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黑臉包青天」給騙了
包拯是我國民間最具有號召力的代表公平與正義的化身,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在戲曲演繹、民間傳說中,世人傳頌的主要故事,一個是包拯任開封府尹時的為官之道,即他怒斬貪官、為民除暴、愛民如子;一個是包拯的立志經歷,即他原是身世坎坷、相貌醜陋的「包黑子」,受「嫂娘」力助成才,最終成為剛直不阿的「黑臉包青天」。
可事實上,歷史上的包拯不但相貌不黑不醜,身世也並非窮苦崎嶇。這麼多年的常識,真真是把我們給騙了!
我不黑其實我是個俊美男
宋史評價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即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令人聞之畏懼。所以,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謚號「孝肅」,以此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不過,雖然包青天的正直品性被流傳至今,但他的真實相貌卻被後人「越描越黑」。我們今天的影視戲劇中,皆把包拯描繪成一個面目黝黑、相貌醜陋的「包黑子」。千百年來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更是把威風凜凜的「黑臉」和「月牙」形象演繹的深入人心。而這,恰恰誤導了許多人。
安徽合肥市包湖邊現存一座包公祠,祠內立有刻著包拯肖像的古石碑,圖刻細膩。我們細打量就會發現,碑上的人物完全不是戲台上五大三粗的模樣,而是手執笏板,清瘦矍鑠,一介白凈老生形象。
(包拯石刻像圖)
此外,從故宮南熏殿藏畫中的包拯畫像來看,包拯的形象也是比較端莊清俊的。儀錶堂堂,下垂大耳,顯得非常和善可親。皮膚比較白凈,並非是戲曲影視中黑臉的形象。所以,史籍上也稱其「面目清秀,白臉長須」。
(故宮南熏殿藏畫包拯圖)
第三個證據是,包拯第三十代後裔、包公精神傳承研究會會長包訓安說,包公曾有真人畫像,是當年其門下學生顏查散在包公六十大壽之際,按照包公當時的容貌、身材、服飾,如實地在麻宣紙上彩繪下來的。
這幅畫高二米多、寬一米二,畫中的包公身高一米六五左右,尺寸是按1∶1繪製的,確系正常人一樣。更重要的是,包公的膚色是與常人一樣的黃皮膚,只是在接近眉梢處,確有一塊隱約如蠶豆大小的硃砂痣。
原來,歷史中真實的包拯不僅不黑,還挺白,面容清秀端莊,是個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包拯真人畫像)
我不苦其實我是個「官二代」
公元999年,宋真宗詔示在杭州、明州(今浙江寧波)設置市舶司,讓外來客商經營得到方便。宋代國家相對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各種商品交換也活躍起來,對外貿易隨之發達。
也就是在這一年,包拯出生了。那是安徽合肥一家名門望族,父親包令儀曾做過福建惠安縣的知縣、刑部侍郎。
從小,包拯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且他不但讀書奮進,還極盡孝道。根據史料記載,為了照顧父母,包拯考取了功名也不出去做官。要知道,在封建時代,要想顯達於世,必須走科舉之路。
那年,包拯已經29歲,他不負家族期望,中了進士甲科,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建昌縣知縣,按照現在的說法,等於是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捨不得離開父母,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獨苗,便索性把官辭了,安心在家陪父母。這一陪,就是近10年。直到包拯38歲時,父母都去世後,他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
今人在安徽合肥發現了一塊包拯為父親包令儀立的神道碑。碑上陰刻篆書「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又是他力盡孝道的見證。
(包夫人墓圖)
而今天的小說演義中,關於包拯作為家中獨苗被「嫂娘」撫養成人一說,其實也是虛構的。「嫂娘」的原型,其實是包拯次子包綬的嫂子,即包拯的大兒媳崔氏。
崔氏與包拯長子包繶在一起只生活了兩年,包繶便去世了。死的時候,留有一個遺腹子,後取名包文輔,不幸的是,包文輔也早年夭折。
崔氏沒了丈夫也沒了孩子,包拯不忍看她孤苦一輩子,便決定將她「回宗」,允許其再嫁。然而,崔氏卻當著包拯的面發誓:「生為包婦,死為包鬼,誓無它也」,拒絕改嫁。
(戲曲中演繹的包公與「嫂娘」)
後來,包拯的妾生了次子包綬,晚年得子的包拯自然高興異常。但在包綬五歲時,包拯就駕鶴西去。臨死前,包拯借故將包綬的生母遣返回家,包綬便由崔氏代為撫養。崔氏待他形同己出,疼愛異常,懂事後,包綬也「以母禮侍之」並稱之為「嫂娘」。
雖然成年後的包綬也做了一名愛民如子的好官,不過今人很避諱他的出身。因為大家都覺得,清官只能有一個正妻,觀眾很難接受剛正不阿的包青天,竟也是有妾室之人。
所以,戲劇作者們為了豐富人物形象、或者是為了塑造更完美厚重的「包青天」,把發生在他次子包綬身上的事「嫁接」到了他身上。
如果包拯知道後人在他身上安了這份「差了輩」的養育之情,估計也會哭笑不得吧。
我不炫富其實我有年薪千萬
我們繼續來說38歲開啟官宦生涯的包青天。
出色的工作,利國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知諫院即兼任諫官之職,任務是向皇帝進諫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責任和權利都很重要。
在包拯兼任諫官期間,不但對橫行不法的權臣屢次抨擊,而且對時政的許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議。可惜的是,兩年之後,包拯就被改任為龍圖閣直學士(從此人們又稱他為包龍圖),這是個虛銜,且要又一次離開京城。
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包拯才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按理說,包拯後世之名應是從開封府名揚天下的,可事實上,他只在這個職位上坐了一年多。
當然,在這段不長的時間裡,包拯也查辦過一些為民平冤的案子,一度贏得美名。
比如,他處理案件公道正派,執法嚴峻,對各種階層一視同仁。有一次,惠民河漲水,淹了南半城。包拯一調查,原來屢疏不通的原因是達官貴人在河兩岸佔地修豪宅,還堵水築起了「水上公園」。憤怒的包拯立即下令將這些花園水榭全部「毀去」以泄水勢,「人患」一治,水患自然解除。
此舉可謂石破驚天,包拯威名大震,京師老百姓都盛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同時,包拯一上任就改革訴訟制度,裁撤了門牌司。在他之前,百姓告狀要先通過門牌司,「衙門八字朝難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如果不給辦事人員一些打點,刁難怕是少不了的。而包拯的改革舉措,正是更治了這一頑疾。
通過一系列利民舉措,愛民如子的包拯贏得了百姓的擁戴。甚至於,因為包拯不苟言笑、過於嚴肅,對他「喜愛有加」的百姓還給了他「包大人笑比黃河清」的調侃評價——要看包公笑,比讓黃河水變清還難!
除了是一個好官,包拯也是一個清官。據宋朝《兩朝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居家儉約,衣服、器用、飲食,雖貴,如初宦時」。他家裡生活勤儉節約,雖然後來官至三司使、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但是其穿的、用的、吃的,仍然和剛做官任知縣時一樣儉樸。
其夫人董氏的《墓志銘》也記載:「孝肅漸貴,夫人與公終日相對,亡聲伎珍怪之玩,素風泊然。」宋代達官貴人素有蓄養歌伎之風,而包拯閑暇時只與夫人對談,並無聲色犬馬之類的娛樂。
不過,包拯雖為官清廉,卻不代表他就得是個窮官。事實上,他的薪水之高也是後人無法想像的。
包拯年薪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在臨終前。那時,他既是樞密副使,又是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同時還被封為東海郡開國侯,官品和爵位之高僅次於當朝宰相。根據史料中出現的距包拯任職開封府時較近的物價來算,包拯一年的收入竟合計有1367萬元!
我不認識展昭這鍘刀是哪裡來的?
此外,今天說到包拯,我們還會想到他重要的左膀右臂。不過,又要讓讀者們失望了,這些也都只是傳說。
歷史上,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公孫先生、南俠展昭,更沒有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這些出神入化的情節,都是出自清代石玉昆的小說《三俠五義》。如今開封包公祠中陳列著「御賜三札」——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也是清代以後的人在《三俠五義》故事基礎上打造紀念的。
事實上,作為宋代名官,包拯為民除害時,別說鍘人,就連「鍘」字都很少見。鍘刀是在元代蒙古人入關時才開始出現的,且最初的用途就是鍘草。漸漸地,元雜劇作品中的包公才開始與鍘刀結緣。不過,明代的包公故事中沒有鍘刀出現,直到清末的《三俠五義》,鍘刀才又失而復得,而且一下子變成了三件套,這可能與晚清亂世地方上濫用死刑有關。
但雖然史料中記載的包拯沒有鍘過什麼人,他卻是經常「彈」人的。
45歲時,包拯當上了監察御史,負責監督百官,集現代紀委、檢察官和糾風辦的職責於一體,「大事則奏劾,小事則舉正」。這很對包拯的胃口,直言不諱,火力十足,不將其彈下,誓不罷休。
比如,官員王逵在地方橫徵暴斂,包拯得知後先後七次上書請朝廷罷免他;宋癢當了七年的宰相一沒貪污,二沒枉法,包拯依然要上書彈劾他,理由是他不辦實事。
可見,雖然真實的包拯手上沒有虎頭鍘,心中卻一直裝著一副「正義鍘」。
總之,雖然直到58歲包拯才當上開封府尹,並且只當了一年多就陞官調走了,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他把號稱最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正因為他敢於懲治那些權貴們的不法行為,並堅決抑制府吏的驕橫之勢,最後,63歲的包拯病逝於樞密副使(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任上後,被追謚孝肅,後人因此尊稱其為包孝肅公。
包拯病逝後,首都開封的老百姓莫不傷感。皇帝還親自到包家弔唁,並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
回顧包拯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其實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沒有御賜的三口鍘刀,也沒斬過負心的駙馬,甚至沒有一張黑臉和一個月牙胎記。他帶人賑災,為民除害,既給人免過稅,也進行過經濟改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包拯與許多著名人物都曾同朝為官,比如歐陽修、范仲淹、蘇軾、王安石、司馬光等,他們對包拯的評價也非常高。
之所以能在朝野內外都廣受好評,是因為包拯不但為官廉潔執政,嚴明執法,替百姓說話,也因為他為人磊落,不結朋黨,不避權貴。
如此一位磊落愛民清官,不論「黑臉」「白臉」,包拯都是百姓心中的「忠良臉」。
(文章綜合自網路)
推薦閱讀:
※中華網論壇十周年--站著是天,躺下是地!看看我們的解放軍子弟兵!--網友影響中國--全國最...
※網紅老師陳果的課堂里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汲取的力量
※如何讓我們的課成為有效高效的好課
※抱歉!速食麵君,以前我們只知道泡你
※時光語錄:青春的末影里,我們仍未能記得那一年花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