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注釋(1):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呂註:王戎簡要,王戎,字濬沖,晉武帝時選吏部尚書,徵詢鍾會的意見。鍾會說:「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可當此任。」遂以二人為吏部郎。裴楷:字叔則。《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裴潛傳》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諸公贊》:楷少與琅邪王戎俱為掾發名,鍾會致之大將軍司馬文王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文王即闢為掾,進歷顯位。《世說新語》中卷下《賞譽》 王濬沖、裴叔則二人,總角詣鍾士季。須臾去後,客問鍾曰:「向二童何如?」鍾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後二十年,此二賢當為吏部尚書,冀爾時天下無滯才。」王戎王戎(生於魏青龍元年,卒於晉永興二年,233-305)字浚沖,琅琊臨沂人。晉司徒、封安豐縣侯。出身魏晉高門琅琊王氏,為涼州刺史王渾之子。「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被認為是七人中世俗之心最盛的一位。幼年王戎自幼聰穎,風姿秀徹而身材短小。據說能直視太陽而不目眩。中書令裴楷稱其眼「爛爛如巖下電」。曾與同伴在路邊玩耍,見道旁有結滿李子的李樹,其他人爭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動聲色,別人問他,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驗之果然如此。與其父的朋友,年長其二十餘歲的阮籍交好。父王渾死後,其舊部下贈錢數百萬,王戎辭而不受,從此顯名。鍾會評之:「裴楷清通,王戎簡要。」平吳之役王戎長於清談,以精闢的評論和識鑒聞名,曾預測鍾會叛亂的失敗。王戎承襲父親的貞陵亭侯爵位,歷仕吏部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以事免。又遷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泰始中伐吳,王戎遣軍進攻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降。吳平後,進爵安豐縣侯,故人稱王安豐。王戎在荊州積極籠絡當地吳士,頗為成功,舉薦了因與孫皓不和而歸家的吳舊光祿勛石偉。王戎由此被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以五十端細布藏於筒中賄賂王戎,王戎知情但沒有將布取出,故為司隸彈劾。晉武帝卻為王戎開脫道:「戎之為行,豈懷私苟得,正當不欲為異耳。」但王戎從此為清議所鄙。在政治上也沒有可以稱道的作為。後遷光祿勛、吏部尚書,因母喪去職。八王之亂武帝崩後,楊駿以戎為太子太傅。駿誅,賈后執政,轉中書令,加光祿大夫,遷尚書左僕射,領吏部。在吏部任上,王戎創製了甲午制,選官先詢於百姓再徵用。但王戎貪圖私利,隨意更改官吏任期,不考核其政績。被司隸傅咸彈劾道: 「今內外群官,居職未期而戎奏還,既未定其優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詐由生,傷農害政。戎不仰依堯舜典謨,而驅動浮華,虧敗風俗,非徒無益,迺有大損。宜免戎官,以敦風俗。」但王戎與當朝皇后賈氏一族、郭氏是親戚,沒有被免官,而是轉任司徒。當時王戎看到天下將亂,於是隨波逐流,苟媚言笑。愍懷太子司馬遹被廢之事,王戎也沒有勸諫。王戎因其女婿裴頠被趙王司馬倫誅殺而坐免官。齊王司馬冏起事時,趙王倫之子欲以戎為軍司。博士王繇說:「浚沖譎詐多端,安肯為少年用?」趙王之子乃打消念頭。齊王冏擁晉惠帝乘輿反正,以戎為尚書令。不久,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欲起兵伐齊王冏。齊王冏問王戎對策。王戎說冏自討伐趙王倫、擁惠帝反正後,賞罰失當,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懷貳志;建議齊王冏主動撤回自己的封國,還可以保住爵位。冏謀臣怒斥曰:「漢魏以來,王公就第,寧有得保妻子乎?議者可斬!」王戎於是假裝服食的藥力發作,跌倒在廁中,才免去一死。齊王冏、長沙王司馬乂敗後,東海王司馬越把持朝政。王戎隨東海王越與晉惠帝北伐成都王穎,敗於盪陰。惠帝身中三箭,被成都王穎擄至鄴,東海王越逃回封國東海。王戎也去鄴城詣帝。成都王穎敗於東海王越之弟東瀛公司馬騰後,王戎又隨惠帝、成都王穎一同退往洛陽。鎮守洛陽的河間王顒部將張方挾惠帝及成都王穎入長安。王戎出奔郟縣。此後日日以宴飲為樂。永興二年(305年),王戎薨於郟縣,年七十二,謚曰元。有二子:王萬、王興。與竹林七賢之關係據近人陳寅恪考證,後世廣為傳頌的竹林七賢之說是晉宋間一些人以訛傳訛、杜撰而成的。從傳世文獻中我們也看不到王戎與除阮籍、山濤外的「七賢」其他幾人的關係。王戎過黃公酒壚的故事是東晉人虛構的。王戎對嵇康的評價則與嵇康的性格明顯不符。(參見 侯外廬等 <中國思想通史>)台北中央研究院學者徐高阮撰有論文王戎論(似未發表)。逸事王戎在晉代以孝而聞名。武帝朝時為母守孝,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而中書令和嶠在同時遭父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時人稱「和嶠生孝,王戎死孝。」王戎為人貪婪,多購置園田水碓,大事聚斂。早年在荊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園宅,因此被免官,但出錢贖回。王戎經常手執牙籌計算自己的財產,日夜不輟。但又十分儉嗇。自己坐擁萬貫家財卻不願花錢養護身體。家中有棵很好的李子樹,王戎常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把李子的核鑽掉。王戎把女兒嫁給裴頠時,裴頠夫婦借了數萬錢,很久都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就會臉色不悅。直到女兒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他一件單衣,完婚後卻又要了回來。王戎之妻常以「卿」稱呼王戎(按禮,婦人應以「君」稱其夫,「卿」乃是夫對妻的稱呼)。王戎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其妻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只好聽之任之(據世說新語·惑溺第三十五)。成語「卿卿我我」即出於此典。裴楷 裴楷,字叔則,生於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卒於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享年57歲。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西晉時期重要的朝臣,也是稱著當時的名士。裴楷祖父裴茂,後漢靈帝時歷任郡守、尚書;父裴徽,曹魏時官至冀州刺史。裴楷少時聰悟有識,很早就以善談《老子》、《易經》而知名於世。曹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年),他由大將鍾會推薦,做了輔政的大將軍司馬昭的僚屬,後升為尚書郎。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司馬炎為中撫軍大將軍,副相國,選任僚屬,裴楷又被選為軍事參謀。司馬炎即帝位,他先後做過散騎侍郎、散騎常侍。河內太守,後入朝為屯騎校尉、右軍將軍、侍中。與山濤、和嶠等人同為司馬炎身邊近臣。從咸熙元年到司馬炎泰始四年(268年),他還參與了晉朝法律的制定,其中的科令條文便是由他來制定的。司馬炎認為這部法律是晉朝至關重要的典章,親自講解,讓裴楷在朝臣中宣讀。滿朝文武都為裴楷的口才而嘆服。在眼隨晉武帝司馬炎期間,裴楷能拾遺補闕,以朝廷大局為重,抑制權臣,悉心於西晉王朝的治化。裴楷曾勸司馬炎要善於引賢納諫,弘揚正氣,不要把國家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為所欲為。當時權臣賈充結party營私,權做一時,裴楷也提醒司馬炎防止這些人弄權營私,損害國家利益。裴楷常為司馬炎講三王五帝的治化之跡,以及漢魏盛衰的原因,希望他能夠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治理好國家。西晉王朝從建立起,內部就交織著各種複雜的矛盾鬥爭。晉武帝司馬炎時期,裴楷的地位不高,但由於他常在司馬炎的身邊,又受到司馬炎的賞識,具有相當的權力。所以,—些分封的王候以及一些高官往往還要攀附他。裴楷深深了解西晉王朝內部這種複雜的關係,在這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保持中立,不親朝貴,不附王侯,從而保全了自己,也為國家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裴楷與司馬懿之子,被封為汝南王的司馬亮,以及司馬炎的夫人楊皇后之兄、車騎將軍楊駿都是兒女親家。晉武帝司馬炎在世時,曾經有傳位於司馬亮的意圖,但由於受到楊氏外戚等人的阻撓,未能實現。司馬炎臨終,留遺詔讓司馬亮輔政,但這封詔書又被楊駿扣留。所以,司馬炎死後,圍繞著輔政問題,楊駿外戚勢力與司馬亮之間的矛盾鬥爭就加劇了。不久,楊駿被司馬亮誅殺。可是,司馬炎之子,分封為楚王的司馬瑋又與司馬亮展開了權力鬥爭,終於起兵殺死了司馬亮。在這接連不斷的權力鬥爭中,裴楷始終避其鋒芒,求得在權力鬥爭之外做—些事情。他在楊駿輔政和專橫不法的時候,做了太子少傅,專以輔導太子為務,不再過問朝政:後來,在司馬瑋與司馬亮爭奪權力的鬥爭時,他又求出外鎮,做了安南將軍。直等這些鬥爭平息之後,他才入朝,與張華,王戎等人共掌朝廷機要,做了中書令。他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固然是為保全自己,但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國家能夠安定和興盛起來。當時的王渾就說他「性不競於物」, 「安於淡退」, 「有識有以見其心也」。在學術上,裴楷信奉《老子》、《周易》,屬於「正始之音」的清淡名士流派。所謂「正始之音」,即指曹魏正始年間玄學清談之風,代表人物是何宴、王弼。其內容,正象顧炎武《日知錄》中所說, 「乃其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視其主之顛危,若路人然。……自此之後,競相祖述。」但從裴楷本人來看,他還很關心西晉的治亂,不能說不頗主之安危。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在學術上的信仰。究其原因,就是,當時的名士崇尚老莊,—方面是祟尚老莊放達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崇尚《周易》、《老子》中的理辨思想,所以有人說「正始之音」,實質上是「理賭」,即理辯,是很有根據的。裴楷也是善於理辯的名士,當時的人就將他與王衍相比,也說明了這一點。《世說新語》也記述了有關他豁達善辯的一些故事。例如晉武帝在登基後,曾卜卦預刪西晉的命運,得了個「一』字,晉武帝很不高興,以為只有一世,大臣們也個個相顧失色。裴揩卻依照何宴的《老子注》解釋說,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以為天下員」,使得大家頓時轉憂為喜。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老子思想的闡發。對於魏晉玄學,不能用「玄虛縹緲」來概括,對裴楷的學術思想,自然也不能輕易否定。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對於官職的薦舉,很大程度上以名士的品評為標準。裴楷對當時人也多所品評,舉薦他們擔任了一定官職。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能夠這樣做還是很可貴的。同時,他與當時的名士都有廣泛的交往,對我們研究魏晉學術思想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孔明卧龍,呂望非熊。孔明孔明(181—234年),號卧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 (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陳壽記述,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韓雪)、等。由於作戰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國演義》上講述很多。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諸葛亮的紀念古迹很多,全國有數十處。旅遊觀光者絡繹不絕。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於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武鄉在今漢中市的武鄉鎮),死後又被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現勉縣武侯祠巍峨壯觀,規模宏偉,有七院六十餘間殿宇,既是憑弔先賢之所,又是文物遊覽之地。更有意義的是,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外,還有南陽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還有建於唐代前的五丈原諸葛廟,建於明代的武侯宮(湖北蒲圻),建於建安時期的黃陵廟(湖北宜昌)等。浙江蘭溪的諸葛鎮,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曆年間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歷三百七十餘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築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是蘭溪一大史跡和攬勝之地。說到諸葛亮,在中國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羽扇輕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隆中對、空城計、赤壁之戰等一個又一個的錦囊妙計,令多少世人拜倒在諸葛亮的聰明睿智下。可以說他在中國完全成為了智慧的化身,歷史教材上也是很多溢美之詞-----"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古往今來的政治家,諸葛亮幾乎可以說稱得上是完人"等等。 小時候,我也非常崇敬諸葛亮。長大了,才覺得他也有不少缺點,甚至比較嚴重的缺點。可以說諸葛亮在中國是被抬得太高了,我覺得應該要還歷史本來面目,實事求是。 之一: 諸葛亮的人材觀 從這個角度來看,毫無疑問諸葛亮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為何?有成語為證--"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我在網上談到這個觀點時,不少人以種種理由來為他開脫。比如,蜀國小,人材缺乏;夷陵之戰,蜀中精英死傷殆盡......我看,這根本不是理由!首先,與劉備的發掘人材相對照,可以看出諸葛亮的不足。劉備的三顧茅廬,對降將魏延、黃忠、嚴顏等的重視等等,無不顯示其對人材的渴望和追求。正是如此,劉備從一介布衣起家,關張趙等多年相隨。而後,自荊州到益州,眾多文人勇士相追隨,一時蜀中人材濟濟,一片興旺發達的景象。而劉備死後呢?諸葛亮所用基本上是劉備所發掘的,曾有人以費禕、蔣琬、董允等人證明諸葛亮發掘人材之長,其實費禕、蔣琬、董允三人在劉備時已予重用。真正屬諸葛亮發掘的是姜維,但此人的應用並非蜀漢之福。孔明出祁山他未曾出奇謀,甚至還不如魏延;也從未單獨率領重要的作戰,甚至還不如王平;孔明死後又參與除去蜀國的棟樑魏延;不為蜀國培養人才,廖化張翼等都是很早的將領,致使蜀中無大將;九伐中原其實不得民心且拖垮經濟,他卻執意而為;在後方兵將配置上,他為鄧艾偷渡成功創造條件;最後,劉禪一降,他也馬上降魏。 可以說,到了諸葛亮時,基本是在吃劉備的"老本"了!再看用人。 " 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功"(見《先主傳》)這就是一代梟雄劉備的用人方法。所以,眾多文人勇士追隨並樂於為蜀漢建功立業。而諸葛亮呢,從史書上看,對馬超、趙雲等人不能盡其才,導致其鬱鬱而終。李嚴,在劉備眼中是僅次於孔明的人物。劉備臨終時,"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督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目的很清楚,劉備是讓諸葛亮在成都輔劉禪主政務,讓李嚴屯永安拒吳並主軍務。結果呢?孔明以第五次北伐為借口,削了李嚴的兵權,調漢中負責後勤工作。因運糧事件,孔明抓住了李嚴的把柄,"乃廢嚴為民,徙梓潼郡。" 對馬謖用其短而不用其長(其長於幕後而非陣前)。對驍將魏延始終不能放棄個人之見。死後,居然讓公報私仇的楊儀和"勇猛過人"兼富有戰鬥經驗的魏延這兩個仇家一起配合來決定蜀漢大軍的命運--這個用人措施果然是亘古未有的。楊儀是什麼人?居然說得出還不如降魏的話,由此你可以看見他是個什麼的人了。同時他既沒有戰爭經驗、又沒出過好一點的計謀。楊儀忠誠、經驗、智力都沒有,而蜀國姜維、魏延、馬岱都在,真不知孔明為什麼選中了他?楊儀一向與魏延有矛盾,趁此機會誣告他謀反。結果,蜀中唯一的驍將含冤被殺!!! 可以說蜀漢的失敗首先敗於諸葛亮的人材觀! 被誤解的君臣關係 諸葛亮一向被認為是蜀之棟樑,又以忠心耿耿而聞名天下。有杜甫詩為證: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並非如小說中所說的,他的忠也要打上折扣。 為何這樣說? 首先談談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很多人認為:自從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就成為劉備身邊的第一號人物。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並非如此緊密。 三顧茅廬後到白帝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並非如小說寫的那樣如膠似漆,在蜀的地位也非第一人。如在重大的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讓諸葛亮守荊州,而帶龐統;法正輔佐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排名也在諸葛亮前。 再看關鍵的劉備東征。劉備稱帝後,發兵征東吳為關羽雪恥,無數大臣都上表勸阻,只有一向主張孫劉聯合的諸葛亮一言不發。劉備敗回,諸葛亮才仰天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地位並不是劉備下面的第一把交椅,他自認為對劉備的影響力不如法正。 諸葛亮在蜀的地位提高要提到白帝託孤。但就是白帝託孤時,劉對諸也並非真正放心。白帝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話和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既不是劉備首創,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諸葛亮身上。遠的不說,在三國早期,東吳奠基人孫策在臨終時就已經上演過這樣一齣戲文。《三國志》《吳書》《張昭傳》:"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張昭)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既然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諸葛亮是聰明人,他不可能傻子似的應一聲" 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找了一個諸葛亮,還有一個李嚴在側。劉備將這樣一個快速提升、以前從未進入過權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嚴,列為兩名託孤重臣之一,並且命其"統內外軍事",再聯繫"君可自取"的言語,顯然說明劉備要防備、制衡的目標是諸葛亮無疑。諸葛亮忠於劉備么?劉備一死(事實上自從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之日起),輔佐大臣李嚴就被已經撇在了一邊。作為僅次於諸葛亮的尚書令,又是兩名託孤重臣之一的李嚴,只被授了一個光祿勛的虛銜,並被棄於遠離權利中心成都的江州,這樣實際產生的後果,就是導致象北伐這樣大的軍事行動,完全沒有他這個被劉備遺命"統內外軍事"的託孤大臣說話和發表意見的份。我覺得,還是要正確看待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不能讓《三國演義》給糊弄了。(待續) 之三:"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提到諸葛亮,不由讓人聯想到一個羽扇綸巾、足智多謀的形象。{三國演義}使諸葛亮成為了智慧的化身,似乎沒有什麼不在他的預料中,軍事上的勝利是輕而易舉的事。歷史教材稱他為三國時著名的軍事家,人們甚至於認為三國中最厲害的軍事家非他莫屬。 那麼歷史上的諸葛亮在軍事上到底怎麼樣? 我認為,歷史上的諸葛亮在軍事上能力平庸,其長於政治與外交,軍事方面是他的短處。很多人可能不服,且聽我一一道來。首先看看他的軍事生涯。 諸葛亮年輕時,根本沒有什麼軍事閱歷。諸葛亮第一次上陣,是在劉備攻打四川的時候,兵困葭萌,龐統戰死,沒有辦法,才召"(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演義中大幅渲染"隆中對"後的"火燒博望"、"火燒新野",其實在正史中,根本一筆都沒有記載。諸葛亮出山以後的第一份功勞,其實是過江東,說孫權,聯合抗曹。赤壁之戰以後,"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其間的借東風、伏華容、收四郡本來就子虛烏有,而且直到這個時候,諸葛亮也主要負責內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沒有上過一線去打仗。 四川平定後," 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諸葛)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職人員。所以才會有法正與黃忠取漢中,諸葛亮則呆在成都。在關鍵的夷陵之戰中,我們看不到諸葛亮的作用,只有他那句事後之語"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就是白帝託孤時,劉備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並不認同。劉備臨終時,他心目中比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關羽、張飛、龐統、法正、黃權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但並非讓諸葛亮負責軍事,而是以從未進入過權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嚴列為兩名託孤重臣之一,並且命其"統內外軍事 "。實際上讓諸葛亮負責民政,而讓李嚴負責軍事。說諸葛亮"用兵如神",起碼在劉備生前是看不到的--劉備幾乎沒讓諸葛亮帶兵。 諸葛亮真正指揮軍隊作戰是在劉備死後。"建興元年,封(諸葛)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諸葛)亮。"他拋開劉備既定負責軍事的李嚴,先後六次進行北伐。結果如何?北伐非但沒有取得寸土,反而弄得蜀國疲憊不已,他自己也在最後一次北伐中病死於軍中。"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讓人憐惜的同時,也證實了他軍事生涯的失敗是不可改變了。說諸葛亮是大軍事家--完全沒有成功的例證,怎麼證明他軍事能力強? 有人會說,諸葛亮只是時運不濟罷了,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你看他的隆中對多好啊。接下來,談談讓諸葛亮成名的"隆中對"戰略。 Mao.ZD評點兵法時,毫不客氣的指出:"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北宋兵法學者蘇洵《權書R26;項籍》一文,談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帛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認為諸葛亮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今四川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難以進取天下,是戰略上的失策。"隆中對"有對無策,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不知幾何,軍事平庸的諸葛亮倒成了三國中最神機妙算的軍事家了,真讓人感到中國歷史的不可思議!在網上,我多次提出此類問題,還有大批人為其辨解,甚至始終不悟,也真讓人感到悲哀! 諸葛亮在軍事上如何?引用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之語為此文作結--------"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諸葛亮 諸葛亮生死年月為(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卧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①河南南陽卧龍崗;①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後為了消除諸葛亮隱居地一事留下的歷史紛爭,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寫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上,何須辨襄陽南陽。」 這是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所寫,因諸葛亮名高天下,兩省便爭諸葛亮故居之處所,顧嘉蘅想不能開罪南陽,又怕承當出賣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聯,既贊諸葛亮,又抹平兩省爭執,可謂公允。但這場爭論並沒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發行《三國》郵票第二組「隆中對」小型張時,因湖北、河南兩省爭奪 「隆中對」的首發式地點,並組成代表團進京申訴,以至設計受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和北京師範大學魏晉南北朝研究所曾專門組織「諸葛亮躬耕地」學術討論會,諸葛亮躬耕地在X陽的說法得到大多數的的贊同,同時史學家們也認為,就像文武赤壁一樣,襄陽南陽的諸葛勝跡也是完全可以並存的。顧嘉蘅的題聯,真不愧為名聯絕作。 注意:此處刪去一切關於諸葛亮隱居地和古籍書名爭論的詞條解釋,避免引發民族矛盾,歷史僅供了解,不須爭論! 新版人教版教科書同樣刪除了《隆中對》《出師表》注釋中所有的「襄樊」「襄陽」「南陽」字樣,只提及諸葛亮出生地及原籍。 想了解更多請查找詞條:《資治通鑒》、《草廬對》(《隆中對》)、南陽、襄樊(襄陽)。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即《草廬對》)。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 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 「八陣圖」。 諸葛亮的紀念古迹很多,全國有數十處。旅遊觀光者絡繹不絕。 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於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武鄉在今漢中市的武鄉鎮),死後又被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現勉縣武侯祠巍峨壯觀,規模宏偉,有七院六十餘間殿宇,既是憑弔先賢之所,又是文物遊覽之地。更有意義的是,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外,還有南陽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還有建於唐代前的五丈原諸葛廟,建於明代的武侯宮(湖北蒲圻),建於建安時期的黃陵廟(湖北宜昌)等。浙江蘭溪的諸葛鎮,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曆年間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歷三百七十餘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築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是蘭溪一大史跡和攬勝之地。諸葛亮年譜 年號 公元 年齡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0歲 諸葛亮誕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 中平6年 189 8歲 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1歲 諸葛亮父親諸葛硅去世。 興平元年 194 13歲 諸葛亮與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 其兄諸葛謹同繼母赴江東。 初平2年 195 14歲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昌)。 建安2年 197 16歲 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陽. 建安4年 199 18歲 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水鏡先生司馬徽。 建安12年 207 26歲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 即著名的「草廬對」。旋即出山輔助劉備。 建安13年 208 27歲 諸葛亮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參與赤壁之戰獲勝。 建安14年 209 28歲 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 建安16年 211 30歲 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建安19年 214 33歲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率兵與劉備會師。劉備進成都,掌管巴蜀。諸葛亮任蜀軍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兼任大司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4歲 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 建安23年 218 37歲 諸葛亮留守巴蜀,籌集軍糧,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蜀章武元年 221 40歲 劉備登基,建立蜀國。諸葛亮任丞相。 蜀建興元年 223 42歲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 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2年 224 43歲 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穩定因劉備戰敗而混亂的人心。 蜀建興3年 225 44歲 諸葛亮率軍南征,穩定南部四郡。 蜀建興4年 226 45歲 諸葛亮準備興師討魏。 蜀建興5年 227 46歲 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交《出師表》進行北伐。 蜀建興6年 228 47歲 北伐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7年 229 48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8年 230 49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9年 231 50歲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馬仲達,大敗魏將張合。 蜀建興11年233 52歲 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12年234 53歲(享年54歲) 諸葛亮於再次北伐中病故於五丈原。三國志 諸葛亮傳 晉?陳壽撰,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於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於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勸先主稱尊號,先主未許,亮說曰:「昔吳漢、耿掩等初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後數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統,兢兢業業,不取康寧,思靖百姓,懼未能綏。於戲!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禪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敗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敗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於沔陽。 六年春,揚聲由斜穀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歷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詔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絕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詔策曰:「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聯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聯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令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亮言教書奏多可觀,別為一集。 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秋,魏徵西將軍鍾會征蜀,至漢川,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芻牧樵採。亮弟均,官至長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諸葛氏集目錄:開府作牧第一 權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計算第五 訓厲第六綜核上第七 綜核下第八 雜言上第九雜言第十 貴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 傳運第十三 與孫權書第十四與諸葛謹書第十五 與孟達書第十六 廢李平第十七 法檢上第十八法檢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軍令上第二十二軍令中第二十三 軍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壽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及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然猶存錄其言,恥善有遺,誠是大晉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有之倫也。輒刪除復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造漢末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疆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謹錄寫上詣著作。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陽侯相臣陳壽上。 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與兄元遜俱有名於時,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過之。初,亮未有子,求喬為嗣,瑾啟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為駙馬都尉,隨亮至漢中。[一]年二十五,建興(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亦早卒。諸葛恪見誅於吳,子孫皆盡,而亮自有胄裔,故攀遠復為瑾後。 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咸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六年冬,魏徵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穀道旁入。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艾遣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陣死,時年三十七。眾皆離散,艾長驅至成都。瞻長子尚,與瞻俱沒。次子京及攀子顯等,咸熙元年內移河東。 董厥者,丞相亮時為府令史,亮稱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徙為主薄。亮卒後,稍遷至尚書僕射,代陳祗為尚書令,遷大將軍,平台事,而義陽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吳,值孫權病篤,不自見建。權問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預也?」恪對曰:「才識不及預,而雅性過之。」後為侍中,守中書令。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皓好往來。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詣京都,同為相國參軍,其秋併兼散騎常侍,使蜀使慰勞。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鍊,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的一些政績 一,都江堰, 《水經注?江水》記載:「諸葛亮北征, 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諸葛亮開了堰官之先河。 這份政令內容之詳細令人嘆為觀止,詳細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當年諸葛亮用於清淤維護的石標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樣仿製的不鏽鋼標尺替換。而武侯立下的維護法規,直到今天仍被原樣執行。 二,佤族抗英; 遠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蘆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簽盟歸順蜀漢朝廷,發誓鎮守邊關,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終遵循了這個盟約,1934年的英軍進攻班洪、班老地區,佤族人牢記了這個盟約,斑老王奮起抵抗,組織佤族武裝,剽牛盟誓,效忠他們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諸葛亮。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個少數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記載:舊傳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銅鏝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當地人民還把茶樹稱作「孔明樹」,把諸葛亮尊為「茶祖」。時至今日,基諾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壯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諸葛亮誕辰這天舉行集會,稱為「茶祖會」,賞月歌舞,放孔明燈,祭拜諸葛亮。諸葛亮在歷代武廟中的地位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武廟 1,《新唐書-禮樂五》記栽:「開元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這武廟十哲是: 春秋時代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司馬穰苴,戰國時代魏國的吳起、燕國的樂毅、秦國的白起,西漢的張良、韓信,蜀漢的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績,而以太公望為武廟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詔叫史館考定,列古今名將64人配享,並都畫有圖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邊32人是:越范蠡,齊孫臏,趙廉頗,秦王翦,衛青,隋韓擒虎、郭子儀等。 3,唐昭宗封諸葛亮為武靈王,並御賜廟堂於隆中。 宋代: 宋代既把諸葛作為忠臣來祭祀,(賜英惠廟加「仁濟」)同時仍然把諸葛作為名將來祭祀,其地位僅次於獨居首位的張良,還是和孫武、韓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禮志八》:宣和五年,禮部言:「武成王廟從祀??????凡七十二將」於是釋奠日,以張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檔 一檔:張良 二檔: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並西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並東向 三檔:東廡,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並西向; 四檔:西廡,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飃、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浚、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但、郭元振、李晟,並東向。 金人遵唐舊制,但降低管仲和韓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諸葛亮的名將地位仍巍然不動。而且在《金史》的觀念裡面,誰要是說出「諸葛亮不知兵」這句話,那就證明此人「好為大言」。 元代:這個朝代武廟從祀規模大減員,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諸葛亮,他的地位還是和孫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條》載:"武成王立廟於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 2.元英宗封諸葛亮為戌烈忠武顯靈仁濟王 元末明初《三國演義》這部偉大小說誕生了,為避免演義小說的巨大影響,故而此後的情況不列。 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諸葛亮死後,蜀人非常懷念他.「黎庶追思,以為口實。」「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這是對他的崇高敬意。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 「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草廬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彊者,非惟天命,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雄。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東)〔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者)〔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 為後帝伐魏詔 朕聞天地之道,福仁而禍淫;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也。是以湯、武修德而王,桀、紂極暴而亡。曩者漢祚中微,網漏凶慝,董卓造難,震蕩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殘剝海內,懷無君之心。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凶。當此之時,皇極幽昧,天下無主,則我帝命,隕越於下。昭烈皇帝體明叡之德,光演文武,應乾坤之運,出身平難,經營四方,人鬼同謀 ,(日)〔百〕姓與能。兆民欣戴,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補弊興衰,存復祖業,誕膺皇綱,不墜於地。萬國未靜,早世遐殂。朕以幼沖,繼統(馮)〔鴻〕基,未習保傅之訓,而嬰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載前緒,未有攸濟,朕甚懼焉。是以夙興夜寐,不敢自逸,每從菲薄以益國用,勸分務穡以阜民財,授才任能以參其聽,斷私降意以養將士。欲奮劍長驅,指討凶逆,朱旗未舉,而丕復隕喪,斯所謂不然我薪而自焚也。殘類餘丑,又支天禍,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托以天下,以勗朕躬。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伐,除患寧亂,克複舊都,在此行也。昔項籍總一彊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於東城,宗族(如焚)〔焚如〕,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上虐下故也。今賊效尤,天人所怨,奉時宜速,庶憑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當)〔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師貞勢並,必無敵矣。夫王者之兵,有徵無戰,尊而且義,莫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經至,亦不欲窮兵極武。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葉、中外,有能規利害、審順逆之數,來詣降者,皆原除之。昔輔果絕親於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項伯歸漢,皆受茅(士)〔土〕之慶。此前世之明驗也。若其迷沈不返,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其妻孥,罔有攸赦。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吊其殘民。他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三國志》卷三十三《蜀志?後主傳》裴注引《諸葛亮集》。 請宣大行皇帝遺詔表 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啕,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三國志》卷三十二《蜀志?先主傳》。 南征表 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妻子,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而邈蠻心異,乃更殺人為盟,糾合其類二千餘人,求欲死戰。○《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八。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敦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白)〔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馳驅。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邇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懼,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北)〔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以章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追惟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蜀志》本傳。 歷史評價陳壽:①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②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③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④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⑤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⑥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 楊戲: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劉備: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②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曹睿: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司馬懿:天下奇才也!---
公子無憂贏大獎傳呼道具博客| 【回復】
【樓主】 (3):姜太公姜尚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 「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相傳姜尚的先世為貴族,在舜時為官,因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故為呂氏,名呂尚。中國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產物,所以「姓」即「女生」,後來在一個姓中又以男性為主有了氏,到春秋戰國以後,氏越來越多,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就是現在所說的姓氏。 後來家道中落,至姜尚時已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直到暮年,終於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當時,正是東方大國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時期。商紂王暴虐無道,荒淫無度,朝政腐敗,社會黑暗,經濟崩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西部的周國由於西伯姬昌(後為周文王)倡行仁政,發展經濟,實行勤儉立國和裕民政策,社會清明,人心安定,國勢日強,天下民眾傾心於周,四邊諸侯望風依附。壯心不已的姜尚,獲悉姬昌為了治國興邦,正在廣求天下賢能之士,便毅然離開商朝,來到渭水之濱的西周領地,棲身於磻溪,終日以垂釣為事,以靜觀世態的變化,待機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釣時,恰遇到此遊獵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談得十分投機。姬昌見姜尚學識淵博,通曉歷史和時勢,便向他請教治國興邦的良策,姜尚當即提出了「三常」之說:「一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士以敬賢為常。」意思是,要治國興邦,必須以賢為本,重視發掘、使用人才。姬昌聽後甚喜,說道: 「我先君太公預言;『當有聖人至周,周才得以興盛。』您就是那位聖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於是,姬昌親自把姜尚扶上車輦,一起回宮,拜為太師,稱「太公望」。從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註:傳說姜尚本是處士,為逃避殷紂的暴政,隱海濱。又說他曾事紂,因紂無道而離去,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歸周文王。還有的說他曾屠牛於朝歌(殷都,今河南淇縣),賣飲於孟津(今河南盂津以北);或說他年老窮困,隱於渭濱,以漁釣於周文王,文王載與俱歸,立以為師。以上所說歸周的途徑雖不同,但歸周大事的核心人物則是肯定的。不久,商紂王懷疑周文王欲圖謀商之天下。遂將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監獄裡。於是姜尚、散宜生廣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寶,獻給紂王,贖出了文王。文王歸國,便與姜尚暗地裡謀劃如何傾覆商朝政權。為此,姜尚策划出許多兵家謀略,由於這個原因,後人言及兵家權謀都首推姜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稱鼻祖。姜尚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外政策。對內,實行農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稅,八家各分私田百畝,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孫承襲,作為俸祿等經濟政策,促進丁生產的發展,打下了滅商的經濟基礎。對外,表面上堅持恭順事殷,以麻痹紂王,暗中實行爭取鄰國、逐步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積極謀划下,歸附周文王的諸侯國和部落越來越多,逐步佔領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屬地,出現了「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為最後消滅紂王,取代殷商,創造了條件。周文王死後,武王姬發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姜尚繼續輔佐周國朝政。一次,周武王問道:「我欲輕罰而重威,少行賞而勸善多,簡其令而能教化民眾,何道可行?」姜尚答曰:「殺一人而千人懼,殺二人而萬人懼,殺三人而三軍振者,殺之。賞一人而千人喜,賞二人而萬人喜,賞三人而三軍喜者,賞之。令一人而千人行者,令之;禁二人而萬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軍正者,教之。殺一以懲萬,賞一而勸眾,此明君之威福。」武王言聽計從,時時慎於行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癒益清明。而此時的殷商王朝政局更加昏暗,叛殷附周者日多。周朝逐漸羽翼豐滿,國勢日隆。武王九年(約公元前1059年),為了探察諸侯是否會集而東討商國。周軍在姜尚的統帥下,浩浩蕩蕩開到孟津,周武王在這裡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發表了聲討殷紂王的檄文。屆時800諸侯會諸此地(當時的諸侯國都很小,商朝國土中竟達1800多個。後來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在兼并混戰中形成的較大的諸侯國),顯示了武王的聲威。當時許多諸侯都說,「商紂可伐!」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統治雖已陷入內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內部尚無明顯的土崩瓦解之狀,如果興師伐紂,必然會遭到頑強抵抗。於是,決定班師而回。這次行動,實際是滅商前的一次預演,在諸侯國間產生了強烈影響,使更多諸侯聽命於周武王。武王十一年(約公元前1062年),殷商王朝統治集團核心發生內訌,良臣比干被殺,箕子被囚為奴,微子啟懼禍出逃,太師疵、少師強投降周武王。武王問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紂王是否可伐?」姜尚答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賓殃。」武王聞言,決意舉兵伐紂。遍告諸侯說:「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遂以姜尚為主帥,統領兵車300乘,虎賁(猛士)3000名,甲士4.5萬人,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進取商都(參見周滅商之戰)。但占卜結果卻不吉利,部隊行至汜水牛頭山,風甚雷疾,旗折鼓毀,群公疑懼,有人甚至請求還師。只有姜尚堅持出兵,「今紂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舉事而得時,則不看時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說那些占卜用的龜甲和蓍(音式)草根本不懂什麼吉凶。姜尚親自援袍而鼓,率眾先涉河,武王最終聽從了姜尚的意見,統兵前進。二月甲子(二月五日),周武王率領大軍會合庸、蜀、羌、微、盧、彭、濮等方國部隊戰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商都朝歌70里,今河南淇縣南),與紂王的17萬大軍展開決戰(參見牧野之戰)。拂曉,進行莊嚴的誓師——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詞曆數紂王聽信寵姬讒言,招誘四方罪人和逃亡奴隸,暴虐地殘害百姓等罪行,說明伐紂的目的乃代天行罰,宣布戰法和紀律要求,激勵戰士勇猛果敢作戰,武王使尚父親統百名精銳勇土「致師」——發起挑戰,接著指揮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乘勢馳逐衝擊。紂師雖眾,皆無鬥志,而且「前徒倒戈」——前面的士卒調轉槍頭指向商軍,給武王開路。武王見此情景,指揮全軍奮勇衝殺,結果,商紂王的十幾萬大軍,當天就崩畔瓦解。紂王見大勢已去,連夜倉皇逃走,與妃子妲己一起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滅亡。牧野之戰所以能大獲全勝,多賴姜尚英明的組織指揮。在作戰時機的把握上,選擇在紂王麻痹鬆懈、眾叛親離之時;在力量的組織上,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共同伐商;在作戰指揮上,首先以兵車、猛士從正面展開突擊,爾後以甲士展開猛烈衝殺,一舉打亂了商軍的陣勢,奪取了戰爭的勝利。周朝建國之後,姜尚因滅商有功,被封於齊,都城營丘(今日臨淄市北)。姜尚東行到自己的封地去,路上每宿必留,走得很慢。有人對他說:「我聽說過時機難得而易於失去,作為一個客人,安於路邊旅店中的享樂,恐怕不象到自己封地上任的樣子。」太公聽了,夜裡穿起衣服馬上前行,天亮時到達營丘,正好遇到萊國的人來與他爭奪營丘。姜尚在齊國政局穩定後,又開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順應當地的習俗,簡便周朝的繁文縟節。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於是天下人來齊國的很多,齊國成為當時的富國之一。在周成王時,管叔、蔡叔作亂,淮河流域的少數民族也趁機叛亂(參見周公東征),周王下令給姜尚說:「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嶺,北到無棣,無論是侯王還是伯男,若不服從,你都有權力征服他們。」從此,齊國成為大國,疆域日益廣闊,使之成為後來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戰亂最終被周公姬旦給平叛。太公姜尚活了一百多歲而卒,但葬地不詳。相傳兵書《六韜》為姜尚所作,後人考證系戰國時人依託於他的作品。但從現存的內容看,基本上反映的是姜尚的軍事實踐活動和他的韜略思想。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指出:「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由此看來,姜尚實為中國謀略家的開山鼻祖。點評:姜尚是中國古代第一個軍師型的軍事家,其軍事韜略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用兵起了遠的影響。
---
公子無憂贏大獎傳呼道具博客| 【回復】
【樓主】 (4):楊震關西,丁寬易東。楊震楊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人。他出身於官宦世家,八世祖楊喜、高祖楊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楊寶通曉《歐陽尚書》,造詣頗深,為一代宗師。 楊震通曉經典,博覽群書,有「關西孔子」之稱。他淡泊名利,年輕時多年寓居湖縣(今河南靈寶市豫靈鎮楊村)及潼關等地。他到東萊出任太守途經昌邑(今山東省巨野東南)時,以前經他舉薦的荊州茂才王密時任昌邑縣令,為答謝楊震以前對自己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對王密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王密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說沒有人知呢?」說完他生氣地將黃金擲於地上。 楊震不但潔身自好,而且力圖澄清當時官場賄賂成風的惡習。永寧二年(公元120年),他升任司徒。司徒身為三公,地位顯赫。當時,漢安帝乳母王聖因對安帝有餵養之功,依仗安帝恩典很是放肆,其女伯勞「出入宮掖,交通姦賄」,影響很壞。楊震仗義執言,不避權貴,上疏抨擊,提出「政以賢為本,理以去穢為務」,要求安帝「絕婉戀之私,割不忍之心,留神萬機,誡慎拜爵,減省獻御,損節徵發」,意即請安帝割斷對少年美貌的眷戀,留心國家大事,對於拜封爵位的事要謹慎,上貢要減省,賦役要減輕,讓人民安居樂業。安帝不但不聽諫言,反而將楊震的上疏交給王聖等人傳觀,王聖那一幫人大為惱恨。 楊震為官忠貞清廉,生活儉樸。他為官10餘年,沒有給自己置辦產業,不修豪華別墅,常以蔬菜為食,衣無錦繡,徒步往來不乘坐馬車。有人勸楊震為子孫考慮,開置產業發家致富,楊震堅決不肯,慨然說道:「使後世為清白吏子孫,以吾觀之,不以厚乎?」所以,他的幾個兒子雖然為官,亦都潔身自好,清廉自守。
---
公子無憂贏大獎傳呼道具博客| 【回復】
【樓主】 (5):丁寬西漢今文經學家。字子襄,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漢景帝時,為梁孝王將軍,曾抗擊吳楚七國叛軍,號丁將軍。初從田何受易,盡得其學,學成東歸時,田何曾謂門人言曰:「易以東矣。」後又從周王孫受古義。曾作《易說》三萬言授于田王孫。《易說》一書,已佚,《漢書·藝文志》亦未載,《漢書·藝文志》易類中著錄有丁寬著《丁氏》八篇。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周易丁氏傳》二卷。
---
公子無憂贏大獎傳呼道具博客| 【回復】
【樓主】 (6):謝安高潔,王導公忠。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謝安謝安(320年 ~ 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 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謝安出生名門,喜愛讀書,不願做官。多次被朝廷徵召,均被謝安拒絕。在公元360年,謝安終於擔任司馬一職,並在公元373年以自己的沉著冷靜阻止了桓溫篡權的陰謀。在公元383年,苻堅率領百萬大軍,意圖吞滅東晉,謝安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最終擊敗苻堅,並由此誕生了「小兒輩遂已破賊」與「不覺屐齒之折」的故事。淝水之戰 與 謝安(320 ~ 385)「晉」陽夏人,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身名門大族,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父親謝裒,官至太常卿。 謝安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舉止沉著鎮定,風度優雅流暢,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東晉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導、桓彝都很器重他,少年時就有重名。 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東晉朝廷先是徵召他入司徒府,接著又任命他為佐著作郎,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囗推辭了。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吟詠屬文,挾妓樂優遊山林,就是不願當官。當時擔任揚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催逼,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僅隔一個多月,他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後來,朝廷又曾多次徵召,謝安仍然予以回絕。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接連上疏指責謝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對謝安禁錮終身的決定。 然而謝安卻不屑一顧,泰然處之。 謝安雖然屢屢不願出山,但當時的士大夫卻都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時常有人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他的妻子劉氏是名士劉惔的妹妹,眼看謝氏家族中的謝尚、謝奕、謝萬等人一個個都位高權重,只有謝安隱退不出,曾對謝安說:「夫君難道不應當像他們一樣嗎?」謝安掩鼻答道:「只怕難免吧。」果然,昇平三年(>359)發生的謝萬被廢黜事件,終於迫使謝安步入仕途。 謝萬字萬石,謝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謝安,卻也很有才氣,而且擅長自我炫耀,年紀輕輕就頗有名氣,仕途通達。昇平二年(358),謝安的哥哥謝奕去世,謝萬便被任命為西中郎將,監司、豫、冀、並四州諸軍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並不是統兵作戰的材料,在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時,仍然是一副名士派頭,只顧吟嘯歌詠自鳴清高,不知撫綏部眾。謝安對弟弟的做法非常憂慮,勸戒說:「你身為元帥,理應經常交接諸將,以取悅部眾之心。像你這樣傲誕,怎麼能夠成事呢?」謝萬於是召集諸將,想撫慰一番。不料這位平時滔滔不絕的清談家竟連一句撫慰的話都講不出,憋了半天,乾脆用手中的鐵如意指著在座的將領說:「諸將都是勁卒。」如此凌辱輕慢,不僅不能撫慰將領,反而使他們更加怨恨。謝安無奈,只得代替謝萬,對隊帥以下的將領一個個地親自拜訪,儘力加以撫慰,拜託他們儘力協助謝萬。但這並未能挽救謝萬失敗的命運。謝萬率軍增援洛陽,還未與敵軍交戰,手下士卒就驚擾奔潰。謝萬單騎狼狽逃還,軍士們本來要殺了他,看在謝安的份上才沒有動手。損兵折將的謝萬不久就被罷免為庶人。 謝奕病死,謝萬被廢,使謝氏家族的權勢受到了很大威脅。昇平四年(360),征西大將軍桓溫邀請謝安擔任自己帳下的司馬,謝安接受了。這本來只是很尋常的事情,然而消息傳出以後,竟然引起了朝野轟動。在他動身前往江陵的時候,許多朝士都趕來送行,中丞高崧挖苦說:「卿屢次違背朝廷旨意,隱居東山不出,人們時常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如今蒼生又將如卿何!」而謝安夷然毫不介意。桓溫得了謝安卻十分興奮,一次謝安告辭後,桓溫自豪地對手下人說道:「你們以前見過我有這樣的客人嗎?」 咸安元年(371),對東晉朝廷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年。權臣桓溫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聲望,沒想到在枋頭一戰遭到慘敗。為了重立威名,他聽從郗超的建議,在咸安元年廢黜了司馬奕,另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是為簡文帝。此時的謝安已擔任了侍中,不久又升任為吏部尚書。他洞悉桓溫的野心,也知道簡文帝比被廢黜的司馬奕也強不了多少,只是清談的水平略高一些而已,但他仍然忠心匡扶朝廷,竭力不讓桓溫篡權的圖謀得逞。 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簡文帝就在憂懼中死去,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孝武帝。原來滿心期待著簡文帝臨終前會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桓溫大失所望,便以進京祭奠簡文帝為由,於寧康元年(373)二月率軍來到建康城外,準備殺大臣以立成。他在新亭預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見謝安和王坦之。 當時,京城內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問謝安怎麼辦。謝安神情坦然地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著頭皮與謝安一起出城來到桓溫營帳,緊張得汗流浹背,把衣衫都沾濕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顛倒了。謝安卻從容不迫地就座,然後神色自若地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侯設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後埋伏士卒呢?」桓溫只得尷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由於謝安的機智和鎮定,桓溫始終沒敢對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迫在眉睫的危機,被謝安從容化解了。 同年三月,桓溫得了重病。在返回姑孰之後,病情日益加重。但他還在幻想著能得到加九錫的殊榮,不斷派人催促。謝安故意拖延,對已經起草好的詔書一再加以修改,遲遲不予頒發。桓溫終於沒有如願,抱憾而死。 桓溫死後,謝安被任命為尚書僕射兼吏部尚書,與尚書令王彪之一起執掌朝政。數月後,中書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謝安又兼總中書省,實際上總攬了東晉的朝政。為了緩和矛盾、穩定政局,謝安實行了著眼於長遠,以和諧安定為重的執政方針。他沒有趁桓溫病死的機會翦除桓氏集團,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溫的弟弟桓沖,讓他擔任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和徐州刺史,負責鎮守京口,後來又轉為都督七州諸軍事,兼任荊州刺史。桓沖也深明大義,認為自己的德望不及謝安,心甘情願地以鎮守四方為己任。將相關係的協調,促進了政局的穩定。當時人讚揚謝安,將他比作王導,而文雅則更勝一籌。 內部安定之後,謝安又把注意力轉向對付來自北方的威脅。當時,前秦在苻堅的治理下日益強盛,東晉軍隊在與前秦的交戰中屢遭敗績。謝安派自己的弟弟謝石、侄子謝玄率軍征討,接連取得勝利。又命謝玄訓練出戰鬥力很強的北府兵,為抗擊前秦作好了準備。 太元八年(383),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軍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謝安依然是那樣鎮定自若,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並派了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萬前去抵禦。桓沖擔心建康的安危,派精銳三千前來協助保衛京師,被謝安拒絕了。謝玄心中忐忑,臨行前向謝安詢問對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經安排好了。」便絕口不談軍事。謝玄心中還是沒底,又讓張玄去打聽。謝安仍然閉口不談軍事,卻拖著他下圍棋。張玄的棋藝本來遠在謝安之上,但此時兵臨晉境,張玄沉不住氣,謝安則神氣安然,結果張玄輸在謝安的手裡。 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謝安淡淡地說:「沒甚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 淝水之戰的勝利,使謝安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但也因此而遭到了喜歡專權的會稽王)提出由自己率軍出鎮廣陵的步丘,修築了新城(今江蘇揚州邵伯鎮),名義上是準備援助前秦,實際上是想脫離建康這個是非之地。他著手建造泛海的船隻,準備從海道返回會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請求返回建康治病休養。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幾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東山的心愿未能實現。 名言「晉祚存亡,在此一行。」 「小兒輩大破賊。」 「可將當軸,了其此處。」 「見之乃不使人厭,然出戶去,不復使人思。」 「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 「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
---
公子無憂贏大獎傳呼道具博客| 【回復】
【樓主】 (7):王導擁立元帝 建立東晉王導,生於晉武帝咸寧二年(276年),卒於晉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字茂弘,晉朝琅砑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琅砑王氏,從太保王祥以來,一直是名門望族,王祥族孫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物。王導是王衍的族弟。王導的祖父王覽,官光祿大夫;父親王裁,任鎮軍司馬。王導在少年時代就很有識量,陳留高士張公曾對他的從兄王敦說:此兒容貌志氣不凡,是將相的才器。及長為司空劉蹇所知,被任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後參東海王司馬越軍事。王導素和司馬懿的曾孫、琅砑王司馬睿友善。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任命睿為安東將軍,出鎮建鄴(後改建康,今南京)。王導相隨南渡,任安東司馬。他主動出謀劃策,聯合南北士族,擁立司馬睿為帝(晉元帝),建立東晉政權。王導官居宰輔,總攬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國政,從兄王敦都督江、揚六州軍事,擁兵重鎮,群從弟子布列顯要。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導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練的政治家,是東晉朝的實際創造者。元帝向來缺少才能和聲望,在晉室中又是疏屬,他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導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導比做自己的「蕭何」,極為倚重。長江流域建立漢族政權以後,有利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經濟和文化也逐漸發展。曾有晉墓磚銘贊道: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吳土,盛且豐;永嘉世,九州荒,余廣州,平且康。 自東晉至陳亡的三百年間,南方經濟上升,文化更是遠遠超過北方,這是東晉和南朝在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首先創立東晉政權的晉元帝和王導是有功的。 南北氏族 綏撫新舊王導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綏撫新舊」,也就是善於調劑新來的北方(中原)士族和舊居的南方(江東)士族之間的矛盾。東晉建國之前,正當八王混戰,匈奴、羯起兵反西晉,黃河流域陷入大混亂的時候,中原一部分士族和民眾渡江避亂。衛導曾勸司馬睿選取北方名士百餘人作屬官,使他們有個安身之地。當時知名的有:以前潁川太守刁協為軍咨祭酒,前東海太守王承、廣凌相卞壺為從事中郎,江寧令諸葛恢、歷陽參軍陳顴為行參軍,前太守庾亮為西曹椽等。但有不少名士在開始的時候,對東晉的前途是懷疑和悲觀的。例如,桓彝在初到時,看到司馬睿勢力單薄,很為擔心,他對周頡說:「我因為中原多故,想到江南尋個安身立命之地,不料朝廷如此微弱,怎麼辦才好呢?」當王導和他縱談形勢以後,他的態度有了變化:「我見到了『管仲』,不再憂慮了屍有一次諸名士在長江邊一個亭上宴會,周頡嘆氣說:「風景一樣好,可是抬眼只見長江,不見黃河。」在座的聽了都哭了起來。王導正色勸導說:大家正應該出力輔助王室,恢復中原,何至於象「楚囚」一樣相對哭泣!名士們聽了都停哭認錯。事實上王導並無恢復中原的意圖,不過他能說這樣的話來改變情緒,比起諸名士顯得有見識。這批流亡士族在王導率領下逐漸趨於穩定。西晉滅吳以後,南方士族被排斥,仕進很困難,當然不滿意。王導想要在吳國境內建立以北方士族為骨幹的東晉朝,聯絡南方土族便成為極其重要的事務。司馬睿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過了好久,還沒有人來求見。王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正好王敦來朝,王導對他說:「琅砑王仁德雖厚,名威尚輕,你的威風已振,應該有所匡助。」於是安排在三月初三上巳那天,讓司馬睿肩輿出巡,王敦、王導以及北方名士騎馬隨從。隆重的儀仗,威嚴的行列,使南方士族體會到司馬睿可能就是北方士族擁戴出來的江東之主。於是「江南之望」的顧榮、紀瞻等都很驚懼,相率拜於道左。王導趁此對司馬睿說:「古來想要成王霸之業的,莫不禮敬故老,虛心求教,以招攬賢俊,何況當前天下變亂,大業草創,更加急需人材!顧榮、賀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領,如果這兩人招來了,其餘的人自然沒有不來的。」司馬睿使王導親自去招顧、賀,二人應命來見,被分別任命為軍司馬和吳國內史。司馬睿有一次對顧榮說:「寄人國土,時常懷慚。」榮跪對說:「王者以天下為家,殷商從耿遷毫,東周由鎬及洛,古來如此,願陛下勿以遷都為念。」從兩人的問答語中可以窺知,雙方已有某些合作的默契。從此,南方士族歸附,成為東晉政權的一個構成部分。但是,在南北士族之間仍然界限分明,矛盾很深。北方的「亡官失守之士」「多居顯位」,而南方士族,如賀循後任太常,紀瞻官居侍中,只是虛名具位,並無實權,難免使「吳人頗怨」。王導為了聯絡南方士族,常常學說吳語。以說洛陽話為正統的北方士族,曾譏諷他沒有什麼特長,只會說些吳語罷了。王導曾向南方士族陸玩請婚,陸玩推辭說:「小山上長不了大樹,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起,我不能開亂倫的例。」江南望族有兩種,一為文化士族,一為武力強宗,前者較易籠絡,後者難以馴服。義興郡(今扛蘇宜興縣)周圯就是江南最大的強宗之一。他因為受到北士經侮,準備起兵殺諸執政,以南士代北士。陰謀敗露後,憂憤發病,死時囑咐兒子周勰說:「我是被那些傖子(南人對北人的蔑稱)氣死的,你要為我報仇,才是我的兒子!」周勰秉承父志,謀起兵攻王導、刁協。先是假稱奉其叔父從事中郎周札之命聚眾數千,但周札知道後堅決不同意,周勰懼不敢發。但周勰族兄周續聚眾響應。司馬睿擬發兵征討,王導說:「少發兵不足平寇,多發兵則朝廷空虛,周續族弟周莛,忠義有謀,足可除續。」莛被派去後,果然用計殺掉周續。事平之後,朝廷任周札為吳興太守,周莛為太子右衛率,對周勰則因周氏豪望,未敢窮追,撫之如舊。這就是說,王導當時為了爭取南北士族之間的相對平衡,基本上是採取的忍讓態度,並取得一定的成功。王導調劑南北士族矛盾,爭取相對平衡的關鍵,在於分別給他盯以經濟利益。南方各級士族,自然就是各級地主,其中強宗大族,如吳郡顧氏、義興郡周氏,都是擁有部曲的大地主,不允許北方士族侵犯他們的利益。與此同時,王導又實行「僑寄法」,即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僑州多至司、豫、兗、徐、青、並等六州,僑郡、僑縣為數更是繁多。這種僑州郡縣大都在丹陽、晉陵、廣陵等縣境內,形勢上可以保衛建康。名義上是安置北方逃來的士族和民眾,實際上是讓北方士族憑藉勢力在寄居地繼續剝削奴役逃亡民眾,逼迫他們當奴隸或佃客,為自己創立新產業。顏之推說:「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家譜。」這百家都是擁有部曲、佃客的北方士族。僑州、郡、縣有大量的各級文武官職,當然是流亡士族的出路。僑寄法雖然是紊亂行政系統、加深人民苦難的惡劣制度,但對東晉政權說來,卻是安置流亡士族、緩和南北士族矛盾的重要措施。同時,對於一些地廣人稀、荒涼貧瘠的地區,也起了一定的開墾繁:殖、發展經濟的作用。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舊晉陵地廣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惡穢,自淮北民眾徙來之後,進行墾殖,又在晉陵內使張閭的創議下,于丹徒縣東北三十里修建了一座新豐湖,增加灌溉之利,促進了這個地區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維繫倫紀 義固君臣王導在政治上的另一項措施是「維繫倫紀,義固君臣」,也就是調劑王氏勢力和司馬氏勢力的矛盾。大興元年(318年),晉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賀時,再三請王導同坐御床受賀,王導再三辭讓不敢當。原來晉元帝除了姓司馬以外,其他任何實力是沒有的。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導,軍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職多被王氏佔有。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要請一個大臣同坐受賀,可以想見司馬氏的微弱了。晉元帝登帝位以後,不滿意王氏的驕橫,想削弱王氏勢力。他引用善於逢迎的劉隗、酗酒放肆的刁協作心腹,並且暗中作軍事布置,釋放揚州地區內淪落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們組成軍隊,任命南方士族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兗、豫等六州軍事;劉隗為鎮北將軍,都督青、徐等四州軍事,各率萬人,分駐合肥、淮陰,名義上是北討石勒,實際上是對付王敦。王導因此被疏遠,但他仍能保持常態,不作計較,說明他胸有成府。王敦本來是個野心家,乘機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借口,於永昌元年(322年)自武昌舉兵,攻入建康,殺了戴淵、周顫、刁協,劉隗逃奔石勒。王導認為佞臣擾亂朝綱,同意王敦來「清君側」,但當這些人被殺逐以後,帝室勢力退縮回去,王敦還想進一步篡奪政權,王導便表示堅決的反對,出面來維護帝室。原來西都覆沒、四方勸進的時候,王敦欲專國政,恐怕元帝年長難制,想更議所立,王導不從,及至王敦攻入建康以後,對王導說:「那時不聽我言,幾乎全族被滅。」但王導始終不為所動。王敦無法實現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太寧元年(323年),晉元帝病死,晉明帝(司馬紹)繼位,王導輔政。王敦以為有機可乘,又加緊圖謀篡奪,王導站在維護帝室立場堅決反擊。這時王敦病重,不能自將,其兄王含為元帥,以水陸軍五萬陳於江寧南岸。王導致信王含說:「你今天這番舉動,恰似王敦當年所為。但形勢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為有佞臣亂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離以求自濟;可是今天,先帝雖然去世,還有遺愛在民,當今聖主聰明,並無失德之處。如果你們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為人臣,誰不憤慨?」並堅決表示「寧為忠臣而死,不為無賴而生」。同時具體部署兵力堅決抵抗。先是王導聽說王敦病重,就率子弟為敦發喪,將士們以為王敦真的死了,大大鼓舞了士氣。在一個夜晚,王導命將軍段秀、中軍司馬曹渾率甲兵千餘人渡江偷襲,王含無備,被殺得大敗。王敦得報以後,氣急敗壞地大罵王含:「這個老婢,壞了我的大事!」不久就死了。王敦無子,以含子應為嗣。軍敗,含父子西奔荊州,為含從弟荊州刺史王舒沉殺於長江。衛敦雖因謀反而死,但王導卻以保衛帝室有功,以司徒進位太保,從弟彬為度支尚書,彬子彪官至尚書令,位任不衰,琅砑王氏仍然是當時最大的望族。太寧三年(325年),晉明帝病死,幼主成帝(司馬衍)繼位,王導與外戚庾亮輔政。歷陽(今安徽和縣)內史蘇峻又自淮南舉兵入都。後為荊州刺史陶侃、江州刺史溫嶠聯軍消滅,收復建康。王導是堅持維護司馬氏政權的。鎮之以靜 群情自安王導為政的措施之三,是「清靜為政」,即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法,來處理東晉統治集團和廣大民眾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在有勢力的大族相互牽制下,以民眾為犧牲,對於這些大族和代表他們利益的官吏壓迫百姓的行徑,不加干涉。東晉初年,石頭倉米一萬斛為豪強所盜,朝廷不去追究,卻以處置倉庫監守來塞責。江南萬頃江湖,盡被世家豪族霸佔,百姓下一網、安一篆,都要被沒收魚器和罰絹十匹。有民謠憤怒地唱道:廷尉獄,平如底;有錢生,無錢死!這就是王導的「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方針的具體執行。王導作揚州刺史,派屬官到本州各郡考察政治。考察官回來都向王導報告郡太守得失,只有頤榮的族子頤和不說話。王導問他所到些什麼事?顧和說,你是國家首輔,應該讓吞舟的大魚也能漏出網去,何必計較地方官的好壞?王導連聲稱讚他說得對,其他的人都自悔失言。他晚年常說,人家說我糊塗,將來會有人想念我這糊塗。的確東晉就是靠糊塗來求安靜的。如陳顴曾致信王導說:西晉所以顛覆的原因,在於用人不當,重虛名不重實用,看門第不看真才,政事敗壞,不可挽救。現在應該改變舊習,分明賞罰,拔賢選能,共謀中興。可是王導不聽他的勸告,聽任參佐避事自逸,清談誤國,而月把屢發正論的陳顴貶出去當郡太守、明帝死後,王導和庾亮同受遺詔,共輔幼主。當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於外。有人曾經向王導進讒,說庾亮可能舉兵內向,勸他密為之防。王導說:「他若來了,我就『角巾還第』,有什麼可怕呢?」表現恬淡無為,不計進退;可是王導心裡對庾亮很不服,罵庾是「塵污人」。除了政事以外,王導對於教育事業是關心的。當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他曾上書元帝,提出「尊道而貴士」,「先教而後戰」,「取才用士咸先本於學」,認為「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習以成性」,就可以「遷善遠罪,行成德立」,「事君則忠」,「泣下則仁」。主張「擇朝之弟」入學,「選明傅修禮之士」為師,「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當然,王導重視教育的目的,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他還談到「戎虜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愛國之心尚未全泯。但他認為,要象「有虞舞干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一樣,經過教育感化,講究禮儀揖讓,就可以使入侵的少數民族「獸心革面,饕餮檢情」,未免跡近荒唐了。偏安江左 和睦共處王導平日性情謙和寬厚,心有測隱仁愛之心,故能忍讓、調劑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處。當時王愷、石崇以豪侈為尚。有一次,石崇大宴賓客,王導和王敦都在座,石崇使美人敬酒,如客人飲酒不盡,就將美人殺掉。王敦故意不飲,敬酒的美人悲懼失色,而王敦傲然無視。王導素不能飲,恐怕敬酒的美人被殺,勉強盡觴。但王導也有徇私傷害別人的事情。當王敦起兵反晉的時候,王導每天帶領宗族子弟詣闕待罪,曾苦苦相求尚書左僕射周頗(字伯仁)相救。當時周頗口裡未應而實際卻上表力辯王導的忠誠,王導並不知情因此內心含恨。王敦攻入建康後,曾經請示王導如何處置周頗,首先問:「可為三公?」導不答;又問:「可為尚書令?」又不應;最後王敦說:「那末只有把他殺了!」王導仍然不表態。於是王敦就將周頗殺了。等到清理宮廷檔案時,發現了周頗相救王導的表章,王導才嘆悔說:「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後來這句話傳下來變為一句成語。總之,王導為政的基本點就是收攬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幹,聯絡南方士族作輔助,自己作為南北士族的首領;在自己上面,安置一個姓司馬的皇帝。但是由於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王氏與司馬氏之間都存在著矛盾,不能調劑這些矛盾使之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就不可能建立東晉朝。王導一生的事業就是調劑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這個局面也是王導和晉元帝所專註和希冀的。至於北伐恢復中原,雖然當時有祖逖等名將積極主張,而且祖逖曾率部曲百餘家渡江北上,在淮陰鑄造兵器,募兵得二千餘人,屢次擊敗石勒軍,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祖逖後來並未得到王導和晉元帝的支持和信用,以致憂憤而終。這不能不說是王導政治思想的一個消極方面。咸康五年(339年),王導病逝,終年六十四歲。王導、庾亮相繼死後,朝野憂懼。朝廷以陸玩拜司空。陸玩再三辭謝,他嘆息著對賓客說:「以我為三公,是天下沒有人材了!」時人認為這是明智的看法。當時,東晉的確又遇到一次危機,就是桓溫的篡奪事件,不過由於王、謝兩大士族的抵制,桓溫的野心未能實現。桓溫死後,謝安執朝政。桓溫的弟弟桓沖做荊州刺吏,與謝安同心保護帝室。東晉朝出現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是和謝安完全繼承王導力求各大族勢力平衡的「鎮之以和靜」的作法分不開的。這也說明王導保持東晉偏安的政治措施的積極影響作用。
推薦閱讀:
※六祖壇經原文注釋及釋義(十三)
※06《第六 誦地藏經上供法事》注釋淺譯(02)
※楚辭·九章·橘頌 原文 注釋 評析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釋(大正藏2197部)
※作法秘旨歌注釋(下)
TAG: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