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是怎樣成為北洋軍閥首富的

康艷華

一個人在政治上的崛起也往往伴隨著經濟上的發跡。張作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一路攀升到割據一方的「東北王」,最後登上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的寶座,他本人也從不名一文、浪跡鄉里的窮小子一躍成為民國時期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據1926年10月10日的成都 《民視日報》所列財產表顯示,在北洋時期,七十一個官僚軍閥要人私產總額達六億三千萬元,而張作霖一個人獨佔五千萬,高踞榜首。那麼,從1902年接受清廷招撫到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在短短的二十六年時間裡,張作霖到底積攢下了多少家底?他又是如何獲取到這些巨額財富的呢?

出生入死,發剿匪財

張作霖與眾多封建軍閥一樣,出身貧寒,賣過包子,當過貨郎,干過獸醫,這都是些最卑微的職業,一點油水都沒有,所以張作霖早期可以說是不名一文。直到他辦保險隊開始,手頭才寬裕了點,但這也僅限於養家糊口,談不上富貴。日子清苦到什麼程度呢?張學良出生後趙氏沒有奶水,只能喂孩子高粱米湯。

但是這種情況從張作霖接受清廷招撫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古往今來,有兩個詞一直被人們用在一起,那就是「陞官」「發財」,而發財緊緊地跟在陞官的後面,似乎是只要升了官也就發了財了。張作霖的發財之路也就始於他接受清廷招撫、當上巡防營的管帶。

獲得財富最快捷的手段就是搶劫。當然,這時候的張作霖已經身為維持一方治安的清軍官員,殺人越貨之事是萬萬干不得的。聰明的他很快找到了一條合法的搶劫方式——剿匪。張作霖在平定五大哨匪幫時,除人馬據為己有外,各幫掠劫之金銀財寶也全部落入他的囊中,其後清廷又以剿匪有功賞他白銀一千兩,這樣,一次剿匪使張作霖得到了雙份收入。而此後的1904年日俄戰爭,又給了張作霖發財的機會。他左右逢源,周旋於日俄兩軍之間。為了拉攏他,日俄雙方都送給他不少的經費和賞金。這個時候張作霖到底發了多少剿匪財和戰爭財,我們無法統計。但他為討好頂頭上司張錫鑾,曾一次送給張高達兩萬兩白銀的賭金,其出手之闊綽可見一斑。

嘗到剿匪甜頭的張作霖,於1907年在升官發財利益的驅使下,誘剿了遼西巨匪、自己的結義兄弟杜立三。杜立三在遼西經營多年,家財豐厚,僅繳獲的槍支彈藥和物資就裝了幾十大車。更讓張作霖大為興奮的是,在杜立三的老巢還挖出了數百缸白銀。膽大的張作霖將這些財物大部分據為己有,僅將其中的一小部分上繳。而清廷除升其為奉天省巡防營前路統領外,還賞給他白銀兩千兩。這次成功的剿匪經歷,讓張作霖一舉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財主。

1908年,徐世昌派張作霖赴遼西剿滅蒙古叛匪,就這樣他又發了一筆蒙匪財,並大做軍火買賣。他這軍火買賣做的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是低價買高價賣,他是十足的無本生意:將剿匪得來的一部分軍火,以高價賣出去,再剿再賣,如此循環不已。張作霖手中的黃金、白銀、珠寶、外幣如遼河水般滾滾而來。

就這樣,幾年的剿匪生涯,讓張作霖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他的萬貫家財也始於此。

占土地,辦商號、銀號

張學良晚年接受採訪時說:「東北老百姓一直懷念我們張家父子,因為我們張家父子從不刮地皮。」記者問:「那錢從哪裡來呢?」張學良說:「糧食豐收時大量收購,冬天再高價賣出去。」記者又問:「那收購的資金從哪裡來?」張學良笑著說:「從官銀號撥用。」

張作霖崛起之時,適逢東北當局丈放土地伊始。憑著手中的大量錢財,張作霖以極低的價格,取得了大片土地。早在1908年剿匪時,張作霖就乘省府丈放土地,開墾荒地,在達爾罕親王、博克圖親王、科爾沁親王手中套購一大批土地。1914年起,奉天省開始丈放國有土地 (即放官荒),並頒布了《國有荒地承墾條例施行細則》,張作霖又乘機領到了許多土地。此外,再加上一些人為了巴結他,免費贈送給他的土地,使張作霖迅速成為東北地區的新型大地主。

發跡前小打小鬧的做生意經歷雖沒讓張作霖大富大貴,卻使他對經商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頗具經濟頭腦的張作霖早在新民府時期就用攫取來的錢財投資興辦了一家三畲油坊。後來,張作霖創辦的商號均以他的堂名「三畲堂」冠名。

由於經營得法,這家三畲油坊成為他以後經商發財的基礎產業。在此後的幾年中,他是人走到哪兒,商號就開到哪兒。1908年,張作霖奉命前往遼北的松遼平原剿匪。他的三畲油坊、三畲當鋪、燒鍋坊便在鄭家屯開設起來。1912年,張作霖進入奉天城,奉天城內也就先後開設了三畲糧棧、三畲當。在短短十餘年間,張作霖所經營的三種商業 (即油坊、典當行、糧棧) 就初具規模,並以新民縣為基地,先後在法庫、鐵嶺、開源、大連、海城、遼陽、黑山、大高坎、八角台、台安、中安堡和姜家屯等地,開設三畲油坊、三畲糧棧和三畲當鋪的分號,計有大小商號數十家之多。一時之間,三畲號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連鎖企業」。

其中規模最大、買賣最興旺的要算三畲糧棧。這個糧棧在皇姑屯車站附近,以經營軍糧為主。也就是說,此後十幾年間,張作霖幾十萬大軍,每年的糧草供給統統由三畲糧棧壟斷。除糧食以外,它還兼營許多軍需用品,如軍隊所需的服裝、馬具、燈具、皮革、醫藥等。這樣,無形中三畲號又成為奉軍軍械被服的供給地。這種穩定的供給關係,讓張作霖不費力地就賺取了大筆錢財。

張作霖在完全控制了東三省的軍政大權後,還創辦了祥錢號、三畲合銀號等錢莊。他的三畲合銀號「發行私帖,民國九、十年度,其發行額達六十萬元」。私帖類似於現在的支票,但其發行全屬商家行為,以該商家信譽為保障。張作霖發行私帖數額之大,在東三省內無第二人可與之相比。

如此眾多的商號、銀號,僅靠張作霖一人是如何也經營不過來的。智者當借力而行。張作霖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知人善任,他深知生意要做得紅火,僅靠特權是長久不了的,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管理團隊。於是,他挖掘了一大批善於經營之人替他打理這些生意,而他坐享利潤。因為他這個東家有特殊的地位,所以他的商號在稅收等方面必然會享受種種優惠,從而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投資企業、銀行

隨著張作霖地位的提升、眼界的放寬,他已經不滿足於出租點土地、開個油坊這樣小打小鬧的生意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這一時期,投資企業利潤豐厚,吸引了無數軍閥競相投資。向來極具投資眼光的張作霖也發現了這一商機。於是,從20世紀20年代起,他又投資工礦等近代企業,大發其財。他的投資分布範圍極廣,除遍佈於東北三省外,甚至在山東、直隸、天津、北京等地也都有他投資的企業;從投資領域來說,更是涵蓋了各行各業,有煤礦、滑石礦、鐵工廠、紡織業、銀行業等;而從投資額上說,與同時期其他軍閥的個人投資相比,也是數目巨大。

為了擠進這些企業,張作霖見縫插針,有利就鑽。1919年,由直系的大頭目曹錕、曹銳 (直隸省長) 控制的天津最早的紡織工業——恆源紡織有限公司籌備成立。為了擠進這家全國有名的新式工廠,張作霖參與了公司的發起。但曹銳對張作霖了解甚深,知道他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主兒,生怕張的股份太多,將來會獨吞了這家企業,對張的投資加以限制。張僅以海城三畲堂的名義,投入五百股 (每股一百元)。

同年,張作霖借給政記輪船公司三十萬元,並以東北官商名義,加股二百萬元資助張本政渡過難關,從而獲得從日本等地運送軍火或物資的特權,大發橫財。也是在這一年,黑山八道壕煤礦內部不和面臨破產,聽到風聲的張作霖乘機以七十萬元收購了該礦,從而獨佔了這家東北較大的煤礦。該礦的三個井每日平均產煤二百五十噸,一年即產煤九萬多噸。

當然,還有很多的實業家本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理,找到張作霖要求其入股,這樣既可以尋求到政治上的靠山,又可以擴大資金來源。

因此,張作霖在很多近代企業中都有股份,如在西安煤礦公司、奉海鐵路、政記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東北銀行等幾十家近代企業中,都有投資甚至是大股東。

當看到金融業是聚合錢財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時,張作霖又適時地投資金融業,他先後於殖邊銀行、鹽業銀行、中華匯業銀行、奉天裕金銀行投入資金,參與股份。摸清門路後,他又著手興辦完全屬於自己的銀行,也就是張家的私家銀行——邊業銀行。該銀行成立之初,張作霖一次拿出五百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這一時期,其他軍閥對近代企業也曾投有巨資,如曹錕家族在天津恆源紡織公司投資八十二萬元,倪嗣沖在金城銀行有八十九萬一千四百元巨額投資,張勳在中興煤礦約有八十萬元投資,這些數字足以驚人,但與張作霖的大手筆比起來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投入越多,回報也越大。張氏父子在邊業銀行的發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利潤。「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僅在邊業銀行沒收張家所得的歷年銀行紅利及存款利息等,計有黃金四萬七千餘兩。

中國首富到底有多少家產

關於張作霖到底有多少財產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民視日報》 的統計是五千萬元,但還有人說是九千萬元,更有人說高達一億元。對於這些具體數字准確與否,我們無從考證。事實上,即使張作霖本人恐怕也很難知道自己的財產準確數。我們只能從一些零星的歷史資料來推測這個民國史上最富有的軍閥到底富到什麼程度。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張作霖時期,東北是獨立於關內的,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實際上他就是東北地區的土皇帝。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奉系軍閥名下的所有財產都歸張作霖所有,要區分究竟是張作霖個人財產還是奉系軍閥公共財富很難。

首先我們來看看張作霖有多少房產、地產。那時候的人與現在的人一樣,權勢與富貴的象徵是什麼?是房子。所以,一旦有權有勢了,第一件事就是大興土木,修建府宅。張作霖也不例外。早在中安堡時期張作霖就修建了一座民宅,到1905年,他又於新民府購府宅一棟。在奉天城剛剛站穩腳跟,他就於大南門裡榮厚老宅基礎上建起三進四合套宅一座,並一切以王府規格為基準,前庭後院,磨磚對縫,雕樑畫棟,十分豪華。此後,他又先後在東院營造了中西合璧式小青樓、羅馬式大青樓,在院外修建了帥府辦事處。此外,他還先後修建了北陵別墅。在商埠地五經街一帶,先後為五夫人壽氏、六夫人馬氏蓋了豪華的三層洋樓各一棟。除了大修府宅外,他還在大連、鞍山、興城等地蓋了不少的別墅。張作霖的房產不僅遍布東北各地,隨著他逐鹿中原,入主北京,他的房產還滲入關內一些地方。

除房產以外,張作霖在北鎮有土地一千一百餘垧,在黑山有土地五百餘垧,在通遼西有荒地十二點六萬垧,在遼河南北有荒地四點五萬垧,在一面坡有地四百方 (方即方里,每方為四十五垧十畝)。20世紀20年代,東北北部地區交通條件好、土質肥沃的土地,每垧市價均在五十元以上,以最低五十元計算,這二十餘萬垧土地即價值千萬。張作霖的這些土地並不會閑著,而是租給農民。當時地租一般每垧一石至二石。我們姑且按一點五石算,這二十餘萬垧土地每年就可收租三十萬石,每石合四百六十斤,三十萬石即一億三千八百萬斤。

其次,是銀行里的存款。在1925年年底郭松齡反奉時,日本人對張作霖的財產情況極為關切,「查得張作霖於奉天以外所存之現款,即朝鮮銀行四百萬,正金銀行二百萬,又在天津一千萬,上海滙豐銀行一千萬」,「奉天滿銀正隆之兩銀行所存奉票當在百萬元,百五十萬元之數」。鑒於日本發達的情報系統,我想這組數字應該是準確的。僅從這幾家銀行即可看出張作霖的存款,也就是流動資金至少在兩千八百五十萬元。但這僅是以張作霖個人名義的存款,恐怕還會有不少以夫人、子女名義的存款吧。

再次,實業。張家在東北各地開設了三畲連鎖商號,行業涉及典當行、糧棧、油坊等,分布範圍遍布奉天、鄭家屯、營口、海城、黑山、姜家屯等地,大大小小有幾十家之多。

張作霖先後以自己或張學良名義投資的礦廠有:鶴崗煤礦、中興煤礦、西安煤礦、復縣復州煤礦、興城縣榆樹溝煤礦、興城富兒後溝煤礦、阜新煤礦、蛟河奶子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奉複印刷石礦公司、永興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海城大嶺滑石礦、集安縣馬寶州金礦、鐵嶺縣東牧養正砂金礦、興城縣和風城縣的五處錳礦、岫岩縣的鋼玉石礦等。

而張作霖投資或入股的工商業企業有:大亨鐵工廠、大冶鐵工廠、政記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寧古塔發電所、恆源絲廠、肇新窯業公司、奉天紡紗廠、惠臨火柴公司、大昌興軍衣庄、祥魅畲軍衣庄、魁盛祥軍衣庄、奉天東方糧棧、奉天強華公司灰鋪、天津恆源紡織有限公司、中日合辦興發公司等。

以上這些,還是公開的、為人所知的財產,張作霖為了避嫌,將一些房產、土地、商號放在夫人、子女甚至親信名下,這樣的財產有多少,無人知曉。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一些散存於其他資料中的數字找到一些佐證。郭松齡反奉,張作霖地位不穩,準備南下大連,以二十七輛汽車,載著金銀財寶送日本南滿站貨棧保存。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私人財產被日軍搶取的僅金銀一項,就價值二點五億元,而張學良主政東北不過三年時間,因而大部分都應該是張作霖時期積累下來的,從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張氏父子個人經濟實力已強大到何種程度。

大肆斂財,只為玩弄金錢政治

張作霖積聚如此巨額的財產,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說只是為了應付意想不到的情況,或者說是為了給子女留下一筆財富的話,那麼聚斂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也就足夠了。在民國時期,兩個人一年有個七八百元,足以過上相當奢侈的生活了,如有幾十萬元,一家子幾輩子都花不完,用不著無止境地聚斂了。尤其是張作霖生活極其簡樸,張學良晚年回憶說:「我父親在的時候,我們不敢吃好的,叫他看見了就打。平常吃飯,廚房裡就開四個菜。」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張作霖如此瘋狂地斂財呢?

首先,為籠絡部下。北洋軍閥的軍隊都是僱傭軍,如果沒有利益的賜予,任何親密的關係都是靠不住的,任何手段的施展也都是無效的。在他們中間,有槍有錢就可以稱雄,錢是可以通神的。因而,為了統治的需要,軍閥要經常給手下的各級軍官以豐厚的賜予,讓他們過上奢侈的生活,使他們肯為自己出力。張作霖的奉系班底個個家資豐厚,吳俊升僅一介武夫,就因為選擇了張作霖這棵大樹,榮華富貴緊隨而來,據統計其財產達一點五億之多,而楊宇霆、張作相等人的資本亦在一千萬至七千萬之間,投資的企業少則幾家,多則數十家。

張作霖將奉軍看成是自己的「私產」,視其為個人事業成敗的根本。因而即使是對於普通士兵,張作霖也從不剋扣軍餉,相反還常常破費自己的私財對其施以小恩小惠,讓這些士兵為其效忠。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失敗,張立即將其在北京各銀行的存款三百萬元充奉軍潰兵解散費之用,每個士兵發放十元。郭松齡反奉,張作霖地位不穩,打發五夫人和張學良夫人于鳳至,攜帶五萬銀圓,到東北醫院慰問受傷官兵。

其次,應政治上的不時之需。第二次直奉戰爭前夕,張作霖為瓦解直系力量,採納袁金鎧的計策,以三百萬巨資籠絡馮玉祥,從而與其達成反直協定。馮玉祥的倒戈導致直系大敗。

1926年7月,張作霖為感謝關東軍協剿郭松齡,將自己在日本正金銀行、朝鮮銀行的存款日金五百萬元全部贈給關東軍作為謝禮。如此巨額饋贈,足可見張作霖個人財力的雄厚。為感謝他的日本顧問松井七夫在郭松齡反奉期間對他的支持與幫助,張也給了他一筆巨款,松井用這筆錢在日本鎌倉海濱修建了一座豪宅。

此外,張作霖還不時開展金錢政治,收買民心。北洋時期,許多軍閥捐錢贊助「慈善」事業,如捐款給因兵災或自然災害而出現的災民,來掩蓋他們的黷武政策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在他們的統治下民生凋敝的現實,此外還有諸如捐資辦學或投資公益事業等。在這方面,張作霖做得可圈可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個相對良好的印象:1920年山東水災,張作霖認捐三十萬元;1924年東三省籌販,張作霖捐十五萬元;「五卅」運動時,張又「捐廉兩萬元,救恤上海被英捕擊斃及受傷者之家族」;1926年,張作霖接濟北京紅十字會高粱千石、小米六百石。在其家鄉海城,張更注重收買民心,如捐金重修香火院,大水之年「先後發款販濟,活者數千家」。正是這些小恩小惠,讓東北老百姓對張作霖這個奉系軍閥生出許多好感,以至於在其百年之後杜撰出許多關於他愛民的小故事,廣為流傳。

(選自《名人傳記》2016年第4期)


推薦閱讀:

亞洲首富李嘉誠:小心10大漏財風水活活逼窮你
31歲成中國首富之後激流勇退,已經兩鬢斑白的他是否後悔?
恆大融創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首富許家印身價逼近3000億
替車曉前夫還了幾個億的家族又被call幫忙還錢啦!誰這麼不走運?
詳解鄭裕彤財富:為何挑戰首富失敗

TAG:軍閥 | 張作霖 | 北洋軍閥 | 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