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離婚家庭中的「恨」,請不要傳遞給孩子

記得教初一時,班裡一名小男孩小棟,學習特別努力,可是成績卻一直處於中等水平。這個孩子很少笑,總是一副很嚴肅的樣子。我時常納悶: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還不應該是這麼深沉呀。

期中考試完畢之後,小棟媽媽給我打電話,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老師,看到孩子考成這個樣子,我真生氣,我特別看重這孩子的學習,花錢給他報了輔導班,早上一起來就給他打開錄音機練習聽力,我對他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每次考試105分以上就可以了(滿分120)。上次小考,他考的不理想,我就想揍他,老師,您說,我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把英語學好?」

電話里的聲音里透著嚴厲,我知道這位媽媽還有很大的情緒。於是我跟她簡單介紹了一些可以在家裡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之後,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第二天,我便跟班主任了解這個孩子的情況。班主任欲言又止:這個孩子的家庭好像有點問題

我:「啊?怎麼了?」

班主任看到我的表情,小聲跟我交流:「剛開學的時候,需要孩子們統計自己父母的姓名、年齡、工作單位、職業等,信息表收上來之後,發現很多孩子的信息並不明確,於是我就讓孩子們把信息錶帶回家,在家長的協助下填寫,結果,你猜怎麼著?」

班主任繼續嚴肅地說:小棟的父親一欄本來已經寫上了,結果又用橫線劃掉了。如果我猜的不錯,應該是小棟的母親給劃掉的。小棟應該是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而且是母親比較仇恨父親的那種。

後來經過多方證實,班主任的猜測是對的。小棟的父親工作比較好,在跟小棟媽媽離婚後,她們母子倆的生活質量一下子下降好多。而他的父親,很快就跟別的女人結了婚,只剩下小棟的媽媽帶著他一直生活到現在。她痛恨小棟的爸爸,可是又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憤怒,她期盼著能夠通過小棟來打擊前夫:孩子學習是好的,說明我是成功的;孩子是痛恨你的,說明你的離開是錯誤的。

很多離婚的女士,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如果沒有得到過心理方面的幫助,往往會萌生這樣的恨意。當這種恨意無法表達的時候,她們很容易會把眼光聚焦到孩子身上,表面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實際上卻是在實行著自己的報復計劃。

我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小棟很少笑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承載了太多的期待,承載了太多的仇恨,他學習的意義,甚至是生存的意義,都已經不再是為了自己,他又怎麼能夠高興得起來呢?

我心中有了一個不好的預感:如果這位母親一直這樣下去,如果小棟持續生活在這種恨的家庭氛圍中走不出來,那麼他一定會有一個很嚴重的逆反期,他承載的恨有多大,他爆發的程度就有多強烈。

把恨轉嫁給孩子的離婚家庭當中,孩子往往會很容易分裂。一方面他們呼籲爸爸媽媽的愛,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自覺地捲入到這種恨意當中。當他們開始恨父母時,就相當於她們開始恨自己來自於父母的那一部分,分裂就開始了,這種分裂往往會導致他們糾結、鬱悶、感到煩躁,甚至是感覺不到生存的意義。當這種負面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恨嚴重的後果。

德國著名心理大師海靈格曾經說過:在離異的家庭當中,孩子應該跟著比較容易原諒對方的父親或母親來生活。也就是說,不管離婚這件事情的傷害有多大,孩子應該跟著恨意較少的一方生活。一旦父母的恨意強加到孩子身上的時候,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是巨大的。

海靈格的這個觀點 我深表贊同。

於是,我主動跟小棟媽媽聯繫,委婉表達了我的想法,但是當她聽到「心理」兩個字的時候,就斷然拒絕了,她反覆強調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兩個都沒有心理問題」

由於分班,到了初二,我不再教小棟了,辦公室另一位同事教他。

那天,這位快50歲的同事回到辦公室就開始生氣,她說:「班裡有一名學生,真是太氣人了,我轉身的功夫,他就把粉筆灰抹在我的後背上,我發現後,批評他,他一臉地不服氣,還直接跟我說『不用你管』。這個孩子,上課往老師的杯子里放粉筆會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剛開學的時候,看著還挺好,沒想到竟然這麼叛逆。」

「這個孩子是誰呀?」我問。

「小棟呀」

「啊?」我的驚訝當中透著不驚訝,不驚訝的是,孩子的這一天,我早就預料到了,驚訝的是,這一天竟然來的這麼快。

後來,班主任聯繫了小棟的媽媽來到學校,想根據她的家庭情況提一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建議。可是小棟的媽媽一直強調:現在小棟跟爸爸的關係很不好,跟爸爸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吵起來,有幾次,小棟還跟他爸爸打起來了。現在小棟非常恨他的爸爸。

媽媽的傾訴我們都聽明白了,她最想表達的意思是:是爸爸的錯誤造成了孩子今天的狀況,與我無關。

老師跟小棟談話,小棟幾次表示不想上學了,因為他在學校不能安心待下去。他要去打工,要自己養活自己,離開這個讓他討厭的地方。

而我們也明白,小棟想離開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恨,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他想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沒有仇恨,沒有控制,只有愛。

看到媽媽這個樣子,我們也無可奈何,只能是慢慢做小棟的工作,不再去刺激他,讓他安心把書讀完。

初三畢業的時候,小棟最終沒有考上高中,選擇上了職高。而在我們的心中,這也算是給家長一個不錯的交代。惟願小棟以後的生活中,一切安好。

我時常想:小棟的例子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或許對於離婚家庭而言,學會放棄對對方的恨,學會不讓孩子在這種負性的情緒中受到影響,是家長們應該學習的。

離婚家庭的「恨」,請不要傳遞給孩子。

------ 專業測試推薦 ------

《親子教育風格評估》

?

孩子的行為個性

能從父母身上找到相似的影子

孩子的個性養成

也不是一朝一夕

——————— 影響力 ———————

幫助你了解自己的一個怎樣的父母,

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培育事宜的土壤

點擊下方文字,即可在線諮詢!

親子教育風格評估

聽聲音 講故事

《家的完整不是湊人數》

推薦閱讀:

(7)經年回眸,流年似水(原創)
清代十二王:慶親王 奕劻(原創)
[原創]怒駁《蔣公乃民族英雄也》中的謬論 – 鐵血網
卡達人住的變遷 帶你欣賞阿拉伯建築【原創】
[原創]電話營銷的技巧:

TAG:孩子 | 家庭 | 離婚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