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怪狀:一到天黑睡覺不要媽媽,只要奶奶或爸爸?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為啥有些娃,一到天黑睡覺就不要媽媽,只要奶奶或爸爸?

3個有趣卻又不陌生的小場景

場景1、千奇百怪的鬧覺

天色漸晚,在一輛親子旅遊巴上,一群1~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鬧覺。

不過孩子們鬧覺的對象相當有趣,有些孩子鬧著一定要奶奶抱睡;有些孩子鬧著要爺爺,還有些孩子哭喊著要爸爸。

有位只有媽媽陪同外出的小男孩更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定要姥姥,多次甩掉媽媽的手,讓媽媽好不尷尬。最後哭累了,才在媽媽懷裡睡著了。

場景2、臨睡前逃離媽媽

旦旦媽媽常常在其他媽媽面前抱怨說,旦旦跟她不親。

有一天晚上,旦旦媽媽想要旦旦跟她睡,旦旦一開始答應得很爽快。母子倆在床上玩手影遊戲玩得非常高興。眼看到了10點了,旦旦揉眼睛想睡覺了,媽媽讓旦旦躺下來,跟自己蓋被子,沒想到旦旦拒絕了:「不要,我要跟奶奶睡!」

然後一陣風似的溜掉了,讓媽媽倍感失落。

場景3、半夜哭鬧要姥姥

牛牛黏姥姥,牛牛是雷打不動地拒絕跟媽媽睡。

媽媽惱了,有一天晚上,待牛牛在姥姥的房間睡著後,牛牛媽媽把孩子抱到了自己房間。

但是,半夜還是出意外了,牛牛在睡夢中醒來看不見姥姥立即崩潰大哭,無論如何要找姥姥。姥姥聞聲過來把牛牛抱走了,後半夜一直睡得很香。

留下沮喪的牛牛媽媽一直睡不著。

相信這些媽媽們內心是崩潰的——「我是孩子的親媽呀!怎麼回事?」

?難道中了勞倫茲的「刻印」效應?

康拉德.勞倫茲是一名生物學家,最早提出親子關係中「刻印」這一概念。他用鴨子做親子實驗。

他把一組鴨蛋由鴨子媽媽孵化,一組鴨蛋由機器孵化,分成A,B兩組。A組的鴨子寶寶們破殼一刻看到的是鴨子媽媽;B組的鴨寶寶們破殼的一刻,見到的是勞倫茲。

接著,勞倫茲把兩組鴨寶寶混在一起,隨後故意驚嚇它們,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帶著記號的B組鴨寶寶們,在被驚嚇後條件反射般跑到了勞倫茲身邊。在往後的日子裡,這些B組的鴨寶寶們也常常喜歡跟隨勞倫茲身後,而不是鴨子媽媽身後。

勞倫茲認為,鴨子寶寶們因為第一眼看見的是人,所以把人當成了它們的媽媽,這便是「刻印」效應。

事實上,第一眼的「刻印效應」在人類親子關係中是不存在的,第一年卻很常見。

?為什麼第一眼的「刻印效應」在人類親子關係中不存在?

想想寶寶出生時眼睛視力很弱,幾乎看不清,並且寶寶們出生時第一眼看見的是產科醫生或護士,基於第一眼的「刻印效應」,寶寶會把別人當成親媽嗎?不會。相反,初生嬰兒會通過母親的聲音和體味尋找媽媽,那是寶寶在子宮外唯一熟悉、出生後還能找到的兩種東西,是無助寶寶們的安全感保障。

但是,多少媽媽在寶寶出生後的頭一年「拋棄」了寶寶呢?

有些媽媽需要外出工作,跟寶寶兩地分隔;有些媽媽出於某些原因,不僅不哺乳,晚上還不和寶寶同一房間睡覺,平時也很少跟寶寶親近。寶寶們的安全感保障沒了,想想都讓人難過。

?跟媽媽分離的寶寶們的兩種命運

1、依戀關係缺失

19世紀,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曾經拍攝過一個黑白的簡短的影片。片里是一群無法長期照顧寶寶的媽媽們生下的嬰兒。

這些媽媽在生下寶寶的頭三個月允許親自照顧寶寶,3個月後,這些媽媽們便離開,把寶寶交給育嬰園的護士。

在媽媽離開的最初幾天,大多數寶寶有時還能愉快地咯咯笑或微笑,但在媽媽離開的一周後,寶寶們普遍發生了變化。他們不是反應遲鈍、面無表情,便是臉上寫滿恐懼。

施皮茨認為,育嬰園的護士們工作繁忙,每個護士平均要照顧7個小嬰兒,並且她們大多是因為工作而履行照顧義務,因此未能跟嬰兒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所以這些嬰兒的依戀關係是缺失的,寶寶們的安全感和情感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傷害。依戀關係缺失的寶寶愛哭鬧,常常希望有人關注,但也愛拒絕他人。

2、依戀關係發生轉移

那些媽媽分娩了嬰兒卻不能在身邊照顧的家庭,這些嬰兒的主要養育者,比如家裡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又或者是寶寶的爸爸或保姆,如果對寶寶充滿愛,能夠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注,那麼這些寶寶對媽媽的依戀關係便會產生轉移,寶寶們把情感寄托在別的養育者身上,而不是在媽媽身上,這便是上文3個有趣場景的解釋。

那些不肯跟媽媽睡的孩子,即使他們平時可能跟媽媽玩得很好,那是因為這些孩子在一歲前跟媽媽分離或被媽媽忽視造成的,並且這種發生轉移的親子關係常常是不可彌補或難以改變的。為什麼?

?跟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有很大的關係:

親子關係→1對1玩伴關係→群體玩伴關係

1)0-1歲,親子關係

1歲前,被視為親子關係發展的關鍵期。

寶寶們通過與媽媽的互動,比如媽媽對寶寶有親密的關懷和照顧,能與嬰兒有充分的體膚接觸,及時回應嬰兒的哭鬧,能通過行為或語言表達對寶寶的愛,在跟寶寶接觸過程中,有充分的語言刺激,寶寶能時常聞到媽媽的體味、感受到媽媽懷抱的溫暖,聽到媽媽愛憐的呼喚和說話,那麼,這樣家庭的母子或母女親子關係常常能建立得很好,這些孩子最愛跟他們的媽媽睡。

否則媽媽這個角色被其他養育者代替,而這個養育者剛好能在體膚接觸、情感展示、行為表現和語言刺激上,也能跟寶寶有充分的互動,那麼寶寶的情感依戀對象便轉移到了養育者身上,所以,這些孩子愛跟養育者睡,而拒絕跟沒有和寶寶建立依戀關係的媽媽睡。

這決定了媽媽跟孩子日後的親子關係的親密還是疏遠。

2)1-3歲,1對1玩伴關係

1歲後的寶寶,雖然對親子關係還有渴求,但因為1歲前媽媽的缺位,即使寶寶1歲後,媽媽及時回到寶寶身邊,這時母子母女發展的是玩伴關係,不再是親子關係。

這些孩子能跟媽媽玩得很好,但實際上孩子們只是把媽媽當成玩伴,關鍵時刻,比如到了睡覺時需要100%安全感的時刻,孩子們需要的,卻是那個跟Ta在1歲前建立了親子關係的對象。

有些媽媽在孩子1歲前,雖然也跟孩子住一起,但因為上班忙、下班後也未能跟孩子有良好互動,孩子們感受不到媽媽的關注,也會轉移依戀對象。

>>>>一位逗比媽媽的惡作劇

我身邊有位逗比媽媽,她因為生娃後頭一年忙於出國學習,未能跟自己的女兒在1歲前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但女兒跟爸爸的關係非常好。現在女兒3歲,平時一家三口一起睡,但女兒不願挨著媽媽睡。

有一天晚上,趁女兒睡著後,這位媽媽偷偷跟丈夫換了位置。到了三更半夜,只聽見女兒大喊:「不得了啦,爸爸不見了!」隨即看見女兒跳下床往房間外竄,一邊跑一邊喊「爸爸不見了」,找完隔壁房間找廚房,找完廚房找廁所……

後來聽到爸爸的聲音,孩子才走回來挨著爸爸又呼呼睡著了。

3)3歲後,群體玩伴關係

到孩子3歲後,他們常常發展為對群體的玩伴關係有需求,對與Ta有親密親子關係的媽媽或養育者雖然有依賴,但也能開始接受在幼兒園或非熟悉的寢室睡覺,跟小朋友們也玩得較好。

?檢驗孩子安全感的一般方法

幼年時期依戀關係缺失或家庭養育方法的不當,會讓孩子丟失安全感。安斯沃斯的「陌生情景法」,常常是檢驗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方法。

孩子安全感很好的表現:

1、當孩子6個月~3歲時

媽媽上班或外出,或嬰兒的主要養育者暫時外出,孩子雖然一開始表現出不情願或哭鬧,但媽媽或養育者離開後,孩子很快能投入玩耍。到媽媽或養育者回家後,孩子會表現出高興或希望親近的行為,這樣的孩子,安全感是正常的。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如果母子或母女的親子關係良好,大多數會喜歡跟媽媽睡;如果跟其他養育者關係好,便喜歡跟養育者睡。

只要這些孩子的情感依戀對象穩定,而不是常常變換養育者,這樣的孩子即使沒跟媽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他們的安全感一般也是沒問題的。

2、當孩子3歲後

比如上幼兒園,孩子能忍受跟媽媽或主要養育者暫時分離,雖然剛開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或哭鬧或不舍,但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並且跟小朋友們玩得很好。這也是安全感正常的孩子的表現。

3歲後的孩子,睡覺時一起睡的陪伴對象沒那麼挑剔了,也能開始慢慢嘗試獨睡。

所以媽媽們如果想要跟孩子建立一輩子親密的親子關係,那麼便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尤其要珍惜關鍵的頭一年。

孩子跟誰親?「睡覺」知道答案!難怪民間有種說法,說「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親自拉扯才會親」,真的是充滿哲理啊!

本文關鍵字:親子關係、依戀關係、安全感、幼兒心理、家庭養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專註親子關係、早期養育。

推薦閱讀:

孩子流鼻涕打噴嚏反覆咳嗽未必是感冒,還可能是哮喘哦~
爸爸做到3點 你就會有個好女婿
新生兒濕疹為什麼反反覆復?
寶寶在床上摔了一跤,手臂竟然脫臼了!關於牽拉肘,每個媽媽都需要知道這些。
《媽媽是超人》黃聖依與安迪似路人,親子關係如何破冰?

TAG:育兒 | 媽媽 | 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