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知識講座資料【推薦收藏】

楹聯漫話

提要:

1、什麼叫對聯

2、對聯的發展歷史

3、對聯的種類

4、對聯的特點

5、怎樣寫對聯

一、什麼叫對聯

對聯,就是通常所說的對子,也叫聯語、聯句,有帖在大門上,題刻在壁柱上的,也有僅記載書本上和流傳口頭上的。最早是題刻在壁柱上的對聯謂之楹聯,到現代,楹聯已經成為所有對聯的泛稱。

對聯是漢語言的特產,正是由於漢語言的特殊魅力,才孕育了對聯這種奇特的漢文化,因此可以說,對聯是我國的特產。之所以說它是我國特產,是因為漢字有其獨特的個性,其音有同音、多音、諧音,其義有本義、轉義、引伸義,其性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副詞等等,有了這些獨特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意境提煉和詞語組合,就會產生不同的藝術奇效。同時,我們的漢字為單個的方塊字,在使用的時候又可以排列得很整齊,很自然,對聯這種藝術形式就很容易被大眾掌握、使用並不斷地發展。在國外的少數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南洋和歐美等也有人寫對聯,但都是從我國傳出去的,使用者多為華僑,而且差不多都是用漢字。對聯既然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就有它的發展過程,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

二、對聯的發展歷史

按「小說家言」,商末周初就有了對聯。《封神演義》記述姜子牙登台拜將時,就發現一座牌坊上有一幅對聯:「三千社稷歸周主,一派華夷屬武王」。這當然不足為據。

按傳說,東晉時的王羲之從山東遷到紹興落戶時,正逢年關。他寫了「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讓兒子獻之貼到大門兩邊,誰知由於人們酷愛他的書法,剛貼不久就被揭走了,他又寫了「鶯啼北里,燕語南鄰」貼上,結果還是被揭走了。臨到除夕,大門上還是空空的,夫人要他再寫一幅,他只得把對聯裁斷,叫獻之把上半截先貼上去,別人一看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再也無人敢揭,到正月初一一早再把下半截補貼上去,便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當然只是傳說,也靠不住,也許是後人杜撰的。

又一傳說,在南宋齊梁年間,沈約和謝眺所創的「永明體」詩在對仗的要求上已趨嚴格,律詩已見雛形;而對聯正是從律詩的對仗句發展而來的。據此推論,這種說法還不離譜。

據考證,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春聯者,即桃符也」。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到王安石的詩句「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符換舊符」。就可看出春聯與「桃符」之間的關係。

一般把對聯產生的時間定為五代。其根據是迄今所見記載最早的一幅對聯是這個時候的。後蜀主孟昶在蜀末歸宋前二年(即公元963年)歲除之日,命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於寢門:「新年慶有餘,佳節號長春」。到了晚唐時候,律詩已完全定型,這就為對聯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人們常把律詩的中間兩聯句單獨使用,也就成了對聯。當對聯逐漸普及,律詩中的聯句不能滿足需要時,人們便脫離律詩,根據需要創作出單獨的聯句,於是對聯這種獨特的藝術便出現並逐漸成熟了。到了明初的時候,由於朱元璋的提倡,對聯得到了一次大的推廣。「春聯」這個名稱就是朱元璋首創的。

三、對聯的種類

對聯按照不同的標準,其種類可以作不同的劃分。

根據功用,對聯可分為春聯、婚聯、壽聯、輓聯、墓聯、賀聯、遷居聯、行業聯、名勝古迹對聯和一般對聯,這是現在最流行的分法。

根據上下兩聯在意思上的聯繫,對聯又可分為正對,反對和串對。

正對的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

如:寶塔凌雲,一日江山,無邊清靜;

金燈代月,十方世界,何等休閑。

反對的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如: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硃筆點天文。

串對,又叫流水對。串對的上下兩聯,不過是一句分成兩句說,意思是順承的,分別獨立出來都沒有意義:

如:直登雲麓三千丈;

來看長沙百萬家。

根據其它標準,對聯還可以作出多種劃分:

根據字數的多少,可以分為短聯和長聯。一般將七個字以內的稱為短聯,屬單句聯,八個字以上的稱為長聯,屬複句聯(本人所見到的長聯是昆明大觀樓上下聯各183字,2000年四川戲劇家協會主席魏明倫先生征聯,北京的張文麟先生所對出的上下聯各186字)。

根據聲調協律來分,聲調協律的為律聯,俗稱工對;不協律的為散聯,俗稱寬對。

根據不同的創作手法和內容還可分為:數字聯、問答聯、嵌字聯,拆字聯、迭字聯、藏頭聯、迴文聯、趣味聯、諧音聯和單對求偶的絕對等等。

四、對聯的特點

《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句句相銜」「字字相麗」。《史通·敘事篇》中說「編字不織,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都說明對聯有其固有特點。具體說來,對聯有如下五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上下兩聯字數相等。如果把一句話分成兩部分或字數不相等的兩句話貼在左右兩邊,就不成為其對聯。如文革時期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這隻能算作政治口號。

第二個特點,是上下兩聯彼此對仗。這裡包括三個方面:

1、詞性相當。即上下聯相對應的位置要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具體地說,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方位詞對方位詞。

2、結構相應。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聯合結構對聯合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動補結構對動補結構。

3、上下聯結奏(即句式)要一致。在語氣上,上聯在何處稍作停頓,下聯也應在相應的位置稍作停頓。以明人解縉的一幅句聯為例: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其節奏即四—四—三)

第三個特點,是上下兩聯平仄對立。平仄,是律詩和音韻方面的術語,對聯也是要講究平仄的。平仄對立,是指上下聯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聯是平聲的,下聯一般都應該是仄聲;上聯是仄聲的,下聯一般就應該是平聲。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平平仄仄平平仄;

學海無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個特點,是上下兩聯的用字不重複,特別是處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下兩聯完全同義,叫「合掌」。合掌為詩詞所忌諱,也為對聯所忌諱。

第五個特點,是上下兩聯語意連貫。只有語意連貫,才能渾成一體。字不能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詞不能拼湊和生造,否則讀起來就令人費解。我們講渾然一體,也並非所有對聯都是半斤八兩,根據語意創造意境的特殊需要,有時上聯強,下聯弱,有時又是上聯弱,下聯強。弱聯往往是為強聯鋪墊,陪襯,而突出宣染的則是強聯。如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寫過這樣一幅對聯:「東安寺死個和尚,西竺國添一如來。」這是對聯創作中一種獨具匠心的表現手法。

五、怎樣寫對聯

撰寫對聯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結合性很強的問題。如果沒有理論,盲人瞎寫,無法實踐,有了理論,不去在實踐中摸索,探求,也很難寫出像樣的對聯作品。寫對聯的理論知識很系統,應該說也還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但並不是深不可測,難不可學。

對聯的基本理論就是對聯的格律。格者,形式也,指字詞對偶,句子法格,節奏等;律者,音韻也,指平仄排列之規律。清代李漁就著有《笠翁對韻》,清代的車萬育也著有《聲律啟蒙撮要》,洋洋洒洒,好幾萬字,我們不可能去掌握。前面在第三和第四部分中,就對聯的分類和對聯的特點中已經介紹了部分內容。我再向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口訣和一些基本要求,便於大家記憶和掌握:

名對名,動對動,實對實來虛對虛,數字上下兩相望,詞類相當結構同。上下兩句字數等,之間莫有蟲子(重字)現。一聲二聲我說平,(指漢語拼音中的一聲和二聲,如煙YAN1,言YAN2)三聲四聲他言仄。(指漢語拼音中的三聲和四聲,如眼YAN3,燕YAN4)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聯他以平來結。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聯或下聯中,最後的三個字)對聯忌諱不可要。一三五位可不論,(一三五,指上聯或下聯中,排位是奇數的字)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聯或下聯中,排位是偶數的字)一三五,天下漢字任我用。二四六,他說平來我說仄,他說仄來我說平。

細敲平仄費心機,朗朗上口成好聯。對聯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創作對聯、欣賞對聯,都必須懂得對聯的格律。格者,形式也,指字詞對偶、句子法格、節奏等;律者,音韻也,指平仄排列之規律。換句話說,對聯的格律就是根據對聯自身的特點,對字句、對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聯相關各個方面之組合方法的格式規律。對聯的格律要求極嚴,對仗嚴謹。對聯的基本格律,離不開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稱、平仄相諧、詞類相當、結構相應、內容相關。字句相等。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修辭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聯中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因對聯有單句、雙句、多句之分,上下聯不僅總的字數要相等,每個句子字數也要相等。當然,字句、字數要求相等不是單純的「湊字數」,還要求句子語意完整。句式相稱。一個完整的句子所表達的語言,是由多個字詞和片語構合而成的。在句子中,一個單詞或片語是一個音步,也稱「節奏點」。對聯句子的「句式相稱」,要求上下聯節奏一致,如對聯「蒼山玉水雲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聯均為二二二一句式,而對聯「冬臨樹未老;秋至葉方紅」則上下聯同為二一二句式。平仄相諧。對聯與其他文體的區別在於結構,對聯結構是聲律結構,不是語法結構,亦即句內和句間的平仄序列關係。對聯講究用字的平仄聲調,而平仄是根據漢語聲調的高低升降歸納起來的,平聲即高且平,包括陰平和陽平;仄聲就是不平,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一般來說,上聯末尾一字用仄聲,下聯末尾一字必須是平聲,也即「仄起平收」。這是一種定例,不得隨意打破。在對句中,通過平仄的巧妙安排,構成了對聯的優美節奏,平仄兩類聲調交替使用,使音節和諧而有變化。要想使對聯聲律優美,就必須巧妙地運用平仄的交錯與對立,才能使節奏鏗鏘有力,吟讀起來自然心生曲韻、琅琅上口。在對聯的一個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數是兩個字構成一個音節,平仄在兩個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對聯對平仄的要求,沒有對對仗的要求嚴,逢單的字常常可平可仄。有時因為內容關係,只要不影響和諧,對聯中的個別平仄也是可以變化的,凡平仄不依常規的句子,就叫拗句,可以採用變通辦法加以補救,把平仄變一下,就叫「拗救」。所以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條規矩: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律詩和對聯都是如此。詞類相當,這是對聯「對偶藝術」的精髓所在。即上下聯相應的字詞要用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具體來講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如「石堡孵成千隻鳳;圭河育出萬條龍」,聯中相應的「石堡、圭河」為名詞,「孵成、育出」為動詞,「千隻、萬條」為數量詞,而「龍、鳳」為名詞。結構相應,是指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樣的語法組成的,則對句組成語法必須相同。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聯合結構對聯合結構,介詞結構對介詞結構,動補結構對動補結構等。比如「守住基層陣地;善和鄰里鄉親」,上下聯都為動賓結構。內容相關。對聯不僅要求對偶,而且上下聯的內容必須彼此關聯,使之互相映襯、對比鮮明,共同表達一個主題,以達到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效果,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然,上下聯不能「合掌」,即上下聯所表達的意思不能相同。如舊時商店通用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很受商界歡迎。但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達三江」是一個意思,有「合掌」之嫌。最理想的對聯上下聯是若即若離,下聯比上聯更有份量,或遞進、或轉折、或順承。通過上下聯的關聯共同勾畫事物的特徵、性質、狀態來反映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態度,以達到發人深思、給人回味無窮的享受。

關於寫對聯的橫批

所謂橫批,就是懸貼在壁柱間或者門的橫眉上,對全聯意思帶著總結歸納性的文字。一般是四個字,也有兩個字、三個字或者五個字的。但也有個別對聯是不需要橫批的。橫批寫得好,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呂蒙正的那幅對聯為便: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上聯的意思是「缺衣」,下聯的意思是「少食」,橫批再題「南北」二字,人們一看就明白他所表示的意思是「缺東西」。這樣就產生了妙不可言的效果。甚至還有個別對聯,以上下聯作鋪墊,用橫批來表達思想和揭示主題(舉例)。

關於寫對聯的忌諱

對聯人的對句原則是:力求工對。能工則工,能寬則寬。

一是忌合掌,所謂合掌,一是同意字的合掌,如出句用「紅」,對句用「赤」。二是語意合掌,即上下聯的意思雷同或者基本雷同而拿掌,如出句用「神州」,對句又用「赤縣」等等。

二是韻律的禁忌:

1、不許三平尾

2、不許三仄尾

3、前面不許四連平

4、前面不許四連仄

5、不許孤平

6、不許孤仄

最後談談怎樣貼對聯

要想把對聯貼正確,必須弄清兩個概念,即什麼是上下聯,什麼是大小手。

上下聯的區分很簡單,最末一個字為仄聲的,必須是上聯,最末一個字為平聲的,必然是下聯。還有一個驗證的辦法,就是按照豎排版的文字方向念,前面念的為上聯,後面念的為下聯。所謂大小手,也稱上下手。按中國傳統,左手為大,右手為小,我們所說的左右是指與門、柱同向來區分的。上聯貼在大手,下聯貼在小手。如與門、柱相對,則剛好相反。

弄清了以上兩個概念,正確貼對聯就容易了。

對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燦爛的文明史上和現實生活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它宜雅宜俗,因此雅俗共賞;它宜庄宜諧,所以它又庄諧同用。它短小精悍,藝術感染力強,可以說它在所有文學藝術形式中,是一支輕騎兵。

最後,希望大家學好,用好對聯這種藝術形式,在創建「中國楹聯文化」之州、之縣、之鄉(鎮)的活動中,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素位而行,唐虞後其誰與共?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縱心所欲,天地間惟我獨尊。

這是近代畫家、美術史家鄭昶撰於1940年的對聯。

 

 

推薦閱讀:

導遊知識300題
皮鞋的相關知識
男人風尚—表 之 瑞士手錶 品牌 工藝 歷史(申請加精) - 鐘錶基礎知識 - 愛表族論壇...
中國茶經 茶葉百科知識
六爻預測學基礎知識

TAG:推薦 | 知識 | 收藏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