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毅用兵
06-25
近代軍事歷史出現過很多怪像,比如:統帥不能打仗。 毛澤東和蔣介石對歷史評價很有分歧,但都佩服曾國藩。 作為湘軍的統帥,曾國藩確實不那麼會打仗,而且,據說,只要曾國藩身臨前線,湘軍必敗。 曾國藩親守南昌,危殆之際,借母傷開溜,其部下很牛逼的守住南昌。 1928年,湖南省委代表周魯強令毛澤東擔任師長,毛澤東說:軍旅之事,未嘗學也。 毛澤東打仗不如朱德,因為他不是軍事幹部出身,而且他的基本部隊紅31團也不如紅28團有戰鬥力。 不會打仗的曾國藩和毛澤東大約可以算軍事家。 粟裕曾經兩讓司令員的張鼎丞也是一個並不很能打仗的人。 陳毅政工出身,而且生性粗豪,根本就不是指揮打仗的料。 陳毅當元帥,是時代的選擇和個人的際遇。 如果外敵入侵,戰禍連綿,今日的種地的、殺豬的、教書的也許是名將,也許是白骨連天。 粟裕是名將,但絕對不是一頂一的絕頂人物。 什麼是絕頂人物?就是能夠分解身份重用幹部,能夠把控節點和進度。 在中共的元帥中,也大約賀龍馬馬虎虎,彭德懷有時太剛,林彪就過柔,徐向前有南下之敗(當時張國燾也感覺不能繼續堅持),朱德曾經有湘南八月大敗。 賀龍用兵,基本不吃虧。 賀龍打仗,當然比不了朱、彭、林、劉,但他有一個極大的優點,敢於委託幹部,且極得幹部擁護。 和賀龍相比,二把刀的陳毅,軍事能力更弱,而且軍事指揮粗豪,有時有些遊戲。 和賀龍相比,陳毅還有一個問題,不如賀龍能凝聚人心。就夏曦那種大屠殺,也最終不敢動賀龍,如果殺賀龍,關嚮應說:紅三軍一準殺了夏曦、關嚮應。 賀龍在文革被整,是因為遇上更能凝聚人心的毛澤東。 陳毅在新四軍,黃花塘事件,竟然讓饒漱石整的鬼都不上門,去延安,也就兩三人送行。 粟裕相較陳毅,軍事指揮能力是優秀的,尤其運動戰,但和陳毅相比,粟裕有一個極大的缺點:有小心眼。 1958年,彭德懷批劉伯承和粟裕,劉伯承極得同情而華東眾將冷眼看粟裕的笑話。 二人的人緣可見一斑。 鄧小平復出後,粟裕很快就坐了冷板凳。 《紅旗飄飄》第15輯,有一個張震回憶淮海大戰的文章,裡面極高度評價了陳毅的指揮能力,話里話外就有些矮化粟裕。 解放戰爭初期,粟裕和陳毅爭論的非常激烈,粟裕的貢獻是內線殲敵。 但是,1947年6月,劉鄧、陳粟、陳謝外線出擊,實際就否定了粟裕的內線作戰大戰略。 總不能既承認內線作戰的正確,也承認大反攻吧? 黨史為了塑造一貫正確,所以不明確點明。 陳毅出擊淮南的大戰略就是放棄蘇中,淮南鄰接大別山,有迴旋餘地。 粟裕死活不肯同意陳毅的建議,一個是確保自己的蘇中根據地、老窩,一個是確保華中軍區的相對獨立性。 蘇中七捷,表現了粟裕優秀的軍事指揮能力,同樣,淮南兵敗,說明陳毅指揮作戰的能力很一般。 和陳毅、粟裕相比,徐向前的軍事指揮能力明顯優於粟裕、陳毅,練兵能力更加突出。 但是,陳毅光明磊落,小心眼不多(不是沒有),文革初期,他竟然敢硬頂陳伯達保護劉少奇,這心胸很難得。 淮海戰役乃至渡江戰役,他的協調功極大。 中共的元帥們,有幾個不喜歡陳毅的? 《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 這個「上下同欲」就需要協調,解放戰爭時期,華東亂的很,許世友、王建安都公開不服粟裕的指揮,宋時輪極其討厭粟裕,葉飛因為紅軍時期的隔閡,雖然接受粟裕指揮,但面和心不和。 除去個人感情,一個將領,混著這樣,也邪行。 在大將中,粟裕的指揮能力頂尖,無人懷疑,但鎮場的能力和魄力就弱了。 陳賡的四兵團跟隨林彪南下,一路上和林彪唧唧歪歪,其原因不是他比林彪強(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不服林彪指揮。陳賡雖然牛,他有膽嘰歪彭德懷?你借他二十個膽,他也不敢嘰歪徐向前。 1955年,陳毅本來已經不元帥了,但周恩來一定要硬掙。 陳毅去世,毛澤東出席追悼會,也可見其能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地理答啦:山東心臟、鋼鐵之城、陳毅粟裕戰鬥過的地方——萊蕪,有著那些獨特的優勢?
※陳毅追悼會,原定由葉劍英致悼詞,為何臨時又改成周恩來?
※陳毅吵不過蘇聯,毛主席一句話,讓張牙舞爪的赫魯曉夫鉗口結舌
※婚姻與愛情中的經濟學(陳毅聰)
※解密陳毅的亂世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