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個人註定被原生家庭影響,如何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如果每個人註定被原生家庭影響
如何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作者:羅近月
來源: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有人說:知道原生家庭這個詞開始,我就格外無助,因為從我知道從出生在這個家庭的那一刻起,相比擁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的人,我已經輸了。
人們都說人越長大就越無奈,其中最大的無奈就是發現了一些你既無法選擇也不能改變的東西,還不得不與之共存下去。
在所有感覺到自己正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心裡,或許都有一個最無奈的痛點:一開始以為可以改變父母,後來以為至少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很久以後才發現既沒有改變父母,也沒有活出想要的人生!
在與原生家庭曠日持久的對抗中,為何你始終沒有贏?
我的一位個案小妮,過去一直覺得在為自己而活,直到40多歲遇上婚姻危機才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她說:
20歲時,真的從心裡看不起父母,覺得他們的人生太失敗了,我一定不要像他們一樣;
30歲時,努力為家庭、孩子奔波,我堅定地相信能給孩子一個比父母好之百倍的家庭;
40歲時,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我如夢初醒,原來我那麼努力活出自我,只不過是在重複著父母走過的老路。
面對原生家庭,很多人並非一開始就感到無力,常常是經過了一條漫長的努力之路後,才被與父母驚人的相似驚醒,知道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對抗中,原來自己一直都沒有贏。
小妮說:我明知道不該責怪父母,然而看著眼前的生活,我既恨父母,也恨自己,恨父母沒有給我一個好的原生家庭,也恨自己不夠努力,或許我還是有些地方沒有做好。
然而,人生已過大半場,恨父母已經無濟於事,且從她的成長軌跡來看,她已經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當她從小目睹母親生活的憋屈時,她努力讓自己變得獨立,避免讓自己陷入母親同樣的人生無助;
當她看到父母整天為生活瑣事爭吵時,她努力控制情緒、避開衝突,成了一個在關係里更友善的好人;
當她意識到自己缺乏父母的關愛時,她將整顆心都放到了孩子身上,細緻入微地捕捉孩子的任何變化。
或許,這是很多人走過的路,以為看見了原生家庭里存在的一些問題,就可以用努力來擺脫這些問題的附身。實際上,不論如何努力,每個人仍然深受著原生家庭的影響,並可能對真正讓自己的痛苦的問題並不知曉。
所以,並非不夠努力才不會贏,而是在與原生家庭的對抗中,從沒有人可以贏。當我們看到一部分問題就為此改變自己時,實際上是給了原生家庭更多羈絆自己的機會,最終輸的人仍然是自己。
面對原生家庭的羈絆,越努力掙脫只會越痛苦
在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如果有一些經歷是讓自己足夠痛苦的,痛苦到當時的自己無法動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那麼我們就會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在當時問題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認知,再從這個認知基礎上去構建自己的行為模式。
比如,當小妮童年時看到父母爭吵不斷時,她的內心無比痛苦,會覺得是爭吵破壞了父母的關係,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生活,她的潛意識裡開始迴避衝突,首先就會要求自己成為一個不與人衝突的人。
而當她在關係里發現自己跟別人有不同想法時,為了達到她想要的關係和諧,她就不得不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壓抑下去,如此在親密關係里,她就可以獲得關係表面和諧,看起來已經超越了她的父母。
然而,當她用努力壓抑自己來掙脫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時,實際上關係正在往另一個方向發展。她心裡累積了越來越多無法處理的情緒,即便她努力控制自己,仍然讓她在某些時候變得歇斯底里。
她越希望變得平靜,就有越多的事情不斷觸動她心裡累積起來沒有處理好的委屈,她感覺到先生開始對她敬而遠之。她多麼希望先生能理解自己,可是每一次當尖酸刻薄的話語從自己嘴裡說出來,她都感覺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變成自己的母親。
小妮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所以她特別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和諧家庭。這樣的努力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過度補償的作用。將成長經歷中渴望卻得不到的部分,通過加倍努力補償給他人,並希望他人也如此對待自己。
然而過度補償,看起來是對關係的美好付出,實際上卻是一種對關係上的束縛。因為當一方過於努力地追求一種極致的好的狀態時,關係里真實的問題就無法被看見和被解決。
比如,小妮對孩子的照顧格外細緻,可是因為要求自己做一個很完美的媽媽,她就不得不在任何時候去陪伴孩子做對孩子更好的事情,這樣當她沒有那麼多耐心時,又常常指責孩子做到不夠好,也會在一些很小的事情對孩子大發雷霆。
她需要努力去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才能感覺到安全。然而當她這麼做時,卻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她把自己一直以來內心匱乏的需要,全部當成孩子的需要來滿足。
有一次,孩子對她說:媽媽,我不想活了,如果我不在了,你就不用這麼不開心了!
聽著孩子的話,她默默別過頭流淚。她反思自己,一直想給到孩子全部的愛,只顧著努力給,卻像自己的父母一樣,連孩子最需要的情感需求卻一點也沒有滿足。
面對原生家庭的羈絆,當你內心感覺到越不安、越匱乏時,越努力掙脫,就會越痛苦。因為當這就好比如果有一根繩子勒住了你,越努力掙扎只會讓繩子勒得更緊,深入皮肉,痛入骨髓。
過度補償的效應,看起來給了我們暫時無限的希望,卻讓自己在希望中陷得更深,而我們的一輩子註定不應該圍繞一根繩子去生活。
如果每個人註定被原生家庭影響,如何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原生家庭常常會給人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不想有關係衝突,就變得禮貌和友善;
不想遇上親密關係的問題,就努力選一個好人;
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樣缺愛,就拚命愛孩子;
當我們看到這些影響,更多感受到的是很多人想要活出自己的渴望,也更多看到了原生家庭的創傷是如何扭曲一個人對關係的認知,讓許多人誤以為:
只要禮貌和友善,就會有好的關係;
只要選個好人,就會永遠幸福;
只要拚命愛孩子,孩子就會健康。
然而就在這些以為努力就不會出問題的地方,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面對問題,當你沒有體會過一段正常關係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時,就只能從過去曾經被畸形對待的關係模板中去尋找資源,越努力用這些失效的模板,就會越多複製出像極了原生家庭的問題。
所以,如果你很努力了,依然無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許你不需要再質疑自己的努力了,而是你應該感受到一些早年經歷中未被處理好的創傷,讓你只能用過度補償的方式去複製你不想要的關係模式。
然而,如果每一個人一開始都註定被原生家庭影響,面對那些存在嚴重缺失的原生家庭,我們要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第一步:理解自己為何變成這樣
對於原生家庭,我們總是能牽扯出很多情緒,既愛又恨還可能內疚。理清這些糾纏的情緒,就能從無謂的的掙扎中看清這根深深勒住自己的無形繩子。
看清繩子不一定馬上就能解放自己,但至少會讓自己在掙扎中保持自己的覺察,看見自己為什麼在活,避免捲入更大的痛苦。
第二步:修復內心的創傷
如果你曾經歷過傷害,即便你已經長大,也仍然可能十分懼怕,但請相信,你已經具備足夠有能力來療愈自己。
要知道所有的關係讓你痛苦,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在你曾經的理解里,或許你並不知道一段真實的關係,其實不需要你這麼辛苦。
如果你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段深入的、且讓你不痛苦的關係,那麼你一定需要一段持續的心理治療過程,幫助你在關係的不安中學會展露自己的真實,並發展自己對關係新的認識和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你常常會驚訝地發現關係並非是自己最初想像的那個樣子。而這或許是很多原生家庭存在嚴重問題的人,在生命中第一次感知到一段正常的關係是什麼樣子。
完成了這個過程,你還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孩子,但你已經從過去心理成長斷裂的地方接手了自己的人生,這時候即便原生家庭依然還在影響到你,但當你不再用過度補償去面對你的生活和你要遇見的人,你的人生便開始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
第三步:讓愛恨自然流淌
現在的你,終於可以活過來了!開始忠於自己的感受,接受被影響的現實,也終於可以接納原生家庭給到你最寶貴的遺產。
慢慢地,你會發現原來曾經有那麼的愛,都被那根無形的繩子給捆住了。
當你感覺到自己的人生不被原生家庭束縛時,你活出了自己在關係里的自由,你才會充分感受到關係里那些愛的連接,並用你所獲得的愛去滋養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
這時候,你會感受到內心滿溢出來的幸福和自信,這不是任何一段關係給你的,而是你存在這個世界上本該擁有的最自然、最真實的體驗。
當你打通了自己內心的阻礙,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所有的愛、接納與真實,都會自然流淌出來!
所以,出生在怎樣的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但我們卻可以改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活出想要的人生,?這或許是對於每個內心充滿渴望的人最大的公平!
作者:羅近月,心理諮詢師,堅持用簡單的語言剖析兩性關係,讓每一位女性活出最好的自己。著有《當男人無法改變時,改變自己》,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推薦閱讀:
※申請香港優才計劃移民的話,發展計劃該如何寫呢?
※【一點資訊】怎樣才能有效地開髖? (Yidianzixun.com)
※分享 | 萊陽50年才能出一位這樣的大美人,這種美從未褪色,她是誰?【今日萊陽】
※《無底洞》金秋上映 原創才能崛起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