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超越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

教師要超越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

來源: 《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 作者: 陳建

摘 要:教育常識是教師對教育的一種習慣性理解,是教師之間口耳相傳的習俗意義上的教育觀點。教育常識在日常生活範圍內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一旦超出其適用範圍,就會遭遇到「驚人的變故」。教育經驗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從事教育活動的有效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緒體驗。教育經驗乃是教師個體對教育活動的常識性理解。教師要超越教育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就要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尤其是要培養反思和批判的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教育常識;教育經驗;反思意識;批判意識

在教師教育領域,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觀點——「成長=經驗+反思」,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基於自己長期研究而提出的教師專業成長公式,具有較大的合理性。但是,由於人們對教育經驗缺乏理性分析,對其寄予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期待和幻想,誇大了它的意義和價值,以至於對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產生了不良影響。教育常識在它的適用範圍內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一旦超出其適用範圍,就會遭遇到「驚人的變故」。有鑒於此,筆者對教師的教育經驗進行深層次的哲學分析,為如何充分發揮其價值提供建設性的建議。

一、不能迷信教育常識

教師往往依據自己對教育的理解或者自己的教育觀念,來處理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問題。教師的理解或觀念有一些有理論支撐,可能是合理和得當的,還有一些屬於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可能存在問題。

所謂教育常識,指的是教師對教育現象的一種習慣性理解。具體到某一所學校而言,指的是在這所學校中教師之間口耳相傳的屬於習俗意義上的教育理解和教育觀點。教師往往習慣於認可學校長期以來一直約定俗成的東西,而對它是否屬於真理則不去探究。杜威曾經說過:「我們用有意識的估計去分辨什麼東西是有價值的和什麼東西是沒有價值的,但是我們很少認識這種有意識的估計在多大程度上受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的那些標準的影響。」[1]他還進一步分析:「凡是我們不經研究或思考而視為當然的東西,正是決定我們有意識的思想和決定我們的結論的東西。這些不經思考的習慣,恰恰是我們在和別人日常交際的授受關係中形成的。」[2]杜威所謂的「不經研究或思考而視為當然的東西」,其實就是本文所指的教育常識,這種教育常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他對這種教育常識持批判和質疑的態度。正是由於杜威用批判的眼光審視傳統的教育常識,才促使他提出系統的進步教育主張。

教育常識具有如下幾方面特徵。首先是經驗性。教育常識來源於個人的教育經驗,它符合於教育經驗、適用於教育經驗,但不能超越教育經驗。教育常識最為本質的特徵,就是它的經驗性。其次是表象性。教育常識往往是對教育活動表象的膚淺認識,而沒有深究教育活動的內涵和本質。再次是非批判性。人們往往會視教育常識為約定俗成的教育規律,並認為這種所謂的教育規律是不證自明的東西,進而對它產生迷戀甚至崇拜,缺乏對它的自覺批判和主動質疑。

教育常識經常以其獨特的隱喻方式,如教育諺語、教育格言、教育箴言、教育口號等,來拓展它的使用範圍,擴大它的影響。體現在上述隱喻中的教育常識,往往是約定俗成、不證自明的知識或觀點,教師不會自覺主動地對這些知識和觀點產生質疑和批判。以各種隱喻方式體現的教育常識,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並不會產生太大問題,但是一旦超出它的適用範圍,就會變成片面的和狹隘的認識。

以教育口號為例,目前社會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教育口號,如「沒有學習就不會有教學」,「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一個好校長等於一所好學校」,等等都是在教育領域中非常流行的教育口號。在一般意義上喊喊這些口號並沒有太大問題,甚至覺得由於這些教育口號能夠打動人、鼓舞人,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推進學校教育改革活動的發展,但是這些口號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非邏輯性,它們往往是非理性的,在邏輯上並不嚴謹,如果人們不經過認真思考,對口號先入為主並且熱情地加以傳誦,就會導致一些負面影響。有學者就指出:「口號並不排斥概念、術語的認知意義,但更重視的是概念的情緒意義,亦即強調其情緒感染力。為了能打動人、鼓舞人,引起人心理上的共鳴,口號有時會誇大其辭,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情緒上的感染。」[3]

可以說,教育常識是一種教育中的「熟知」而非「真知」,而在「熟知」中極有可能隱含著對教育的「無知」,人類教育活動的目的是尋求真知,因此,僅僅停留在常識層次的理解上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常識是最低層次的教育認識,它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果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活動和教育現象的認識停留在教育常識的水平上,那麼無論其自身還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專業水平都會停留在淺表層次,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二、要理性地分析教育經驗

教育常識最為本質的特徵是它的經驗性,所以教育常識與教育經驗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準確地把握教育常識,必須理性地分析教育經驗。

(一)教育經驗的內涵及其特徵

教育經驗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從事教育活動的有效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緒的體驗,是教師自身對教育活動和教育現象的價值判斷。教育經驗屬於教師個人對教育活動的常識性理解,它絕不是教育活動中的真理性認識。

教育經驗具有非常複雜的特徵,要認真加以分析。首先,教育經驗的產生具有偶然性。教育經驗的主體是多元的,它是特定的教育主體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的實時反映,它的產生往往是臨時和偶然的,並不具備永恆的必然性。其次,教育經驗的展現具有直觀性。它是教育主體對教育活動和教育現象的直觀判斷,具有直觀性的特點。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教育主體針對同樣的教育活動和教育現象有不同的判斷的原因所在。教育經驗的直觀性一方面會影響著教育經驗自身的性質,另一方面也影響著人們對教育事實的判斷。再次,教育經驗的表達具有非批判性。有學者認為,人類的認識活動存在一個無法加以解決的悖論:如果人類的認識活動全部來源於經驗,那麼要考問經驗之外是否存在某種不依賴於經驗而獨立的東西,只能請教經驗,但是經驗卻無法回答超越經驗的問題。[4]在本質上這與經驗的非批判性特徵有關。教育經驗也如此,它往往依附於教育主體對教育活動的常識性理解,它會自覺地維護甚至依附教育主體的各種觀點,而對其他觀點產生排斥和阻抗,因此具有非批判性的特點。從這個角度看,教育經驗往往是排外和自大的,它的合理性值得質疑。最後,教育經驗的推廣具有個體或區域的局限性。任何一種教育經驗,都必定是個體或者某一個區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體驗和教育行為,它會帶上明顯的個體烙印和區域特點,教育經驗具有個體或區域的局限性,並不是所有教育經驗都具有推廣的價值。

(二)教育經驗的價值兩重性

教育經驗的偶然性、直覺性、非批判性以及它所具有的個體或區域的局限性,都表明它屬於低層次的教育認識,有自身難以克服的缺憾和不足,但是否教育經驗就沒有價值可言呢?

教師專業化運動產生以後,波斯納的教師專業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在教師教育領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學者由此非常重視教師的教育經驗,有些人認為,豐富的教育經驗是一線教師專業生命的基石,缺乏教育經驗的教師是很難立足的。這話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對教師的教育經驗應該進行辯證的價值分析。

教育經驗的價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教育經驗並不必然具有真正的教育性質。在教育史上對教育經驗最有研究的非杜威莫屬。他在《教育與經驗》一書中對經驗做過深刻的哲學分析,他認為,經驗並不是「自身明確的觀念」,並不必然具有真正的教育性質,「有些經驗有錯誤的教育作用,任何對經驗的繼續生長有阻礙和歪曲作用的經驗,都具有錯誤的教育作用」。[5]杜威列舉了幾種可能產生錯誤教育作用的經驗:「有一種經驗可以使人感覺淡漠,使人缺乏感受性和反應性」[6];「一種特定的經驗雖然可能在一個特殊領域內增加一個人的機械的技能,然而,又會使他陷入陳規舊套」[7];「一種經驗可能使人感到歡快,然而它卻促使人們養成馬馬虎虎和不細心的態度」[8];「一些經驗可能彼此互不聯結,雖然每個經驗本身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令人興奮的,可是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夠持續地連貫起來……它們的不連貫性可能使人們形成不自然的、分散的、割裂的和離心的習慣,形成這種習慣所帶來的後果是使人們沒有能力去控制未來的經驗」[9]。在杜威看來,教育活動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這種活動具有非常明顯的計劃性,所以它要依賴教育經驗。杜威相信教育活動是在經驗中、由於經驗和為著經驗的一種發展過程,但是這並不表明一切經驗都具有真正的教育性質。杜威衡量教育經驗價值有兩條基本原則:「連續性」和「情景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忽視這兩條原則,不注意它們之間的積極有效的配合,教育經驗就會失去自己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

另一方面,教育經驗具有潛在的教育價值。首先,教育經驗是教育理論的來源。教育經驗是教育實踐現實的、鮮活的反映,它與教育實踐的距離最近。教育經驗作為教育主體的當下判斷,是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關於教育活動和教育現象的看法,它是教育理論的重要來源。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杜威認為「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組和改造」,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以教育經驗為邏輯出發點的教育哲學。杜威說過:「一盎司經驗所以勝過一噸理論,只是因為只有在經驗中,任何理論才具有活力和可以證實的」[10],「離開經驗的理論,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為理論。這樣的理論往往變成只是一種書面的公式,一些流行話,使我們思考或真正的建立理論成為不必需的,而且是不可能的」。[11]其次,不排除教育經驗有它的深刻性。從性質上來看,教師的教育經驗是表面性與深刻性並存的,既存在對教育膚淺、粗糙的看法,也存在對教育深入、準確的理解。只不過這種深刻性的教育見解屬於教師個人的直觀感悟,教師本人不一定能夠意識到自身感悟的深刻性。再次,教師的教育經驗是其個人教育哲學的體現。任何一位教師的教育經驗,都是他個人教育觀念的體現。通過分析教育經驗,可以總結和提煉出教師的教育思想,這有助於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形成。教師個人教育哲學是教師運用哲學方法反思和批判教育問題,形成自己系統的教育信念的總和,它是在個人哲學信念影響下對具體教育問題的解釋系統。教師個人教育哲學深受個人教育經驗的影響,具有相當程度的個性色彩。教師個人教育哲學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邏輯框架和話語系統的教育哲學,它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個人教育主張;另一種是沒有經過加工提煉的屬於個人潛意識的教育主張。前者是理想狀況下的具有教育理論層次的教師個人教育哲學,後者是現實狀況下的停留在潛意識層次的樸素的教師個人教育哲學。後者是前者的基礎,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提煉必須從此起步。換言之,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提煉必須從分析其教育經驗開始。

(三)教育經驗屬於隱性知識,其價值發揮有賴於顯性化的過程

從教育認識論角度分析,許多教育經驗屬於隱性教育知識的範疇,存在著知識轉化的必要。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於1958年在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他把知識劃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認為「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12]波蘭尼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而將後者稱為隱性知識。按照他的理解,顯性知識是能夠被人類以一定符碼系統(最典型的是語言,也包括數學公式、各類圖表、盲文、手勢語、旗語等諸種符號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識。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相對,是指那種我們雖然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13]隱性知識是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教育經驗顯然更多地屬於隱性知識的範疇。

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知識進行管理,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是促使教師個人教育知識從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但這項知識轉化工作不會自動發生,如果要讓它發生,既有賴於個體自身的努力,又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如教育專家幫助教師挖掘、分析自身的隱性知識,形成教師自己的教育智慧。這項工作必須從分析和提升教師的教育經驗入手。

三、超越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

教育常識則是約定俗成而未經證實的教育見解,它往往是教育經驗層次上的教育認識。教師要得到專業發展,必須超越教育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這項工作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教師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中尤其關鍵的問題是讓教師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識與能力。[14]

(一)教師要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教育經驗是一種低層次的或隱性的教育認識,這種教育認識需要進一步地反思和加工,才能發揮它的價值。只有經過反思的教育經驗才是有價值的教育經驗,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一個教師光靠經驗辦事只能說他具備經驗性常識。教育經驗經過反思上升到理論程度進而形成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才能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影響。

現實中有一部分教師很少主動分析、反思或批判自身教育活動中隱含的理論,他們往往「習焉而不察」,憑藉經驗從事教育工作,甚至混淆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接受一些錯誤的教育觀念。有鑒於此,筆者認為,教師要反思教育經驗,超越個人的教育常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妥善地處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正確地開展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教育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教育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專業能力發展的過程,是進行創造性勞動和超越自我的過程。教育反思既要把握廣度,又要掌握深度。教育反思的廣度就是要能夠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種種問題,不僅要善於把握問題的基本框架,而且不遺漏其中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細節。教育反思的深度是指能夠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內部,把握住問題的本質及核心,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揭露引發事件的根本原因,並且善於預見事件的發展進程和發展結果。

教育反思要求教師能夠對教育活動的前提進行追問,對教育活動的背景進行分析,對活動所依據的思想進行反省,對教育活動效果做出評估,並對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承擔起責任,而不是盲從於未經批判的教育常識和教育經驗。從本質上看,教育反思是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追求價值和意義的深思熟慮的過程。教育反思需要在時代精神觀照下對教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進行追究和反省。任何一個時代的時代精神,都主要表現為三種基本的存在方式:一是指人類以各種方式所創造的具有時代內涵的人的生活世界的意義;二是各個時代具有普遍性的關於人的生活世界的意義的個體自我意識;三是各個時代在理論形態上關於人的生活世界的意義的社會自我意識。[15]也就是說,要根據時代精神對教育活動的要求,追究和反省教育活動在生活世界中的普遍意義,然後提升出具有普遍性的個體自我意識和社會自我意識。「所有教育的問題,最終都是哲學性的」[16],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本身殊為不易,並且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還有著動態變化的可能。教師應當在時代精神觀照下對這些問題進行審慎思考,這會使教師對教育中存在的基本問題有更加智慧的理解。

教師的反思意識是一種理性智慧,通過反思,教師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和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並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教師的反思意識就是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信念進行審察和檢驗,並形成自己關於人、知識、價值和學習等具有邏輯上內在聯繫且能夠清晰表述的觀點。這種教育反思的意識,既是創造型教師的必備能力,又是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重要內容。

(二)教師要具有批判的意識和能力

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在於,人能批判地審視自己的行動與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當人能夠發展他的批判能力時,這個世界便有了豐富的可能性。德國哲學家馬克斯·霍克海默認為,批判性指一種理智上的否定性的思考,即「不滿足於接受流行的觀點、行為,不滿足於不假思索地、只憑習慣而接受社會狀況的那種勢力;批判指的是那種目的在於協調社會生活中個體間的關係,協調它們與普遍的觀念和時代的目的之間的關係的那種努力」。[17]

當代教育出現了許多危機,需要教師對此具有批判意識和能力。雅斯貝爾斯早已指出當代教育的危機徵兆:「非常努力於教育工作,卻缺少統一的觀念;每年出版不計其數的文章書籍,教學方法和技巧亦不斷花樣換新。每一個教師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個整體,卻給人一種無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現的特有現象:放棄本質的教育,卻去從事沒完沒了的教學試驗、做一些不關痛癢的調查分析,把不可言說之事用不真實的話直接表述出來,並不斷地更換內容和方法做種種實驗。」[18]雅斯貝爾斯提及的「放棄本質的教育」、「缺少統一的觀念」、「缺乏一個整體,卻給人一種無力之感」等危機成因,都觸及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在二戰後的德國普遍存在,在當今世界也普遍存在。如果教師對這些教育問題缺乏批判意識,就有可能受到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不自覺地成為加劇教育危機的幫凶。

教育問題也是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在社會轉型時期,由於文化多元化、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教育問題與社會問題變得同樣複雜而嚴峻。許多人對社會問題的指責最終往往都指向教育,認為學校教育必須承擔這些社會問題產生的後果。教師經常成為社會問題產生的替罪羊,並且不斷被指責。教師被要求對社區、政府、校長、學生和家長負責,而各方的要求又不統一。當今學校教育出現了教育知識不斷增加和教育時間越來越有限的基本矛盾,「效率至上」的觀念成為學校辦學的核心追求。面對這些現象,教師變得無所適從,變得越來越冷漠和世俗。他們有意逃避理性思考,無奈地接受教育中一些「約定俗成」的慣例和「不證自明」的常識,通過各種形式的「讓步」和「屈服」來逃避各種各樣的指責。他們屈從於那些行政權威自上而下的命令和管理,極少過問除了「約定俗成」的慣例和「不證自明」的常識之外的東西。這樣會導致教師像機器人一樣機械地行動,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缺乏批判精神。這種教師,「接受已經準備好的由祖先、老師和權威人士傳下來給他的標準文化模式的安排,把它當做毋庸置疑處理在社會領域中經常發生的所有情況的準則。」[19]

教育是通過知識傳授來培養兒童合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一項活動。教育是使兒童從無知到有知,從有限的直接經驗擴展到寬廣的理性思維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在於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使學生的思維獲得解放。作為引導學生的教師,自身也必須具有良好的思維方式,必須對人、知識、價值等本質問題進行哲學性的思考。而要做到這一點,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識和能力是前提性的基礎。

教師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作為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主體,教師和學生都有各自的個體特殊性。每個人看問題的視角都不一樣,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每個個體的看法,都是構成對真理理解的不可代替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用多元、開放的視角來看問題,而要達到這一切,教師就必須具備質疑、批判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該有膽量和能力去審視、懷疑教育中存在的教條、意見和偏見。

教師要具有的批判意識和能力,就是蘇格拉底提倡的「牛虻精神」。蘇格拉底說,這是因為城邦就像一隻身體龐大的動物,充滿惰性且總是睡眼惺忪。要使這頭巨獸在該動的時候行動起來,就需要有一隻專事叮咬的牛虻來喚醒它。[20]蘇格拉底就是用批判和提問的方式挑戰人們的成見,讓人們意識到自己沒有知識,有的只是盲從的經驗和常識。可以說,像牛虻一樣叮咬是蘇格拉底的生活方式,批判是蘇格拉底的使命。現代社會的教師應當向蘇格拉底學習,勇於批判自己,挑戰成見,把批判當做自己的使命,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要具有的批判意識和能力,還是美國教育哲學家邁克辛·格林所強調的「陌生人的眼光」。邁克辛·格林引用了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繆的「陌生人」概念,在她看來,長期生活在鄉村的人往往會毫無懷疑地接受由祖先、宗族長老和權威人士傳遞下來的文化習俗,對新奇事物熟視無睹,而遠離家鄉的返鄉人最容易察覺這一現象,並用批判的眼光來加以審視。她強調教師應該如同返鄉人審視家鄉和鄉人那樣,以「陌生人的眼光」,即以一種質疑和批判的眼光,來審視教師所生活的世界,審視各種各樣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超越傳統和成見,真正地解放自己,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和心靈面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21]批判的前提在於反思,而反思的有效貴在自覺,不斷地自覺反思、批判質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不管是對教師個體還是對教師群體而言,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識與能力是教師走向專業成熟的表現。一個心智健全的人,就應該是一個不斷反思和批判的人。一個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的教師群體,就應該是不斷反思和批判的教師群體。

參考文獻:

[1][2][10][11]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4,158,158.

[3]鄭金洲.「教育口號」辨析[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3).

[4]朱德生.關於思維與存在同一性問題的思考[J].哲學研究,1997(2).

[5][6][7][8][9]杜威.經驗與教育·我們怎樣思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3,253,253,253,254.

[12]Mi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

[13]郁振華.波蘭尼的默會認識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8).

[14]吳安春,朱小蔓.對創造性教師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2(5).

[15]孫正聿.哲學通論[M].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450.

[16]陳建華.基礎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97.

[17]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255-256.

[18]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46.

[19][21]Maxine Greene.Teacher as Stranger: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M].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73:267,269.

[20]柏拉圖對話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42.


推薦閱讀:

【飛翔經驗:戒色就是一場念頭的戰爭】第51季
[人才]10年跳槽經驗總結
大滿貫之王陳天峰的垂釣經驗分享(上)~
歷代吏治監察經驗談
六爻經驗資料薈萃

TAG:經驗 | 教育 | 教師 | 常識 | 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