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七夕 胭脂花粉滿街香

又一年七夕過去了。曾幾何時,我們還過著敬祀祈祥的「七娘媽生」,可在不知不覺中,這個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商家的「浪漫商戰」中,被炒成了「中國情人節」,西洋味十足的玫瑰和巧克力沖淡了七夕原汁原味的鄉土人情,作為土生土長的泉州人,傳統的七夕過法,有多少人還記得呢?□本期主持賴小玲李俐【話題背景】泉諺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間把這天界定為七娘媽的誕辰,是日要舉行祈祥活動。於是在泉州,七夕也叫「七娘媽生」,七娘媽,即傳說中天帝的七女兒——織女。泉州七夕的傳統過法,極富人情味和神話色彩。人們在七夕大清早就用紅髻索把胭脂花粉捆紮起來,拋上屋檐頂,據說是為了能讓喜鵲銜送到天河邊,給織女梳妝打扮,以會牛郎。到了七夕中午,人們在門前擺方桌,備瓜果菜肴七盤,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小型紙轎七乘,以敬祀七娘媽。據說是為了把七娘媽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請來,共慶「七娘媽生」。在泉州人眼裡,七娘媽還是護佑孩子茁壯成長的神,因此慶「七娘媽生」還蘊含著老一輩關心下一代的溫情。剛出生的孩子在第一個「七夕」要拜七娘媽為「契母」,稱「新契」,以後十六歲前的每個七夕都要敬奉「床母」,十六歲後才解除契約,也叫「洗契」。此外,泉州還有七夕掛「七娘媽燈」的習俗。近幾年,機敏的商家從七夕美麗的牛郎織女傳說中嗅到了商機,「七娘媽生」被炒作成了「中國情人節」。各種以七夕為契機的浪漫情人節活動接踵而至,情侶們在這天互送玫瑰、巧克力。與此同時,充滿民間氣息的七夕習俗正漸漸淡出人們視線:小巷裡編七娘轎的老人少了,在街上搜出胭脂花粉也絕非易事,小孩們不再為能吃到敬拜「七娘媽」的美食歡呼雀躍。在這個四處洋溢著商家陰謀的七夕,不少人懷念著小時候那奉為神葯的胭脂花粉,那敬供七娘媽香噴噴的香油飯,那等待美食的急切心情……【網友聲音】飛俠:以前家裡用各種各樣的花(大概是七種)和粉放在七娘轎里供奉,傍晚做甜,煮七碗香油飯敬七娘媽,然後燒七娘轎。最後把花包著一小塊粉扔到高處,剩下的粉給小孩抹,據說小孩抹了這粉就不會長痱子。wxm1987:恩,小時候,七夕時要到外面去采七種不同的花!現在買的都是假花,失去了很多味道。暗裡著迷:七夕一大早就到處採花,總之見著花就摘,然後用線穿成串,拜拜後得把花串扔到屋頂上。o⌒落ぺ:七夕吃糖、擺花,家裡N年沒敬了,好像是小孩過了16歲就不用敬了。Ruby:我媽說家裡孩子小,七夕做得比較隆重。孩子長大了就隨便點,但是拜拜是少不了的。不管誰家都會在門口吊天公燈和七娘媽燈。到「七娘媽生」就準備果品、素食之類的,紙花都是市場上包好一袋一袋的,花粉應該是給七娘媽做香粉用的吧,小孩子會拿去塗,止癢消炎用的,畢竟是拜過的嘛,老人家都相信有神奇的藥效,紙花都是我奶奶拿去戴在頭上的,燒七娘媽轎據說是讓她們坐著轎子去玩,香是插在七娘媽燈上的。拜拜完的供品當然成為我們的美食了,哈哈哈。現在商家把七夕炒作成情人節,都不知道幹嗎把七夕扯進去。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自從掛上了「中國的情人節」稱謂,這個節日顯得頗為熱鬧。但記憶中的七夕風俗,卻都勾起了大家美麗的回憶。無論是製作精巧的七娘轎、香氣撲鼻的香油飯,還是美味誘人的貢品,還是「抹了不會長痱子的香粉」,都承載了一代又一代老泉州人太多美麗的心情和質樸的心愿。
推薦閱讀:

華夏傳統二十四個典故,現代人恐怕連一個都沒聽說過!
范忠信:超越「德政」「仁政」「善政」傳統,建設真憲政
傳統中式風格裝飾畫 不一樣的家居視覺體驗
民營出版合伙人制可向傳統出版推廣

TAG:傳統 | 七夕 | 花粉 | 胭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