承的深沉的愛情。因此,《金薔薇》足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本散文集相媲美。事實上,自問世幾十年以來,《金薔薇》已成為擁有多種譯本的美文經典,巴烏斯托夫斯基也因此而成為公認的抒情散文大師。但是,不要忘記,《金薔薇》更是一部談文說藝的理論著作。用巴烏斯托夫斯基的話說,《金薔薇》表達的是作者對作家勞動的理解,也是作者自我經驗的札記,作者的目的不過是希望讀者對作家勞動的絕妙的實質有哪怕最粗淺的一點了解。這自然是作者的自謙之辭。事實上,我們讀許多正兒八經,嚴肅厚重的文學理論著作,對其中的論述大都有大而無當、隔靴搔癢、語焉不詳的感覺,而《金薔薇》對文學創作本質、特點的理解,對文學技巧、規律的表述,卻處處使我們感到生動貼切、入木三分、透徹精當。它是真正內行人的經驗心得,是親身實踐者的真知灼見,任何門外漢的冒充內行,急功近利者的附庸風雅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金薔薇」不僅是一個美麗的書名,同時也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清潔工沙梅從廢棄的塵土中篩取金屑打制了一朵精緻的薔薇。這個故事催人淚下。它表明,作為一種創造性勞動,作家的創作不僅需要豐實的生活材料,而且需要充沛的人生愛心。同樣地,巴烏斯托夫斯基還用閃電來比喻靈感,用心上的刻痕來比喻文學素材,這些比喻都因其形象貼切而使作者要論述的問題得到了透徹的表達。另外,諸如怎樣從大自然和人民那裡學習語言,想像與文學的關係,風景描寫必須注入人的感情,以及作家怎樣從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樣式學習表現方法等問題和原理均在作者充滿敘述感覺和描寫力量的筆下得到了充分的傳達。巴烏斯托夫斯基寫過大量傳記小說、歷史小說和科學小說,但他獲得了最大聲譽的卻是這本討論文學創作原理的薄薄的小書。當你走進那些愛好文學的年輕人的宿舍,在他們那個小小的書架上,會很容易看到這本散發著俄羅斯白樺林氣息的小書。憑著這本小書,巴烏斯托夫斯基走進了大量文學青年的心靈。這是一個作家的幸運。巴烏斯托夫斯基的幸運使所有故作高深的文學理論家問心有愧。(黃偉林)《詩詞例話》周振甫著。此書初版於1962 年,1979 年再版,如今又過了差不多20 年的時間了,但對於讀者來說,《詩詞例話》仍值得一讀。《詩詞例話》1979 年以及以前的版本的封面設計太素且簡單,一塊石頭和一枝竹子的構圖,石頭的顏色是淺褐色,竹子的顏色是淺天藍色,這兩種色調本來都是屬於冷色,再淺化則更顯得毫無視覺上的刺激。在現時注重形象包裝的趣尚下,《詩詞例話》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大多會被讀者錯過。但請勿錯過,不管對於古詩詞有愛好還是對於古詩詞無興趣的讀者,《詩詞例話》樸素簡單的封面後的內容卻豐富而又充滿閱讀趣味,它可能使詩詞愛好者進入詩詞世界的另一個境地,也完全有可能使得以前對詩詞興趣不高的讀者轉變他的閱讀趣味。古代詩詞的每一點,比如詩詞中的一字一詞,詩詞流傳過程中的人們對其評價的某一觀點,都會進入學術層面而引出無窮的闡述和各種各樣的抽象概括,一般情況下論及這些問題的文章常常是數千上萬言的篇幅。儘管這些論述有價值且其目的是想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詩詞,但因為論述的理論過於概括過於抽象以及論證太細密,一般的人想通過這些論述去接近詩詞,其結果反而可能是遠離詩詞。因為接受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論和細密的論證需要專業性的知識,而就是這些理論和論證妨礙了讀者接受詩詞活的形態。假如把詩詞論述的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論,化為明白直截,把太細密的論證簡練化,是否可以傳達詩詞中那些豐富的價值呢?這樣就等於把生鐵鎚煉成鋼,把金礦提煉成金子,可能往往因簡約而更難懂。但如果能夠既簡約而又明白易懂地進行表述,傳達詩詞中豐富的內含,那就無異於使讀者略去金礦提煉的過程而直接看到閃光的金子,儘管過程簡單了,但金子所閃爍的光色和價值並未減弱。《詩詞例話》談而不論,即作者以談話、交談的語言姿態進行表達,作者把自己置於和讀者對等的位置上,而不是論證、論辯式的滔滔不絕、居高臨下。作者把學術層次的術業經過自己的提煉後成為大眾都容易明白的、可接受的東西。可以論述數千上萬的篇幅的論題,在《詩詞例話》中轉換成了僅數百字或千字的表述。這並不是降低了層次,而是一種更具意義的方法,這如同把金礦和金子讓人們選擇,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辨別金礦而知道它的價值,而從金礦提煉成的金子,人們就很容易辨別接受。正像好的詩詞往往一直陪伴我們一樣,《詩詞例話》中的內容,由於作者的提煉而具有長存的價值,因為這裡提煉的不僅是作者個人的東西,而是過去無數人最精彩、最富智慧的詩詞研究成果,所以它就顯得豐富而可貴。也許你一口氣可以把它讀完,但讀完之後你往往會想:這本書我要好好保藏,有時間再細讀它。(梁啟談)[提要書目]《文心雕龍》劉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在我國古典文學批評史上佔有一席重要之地,是我國文學批評和討論創作的第一部專著。從《原道》到《辨騷》五篇是理解全書的核心。作者吸取了以前諸家文論的精華,而且邏輯周密,條理井然。作者精到的議論,遠遠超過同時代學者的論述。《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密,條本文通過對中國古文字、浩瀚典籍和文化傳統、民族心理的深入考察,從一個新穎獨特的角度探討了中國人美意識的起源、演變、實體及本質。《詩與真·詩與真二集》梁宗岱著,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此為作者30 年代研究外國文學藝術的兩本論著,出版後在我國文藝界起過一定影響。「真是詩底唯一深固的根基,詩是真底最高與最終的實現。」的確,以詩意的語言和精神去探究創作的真諦與藝術的美,恐怕是這本書給予我們最初與最深刻的感受了。《美學原理美學綱要》[意]克羅齊著,韓邦凱等譯,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克羅齊把美學看作哲學中的一個部門,他用的方法主要是概念的分析和推演,他反對用作為經驗科學的心理觀點去研究美學。克羅齊的文章邏輯嚴謹、精確而不枝蔓,雖然讀起來費力,但費力有費力的收穫。《美和美的創造》蔣孔陽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從中西方美學的研究現象論述美學的學術問題,如美學研究的對象、範圍、任務、美和美的創造、文藝批評中的藝術標準以及建國以來我國關於美學問題的討論,是著名學者蔣孔陽為我國的文藝學作出的又一貢獻。《美學和中國美術史》朱光潛、黃葯眠、常任俠著,知識出版社出版。本書的三位著名學者,是對美學素有研究、深為讀者欽佩的老前輩。在本書里他們分別對美的本質、美學史和文藝評論等問題進行了評述。三位具有不同思想品格和研究風範的學者,為我們從不同的思維視角和文化視角接近了美,欣賞了美,了解了美。《神話研究》茅盾著,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神話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過深深而美麗的印跡。了解一個民族的神話,就好像看到了這個民族遠古的人們所渴望、所創造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神話是透視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的一面鏡子。《詩化哲學》劉小楓著,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德國浪漫美學是一種詩化哲學,是伴隨著歐洲現代浪漫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德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美學。它將詩更多地看作解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的重要依據,並把美學視為人的哲學的歸宿和目的地。《中國散文美學》萬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此為一部自成體系、兼及理論與欣賞的專著,實為古代散文美學領域填補了重要的空白。反觀長達三千多年的中國古代散文,或許會給今天熱鬧非凡的散文創作天地中增添一點理性的光輝和雋永的意味。《小說24 美》俞汝捷著,淑馨出版社(台北)出版。作者探幽尋勝,探討出小說之美的秘密。他的文筆清秀而又俊美,想像豐富而又生動。至此,他的行文又是另一種美了。《詩學詩藝》亞里士多德、賀拉斯著,羅念生、楊周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詩學》是亞里士多德美學思想的代表作,也是歐洲美學史上第一篇重要的文獻,它是西方主要美學概念的根據。其間關於悲劇和史詩的討論,以及他的基本美學理論,一直為後世各美學學派所重視。《詩藝》是賀拉斯所寫《書札》第二卷和第三卷的通稱,為詩體書信。他繼承希臘模仿說的傳統,強調詩人的生活性和詩的形式,尤其提出寓教於樂的觀念對後世有深遠影響。《拉奧孔》[德]萊辛著,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詩的形式,本書是萊辛重要的美學著作,副題是「或論畫與詩的界限」。它是針對溫克爾曼把希臘古典藝術理想歸結為「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的觀點而發。作者長於分析又富於幻想,文筆明白曉暢,富有激情。《美育書簡》[德]席勒著,徐恆醇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明白曉《美育書簡》在德國古典美學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它不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書,而且還是一本對美的本質特徵作了深入探討的難能可貴的著作。「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席勒的美育宣言,儘管帶有美育理論開創期的不成熟,但並不妨礙我們去探究它的魅力和價值。《藝術哲學》[法]丹納著,傅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但並不妨礙我丹納認為:偉大的藝術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百花盛開的園林中一株茂盛的植物的「一根最高的枝條」。由於有群眾的複雜而無窮無盡的和聲,藝術家才成其為偉大。而種族、環境和時代精神三大要素對藝術家風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生活與美學》[俄]車爾尼雪夫斯基著,周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三他是俄國革命中的「普羅米修斯」,也是文學上的「普羅米修斯」。只要想起他在牢獄、苦役、流放中所度過的21 年的悠長歲月,再回頭看一看他在美學上所列出的有名公式——「美是生活」,我們不能不為他執著的生活信念和堅韌的人格而驚嘆不已!他所展示的美,才是思想和心靈完美結合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具有美的價值的生活。《人,藝術和文學中的精神》[瑞士]C.G.榮格著,孔長安、丁剛譯,華夏出版社出版。榮格撰寫這些文稿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自己創立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來解釋藝術創作心理。榮格的理論基礎是他的集體無意識學說的核心——原型理論。這一理論是支撐本書的理論基石,它直接啟發了現代文學藝術研究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原型批評」。《藝術與宗教》烏格里諾維奇著,王先睿、李鵬增譯,三聯書店出版。人類歷史上的藝術成果同宗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二者的關係一直吸引著藝術愛好者和歷史工作者的興趣。本書著重闡述了藝術和宗教的起源、膜拜藝術的特點、藝術與無神論的關係,並根據哲學和社會理論做出相應的結論。《海明威談創作》董衡巽編選,三聯書店出版海明威從直覺出發,講述自己特有的創作原則、技巧和方法,也談及別人的創作和繪畫。文中娓娓道來,不乏啟迪回味之言,也不失鮮明的個性色彩。海明威仍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真正的作家。《歐洲小說的演化》吉列斯比著,胡家巒、馮國忠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吉列斯比教授給我們提供了一部簡明的歐洲小說發展史。這部著作始終貫串著比較的方法,在佔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從不同民族的文學中「小說」這一文類的相互關係來考察這一文類的特點及其變化,而不是孤立地僅就文類在某一民族文學中的表現來加以描述。《古希臘羅馬美學》閻國忠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美學家都屬於一定的時代,他們與自己的時代也構成了一個整體。美學史才是一個整體。古希臘羅馬美學包含了近代西方美學幾乎所有重要理論原則的萌芽。它是一把開啟古希臘羅馬社會和西方美學的智慧鑰匙。《西方的丑學——感性的多元取向》劉東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場饒有趣味的文化巡禮,通過追蹤Aesthetics(原譯「美學」)一詞內涵在整個西方文明沿革中的遞嬗,獨闢蹊徑地重新對西方文化主潮,特別是文藝心理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概括研究。從他著力描寫古希臘的美的宗教、美醜對峙的浮士德精神和萬念俱灰的丑學等之中,你會得到一次豐富的藝術享受。《今日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十四位著名批評家評談錄》王逢振著,灕江出版社出版。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新穎和豐富。因為作者訪問了當今西方14 位著名批評家,包括詹姆遜、伊瑟、賽義德、伊格爾頓等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者。他們生動地介紹了西方文學批評現狀和自己的觀點,涉及到當今較新的理論學派。(本部分提要書目由李詠梅、梁麗明、黃偉林撰寫)文化[綜合導讀]今天,文化幾乎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辭彙,文化學亦成為本時代的一門顯學。甚至許多經典學科也受到文化思維的挑戰,比如,文學研究已出現自性模糊衍化成文化研究的趨勢。為文化下定義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它似乎已成為一個可意會難言傳的東西。對文化作儘可能寬泛的理解或許更為明智。在本書推薦的一系列文化類圖書中,大概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和文化比較,諸如《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中國人氣質》和《房龍地理》等;二是人類歷史不同階段的文化生成和文化演變,如《文明與野蠻》、《蠻性的遺留》、《亦新亦舊的一代》等,三是一些介紹文化經典,闡釋文化奧秘的名著,如《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經典常談》和《禪外說禪》等。這幾個方面大致對理解文化圈定了一個既約定俗成又流動開放的範圍,它明確了我們對文化的理解,也為我們理解文化提供了必要的彈性和自由。文化自身定義的寬泛導致了文化類圖書的駁雜,我們很難像讀那些傳統學科的圖書那樣循序漸進。也許,閱讀文化類圖書對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很大程度是出於一種開闊眼界與活躍觀念的需求。文史哲等傳統學科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學術規範,讀者在進入文史哲的閱讀空間時更需要的是嚴謹和沉潛。相比之下,文化類著作的讀者倒不妨自由和散漫一些。面對五花八門東突西撞的文化類圖書,讀者或許會覺得耳目一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千差萬別。差別不僅體現為豐富駁雜的文化現象,也體現為難以把握的文化心理。讀這些文化類圖書或許能使我們超越自我的樊籬,認識到文化的多元化和異質性,更寬容、更通達地面對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擁有不同的文化表現。閱讀文化類著作,意識到先人的種種習慣風俗,我們或許會目瞪口呆。然而,看清了文化生成的邏輯和文化演變的軌跡,我們或許能更透徹、更智慧地理解我們身處其中的時代。人類漫長的歷史積累了無數的文化果實。這些文化果實由於年代久遠已使我們感到陌生和疏遠,讀一讀學者們對這些果實的分析和考察,無疑會有助於加強我們的文化修養,使我們獲得一定的深度和多維的向度,不至於淪為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單面人」。全球化的時代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稱為文化共享的時代。交通與通訊最大限度地縮短了人們的物理空間距離。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從此就一元化了。閱讀文化類著作,我們會忽然發現一個無限大的空間,任何單面的詮釋都變得荒誕不經,文化成為一個複合的、多維的、變化萬千又在人類生活中無孔不入的存在。人經過不知多少萬年的進化,早已經陷入了文化的恢恢天網。人在文化中,人成為文化。或許,這種體驗本身就是文化類圖書對我們構成的無限魅力。(黃偉林)[導讀書目]《文明與野蠻》[美]羅伯特·路威著,呂叔湘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文明與野蠻》是一本談人類文明的書。更具體地說,作者羅伯特·路威教授試圖通過這本書闡述一個道理:文明人身上還殘餘著許多野蠻的因素,野蠻人身上也有許多文明的成分。路威教授所說的文明人更重要的是指白種人,野蠻人指的則是原始初民和現代世界上還生活在氏族社會階段的那些人種。顯而易見,路威教授擺脫了一般白種人唯我獨尊的思想意識,力圖以一種客觀平等的人文觀念來談論人類文明。人類文明包羅萬有,個人知識囿於一隅。以個人知識談論人類文明,近乎莊子所謂「以有涯隨無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威先生知識廣博,如同一部百科全書,大到科學、國家、文字、教育,小到飲食、居室、時裝、衛生;實在如遺傳、地理、工藝,玄虛如禮節、聲望、宗教;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終極體驗到日常生活,作者無所不及,無所不談。上下古今,盡收眼底,這體現了作者的博學。進而,選取百科材料,著眼於新鮮生動,稀罕獨特,這又體現了作者的有趣。東非洲查加蘭黑人以吐唾沫表示祝福,南非洲祖魯人走近牛欄也犯忌,格林蘭人身上沒有虱子心裡就異常不安,法國國王坐在馬桶上見客,馬塞伊人拿太太敬客,巴黎醫院裡活人和死人同睡一床。真實的奇聞,確切的趣事,在作者筆下,如萬斛泉涌,不擇地出。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當然,以獵奇為談資決非作者的目的。作者鋪陳博學,點染有趣,另有一番嚴肅的意圖。那就是表達作者的深思熟慮。作者以全人類為觀察對象,以文明史為追蹤軌跡,如此縱橫時空,發育出客觀公允、寬容平等的種種妙論。諸如:「人類勝過黑猩猩之處在能以一代的經驗傳之次代。這才漸漸積聚起許多謀生之法,不獨謀生,且謀所以善生。不幸,他在這寶貴的遺產里摻雜了許多渣滓,兩相膠結,難解難分。後世子孫學會截石為刀,也學會用刀截指以服喪致祭。火器射禽獸也射人類。君主立法以治國,也制刑以殘民。生物學者研究遺傳,也妄想修補人類。」再如:「人類的奮鬥不僅是適應自然,還要對付騷擾我們的心和腦的魑魅魍魎。」還如:「那種淺薄的樂觀主義我們是非捨棄不可的了。人類不是自然的主人,而且永遠不會成為自然的主人。生和死的奧妙決不是這位小哥兒所能參透,宇宙萬有的重量也不是眇眇之躬所能肩荷。無論天文學怎麼進步,它不會幫我們把月亮變成餑餑。我們輕輕巧巧的誇口征服自然,其實自然已經立下界限叫我們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此種種,都是作者在博學的基礎上獲得的深思熟慮。因為這些深思熟慮的存在,本書也就超越了「海客談瀛」的境界。這是一部人類學著作,但又是一部寫給非專門研究人類學的讀者的書。作者聲稱:「在這本談人類文明的書里,我力求正確而又易解,除地質學上的Pleistocene(更新世)一字無它字可代只能照用外,我想專門術語可說是完全沒有。」作者如此說,更如此做。於是,在整本書中,我們看不到任何艱澀高深的表述,卻處處遇到通俗雋永的傳達。「我們的現代文明更是從四面八方東拼西湊起來的一件百衲衣。」「時裝是個叛徒,從來不知道什麼法律。」「文明就這樣打後門偷偷溜了進來,它生來愛這一套。」豐實飽滿的事實材料有力地成全了這些巧妙的比擬。在作者輕鬆自如的講述中,我們獲得了一次極好的關於文明現象,文明歷史和文明觀念的啟蒙。(黃偉林)《房龍地理》[美]房龍著,趙紹棣、黃其祥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我很少遇見喜歡地理的同胞,似乎不少同胞也有我這樣的感覺。有人說中國缺少探險家。這探險家往往指的是那種對未知的地理充滿好奇心理和研究行為的人。對地理的冷漠是否養成了我們一種保守的性格?我們生活在中國。我們自以為是中心,我們等待著周圍的人的朝拜。我們沒有興趣抬腳去看看周圍的世界。這種冷漠和保守對我們的發展起了巨大的阻礙作用。今天的中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地球上的落後局面。一個偉大的帝國在數百年前開始了它的衰落。衰落的原因許許多多,在這兒,我想補充其中一點:是因為我們太缺少旅行家、航海家和探險家。歐洲人在近代之後的榮耀是和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他們發現了美洲,甚至,他們「發現」了亞洲。我們中國人卻沒有這種發現的榮耀。我們有的是「被發現」的屈辱。因為我們是被「發現」的,所以,我們也一度幾乎淪為殖民地國家。儘管今天的中國正在走向富強。但喜歡地理的中國人似乎仍然不多。其中原因也有不少。但我相信原因之一是我們太缺少好的地理書。一本好書會使一個人迷上與這本好書相關的一門學問,一本好的地理書會使它的讀者迷上整個世界,迷上我們生長於斯的地球。我們讀過許多地理教科書。這些書沒有使我們迷上整個世界的魅力。它們給我們提供了大量名詞、數據。大量的名詞、數據互不相關,了無生氣。這種枯燥的地理書損害了我們對地理的熱情。在我們心目中,地理彷彿那亘古不變的岩石,粗糙、僵硬。這樣的事物怎麼能激起我們對它的興趣呢?《房龍地理》則是一本完全改變我們關於地理學的偏見的地理書。在這本書里,地理學中必要的名詞和數據依然存在,但它們被賦予了一種感性的表達形式。更重要的是,這些名詞和數據不再是互不相關的一盤散沙,而成為息息相通的一個網路。它們不再是一種遠離人群的孤獨的存在,它們隨時和人聯繫一體。它們因染上了濃郁的人的氣息,而散發出勃勃生機。房龍自稱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說:「我寧願把它稱之為一本研究人的書,研究人如何為自己和家人尋找食物、住所和娛樂,如何嘗試找到既能適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變自己的自然環境的方法,以便獲得與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稱的舒適、強健和幸福。」房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於是,《房龍地理》的第一章,標題就是《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人》。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標。作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精通地理的房龍意識到,「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星球上的夥伴,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們大家都要共同承擔責任」。一本世界地理書必須介紹世界上的各個國家。《房龍地理》沒有讓自己在這方面留下空白。然而,房龍的介紹方式與眾不同。他首先突出的仍然是不同國家的人,並把這些國家的自然地理作為這些人的生存背景。這種方式使房龍獲得了一種饒有興味的獨特視角,各個國家的個性展露無遺。義大利:由於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機會,能夠發揮海上強國和陸上強國的作用。比利時:由一紙條約建立的國家,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內部的和諧。瑞士:高山中的國家,有出色的學校,有說4 種語言的團結的人民。丹麥:小國在某些方面勝過大國的實例。波蘭:經常被人看成是別人的走廊,現在才是個為自己服務的走廊。這種極富個性的概括語言,將吸引每個讀者到房龍的文字中神遊。當然,對這些富於個性的國家和國民的介紹,房龍是不停留於淺嘗輒止的。他更樂意走進這些國家,傾聽這些國家心靈的聲音。他這樣概括法國:擁有它想要的一切的國家。進而,他這樣描繪法國人:「法國人不是多愁善感的空想家,而是非常理智非常踏實的現實主義者。他腳踏實地地站在這個地球。他知道他只能活一次, 70 歲是他所能期望的。因此,只要還活著,他就儘力使自己過得儘可能的舒適,決不浪費時間去想像美好的未來。如果這就是生活,就讓我們用最好的烹調方法來做哪怕是最差的食物吧。既然酒從耶穌基督時代起就被認為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合適飲品,就讓我們釀最好的酒吧。」這樣的描述,不僅說明了法國舉世無雙的烹調和釀酒技術,而且傳達了法國人富於智慧又實事求是的人生哲學。現象和原因融於一體而被如此富於詩意的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房龍令無數讀者迷戀的原因了。在全書結尾,房龍借一小女孩的口問道:「不去旅行,學地理有什麼用?」我想,作為一本好的地理書,《房龍地理》引發的不僅是我們對地理學的興趣以及對我們生長於斯的地球的熱愛,進一步,它將喚起我們成為一個旅行家、航海家、甚至探險家的熱情和夢想。它擴大了我們的視野,開拓了我們的心胸,它激發起我們對更遼闊的宇宙,對未知世界的探尋。(黃偉林)《蠻性的遺留》[美]摩耳著,李小峰譯。海南出版社出版。現在可看的書極多,這就給讀者提供了很大的選擇餘地。也正由於有了太多的選擇餘地,讀者對書的挑剔也就越來越苛刻;先看看書名,看看封面,然後翻翻目錄,從目錄形成一種對此書內容的猜測,憑猜測決定看與不看。這樣,有許多好書因目錄的原因而失去讀者,同樣,有許多讀者因目錄的原因而錯過好書。《蠻性的遺留》一書的目錄,若與書的生動迷人的內容來比較,目錄編寫實在太正規和嚴謹。正規和嚴謹的目錄並非不好,但好的目錄要看它與書的內容的搭配。從目錄來看,《蠻性的遺留》的目錄層次分明,從動物的起源到動物的遺傳,從動物的起源與發展再到人的起源與發展,兩者對照,意思傳達也十分明確,可以說,這樣的目錄編排十分專業化,可能很適合專業人員的口味,但這樣一來,非專業的人就容易通過目錄把這本書的內容猜測成十分專業化:滿是繁長的歷史與考古文字,過於精密的邏輯分析,散發著專業味的「細胞」、「遺傳基因」等專業名詞,..隨著這樣的猜測,《蠻性的遺留》很可能只對專業人員產生興趣——實際上,《蠻性的遺留》人人可讀。所以,選書時應該透過書名、封面及目錄這些表面上濃縮了書的實際內容的文字,隨便翻到書的一章、一節,看它兩三頁,再決定取捨。好的書即使僅看兩三頁,也就可以有它獨特的東西吸引讀者。《蠻性的遺留》獨特之處有好幾個方面。首先是它用文學語言來表述科學內容,人類最早對世界的認識是從感性的形象開始的,生動、具體的對象對人類有著原始性的吸引力,人類的這種本性實際上也是一種動物性的遺留。《蠻性的遺留》用那些散文性的語言來喚起人的感性思維、感性想像,它這樣描述從狼到狗的一種遺留:「倘在狗要躺下的時候你留心瞧著,你可以見它有許多動作,這些動作是它野獸時代在草地中安排睡所的動作遺留下來。狗沒有什麼預備時就不躺下。它真要睡下時,在它睡下之處轉一次或多次。達爾文說它曾見一犬在決定睡下之前轉20 次。達爾文以為這種動作是狼安排睡所的舊方法的遺留。它是踐踏草地成一睡所的舊方法。狗在曠野安排床鋪時,這種動作於它是很有用的,但是睡在地毯或地板上的狗做這種動作,那便是徒費時間了。」這樣的文字對讀者來說無疑是富有趣味且十分輕鬆的。除了語言上的吸引力,《蠻性的遺留》還有著層次十分明了的結構,在一些司空見慣的日常行為中來描述動物及人的遺傳性,這些,和它的語言的特性一起構成它好讀又好懂的特點。《蠻性的遺留》之後,還有童話《兩條腿》,通過童話的形式來展現人類從動物到人的過程,其表達形式富於想像,其核心內容卻是極為嚴謹的人類史:從動物到人、從樹居到地居、從狩獵到游牧、從游牧到耕種。把《蠻性的遺留》與《兩條腿》編在同一書中,顯然有「花開兩朵」的閱讀效果。意想不到的是,這麼好的書在第74 頁排版上有亂行,不過問題不大,讀者在閱讀之時稍加註意,自己把亂行處調過來即可。也許別的版本沒這種情況。(梁啟談)《生活的藝術》林語堂著,黃嘉德譯,三環出版社出版。在我的心目中,林語堂本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名字,知道他是因為讀魯迅文章。魯迅太偉大了,所以,與魯迅相比,其周圍的人都顯得渺小。更何況,在魯迅作品的注釋中,林語堂有很長時間是個灰色的名字。上大學的時候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頗有好感;大學畢業不久讀林語堂的《吾國吾民》,覺得不錯;有一次出差無聊,買了部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一氣讀完,有不忍釋卷之感;接下去,就是讀林語堂這部中外聞名的《生活的藝術》了。青少年的我受的教育一直是一種嚴肅板正的教育,讀的書也都是嚴肅板正的書。所以,初讀《生活的藝術》,確有一種別開生面、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讀梁遇春的《春醪集》、《淚與笑》時有過,在讀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有過。梁氏和錢氏這三本書都是散文集,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卻是一部系統之作。因為讀了《生活的藝術》,我才知道,梁遇春的浪漫和錢鍾書的詼諧,並非是獨屬於他們自己的個性,而共有一種文化的底蘊和根基。這種文化的底蘊和根基是迥然相異於我從童年到青年所受到的學校教育的。學校教育把人生描述為勵志、求知、奮發、成就的過程,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表現的,卻是閑適、放浪、快樂和享受。如果把前者理解為崇高,後者不妨稱作優美;前者傾向於兼濟天下的進取,後者偏重於獨善其身的保守。在我看來,一味強調人生緊張、沉重的一面,也不一定真能造就傑出的人才;適當說明人生的閑適、輕鬆,或許能給人造成一個自由伸展的空間。人生本是完整的,教育和閱讀也沒必要偏食。在這個意義上,《生活的藝術》不失為一部為我們打開一扇人生快樂之門的好書。崇高固然可敬,但也有別有用心者利用崇高而使崇高變成虛偽;享樂談不上偉大,但也絕非有罪。承認自己對享樂生活的追求,不僅體現出道德意義上的坦蕩和真誠,而且還可能激發科學實用方面的創造。讀《生活的藝術》,雖然與崇高無涉,但確實能啟發人的心智,讓人們發現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美點。書名為《生活的藝術》,內容則是啟發人們怎樣藝術地生活。全書14章,其中7 章專門談怎樣享受人生的方方面面。享受生命、享受悠閑、享受家庭、享受日常生活、享受大自然、享受旅行、享受文化。事無巨細,人生中可享受的地方如此之多;千方百計,人生中享樂的方法是如此不窮。從穿衣吃飯到讀書寫作,處處有樂可享,時時有享樂技巧呈現。林語堂自稱《生活的藝術》表達的是一種閑適哲學,一種快樂哲學。作為中外聞名的幽默大師,林語堂把這種閑適快樂的哲學表達得詼諧生動、妙趣橫生。如果說哲學是對人和人生觀的塑造,那麼,正統嚴肅的哲學或許試圖塑造成功的人物,表達成功的人生觀;而這種閑適快樂的哲學則沒有這種雄心和氣魄,它只想表達這樣一種人生理想:「讓我們做合理近情的人。」也許有人會認為林語堂油滑,《生活的藝術》中許多文字自由散慢,渾無正經;也許有人會認為林語堂低調,《生活的藝術》中不少觀點迎合世俗,維護感官;也許有人會認為林語堂庸俗,《生活的藝術》實在談不上崇高偉大、恢宏卓越。的確,《生活的藝術》不過是在啟發你享受人生,其中一些觀點和方法已顯得陳舊落伍、不合時宜甚至有明顯謬誤。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林語堂是在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生活的藝術》寫於20 世紀30 年代中葉,正值法西斯主義猖獗之時。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林語堂以放浪者為理想人。這似乎遠離崇高,但卻切中時弊。正如林語堂所說:「在這個民主主義和個人自由受著威脅的今日,也許只有放浪者和放浪的精神會解放我們,使我們不至於都變成有紀律的、服從的、受統馭的、一式一樣的大隊中的一標明號數的兵士,因而無聲無息的湮沒。放浪者將成為獨裁製度的最後的最厲害的敵人。他將成為人類尊嚴和個人自由的衛士,也將是最後一個被征服者。」我相信,讀《生活的藝術》到這裡,人們會理解林語堂的良苦用心,理解林語堂那放浪不羈的敘述姿態下莊嚴正直的火熱情懷。(黃偉林)《中國名勝與歷史文化》葛曉音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生活在別處。流浪的三毛,走遍異國他鄉的千山萬水,但她依然結不開一個心結,依然在做一個長長的夢: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三毛去過歐洲、非洲、南美等59 個國家,她記下了自己不著痕迹的飛翔的心路歷程。猶如一隻不受拘束無法拘束的小鳥,她自由地生活在別處。然而,無論三毛何處去,她的心依然歸屬一塊她不居住的土地。三毛終於把自己關於故鄉和祖國的那一個遙遠而悠長的夢,變為了現實。她在故鄉和祖國的山水之間,尋找她一直心嚮往之的精神之根。根,對於奇怪而堅韌的中國人來說,是他們從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源泉。根,不是抽象的概念的附屬品,中國人的根,活在他們每一顆跳動的心裡,活在他們生活著、想念著的土地上的每一處山水中。這裡有陶淵明的恬淡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的豪邁美,「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杜甫的雄壯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然還有王維的空靈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恐怕再沒有別的民族像我們的文學前輩如此的重視息息與共的大自然家園了。他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將自己化為一株引頸而望的向日葵,將根深埋在那忘也忘不了的古老的文化土壤里,讓身軀匍匐在那望也望不盡的綿綿山河上,然後,引吭而歌。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人們太容易對自己周圍的事物、親近的人熟視無睹,對長久生活的地方產生厭倦的情緒。人們往往偏愛不斷出發的生活方式,期待不斷感受新世界的不平凡經歷。但是,出發和觀賞是完美的旅程的一體兩面。否則,旅行便無完整的意義。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的有機融合,成為吸引人們駐足欣賞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國山水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中國名勝與歷史文化》一書中,作者才如此自覺地把這種人和山水相融的文化意識,在介紹和描述中國名勝的文字中,細膩而生動的凸現出來。她按歷史文化特點將中國名勝分成11 個大方塊,如「京華大觀」、「中原覽古」、「川滇山水」、「絲綢之路」等。首先讓我們從「京華大觀」進入,好像由此引領我們進入京華大觀園的迷宮之門,隨即便迷失在一處又一處的用歷史和文化修建的園子,它們有時很大,有時也很小,但你對它們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覺;偶爾,你會迷失在縱橫交錯的小路上。(通往園子的小路,鋪滿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掌故,地理、宗教、建築、民俗等形狀各異的石塊,俯拾皆是。)你因此會有一點點心焦,也有些許歡喜,一下子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別有另一番世界。執著而聰明的旅行者總會收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禮物。這樣的旅行隨興而至,你或許可以接著到「中原覽古」,或領略「朔漠風光」,或倘佯「川滇山水」,也可以由北至西,沿著勇敢的古代商人和冒險家的足跡,一路探索美麗而神秘的「絲綢之路」..如果你曾為曹雪芹的《紅樓夢》的悲歡流下不能自己的淚水,如果你曾對岑參、高適描繪的八月飛雪的胡地產生過驚奇,如果你曾經神往過敦煌莫高窟的飛天藝術,如果你曾經被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悲慟深深震驚,那麼,就帶著你的好奇和愛,看一看那「太神秘、太豐沃」的祖國山水,以及理解它們所蘊含的並不單純的意義——其間,有生死,有愛恨,有人性的光輝與盲點。願我們在沒有翅膀痕迹的天空自由飛翔,讓我們把渺小如塵芥的喜怒悲歡輕輕放手,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在此起彼伏的海浪中..(梁麗明)《中國人氣質》[美]亞瑟·亨·史密斯著,張夢陽、王麗娟譯,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記得初看龍應台女士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當時的感覺真的可以這樣描述:震驚後的痛快。一個成熟的民族和成熟的人應對自身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認清自己的種種偽裝與弱點,把握其內在精神的本質,並努力顯現自身的價值。這便留下了中國許多有識之士認識自身的文字。魯迅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阿Q 式精神勝利法」的盛行;辜鴻銘先生描繪的「永葆青春」的真正的中國人;胡適先生戲謔而悲哀地選出的榜樣——「差不多先生」;龍應台女士憤怒地批評的「不會生氣的中國人」..他們自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其充滿智慧和警醒意味的看法,源自於他們將深深的關懷完全傾注在了解、完善國民精神的工作上,並且揭出國民的一些內在的東西。中國的一首古詩是這樣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們孜孜探求的行為,都還是中國人自己向內審視的自省。池魚故淵,剖析之深,期望之切,拳拳之心可見。因此,希望獲取一種比較成熟、全面、深刻的見解,自我審視固然重要,卻也不能不誠懇地藉助來自外部的客觀評判。沒有坦蕩的胸懷和從容的氣度,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魯迅先生就曾經嚴厲的批判過,在中國民族特性里,對罪與惡缺乏一種正視、反省的勇氣,更安於在瞞與騙的沼澤中欺人並自欺,「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讓「怯弱、懶惰,而又巧滑」的行為,落荒而逃。這真正是一個民族在思想、情感、承受力等方面缺乏自我體認和直面現實的能力的悲劇呀。魯迅先生在逝世前14 天發表的《「立此存照」(三)》一文的結尾處,為了療救這種普遍的精神痼疾,語重心長地說: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氣質》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註:《支那人氣質》即《中國人氣質》)據《中國人氣質》一書的譯者張夢陽先生的介紹,Arthur H. Smith,音譯為阿瑟·亨·史密斯,是美國傳教士。生於1845 年,死於1932 年。前後共在中國居留50 余年之久。他所寫的最著名的代表作《ChineseCharacteristics》,是根據他在中國傳教22 年的見聞和觀察,以「中國人氣質」為總題,在上海的英文報紙《中國北方每日新聞》上發表的一系列文章,後集印成書。此書與後來作者所寫的《中國的農村生活》、《中國在動亂中》等書,被公認為在世界上研究中國民族性最早、最詳盡、最切實的著作。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和忠實的傳教士,史密斯寫作《中國人氣質》的態度是誠實和中肯的,因為他把關於中國人的研究,看作是一門關於人的艱深的科學研究。作為一名嚴謹的學者,他堅信卡萊爾的格言:「在指出一個人的缺點之前,首先看到他的優點。這對於正確地判斷任何人和事都是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史密斯的確首先看到了中國人勤勞、節儉、生命力強等種種優點,並認為它將會成為地球上最繁榮的民族之一;但是,《中國人的氣質》的價值並不在於此,而是在於,作為一名目光敏銳、思辨深邃的外國人,史密斯直接切入我們日常熟視無睹的一些平庸、醜陋的社會現象,以及一些無益甚至阻礙建構、升華人的精神世界的民族劣根。其間許多切中肯綮、尖銳批評的字句,真是令每一個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慚愧不已,恨不能有機緣與史密斯先生一辯高低。然而,正是利用這種清醒的旁觀者的批判眼光來審查自我,才會使我們有一種充分認識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理性精神,逐漸成為一個高度自覺與高度成熟的現代民族。誠如魯迅所說,《中國人氣質》「似尚值得譯給中國人一看」,「雖然錯誤亦多」,例如對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侵略行徑進行了掩飾和美化,引用中國典故也有失誤之處,有時批評的缺點也難以使人同意,而且全書旨在傳布基督教,期望以基督精神升華人格,革新中國。這需要我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與辯證的思維方法來看待它,分析它。「啊!我多麼希望,有什麼神明/能賜我們一種才能/可使我們能以別人的眼光/來審查自我。」(勃恩斯)然後,直面現實,「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梁麗明)《漫話聖經》[美]房龍著,施旅、於一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聖經》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正式經典。其中,猶太教的正式經典稱《舊約聖典》,基督教的經典除《舊約聖經》之外還包括《新約聖經》。一般所說的《聖經》包括《新約》和《舊約》兩個部分。《舊約》成書於公元前,內容包括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猶太民族的古代歷史和宗教信仰。《新約》成書於公元後,主要記載耶穌的生平言行和早期教會的活動情況。《聖經》對於西方人,就如同《論語》對於中國人。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文獻,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部書,《聖經》的價值是多方面的。《聖經》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同時,它也是一部文學著作、歷史著作、哲學著作乃至倫理、道德著作。許多西方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都受到了《聖經》的哺育和啟蒙。要想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學、西方歷史、西方哲學,必須讀《聖經》;要想深入地了解西方人,必須讀《聖經》。可以說,《聖經》是西方人文化心理結構的濃縮和顯影。當然,由於成書年代久遠等各種原因,今天的人們閱讀《聖經》原作自然會有許多不順暢之處。於是,各個時代,不少國家都有許多關於《聖經》的通俗讀物出現。房龍的《漫話聖經》正是一部傑出的聖經故事讀本。本書出版於1923 年,是為美國青少年讀者寫的,目的在幫助他們對《聖經》有一個大綱式的了解。因此房龍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並用他自己的語言來寫《聖經》的有關內容,把他認為和《聖經》有關背景知識提供給讀者。房龍是把《聖經》作為「一部文學遺產」來對待的。這也就構成了全書第一章標題的名字。在第一章里,房龍生動地敘述了《聖經》的由來和最後定型。而在後面幾乎完全遵循《聖經》的結構敘述猶太人的歷史的那些篇章里,房龍也常常以敘述者的身份解釋這些故事的來歷、傳說的原因乃至《聖經》的特點。比如,在第四章開篇我們就讀到這樣的文字:「《舊約》實際上是一本互不關聯的短篇史籍彙編,是在猶太民族的締造者逝世將近千年之後編成的。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這部編年史的最初的主人公。但是他們生活在一個猶太人尚無文字的年代,他們的經歷是由父親口傳給兒子,每一代人都在自己祖先的光榮史上加枝添葉。在這樣的歷史記載中,很難有一條主線貫穿到底。」在第六章,作者又開門見山地指出:「《舊約》是一本猶太民族的剪貼簿,它包含歷史、傳說、家譜、愛情詩、讚美詩,經過分類整理,再分類再整理,但是完全不按編年次序,文字上也不加修飾。」這些解釋很有必要,它不僅剔除了《聖經》中所有神學的成份,還其以人的內涵,而且還使讀者獲得了對《聖經》一書全貌的歷史的認識。如房龍所說,《聖經》本身千頭萬緒,主線並不分明,文字未加修飾。房龍的《漫話聖經》卻做到了刪繁就簡,主線分明並保留了最亮麗、最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的故事情節或細節,並以房龍極富文學色彩的文字加以表達。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構成了猶太人定居埃及的完整故事線索;摩西——約書亞——參孫——路得——大衛——所羅門,構成了猶太人自我獨立建立國家又陷入內戰直到滅亡的完整故事線索;之後,波斯、希臘、羅馬相繼對猶太人的生活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行文至此,猶太人最偉大的先知耶穌誕生。整個敘述脈絡分明、主線清晰,猶太人的生存史和心靈史躍然紙上。當然,在我看來,《漫話聖經》最引人入勝的恐怕還不是故事情節的精彩紛呈、富於想像,更可能是房龍思想的明晰透徹,深刻精警。整本書雖然以歷史事件為線索,但同時貫穿著房龍的整體思考,即基督教的信仰為什麼能征服猶太人民和整個西方。信仰的征服力不是武力,而是精神之力。具有這種精神征服力的人就是先知。房龍說,「先知是猶太人民的精神領袖」,「先知的聲音就具體表達了民族的良知」。基於這樣的認識,房龍把握了《聖經》中最可寶貴的思想,那就是耶穌關於「生命的真諦究竟是什麼?」的思考,他這樣說:「耶穌的這顆純樸而偉大的心,提出了一種改變這些不良現實的方法。他稱之為愛。他的教義總的來說也就是這一個字。」愛,在房龍看來,正是《聖經》抑或基督教信仰中的全部精髓所在。基於此,房龍高度讚美了無名氏對耶和華性格的新的、獨特的見解。在無名氏看來,耶和華不再是小小的一個閃族部落的上帝,他的名字是橫貫在所有土地的上空的,他是全人類的統治者,他是唯一的上帝。這個上帝不是一個仇恨非信徒的凶暴的上帝,恰恰相反,即便是對生活在黑暗中、從來不知道他的名字的人,他也給予愛和同情。他不是把自己的容貌藏在秘不可測的雲霧之後而不讓人看見;任何有眼者都可以看到他,任何有耳者都可以聽到他的話。他是所有人的慈父,他是要把無知的羊群引導到和平和正義的安全港的牧羊人。如果說無名氏正確地理解了上帝,那麼耶穌則不僅正確理解了上帝,並且,他還以生命殉了他的這種理解。於是,耶穌的理解成為信仰。耶穌殉道的一生,為信仰孜孜不倦、生命相許的一生使之完成了他人所不可取代的功業。因此,耶穌成為上帝之子。耶穌的肉身雖然死去,他的思想卻超越軀體,成為永恆。關於《聖經》的著作汗牛充棟。以虔信的態度待之的不計其數,走進任何一個基督教堂,都可以聽到牧師虔誠的讚美;以批判的態度待之的亦有不少,我就讀過諸如雅羅斯拉夫斯基的《聖經是怎樣一部書》和陳鼓應的《耶穌新畫像》等等。然而,在我看來,房龍的《漫話聖經》既尊重了《聖經》的歷史敘述,又保留和突出了《聖經》最可貴的思想信仰,加上房龍極富魅力的文學敘述,我想,《漫話聖經》恐怕是最好的一部引導人們走進原作《聖經》的通俗讀本。而這,恰恰也是房龍本人希望達到的目的。(黃偉林)《禪外說禪》張中行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中行生於20 世紀初,一生孜孜於學問,直到20 世紀末才有了著書立說的機會。文壇學界、報刊傳媒才知道有這樣一位文化老人。他的文章,稱得上「亦詩亦史,亦哲亦痴」。這個概括實際上是說張中行是文史哲的通才,並且有執著的情懷。他的《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是中學教育界極為實用又極有品位的參考書;他的《負暄瑣話》、《負暄續話》在散文界開出一條新路,成為一種典範;他的《順生論》以簡妙文體談人生哲學,堪與培根《論說文集》媲美。此外,張中行還對佛學有精湛研究,著有《禪外說禪》、《佛教與中國文學》等著作。張中行是一個典型的書生學者,有點像曾經風行一時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中那個令人難忘的人物余永澤。上的是北京大學,興趣是跑圖書館、鑽故紙堆。這樣的人在20 世紀中葉的中國頗不得志,生得早者被斥為胡適的信徒,生得晚者被認為走白專道路。張中行人生哲學的精義在乎順生,從而能在時宜不合時,儘可能保持緘默。這種人生姿態給他免去了不少麻煩,在大動蕩的時代倖存下來了,並在大建設的時代有了大器晚成的機會。《禪外說禪》是一部談禪的著作。作者認為,在中國文化中,禪是相當重要的成分。「有相當多的人走入禪堂,企圖了他們的所謂『大事』,不走入的,有不少人樂得從禪堂討些巧妙,來變化自己的文章,思想,甚至生活。」既然禪有如此大的勢力,作者也就有了個心愿,弄個放大鏡,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對禪作一個仔細的觀照,弄清其廬山真面目。所以,《禪外說禪》是一部全面揭開禪的廬山真面的書。何謂禪外?作者指的是自己並非禪堂中人,或者說,作者並非參禪者。基督教堂中的牧師講教義,那是教中說教。教中說教或許有一份虔誠,但也少了些客觀。禪外說禪或許沒有那份虔誠,卻也多了份客觀和公平。所以,書名的禪外,實際上不僅指作者並非禪堂中人,更指作者是以客觀、公平、無偏倚的姿態來說禪。何謂禪?作者解釋:禪是梵語Dhyana 的音譯化簡,全譯是禪那;意譯,早期是思惟修,後來是靜慮,也可兼音及義,稱為禪定。這是一種修持方法,用現在的話說,是用深入思索的辦法改造思想。當然,這樣的解釋不過是泛泛而言。實際上,《禪外說禪》全書20 多萬字,共計12 章,包括《佛法通義》、《中土佛教》、《禪宗史略》、《禪悟的所求》、《機鋒公案》、《禪的影響》等章目,確實是從上下前後左右方方面面對禪作了一番詳談宏論。以我的閱讀經驗,大多數關於哲學宗教的圖書,要麼抽象艱深,玄虛難解,要麼武斷主觀,簡單膚淺。前者容易走向神秘化,後者容易變成虛無論。張中行的《禪外說禪》避免了這兩種極端。他反覆強調,他是以常人的思想探究禪這一種超常的方法。禪外說禪,也因此有一種以平常心談超常事的意思。以常對付超常,並不等於把超常降低為常,而是在承認超常的前提下儘可能去理解超常。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知識被局限於常人的理解範圍之內。張中行則試圖往前多走一步,承認禪悟之境難言,但難言也要言。這裡的言不是亂語胡言,而是通過精研之後謹慎地發言。這些發言,是對禪的力求客觀公正體察入微的理解。其中,關於禪是一種人生之道。禪,或說禪悟,是有關人生之道的一種設想,一種試驗,其中有智,尤其有勇。就對「欲」的態度而言,儒佛就正好相反,儒家是「順」之,佛家是「逆」之。佛家思想與天命戰。如此種種,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常人對禪這種超常事物的真知灼見。禪宗是中土佛教的一個宗派,禪是佛教中一種有特點的修持方法。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國傳統中與儒、道並列的文化體系之一。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一個中國人,自然應對佛教有所了解。那麼,《禪外說禪》應該說是一部關於佛教,特別是關於禪宗的雅俗共賞的入門書。(黃偉林)《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美]史景遷著,廖世奇、彭小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 世紀80 年代有兩位美國學者在北京大學作了講演。一位是傑姆遜,他的講演題目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另一位是史景遷,他的講演題目是《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副標題是《世界文化總體對話中的中國形象》。傑姆遜似乎比史景遷走運,他的話題恰好契合了中國20 世紀80 年代的文化語境,在中國颳起了一陣後現代主義文化旋風,他的講演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幾乎成為中國文化界的必讀書。相比之下,史景遷遠沒有傑姆遜走運。他在北京大學的講演既沒有產生轟動效應,他的觀點似乎也很少在學術界被廣泛徵引。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次寂寞的講演。高大英俊,頗有紳士風度的史景遷教授的北大之行似乎是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寂寞悄然並不等於虛空無有。史景遷的講演錄後來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它儘管遠遠比不上傑姆遜那部講演錄顯赫,但認真讀這部書的人,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極其罕見的角度新穎、立場公正的西方人研究中國的著作。西方人把他們對中國的研究稱為漢學,從事這一學科研究的人就被稱為漢學家。史景遷生於英國,長期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從事中國歷史的研究,被認為是美國漢學界繼費正清之後最有成就的漢學家。他的《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講述了從16 世紀到20 世紀400 多年西方理論學術著作和虛構文學中中國形象的歷史演變。用史景遷的話說,就是「看一看中國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了解一下在歐洲或美國的西方思想家是如何被中國文化的某些因素所打動或吸引的」。20 世紀的人類世界,西方文化無疑是一種強勢文化。世界各國都飽受歐風美雨的浸淫。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西化成為唯一的文化正宗乃至人類前景。然而,史景遷在《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這部書中,卻以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自16 世紀以來中國對西方產生的巨大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諸如利馬竇、馬可波羅等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傳教士、旅行家身上,而且體現在一批為人類思想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思想家、作家身上,像萊布尼茨、孟德斯鳩、伏爾泰、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施本格勒等思想家,歌德、卡夫卡、布萊希特、龐德、馬爾洛、卡內蒂、博爾赫斯等作家。這批聲名顯赫的人物無一例外地表現了他們對中國的關注。儘管關注並不意味著肯定和熱愛,有時甚至意味著否定和敵視。然而,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無論是熱愛還是敵視,關注本身已經證明了中國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存在,證明了中國在人類最優秀的一批思想者頭腦中的重要地位。這種重要性的極端表現,可以用伏爾泰的《世界史》以中國為開端作為典型例證。西方最優秀的一批思想家、作家不約而同地對中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用史景遷的話說就是:「對於西方來說,中國具有深刻的魅力。西方被中國迷住了。」西方被中國迷住是一個事實,知道這一事實的人或許更願意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原因。史景遷在列舉事實的同時也闡釋了原因。他認為原因有兩方面:其一,這種魅力的確產生自對中國政府和社會的深刻認識;其二,這種魅力來自關於中國的抽象觀念,這種觀念在16 世紀和17 世紀似乎觸及了歐洲文化想像中的某些因素。這兩方面原因實際上由知識和想像合成。西方人被中國迷住,既因為他們對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家有某些深刻的知識,也因為他們對中國無知而激發出富於創造性的想像。這兩個原因顯得自相矛盾,但史景遷在他冷靜的敘述中使這自相矛盾的原因各自都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進一步,史景遷還闡明了一個道理,即西方對中國的姿態往往潛藏著「文化利用」的深層原因。「對於那些深懷不安全感和焦慮感的西方人來說,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他們的一條出路或退路。17 世紀早期對中國信息及故事的那股熱情和興趣就是這樣產生的。記得在1600 年到1617 年和1618 年這段時期,就出現了六七本關於中國的內容各異的著作。當時不正是30 年戰爭之前人們對現狀極度不滿、政治分裂加劇和暴虐橫行的年代嗎?!很明顯,這些著作所取得的顯著成功也說明了當時西方公眾要求閱讀關於中國的作品的渴望。18 世紀中期當西方人開始探索政府的組織形式,特別是合理的政府形式時,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可見,儘管西方社會非常繁榮,但人們仍舊懷有不安全感,其中包括對社會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日益加劇的海外擴張的擔心。學過歐洲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忽視那段文化絕望時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連中國的梁啟超、蔡元培等思想家都注意到西方要災難臨頭了。20 年代和20 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點復興景象很快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法西斯主義的崛起所扼殺。可見,西方文化的發展正處於彷徨時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批西方作家和思想家開始重視研究中國。」這段不短的引文可以說是史景遷這部著作的結論,它可以使妄自菲薄者增強自尊,使妄自尊大者變得冷靜。西方出於完善其自身的目的,對中國產生濃厚興趣。不管這種興趣是出於天真無知還是真知灼見,都表現了一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態度。不同的文化可以存在類同,不同的文化更應該相互利用,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讀一讀史景遷的《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也許不無裨益。(黃偉林)《亦新亦舊的一代》南懷瑾著,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太陽照樣升起》,一個充滿詩意的標題。這是美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和記者海明威的一部小說。主人公是一群美國青年,在戰後的一片精神荒原上,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承受著無法癒合的心理創傷。「沒有一個人是清醒的。」有人因此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你們屬於什麼樣的一代呢?當然,你們實在不必理會諸多名稱的無謂堆砌,問題的關鍵是面對這個詢問,你們是否享受了思考的樂趣和承擔了思考的責任。南懷瑾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他思考的過程和答案。《亦新亦舊的一代》,原為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所作的專題演講《二十世紀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榮幸地擁有隻屬他一人的生活。」(雨果)這裡10 萬多的文字積澱著作者和讀者的生活經歷與理性思考。以歷史開始,以群體開始,以理性開始的思考起點,使南先生對本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歷程及其對人們心理狀態的影響的剖析、論述,成為一部具有實用性和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解剖書」、「青少年思想教育診斷書」、「中西文化交流過濾書」。青年人學會與他人尤其是與長者做和諧的交流,實在是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必須學會且重視的一課。沒有一個人的思考結果不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結晶的基礎上。南懷瑾經歷過舊社會向新社會變遷的歷史,也身處在不斷求變、待變、必變的新時代。他的論述,主要有兩個特徵:(一)內容涉及廣:新舊文化教育制度;現代的道德價值觀念;老少之間的代溝;中西文化的衝撞;人的一些基本問題。(二)分析問題有理有據,不板著面孔說教,也不妄下斷論。南老師善於從目前的現實問題,追溯到幾千年前的歷史文化,談笑間,娓娓道出問題的前因後果,讓我們這些年輕學子,自己發現問題的癥結。南老師不僅是一位和善的長者,還是一位平易的智者。也許,我們很多人從未見過南懷瑾老師,但正如我們閱讀到一本好書,我們汲取了其中思考成果的精髓,或者因為其中的一句話,一件小事,啟發你不斷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道路,我們受益於此,並且終身難忘。人們說,20 世紀是一個動蕩的時代;20 世紀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歷盡滄桑的民族。那麼,未來的21 世紀,中國將會是怎樣的前景?中國青年將會創造怎樣的歷史圖景呢?正如南老師所言,現代青年,絕不能再沉溺於彷徨、鬱悶,敵視一切,否認一切的心理漩渦之中,也不能放任狂放自恣的偏執個性,失去自律自製的準繩,走向「瘋狂與鎮定劑齊飛,頹喪與麻醉品並駕」的極端境界。毫無疑問,那將使青年們繼續成為「迷惘的一代」、「病態的一代」。現代青年必須尋找出一條新的,屬於自己屬於社會屬於整個民族的奮鬥道路,「凡是現代有志有識的青年們,應該在科學文明的時代中,創立新的歷史文化」。這正是南懷瑾老師對新的一代的期望,也是我們的信心。(梁麗明)《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曹聚仁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幾十年以後的人們回顧中國20 世紀的文化歷史,可能會感到費解。20世紀最初,讀經仍是中國學術主流,中國文化界尚存在康有為的今文經學和章太炎的古文經學之爭。1905 年清王朝正式下詔廢除科舉,新式教育日益興盛,讀經漸漸廢止。辛亥革命失敗後,又出現復古尊孔、保存國粹的潮流,袁世凱政府祭孔,規定讀經為中、小學必修課。康有為甚至電請北洋政府尊孔教為國教。之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出現了更激烈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甚至有廢除漢字、漢語、不讀中國書等極端主張。40 年代,朱自清寫《經典常談》,序中第一句則稱「在中等以上的教育等,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可見「五四」時代的極端又有所迴旋。60 年代文化大革命,傳統文化又處於被全盤否定的狀態。90 年代,竟出現「國學復興」。以上事實,頗給人「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感覺。歷史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反覆無常」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道理。不過,經過歷史如此這般大起大落的折騰,人們發現,20 世紀90 年代儘管有所謂「國學復興」,但許多人卻全然不知何謂「國學」。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反反覆復,即使那些提倡弘揚傳統的人,也有許多已不知傳統為何物了。其實,「國學」並非什麼玄妙之辭。按曹聚仁先生的說法,「國學」,乃是外來語,並非國產。日本人原有「支那學」、「漢學」這樣的名詞,因此,19 世紀後期,留學日本歸來的學人,譯之為「國學」,也就是「中國學術」之意。知道「國學」為「中國學術」並不意味著真正了解了「國學」,因為,我們還必經進一步了解,何謂「中國學術」。關於這個問題,20 世紀的中國學者留下了不少著作,如章太炎的《國故論衡》、錢穆的《國學概論》、顧頡剛的《漢代學術史略》,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朱自清的《經典常談》,當然,也包括我們這裡將要談論一番的曹聚仁的《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是曹聚仁晚年之作,最初在香港《晶報》上連載,從1970 年1 月2 日至1970 年9 月15 日,連載了九個半月。這部書共分12 部分。第一部分可稱引子,從方方面面談論自己寫這本書的動機以及自己一生治學的經歷;第二、三部分專門談論儒家的興起和兩漢經學,第四部分談除儒家之外的先秦諸子,第五部分談玄學和佛學,第六部分談宋明理學,第七、八、九、十部分專談清代經學,第十一部分談晚清的學術變革,第十二部分談的是中國文章。曹聚仁自稱「這是一種『有所見』的書,不僅是『有所知』的書,竊願藏之名山以待後世的知者」。此話頗為自負,但確也合乎實情。在我看來,《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正好具備這兩大品格,其一為有所知,其二為有所見。有所知指的是曹聚仁具有廣博完備的國學知識。換句話說,讀了此書,我們終於可以理解什麼是國學。這種理解不是膚淺的、概括的、靜止的,而是深入的、細緻的、發展的。比如清代經學,此書不僅指出清代經學與宋明理學以及兩漢經學的根本不同,而且專門談了清初顧、黃、王、顏四大學派,乾嘉道咸年代的吳學、皖學、浙東、揚學四大學派,以及清末魏源、龔自珍、康有為等為代表的今文學。在這裡,指出不同,可謂深入;詳述流派,可謂細緻;梳理變遷,可謂條貫。此書既以「學術思想史」命名,就必須完善「史實」。而這裡的史實,對作者,是「有所知」,其本身有廣博完備的國學知識;對於讀者,亦是「有所知」,可以因讀此書而獲得廣博完備的國學知識。作為一部述史之作,不僅須有所知,而且應有所見。這裡的見指的是史見,對歷史的見解。對待博大精深的學術思想史,不是頂禮膜拜,而是冷靜分析。這是有所見的前提。曹聚仁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參加者,不僅有紮實的國學功底,而且有銳利的疑古精神。他表示:「我只是一個病理學者,我要對年青人說明白,所謂『古書』是怎麼一回事,我們要跳出科舉制藝的圈子,用批判的眼光來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真面目。」正是這種「病理學者」的態度,使曹聚仁能看清國學中的精粹與糟粕。他告誡人們,如果對國學有興趣,千萬莫落入科舉制藝的陷阱,必須跳出宋明理學,漢代今文學的圈子,要研究先秦諸子百家,就得接受清代學人的知識,如皖學、浙學和揚學,經過了考證學的基本工作,再來求其匯通。這是關於研究國學的方法的經驗之談。他告訴人們,「不要戀古、迷古、信古,要明白古代文化遺產,其中『國糟』多於『國粹』..」他敘述親身的閱讀經歷,是房龍的《人類的故事》啟發了他有關歷史的智慧,是路威的《文明與野蠻》給他指明了文明的真實歷史。他以這種經驗為證,強調必須以現代的歷史觀和人類學知識來對待國學。這樣才能去掉國學神話的外衣,發掘其內在的價值。用他的話說:「我們只有真正通了『今』,才可以『博古』。」可見,《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確是一部「有所見」的書,它處處閃耀著建立在「真知」基礎上的「灼見」之光。(黃偉林)《經典常談》朱自清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書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最卓越的精神實體。蘇格蘭作家斯邁爾斯曾說過:「書是人類奮鬥史上最為不朽的碩果,多少的殿堂,多少的雕象已經隨著年代湮滅,只有書,還始終屹立著。偉大的思想,偉大的靈魂永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從幾世紀前,在作者的心中孕育成熟,直至今日。始終是經久而常新。字裡行間依然跳躍著當年的思想和宏論,彷彿先哲就在眼前。」許多年來,在中華民族這塊豐沃的文化園地里,不知產生、積累、流傳了多少書籍,為人類創造了多少精神遺產。先賢哲人,儒林士子,著書立說,各領風騷;詩詞曲賦,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它們構成了我們民族文化中一脈相傳的精神實體,壘起了中華文化園地的層層思想基石,並以此孕育、塑造著國民的靈魂與性格。與此同時,中華民族又是一個非常重視古訓先法,尊重聖賢古人的民族,在這樣的一種文化背景下,凝聚著前人思想結晶的書籍,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不可忽視的認識價值。《經典常談》——經典,在這裡是廣義的用法,指我國文化遺產中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東西,包括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別集,如《詩經》、《周易》、《戰國策》、《史記》、詩、文、賦等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經典作品。朱自清先生對它們的源頭、成果、演變的情況了如指掌,就義不容辭地給那些準備接觸這些經典著作的人,做一番別開生面的講解,激發起大家的興趣,引導大家走到認識經典、學習經典、研究經典的大路上去。學習古文,對於現代社會的好學者來說,不免感到枯燥和繁瑣,不僅語言文字上的隔閡不少,風俗習慣、典章制度上的生疏更甚;而且一代新的青年或許會認為那些「先民的歌唱」、「澤畔的悲歌」、「大唐的奇葩」(分指《詩經》、《楚辭》、唐詩),都早已成為歷史的遺迹。而我們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朱自清),歷史不能隔斷,文化必須延續。如何才能讓大家潛移默化地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並且深深地理解它,熱愛它,途徑也許存在許多,但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典,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條道路。書籍,作為人類用一定物質材料記載信息的一種最為有用和持久的工具,它不但記錄下先民們豐富的生產經驗,變遷的史實,以及先哲們的思想見解,而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書籍的內容往往轉變為一種深刻影響人們的精神力量,在此起彼伏的歷史大潮中,積澱下我們這個民族偉大思想的精華,偉大靈魂的聲音。我們渴望聆聽那些沉睡在歷史深處的智慧的話語,我們也必須承繼下這些千百年來一直在我們的心靈中不斷跳動的聲音。這些聲音,這些語詞,像我們精神的血脈,生命的天然聲韻,與我們的身體和思想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我們不能也不該拒絕它們。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是把經典作為民族文化生命的源泉和內蘊來描繪,把它們當作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重視。他如數家珍般展示它們,又如拉家常般讓我們與它們親近,力求我們閱讀後,既滿足求真求知的願望,又不致被經典的光輝遮蔽了探索的眼光和勇氣。你看,13 篇文章相當於13 篇切實而淺明的經典導言,從《說文解學》說起,從倉頡造字說起,然後講史、論文、談詩、析人,一路記下相關的歷史事實、文學常識、名人軼事、民俗等內容,點化出其間人與事與歷史的意義與弊端。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厚重的文化經典著作,統攝在朱自清先生一支樸實而廣博的筆下,全都化為一篇篇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短文,有些甚至可以當作故事讀。它們看似獨立,卻一脈相承,互為關聯,連結為一軸中國文化發展的簡易圖卷,不由得你不佩服朱自清先生這種深入淺出的學問功力和嚼飯哺人的學者風範。由此,《經典常談》不僅對中學生學習古文大有幫助,而且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也是理想的經典讀本。倘能進一步的深入,以《經典常談》為中介,推動我們去認真閱讀、潛心思考真正的經典著作,那便不辜負編撰者的一片苦心了。(梁麗明)[提要書目]《胡適學術文化隨筆》歐陽哲生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真正的學者,總是以一種真性情、真血性去探索人性中的未知領域。他們用理性和語言去喚醒人們對存在狀態的思考,在嚴峻的學術追問中去尋找文化生命的真正意義、未來命運。這本書可以向你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儒家文化的困境》蕭功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的主題是說明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種在西方挑戰面前進行自我更新的內部機制,難以實現從傳統觀念向近代觀念的歷史轉變,從而只能繼續以傳統的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陳舊的認識思維框架,來被動地處理種種事態和危局。《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美]艾愷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海內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思想、社會活動的專著。當中國的文化精英向傳統展開史無前例的無情批判時,梁漱溟卻看到了傳統的新的生機。作為本世紀新儒學的開山祖師,他使儒學有了包容域外文化的胸懷。他的思想品格和文化品格都已不復見於後輩儒者,但是他70 年前的視角卻一直影響著後人的思考。《人心與人生》梁漱溟著,學林出版社出版。此書旨在幫助人類認識自己,同時向今天的知識界介紹古代的東方學術。有心者若細心研讀,必能從其智慧的言語與思想中,悟得人類精神之精華。《理想國》柏拉圖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理想國》一書,震古鑠今,為西方知識界必讀之書。柏拉圖的理想國組織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這部柏拉圖最著名的著作中,集中了他政治、道德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觀點。《基督教的起源》[英]羅伯遜著,宋桂煌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本書用豐富的史料,力圖以正確的觀點來闡明早期基督教產生的各種社會根源。作者認為早期基督教是古代腐朽的奴隸社會中的一種群眾運動,而耶穌雖然可能真有其人,但很多關於他的神話傳說卻是後人附會的。《非洲傳統宗教》[英]帕林德著,張治強譯,商務印書館出版。多關於他的神全書不僅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宗教信仰進行了概述和比較,而且儘可能地將非洲傳統宗教與世界三大宗教進行對比,對讀者了解非洲各國國情、民情非常有幫助。《人的發現——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李平曄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西歐歷史上的15、16 世紀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年代。馬丁·路德正是一位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偉大人物。他的學說始終充滿要求擺脫精神奴役的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他的矛頭始終指向以羅馬教皇為首的中世紀教會制度,而這些正是當時新的時代精神的體現。《第二性——女人》[法]西蒙·波娃著,桑竹影、南珊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書一問世,即被稱為「有史以來討論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甚至被尊為西方婦女的「聖經」。本書分析說明婦女自童年至老年的實際經歷,解說她們身心發展過程,探討她們共同的處境,流暢好讀。《笑的歷史》讓·諾安著,果永毅、許崇山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本文彙集歷代哲人對笑的評析,從古希臘、羅馬對笑的見解講到現今的看法,從東方人神秘的微笑講到西方人豪放的大笑,從不同的笑聲中分析各個民族的特點。對笑的歷史的研究,不僅趣味盎然,而且也從中提升出理性的哲思。《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劉青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科學究竟是什麼?它發展的機制與社會文化是什麼關係?為什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而近代卻又落後了呢?本書通過對科學史的宏觀分析,企圖回答這些重大問題。《對科學的傲慢與偏見》查·帕·斯諾著,陳恆六、劉兵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這本演講集里,作者把文學家的敏感與科學家的嚴謹結合起來,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問題,從而奠定了他思想家的地位。他的演講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科學,以及科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探險與世界》於有彬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以生動的事例,勾畫了人類認識世界的全過程。表明了不同歷史時代人類心目中的世界和人在那個時代的科學、軍事、經濟等活動的關係,歌頌了人類探索世界的永恆的好奇心和無畏的勇氣。《炮火中的文化》金重遠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眾多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作中,從文化的角度探視並剖析這次大戰的,本書不僅是較全面的一部,而且填補了目前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作者將二戰中的文化分成法西斯文化、無產階級文化、進步與反法西斯文化、資產階級的頹廢文化、賣國求榮的投降文化,對它們在文學、藝術、建築、電影、宗教哲學、報紙電台等具體領域的表現與鬥爭作了描述,反映了人類文化在二戰中的演變與發展。《鎚子和鐮刀》葉書宗、張盛發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社會主義文化是20 世紀初出現的新型文化,她最早產生於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俄羅斯大地。本書以本世紀初至30 年代的蘇維埃文化為敘述中心,介紹了蘇聯在文學創作、文化教育、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報刊、廣播、電影諸領域的成就與失誤,介紹了蘇維埃黨的文化政策、知識分子政策,黨為掃除舊文化的影響、移風易俗而作的種種鬥爭與努力,也介紹了這期間出現的各種文化團體、文化思潮、文化流派。《儒教與道教》[德]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由於本書的研究而被西方漢學界譽為中國學研究的「偉大的先行」。在本書中,韋伯對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經濟倫理原則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個主要方面,並將它們與西歐及其他社會中的類似方面進行比較,同時從「物質」和「觀念」因素方面論述了中國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理性」精神的原因。《美國通俗文化簡史》[美]托馬斯·英奇編,任越等譯,灕江出版社出版。主義「理美國通俗文化蓬勃興起,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本書是美國文化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美國通俗文化發展的著作,由主編者約請各方面專家分別撰寫,包括暢銷書、西部文學、兒童文學、電影電視、廣播雜誌、廣告、爵士樂等29 個方面。本書首次向中國讀者系統地介紹了外國通俗文化,對我國通俗文化的發展和研究頗有參考價值。《爵士樂》瓦里美著,王秋海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本書論述的是有關一種新的音樂傳統的發展史。這種音樂被稱之為美國黑人音樂,表明其淵源來自非洲和美國。這種由被壓迫的黑人奴隸所創造的音樂,對西方世界的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西方音樂傳統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是20 世紀任何一種音樂風格都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本書通過對爵士樂歷史的敘述,為讀者展開了黑人如何在白人社會中建立起一種生活方式的故事。《聽者有心》李皖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隨著視聽技術的發達,人們欣賞音樂的機會越來越多。音樂不再是貴族的專利,而成為流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李皖在本書中對中國20 世紀90 年代的流行音樂作了匠心獨運的分析和闡釋。讀本書,我們獲得的不僅是這一特定時代流行音樂的知識和氛圍,還有助於我們學會傾聽。因為,傾聽不僅要訴諸我們的耳朵,而且還要訴諸我們的心靈。《中國意識的危機》林毓生著,穆善培譯,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 世紀中國思想史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這種全盤否定尤以五四運動為烈。本書從現代社會學和科學哲學的新視角,通過對五四時期的著名人物陳獨秀、胡適、魯迅的研究,對此作了見解精深的探討。作者認為:以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符號和價值作為種子,通過創造性轉化,可以結生具有現代意蘊的果實。本書對正在探討「傳統」與「現代化」關係的讀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部分提要書目由李詠梅、梁麗明、黃偉林撰寫)社會學、成長學及其他[綜合導讀]這裡所說的社會學圖書更側重那些描述社會生活進程的圖書,如《大趨勢》、《未來的衝擊》、《數字化生存》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幾千年「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人類社會已變成了通訊發達、交通便捷的地球村。社會的變化必然引起人的生存狀態的變化。閱讀這類圖書能有效地幫助我們更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社會的變化、迎接時代的挑戰。這裡所說的成長類圖書主要包括那些關於人的修養的圖書。它或者偏重於提升人的道德理想境界,如《愛因斯坦論人生》;或者專註於闡釋某種人生經驗升華而成的人生哲學,如《順生論》;或者致力於教育青少年適應社會、挑戰時代,如《學生生存》、《與成功有約》等等。閱讀這類圖書能有效地加強我們的個人修養,更好地完善自我。把這兩類圖書放到一起,有一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社會學圖書關注社會整體進程,而社會整體進程必然牽動個體生命成長;成長學圖書關注自我個體修養,而自我修養的提升同樣可以帶動社會整體的進步。文史哲圖書往往給人一種越古老越有價值的感覺,似乎歲月的積累也為這類圖書增添了分量。當然,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閱讀,給這類圖書抹上了一層又一層的閱讀痕迹。這些閱讀痕迹使這類圖書的內涵獲得了有力的擴充,它們往往不再只是某個單一文本的存在,而成為某種歷時性的文化智慧的化身。社會學圖書和成長學圖書則往往要求我們厚今薄古。因為,時代、社會的不斷變化,要求我們對新的現實作出新的反應。所以,閱讀社會學圖書和成長學圖書,不妨持一種喜新厭舊的姿態。因為,這類書哪怕曾風光一時,一旦時代進步,也會給人一種明日黃花的感覺。除了社會學和成長學圖書,在這個部分里,我們還選擇了幾種政治學和法學的圖書。政治與法都是維繫社會正常運轉並保證社會公平穩定的上層建築,每個人隨著自身的成長將日益感到政治與法對其生活的影響。那麼,閱讀一下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對每個人將不無裨益。因為,我們都有可能參與到社會的管理體制之中,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有堅定的理性覺悟支撐我們作為個人在社會中所必須擔當的責任和應當擁有的權利。(黃偉林)[導讀書目]《未來的衝擊》[美]阿爾溫·托夫勒著,孟廣均、吳宣豪、黃炎林、顧江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所著《未來的衝擊》和《第三次浪潮》都是具有國際影響的未來學著作。《未來的衝擊》自1970 年問世後,就激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美國一些大學將它納入課程內容;法國曾授予此書最佳外國書籍獎。此書被譯成5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今天的人類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更關注自身的未來。未知的未來世界引發人們各種各樣的想像力,激發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極大希望。他們設想未來,談論未來,甚至可以自由地驅使許多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去模擬未來,影響未來。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們在這尖端技術高速發展、事物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裡,尤其是在本世紀人類曾從一段黑暗的時代向更不尋常的必將到來的新時代邁進的重要時刻,他們發覺社會生活中隱含著危機和他們必須為此承擔的責任。在這些年裡,空前的科學發現與技術的進步,還有無數凝聚人類智慧和勞動結晶的成果的獲得,人類的生活在物質上得到極大改善。不用說工業、運輸、通訊、醫學、教育等各個領域,就是在對自然力的控制和宇宙空間的征服方面,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進步。與人們在享受這些新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成果所帶來的恩惠,以及擁有前所未有的知識量和能力的同時,它們在慢慢地動搖處於所有生命體中佔優先地位的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過快的社會變化的衝擊力,使人們愈來愈窘於應付隨之產生的社會問題群,愈來愈無法合理地判斷周圍的事物,甚至無法控制社會變化的速度和方向。這種危機,托夫勒先生稱為「未來的衝擊」,並且認為它可能是今後社會最主要的病症。「未來的衝擊」,簡單的說,是指未來過早地來臨時所帶來的令人無所適從的迷失感。這個概念是在美國社會學家威廉·奧格本的「文化落後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它強烈主張,在社會變革中,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變革速度必須取得平衡,環境變化的步調與人類反應的步調,也必須如此。否則,未來的衝擊則產生於兩者之間日見擴大的差距。托夫勒從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日常生活中挑選了大量的生動的事例,對變化的社會現象、社會進程,變化的我們的內心做了細緻的分析。筆觸之廣泛,社會信息容量之大,見解之新鮮,思考之深刻,可以讓我們體會出作者善察現實,關心未來的嚴肅的研究姿態。可貴的是,托夫勒先生意識到,歸根結底,這一切思考的基點還是深深紮根在人類社會中的主體——人的身上。這是變革社會的無數力量的基本力量,也是社會變革最實際最重要的歸宿。人類如今面臨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但是也唯有人,才能夠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查明人類的現狀,理解處於困境的原因,以及知道如何善處未來。正如托夫勒先生為人們提供的「生存戰略」的內在精神:只有人們深刻地意識到社會變革所帶來的挑戰,主動地改造各自的視野和價值觀時,我們才可能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去實現這樣的目標——今天的人們不僅要學會在社會的變革浪潮中自由而從容地生活,而且必須開始承擔起人類全球性、長期性生存的責任,為今後的人類留下一個具有生活價值和可能控制的社會。(梁麗明)《未來之路》[美]比爾·蓋茨著,辜正坤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未來之路」,電腦天才比爾·蓋茨向我們指出的這條激動人心的道路,不是我們平常必定行走、用砂、石、泥土築成的路,而是由信息構成,並被人們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的未來之路。19 歲的比爾·蓋茨在展望人類的生活圖景時,就已經把他所看到的、所接觸到的計算機活動作為他理想生活的基礎。而今天,有關計算機事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證明了比爾·蓋茨的預想是正確的。「信息高速公路」,指在全國範圍內將計算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連為一體的網路,為我們存在,並和我們交流。這方面的直接表現,就是目前的計算機國際互聯網路(Internet),該網路使用最新技術,將一大片計算機連接起來交換信息。(在美國,這一流行用語的來由是因為網路的建立猶如在各州間建築起縱橫交錯的公路網。)這意味著,全球的信息市場將會是巨大的,而且可能對整個社會生活產生衝擊性影響,「在這個市場上,人類進行商品、服務、思想等交換的一切交換形式都將囊括無遺」(第8 頁)。但是,這種巨大變化,有可能使人們對高速度發展的科學技術產生一種可怕的危機感和不安全感。如比爾·蓋茨所宣布,我們正處於信息時代的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一場革命的前夜,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裡,「總會遇到關於信息技術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的提問」。人們都在詢問信息高速公路將意味著什麼,「人們想要明白究竟它將怎樣使得未來不同於現在。它將使我們的生活更好呢,還是更糟?」(第311 頁)《未來之路》的主題,正是比爾·蓋茨努力讓更多的人明白建成這一新網路的意義、好處及危害的書,而非一本技術性論著,或講述「自己如何福星高照、鴻運亨通的自傳」。它是一本嚴肅且充滿智慧、遠見的,志在展望未來並幫助我們學會利用在未來必然要發生的一切的書。「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張桌子上都有一台計算機」,已經成為微軟公司的使命。比爾·蓋茨所做的許多工作,都為了使計算機成為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媒介生活方式的通行證」(第6 頁)。因為比爾·蓋茨所描述的虛擬現實圖景,則是人們通過隨時連接桌上的個人電腦,便可以不出戶,知天下事;人們只要呆在家裡,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訂購」適合的物品;還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你想聯繫的人進行聯絡;人們可以增加更多的閑暇時光,提高現有的生活質量,他們將對自己的生活具有更大的控制權和選擇權。甚至,人類無須回到自然,而讓自然以某種形式親近我們。「我們無須像遠古的和尚道士兩袖清風地雲遊四海,也無須像梭羅或愛默生那樣在瓦爾登湖畔搭一個窩棚,以便親聆自然的低語。」(辜正坤)數千年前,被當作遠古神話的人類理想——視通萬里,神遊天地,將在人類操作一方鍵盤的美妙行為中,變為無法置信的現實。比爾·蓋茨宣稱自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對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影響表示樂觀。它所產生的益處遠遠大於它所帶來的憂慮與不足,「雖然信息高速公路並不能解決我們生活中所有的問題,但它將是許多領域裡的一股積極力量」。我們有幸目睹著「一件有歷史意義的大事的發生,它將震撼整個世界,像科學方法的發現、印刷術的發明及工業時代的到來那樣震撼我們」(第340頁)。而我們還擁有機會成為創造這歷史性變革的一員。我們之間的對話,也將會在分享比爾·蓋茨的奮鬥經歷和創造精神之後,繼續探討他提出的這樣的問題:「我們應如何塑造未來。」(梁麗明)《數字化生存》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海南出版社出版。本書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教授曾經遇到過一件令他十分難以解釋的事情,希臘小島上的一位藥劑師訴說他作為父親的苦惱,他很擔心他13歲的兒子那麼沉迷於電腦,因為他相信,假如他兒子學會了電腦,在這個島上根本找不到可以做的工作,於是就會像過去幾年許多希臘人一樣,為了尋找出路而背井離鄉。作為美國《連線》(Wired)雜誌的專欄作家(他把《連線》雜誌譽為「數字化生活方式雜誌」),他還發現美國許多10 到15 歲的青少年訂閱《連線》雜誌作為送給父親母親的聖誕禮物。這導致尼葛洛龐帝試圖通過《數字化生存》一書表明一種態度。許多人擔心信息技術會加劇社會的分裂: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匱乏者、富人和窮人,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最大的社會鴻溝卻是在不能互相溝通、學習的兩代人之間,「真正的文化差距會出現在世代之間」。當孩子們認為「光碟和網路就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氣一般稀鬆平常」時,或許,還有很多人認為誘人的電子遊戲只會使孩子們玩物喪志而「焦躁不安」。《數字化生存》的寫作立足點,正是希望在今天的數字化環境中,不僅僅提供有關數字化理論和設備的知識,更分享有關數字化生活方式和數字化一族的信息,使成年人了解他們的孩子正在著迷或以後將要從事的工作,並激勵他們學會重新開始學習,趕上時代的新的生存方式;而新的一代則可以發揮想像的天賦,領會夢想的意義,因為他們才是未來的信息社會的真正主人。「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這是尼葛洛龐帝在此書為我們的生存概括的新定義。比特(bit),「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基本交換物。這是貫穿全書的基本主題。尼葛洛龐帝向我們展示出現行社會的種種模式的轉變,以及這一變化所帶來的巨大影響。——這將是一個以「比特」為思考基礎的新的社會格局。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將是每時每刻都與電腦為伍。那麼,控制數字化未來的比特,到底是什麼?數字科技如何吸引人們到一個更和諧的世界之中呢?比特,沒有顏色、尺寸或重量,易於複製,能以光速傳播。在傳播時,時空障礙完全消失。這種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最明顯的生活轉變,將從我們每日接觸的大眾傳媒開始。大眾傳媒將被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收個人化信息和娛樂的系統。從前所說的「大眾」傳媒將演變為個人化的雙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給」消費者,人們(或他們的電腦)將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來」,並參與創造信息的活動。信息技術的發展還將把受制於鍵盤和顯示器的計算機解放出來,使之成為我們能夠相互交流、隨身攜帶、值得信賴、無所不在的伴侶。尤其是一種新的「和諧效應」變得明顯了:過去涇渭分明的學科和你爭我斗的企業開始以合作取代競爭。人們跨越國界,互相了解,因為一種前所未有的共同語誕生了。「在廣大浩瀚的宇宙中,數字化生存能使每個人變得更容易接近,讓弱小孤寂者也能發出他們的心聲。」11 年前,領導創建被稱為「創造未來的實驗室」——「媒體實驗室」的尼葛洛龐帝,和他的同事們至今依然保持著這樣的信念、無所不在的電腦將不僅會改變科學發展的面貌,而且會大大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層面。人類的每一代都會比上一代更加數字化。我們是否完全認同尼葛洛龐帝關於未來的種種預見呢?這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夢想,有可能實現,也有可能隨風消散。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我們擁有一雙不被蒙昧和偏見的灰沙遮蔽的眼睛,一個智慧的頭腦,以及實現夢想的勤勞的雙手。它們才是未來的創造者。(梁麗明)《聯想為什麼》陳惠湘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你還記得嗎?這是1990 年為樹立聯想集團形象所策劃的一句著名廣告語,它的創作者就是今天這本《聯想為什麼》的作者:陳惠湘。他現任中國聯想集團公司總裁辦公室副主任兼公共關係部總經理。聯想集團前身——中科院計算公司,是20 多名創業人員以全部投資僅20 萬元起家的企業。而今天,聯想集團是目前中國唯一能夠以份額表達自己國際市場地位的高科技企業,因為1995 年由它生產的電腦主機板和附加卡佔據著全球相當的市場份額。同時,在世界前10 名優秀電腦廠商大舉進入的中國市場,聯想牌電腦以10%以上的份額連續幾年名列三甲,是目前唯一能夠在前5 名佔據一席之地的中國品牌。當90 年代中國市場幾乎進入全面開放因而致使國人普遍對激烈競爭之下的中國經濟該如何發展感到憂心忡忡時,聯想的業績多少給中國人民幾分寬慰與振奮。陳惠湘從1989 年8 月2 日成為聯想人後,他與聯想的命運就連在了一起。「回想起來,我在自己人生歷程的兩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都選擇了聯想。」這第一個重要時刻是1989 年從一家從屬電子部的工廠到聯想工作,「發現還有如此認真的企業,還有如此認真的人們,拿工作當自己的生命看,..當然我本人也義不容辭地認真起來,這時候又發現認真以後自己原來有那麼多的創造力和熱情」。第二次,則是在1991 年放棄職務、收入和房子離開聯想之後,他又於1995 年放棄自己創辦的公司二次回到聯想。與聯想的特殊關係,對聯想工作的認真投入,使陳惠湘能以一個聯想人的身份,將豐富的親身體驗、真切的感受,融入對聯想企業風雨兼程的發展史的理性剖析。這已不單是理論的總結,在理性的文字的背後,凝聚著作者多年置身聯想集團、研究中國企業的情感與心血。「中國有那麼多研究別人的書,中國人讀了那麼多別人是怎樣乾的書,但是中國太缺乏研究自己的書,研究自己應該怎麼乾的書。」於是,陳惠湘下定決心寫一部論述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實務的著作,而不僅僅是關於聯想集團業績的書。無一例外,他書中所論及的問題,都把包括聯想集團在內的中國企業放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競爭的大背景下來進行思考、判斷。他從企業戰略、人才、觀念、創新、激勵五個方面,旁徵博引,全面解剖企業經營的實質,以及對聯想集團的成功和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探索。這些思考,深深地滲透著作者對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憂患意識,凝聚著一個甚至更多的中國企業人士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心。「寫傳奇會給人驚訝。寫業績會令人羨慕。寫事實和思考會與人交流。世界需要交流。中國更需要交流。」「交流」,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創造中國民族經濟的美好未來,這個目標,將會賦予創造者們無可選擇的歷史重任,也同樣會賜予他們搏擊的力量。(梁麗明)《順生論》張中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談人生的書數不勝數,我尤看好這部《順生論》。順生這個詞,按作者的意思,是「率性」的另一種說法。《中庸》開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換成現代漢語:人有了生就必須飲食男女,這是定命,到身上成為性,只能接受,順著來,順著就是對;但人人順著也難免有衝突,比如僧多粥少就不免於爭,所以還要靠德、禮、法等來調節。作者很欣賞這種人生哲學,並有所發揮寫成這部《順生論》。他這樣解釋書名:「我們有了生,生有沒有究極意義或價值,不知道;但有天賦的好惡,如沒理由地覺得活比死好,樂比苦好,這是命定,或說性;已定,抗不了,一條簡便的路,也許竟是合理的路,就成為,順著天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書所謂順生。」一部《順生論》,洋洋20 余萬言。分三個部分:天心、社會和己身。天心談12 個問題,如存在、生命、鬼神、天道、命運等形而上的範疇;社會談24 個問題,如組織、分工、平等、道德、宗教等群體範疇;己身談24 個問題,如自我、機遇、婚姻、事業、信仰等個體範疇。三個部分60 個問題,涉及人生方方面面。60 個問題實際上是60 篇美文,合為一體,成人生哲學體系;獨立成篇,也是珠圓玉潤,質文俱佳。我之所以看好這部《順生論》,理由有四。其一,是作者的態度。我們讀過許多關於人生問題的書,作者對人生髮言,多是持真理在手的姿態,彷彿他所說的一切,都是超越了他自身局限性的顛撲不破的真理。而這些所謂真理,多半大而無當,華而不實。張中行寫《順生論》,明確指出,「其中所寫都是自己的有關人生的所想」,這句話中的「自己」很重要,它表明作者誠實、謹慎的態度。既然是自己所想,就不敢武斷為真理。於是,在這裡,作者的發言,名義上,不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實際上,卻表現了實事求是,推己及人的真誠。其二,是作者的方法。大多數人生哲學,往往觀點明確、論證有力,採取的是大膽立論,大膽求證的方法。張中行寫《順生論》,採用分析的方法,貫通懷疑的精神,既不「過於執」,也不唯我獨尊。說自己的道理,任別人去取捨。這樣的方法,表面看不夠旗幟鮮明、雄辯有力。仔細體味,卻有一種深婉透徹、潤物無聲的力量。其三,是作者的見識。作者是老北大的畢業生,大學時代就打下了紮實的舊學功底。求知一生,學貫中西。早在年輕時代,就學習人生哲學,想弄清楚人生是怎麼回事,怎麼樣生活才好。中年之後,飽經滄桑,遂產生寫《順生論》的念頭,且開始動筆,直到晚年才最終寫成,寫作時間長達40 余年。淵博的書本知識、豐厚的人生體驗,嚴謹、恆毅的寫作態度,如此種種鑄就的自然是充滿真知灼見的人生論。其四,是作者的文采。作者是訓練有素的文章家,曾著有《作文雜談》一書,深諳文章之道。尤其可貴的是,作者在作文方面不是紙上談兵、眼高手低,他的《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等散文隨筆,在文壇享有盛譽。《順生論》雖然是一部人生哲學專著,但作者卻能以美文之筆寫出,是哲學和文學相結合的典範。隨手引一段《後記》文字:「是人生,我們時時在其中,像是並不覺得它;一旦設想跳到其外,繞著它看看,就立刻會發現,它是神異的,或說怪異的。你愛它,他會給你帶來苦;你恨它,卻又躲不開;你同它講理,講不清楚;不講,決心胡混,又會惹來麻煩。」這番議論,有理有情,亦莊亦諧,富於邏輯又充滿想像,詩美和哲思盡在其中。其實,《順生論》的妙處,決不是上述四點就可以概括。我不過隔靴搔癢、淺淺道來。私心裡,我願意把張中行的《順生論》與培根的《論說文集》相提並論。在哲學與詩,人生與文採的融合以及文體的純凈、簡潔、工整方面,《順生論》和《論說文集》堪稱中西雙璧。(黃偉林)《愛因斯坦談人生》[美]海倫·杜卡斯、巴納希·霍夫曼編,高志凱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20 世紀地球上幾乎每一個受過初等以上教育的人都會知道愛因斯坦,他是牛頓之後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如今,上過中學的人大都知道牛頓的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理論,這些物理學原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識。相反,儘管人們也知道愛因斯坦最偉大的貢獻是廣義相對論,但能真正理解這一原理的人,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至今仍不很多。我們習慣於把科學家理解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莎士比亞也借哈姆萊特之口道出:人是宇宙的精英,萬物的靈長。從事人文科學的人往往把人看得格外高貴,彷彿宇宙乾坤都在人的掌握之中。我們可稱這種現象為人的自命不凡。然而,我們熟悉的大科學家牛頓卻似乎沒有人類天生的這份傲慢,他有一句名言,意思是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他自己不過是一個在海邊拾貝殼的小孩。這句名言對知識的博大和人的渺小作了一個相當有力的對比。很有趣,在愛因斯坦留下的大量文稿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類似的觀點。不妨摘引幾段愛因斯坦的文字作為證據。任何一位認真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種種規律中間明顯地存在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遠遠地超越於人類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類在這一精神面前應當感到渺小。我在大自然里所發現的只有一種宏偉壯觀的結構,對於這種結構現在人們的了解還很不完善,這種結構會使任何一個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謙卑」。作為一個人,人所具備的智力僅夠使自己清楚地認識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地欠缺。如果這種謙卑精神能為世人所共有,那麼人類活動的世界就會更加具有吸引力了。讀了愛因斯坦上述三段文字,我們或許會改變自己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認識。顯而易見,愛因斯坦不是以一個自然的征服者或改造者的面貌出現的,相反,在自然規律面前,愛因斯坦更像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他甚至明確地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如果我身上有什麼稱得上宗教性的東西,那就是一種對迄今為止我們的科學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結構的無限敬畏。」在這裡,世界的結構是客觀的自然,科學不過是對自然本身存在的規律的表述,科學家則是進行這種表述的人。所以,與其把科學家想像成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不如把科學家理解為自然的認識者和傳達者。當然,要實現對自然的正確認識或把自然深藏不露的規律傳達出來,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必須付出學習的艱辛。只是,作為一個對自然規律懷抱巨大激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不僅知道學習的艱辛,而且理解學習的歡樂,他曾對一批大學一年級學生寫過這樣的文字:「千萬別把學習視為義務,而應該把學習視為一種值得羨慕的機會,它能使你們了解精神領域中美的解放力量,它不但能使你們自己歡樂無比,而且還能使你們將來為之工作的社會受益匪淺。」以上所有愛因斯坦的文字都引自《愛因斯坦談人生》一書。這是一本不到8 萬字的小冊子,其中彙集了愛因斯坦浩繁書信中的部分片斷。編者認為:愛因斯坦不僅在他所從事的科學領域裡是一位出類拔萃的藝術家,在運用語言文字方面也是一位藝術家。而作為讀者,我認為,愛因斯坦這些文字不僅表現了他精湛的文字表達技巧,更為重要的是,它們表現了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科學家深刻精警的思想。這些深刻精警的思想已遠遠超越了科學理論的範圍,涉及道德、倫理、宗教、哲學、藝術及至政治,它表明愛因斯坦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湯姆遜曾稱譽愛因斯坦的理論是「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無疑,這裡所說愛因斯坦的理論不僅指那驚世駭俗的相對論,而且也包括愛因斯坦富於人性魅力和公正立場的人文思想。(黃偉林)《朝話》梁漱溟著。見《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現有單行本。書大概可以分幾類,有的是普及性的,人人皆可讀,有的是針對某一範圍的讀者的,只特別適合某一年齡段或某一文化層次的讀者。《朝話》屬後者,年紀小的讀起來可能難有所解,而對老年人來說,《朝話》中的人生經驗和感受,讀之就會有共鳴。對於年青人,由於對世界有許多慾望和興趣,對人生有不少嚮往但又存有盲點和空缺,《朝話》讀起來就有切實的充實感和滿足感。《朝話》是梁漱溟先生40 歲前後的一些講話。那時候他在辦學,每天一早,天還沒亮,他就把學生集合起來做早課。早課的內容,就是梁先生的即興演講。這些演講或長或短,那些人生經驗和感受可說是他自己剛剛經歷或正在體驗著的。這些演講記錄下來,就成了《朝話》。人生的意義、事業的成就、婚姻、家庭、朋友、學問、知識、讀書、擇業、社會地位等這些看起來非常嚴肅的問題,在他這些即興講話之中,變得輕鬆而具有活潑的穿透力。正像他在《朝話》中一再強調的,他追求也願意使生命超越機械性的運轉而具有自覺自主的能力,因此,習慣中我們視為人生中固定的東西,往往暗藏著否定的因素,而那些否定的因素經梁先生一點便昭然若揭。比如我們習慣認為一個人十分聰明,且有才氣,那麼他就很可能容易做出成就,但梁漱溟卻這樣提示我們:「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順順噹噹,就不容易。假如此人是資質很平庸的,他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或許少;這個意思就是說他還好辦。若是資質很聰穎的人,他自己有點才氣,其問題就越複雜,越難辦!雖然他才氣有,聰明有,但怕他私慾也比旁人盛,比旁人多。大概有聰明的人,好出風頭,愛面子,對聲色貨利等等,格外比旁人貪,格外比旁人求;這是他斬不斷的病。」這樣的看法由於作者敏銳的感受,常具有穿透力,得以突破我們原有的固定的東西。人生因為有太多固定的東西而漸漸使生命進入機械性運轉,《朝話》常常提醒要克服這種機械性,儘管它也一再談到這種克服的難度。《朝話》時時表述著一種對創造的贊同。只有創造,生命才是活的,因為創造之中,包含了一個人的勇氣,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朝話》佩服孫中山:「他真是一個有大勇的人。他以一個匹夫,竟然想推翻二百多年大清帝國的統治。沒有瘋狂似的野心巨膽,是不能作此想的。然而沒有智慧,則此想亦不能發生。他何以不為強大無比的清朝所懾服呢?他並非不知其強大;但同時他知此原非定局,而是可以變的。他何以不自看渺小?他曉得是可以增長起來的。這便是他的智慧。」《朝話》並不系統,甚至可以說它是較為零散的。《先父所給予我的幫助》一篇中,作者對於父親感激不盡的是父親給予他自由,由此可見自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在《我的長短》及《我的生活實情》中,作者坦率真誠的筆觸其實就是在敘述坦率真誠的生命以及對此的嚮往。並不是《朝話》所有的東西都能使人充實和滿足,也並不是它的每一篇都能打動人,都具有進入你的生活內容的穿透力。讀《朝話》,不妨借用作者自己的讀書方法:「我看任何書都是如此,必是如此,必是自己先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而後再參考別人的意見。」即正在思考著與《朝話》所涉問題類似的問題時,閱讀起來才更容易感受到它的力量,也更容易接受它。(梁啟談)《傅雷家書》傅敏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傅雷家書》收錄的家書,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既是一部體現偉大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很好的培養人生與藝術修養的讀物。傅雷給傅聰(家書的兩位主要的交流者)的信里這樣寫道:「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84 頁)天下父母誰不愛自己的兒女?這是一種自然的、親切的情感與責任。傅雷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翻譯家,自身的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淵博的知識。從30 年代起,即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翻譯作品30 余部,主要有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高老頭》、《幻滅》等作品。然而作為一個父親,他深深明白,「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樓適夷)。因此,在兒子傅聰1954 年赴波蘭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並在波蘭留學期間,他把一顆優秀知識分子的育才之心和崇高的父愛,不顧千里的時空阻隔,完全地傾注在異國求學的兒子兼藝術家的身上。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正如傅雷先生前面所述,深深地包含著父母對飄流異鄉的兒子的關愛,對走向成才之路的青年藝術家的鞭策。這一切,只有一個神聖的目的,希望兒子熱愛自己的祖國,執著追求藝術事業,並要求他無論走在何方,都能保持一個中國人的尊嚴,藝術家的尊嚴。你看,傅雷先生是這樣激情充溢地對傅聰傾訴他濃烈的愛國之情的:「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60 頁)「你每走一步..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150頁)正是有這樣一位把祖國與藝術的利益看作高於一切,並深摯熱愛它們的父親,才使另一個他鄉的赤子與自己的祖國,與崇高的藝術緊緊相連。傅雷先生又是如此諄諄善誘,引導傅聰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做一個健康向上、熱愛生活的人。「..多和大自然與造型藝術接觸,無形中能使人恬靜曠達(古人所云『蕩滌胸中塵俗』,大概即是此意),維持精神與心理的健康。在眾生萬物前面不自居為『萬物之靈』,方能祛除我們的狂妄,打破紙醉金迷的俗夢,養成淡泊洒脫的胸懷,同時擴大我們的同情心。..從而鞭策自己,竭盡所能的在塵世留下些小成績。」(309 頁)如果說傅聰後來的藝術成就,猶如一朵盛開的美麗花朵,那麼傅雷給予他的愛、關懷、培育、陶冶,則像水、肥、陽光,施於根本,使他終於欣欣向榮,開花結果。傅雷夫婦不僅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愛的巢穴,更重要的是也給予他們一雙能夠展翅高飛的羽翼,一顆傲視四野的寬廣的心。倘若你們還能了解到傅雷先生這些家書是在怎樣複雜和艱難的現實環境中寫就的,你們更無法抑止品味家書後的澎湃之情。——那是一段烏雲遮蔽的日子。人類的理性和智慧敵不過蒙昧和褊狹孕育的黑暗。傅雷夫婦在那時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們熱愛的藝術,還有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留給傅聰兄弟和我們的,卻昭示著一個人生存的尊嚴和信仰的不可褻瀆的神聖和崇高。(梁麗明)《學會生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世界上共有39 種不同版本,用33 種不同文字出版,可見此書被廣泛接受之一斑。我們自己每天都按時到學校上學,按班級上課,老師把知識通過課本傳授給我們,我們到學校是為了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以便勝任將來的工作。這些,與我們同齡的年輕人也一樣,我們對這些生活的規定進入學校以後就慢慢習慣了,甚至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我們的父母以及整個社會,也都覺得我們這樣的學習生活很正常。舉個簡單的例子說,一個學生在學校里考試常常不及格,那麼,這個學生是不合格的差學生——這樣的觀點,大家都公認是對的。但我們都認為這樣是對的觀點,在《學會生存》里卻受到了種種懷疑:雖然考試製度有它的獨特作用,比如在歷史上的成績代替出身來衡量一個人,又比如用考試的辦法堵塞了裙帶關係或任人唯親。但「記分制,一般來說,可以使一個人的成績和他的同伴的成績進行比較;但記分制卻很少考慮一個人的成績和他開始時的水平相比到底進步了多少」。「教育體系給學生升級,也給學生降級。那些在考試中不及格的人..就變得灰心了。」在《學會生存》中,到處是對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習生活的警示。有些東西我們隱約感覺到了,但不以為然;有些東西我們是想都未想,因此這些警示都很觸動我們心中的某些情緒,令我們興奮和震動。教育的目的是讓人類學會生存,這似乎把平常的問題提高到了哲學的層次。但想一想,人類的物質文化發展越來越快,帶給人類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然而刀耕火種的時代與現代工業文明相比,人類的幸福增加了多少呢?人類天天在為生存而努力,但人類並不是每一種努力都指向怎樣好好生存,比如我們的教育。《學會生存》並不就一個問題層層談論,而是圍繞教育,像數珠子一樣談,這一點與那一點之間,並不一定有很必然的聯繫,像一串珠子,你可以忽略串連珠子的線,但連成串的珠子每一顆都有它自身閃光的東西。就閱讀效果來說,《學會生存》並不能提供一兩項實用的知識或技能,它提供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無限開闊的思維和處處變通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學會生存》於1972 年出版,所用圖表數字至今已發生很大變化,但那些圖表和數字仍給我們不過時的提示。比如一個圖表展示了這樣的內容:人類從發現到應用攝影技術花了112 年,而發現到應用原子彈僅用6 年時間。還有,文中的注釋也往往藏著充滿創新的見解:「知識不能是由自認為有知識的人『普及到』或『灌輸給』自認為沒有知識的人的」;「一個模範的學生,一個用來供模仿的人,這個概念在傳統教育學中占著統治地位。這類教育學的動力不是發展人格,使人不斷關心他的自由、他的自我責任,而只是獲得大量知識。」這些,都是藏在注釋中的。只是,這本書是譯著,有的地方的句子不是很漢化,特別是埃德加·富爾的前言——不過,前言不去細讀也無關緊要的。(梁啟談)《心靈雞湯》[美]傑克·坎菲爾、馬克·韓森編著,楊淳茵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心靈雞湯!心靈與雞湯竟然能掛上號,中國人聽了,總覺得外國人的思維真是奇怪。原來,「雞湯」(CHICKEN-SOUP)一詞,在歐美是用來泛指營養且經濟實惠的物品,尤指滋補品。《心靈雞湯》,則期望借著那些樸實率真卻感人至深的事情,借著貌似平凡的尋常卻令人無法忘記的人們,借著那滲透人們美好嚮往,追求真善美理想的字句,使它們「猶如香濃滾熱的雞湯滋養轆轆飢腸一般,潤澤那些在生活風雨中被擦傷凍僵、被塵封垢污的心靈,使之回復初始的光彩和活力」。《心靈雞湯》的編者傑克·坎菲爾和馬克·韓森告訴我們,他們收錄的近百篇故事,或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或是名人專家提供的實例,或是普通人的生活體驗和處世哲學。這些故事的主旨,是力圖幫助現代人消解重壓在心靈上的情感焦慮。「事實上,追求高度的自我評價與個人效率,任何人都做得到。」這就是說,如果你渴望烹調出讓自己和別人都驕傲的鮮美的生活雞湯,那麼,擁有愛的力量,點燃你的夢想,再輔以執著不懈的努力,將會讓你於艱難處,於平凡處,於細微處,點化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命光彩,散發出人性的高貴光輝。比如說,你完全可以具備洛克·里昂茲的膽識和信心,8 歲的他挽救了壓在小貨車下的媽媽。他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任何人在當時都會那樣做的。」他的母親雖然縫了344 針才整合了受重創的臉,但是他在洛克的鼓舞下,保住了生命。(《我做得到》)李斯·布朗從小學到中學,一直被編到專為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所安排的特設班,最後卻在美國的廣播、政治、公共演說及電視方面締造了成功的事業,他的經歷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只要能擁有遠大的理想,且有永不退縮不懈努力的決心,便能迸發出驚人的力量。(《聽著!寶貝,我就是你要的人》)還有善良的貝蒂·杜絲女士,她拯救了219 個因越戰而無家可歸的孤兒。沒有人曾經要求過她這樣做。正如一位也幫助過不少難民逃離戰火,曾在越南擔任美軍的海軍醫官的湯姆·杜利所說過一句話:「不平凡之事都是成就於平凡人之手。」(《她拯救了219人》)還有這樣的一段話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與你們分享,「我曾是集中營里的囚犯。我永遠記得,即使在那樣暗無天日的悲慘情況,有人仍是沿著牢房安慰他人,或是拿出僅剩的麵包分給同伴,也許這些人只是少數,但他們證實了一件事,外在環境或許會剝奪人的一切,但奪不走他最後的自由,那就是在某些惡劣的情況下,他仍有自由選擇自己的處世態度及方式。」(維多·法蘭柯)——這也許正是人的高貴之處。它讓許多人在最艱難最荒誕的生存境遇中,頑強地,自由地,充滿希望地生活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心靈雞湯。(梁麗明)《與成功有約》[美]柯維著,顧淑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各有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擁有渴望成功的夢想,也許並非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但事實上,追求高度的自我評價與個人效率,任何人都做得到。這種意識正是我們在追求圓滿與成功之前,必須建立的觀念。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就說過這樣的話:「努力奮鬥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對這樣的責任懷有一份捨我其誰的信念。」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完善負有無法選擇的責任和使命。這包括在身體、心智、精神、才華、待人處世等方面,由內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因為,全面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與成功有約》,屬於一本心理勵志型的書籍,美國作家柯維將以自己的心得體會、人生經驗引導大家走向全面的成功。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向外開啟的心靈之門,改變之門。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敞開心扉,打開自己的改變之門,那麼,掌握柯維為我們總結的七大良好準則,你將會擁有一個全新的自我與一個嶄新的未來。掌握「選擇的自由」。人們生存在這個生活內容愈來愈複雜、情緒愈來愈焦躁的現代社會裡,經常會體驗到一種無所適從、無可把握的危機感。客觀條件制約人,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擁有「操之在我的力量」,秉持為生命負責的信念,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機會,對現實環境做積極的回應。「最令人鼓舞的事,莫過於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梭羅)確立目標。有些人一生勤勤懇懇地工作,卻不知道自己事業的目標、生活的目標何在。有些人則忙忙碌碌,為了並不實際的目標,到頭來一無所獲。因此,我們務必掌握人生的真正目標,一旦確立,則持之以恆,義無反顧。掌握重點。掌握重點的個人管理,是個人效率體現的關鍵。它透過獨立意志的發揮,建立以原則為重心的處世態度,進而達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它對成功的意義遠遠勝過勤奮、靈活的手腕甚至運氣所給予的。利人利己的人際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事業的競爭中,經常會認為事情只有一面:非強即弱、非勝即敗、非好即壞。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唯有互相合作才能增進幸福。雙向溝通。做一個良好的「雙向傳播」的表達者和聆聽者,準確簡明地表達,設身處地地傾聽,以品格贏得信賴,以充實的感情增進了解,這是達到有效的人際溝通的技巧和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原則。集思廣益的觀念源自一種自然現象: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人類社會是一個唇齒相依、彼此關連的大家庭。集思廣益不但可以讓人們團結在一起,發揮最大的力量,也可能激發人類的最大潛能和個人的創造力,邁向新的境界。均衡發展的成長原則。這被柯維稱為「最佳的自我投資策略」。實際上這也正是這七大原則綜合磨鍊的結果。「人性可善可惡,冥冥中影響著我們的一生,而且總是如實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偽裝不來的。」(橋登)只有由內而外地全麵塑造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造就在人生各層次上表現出眾的你,日新又新的你。與成功有約,就好像與自己有約,不斷地自我磨鍊、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超越,必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這學習和收穫的過程中,我們將一天天成長起來。(梁麗明)《人和公民的權利宣言》參考世界歷史資料叢刊初集《十八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商務印書館出版。1789 年法國大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為了利用憲法來確立和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1789 年8 月27 日,制憲會議通過了法國第一個憲法文件——《人權及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人權宣言》由序文和17 條條文組成。宣言宣布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原則,提出「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於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各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人權宣言》在國家制度方面,確認了「主權在民」和「三權分立」的原則,提出:「主權屬於國民。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得行使主權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凡權利無保障,分權未確立的社會,就沒有憲法。」《人權宣言》還提出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法制原則,其中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義」、「罪刑相適應」、「無罪推定」、「法律不溯及既往」等原則。《人權宣言》的第17 條確立了資產階級憲法的最重要的原則,即「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所顯然必需時,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得受到剝奪」。該原則反映了宣言的資產階級本質。《人權宣言》以「主權在民」的民主制度代替了「君權神授」的封建制度,推翻了神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確立了人的尊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人權宣言》較全面地提出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綱領和法制原則,是法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和法律制度的綱領性文件,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法國第一個憲法文件,《人權宣言》確立的「主權在民」、「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法治原則」、「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基本上系統地反映了資產階級憲法基本原則,因此對法國後來頒布的14 部憲法產生了較大影響,曾被訂為1791 年法國憲法的序文部分,同時對其他資產階級國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傅健)《獨立宣言》[美]托馬斯·傑斐遜等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現在仍在使用的美國《聯邦憲法》是1787 年制定,1789 年生效的。這部憲法的制定基礎是《獨立宣言》。《獨立宣言》是18 世紀北美13 州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獨立戰爭的資產階級文獻,主要由當時的資產階級民主派托馬斯·傑斐遜起草,於1776 年7 月4 日「大陸會議」通過,它也是一個反對民族壓迫、反對封建制度的政治綱領。《獨立宣言》在其開頭部分,概括地敘述了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新興資產階級最激進的政治原則,如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等基本原則。「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為造物主賦有某些不可讓渡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人們中間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力,則系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當一個政府..企圖把人民抑壓在絕對專制主義的淫威之下時,人民就有這種權力,人民就有這種義務,來推翻那樣的政府,而為他們未來的安全設立新的保障。」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思想,在當時已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王權,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的強大武器,但作為資本主義憲法的基本原則,首先是在《獨立宣言》中得到明確的反映,為後來制定美國《聯邦憲法》和增補人權條款打下了基礎和確定了原則。《獨立宣言》指出:「當今大不列顛國王的歷史是一部一再殘害和蹂躪人民的歷史,其直接目的全部在於對各州建立專制統治。」並列舉了英國在北美倒行逆施的種種暴政,以激起北美13 州人民對英國殖民統治的仇恨和反抗。《獨立宣言》在最後「莊嚴地發表和宣布: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理應成為自由和獨立的邦國;它們從此解除對不列顛王室的一切臣屬關係,它們同大不列顛的一切政治聯繫從此完全解除,而且理應完全解除」。《獨立宣言》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文獻,它不僅宣告了美國的獨立和民主共和國的建立,而且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反抗殖民地壓迫和封建制度的宣言書。馬克思曾高度評價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同時它為後來制定美國《聯邦憲法》和增補人權條款打下了基礎和確定了原則。但是,《獨立宣言》有其階級的局限性,本質上代表著資產階級的利益。恩格斯曾指出:「這個理性的王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理想化的王國;永恆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馬恩選集》第三卷,第57 頁)(傅健)《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著,馮世熹等譯,人民出版社出版。《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寫於1847 年12 月至1848 年1 月,它完整、系統而嚴密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它的誕生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特別是它的階級鬥爭理論,深刻地指出:「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剝削階級社會裡,階級鬥爭推動著社會發展,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共產黨宣言》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和發展規律,科學地揭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共產黨宣言》闡述了無產階級產生、發展和壯大的過程,揭示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偉大歷史使命,指出共產黨人當前的任務是:「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共產黨宣言》闡明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公開宣布共產黨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是實現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共產黨宣言》明確宣布:「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共產黨宣言》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和任務,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政黨。」在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始終是共產主義,「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比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優越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人代表了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的先進部分。《共產黨宣言》批駁了資產階級對共產黨人的誹謗和攻擊,批判了各種反動的社會主義思潮,科學地評價了空想的批判的共產主義學說,分析了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階級實質和歷史作用。《共產黨宣言》最後庄嚴地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戰鬥口號,猶如進軍號角,響徹雲霄。《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產生,從它誕生起就鼓舞和推動全世界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鬥爭,成為無產階級最銳利的戰鬥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布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國無產階級的共同綱領。據統計,至今它已被譯成70 多種文字,版本達1000 多種。(傅健)《烏托邦》[英]托馬斯·莫爾著,戴鎦齡譯,三聯出版社出版。「烏托邦」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沒有的地方」。1516 年英國的托馬斯·莫爾發表了《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簡稱《烏托邦》。後來,「烏托邦」就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代名詞。15 世紀末,英國開始資本原始積累,貴族地主們為了發展毛呢紡織業,殘酷地剝奪農民的土地,用來養羊,迫使農民淪為無產者,並由國家的立法迫使農民到資本家的工廠里做工。莫爾在《烏托邦》的第一部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表達了深切的同情,並憤怒地指斥這種圈地運動是「羊吃人」的慘劇,指出那些強迫失去土地的農民去接受資本主義剝削的血腥立法是殘酷的、不合理的。他還揭露英國社會由於資本原始積累加深了貧富分化和對立。他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只有徹底廢除私有制,人類才有幸福。莫爾在《烏托邦》中寫道:「你們的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成很貪婪很野蠻,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們的田地、家園、城市要蹂躪完了。」這句「羊吃人」的名言,是對資本原始積累最簡潔、最真實、最形象的揭露,也是無產階級的先驅對資本主義罪惡的最早控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曾引用過這種「羊吃人」的悲慘情景。莫爾在《烏托邦》的第二部份,通過對虛構的烏托邦社會的詳盡描繪,展示了一幅未來社會美好畫圖:一切財產公有,有計劃地組織生產,不分男女都以務農為業,取消了商品和貨幣,實行按需分配;實行民主政治,主要公職人員由人民選舉產生,重大問題由集體討論決定;提倡健康的精神生活,要積極從事科學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並重視道德修養的提高,..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過著幸福生活的理想社會。由於莫爾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各種矛盾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無產階級意識還很薄弱,所以《烏托邦》一書採用的是文學遊記的形式。莫爾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就率先出來批判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並提出空想社會主義的原則,反映早期無產階級的心聲,不愧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奠基人。《烏托邦》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部較完整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它第一次系統的描繪了人類美好的前景,不愧為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偉大的奠基作。(傅健)《人口論》[英]托馬斯·馬爾薩斯著,子箕等譯,商務印書館出版。18 世紀末,產業革命促進了英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卻日益惡化,失業和貧困嚴重困擾著英國社會。1789 年英國經濟學家、牧師托馬斯·馬爾薩斯發表了一本5 萬餘字的小冊子《人口論》,全名為《人口原理及其對社會未來發展的影響,兼評戈德溫先生、康多塞先生和其他作者的觀點》,極力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闡述並證明:失業、貧困及其引起的不幸和罪惡的根源不在於資本主義制度,而在於人類的本性和人類無限度增殖的傾向。1803 年,馬爾薩斯擴寫出版了該書第二版,全書共20萬字,書名改為《人口原理及其對過去和現在人類幸福的影響的看法——兼論我們將來祛除和減輕它所引起的弊害的展望》,進一步引用大量論據來支持其觀點,並詳細地討論了有關人口問題的對策。馬爾薩斯首先提出:「我認為,我可以適當地說明兩個道理:第一,食物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第二,兩性間的情慾是必然的,而且幾乎會照現狀繼續下去。自從我們創造人類知識以來,這兩個法則似乎就是我們本性的固定的法則。」馬爾薩斯宣稱:「我們可以認為毫無疑問的是,人口的增殖如果不遇到什麼障礙,每25 年就會增殖一倍,並且是按幾何級數增加。」「生活資料即使在最有利的勞動條件下,最快也只能按算術級數增加。」《人口論》中列舉了以下的例子:「假定現在地球上的人口有10 億。人類按1、2、4、8、16、32、64、128、256 這樣的數字繁殖,而生活資料則按1、2、3、4、5、6、7、8、9 這樣的數字增加。200 年後,人口與生活資料就會成256 與9 之比;300 年後,就會成為4096 與13 之比;2000 年後,這個比率就成為無限大而無法計算。馬爾薩斯認為,人口增長和生活消費資料發展的脫節是一個自然規律;人口出生率高並不表示繁榮;獨身生活、繁重勞動、極端貧困、饑荒、瘟疫和戰爭是抑制人口盲目增長,並使人口與生活資料相適應的重要手段,而其中戰爭、瘟疫、繁重勞動、極端貧困和饑荒起決定作用。正是這些災難才會使壽命大大縮短,使人口減少或停止增殖,從而使人口與生活資料之間保持均衡。《人口論》出版後,受到資本家和當權者的讚賞和歡迎,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讚譽為「第一流學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痛斥了《人口論》的庸俗性和反動性,指出失業、貧困、罪惡等特殊現象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馬克思也指出了這一理論中不乏可取之處,《資本論》第一卷引用《人口論》處達21 處。在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推動下,英國於1801 年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在,這種普查已在全世界普及。(傅健)《法國民法典》李浩培等譯,商務印書館出版。1804 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產物。它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經過一些修正後,它現在仍然施行於法國。拿破崙曾直接領導編纂工作,多次主持法典草案的討論會。《法國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法國民法典》最早吸收了羅馬法的精華,以羅馬法為藍本,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規則用法律語言表達出來,運用法律形式調整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商品經濟關係,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法典共2281 條,包括總則和3編36 章。第一編「人」,主要內容是民事權利的享有及喪失、婚姻、親子關係等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第二編「財產及對於所有權的各種限制」,包括財產分類、所有權、收益權、使用權及居住權、役權或地役權。第三編「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包括繼承、贈與、遺囑、契約、非因合意而發生的債以及質押、抵押權等。《法國民法典》簡明扼要地表達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自由和平等的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和契約自由原則。該法典第8 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民事權利是指非政治性權利,包括關於個人的權利、親屬的權利和財產的權利。該法典第544 條至546 條給予動產和不動產所有人以充分廣泛的權利和保障。所有權是「對於物絕對無限制地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利」。國家徵收私人財產只能根據公益目的,並以給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補償為條件。不論是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人都有權取得該財產所生產以及添附於該財產的一切東西。該法典第1134 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之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契約一經合法成立,當事人必須按照約定,善意履行,非經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廢除。契約當事人的財產,甚至人身都作為履行契約的保證。《法國民法典》是最早的資本主義民法典,在歷史上首先明確提出了資產階級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對鞏固法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和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由於該法典把訴訟法從民法中分離出來,其文字簡明扼要,邏輯嚴謹,體系完整,對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事立法影響深遠。例如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某些前殖民地現在仍沿用該法典。恩格斯曾高度評價《法國民法典》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直到現在還是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其它國家在財產法方面實行改革時所依據的範本」,「成為世界各地編纂新法典時當作基礎來使用的法典」。(傅健)[提要書目]《人生五大問題》[法]安德烈·莫羅阿著,傅雷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作家探討了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愛情、婚姻、家庭、友誼以及政治和經濟等。他以小說家的豐富經驗,傳記家深刻的觀察,對人生習見的種種難題討論得深入淺出。其間充滿理性的睿智和豐美的文采。《走向幸福》[英]羅伯特·羅素著,陳德民、羅漢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版。「幸福這樣東西不像成熟的果子那樣,僅僅靠著機遇便會掉進你的嘴裡」。「幸福必須是一種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賜」。羅素走向幸福的道路上,恪守著善與美的原則:(一)對生活(最廣義的)充滿熱情,愛和友善;(二)保持某種信仰;(三)認識到人類的偉大和渺小;(四)堅持節制、和諧之道。那麼,這走向幸福的道路何嘗又不是一條「征服幸福」的道路呢?一切都將在你行進的旅途中滿足和實現。《愛和生活》巴士卡里雅著,頓珠桑譯,1988 年5 月第1 版。這本書在美國連續10 個月被列入暢銷書目。這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言談是極為誠摯認真的,具有極大的共享性。它給予讀者最大的熱情和力量,並以此建立我們平凡生活的情感根基。作者給予我們愛的同時,也給予愛於生活。《論人的天性》[美]E.O.威爾遜著,林和生、吳福臨、王作虹、謝顯寧、錢進譯,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力圖運用社會生物學原理解釋人類社會現象,認為人類社會文明不僅要受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且也要受到人類基因的進化規律的支配。《人性的弱點——影響力的本質》[美]戴爾·卡內基著,吳銘編譯,華夏出版社出版。要受到本書曾被譽為人類出版史上的第二暢銷書,它將使您很容易得到推心置腹的朋友,更加受到別人的歡迎,與別人交往時更融洽、愉快,更增進成就事業的能力,更健談、風趣,思想更成熟,舉止更穩重。《論逆境——逆境中的思考》[美]羅伯·舒勒,綠葉譯,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熟,舉止作者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演講家之一,本書溶入了他自身的體驗,幽默地論述了人處於逆境中的種種心理以及解救方法。對心理學的認識與體會,將解決你的許多人生難題,使你生活得快樂而又有自尊。《一間自己的屋子》[英]伍爾夫著,王還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有一間自己的屋子,女人就可以平靜而客觀地思考,然後寫下女性見到的「像蜘蛛網一樣輕的附著在人生上的生活」。擁有自己的屋子,意味著女性憑勇氣、理智爭取到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女性可以擺脫社會、宗教、經濟等外在枷鎖,享受自由。本書為有關女性文學的傳世名作。《走向澄明之境——盧梭隨筆與書信集》何祚康、曹麗隆等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盧梭是一個思想家,但是要在他身上找到一個在書齋里沉湎於苦思冥想的苦讀者的形象是徒勞的。他的思想是對那些深深激動他,而現實生活又要求他給予解答的問題所做的熱情洋溢的分析。他敞開心懷,既不掩飾也不謙遜地描述他自己,他對時代、社會、人生的種種內心感受。這首先是一個人的敘說,因此才獲得了奪人心魄的力量。《新的綜合》[美]愛德華·奧斯本、威爾遜著,李昆峰編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向讀者介紹一門新的邊緣科學——社會生物學,它是古老的生物學和年輕的社會學相互嫁接之果。作者威爾遜既用生物學的觀點來研究社會,又運用社會學的觀點「擬人化」地研究自然界中的動物。全書妙趣橫生,令人一讀為快。《領導者》[美]理查德·尼克松著,尤勰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在偉大領袖們的腳步聲中,我們可以聽到歷史的滾滾雷聲。有史以來——從古希臘人,經過莎士比亞,直到現代——很少有什麼主題能像偉大的領袖人物那樣經久不衰地吸引著戲劇家和歷史學家。」是啊,英雄(領袖)與他們的光榮隱含著人們對榮譽和崇高的無尚敬仰。他們創造了英雄,但又不了解英雄。因為,在英雄的時代里,偉大的光環也會迷幻我們熱烈的雙眼。也許,我們可以以平等的視角,去認識另外一些做過偉大事業的平凡人。《人與社會——社會化問題在美國》黃育馥著,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切皆流」,這句古希臘哲人的名言,如果說在遙遠的古代是一種真知灼見,那麼它就更適用於當代。這裡所提到的「社會化」,是指「人的社會化」。在這變革的時代,想了解美國人是如何形成他們的社會價值觀以及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怎樣影響著他們的社會化,可以從此書中窺見一斑。《世紀工程——「星球大戰」與當代世界》劉戟鋒、周建設著,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孫子兵法》)本文詳細介紹了美國戰略防禦計劃(「星球大戰」)的產生和發展,論述了80 年代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高邊疆戰略的實質和內容。大可一開眼界。《走遍美國——記一次橫貫美國的徒步旅行》[美]彼得·詹金斯、巴巴拉·詹金斯著,仝曉秋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本文是真情實事,作者徒步穿越美國,行程7680 公里,歷時5 年零3個月。當彼得·詹金斯大學畢業時,他對美國現實萬分失望。他下決心深入社會,去「發現真正的人,去了解那些不為世人所知的勤勞人們是怎樣生活的」。起初,他開始步行是為尋訪自我,尋訪祖國,儘管他曾感到過壓抑和失望,「而此刻我心中卻充滿熱情,期待著新的發現」。這是位徒步英雄最後得出的結論。《大洋東岸——美國社會文化初探》陳堯光著,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介紹美國社會和美國文化的現實面貌,揭示其新情況和新變化,以使我國讀者從這一側面對今日美國的社會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金觀濤、唐若昕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運用現代系統理論和組織理論的方法研究了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機制,在理論上提出了西方社會結構適應生存的條件,被破壞的原因和西方社會結構的取代模型。在史學方法上獨闢蹊徑,頗有建樹。《卡耐基成功之道全書》瀋陽出版社出版。卡耐基並沒有說出宇宙中的什麼深奧的秘密,但他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哲理教育和實踐,卻施惠於千百萬普通人。他運用心理學知識,對人類共同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並開創、發展了一種融演講術、為人處世哲學和智力培養為一體的成人教育方式。《創造自己》[台]劉墉著,灕江出版社出版。體的成人教育方式。此集子本是劉墉的育兒篇。劉墉為台灣著名的文藝家,美國兩所著名學府的教授。因此,他的勵志篇,既有父式教育的關愛與激勵,也有從實際出發的哲思。他的觀點非常具有現代感,而且見常人尤其是年輕人之所不見。(本部分提要書目由李詠梅、梁麗明、黃偉林撰寫)
推薦閱讀:
※聰訓齋語評註--讀書篇
※張五常:該怎樣讀書和思考,你的人生才能事半功倍?
※【讀書】:我們到底迷失了什麼
※最值得備上書架的幾本商法學圖書 | 麥讀書單
※關於閱讀書籍的讀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