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中國文化本質在於自省

採訪樓宇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連日的研討會使得他很難有機會安靜地坐下來接受一次採訪。終於在一日的晚上9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和樓宇烈通上話,開始了一場關於中國文化本質精神的探討。他睿智並具包容思想,使得他的闡述精準而不失幽默。在他看來,中國文化精神實質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在社會關係環境下,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自省,不斷地提升自己,最終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君子以自省立足於世

得知《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受到多家好書榜的青睞,高興的同時,樓宇烈也直言意外:「它並不算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只是由我的弟子和編輯根據我之前的文章與演講整理而成。」不過他覺得這本書更接近大眾,與生活貼近緊密,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書中將中國文化本質作為主線貫穿其中,並將其不斷地延展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如同一滴墨,落入清水之中,瞬間充盈其中。同時它從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方面,對中國文化本質進行了最大化、最豐富的呈現:「比如你在生活中看到一幅很好的畫,那麼你對它的認識就不能只停留在這幅畫畫得好不好的層面,而是深入的探究作者所要表達的境界,從而感悟到人生道理。」

在交談的過程中,話題自然地落到對中國文化實質的探討,樓宇烈告訴記者,中國文化的實質是一種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就是要認識好自己,管理好自己。而這個層面主要可以延展成兩個部分,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如何與生存環境相處:「這需要不斷審視自我,讓自我更加完善,實現自我超越。」

樓宇烈在這裡進一步解釋了這種自省,他認為,中國文化本質強調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審視,不是由外力去施加讓你去服從:「中國文化精神本質關乎到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這就和一些亞洲國家的精神文化區別開來。」

因此,在他看來,這種君子式的自省關乎做人之根本。「中國文化的實質是做人之根本,他讓人懂得自尊、自愛、自信、自立,不盲從不屈服。」人的尊嚴在於它的反省能力。所以遇到困難時,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自我反省。即使遇到霧霾天氣,我們也要告訴自己,這種外界環境的破壞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每個人都反省一點,環境才會好一點。

理解傳統文化不能斷章取義

對於傳統文化中存在的一些糟粕,樓宇烈認為,除了分清楚糟粕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對待方式上:「如果糟粕到了能力很強的人、智慧很高的人的手裡,那就會轉化成經驗教訓,對我們有很好的現實借鑒意義。同理,如果精華到了某些庸人的手裡,沒準也會變成糟粕。」

樓宇烈認為,把優秀的傳統文化拿到今天來實踐,並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進行創造性地轉化。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於它的人文文化特質,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人文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沒有人文文化的引領,科技文化就會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因為有人文文化,才會讓我們不至於淪為物質生活的奴隸。樓宇烈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既不做神的奴隸,也不做物的奴隸,「我們如果能堅持人文文化,並用人文文化來彌補科技文化的缺失,這對整個人類來講,都是重大的文化貢獻。」所以樓宇烈著重強調,對於中國文化的認識要全面,而不要斷章取義。

現在社會物質愈發繁榮,身邊的誘惑也逐漸增多。樓宇烈建議,年輕人對物質的追求要控制合理範圍以內,就是要有度:「要學會自我抑制與自我剋制。」他覺得人對於物質的追求就和吃東西的道理是一樣的,即使營養豐富,超乎一定量,也會變為一種負擔,甚至是毒藥:「所以我們在加快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一定要跟得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八字案例(七)--艱苦奮鬥
總會有人永遠記得你,@季風書園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地戲"
中國這一藝術世界絕無僅有,流傳兩千年羨煞西方
《易經》《道德經》中國文化的源泉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 本質 | 自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