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識你的情緒(四)懼

人類有多少種情緒?據說有數千種。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情緒歸納為四大基本情緒:喜、怒、哀、懼。就像一年四季,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作用。哺乳動物都具備有這四種基本情緒,人類的情緒與感覺尤其細膩,就像色彩中的三元色,能演繹出成千上萬種顏色,人類的四大基本情緒也衍生出數千種的感覺。

恐懼是保命的能量

小偷碰到警察,是什麼感覺?

綿羊遇到老虎,有什麼感覺?

你深夜在家單獨一人看恐怖片,又是什麼感覺?

很可能是擔心、害怕、恐懼、驚悚!

生活中擔心、害怕、恐懼、焦慮、惶恐不安、驚慌失措、膽戰心驚、緊張都是恐懼的能量。

一般弱者遇到強敵,都會呈現恐懼能量。

當你走在馬路上,發現對面一輛車期你急馳而來,聽到車聲飛速靠近你,你的感覺是什麼?恐懼、害怕,是不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趕快躲開、趕快逃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講的就是恐懼的能量。

萬一是對方喝醉酒,萬一是汽車失控了,萬一真的撞到你,怎麼辦?能躲就躲,最好的辦法。驅使你作出逃離、躲避行為的動力就是「恐懼」的能量。紅燈停、綠燈行,是交通規則。一個人若沒有「害怕」,照樣闖紅燈,可能有什麼後果?或者有沒事的時候。因為一次闖紅燈安全的經歷,常常闖紅燈,可能有什麼結果?或許就會「萬一」了。

酒後駕車是違法行為,假如你對酒後駕車的危險有足夠的認識,你知道這個危害,你還會酒後駕車嗎?我寧願擁有有這樣的恐懼。

我不擅游泳,不會鋌而走險,更不會在深溝里游泳,當傳出我家旁邊的溝里又有人落水,我家裡人絕對不會擔心是我。

「恐懼」是保命的能量,逃生的能量。恐懼有時會讓你遠離危險。

恐懼的經驗

一個兩歲的男孩看到爸爸拿打火機在面前玩,被打火機閃閃的火光吸引,他會伸出手去抓火苗。此時,孩子有擔心、害怕嗎?沒有。他只是好奇,並不害怕。此時害怕的應是看到這個行為的爸爸、媽媽。因為爸爸媽媽有被燙的經歷,知道被燙的滋味和後果,「害怕」的能量,讓父母主動去保護孩子不受傷害。

要是這個孩子這次被燙了,手起了泡泡,下次還敢嗎?可能不敢了。或許又忘了,再次被燙,最終會有生命的記憶。

一個孩子感冒,媽媽帶他上醫院打針,有了上醫院、打針很疼的經驗。下次媽媽又感冒,媽媽又帶他到這個醫院,一看到紅十字標誌,孩子就說「媽媽,我們不去那裡了,我不生病了」。孩子此時的情緒是什麼?害怕。因為害怕打針的痛苦。

同樣,因為這個孩子沒有打針,得了氣管炎,極其痛苦,不得不又去掛了半個月的水,下次他還生病還會不看醫生嗎?不敢。因為他害怕得重病。

這就是經驗。一個恐懼會被另一個恐懼替代。

人都會「兩害相權取其輕」,小害怕會被大恐懼替代。

被利用恐懼能量

現在有很多公司的上級,成功學的老師,利用人性中「逃離痛苦」的恐懼能量,「逼迫」學員、員工制定目標,並做承諾,目標達不成就「裸奔」,因為害怕「裸奔」而努力工作的。

前不久有個報道,江蘇高郵一男子晚上進入居民家裡盜竊,累了竟然在住戶家中先吃後睡,哪知一覺到天亮,被戶主發現,為逃跑動手打傷戶主,盜竊轉化成為搶劫,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一個媽媽喜歡鋼琴,給孩子報個鋼琴興趣班,孩子本身沒興趣,學習未用功,尤其是每次因為彈奏樂曲不熟練、出錯,常常被老師批評,被家長責備,因此這個孩子對彈鋼琴產生了恐懼,一看到鋼琴就害怕。

長大後從來不摸鋼琴,看到鋼琴就厭煩,這也是恐懼能量的作用。

有句話,你想讓孩子討厭什麼,就去加強這個「傷疤」好了。

孩子學習的恐懼陷阱

因此,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恐懼學習,就千萬不要要求孩子、逼孩子了。

有個父母因為孩子考試成績沒有達成事先設定的目標,狠狠懲罰了孩子,又是罵、又是打,還罰抄卷子十遍,孩子痛苦不堪;父母和孩子約定了,下次一定要考95分以上,孩子被迫應允。

此後,孩子上課、聽講、回答問題,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學習效率也降低,雖然非常努力。下次孩子拿到試卷,一看到自己只考了94分。你可以猜測到,這個孩子拿到考卷開始,會有什麼情緒?又想起上次的痛苦經歷,心中升起巨大恐懼的能量。焦慮、不安、擔心、害怕一直伴隨他,再也沒有興趣再聽老師訂正試卷了,只想到如何交付父母、如何逃離痛苦。

或許,本來五點半就能到家,這次會推遲到六點半;

或許,試捲成績改成99.4;

或許,乾脆就不回家,躲到爺爺奶奶家;

或許…

尊敬的父母,當你還是孩子的時候,曾經有過類似恐懼的經歷嗎?

生活是美好的,學習是美好的,如果學習與生活都是美好的回憶的話;100個奧數冠軍,有98個並不選擇與數學直接相關的工作,如果只是為了高考加10分20分,從小學開始就學習奧數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知識,或許提升更快。

接納恐懼的能量

當孩子、學生,或者你身邊的人有恐懼、害怕、擔心、焦慮等情緒時,請去接納他,協助他,陪伴他,聆聽他,了解他……恐懼本身沒有對錯,而你對待他的方式,家長、老師對恐懼能量負責任的方式才會出現對錯。

生活中沒有安全感,就是恐懼的能量。由於擔心不該出現的行為出現、害怕不該發生的事發生、恐懼屬於自己獨有東西的被分享、驚恐已經擁有的將要失去,都可能會產生不安全感。有不安全感的人,行為就會改變,就會焦慮、煩躁,想盡一切辦法去避免,也會因此耗費很大的精力。

孩子因為父母的突然離去,因為父母承諾而不能兌現,也可能產生不安全感。

當孩子安全問題寄希望於父母,卻得不到保護,也可能會沒有安全感。

恐懼是保命的能量,居安思危常常保平安,「有恃無恐」往往最危險。

推薦閱讀:

槓桿之殤: 傘形信託拉響爆倉警報 券商股成情緒泄洪口
真正愛你的人,懂得照顧你的情緒
幼兒鬧情緒本身沒有對或錯!
管理好你的情緒垃圾桶
越固執,越容易受傷

TAG:情緒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