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預警》中國車市大半身陷入危機:今年產能或達4000萬輛
4000萬產能下的中國車市:5月開啟衰退周期?
與熱火朝天的股市迥然不同,中國車市在傳統旺季遇冷,連今年以來增速一度來勢洶洶的長安汽車也難以抵禦寒流,5月產量首現負增長,銷量增速也大幅放緩。
即使旗下合資企業長安福特降價促銷依然難挽狂瀾,長安福特當月銷量下滑8.93%。與此同時,國內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前五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東風日產以及北京現代在5月的銷量均出現下跌。有專家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大半個身體陷入了危機之中。
主流車企遭遇「黑5月」
長安汽車日前發布5月份產銷快報,當月該企業產銷汽車分別為21.70萬輛和21.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5%和微增0.34%,儘管長安汽車旗下自主品牌產銷量當月分別增長26%和24%,但由於合資品牌長安福特、長安鈴木以及自主品牌中的悅翔系列的產銷量皆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長安汽車整體銷量在5月顯現出疲態。此前幾個月,長安汽車在車市上表現得「生龍活虎」,今年1~4月產、銷量為98.38萬輛和103.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和16%,逼退一汽集團進入四大汽車集團前三,甚至在今年2月單月還超過東風汽車排名第二。但是,隨著中國車市放緩,長安汽車難以獨善其身,5月產銷業績不容樂觀。
2015年,長安的產銷預期目標是超過290萬輛,產量和銷量的增幅目標分別是10.37%和13.99%,而由於5月業績拖著後腿,該企業1~5月產、銷同比增幅分別為8.03%和13.14%,均略低於目標值,今年下半年經營壓力開始上升。長安這次產量首次下降,被業內視為是該企業及時對市場做出調整,減緩經銷商壓力而求穩。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就在各大汽車集團紛紛要交出這一階段性的成績單時,遭遇中國車市減速,產能過剩矛盾激化,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國汽車產能可能達到4000萬輛,假如今年中國汽車的銷量增長7%左右,約為2500萬輛,這意味或將有千萬輛的產能被閑置。而事實上,市場比預期的還糟糕,據中國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今年1~4月,汽車產銷828.08萬輛和814.48萬輛,同比增長4.12%和2.77%,比一季度回落1.14個百分點和1.1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4.87個百分點和6.30個百分點。從目前多家車企公布的數據情況來看,5月情況未有好轉,排名汽車集團銷量榜首的上汽集團,今年1~5月銷量出現6年來首降。
眾多主流車企已提前嗅到市場的困窘,多年來價格堅挺的上海大眾率先放下身段,在4月主動宣布降價,長安福特、北京現代、一汽-大眾紛紛加入降價潮中,但依然無濟於事。受整體車市減速以及速騰斷軸等多重因素困擾,一汽-大眾目前的市場表現最為令人擔憂,有消息傳一汽-大眾5月甚至出現「斷崖式」下滑,前三周實際銷量下滑45.7%,一汽-大眾迅速公布官方數據闢謠,5月銷售整車13.73萬輛,同比下滑了14.5%。儘管這一數據粉碎了「斷崖式」下滑的論調,但一汽-大眾市場表現不佳依然是不爭的事實,在主流合資車企中跌幅最大,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5月的銷量也分別同比下降1%和10%,昔日合資車企銷量前三的,集體在今年5月旺季走進負增長的陣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數據也顯示出我國車市持續低迷,今年5月,全國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7.3%,雖然較4月下降了3.2個百分點,但同比上升8%,繼續處於警戒線之上。緊接下來的6月至8月的傳統淡季,被業界認為車市面臨極大挑戰。
衰退周期來臨?
市場需求放緩以及車企產能過剩,正在合力將中國汽車產業推入「危機周期」。汽車分析專家張志勇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稱,中國汽車市場已開始從微增長陷入危機周期。按照國際方面的定義,當一個經濟體連續半年持續出現經濟下降的時候,就被稱為經濟衰退。依照這種定義,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有大半個市場陷入了危機之中。
這有數據支撐,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從2014年10月到2015年4月,商用車連續7個月產銷同比下降,這意味著商用車市場已經陷入危機。從下降幅度來看,交叉型乘用車市場的下降幅度甚至比商用車市場還要大,同樣,交叉型乘用車市場與商用車一樣,未來的下滑趨勢基本不可避免,持續下降連續7個月的交叉型乘用車市場,也已經陷入危機。而同期,儘管轎車市場的數據相對交叉型乘用車、商用車的市場好看,在這七個月的時間跨度內,有兩個月出現了正向增長,但繼2015年2月之後又延續去年10月、11月的下降態勢,而且目前仍然沒有擺脫長期下降的噩夢。
「按照往年的市場增長規律,每年的7月、8月是一年市場中增長的低谷,轎車市場將至少在隨後的三四個月的時間內呈現下降的局面,可以說轎車市場也基本陷入了危機周期。目前保持較快增長的只有SUV和MPV這兩大細分市場,但隨著大量車企扎堆湧入這兩大細分市場,SUV和MPV增速也會放緩以及掀起價格戰。」張志勇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大半個身體陷入了危機之中。進入危機周期之後,車企進行降價、減產以及裁員等調整在所難免。
不過,目前中國車市並非一片哀鴻,本田、豐田、馬自達等日系車企和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以及東風汽車的自主品牌車企近幾年經過產品等多方面調整,當下在中國車市低迷的情況下依然實現較快的增長。廣汽豐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永強6日在深港澳車展上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採訪時稱,1~5月,廣汽豐田銷售實現17%增長,增速好於整個乘用車市場。其中,表現較為搶眼的是自3月下旬上市的新一代漢蘭達SUV車型,截至5月底已銷售超過3萬輛,儘管整體乘用車市場環境不佳,但廣汽豐田仍將堅持原定的40.6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不久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一直強調的是,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移,深入市場調查摸清消費者需求顯得尤為重要,汽車廠家需要與經銷商共同努力開拓潛在的市場需求,這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之一。
推薦閱讀:
※美債危機和解世界飲鴆止渴 中國陷入美元陷阱
※唐如松:危機
※極具潛力的「能源危機救星」——油瓜
※中年危機中如何保持婚姻的鮮甜
※北歐債務危機隱現