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的玉,一半為他所藏

我國的玉文化歷史悠久,作為九五之尊的帝王,自然對玉更是推崇備至,比如有名的「將相和」,兩個國君為了一塊玉璧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歷史劇。而其中對玉的喜愛達到極致的,要數著名的乾隆皇帝,喜歡作詩的他,留下八百多首和玉有關的詩作,故宮博物院的藏玉,竟然有一半為他所藏,足以說明乾隆對玉的痴迷程度。

以玉取名

一個人在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時,往往將自己的志向、愛好蘊藏其中,乾隆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愛好。我們看看那些皇子們的名字:永璜、永璋、永珹、永琮、永璇、永瑢等等,都和「玉」有關,比如「璜」的含義是半壁形的玉,「琮」的意思是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璋」是古玉器的名字,而後來的嘉慶帝的名字叫永琰(後改名為顒琰),「琰」是一種雕飾的玉名,看來乾隆皇帝對玉文化是爛熟於胸。

古璜

玉琮

玉璋愛玉懂玉卻毀玉

乾隆作為一個皇帝,卻忙裡偷閒,一生下的諭旨關於宮廷玉器製作的竟有近萬道,內容涵蓋整個流程,包括採挖、運送、挑選、雕刻、擺放甚至材料的採買,如果你認為乾隆對美玉的欣賞僅僅停留在外觀和數量上,那就大錯特錯了,乾隆有時候會親自為製作的玉器畫樣,親自去挑選玉石,堪稱專家級別。但是愛玉的乾隆卻做過這樣的事,曾經將自己的詩作刻在一件古玉璧上,他自己當然意識不到這是對玉璧的毀壞。

試圖引領時尚潮流

在乾隆中晚期,風格奢華的玉器鏤空技藝發展成熟,但是乾隆對此不以為意,覺得不符合自己樸實的審美風格。收到的進獻物品只要有鏤空玉器,都會被退回。但是當時的確以此種技藝為潮流,還是有人進貢這種玉器。於是,在退位前夕,這種玉器遭到了禁止。做皇帝的就是這麼任性。

愛到深處方恨少

乾隆總是想盡辦法得到自己喜歡的好玉,在每年三次常貢之外,允許上貢的官員隨時進貢,皇帝既然喜歡,下面的官員自然非常積極,有的官員一年進貢多達二三十次。當然,為了面子,乾隆也是要高價回贈的,如果真的有人進貢了極品美玉,乾隆出手也很大方,回贈的錢會超過市場價格。就這樣,到乾隆晚年時,其手中的古玉已經接近一萬件,宮廷集中了全國最頂尖的工匠,宮廷玉器的數量、做工都達到了極致,集合曆代玉之大成,玉雕藝術達到了巔峰狀態。


推薦閱讀:

少年涉毒案女孩佔一半 父母離異是間接「毒源」
女人是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 (男人必看)
狗狗不只是寵物,更是你的另一半!
看另一半-命盤
有些話我們只知道了一半,不信你看

TAG:故宮 | 博物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