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上篇19:少私寡慾(明朝憨山大師譯解)

老子道德經解上篇19:少私寡慾!明朝憨山大師譯解第十九章 少私寡慾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智、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注】此承前章而言智不可用,亦不足以治天下也。然中古聖人,將謂百姓不利,乃為斗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將利於民,此所謂聖人之智巧矣。殊不知民情日鑿,因法作奸。就以斗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竊以為亂。方今若求復古之治,須是一切盡去,端拱無為,而天下自治矣。且聖智本欲利民,今既竊以為亂,反為民害。棄而不用,使民各安其居,樂其業,則享百倍之利矣。且仁義本為不孝不慈者勸,今既竊之以為亂,苟若棄之,則民有天性自然之孝慈可復矣。此即莊子所謂虎狼仁也。意謂虎狼亦有天性之孝慈,不待教而後能。況其人為物之靈乎。且智巧本為安天下,今既竊為盜賊之資,苟若棄之,則盜賊無有矣。然聖智仁義智巧之事,皆非樸素,乃所以文飾天下也。今皆去之,似乎於文則不定,於樸素則有餘。因世人不知樸素渾全之道,故逐逐於外物,故多思多欲。今既去華取實,故令世人心志,有所系屬於樸素之道。若人人果能見素抱樸,則自然少思寡慾矣。若知老子此中道理,只以莊子馬蹄胠篋作註解,自是超足。

暇滿人生難得,給自己3天時間,靜心止語行坐禪,聽聞正法,開啟內在智慧與慈悲。還原生命俱足喜悅與自在。


推薦閱讀: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道篇1-37)
論老子「無為而治」政治智慧的辯證性
《姑妄推之:老子的初衷》
《老子》近思錄
老子混元功

TAG:道德 | 明朝 | 道德經 | 大師 | 老子 | 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