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源脈鉤沉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是中華民族的源頭,這是一個不爭的歷史事實。現今的中國人稱「炎黃子孫」「華夏兒女」「華夏後裔」或「華夏苗裔」,中國稱「華夏故國」,西安自稱「華夏故都」,今之海外中國人亦稱「華人」,這些都與華夏族密不可分。然而,華夏族來自何方? 何謂「華夏」? 什麼是「華」? 什麼是「夏」? 華夏族是怎樣形成的? 最初又是如何組合的? 其中有哪些部落氏族? 這些又都是十分複雜的千古之謎。自20 世紀20 年代以來,以顧頡剛、錢玄同為代表的古史辨派,以可貴的疑古精神和科學演進的研究方法,做了大量的十分有益的探索,但仍未對華夏族源脈做出令人心悅誠服的考辨。時至今日,關於華夏的來源,依然眾說紛紜,難有確論。筆者不揣淺陋,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多重證據,提出華夏源於華胥氏之「華」和「夏」後氏之「夏」組合成「華夏」的觀點;再用灞河及其附近的文化遺存鏈接為佐證,以關中的民間傳說為旁證,說明今西安市灞橋、藍田、臨潼三區縣交匯處是華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帶; 以灞河、滻河、渭河交匯為範圍,以50 公里為半徑的區域,乃華夏源脈所在地。茲述淺見如下,以就教方家。
一、華夏源脈認識的緣起
2001 年5 月,《西安晚報》頭版刊發了一條消息,稱陝西考古界石興邦先生一行在藍田考察,認為該m縣孟岩村是華夏族源脈所在。筆者讀後十分興奮,後又查人民網「科學探索」欄目稱陝西藍田的華胥氏是華夏繁衍之根,更對此說深感興趣。因為在1988—1991 年之間,筆者曾在藍田縣華胥鄉的藍華印刷廠給中學生印過幾本小冊子,在此期間看到一方斷為三截的石碑,高約兩米,上書「古華胥」三個大字,除此之外,該石碑兩邊刻著「伏羲肇娠」「黃帝夢遊」等文字,筆者也在此地聽到關於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兄妹成婚、女媧補天的傳說故事,遂對「華胥古國」有了初步認識。
2002 年8 月14 日下午,筆者應作家峻里之邀,前往參觀即將竣工的西安市灞橋區文學創作基地。該基地位於灞橋區洪慶街辦下轄的郭李村,在此又遇到老作家王韶之。王韶之當時正在此地準備長篇小說創作。王老師十分健談,尤對近旁的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等傳說故事有著獨到的見解。我們就此話題談了約兩個小時,涉及華胥氏生伏羲氏、女媧氏,而後伏羲氏、女媧氏兄妹成婚的傳說,又從藍田華胥鄉談到臨潼仁宗廟。當結束談話走出創作基地院門外時,眼望對面莽莽白鹿原,耳聽原下潺潺灞河水,左邊是華胥古國,北上是仁宗祖廟,筆者頓悟: 此地當為華夏源脈之所在
當晚夜不能寐,浮想聯翩,通宵草成《華夏源脈賦》,試圖先用文學體裁來表述對華夏脈源這一複雜而嚴肅的學術問題的基本認識。後幾經修改,拙作見諸報刊。現摘錄如下,以示管見。
華夏源脈賦
赫赫華夏,巍巍神州,萬民肇始,何謂源頭? 秦嶺古稱華山,漢水舊名夏水,斯華夏之名來源耳。然華夏支脈眾多,源遠流長,蓋出關中,當無疑義矣。關中系黃土一角,秦川乃渭河谷地; 左崤函之險,右隴蜀之固; 蕩蕩乎八川分流,鬱郁乎膏壤千里; 天府之國,陸海之地,當屬遠古先民繁衍生息之處焉。
遠古洪荒,浩浩蕩蕩。人之生存,山側水旁。人猿相揖別,生靈布四方。藍田猿人,公王嶺上,百餘萬年,穴居宕宕。劈石為器,鑽燧取光; 構木為巢,採獵食餉。生生不息,綿綿繁昌。半坡先民,仰韶文化; 姜寨母系,驪山腳下; 璀璨明珠,灞渭生花。
傳說與考古對應,神話與史實相映。炎帝耕於西,黃帝牧於北,伏羲肇辰橫嶺南,女媧補天綉嶺東,唯華胥氏居其中。交通八面,凝華夏民族之魂魄,融匯四方,聚華夏文明之曙光。
華胥氏乃民族之根,軒轅氏實民族之魂。以灞橋、藍田、臨潼三區縣交界為核心,集灞水、滻河、渭水三川交匯為範圍,呈華夏民族發祥之源脈所在焉。華胥氏者,啟華夏民族之宗藪,夏後氏也,繼華夏民族之源流,華夏族始名至實歸矣。
聖王堯舜禹兮,遺迹遍及關中; 唐堯葬洛水兮,舜妻冢立咸陽; 鯀封崇伯,古國灃旁; 大禹治水,惠利天下; 足跡布九州,關中乃其家。大夏立國,曠古第一; 分脈十二,環列四野; 唯主支夏後有扈,終歸秦川桑梓。殷人起源商山,傳世一十七代; 周族發跡周原,興國八百餘載。
半坡魚者,昭示抽象思維; 姜寨蛙也,彰顯藝術奇葩。卜辭安陽出土,開文字先河; 甲骨周原重現,炳微雕華章。鐘鼎彝簋,銅器銅文,雍內尤豐; 宮闕殿閣,帝都帝陵,關中最盛。邁古而鑠今,壯中以膺外。長安西南,蒼頡遺造字之台; 古城東北,杜康留釀酒之坊。漢字彪炳文明,典制蕩滌愚荒。周秦構築,奠基華夏文化; 漢唐恢廓,蔚蘊中華雄豪。
關中形勝,帶洪河而披太華,龍盤虎踞; 華夏源脈,紹華胥而流夏甸,根深葉茂。傳薪改火,積水成淵。集成三秦,溢出四關,遍布九州之中,遠播四海之外。光被遐荒,雄立東方! 赫赫華夏,巍巍神州!
當然,以文證史並不是筆者刻意為之,文史互證早已屢見不鮮。需要說明的是,拙賦中「秦嶺古稱華山,漢水舊名夏水」,僅從地名而言,源於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而徐著的觀點從章太炎先生《中華民國解》而來,但未署名出處。而「鯀封崇伯,古國灃旁」來自司馬遷《史記·夏本紀》。但要真正解決華夏與華夏族來源問題,還必須從地理環境的考察入手,佐之以歷史文獻,並對應考古發掘資料,必要時還可以謹慎利用民間故事傳說,才有可能解開華夏起源的千古之謎。
二、華夏及華夏族的傳統說法
中國自文明誕生以來,夏商周以降至春秋戰國,凡在黃河流域建立的古代王朝及其臣民均以「華夏」自居,以示區別於「北狄」「南蠻」「西戎」「東夷」等四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以彰顯其華貴、盛大與文明。《春秋公羊傳·成公十五年》: 「《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爾雅·釋地》: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對這種相對應的稱呼,范文瀾先生曾解釋: 「文化高的地區( 即周禮地區) 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對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禮的人或族稱為蠻、夷、戎、狄。」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代《尚書·武成》: 「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成天命。」偽孔傳解釋說: 「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唐孔穎達正義: 「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爾雅·釋詁》亦云: 「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又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楚失華夏。」按: 上述「華夏」既是指區域方位,又是與野蠻相對的文明稱謂,並含有大、盛之意。可見這裡所謂的華夏,並非是「華夏」的來源,而是代表著華貴。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說: 「大略說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 即漢水) 得名,『華』從華山得名。」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 。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這一點正是筆者在《華夏源脈賦》開頭一段沿用的觀點。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故華夏之「夏」,一為中國人說,夏字象舞蹈者; 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 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 四為夏水
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梁之際( 雍即雍州,梁即梁州) ,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 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族、夏人之稱。這些認識都已接近「華夏」所指的本原。
無論是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還是顧頡剛的「古史辨」派,他們都把「華夏」或「華夏族」的起源指向了西北,指向陝西,指向關中,這一點已無可爭辯。
但「華夏」或「華夏族」具體源於何地? 源於何族? 由於文獻記載的粗疏,要想解開這個千古之謎,還須另覓途徑。
三、華夏族生存的自然環境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故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說。古代的關中,生態環境十分優美,應是早期人類生息繁衍的最佳選擇區域之一。司馬相如《上林賦》對古代關中曾有讚美: 「蕩蕩兮八川分流」,這就是後世津津樂道的「八水繞長安」之說的來源。在「長安八水」中,有一條神奇的河流,原稱滋水,春秋時期秦穆公為彰揚霸業,改稱灞水。《水經注》: 「灞者水上地名,原名滋水。秦穆公時為建霸業,改名灞水,以顯霸功。」 灞河全長109 公里,發源於秦嶺之巔的藍田、渭南、華縣交界處的箭峪嶺九道溝,流經灞源鎮折而西行,至藍田縣城時突然大迴轉而又折向西北,入經新街出藍田境,又至灞橋以下4 公里處匯入滻河,再往正北注入渭河,為渭
河一級支流。灞水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一條倒淌河,與關中其他河的流向完全不一樣。渭河自西而東,涇、洛自西北流向東南,灃、滻由南而北行,唯有灞河由東南流向西北。這是由山川地形決定的,正如著名作家陳忠實《青玉案·滋水》所詠: 「湧出石門歸無路,反向西,倒著流。楊柳列岸風香透。鹿原峙左,驪山踞右,夾得一線瘦。倒著走便倒著走,獨開水道也風流。自古青山遮不住。過了灞橋,昂然掉頭,東去一拂袖。」 更為神奇的是,灞河曾把中國古人類百萬年的歷史鏈接起來,構成了煌煌歷史畫卷。陳忠實在《關於一條河的記憶和想像》中,用輕鬆的筆調寫道: 「人類一百多萬年的進化史,在地圖上無法標識的一條小河上完成了。
西方學者的地緣學說,也是我們認識和解開華夏與華夏族起源之謎的一把可用鑰匙。1897 年,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 F. Ra - tzel) 在《政治地理學》一書中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理論,其基本觀點是: 全球或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必然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這是地緣學說的依據,地緣學說又延伸為「地緣文化學」。它是從局部地理、環境關係及其引起的社會、文化差異與因緣關聯,探討地理區域文化特徵與發展規律的社會科學。依此而論,華夏、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起源自然而然地與灞河流域的自然環境產生密不可分的必然聯繫。換句話說,灞河流域的自然環境是華夏、華夏族與華夏文明誕生的搖籃。
水是人類產生、發展和生存的必需物資。古代先民為了用水方便,多依水而居,生活在河流兩岸。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古文化,無不起源於河流: 古埃及文化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印度文化發源於恆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發源於兩河流域,中國文化產生於黃河流域。河流文化滲透在人類早期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成為人類古文化的源頭。而灞河流域及其周邊優美的自然環境,為華夏文明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侯甬堅在《渭河》一書中指出: 「在舊式交通時代,平緩的河面好像一條指引人們通向遠方的大道,人民可以順著河流前行。逆行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它會把人們引向未知之地。渭河河道所蘊含的指示意義,是把人們的眼界引向西方、西北。」 侯甬堅的上述觀點,可概括為「河流指向說」,頗有助於我們認識華夏、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起源。沿灞河溯流而上,從西安半坡遺址到老牛坡遺址,從老牛坡而華胥古鎮而陳家窩而公王嶺,中國古人類百萬年的歷史畫卷在灞河兩岸展開,華夏文明的曙光也從這裡展現出來。
四、華夏源脈的謎底所在
如上所述,灞河是一條神奇的倒淌河,從東南流向西北,鏈接了人類百萬年的歷史。那麼,華夏源脈何在? 華夏族到底是怎樣組合的? 在灞河流經的藍田縣境內西端有一個叫華胥古鎮的地方,是傳說中的華胥古國所在地。《列子·黃帝篇》雲: 「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天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痛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林。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前,神行而已。」 這是關於黃帝夢遊華胥國的生動圖景。華胥氏早於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活動的時間範圍大體在距今8000 年至6000 年之間,應是我國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之一。殷函、尹紅卿編譯的《史記·五帝本紀》說: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華胥氏開始,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黃帝。因黃帝以前文字記載不詳,司馬遷著《史記》時,對歷史考證非常嚴謹,所以,從黃帝開篇。」 可見,從華胥氏到炎帝、黃帝,是我國從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演變過渡時期,前後是一脈相承的。
而華胥氏生伏羲氏女媧氏,伏羲女媧兄妹成婚並非有悖人倫的謬誤傳說,這一點也可從歷史典籍中得到證明。《春秋世族譜》說: 「華胥氏生男曰伏羲,生女名女媧。」關於中國遠古部落群居時代,學術界歷來有同輩婚的說法,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人面蛇身交媾圖」,正是這一傳說的生動寫照和有力證據。只不過帛畫的作者們,給先民們的生活加入了某些後世才有的人倫觀念。直到20 世紀前半期,中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中還有同輩婚的文化孑遺。關中地區也有「姑表親,親上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姑舅親,輩輩親,死了姨娘斷了親」「姑做婆,是活佛」等諺語。《綱鑒易知錄》載: 「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注云: 「華胥,在今陝西藍田縣,小淵曰渚。」此外,《竹書紀年前編》曰: 「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箋: 「按,華胥,地名,在陝西藍田縣,小淵曰渚。」
時至今日,在藍田縣華胥鎮附近還有「華胥河」「華胥溝」「華胥陵」「華胥窯」「媧氏庄」「媧氏谷」「女媧溝」「女媧陵」等地名。這些存在的地名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歷史的活化石。華胥陵在今華胥鎮北的孟岩村,孟岩村西邊是華胥溝。《藍田縣誌》載: 「藍田縣內有華胥陵,是稱三皇故居。」又據其他獻記載,北魏藍田縣已有「三皇舊居」,並受到祭祀。如《關中勝跡圖志》: 「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陝西通志》: 「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氏、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故祀於故里。」據住在藍田華胥鎮張河灣村文化老人張蔚堂回憶: 「在民國初期,不少達官貴人和文化界名流,經常到華胥陵祭祀。」「往後隨著軍閥混戰,祭祀活動逐漸被淡化,成規模的祭祀絕跡。但是「現在一些村子裡,有部分人還始終保持著相關的習俗」。2006 年,經藍田縣人民政府同意,恢復在每年農曆二月二恭祭人文元祖華胥氏的傳統,此後每年都舉行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今華胥鎮紅河下游有媧氏庄,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今華胥鎮政府院內完整地保存著一通石碑,正面鐫刻「古華胥」三個大字,左右上方分別刻著「伏羲肇娠」「黃帝夢遊」八個字,落款為「丙寅夏藍田知縣解梁石」等字樣。此外,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57 年的調查研究,沿著華胥古鎮,在灞河沿岸的第二台地上向南向北都分布著不少古文化遺址,如韓家崖、四旗寨、沙河等。具體參見圖1。可見,華胥古鎮是華胥部落活動的中心地帶。這一點在關中、陝西乃至全國僅此一處,絕無第二。
圖1 滻灞兩河沿岸古文化遺址分布圖
20 世紀80 年代,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下轄的燎原村發現老牛坡遺址,這裡與藍田縣華胥古鎮接壤。老牛坡遺址被考古界斷定為陝西境內的商代重要遺址,後被評為中國考古年度十大發現之一。據報道,老牛坡遺址文化遺存迭積層達3000 余年,從新石器時代到商朝末年,在陝西境內實屬罕見。據劉士莪《老牛坡遺址發掘報告》結論稱,該遺址早期文化遺存還是古崇國所在地。李學勤在《海外訪古記( 四) 》也認為老牛坡遺址「從歷史地理上看,很可能屬於崇國」。《史記·夏本紀》司馬貞索隱: 「鯀封崇伯。」《國語》稱「崇伯鯀」,說明鯀的早期活動也在這裡。後來鯀之子大禹東遷,成為東方諸侯聯盟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鯀、禹、啟都是夏後氏的首領,也就是說夏後氏首領鯀最早的活動範圍應在西安東南方向老牛坡一帶。老牛坡與華胥古國僅有一溝之隔,那麼華胥氏的「華」與夏後氏的「夏」就構成了「華夏」。華夏、華夏族、華夏文明應起源於此。
依據地緣學理論,以華胥古鎮為中心,溯灞河而上不出5 公里,就是曳湖鎮陳家窩,這是發現藍田猿人下頜骨的地方; 再上溯灞河20 公里,便到藍田縣東公王嶺,這是藍田猿人頭蓋骨遺址所在,距今已有115 萬年的歷史。從華胥古鎮向北沿華胥溝而上直抵驪山之巔的仁宗廟,這裡是傳說中伏羲氏女媧氏兄妹成婚之地,至今還存有關於伏羲女媧成婚的印跡石、磨子溝、合歡柏等。「仁宗廟」又稱「人祖廟」,為後世紀念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而修建。由此下山可達臨潼城北的姜寨遺址,這是陝西境內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遺存之一。由華胥古鎮往西10 公里可達西安半坡遺址,是陝西境內最富有仰韶文化特徵的文化遺存。
圖2 灞河流域華夏源脈示意圖
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形成了一個文化圈,其圓心位於華胥鎮與老牛坡之間( 見圖2) ,且以灞河為紐帶。諸多文化遺存鏈接,把中國人類百萬年的歷史畫卷呈現了出來。這一點,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都是十分罕見的。
五、神話傳說、民間諺語與華夏源脈
馬克思認為「神話」是「通過人民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而拉法格( Paul Lafargue) 則認為「神話既不是騙人的謊話,也不是無謂的想像的產物,他們如果是人類思想的樸素的自發的形式之一。只有當我們猜中了這些神話對於原始人和他們在許多世紀以來喪失掉了的那些意義的時候,我們才能理解人類的童年。」美國歷史學家魯濱孫( JamesRobinson) 在他的《新史學》一書中主張「把那些許多不見於書本或碑文記載的材料認為是史料」,並說「假使歷史學家只是局限於史料上所敘述的確切可靠的事件,那麼他的著作往往就會缺少生動活潑、真正可信的情節。」 在我國,古史辨派的代表顧頡剛在接觸歌謠之後,便很快把注意的範圍擴大到方言、諺語、謎語、唱本、風俗、宗教等方面。趙世瑜認為: 「無論口頭傳說還是歷史文獻,都是歷史記憶的不同表述方式,我們可以通過這一共同的特徵,將兩者對接起來,以期深化和豐富歷史研究。」由此可見,在中外學者眼裡,神話、傳說、諺語、唱本等,並非都是荒誕不經的傳聞。這給我們指出了揭開華夏源脈之謎的另一條路徑,即從關中的神話、傳說、諺語中浪沙淘金以找尋有關的歷史蹤跡。
關中有一條古老諺語: 「南山高,南山少; 北山低,北山老。大戲是小戲的孫子,小事是大事的根子。」這條諺語在關中一直經久不衰地流傳著。從表面上看,它講的是南山與北山、大戲與小戲,小事與大事的關係,倘若探究起來,其中的內涵就豐富多了,其他姑且不論,僅就「南山」( 終南山,泛指秦嶺)與「北山」( 關中渭北群山) 而言,它就說明了一個史實: 不要看南山那麼高大、雄偉,其實它的年齡是比較輕的; 不要小看北山那麼低,論年齡它遠比南山古老。從考古資料看,藍田縣公王嶺出土的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多為亞熱帶物種,據此推測當時的秦嶺應在1000 米左右,可見民諺中的「南山高,南山少」並非謬傳。按照大陸漂移學說的理論指向,秦嶺的隆起應在12 萬年前左右,源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而關中渭北群山是上百萬年前的古老山脈。由此看來,這些諺語並非老祖先們的憑空想像之言,而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這也是我們探討華夏源脈衍生的原生態環境的民間指向。
另外,在西安城東的灞橋、藍田、臨潼一帶還盛傳著伏羲女媧「兄妹成婚」和女媧氏「鍊石補天」等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正好與陝西仰韶文化時期的半坡、姜寨先民活動相吻合,也印證了「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黃帝」的文獻記載的真實性。而商人始祖母簡狄吞玄鳥蛋「因孕生契」 ,周人始祖母姜嫄「踐巨人跡」生棄,就是族外婚的歷史寫照,它反映了遠古先民在婚姻形態上由同輩婚走向族外婚的發展演變歷程。而華胥古鎮的華胥氏和老牛坡的夏後氏僅存一溝之隔,兩個氏族部落族外通婚是十分自然的事。倘如是,華胥氏之「華」和夏後氏之「夏」就組成了「華夏」,今西安市灞橋區、臨潼區、藍田縣的三區縣交界處,正是華夏根脈之所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
推薦閱讀:
※許多O3高頻族不是華夏殷周 漢族人口中原初華夏族血統比例很低 四夷原住民融於漢族人口大增 近代統治者蒙滿
※華夏上古諸神
※錦繡山川望華夏 煙波流轉夢江南
※拜謁華夏始祖黃帝陵
※華夏時報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