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淺顯的語言解釋一下: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

能否用淺顯的語言解釋一下: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

  • 收藏 主帖mingxiu 只看樓主 2009-6-22 09:38
  • 阿彌陀佛,哪位師兄能用淺顯的語言幫我解釋一下: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然後再問一下咱們人類擁有的是什麼智慧,天人、餓鬼、地獄眾生是什麼智慧!謝謝! 回復

  • 2樓mingxiu
  • 2009-6-22 10:23
  • 阿彌陀佛,怎麼沒人指點一下啊

  • 3樓釋願明
  • 2009-6-22 11:15
  • 二十七、轉識成智是這樣的: (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人生在世,整天昏昏擾相,不得寧靜,所以在五識不得不起用時,要能作到如六祖惠能所說的: 成所作智同圓鏡│即具有智慧的明鏡,朗照一切。 (二)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意識不可盲動。不盲動的方法:一切修為與活動無我、無法,全在菩薩道中,生生世世為人的無功用行中。所以六祖說: 妙觀察智見非功。 (三)轉第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七識即情執,緊緊的抓住自己的種子識(即第八識),認為這就是「我」,實際上,它是「假我」,所以《唯識三十頌》一開頭就説: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之所以為「假我」,在以上說明「能藏、所藏與執藏」,便可理解。 唯識說第八識是無覆無記,而第七識則是有覆無記。「有覆」也者,就是自己染污自己,「覆」即染污義。從這一理解來說,人生在世,好也罷,壞也好,都是自己搞自己,誰也救不了誰。所以 釋迦牟尼佛說,人要: 「自覺」。 因此《金剛經》說: 「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 六祖惠能說: 平等性智心無病。 (四)轉第八識(種子識)為「大圓鏡智」│吾人本來佛(本來自性清凈),只是一念不覺,也就是悟道的《楞嚴經》所說的:「背覺合塵,故發塵勞」。如果「滅塵合覺」則「發真如妙覺明性」,問題是如何滅塵? 二十八、《楞嚴經》說:「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即本來「大圓鏡智」,所以六祖惠能才說: 大圓鏡智性清凈。 如此說來,問題在個人、社會、團體、天下國家能否放下「狂心」,能否「放下」也「放下」。如何「放下」?「放下」就是提起。如何「提起」?一切莫「狂心」,一切都在「理」與「禮」中。 說明了唯識的轉八識成四智以後,現在有一個大問題: 為什麼有如此八識的設計? 瞭解唯識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它是在經驗中來談經驗的。唯識體會和觀察到我們自己存在的經驗,無非是在五類範疇中: 1、心法。 2、心所有法。 3、色法。 4、不相應行法。 5、無為法。 一起構成為百法。 百法是: 心法:有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種子識。 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如下: 徧行五│作意、觸、受、想、思; 別境五│欲、解、念、定、慧; 善心十一│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六│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小隨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大隨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 中隨二│無慚、無愧; 不定四│悔、眠、尋、伺。 色法:有十一種│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無為法: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在百法中,前四類為有為法,後一為無為法。若一直沉在有為法中,便是凡夫;如在有為而無為,無為而又有為中,則是菩薩。佛便是成就無為而又超越無為,所以《楞伽經》卷首即說: 「智(佛智)不得有無」,也就是佛智是超越了「有」與「空」的。

  • 4樓sheron
  • 2009-6-22 12:13
  • 回復 3# 的帖子 受教了,多謝師兄

  • 5樓mingxiu
  • 2009-6-22 17:45
  • 阿彌陀佛

  • 6樓釋願明
  • 2009-6-22 18:11
  • 張老師談彌勒菩薩 當釋迦牟尼佛在人世作佛的時候,彌勒菩薩和釋迦牟尼佛在一起,祂們兩者之間,不僅是亦師亦友亦伴,而且過去祂們本來就是同學,是古佛底沙佛的同修弟子。由於這一因緣,釋迦牟尼佛不但授記彌勒菩薩當來作佛,而且說了許多與彌勒菩薩直接相關的經典: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佛說彌勒下生經,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佛說彌勒來時經。由此可見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的重視。佛法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話雖這樣說,但若從重要的佛經中,能窺探出從什麼法門著手,也許會事半功倍,這就不能不談到彌勒菩薩了。佛法中有兩部最重要的經典:一是經中之王:《華嚴經》;另一是經中之寶:《楞嚴經》。在這兩部經典中,雖非像前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與彌勒菩薩有關的經典一樣,直接談及彌勒菩薩,但當在《華嚴經》和《楞嚴經》出現彌勒菩薩時,彌勒菩薩即在這兩部經典中,占著極重要的地位。以華嚴為例:釋迦牟尼佛首先向諸神打了招呼以後,便以毘盧遮那佛(法身佛)即本體佛作總樞紐,接著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出面,然後是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的問道歷程,最後由代表行願的普賢菩薩作總結。這裡有一關鍵,就是在《華嚴經》快退出前,彌勒菩薩向善財童子所展示的兩點:第一、彌勒菩薩向善財童子顯示出華嚴性海、不可思議的彌勒內閣,是那樣的莊嚴、華美、高貴、豐富……,這說明人是可以攀上精神宇宙之最高峰的。第二、彌勒菩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囑咐善財童子,作一位發心菩薩和成佛,「菩提心」的重要性,若沒有菩提心,則文殊菩薩的智慧和普賢菩薩的行願,兩者之間是連接不起來的,這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在《華嚴經》所展示的,絕對是連結文殊菩薩的智慧和普賢菩薩的行願兩者之間的一座宇宙人文精神理想世界的天橋。彌勒菩薩在悟道的《楞嚴經》中所展示的,也是如此:《楞嚴經》的悟道有二十五位「圓通」,第一位「圓通」是憍陳如體悟四聖諦│苦、集、滅、道。二十五位的證道,不論是哪一位,都是經由體悟和證驗色心五蘊。最後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三慧證空、契空而舍空,由之上與諸佛菩薩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起用則展示出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度之的「觀音法門」。第二十四位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念佛圓通的關鍵在一個字:「凈」。這裡有一個大問題:如果沒有大勢至菩薩所成就的「凈」,就不可能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因為觀音法門非具備「凈」不可,這當然不是說觀音菩薩的「凈」,是由大勢至菩薩那邊來的,而是說明若沒有「凈」,即沒有「觀音法門」。那「凈」又是那裡生成的呢?若從《楞嚴經》二十五位圓通來看,那彌勒菩薩就是在理上助人生成「凈」的關鍵了,這個關鍵就是:「唯心識定」。「唯心識定」簡單的說,就是把我們生生世世的那個不定、痛苦和煩惱給定下來,知一切乃「識」所變現,最後應入「圓成實」。原文是這樣的:「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如上所述,彌勒菩薩在佛法中所展示的,不是至為重要所能形容的。學佛是瞭解自己,若不首先成就「唯心識定」,就無從瞭解自己,而其所述的《瑜伽師地論》,便是唯識的主論。這本論典把佛法見地、工夫、行願從羅漢、菩薩、佛,一步一步的說得至為清楚和細緻,而且洞見了人類歷史的末世景象。那麼久遠以前,祂即看出了當今世界的墮落,這不是「神通」所能形容的,而是乃其所以要成佛的道理所在,吾人豈可不嚮往乎?謹虔敬膜拜頂禮。 

  •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引出諸多可期可慮的社會課題
    老子的東方智慧
    忍,是一種智慧!
    鈞權居智慧學院的文件夾【8個瘦身小建議 拒絕長假贅肉】
    《佛陀的智慧》(二) 大龍說禪82 禪宗講到要在佛魔尋不到處安身

    TAG:語言 | 智慧 | 平等 | 解釋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