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俱舍論》淺談煩惱
煩惱的定義
諸契經中說感有處。皆言諸業能為引因。然見世間有離染者。雖亦造善身語意業。而無功能招後有果。故於感有業應非因。業獨為因非我所許。要隨眠助方有感能。非離隨眠業獨能感。故緣起教初說隨眠。
這一段講的是經文中說一切有情果報的感召都是由業力為引因的,而世間聖人造業,不感召異熟果,即不會導致繼續輪迴,這是由於聖人造業時內心與無我相應,但果報還是有的,四果以下聖人的都還要輪迴,業力還有果報,但是證果之後造的業不會有異熟果。。
頌曰
隨眠諸有本。此差別有六
謂貪瞋亦慢。無明見及疑
論曰。由此隨眠是諸有本故業離此無感有能。何故隨眠能為有本。以諸煩惱現起能為十種事故。一堅根本。二立相續。三治自田。四引等流。五發業有。六攝自具。七迷所緣。八導識流。九越善品。十廣縛義。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隨眠能為有本。故業因此有感有能。此略應知差別有六。謂貪瞋慢無明見疑。頌說亦言。意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增。由貪隨增義如後辯。及聲顯六體各不同。
「隨眠諸有本」這句頌講的是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的根本就是煩惱。「此差別有六。謂貪瞋亦慢。無明見及疑」這三句頌講的是煩惱得根本就是貪嗔痴慢疑見。下圖略釋
這一段講的是業力離開煩惱就失去作用,因此可以得知煩惱是輪迴的根本,而煩惱為何是感召三有的根本原因呢?以下略釋煩惱的十個作用:
一、「堅根本」指的是煩惱是非常堅固,讓一般對治法很難起效果,只有無漏道才能化解。
二、「立相續」指的是煩惱是連續的現行,是引起後續輪迴的根本原因。
三、「治自田」指的是煩惱會根據自己所處的身體而順出相應的煩惱,起善心時會產生障礙,起煩惱時會非常順利。
四、「引等流」指的是引起同類煩惱的等流果。
五、「發業有」指的是煩惱能引發後續的業力,如嗔心會引發殺業、惡口等。
六、「攝自具」指的經常會非理作意,也就是非理性的思考,譬如喜歡一位邪師,即是知道他說的話是錯誤的,但不願遠離。
七、「迷所緣」指的是煩惱會使清凈心被所緣境迷惑,也就是失去的正覺知。
八、「導識流」這裡的識有兩個意思第一種意思是指中陰身的神識,如果煩惱化解乾淨,就不會染污投生的神識了;第二個意思是指六識,由於有煩惱,六識會經常攀緣境界。
九、「越善品」指的是煩惱能使善法退失。
十、「廣縛義」指的是令有情束縛於自己所在的這一界,會染污自己所在的這一界,導致無法超脫到上界。
六煩惱
《百法明門論直解》對於六煩惱的解釋:「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善根。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三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四無明者。亦名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善根。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及諸善品為業。六不正見者。亦名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復有五種。一薩迦耶見。薩迦耶。義翻積聚。亦名身見。謂於五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執見。謂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出離行為業。三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鬬諍所依為業。四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五邪見。謂謗無因果。謗無作用。謗無實事。及非前四所攝諸餘邪執。皆此邪見所攝。」
藕益大師對於貪煩惱的解釋是面對外境或三有的自身時,內心會起執著,不能舍離外境或自身的受用,取著這些境界之後會生出苦業。嗔煩惱的解釋是對於導致痛苦的事或因緣產生嗔恨心,從而造作惡行。慢煩惱得解釋是面對其他眾生時,認為自己勝過他人,起慢心的人也會生出苦業。痴煩惱的解釋依俱舍論來講就是不明白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一切染業都是從不明白無我產生的。疑煩惱的解釋是此煩惱的體性是對於世出世間的因果猶豫不決,不敢完全的相信,這樣會障礙求解脫,行善業道。惡見煩惱的解釋是與世間真相相反的見解,這是一種染污的智慧,這樣就會障礙清凈的知見。
七煩惱
若諸隨眠體唯有六。何緣經說有七隨眠。
頌曰
六由貪異七。有貪上二界
於內門轉故。為遮解脫想
煩惱睡位說名隨眠。於覺位中即名纏故。何名為睡。謂不現行種子隨逐。何名為覺。謂諸煩惱現起纏心。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謂自體上差別功能。從煩惱生能生煩惱。如念種子是證智生能生當念功能差別。又如芽等有前果生能生後果功能差別。若執煩惱別有隨眠心不相應名煩惱種。應許念種非但功能別有不相應能引生後念。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若爾六六契經相違。經說於樂受有貪隨眠故。經但說有。不言爾時即有隨眠。何所違害。於何時有。於彼睡時。或假於因立隨眠想。傍論且止。應辯正論。言貪分二。謂欲有貪。此中有貪以何為體。謂色無色二界中貪此。名何因唯於彼立。彼貪多託內門轉故。謂彼二界多起定貪。一切定貪於內門轉故。唯於彼立有貪名。又由有人於上二界起解脫想。為遮彼故。謂於上界立有貪名。顯彼所緣非真解脫。此中自體立以有名。彼諸有情多於等至及所依止深生味著故。說彼唯味著自體。非味著境。離欲貪故。由此唯彼立有貪名。既說有貪在上二界。義准欲界貪名欲貪。故於頌中不別顯示。
下圖略釋七隨眠
這一段講主要講的是煩惱之所以被稱為隨眠,是因為煩惱能纏覺,使我們的覺性被障礙,所謂睡即是煩惱種子不現行,俱舍論中的隨眠強調煩惱處於種子位,但還是有可能會現行的。「念」字的意思是憶曾習境。「證智」是指親證境界的心,念與證智的關係由於新芽與果的關係,芽之前有種子種下,芽又能生種子,這樣不停的循環,念能生證智,證智又能生念。
經文中把煩惱分成七個,把貪分成的欲界貪與色界、無色界貪,這裡主要講的是對於定中的境界起貪心,有些外道認為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是解脫,這裡就明確指出這也是一種煩惱。
十煩惱
於本論中復分為十。如何成十。
頌曰
六由見異十。異謂有身見
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論曰。六隨眠中見行異為五。餘非見五積數總成十故於十中五是見性。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五非見性。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又即所說六種隨眠。
下圖略釋十煩惱
貪嗔痴慢疑還是可以參照前文藕益大師的《百法明門論直解》,不正見的解釋,在《百法明門論直解》中:「六不正見者。亦名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復有五種。一薩迦耶見。薩迦耶。義翻積聚。亦名身見。謂於五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執見。謂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出離行為業。三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鬬諍所依為業。四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五邪見。謂謗無因果。謗無作用。謗無實事。及非前四所攝諸餘邪執。皆此邪見所攝。」這裡要明確幾個問題,藕益大師認為凡夫的錯誤知見,是由於「於諸諦理顛倒推求」,即在諸法實相中顛倒推求而得的,這些錯誤知見的體性是「染慧為性」,其作用是「能障善見。招苦為業。」
依俱舍論的解釋,不正見中第一個是身見,即在五蘊中執我、我所,凡夫一般指色為我,或者受為我,或者以了別的意識為我,再或者以五蘊之外有那麼一個為,只要執我,或者執我的東西,即是身見。第二個是邊間,即執我、我所為常,或執我、我所為斷。第三個是邪見,即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這個是斷善根的,非常嚴重。第四個是見取,即認為身見、邊間、邪見,或者其他的有漏法是殊勝的、好的。第五個是戒禁取,即執取外道戒律,非因而妄言為因,非道而妄言為道。
九十八煩惱
頌曰
六行部界異。故成九十八
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
謂如次具離。三二見見疑
色無色除瞋。餘等如欲說
論曰。六種隨眠由行部界有差別故成九十八。謂於六中由見行異分別為十。如前已辯。即此所辯十種隨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謂見四諦修所斷五部。界謂欲色無色三界。且於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隨眠成三十六。謂見苦諦至修所斷。如次有十七七八四。即上五部。於十隨眠一二一一如其次第。具離三見二見見疑。謂見苦諦所斷具十。見集滅諦所斷各七。離有身見邊見戒取。見道諦所斷八。離有身見及邊執見。修所斷四。離見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種。前三十二名見所斷。纔見諦時彼則斷故。最後有四名修所斷。見四諦已後後時中數數習道彼方斷故。如是已顯。十隨眠中薩迦耶見唯在一部。謂見苦所斷。邊執見亦爾。戒禁取通在二部。謂見苦見道所斷。邪見通四部。謂見苦集滅道所斷。見取疑亦爾。餘貪等四各通五部。謂見四諦及修所斷。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修所斷。如是六中見分十二。疑分為四。餘四各五。故欲界中有三十六。色無色界五部各除瞋。餘與欲同。故各三十一。由是本論以六隨眠行部界殊說九十八。於此所辯九十八中八十八見所斷。
「六行部界異。故成九十八」這兩句頌講的是九十八的煩惱是從六個煩延伸生出來的,由於部、界的不同,從而延伸出九十八個煩惱,「部」是指苦、集、滅、道、修道這五部,「界」即是三界。「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這兩句頌講的是欲界的見苦、見集、見滅、見道、修所斷這五部各自斷煩惱的數量,見苦所斷的煩惱是十個,見集所斷的煩惱是七個,見滅所斷的煩惱是七個,見滅所斷的煩惱是七個,見道所斷的煩惱是八個,修所斷的煩惱是四個。「謂如次具離。三二見見疑」這兩句頌講的是前一句的七個煩惱就是去掉三個見、八就是去掉兩個見,四即貪嗔痴慢。「色無色除瞋。餘等如欲說」這兩句頌講的是色界、無色界要除去嗔,剩下的煩惱與欲界一樣。
下面兩個圖,略釋苦集滅地所斷八十八煩惱及修所斷的十個煩惱
見苦諦,是見到了苦、空、無常、無我,因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這三個煩惱是斷除乾淨的,由於還未見集諦、滅諦、道諦之前,是斷除不了這三諦相關的邪見、見取的。關於戒禁取的斷除,戒禁取是指執著錯誤的戒律,執著對於出輪迴無用的行為而認為這種行為能令自己出輪迴,這種行為原因有二個:一是不知無我,二是不知正道,無我在見苦諦時斷除完全,正道在見道諦時透徹,集諦、滅諦不是戒禁取產生的因,因此,在見集諦滅諦時也就不斷戒禁取。這裡要注意的是四諦的煩惱是重複,疊加的,譬如,見苦諦的貪嗔痴斷除了,到了集諦又遇到貪嗔痴,又需要再次去斷除集諦的貪嗔痴。
煩惱的見斷與修斷
頌曰
忍所害隨眠。有頂唯見斷
餘通見修斷。智所害唯修
論曰。忍聲通說法類智忍。於忍所害諸隨眠中有頂地攝唯見所斷。唯類智忍方能斷故。餘八地攝通見修斷。謂聖者斷唯見非修。法類智忍如應斷故。若異生斷唯修非見。數習世俗智所斷故。智所害諸隨眠。一切地攝。唯修所斷。以諸聖者及諸異生。如其所應。皆由數習無漏世俗智所斷故。有餘師說。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如大分別諸業契經說。離欲貪諸外道類有緣欲界邪見現行。及梵網經亦說。彼類有緣欲界諸見現行。謂於前際分別論者。有執全常。有執一分。有執諸法無因生等。非色界惑緣欲界生。於欲界境已離貪故。定是欲界諸見未斷。毘婆沙師釋彼經義。起見時暫退。如提婆達多。
在解釋這一段之前,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見道的時候有十六剎那,十五剎那是見道,第十六剎那是修道,十六剎那是根據苦集滅道來分的,先是苦法忍,苦法智,這樣以此類推;對治色界、無色界的,稱為類智、類忍,即苦類忍、苦類智,這樣以此類推,所以斷煩惱的次第是這樣,還是以見苦諦為例,如苦法忍是正在斷欲界煩惱,苦法智是指將欲界苦諦的十個煩惱就斷除乾淨了,同理,苦類忍是正在斷色界、無色界煩惱,苦類智是指將色界、無色界的九個煩惱斷除乾淨了,這樣直至道類智即修道所斷。這樣來看,八十八的煩惱是見所斷,即忍所害,修所斷的十個煩惱,即智所害,這裡有一個問題要注意,但這也不是一定的,如「有頂唯見斷」這句頌講的是有頂天的煩惱一定要見所斷,所以之前的對於忍、智所斷的煩惱並不是絕對對應見、修所斷的煩惱。聖人與凡夫根據其不同的智慧來斷煩惱,一般來說,聖人是根據無漏智來斷煩惱,凡夫根據世俗智來斷煩惱。
有些論師說外道仙人是不能斷見道所斷的煩惱,這是由於外道的見本身就是不正見,因此無法斷見道所斷煩惱,但是外道可以通過禪定來伏一些煩惱現行,如貪等欲界的思惑,但是所伏的煩惱都是與我見不相應的煩惱,外道不起我見是由於禪定境界的上升,如有些外道通過禪定出離欲界,再看欲界的身體時,可能不會再起我見,但是外道最高的禪定在非想非非想天,這個我見是斷除不了的。
五種見
頌曰
我我所斷常。撥無劣謂勝
非因道妄謂。是五見自體
論曰。執我及我所是薩迦耶見。壞故名薩。聚謂迦耶。即是無常和合蘊義。迦耶即薩名薩迦耶。此薩迦耶即五取蘊。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為先方執我故。毘婆沙者作如是釋。有故名薩。身義如前。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故說此見緣於有身。緣薩迦耶而起此見。故標此見名薩迦耶。諸見但緣有漏法者。皆應標以薩迦耶名。然佛但於我我所執摽此名者。令知此見緣薩迦耶。非我我所。以我我所畢竟無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諸有執我等隨觀見一切。唯於五取蘊起。即於所執我我所事執斷執常名邊執見。以妄執取斷常邊故。於實有體苦等諦中。起見撥無名為邪見。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如說臭酥惡執惡等。此唯損減。餘增益故。於劣謂勝名為見取。有漏名劣。聖所斷故。執劣為勝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見取。於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如大自在生主。或餘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執唯受持戒禁。數相應智等。非解脫道妄起道執。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是謂五見自體。應知。若於非因起是因見。此見何故非見集斷。
俱舍論中把五種見煩惱定義為薩迦耶見(即我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以下略釋:
1、薩迦耶見。即身見、我見,薩迦耶是梵語,薩是指壞,迦葉是指指聚,即無常和合的五蘊,薩迦耶就是五取蘊,以煩惱心所取的五蘊,即是執身為我,從而產生我、我所等見。
2、邊見。在我、我所的基礎上,執我、我所是恆常的,或執我、我所是斷滅的。
3、邪見。即不承認苦集滅道、因果、緣起法等。
4、見取。認為除我見、邊見、邪見外的其他有漏法是好的,無漏法等佛法是低劣的。
5、戒禁取。把本來不能成就的道,認為是可以成就的。這裡又分兩個因,一個因是生因,即本來沒有生因,強行安立一個生因,如造大自在天主、上帝等,認為世界萬物是他們創造的。第二個因是生天因。有些外道認為生天就是涅槃,因此為為了生天去持一些外道戒律,或者做一些投水火等邪行。
四顛倒
應知顛倒總有四種。一於無常執常顛倒。二於諸苦執樂顛倒。三於不淨執淨顛倒。四於無我執我顛倒。如是四倒其體云何。
俱舍論把顛倒想分為四種,心經中也有一句:「遠離顛倒夢想」,以下略釋:
一、常倒。「於無常執常顛倒」,即執常的顛倒,本來是無常的事物,卻執其是常的。
二、樂倒。「於諸苦執樂顛倒」,本來世間的一切都是苦的,卻執其為快樂,認為這世間是樂的。
三、凈倒。「於不淨執淨顛倒」,本來世間一切法本來是不幹凈的,卻執其是乾淨的,特別是男女之間,以後在不凈觀中還會詳細介紹。
四、我倒。「於無我執我顛倒」,本來世間一切法都是無我的,無主宰的,卻執一個我為主宰,認為有一個我,或者有一個主宰。
下圖略釋:
四顛倒的三種因
頌曰
四顛倒自體。謂從於三見
唯倒推增故。想心隨見力
論曰。從於三見立四倒體。謂邊見中唯取常見以為常倒。諸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倒。有身見中唯取我見以為我倒。有說。我倒攝身見全。我倒如何攝我所見。如何不攝。由倒纏故。諸有計我。於彼事中有自在力是我所見。此即我見由二門轉。是我屬我。若是別見由我為我見亦應別。何故餘惑非顛倒體。要具三因勝者成倒。言三因者。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謂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少淨故。斷見邪見非妄增益。無門轉故。所餘煩惱不能推度。非見性故。由具三因勝者成倒。是故餘惑非顛倒體。若爾何故契經中言於無常計常。有想心見倒。於苦不淨無我亦然。理實應知。唯見是倒。想心隨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相同故。若爾何故不說受等。彼於世間不極成故。謂心想倒世間極成。受等不然。
這一段主要講的是產生四顛倒的原因是「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這三個,以下略釋:
一、「一向倒故」一向倒的意思是一向顛倒,統統是違背真理的。戒禁取並不是一向倒的,戒禁取雖然不能究竟斷惑,但可以暫時伏住一些煩惱的,這些戒律還是有一些些真理在裡面的。邪見、斷見不算作四顛倒是由於,這兩種見識由無而來,不是由妄念增益而來的。
二、「推度性故」推度行是指這些顛倒都是見性的,是顛倒的推度計較而來的。
三、「妄增益故」指的是四顛倒是妄見增益而來的,如四顛倒中我見、樂見、凈見是增加妄見的。
若爾何故尊者慶喜告彼尊者辯自在言。
由有想亂倒。故汝心燋熱
遠離彼想已。貪息心便淨
以上這幾句頌講的是阿難給初果聖人辨自在尊者做開示,這位尊者雖然證了初果了由於起了貪心,他心裡很苦惱,阿難就開示說你心裡的想顛倒了,所以你心裡是焦熱的,就有煩惱生起來了,只要離開這些妄想,心就清淨了,這也證明初果聖人還有顛倒想,也就是要修所斷了。
七種慢與九種慢
頌曰
慢七九從三。皆通見脩斷
聖如殺纏等。有脩斷不行
論曰。且慢隨眠差別有七。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於劣於等如其次第謂己為勝謂己為等令心高舉總說為慢。於等於勝如其次第謂勝謂等總名過慢。於勝謂勝名慢過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為卑慢。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為邪慢。然本論說慢類有九。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九無劣我慢類。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從三者何。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卑慢可成。有高處故。無劣我慢高處是何。謂於如是自所愛樂勝有情聚雖於己身知極下劣而自尊重。如是且依發智論釋。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如是七慢何所斷耶。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諸脩所斷聖未斷時為可現行。此不決定。謂有脩所斷。而聖定不行。如殺生纏是脩所斷。而諸聖者必不現行。殺生纏者。顯由此惑發起故思斷眾生命。等言為顯盜婬誑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無有名何法。謂三界無常於此貪求名無有愛。有愛一分謂願當為藹羅筏拏大龍王等。此諸纏愛一切皆緣脩所斷故唯脩所斷。已說慢類等。有是脩所斷。
所謂慢,即令心高舉,是指認為自己高,自己抬高自己,本來不存在高低,自己卻產生一個高的心。慢可以分成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這七個,以下略釋:
一、慢,即認為別人比不上自己,這裡分為客觀事實確實如此,客觀事實並不是如此,如果是後者更顛倒。
二、過慢,是指超過客觀標準的慢,即明明某人境界比自己高,自己卻認為別人與自己差不多。
三、慢過慢,和過慢差不多,不過比過慢更嚴重,即明明某人境界比自己高,自己卻認為超過了這個人。
四、我慢,即由我、我所產生的慢心。
五、增上慢,即沒有證悟卻認為自己證悟,從而產生慢心。
六、卑慢,這是指別人明明比自己高很多,自己卻覺得自己還行,沒有一點慚愧心,就自己原諒自己了。
七、邪慢,是指自己做了很多錯事,還行為自己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從而產生慢心。
慢還可以被分為我勝慢類、我等慢類、我劣慢類、有勝我慢類、有等我慢類、有劣我慢類、無勝我慢類、無等我慢類、無劣我慢類這九類,這九類是從七個慢中的慢、我慢、卑慢衍生出的,以下略釋:
一、我勝慢類(從過慢衍生出),即對方與己相等,認為自己勝過別人。
二、我等慢類(從慢衍生出),即對方與自己相等,認為自己也很好。
三、我劣慢類(從卑慢衍生出),即對方高於自己,認為自己也不比對方差多少。
四、有勝我慢類(從卑慢衍生出),即明知對方高於自己,但還覺得自己了不起,比對方不差多少。
五、有等我慢類(從慢衍生出),即明知對方與我差不多,認為自己了不起,自己也也很好。
六、有劣我慢類(從過慢衍生出),即明知對方跟我差不多。還認為自己比對方高。
七、無勝我慢類(從慢衍生出),即知道不如自己,而起慢心。
八、無等我慢類(從過慢衍生出),即知道與我相等,卻認為自己要更好。
九、無劣我慢類(從卑慢衍生出),即觀察自己確實發現卑劣,還認為自己是值得尊重的,自己認為自己是尊貴的。
「一切皆通見修所斷」這一句講的是,無論是七種慢、九種慢都是通見所斷、修所斷的。另外,四果聖人之前是斷不了慢的種子的,包括殺生等種子雖然初果聖人已斷邪見,是不會起殺生等現行,絕對不會去造殺盜淫妄等,但種子還在。初果聖人也不會對三界無常不會產生愛,由於斷邊見,所以斷除了對斷滅無有的愛,還斷除了有愛的一部分,即不會想再投生了,因此見道的聖人雖然不能完全斷除慢等煩惱,但這些煩惱是不會起現行的。
煩惱的遍行
頌曰
見苦集所斷。諸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遍行自界地
於中除二見。餘九能上緣
除得餘隨行。亦是遍行攝
論曰。唯見苦集所斷見疑及彼相應不共無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謂七見二疑二無明十一。如是十一於自界地五部諸法遍緣。隨眠為因遍生五部染法。依此三義立遍行名。此中所言遍緣五部。為約漸次。為約頓緣。若漸次緣餘亦應遍。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諸法頓計為勝能得清淨或世間因。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雖爾遍行亦非唯此。以於是處有我見行。是處必應起我愛慢。若於是處淨勝見行。是處必應希求高舉。是則愛慢應亦遍行。若爾頓緣見脩斷故。應言此二何所斷耶。應言脩所斷。雜緣境故。或應見所斷。見力引故。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此二煩惱自相非共。無頓緣力故非遍行。是故遍行唯此十一。餘非。准此不說自成。於十一中除身邊見。所餘九種亦能上緣。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顯無有緣下隨眠。此九雖能通緣自上。然理無有自上頓緣。於緣上中且約界說。或唯緣一或二合緣。故本論言。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色界繫緣無色界繫。約地分別准界應思。生在欲界若緣大梵起有情見。或起常見。如何身邊見不緣上界地。不執彼為我我所故。邊見必由身見起故。若爾計彼為有情常是何見攝。對法者言。此二非見是邪智攝。何緣所餘緣彼是見。此亦緣彼而非見耶。以宗為量故作是說。為遍行體唯是隨眠。不爾。云何並隨行法。謂上所說十一隨眠並彼隨行皆遍行攝。然除彼得。非一果故。由此故有作是問言。諸遍行隨眠皆遍行因不。答言。於此應作四句。第一句者。謂未來世遍行隨眠。第二句者。謂過現世彼俱有法。第三第四如理應辯。
凡夫緣苦集滅道的境界時,緣每一個境界都可以起五個見惑五個思惑。其中要除去戒禁取,戒禁取是錯亂因果,如明明世間是由煩惱業力而產生,卻認為是上帝造就的,光修十善業道出不了輪迴,卻執十善業道就可以斷煩惱出輪迴,之所以會產生戒禁取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不明白苦諦,即五蘊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如認為上帝創造萬物,但如果明白無我無常就不會認為有一個上帝了;第二個原因是不知道道諦,不知道三十七道品才是出輪迴證涅槃的因,所以執著學牛學狗能得涅槃,因此戒禁取只與苦諦、道諦有關,與集諦、滅諦無關。
凡夫緣苦諦時,十個煩惱都會起,緣集諦、滅諦最多起九個煩惱,緣道諦時,十個煩惱都有可能會起,緣道諦和滅諦而起的煩惱,有的不一定是直接起的,可能是間接起的。雖然在緣苦諦、道諦時,有可能起十個煩惱,集諦、滅諦有可能起九個煩惱,由於初果聖人在見道時,見到苦諦,通達無我,所以我見、常見、斷見在此就斷除了。因此,見道時,見苦諦斷除十個煩惱,這是由於不明白苦諦的道理而可能引起的十個煩惱全都斷除了。見集諦、滅諦時,斷了七個煩惱,不包含我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時斷除八個煩惱,不包含我見、邊見。見道,即明白四諦道理後,對於四諦,世出世間的因果再也不會懷疑了,所以疑煩惱也完全斷除,還剩貪嗔痴慢這四個煩惱。
欲界修道要斷貪嗔痴慢,由於色界、無色界沒有嗔心,所以色界、無色界見道時,四諦每一諦所斷的煩惱,比欲界四部要少一個嗔。
欲界是見道四部三十二個煩惱,色、無色界各二十八個煩惱,見道時,共斷八十八個煩惱。修道時,欲界斷四個煩惱,色、無色界各三個煩惱,一共十個煩惱。見道四部,修道一部,出輪迴所要斷除的見思惑共有九十八個。
問:在這九十八個煩惱當中,有幾個煩惱是遍行的?
答:有十一個,見苦諦的時候斷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這五個見惑,見集諦的時候所斷除見取、邪見及對於苦諦、集諦的疑,還有與見惑和疑心相應的無明,這樣一共有十個煩惱是遍行的。
另外,要注意不共無明的概念,作方便理解就是俱生我執,即使見惑不起,不共無明還是會有的,初果破了見惑了,不共無明還是會起來的。
這十一個煩惱在五部煩惱里都有的,見道時可以斷除部分,煩惱種子要在修道的時候才能斷除乾淨。由此可知,見道時斷除的只是分別我執,這十一個煩惱俱生的一些習氣,深層的習氣,還沒有斷掉,要等修道才能斷。這十一個煩惱,他們的力量強,並不是見道後就沒事了,還需要一地一地的斷九地,斷除了非想非非想的思惑才算結束。
這十一個法,每個法都有生住異滅,十一個法,每一個法本身,加上他們生住異滅四種相貌,都算作遍行。這是俱舍論中的特殊說法,一般就說貪嗔痴慢疑,俱舍論裡面就把貪嗔的生,住,異,滅,都安立為一個法,把貪嗔痴慢疑斷除了,貪嗔痴慢疑的生,住,異,滅,也斷除了。
另外,一個心理活動生起的時候,會有許多微細的心理也跟著起來,這些與十一個煩惱同時出來活動的心理,叫做相應,與煩惱相應,這相應與煩惱的生住異滅,都可以算在遍行煩惱里,因為與這些煩惱同時生起的。
煩惱的有漏與無漏
頌曰
見滅道所斷。邪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六能緣無漏。
於中緣滅者。唯緣自地滅。
緣道六九地。由別治相因。
貪瞋慢二取。並非無漏緣。
應離境非怨。靜淨勝性故。
論曰。唯見滅道所斷邪見疑彼相應不共無明。各三成六。能緣無漏。餘緣有漏准此自成。於此六中緣滅諦者。各以自地滅為所緣。滅互相望非因果故。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欲界諸行擇滅。乃至有頂三種隨眠。唯緣有頂諸行擇滅。緣道諦者緣六九地。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六地法智品道。若治欲界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色無色界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若治自地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何故緣滅自地非餘。緣道便通六九同類。以諸地道互相因故。雖法類品亦互相因。而類智品不治欲界。故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法智品既能治色無色。應為彼八地各三所緣。非此皆能治色無色。苦集法智品非彼對治故。亦非全能治色無色。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二初無故。非彼所緣。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苦集諸地無遮。境互為緣因。非能對治故。何緣貪瞋慢戒禁取見取見。無漏斷非無漏緣。以貪隨眠應捨離故。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捨離。緣怨害事起瞋隨眠。滅道非怨故非瞋境。緣麁動事起慢隨眠。滅道寂靜故非慢境。於非淨法執為淨因名戒禁取。滅道真淨故不應為戒禁取境。於非勝法執為最勝名為見取。滅道真勝故亦不應為見取境。是故貪等不緣無漏。
「見滅道所斷。邪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六能緣無漏」這四句頌中的「見滅道」是指見道、修道中,有能緣滅諦、道諦的煩惱。這些煩惱是邪見、疑與無明(即痴,不通達四諦),滅諦下有邪見、痴、疑,道諦下面也是這三個,加起來就是六個,這是由於道諦與滅諦都是無漏的,因此是不會增長煩惱的了。因此,當我們面對真正的道諦與滅諦,而不是曲解的道諦與滅諦時,只有邪見、疑、痴(無明)這三個煩惱會現行。
先談滅諦,滅諦是煩惱轉化乾淨的境界,當凡夫面對這滅諦時,可能會起邪見,認為這滅諦是無因而來,不需要修道來的,或者否定這個滅諦是真實存在的。又可能會起疑,懷疑滅諦是否真的存在。也可能會有痴,對於滅諦的道理而迷惑,暗昧不明。當凡夫面對聲聞乘的道諦,如八正道,四念處時,可能會起邪見,認為這個修法並不能達到解脫涅槃(撥無因果),或者認為這個道諦並不是真實存在,不過是佛教徒假想的而已(否定佛法事實),否定佛法真相或者撥無因果都屬於邪見。也有可能會起疑,懷疑自己是否能達到解脫輪迴。也可能會起痴,對於道諦的道理不能清楚明了,迷惑暗鈍。
滅諦下面還有可能會有貪、嗔、慢、見取這四個煩惱,道諦下面還有一個戒禁取,一共有五個煩惱,但是,如果面對真正的道諦和滅諦時,這五個煩惱是不會現行的,因此,我們要是親近真的道諦和滅諦,而不是我們自己錯解的道諦和滅諦,這樣就不會增長貪、嗔、慢、見取和戒禁取的,此時雖然還有可能會起邪見、疑、痴,但是剩餘的五個煩惱是不會繼續增長的。因此,如果我們自己認為自己了解了真正的滅諦與道諦的道理,但是,貪、嗔、慢等煩惱還是在增長,那就表示我們很可能搞錯了,如果真正理解了滅諦與道諦,嗔和慢是不會繼續增長的,這就是佛法無漏的力量,即使是凡夫,只要正確了解滅諦與道諦,就絕不可能由滅諦與道諦直接引發嗔心、慢心,這是佛法特殊的力量。這也是性空無我正見,或者說一乘的心體無生正見重要的地方,沒有真正的大乘正見,或者說真如法性,面對滅諦與道諦時,也有可能起惑造業。
「貪瞋慢二取。並非無漏緣。應離境非怨。靜淨勝性故」這四句頌講的是貪嗔痴慢等煩惱為何緣不到無漏。「以貪隨眠應捨離故。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捨離。」這一句講的是貪心之所以是貪心,因為不隨順滅諦、道諦。如果緣道諦,能對善法,出輪迴的無漏法起歡喜,隨順修學就斷除貪心的,所以,對於滅諦與道諦是不應該舍離的,對於滅諦、道諦的歡喜也不屬於貪。「緣怨害事起瞋隨眠。滅道非怨故非瞋境。」這一句講的是嗔心是由於碰到了危害自己的事情才會生起的,滅諦、道諦是無我的,不會危害人,所以緣滅諦、道諦是無處起嗔心的,不過,那些不能正解滅諦、道諦的人不在這種情況當中。「緣麁動事起慢隨眠。滅道寂靜故非慢境。」這一句講的是我們對境要起傲慢心,是要面對一個粗糙的、躁動的境界才會起傲慢,而滅道二諦是寂靜的,透徹的寧靜,當我們面對真正的道諦、滅諦時,是無從比較的,高舉的心起不來。「於非淨法執為淨因名戒禁取。滅道真淨故不應為戒禁取境。」這一句講的是戒禁取是將不是清凈涅槃的因,當作是涅槃的因。如果執取滅諦,執取佛法所說八正道、四念處等是導向涅槃的因,道滅二諦確實是涅槃的道路,是實相,這樣的知見堅固是好事,因此取道滅二諦不能稱為戒禁取。「於非勝法執為最勝名為見取。滅道真勝故亦不應為見取境。」這一句講的是見取是執著不殊勝的法當作殊勝的法,而道滅二諦是無漏的,取這二諦是符合實相的,因此不能稱為見取。
「於此六中緣滅諦者。各以自地滅為所緣。滅互相望非因果故。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欲界諸行擇滅。乃至有頂三種隨眠。唯緣有頂諸行擇滅。」這一段講的是三界的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擇滅,每一地皆不同,這些滅諦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如欲界的見惑斷完了,八忍、八智過去了,可是色界、無色界的見惑仍舊沒有斷完,還要繼續以類忍、類智的力量來斷除上界的煩惱,因此,欲界五趣雜居地的邪見、疑、無明只能夠緣欲界的滅諦,不能緣初禪離生喜樂地的滅諦,第二地離生喜樂地的邪見只能緣第二地的滅諦,乃至第九地非想非非想地的三個煩惱,只能緣第九地的滅諦。九地的滅諦,他們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九地的煩惱是不可能緣到其他地的滅諦,滅諦就是煩惱永不再生的境界,每一地都有對應的煩惱永不再生的境界。
道諦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這裡分兩個角度來看,第一種是從六地(六個禪定)來看,未到地定、初禪、中間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論在六地中的哪一地見道都可以對治欲界見所斷的煩惱,也就是說,這六個地的法忍、法智都能對治欲界煩惱。如果在無色界起了無漏道並不會對治欲界的煩惱,無色界只有類忍、類智,沒有法、忍法智的,這是由於無色界與欲界的境界相差太大,因此,欲界的煩惱也緣不到無色界的類忍、類智了。這裡要注意非想非非想定起不了無漏道,因為起無漏道需要很強的心力,而非想非非想定的心力微弱,不能起無漏道,實際沒有強有力的抉擇是起不了無漏道的。如果不是欲界,而是色無色界的邪見、無明和疑就能緣九個地,從未到地定直到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定,這九個地的道諦都能緣,無論九地中哪個地起無漏道都能夠對治其他八個地的類忍、類智所對治的煩惱,未到地定算在色界里了,所以未到地定的煩惱也是見道時的類忍、類智所斷,未到地定的邪見、疑、無明,自然都能緣八地的類忍、類智。
未到地定見道後為何能斷除色無色界的煩惱,乃至非想非非想定的煩惱?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見道時,依未到地見道的話,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是不能斷色無色界煩惱的,只有滅法忍、滅法智、道法忍、道法智才能夠對治色無色界的煩惱。二是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不能對治色無色界的見惑,只能對治色無色界的思惑。達到未到地定後,依這個定見道後,還是可以用對治欲界煩惱的滅法忍、滅法智、道法忍、道法智來對治色無色界的貪、痴、慢,連無色界最頂層的非想非非想天的思惑都能斷。色無色界的見惑是沒法用對治欲界見惑的苦集滅道的法忍、苦集滅道的的法智來斷除的,但是色無色界的思惑可以用欲界滅法忍與滅法智斷除。有一種阿羅漢叫做慧解脫阿羅漢,在未到地定或者欲界定中由空觀力量見道,再用無漏道把色無色界思惑斷除,一般是要未到地定才破我見,欲界定斷不了,如果慧觀力量特彆強,也不完全排除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靜老給修行人的總結:真修行就是斷煩惱、斷習氣
※斷煩惱
※香港「雙非兒童」成長的煩惱
※餐飲老闆如何告別催菜煩惱?
※王家衛:一個人有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
TAG: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