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治療——上田法1
06-25
上田正是愛知縣欠身心障礙兒童療育中心第二青島學園園長,小兒整形外科醫生,1988年創立了一種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新手法一上田法。 1988年7月首次在仙台的第13回日本運動療法學會上發表。 1991年召開第一回日本上田法治療研究會學術會議。 本法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產生的療法,對Bobath法,Vojta法提出質疑,其觀點相異。 本法對重度腦性癱瘓緩解攣縮,效果特別明顯。 由於該方法簡便,所以適合家庭和社區應用。 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1.對Bobath抑制異常姿勢反射、誘發正常的翻正反應和平衡反應的治療方法提出不同看法:①腦性癱瘓的攣縮或過緊張的發生機制,至今雖有不同解釋,而實際尚未清楚。③用四肢近位的關鍵點來控制異常模式效果並不理想,效果只限於治療師訓練時間,對日常生活場面波及不到。③對於是異常的反射性姿勢模式導致攣縮,還是由於過緊張而產生了異常姿勢模式,他認為攣縮、過緊張是元兇,如足外翻也是因攣縮而產生。因此。他認為解除四肢、軀幹的過緊張,異常姿勢便會雲消霧散。 2.否認攣縮按頭、尾方向發展的說法。認為攣縮是從四肢的末端,即足的拇趾和手的拇指開始向中樞方向進行。他調查了早期確診的痙攣型腦性癱瘓,3—12個月患兒18名。初診時母趾攣縮者6名,母趾和足部攣縮者7名,末見有攣縮者5名。經追蹤觀察為姆趾先出現攣縮,接著為足關節,其中有4名以後涉及股內收肌。餘下13名也呈同樣模式。他還對運動發育落後、肌張力也異常(張力低下,過緊張)患兒作了回顧調查,也發現母長屈肌孿縮有出現和不出現者。出現多在1歲前後,2—3歲時也有出現,張力低下患兒出現攣縮者相當多。攣縮出現較早的患兒以後小腿三頭肌也常出現攣縮。因此,他的結論為下肢拇指最早出現攣縮,向中樞擴延。母趾和足關節有同時出現情況,小腿三頭肌呈可有可無程度、上肢也確認拇長屈肌攣縮,但不同於下肢,有拇指移至肘的情況,可能因上肢和下肢神經機構不同之緣故。 3.把四肢木端(拇指、姆趾)攣縮稱為末端攣縮。對腦性癱瘓的攣縮最先在母趾出現,大多在生後3—6個月,稱為初期末端攣縮。存在足關節部極輕的攣縮,即使目前尚無,早晚也會出現,可以作為早期診斷依據。患兒在1歲前後,或到2—3歲時,四肢末端出現攣縮音,稱為後期末端攣縮。攣縮的機制尚不清楚。後期末端攣縮可以使用上田法治療,以促進恢復正常。 4.他對解剖學家養老孟司的「中樞是末梢的奴隸」的觀點贊同,即沒有末梢(手、足)也沒有中樞(腦),就像市長和市民的關係那樣,市民是主體,末梢也可為主體。一般認為,腦性癱瘓患兒的異常姿勢,是受腦的指令致使手足過分緊張而變得強硬。反過來想,也可能是由於末梢(手足)部位的過分緊張而造成了異常姿勢。所以去掉手足的過緊張成為先決條件。上田法就是從去掉手足和軀體的過緊張為目的的手法,去掉末梢過緊張,異常姿勢自然會消除,而出現小兒自然的運動發育姿勢。 二、治療手技 上田法由5種基本手技和4種輔助手技組成。作為腦性癱瘓患兒治療用的手技,目前也逐漸用於成人患者,本文以小兒為主介紹。其體系構成為: 基本手法 (1)頸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帶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輔助手法: (1)頸部第2法 (2)骨盆帶法 (3)下肢第2法 (4)上、下對角線法 (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經過自動調整,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腦癱多學科治療效果好,為什麼這麼說?
※腦癱治療的誤區
※小寶寶走路踮腳尖,是發育超前,還是腦癱作怪?
※母愛寫奇蹟 腦癱女活過25歲
※寶寶出生半年內,看到這些癥狀表現最好查下腦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