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歷代喪俗的演變

《禮記·王制》有云:「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日而葬。」這裡的七月、五月、三月之別只是舉其大略而言之。 這裡以朝代為劃分,談談歷朝歷代殯喪禮俗的演變。 秦漢時期: 關鍵詞:隆重化 秦漢時期的喪葬禮儀大體上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喪葬禮儀制度,而且趨於隆重化。西漢中期以前講究棺槨(槨: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禮器制度。墓中納有珍寶、食物、器皿等,種類繁多、資用豐厚。西漢中期以後,用陶制名器取代實用的貴重器物隨葬(因為儒家思想的盛行改變了人們盲目信奉鬼神的葬喪儀式,繼而隨葬物品開始用象徵性的器物)。 魏晉時期 關鍵詞:薄葬 這裡不得不提曹操。曹操是薄葬風氣的倡導者,史載他死前遺詔:「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結果,葬事均按曹操的遺願而辦。在父親的帶動下,曹丕也力主薄葬,他明令自己的喪事一切從簡。上行下效,曹氏父子的薄葬言行對曹魏乃至晉朝的喪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薄葬成為普遍的時尚。 北朝時期 關鍵詞:渴葬 所謂渴葬,即未到葬期而提前埋葬。《公羊傳》隱公三年曰:「不及時而日,渴葬也。」(渴:喻急也)渴葬在南北朝時期頗為流行。 唐朝 關鍵詞:繁縟、完善 唐朝葬喪禮俗制度發展得很完善。根據《開元禮》葬喪儀禮的記載,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至庶人的喪葬程序一共有66道。如果是改葬,尚另有17道程序。這些程序反映了唐朝封建等級待遇的不同。 宋代 關鍵詞:政治元素 宋代喪禮基本沿用前代的喪禮儀式,只是細節方面有意識地做了調整。宋朝政府喪葬禮儀,嚴厲禁約,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推《政和禮》。當朝所做的調整,是為了是喪葬禮儀更符合儒家的道德倫理規範,使之成為儒家禮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統治者利用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體制來推行喪葬禮儀,使宋代喪葬禮儀更帶政治色彩。 明代 關鍵詞:民間較官方靈活 從明代文獻的記載看,民間的喪俗是沿襲各地傳統風俗,適應時尚而行,它較官方法定的葬喪儀制靈活並不完全受法令制度的約束。 清代 關鍵詞:沒有太大變化 清代喪禮基本框架與明宮喪葬禮儀相同。清代民間喪葬儀禮與明代一脈相承,沒有大的變化。
推薦閱讀:

【里,裏】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宋遼金元時期-新道派的出現與老道派的演變
孝文化的演變與傳承
淺談書法字體的演變
漢字演變500例 (三)

TAG:中國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