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對微留學「鍍金」效應(環球走筆)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9日 21 版)

  近日,彭博新聞社發表題為《中國學生齊聚波士頓,哈佛變身夏季朝聖地》的文章,提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利用假期赴美國名校短期遊學,「為今後留學做準備」。這條新聞牽出了一個新興熱詞——微留學。

  微留學,指學生團體利用兩到三周的時間赴海外名校,體驗高校課程和當地文化,也稱作海外遊學。這種「邊學邊玩」的國際性文化體驗模式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如今在中國、印度和韓國等亞洲國家備受追捧。赴美微留學成為熱潮,很大程度上與留學趨勢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接收國。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最新數據,2013年美國高校共有近82萬外國留學生,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所佔比例達29%,印度和韓國留學生人數分列第二和第三。

  提前體驗心儀學校的教學模式,不僅對想留學的學生,而且對新移民也頗具吸引力。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新移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移民前就讓子女適應教育環境,並做好入學考試的準備。由於近年來美國文化評估測試的推出,跨文化交流能力或成為赴美留學的參考因素,微留學越來越成為給留學申請簡歷「鍍金」的新方式。

  但是,微留學的含金量會有多高呢?與高校組織的暑期學校不同,由中介公司牽頭的微留學項目課程一般得不到遊學學校的認可,最多只能獲得課外輔導證明,課程以外則多為「走馬燈」的校園遊覽活動。即便如此,有數據估算,每年僅中國的微留學市場規模就逾16億美元。動輒上萬美元花費仍難抑市場的火爆,微留學「熱」反映出買賣雙方「你情我願」的心理契合。在彭博社的採訪中,一名中國學生直言不諱:「這種體驗本身就是在給留學申請增加籌碼。」但除了遊覽校園,她沒有參加任何培訓課程。美國財經專欄作家約翰·科根近日撰文《出國遊學值得嗎?》,指出其昂貴的費用是正常學費的兩倍,人們必須算好一筆賬——能否在有限的遊學中最大程度提升自己,讓「物有所值」。

  通過微留學接觸不同的文化和知識,本無可厚非。畢竟,學生作為知識流動的載體,能夠帶動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碰撞,教育國際化也是大勢所趨,而微留學可以算作這個大潮中的一種現象。但是應當看清楚,僅憑微留學「鍍」來的那點見識未必實在。教育,絕不是「快餐方式」所能真正實現的。

推薦閱讀:

《蝴蝶效應》影評の蝴蝶華麗的折翼 – 《蝴蝶效應》影評
教育中的36種心理效應(15-25)-終身學習-中國教育人博客
愛情里的「送花效應」
《周易與效應》(38)星期一效應
有時候,不需要廣告,也可以產生連鎖的廣告效應。

TAG:留學 | 鍍金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